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都说王渊是佞臣,如果换你当皇帝,且不论战场立下那些大功,只让中央货币税收几乎翻番,这样的大臣你不倚重信任?
??中央现在已不缺钱了,只是缺粮而已,各地大灾耗粮太严重。
??朱厚照正在慢慢屯粮,他打算再屯一年,明年秋天就去收复大宁城。
??王渊要信任,朱海也要封赏!
??朱厚照突然说:“御马监朱海,探海有功,擢升御马监少监,仍旧提督探海船队。特赠探海伯!”
??太监封爵?
??文武百官全部愣住,随即集体劝谏:“陛下三思!”
??朱厚照又补充道:“从今往后,探海伯朱海,不得在京城和地方任职,只得督理海外事宜。历任探海提督皆如此,当为大明定制。”
??“陛下圣明!”这回没人反对了,只要别在国内瞎搞,太监在海外当伯爵也可以接受。
梦回大明春 475【朱海的野望】
城西,谷府。
太监虽然必须住在宫里,但位高权重的太监,却肯定在外头有私宅。
谷大用摸着箱子里的银元,非常直白的问道:“有多少?”
“三千两。”朱海回答。
谷大用笑道:“你这趟捞得不少啊。”
“全凭督公提携,”朱海说道,“其实,福山之金沙,在下一两都没要。除了献给陛下的,全都分给随行船员了。”
谷大用明显不信,笑着说:“你还挺忠心。”
朱海解释道:“督公,在下句句实言,因为犯不着要那些金子。我从南洋回京,用分给船员的金沙,采购香料去杭州贩卖。再于杭州采购瓷器、绢帛等物,运去辽东贩卖。只这两笔买卖,就净赚上万两白银(假的,更多)。把本金分给船员,再分些利润给他们,赚来的银子大部分我独吞。督公且说,我还用得着伸手去拿金沙吗?”
“金银可不嫌多。”谷大用说。
朱海说:“细水长流嘛,主要陛下高兴了,今后还愁没银子赚?”
谷大用笑道:“你倒是清廉,咱家没用错人。”
朱海说:“今年刚刚开张,只能报效督公三千两,以后每年都有五千两银子。还望督公在陛下面前,平时多多美言几句。”
“都是自己人,你便不送银子,咱家也会给你说好话。”谷大用非常高兴。他因为推荐朱海,不但更得皇帝重用,每年还有几千两银子可拿,算是他这几年下出的最精彩的一步棋。
朱海奉承道:“孝敬督公是应当的。”
谷大用说道:“王侍郎那边,你也要多多孝敬,今后可得仪仗他。”
朱海表情古怪说:“王侍郎分文不要,只让我勤勉做事。”
谷大用愣了愣,感慨道:“都说谁谁谁是清官,我看王侍郎才是真的清官。咱家虽然也贪,可打心里佩服清廉之人,这样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朱海也说:“王侍郎一身正气,站在他面前,我都自惭形秽。”
又聊了几句王渊,谷大用突然问:“极东之地真那么多金子?”
朱海说道:“多得很,但要拿人命去换,随行船员真死了四成多。”
不但死了四成多,而且活着回来的船员,因为已经分到了金子,打死都不肯再度去美洲。所以朱海才自己一分不取,多多分金给那些船员,这将是他日后的铁杆班底。即便不跟他去美洲,至少也在南洋跟他混,朱海想在南洋有一块自己的地盘,不用再仰仗朱英、满正、宁搏涛那些人。
朱海手里的六条船,全是拿着皇帝手令,求锦衣卫海拨给他的,以后就没这种好事儿了。
朱海必须用现在的本钱,一边经商牟利,一边去美洲完成任务。他想造更多船,造更多枪炮,在东南亚占几座岛,再派人回老家寻访亲戚。虽然全家遭灾皆死,但同族弟兄应该能找到,过继一个侄辈过来当儿子,还能传下香火创立家业。
说不定,他朱海的儿子,能在南洋做国王呢!
