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大同总兵朱振,前段时间死于乱军之中,副总兵李瑾又在大同左卫城,大同府城现在完全被席书控制。
中央调来的十五个武进士,都安插在大同前卫、后卫任职,对本地士卒进行重新整编。
留一万人守城,席书亲率八千豹房士卒、一万二千大同士卒及辅兵,主动出城阻截六万蒙古大军。
双方相遇于白登山下,就是刘邦被围那个白登山!
吉囊、俺答和老把都,居然人手一支千里镜。
放下千里镜,吉囊笑道:“明军的战车真多,想缩在战车后面当乌龟。”
老把都说:“明军打仗一下如此,没了车阵根本不敢出城。”
俺答建议道:“趁他们立足未稳,立即发动冲击!”
“我也是这么想的。”吉囊立即发兵。
俺答率领一万五千骑兵,绕向明军东侧。
老把都率领一万五千骑兵,绕向明军南侧。
吉囊自领两万骑兵,从正面冲击明军大阵。
剩下一万骑,分为几支在战场游弋,担任预备队寻机补漏子,同时负责看押抢来的财货和人口。
至于明军西侧,那是白登山。
在正式接敌之前,席书就在潘贵的建议下,靠向白登山打算结阵御敌。
蒙古骑兵来得太快,吉囊不等两个弟弟绕后,就直接带着两万骑兵冲锋。而此时此刻,明军的战车刚刚摆好阵型,战车里的各种小型拒马设施还没拿出来。
“套索!”
潘贵大喊,令旗疯狂挥动。
一辆辆战车之间,被挂上两道铁锁链,位置大概有人腰那么高。至于其他拒马设备,已经来不及放置,因为从遇敌到接敌时间太短。
近战步卒纷纷上前,挡在战车空隙之间、铁锁链之后。他们握住兵器,全部单膝跪地,留出上半身的高度,这样更方便后排友军射击。
“佛朗机炮,填子铳!”
每架佛朗机炮,都备有十个子铳,类似于步枪弹夹。子铳里已经装好炮弹,直接放入母铳就可射击。射击之后的火药残渣,也基本都在子铳内,根本不需临时清理炮管,直接更换子铳就能再次射击。
“轰轰轰轰!”
三十门佛郎机炮,在还有一里地开外,就朝着两万蒙古骑兵发射。
这些都是豹房精锐炮手,平均仅用15秒左右,便完成更换子铳的操作。在这15秒的换弹间隙中,还有副炮手调整炮管高度,经过物理学派的改进,这些佛郎机炮只需摇动把手就能调高调低。
“轰轰轰轰!”
战场上炮声再度响起,同时还响起燧发枪的声音。
还是那句话,两轮火炮射击、一轮火枪齐射,并没有给敌人造成太大的直接伤害。但是,两万蒙古骑兵阵型开始混乱,有些冲得快,有些冲得慢,还有许多在冲锋当中被马尸绊倒。
吉囊不会傻到直接冲阵,他组织这次冲锋,是想冲过来造成威慑,瞬间骑射造成杀伤和混乱,逼近明军大阵是要减速转向的。而且,两万骑兵也被分成四拨,一拨接一拨轮番袭扰骑射,用连绵不断的攻势扰乱敌人。
结果第一拨就乱了,他们越冲越近,还得减速骑射并转向离开。
明军火炮来不及射出第三发,可弓箭手突然却突然发难。步弓比马弓射程远,抢在蒙古骑兵之前抛射箭矢,吉囊的冲锋部队变得更加混乱。
第一拨冲锋的五千敌骑,在进入骑射射程时,已经变得混乱不堪。草草射出一箭,给明军造成少量杀伤,便立即减速、阵前转向,把战斗位置留给后面的第二拨友军。
但是,打仗不是玩电子游戏,不可能鼠标一拖就搞定。
临阵减速变相本就属于高难度操作,阵型混乱之下变得非常笨拙迟缓,立即成为第二轮火铳射击的靶子。
第一拨五千蒙古骑兵,由于不能快速变向离开,后面的第二拨五千蒙古骑兵,也只能提前进行加速操作。第三拨、第四拨甚至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否该按原计划冲锋。
就在此时,三十门火炮进行第三轮齐射,目标是被堵在后面的蒙古骑兵。
吉囊亲率的两万骑兵,就这样彻底陷入混乱。
不过,俺答统率的一万五千骑兵,适时对明军发动了侧翼冲锋,而老把都的骑兵部队也即将完成绕后。
明军火炮在三轮齐射之后,由炮兵辅军抬着转向,对准侧面而来的敌人,那里的火铳兵也在等待。
只有后方军阵最危险,主要由大同本地士卒构成,而且是新近整编的部队,许多还参与了前后两次兵变。幸好吉囊冲得太急,否则等着老把都绕后,再三面一起冲锋,明军后阵很可能被冲垮。
负责侧翼冲锋的俺答,再次遭遇兄长的情况,由于明军火力强悍,接近之后就被打得阵型混乱。在这种情形之下,就算蒙古骑兵不变向离开,直冲过去也会被车阵阻挡,然后被近战步兵提着长枪狂捅。
只正面和侧翼的两次冲锋,蒙古骑兵就损失将近两千兵力,而明军只有少数倒霉蛋被射死。
吹号重新整队。
俺答骑马奔过去,灰头土脸道:“兄长,冲不得了,明军火器厉害!”
