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朱海说道:“在苏龙国各大城市,塑造妈祖娘娘的雕像。从今往后,妈祖娘娘的神位,与贵国的太阳神齐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巫师的法力,是妈祖娘娘赐予的,如果不造妈祖神像,巫师就不能给王爷赐福。”
“可以!”阿塔瓦尔帕立即答应。
印加宗教,是随着印加扩张而形成的,许多神明都来自于被灭掉的国家和部落。因此属于多神系,甚至在太阳神上边,还有几个高位神存在。现在加一个妈祖,并且跟太阳神平起平坐,并不是什么让人为难的事情。
朱海说道:“巫师法力有限,只能免费给王爷赐福。至于王妃和世子殿下,赐福一人,百斤黄金,这些黄金都是用来祭祀妈祖的。”
阿塔瓦尔帕被敲竹杠,非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太好了!”
朱海又说:“只要多造妈祖庙,让苏龙国人多多信仰妈祖,妈祖的神力就可以更强大,祭祀所用的黄金也能变少。若是苏龙国人,大部分都信仰妈祖,那么妈祖的巫师甚至可以免费赐福。”
这位年轻的国王,很快接种牛痘,一个月之后痊愈。他的老婆孩子,也支付黄金接种,运气好一个都没死。
如果有人扛不住牛痘而死,那就肯定是心中诋毁妈祖,自然无法成功获得妈祖赐福。
眼见国王一家获得免疫力,大臣们顿时闻风而动。
就连太阳神庙的大祭司,都悄悄跑来贡献黄金。在确定自己不怕天花之后,大祭司主动传播妈祖信仰,说至高神韦拉可卡在创造众神的时候,最先创造了太阳神和妈祖娘娘,太阳神和妈祖其实是兄妹。
只不过,太阳神留在印加统治人类,而妈祖则渡过大海去了西方。
如今,妈祖听说印加流行瘟疫,于是便派遣自己的神仆,回到降生之地帮助印加人渡过难关。
大祭司火速派人打造妈祖神像,供奉在太阳神庙旁边,劝导国人前来祭拜,扎堆儿祭祀自然会加重天花传播。但无所谓,死掉的当然信仰不虔诚,自愈的肯定是妈祖在保佑。
大贵族纷纷献金接种牛痘,到后面拿不出足够金子。唉,金子没有,银子也行,毕竟信仰妈祖的印加人变多,妈祖的神力也更强大了,用银子祭祀妈祖拥有同样效果。
一场天花,让朱海赚得盆满钵满,顺便还把妈祖信仰,传得整个印加北部遍地都是——南方是大王子的地盘。
那些金银,只运去京城一半,剩下的当然是跟手下分了,再留一些用来扩充自己的实力。
梦回大明春 509【主人的任务】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林石屹载着无数金银回航,还带了许多农作物种子,以及南美特产草泥马。
农作物种子,是带去南洋的,没啥利润可言,但能跟朱英、满正等人拉拢关系。毕竟,朱海的地盘主要在美洲,而南洋又是回航必经地,一旦跟那边闹翻就完蛋了。
前几年,朱海亲自率领船队时,就带回许多烟草种子。如今南洋大种烟草,是香料之外的第二大财源,朱英、满正、宁搏涛靠种植烟叶就赚了不少。
蹈海万里来到柔佛,现在柔佛城是朱英的老巢,满正和宁搏涛则盘踞新加坡。
从船上抬来十多箱金银,箱子一打开,把朱英的眼睛都看直了。这太监搓手笑道:“林兄弟,你跟探海伯每趟都赚大钱啊。”
林石屹说:“这些金银,都是给朱督公的。”
朱英笑得更欢:“无功不受禄,这怎么好意思?代我向探海伯问声好。”
林石屹说:“不是伯爷给的,是王尚书给的。”
朱英立即收起笑容,正色问道:“王尚书有何吩咐?”
林石屹道:“王尚书说,虽然每次更换海引文书,都必须运回足额的粮食。但各地市舶司腐败,海引文书跟茶引、盐引一样,靠行贿官员就能获得,派出御史整顿好几次都没什么效果。这几年,大明各省旱灾严重,粮食价格飞涨,而致流贼四起。这批金银,全部用来买粮食,一旦粮食运回,朝廷就能免征灾区赋税,还能运粮到各地赈济灾民。”
朱英为难道:“十多箱金银,买来的粮食能堆成山,咱家一下子哪能买到那么多?”
林石屹说:“王尚书说,不管督公用什么法子? 稻谷按一石三百文算,必须运回足额的粮食!还得运到天津卸货,每石给一百文运费。如果中途船只覆没? 也不用贴钱给朝廷? 你们自己出钱再买? 重新再运过去就行了。”
朱英很想骂娘,三百文一石的稻谷,还加一百文运费到天津? 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想来想去? 也只能去抢了,就是不知道该去抢谁。
朱英招来满正和宁搏涛,指着那些金银? 拿出凭条说:“探海伯送来的银子? 盖了大印的收条在此? 咱家没有私吞一分钱。王尚书急需稻谷赈灾? 四百文一石还得运到天津。两位将军说说? 该找谁下手吧。”
宁搏涛说道:“整个南海周边? 论粮食最多的,当属孟加拉无疑。”
“那里不好打。”满正摇头道。
朱英说:“对,得找个好对付的。这是王尚书吩咐的差事,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宁搏涛拿出地图,思考一番说:“华英和占城? 这两国都是产粮地? 可以随便选一个。”
满正笑道:“一并灭了? 顺手再把南蟠也打下来。”
占婆国以前很牛逼? 后来被安南国打得满头包,国土被安南吞并五分之四,国王被迫向安南称臣。那个时候? 占婆国相当于大明的属国的属国,但他们又承认自己是中国的属国。
紧接着,占婆国一分为三,即占城、华英、南蟠,其中只有南蟠国不临海。
朱英犹豫道:“这三个小国,皆为安南属国,咱们若是擅自出兵,安南遣使去京城告状咋办?”