朱海当初选择自阉,也算一个狠人。又一路爬上去,入了谷大用的法眼,称得上聪明有能力。甚至,他看不起张永、谷大用、江彬、钱宁这些人,疯狂捞钱完全不计后果,都不知道为自己的身后事做打算。
拜别谷大用,朱海又前往物理学院。王渊清廉不收银子,朱海却不能真的不给,于是决定给物理学院捐钱。
“王掌院,些许心意,还请收下。”朱海姿态非常低,跟王晹面前屈身赔笑。
王晹早就考中了进士,但没当几天官就辞职了,一边研究学术,一边传播物理。他现在是物理学院的掌院,《物理学报》的主编,在王渊弟子中辈分不高(按入门时间,师兄弟排名三十多位),威望却属当之无愧的第一。
王晹悄悄那些银元,笑道:“这得几千两吧?”
朱海说:“三千两而已,小小意思,不成敬意。王掌院带领弟子研究储水之术,是所有船员的恩人,在下实在无以为报。”
财可通神,王晹此时看朱海就颇为顺眼:“朱爵爷客气了,陛下和老师有命,我等弟子自当竭尽全力。既然爵爷捐赠三千两,我便拿出一千两,建立一个‘储水术实验组’,普通组员有月俸可拿,取得成果者亦有奖金可得,如此必定能激发干劲。至于剩下二千两,便入物理学院的账目。如此安排,爵爷可还放心?”
“既已捐赠,全凭王掌院处置,”朱海感慨道,“物理学派之人,果然个个清廉无私!”
王晹笑道:“那倒不是,有私者多得很,我也不嫌钱多。只不过嘛,我若真想捞钱,何不去做官?既然选择辞官,那就有更高追求,便是传播物理之大道!除了物理大道,余者皆为俗务,得之固然可喜,却不能沉迷其中。”
朱海奉承道:“先生真大儒也!”
王晹哈哈大笑:“我可不是大儒,只论师兄弟之中,学问比我好的多得是,品德比我高的也不计其数。”
“先生太谦虚了。”朱海赔笑道。
说实话,储水技术真没啥好研究的,至少以现在的理论和技术很难有大的改进。
远洋船只上储存的淡水,正常情况下,三到四个星期就会长出绿苔。如果存放两个月以上,凑过去一闻,恭喜你,你将闻到下水道的味道。
上次航行,朱海自己没有出海经验,船员也没有深海远洋航行经验,只能靠麦哲伦的航海日志来摸索。但那些航海日志,更多的是记载各种奇异经历,以及缺水缺食的种种情况。航海细节,反而很少展现。
将腐水煮沸,能杀死大部分微生物,但气味依旧是下水道那味儿。并且,长期喝煮沸的腐水,也会有一定几率染病。
更糟糕的是,普通船员,没有喝开水的习惯!
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喝开水健康,东晋《养生要集》就有记载:“凡煮水饮之,众病无缘生也。”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人口剧增,植被破坏严重,城中小民基本都喝生水。纯粹是为了节省柴薪钱,因为每个月烧柴的开支太大,久而久之就没了喝开水的习惯。
另外,由于海船是木制的,定时生火,定点生火,以防止发生火灾,全都喝开水似乎也挺麻烦。
朱海去的时候生了一场病,多半是因为他水土不服。回来的时候没病,源于他一直喝沸水,而且还经常喝茶,用茶味来掩盖下水道味儿,这样连坏血病都不会得。
朱海跑去物理学院逛了一圈,储水技术暂时还没有,净水技术却很多。
学生们建议他准备木炭,用以过滤杂质。再准备雄黄、白矾,这些东西可以杀菌,虽然学生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细菌,但老祖宗说这两样东西可以净水。
然后,又建议朱海多准备木柴,所有船员必须喝开水。
随即,朱海又去拜访王渊,王渊说道:“多准备茶叶,给船员煮茶喝,不要想着省钱。”
朱海说道:“那得换大船!”