吉囊却是头铁:“三面齐发,直接冲阵。他们的火器,只能射两三次,冲进去了就是没用的棍子。咱们三面齐冲,必然能一战而下!”
俺答欲言又止,他只是万户,而哥哥是蒙古副汗和三万户。
很快,负责绕后的老把都,也收到吉囊的确切军令。
三面冲锋开始,负责强行冲阵的上万骑兵,全都是三兄弟辖管的旁系部族。这些人死了不要紧,反正又不是嫡系部落,还能加强三兄弟的草原统治力。
但没人是傻子,被派去送死的骑兵,全都刻意控制马速,一旦遇到集中火力立即转向开溜。只有绕后的骑兵冲得比较接近,因为那是大同士卒在防守,但遇到车阵还是没人敢硬冲。
吉囊大怒,再次整队,当场杀掉十多个小部落的首领立威。
历史上,这货在大明吃了无数败仗,陆续被阵斩好几个儿子,可他还是不断南下侵略。直至儿子死完了,自己年纪也大了,才变得意志低迷,整日饮酒作乐,大权被弟弟俺答给抢走。
二十一岁的吉囊,正是最头铁的时候。连杀十多个部落首领,竟然无人再敢反对,杂牌部落骑兵硬着头皮来送死。
所有战车之间,都连接着两道铁锁链。早已被远程火力打乱阵型的蒙古骑兵,连人带马就那样撞上来,而战车尾端则牢牢顶在土中。
冲在前面的战马和骑兵,一瞬间人仰马翻,打巨大的冲击力,也造成部分战车被损坏。
明军步兵手握三米多长的长枪,隔着战车和锁链,疯狂捅向那些未倒的敌人。
溃败!
别说是古代骑兵,便是现代骑兵,出现这种损伤也得溃败。
那些杂牌部落敢死队,哪还记得什么副汗的命令?有机会逃命的全都开溜。
便是大同本地士卒防守的后阵,凭借战车作为屏障,也完美挡住老把都的冲锋——蒙古骑兵绕后需要时间,明军后阵把拒马设施全摆上了,甚至还在战车前方空地撒了铁蒺藜。
“兄长,打不得了!”俺答苦苦哀求。
吉囊收起千里镜,笑道:“如何打不得?明军的车阵,刚才已被冲坏了一些,只要再冲锋两次,明军就再无战车可用。”
俺答说:“别提两次,就算再冲一次,我军都没人敢了。”
吉囊知道不能再杀人立威,他提起弯刀说:“蒙古勇士们,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我们是天上的雄鹰。汉人懦弱不堪,根本不足为惧,有胆子的都跟着我冲!”
这货作为蒙古副汗,整个右翼蒙古的最高统领,居然想要亲自带队硬冲车阵。
吉囊不但自己冲,还让两个弟弟也冲。在他看来,明军战车已被冲坏了一大批,再来一次肯定能让对方全军崩溃。
想法很好,严格执行之下,或许还真能达成战果。
可是吉囊的两个弟弟,俺答和老把都却怕死。他们迫于哥哥的压力,只能硬着头皮带头冲锋,说好的三面一起冲击,这两人冲到半路却跑了。
只有吉囊头铁,真的亲自带队一冲到底。
但距离还有二十步时,前方一个骑兵被弓箭射中,战马吃痛把主人直接掀飞。那骑兵高高飞起,竟然落在吉囊的马脖子上,把吉囊连人带马给撞翻。
“济农(副汗)死了!”