欧洲远洋航行,为啥经常缺水缺粮?就是因为船长太抠门,因为他们普遍船体不大,又要尽量多运载货物,于是饮食物资都准备得很紧凑,一旦遇到意外便会食物短缺。也舍不得多装柴禾,给船员们烧开水,甚至是给船员们喝茶了。
只要朱海全部换大船,备足柴禾和淡水,用木炭过滤杂志,用白矾和雄黄杀菌,都煮沸了再喝,甚至是每天泡茶,那病患和死亡率就能降到最低。
朱海立即进宫见皇帝,把事情都说清楚。
朱厚照也非常爽快,直接拨十万两银子,让朱海去购买或建造大船。这货立即南下去做准备,暂时可以不急,他打算明年春天再出发去美洲。
至于印加使者瓦库,则留在北京学习汉话,他已经可以进行日常简单交流了。并对大明的数学和天文很感兴趣,甚至跑去物理学院,每天请教这些相关知识——印加帝国的天文水平很高,也有自己的数学符号。
而咱们的朱厚照先生,在继豹房、虎城之后,又专为草泥马建造羊驼房。
嗯,公主朱璇祯很喜欢羊驼,每天都亲自来给羊驼喂草。
梦回大明春 476【王子复国记之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极东之地有大陆,是为殷州。东出日本,顺风顺水,两月可达。”
“正东有海湾,名曰福湾,风平浪静,是为良港……又有山丘,名曰福山……福山靠海处,有大湖,名妈祖湖……”
“横渡福湾,有树林,皆栎木,名栎木湾……”
“沿栎木湾北上,又有大湾,名望金湾……望金湾东走,有一河谷,名望金谷……过河谷有大湖,名思乡湖。”
“二河汇入湖中,一名流金河,一名闪金河。河中多金沙,掬手可得之,如今已尽矣……”
——摘自《补山海经·海外东经》,作者许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此书成于大明延嘉十二年,西元1637年。)
极东之地有黄金,手捧河水可得金沙,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京城。
但是,士绅百姓都只视为谈资,并编出各种各样的离奇故事。没人真跑去美洲淘金,毕竟死亡率太高,那纯属提着脑袋去出海。
不过在京城做生意的客商,却把消息传播各地。沿海生活艰辛的百姓,见钱眼红的亡命徒,以及胆子肥实的海商,立即生出别样心思来。
海商和亡命徒最先串联,他们坐船去南洋打探消息,有的干脆直接找到朱海,想要搭伙一起横渡大洋。
这些日子,王渊正在给儿子补课,顺便请杨慎进行教导练习。
长子王策,即将年满十二岁,打算参加明年春天的童子试。不用回贵州,可借籍京城,但以后考举人必须回乡。
“子曰,”王渊说道,“你试着破这道小题。”
王策立即提笔写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王渊顿时笑了:“你读过苏东坡的文章?”
王策说:“杨师(杨慎)让我熟读《三苏文范》。杨师说,只要背熟了唐宋大家的散文名篇,则童子试轻而易举。”
王渊吐槽道:“他教弟子倒是轻松。”
王渊与杨廷和虽属政敌,但他与杨慎却是朋友。
杨慎不喜欢心学,并非思想保守,而是觉得心学糊弄人,跟程朱理学没啥本质区别。不过杨慎喜欢物理,偶尔跑去物理学院厮混,且跟掌院王晹私交甚笃。
既然儿子要参加童子试,那就得找最好的老师,大才子杨慎便是不二人选。
黄峨也是才女,但对四书五经研究不深,更倾向于史学和辞章之学。她给孩子们打基础很不错,但想走科举之路,却还得另寻名师。
王渊又出了一道小题,王策还没开始动笔,突然太监就来传旨了。
火速赶到豹房,朱厚照扔了一封奏疏过来:“朱英来信,请求礼部刻金印,他们想带僧伽罗王子回锡兰岛复国。”
锡兰岛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此时已分裂为五个王国,葡萄牙支持其中最大的一个王国。
而锡兰统一王朝的僧伽罗王子后裔,目前定居于泉州,已经在大明传了四代,子孙皆会说汉话、写汉文。
王渊仔细看完奏章,顿时笑起来:“此计可也。”
朱厚照说:“我也觉得可行,你让礼部刻金印,便封他一个僧伽罗国王。”
大明水师为啥要攻打锡兰岛?
很简单,为了获得铁梨木!
大明如今有三种主要船型,即浙江的鸟船,福建的福船,广东的广船。
其中广船最坚固耐用,因为采用铁梨木制造,但维护成本非常高。主要是铁梨木砍伐过度,不但价格昂贵,且有钱都难买,一旦船体受损很难找到材料修复。
年初王渊回京,在天津遇到佛郎机人,得知达伽马担任印度总督。他立即写信提醒满正、宁搏涛,让二人小心提防,最好再打造几艘新战舰。
舰队维护很费钱的,大明水师现在有战舰六十余艘,即便控制了香料航道都有些扛不住。
他们听说葡萄牙人可能有异动,于是想用铁梨木建鸟船,让自己的新战舰更加坚固。至于以前的部分战舰,可淘汰一批卖给商人当武装商船,中国沿海有无数商贾都等着买呢。
而锡兰岛,就是他们早就盯上的铁梨木基地,那里的铁梨木足够打造一支舰队!
……
世兰宗,泉州人,秀才功名。
但他参加科举的时候,户籍一栏却很奇特,上面填的是僧伽罗国人。
事实上,世兰宗的母亲和祖母,皆为汉人女子。若非从小有父辈教导,他都不会说僧伽罗语,更不会知道自己的爷爷,是滞留在大明的僧伽罗王子。
起因是这样的——
郑和下西洋时,僧伽罗王居然敢动武,被三宝太监直接抓回大明问罪。虽然朱棣第二年就把国王放了,却又另立一个新国王,且把僧伽罗国收为藩国,由此催生出统一锡兰岛的科提王朝。
天顺年间,僧伽罗王子出使大明,因病滞留在中国。
等王子坐船回国时,知悉国内已经政变,表哥篡夺王位,杀害王室成员,他只能选择留在泉州。
“你为何私自与大明水师接触?”世归质问道。
世兰宗说:“父亲息怒,您年事已高,不便再出海。大哥和二哥,又……又性格不佳……”
世归郁闷道:“你直接说他们顽劣不堪便可!”
世兰宗说道:“祖父弥留之际,令我等儿孙发誓复国,如今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儿子实在不愿错过此良机。”
“大明水师真愿帮咱们复国?”世归冷笑,“便是复国成功,你也不过做个傀儡国王!”
世兰宗说:“儿子能考上秀才,已是万般不易,哪里还能考举人?做一个傀儡国王,总比做一个酸秀才更强。儿子如果当了国王,我世家的生意,也可做到锡兰岛去。何乐而不为呢?”
世归虽然不看好儿子的前途,却也无法阻拦,只能说道:“罢了,罢了。陛下已封你为僧伽罗王,我怎么拦得住?但我不会跟你过去,为父只愿做大明顺民,不想做什么僧伽罗太上王。”
大明泉州府秀才世兰宗,便带着十多个家仆,购置火铳组成王室卫队,跟着大明水师一起去复国。
屁大点的锡兰岛,已然分裂成五个国家。
僧伽罗一直是大明属国,世兰宗又是血脉正统的王室后裔,大明水师有足够理由前往平定内乱!
也不要别的,就想搞点木材造船而已。
……
印度,果阿。
史提芬快步走来:“父亲,中国舰队来了!”
“冲着果阿而来?”达伽马问道。
“不是,他们去了锡兰岛。”史提芬解释道。
达伽马握紧拳头又松开:“只要不来印度,就别去招惹中国舰队。”
达伽马如今非常憋屈,上一任总督是败家子,不但葬送了大量战舰,离任之时还狠狠搜刮再走。他接手的纯属烂摊子,想要打造战舰却没钱,还得给国王和贵族输送殖民利益,到现在只造了两艘新舰。
如今,葡萄牙印度殖民地的矛盾很激烈,种族矛盾,宗教矛盾,文化矛盾,已经快到起义的边缘。
达伽马也不咋会搞统治,干脆进行血腥镇压,而且手段比前任总督更残酷。他的性格一向如此,每次进行航海探险,都一路惹事儿打仗,沿途把葡萄牙的名声搞得臭气熏天。
唯一的区别,前任总督无差别拉仇恨,达伽马对葡萄牙商人非常优待,只对各种异族进行血腥盘剥。
这货正在疯狂捞钱,只为屯银子造船,等攒够实力再收复马六甲。
至于史提芬,则是达伽马的次子,目前担任葡萄牙印度舰队总指挥。
虽然不敢主动招惹中国舰队,达伽马还是派出几条小船,跟着去锡兰岛查看情况。他们支持锡兰五国之一的康提王国,此国实力最强,大概占了锡兰岛三分之一的地盘。
大明水师,正是打算从康提王国下手。
没别的原因,比较顺路而已,谁让康提王国在锡兰岛的东部呢。
梦回大明春 477【王子复国记之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亭可马里,后世被英国殖民,是日不落帝国在印度洋的重要军事基地。
而在明代中期,它还在科提王朝统治下,是锡兰东北部的最大港口。许多不愿给葡萄牙交入港税的商贾,便前来此地补给,再向南绕过锡兰岛前往阿拉伯地区。
甚至有印度商人,不顾葡萄牙禁令,悄悄绕过锡兰岛从事香料走私活动。
葡萄牙殖民者对此非常愤怒,又因大明水师控制马六甲海峡,葡萄牙比历史上更大力度入侵锡兰岛——大明水师我干不过,还不能揍你们这些僧伽罗人?