吉囊身边的亲卫大惊,一些立即转向逃跑,一些想要下马抢回首领的尸体。
吉囊其实没死,但他的坐骑侧倒,把他右腿给死死压住,同时还因高速坠马摔得脑袋发晕。突然感觉身后地面震动,吉囊下意识缩脖子躲避,马蹄踩在他耳边越过。
接着又有一骑蹦来,绊倒吉囊坐骑的缰绳,在人仰马翻的同时,也把吉囊得坐骑朝前拖了半步。
吉囊终于重获自由,可他的腿骨被坐骑压断,只能在地上爬着走。
几个下马营救的铁杆亲卫,全部被友军战马撞翻,反而是吉囊自己竟然无事。
“济农(副汗)死了!”
“济农(副汗)死了!”
这个消息如同病毒般传播,数万蒙古大军陆续选择溃逃,其实到现在他们只损失了几千人而已。
“追敌!”
席书拔剑大呼。
中央骑兵和大同骑兵,加起来只有两千余骑,此刻在郑虎的统帅下,立即朝着数万敌军追杀而去。
只要不追得太深,就不会有任何危险。
因为这是蒙古首领“阵亡”,各部族骑兵只知道逃命,连他们掠来的财货和人口都扔了。数万骑兵慌乱溃逃,放在通讯手段落后的古代,便是军事天才都不可能有效收拢部队。
吉囊还在阵前爬动,等他脑子不晕了,发现身边全是人尸和死尸。
明军步兵正在抬开车阵,被军官组织着打扫战场。
一个小兵大呼:“这有个鞑靼大将还活着!”
吉囊面如死灰。





梦回大明春 505【叛乱遍地】
明代中期的大同,明代末期的辽东,情况其实非常相似。
大同问题是咋解决的?
只因大同虽然糜烂了,隔壁边镇却没有烂啊,而且隔壁连出周尚文和梁震两大名将。杀光吉囊的儿子之后,又杀得俺答汗不敢犯边。
俺答汗从战争大片的主角,变成言情伦理剧的主角,搞出“女儿的女儿是我孙媳,但我就要娶她做老婆”的好戏。逼得孙子带着部众投靠明朝,俺答汗便答应跟大明皇帝结拜为兄弟,双方约定互不侵犯。这就是“俺答封贡”。
俺答封贡之后,右翼蒙古内耗严重,已经无力再组织南侵,大同镇的军事压力瞬间缓解。
没了外部威胁,大同官兵还怎么跳?
明末辽东问题无法解决,就是因为满清这个外部威胁存在。若有一猛男能干翻满清,辽东武将集团也得抓瞎,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存在价值。
可惜,明末没有周尚文、梁震这样的猛男,同时也有地理位置的因素。大同旁边就是宁夏、延绥、宣府,大同镇烂了隔壁没烂,隔壁正巧出了两个猛人痛击蒙古。
但辽东没有隔壁啊,客军只能在辽东打仗。再牛逼的猛男去了辽东,也只会被友军坑得欲仙欲死。
不过在这个时空,辽东已经有了邻居,那就是朱厚照和王渊收复的大宁!
今后只要大宁不烂,即便辽东烂了,还有大宁官兵顶着。
席书带兵痛揍了右翼蒙古,而且还活捉右翼蒙古首领。右翼蒙古顿时内讧起来,俺答和老把都兄弟俩,一边吞并哥哥的部落,一边较劲争夺副汗之位,同时还害怕大明把哥哥放回去。
至少两三年之内,右翼蒙古都不会再南下,谁敢犯边老子就把你哥放还,上演一出蒙古版“夺门之变”!
这算是临时解决了外部威胁,大同官兵暂时失去存在价值,席书可以毫无顾忌的整顿边务。
清田的同时,彻底清理兵额。
旗、军、舍、余,老老实实分清楚!
旗,屯田兵种。
军,作战兵种。
舍,将校子弟。
余,每一个正兵,家里要出一个余丁,即“军余”。照料正兵的日常生活,辅助正兵战时打仗,还得出钱给正兵购置军装。
旗和军早就混乱了,战时打仗,闲时耕田。
席书清理兵额时,把兵册进行死规定,“旗兵”今后只能种田,“军兵”今后只能打仗,不得再混淆在一起。
然后席书发现,大同镇的“军兵”,竟只剩下两万多人,即只有两万多卫所作战部队。
真正能打仗的,全是“营兵”,在此特指不属于卫所体系的社会招募士兵——这跟明末辽东有很大区别,辽东武将靠家丁打仗,大同武将靠募兵打仗,总得来说还是大同更好一些。
但扯淡的是,大同武将战时募兵,战后直接遣散军队。
具体操作如下,夏天的时候赶紧募兵,以防备蒙古秋天入侵。冬天来了立即遣散招募部队,以节省口粮开支,只留少数基本兵力。
而朝廷兵册则显示,一直都有大量募兵存在,一直在发放口粮和月粮,这种操作属于季节性吃空饷。其实他们就算不遣散招募部队,也是不发月粮,只给口粮就可以了,但武将贪到连那点口粮都想省。
席书按照清点之后的现状,干脆全面进行“易卫为营”改革,即卫所体系彻底退出大同作战编制。
由于大同镇地位特殊,此镇在设立不久,就开始“易卫为营”改革了,已经改革了好几十年,否则席书还真不知道如何下手。
在席书的主持下,大同卫所兵员,今后一律回去种田,作战兵种全靠招募而来。
卫所军户,也可以报名参军,全部享受募兵待遇。
旗兵,取消。军兵,取消。军余,取消!
这种做法,会导致军费开支成倍提升。优点是提升作战能力,尽可能减轻将领对士兵的盘剥,贪污所耗财政成倍下跌,将领贪污今后只能吃空饷(后勤不归这些将领负责,那是都司军官的油水来源)。
事实上,嘉靖朝靠中央拨款维稳,也实现了这种改革。到嘉靖末年,大同的旗兵、军余都不统计了(没有消失,只是对朝廷来说可有可无,但将领依旧还在继续盘剥)。
嘉靖时期属于被迫改革,具体操作全掌控在将领手中,中央没有丝毫的主动权,最终反而带来更沉重的负担。
席书则是主动改革,哪里兵变就镇压哪里,反正刚把蒙古人赶跑。
在“易卫为营”的过程中,席书解放了两万多沦为农奴、家仆的卫所士卒,大部分都在清田之后分到军田种地去了。
从正德二十二年,到正德二十四年,席书前后镇压大小兵变八起,期间他甚至遭遇了一次刺杀。
反正后来席书回到京城,再不敢踏入大同地界半步,遗言也让儿孙不得去大同。
……
席书在白登山大胜蒙古骑兵,那是十月份的事情。
咱们把时间拉回来一些。
春季,两广总督姚镆统兵十万,在广西大败土司叛军。仅过了两个月,土司叛军卷土重来,广西五分之一的地盘被叛军占领。
历史上,这场叛乱实在搞不定,嘉靖只能启用王阳明。王阳明带兵前往,一仗未打,叛军慑其威名,就有两个头领直接投降。接着,王阳明示敌以弱,故意兵备松弛,等湖广援军一到,立即全面进攻,叛军溃散逃往大山。王阳明又逐个击破,最终剿灭叛军主力。
王渊可不敢让老师去广西剿匪,因为王阳明肺病复发,这种情况去广西肯定减寿。
历史上的王阳明,是带病平乱的,叛乱平息了,病情也加重了,回去半路上就病死。
王阳明不能去,那可怎么办啊?
竟无统兵文臣可用!
姚镆已经是一等一的知兵文官,他剿了两三年,叛军竟然越剿越多。
“二郎,广西平乱,你可有推荐之人?”朱厚照问道。
王渊反问:“杨阁老夹带中就无人可荐吗?”
朱厚照冷笑:“姚镆就是他推荐的,带兵去了两三年,叛军反而变得更多了。”
王渊说道:“恩师阳明公,定然能够平定此乱,可阳明公肺疾复发。陛下是肺疾,阳明公也是肺疾,可知此病需要好生休养。”
朱厚照叹息道:“是啊,这肺疾,发作起来难受得很,你的老师确实去不了。”
王渊笑道:“阳明公在信中推荐了一人,见素公(林俊)也推荐了一人,他们两个推荐的居然是同一人。”
“谁?”朱厚照问。
王渊说道:“广东右布政使林富。”
朱厚照摇头道:“没有印象。”
王渊笑道:“姚镆在广西平乱,特地把广东右布政使林富带过去,可知姚镆也是极为信重林富的。如今,林富正在姚镆账下听令。”
朱厚照不解道:“林富既然在辅佐姚镆平乱,他们两个加起来都难以胜任,怎么又说林富可以单独解决此事呢?”