在巨舰大炮的关照下,康提国王被迫服软,允许葡萄牙人在亭可马里港修筑炮台,并参与该港口的税收活动。不但允许西方传教士在此传教,其中一位王子还受洗改信天主教,此事在康提王国引起强烈反对。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锡兰岛西南部,科特王国的一位王子,也被迫改信天主教,科伦坡港亦有葡萄牙人的炮台。
港口之内,一群印度教徒,正在艰难的运送石料。
这里本有一座印度教神庙(科内斯瓦勒姆神庙),两年前,葡萄牙人为了修筑要塞和炮台,便把神庙给强行拆掉,剩余的石料全部沉入海中。
康提国王对此不闻不问,因为他是佛教国王,这座印度教神庙是以前的朱罗王朝所建。
小小的亭可马里港,佛教为主流,印度教次之,还有部分绿教徒,现在又多了一个天主教。宗教矛盾非常激烈,佛教和印度教还能相安无事,其他两教则经常闹出各种麻烦。
印度教徒们无力反抗拆庙,只有等葡萄牙人把神庙石料扔进海里之后,自发前往打捞,他们打算集资建一座小庙。
“你听说了吗?一位有科特血脉的佛教王子,将会带着佛军来赶走红毛鬼。”
“早就听说了。如果真有佛王子,希望他能早点来,这些红毛鬼太可恶了,最好能够全部杀干净!”
“如果佛王子来了,我也要加入他的军队!”
“……”
风声是大明海商放出去的,当地华人首领暗中领钱,也悄悄的帮忙传播。
这里华人数量不少,同时信奉佛教和妈祖。
至于那些虔诚的印度教徒,也乐意见到佛王子到来。此港在数百年前,被印度教的泰米尔人统治,科特王朝(佛教)又将泰米尔人赶走,但并未下令禁止印度教传播,连那座印度教神庙也留着没拆。
经过数百年的磨合,在面对天主教和绿教的时候,佛教徒和印度教徒竟亲如一家人。
突然,一条葡萄牙舰船驶来,几个红毛鬼登岸之后,疯狂朝着刚建好的城堡跑去:“敌袭,敌袭,准备战斗!”
大概半个小时以后,数十艘大明战舰扬帆而来,直接将亭可马里港封锁。
葡萄牙守官前往交涉:“根据《马六甲协定》,贵方军舰,不得越过马六甲城。请立即离开亭可马里,否则我方将视为贵方撕毁协定!”
一个锦衣海卫百户过来说:“僧伽罗国,本为大明藩属,而今四分五裂。当初僧伽罗内乱,王子亦留在大明境内,如今大明协助僧伽罗王子平定叛乱,与你们这些佛郎机人何干?”
葡萄牙官员再次强调:“请贵方遵守《马六甲协定》,立即离开亭可马里!”
锦衣海卫百户笑道:“我等此次前来,只为平定藩国内乱,与你们佛郎机人无关。所有佛郎机士兵,立即撤出亭可马里,否则难免会有误伤之事!”
双方明显谈不拢,大明水师直接朝岸上开炮,葡萄牙炮台也开始还击。
宁搏涛举着望远镜观看:“根据海商递送的情报,佛郎机炮台并不多,可在港口以北登陆,绕过去包围佛郎机人的城堡和炮台。”
“你去吧。”满正笑道。
宁搏涛立即带着两千火铳兵登岸,绕了大概三个小时,终于来到亭可马里城的背后。
此城非常寒酸,只有一圈木栅栏,守军并非葡萄牙人,而是康提王朝的军队。
世兰宗带着自己的王室卫队——十多个刚学会如何放铳的汉人家仆,来到城外用僧伽罗语大喊:“我是僧伽罗王子,我的祖父是王子世利巴交剌惹。康提王室的祖先参与弑君,全都是些乱臣贼子。这次我回来,带着大明皇帝封赐的国王金印,还带着百战百胜的佛军。我会再度统一锡兰岛,赶走异教之人,今后这里只有佛教和印度教存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