王渊说道:“平乱打仗这种事,有时候一个人比两个人更方便。只需调回姚镆,让林富统兵,叛乱自然消弭。”
“你说姚镆拖了后腿?”朱厚照惊讶道。
王渊点头:“正是。”
姚镆,天下闻名的清官,天下闻名的知兵能臣,但归根结底是一个清流中人。广西叛乱,有些情况清流不好下手,得找一个铁面无情、心狠手辣的。
林富是王阳明的狱友,都因得罪刘瑾而下狱,还关在同一个牢房中。两人在狱中讨论易经,也讨论兵事,王阳明对林富极为推崇。
林富还是林俊的族中后辈,林俊知兵,林富也知兵。
林富还是个开海派,历史上,嘉靖朝海禁严厉,林富主动上疏请求让佛朗机商人到广东贸易,因此被王阳明的弟子方献夫弹劾到罢官。
林富还是个敢得罪人的,他前些年在广东当右布政使。刚刚上任,就遇到提学使联合士绅捣毁寺庙,将无数寺田暗中占为己有。这根本不关林富的闲事儿,林富却非要插一手,直接把寺产、庙田抢过来,寺产拿去赈济百姓,庙田划为学校的学田,把提学使和士绅全得罪了。
只要把碍事儿的姚镆调回京城,让副手林富主持平乱,定然把广西叛军安排得明明白白。
唉,广西平乱有可用之人,可广西、广东、江西、湖广的交界地,那里的大山里头全是起义军,根本腾不出兵力去清缴。
还有山东,山东流贼闹了两年,前段时间终于彻底平息。
然后,河南又闹起来了……
有人祸,但直接原因是天灾,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几年,气温虽然在不断回暖,可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大范围旱灾,而且是连续几年大面积旱灾。
作为礼部尚书,如此灾异频发,王渊按照正常操作应该自劾请辞。
可王渊非但没有辞职,就连祭祀都只搞了一次。他说与其祭祀请求神灵降雨,不如省下祭祀花费,全都拿去各地赈灾。
言官又找到弹劾理由,指责王渊祭祀不力,似乎都是因为他得罪了老天爷才不下雨。
山东流贼,被俘虏之后,大部分流放到大宁实边,还有一千人被装船运往北美洲殖民。
印加帝国的国王死了,国家一分为二,两位王子正在搞内战。
西班牙支持大王子华斯卡尔,这位是正统的继承人。
朱海支持二王子卡帕克,因为二王子常年跟老国王住在北方。大明船队一直跟老国王交涉,跟二王子也交流更多,至今没见过大王子长啥样。
目前,两位王子还是自己在打,大明和西班牙都没有直接出手,只是各自提供铁质兵器帮他们武装直属卫队而已。
铁器,自然需要真金白银来换。
朱海已经混成了军火贩子,由于王渊禁止铁器出口,他还专门进京弄到了特批执照。




梦回大明春 506【林石屹与魏独眼】
??日本,北陆奥。
??数百年后名叫“大间町”的渔港,如今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它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大明探海伯朱海,两年前将其定名为“平安港”。
??这是大明船队前往美洲,途经的最后一个亚洲港口,离开此地便进入茫茫大洋。
??在中国出海时,食物和饮水都不装足。来到日本的“平安港”,才把淡水给补满,又就地购买许多咸鱼,甚至还能买到许多新鲜野果。
??林石屹带领手下,押着移民下船透气。
??今年这批移民,全是山东流贼,而且是积年老贼,一个个凶悍得很,双手沾满了血腥。按理说,都是该杀掉的,但王尚书慈悲,让探海伯带他们去福山(旧金山)。
??林石屹一脚踹翻身前那人,骂骂咧咧道:“瞪什么瞪?不老实下船放风,就滚回船舱睡觉去!”
??魏独眼是山东流贼的四号人物,军余出身,能征善战。他还有个外号叫“小夏侯”,去年被官军一箭射中眼睛,他学夏侯惇拔箭自食其目,流贼们顿时士气大振,杀得剿匪官兵狼狈而逃。
??这股流贼,老二、老三已经战死,秀才军师自尽而亡,一号贼首被送去京城活剐。魏独眼身为第四把交椅,本以为难逃一死,谁知居然被押送去劳什子的福山。
??魏独眼戴着手镣和脚镣,狼狈从甲板爬起,毫不示弱的瞪向林石屹:“换作半年前,老子一根手指都能捏死你!”
1...217218219220221...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