宁搏涛笑道:“督公有所不知,咱们刚刚接到消息,安南权臣莫登庸篡位,安南大将阮淦逃往哀牢招兵抵抗。莫登庸虽然封锁消息,但终究还是传出来了,如今安南正在内乱当中,正好是咱们攻打占城三国的大好良机。莫登庸不敢遣使告状,他自己就是乱臣贼子,朝廷若是知道了,发兵第一个就打他。”
“还有这种事?”朱英乐得合不拢嘴,“那真是天赐良机了,安南若不内乱,肯定出兵干涉,咱们还不一定好打。”
占城国和华英国,都有不少汉人定居。并且,两国还有港口,是海贸重要补给点,那里的人口构成极为复杂。
满正和宁搏涛没有立即出兵,而是暗中联络港口城市的汉族首领。许诺攻下城市之后,给他们大量特权,并赏赐多少土地,甚至提拔他们做民政官,只要他们在关键时候打开城门就行。
跟当地汉人一接触,发现事情更好办。
占城的主体民族为占族,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愿意给大明水师当带路党。
占城不信佛教,而是信印度教,但在元代就开始有绿教传播,因为此地有大量阿拉伯商人。
然后,占城与马六甲关系很好。
几十年前,占婆被灭国的时候,占婆王子逃往马六甲,还做了马六甲的大臣。十多年前,马六甲城被葡萄牙攻破,也有大量马六甲人移民占城。
就是这些信仰绿教的马六甲移民,激化了占城本地的宗教冲突,就连占城国王都已经改信绿教。
历史上,占城后来被彻底绿化。明末清初,占城被安南攻破,占族绿教徒被屠杀一空,少量迁徙到中国海南,只剩一部分还留在本地。而安南汉族大量移民占城,汉族因此成为占城的主体民族。
此时此刻,正是占城宗教冲突最激烈之时。
大明水师的攻击目标,是占城首都宾瞳龙(越南潘朗),这是南洋贸易的一个重要补给港口。
还未发兵,便让商贾在城内散播消息。主要讲述锡兰佛王子,如何在大明水师的支持下,收复国土、赶走绿教、振兴印度教的故事。只要大明水师一到,印度教就能在占城再度大兴。
“轰轰轰!”
足足散播一个月的消息,搞得宾瞳龙城人心浮动,甚至爆发好几次流血内讧。大明水师终于来了,见面就是一阵炮击,城内莫名其妙燃起多处大火。
大明水师一登陆,城内汉人就组织开城行动。
可有人动作更快,占族印度教首领,带着大量信徒直杀向王宫,吓得守城部队纷纷前去营救国王。而汉族内应,趁此大好机会,迅速占领东城门。
兵不血刃,占领王城。
印度教是个好东西,那位喜迎天兵的印度教首领,被任命为宾瞳龙的城主,第一个任务就是为大明水师搜集粮食。
五十年前,当时还叫占婆国,在遭受安南侵略时,就被一次性屠了六万多人。接下来数十年,国土只剩原来的五分之一,还在继续被安南攻打,每次打仗都被屠一批,占婆国被屠得一分为三,被迫臣服于安南。
连年战争,让占婆、华英、南蟠三国,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大明水师攻下宾瞳龙之后,整个占城再无有力抵抗,竟然就这样传檄而定,各地印度教徒甚至主动带路,大明水师只派百来个火铳兵,就能轻松占领一大片。
灭掉占城之后,依样画葫芦,顺手把华英国、南蟠国全灭了。
毕竟,三个小国加起来,也就跟海南岛差不多大。
大明水师疯狂征粮,三国百姓苦不堪言。但他们的怨恨,更多集中于印度教首领身上,因为这帮为虎作伥之辈,也在趁机疯狂捞钱、捞粮食,而且还是直接出面抢粮食的。
大明水师征粮,不需要自己动,在那儿躺好就行。
如此祸害几年之后,底层人民肯定暴动起来,届时大明水师就可以站出来主持公道。把养肥的猪宰了,既能给老百姓泄愤,又能再次大捞一笔,而且自身还成了救世主。
梦回大明春 510【抑棉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林石屹可不管朱英怎么弄粮食,把金银往南洋一扔,便购买香料和烟叶北上,前往杭州港进行贸易。
这次活了八只草泥马,一到杭州就登岸放风,引来码头无数看客围观。
刚把香料出售完毕,按察司官员就找上门:“林千户,有一批流犯判徙极东,能不能装船直接带走?”
“这么急?”林石屹问道,“多少人?所犯何事?”
按察司官员道:“六七十个,男女参半,烧毁商贾织机。”
林石屹笑道:“毁些织机而已,竟流放极东之地,你们也判得太重了吧。”
“若不重判,此风恐愈演愈烈。”按察司官员道。
在物理学派改善机器之前,纺织业有聚集和分散两种生产模式。
聚集生产,自然是商贾购置机器,请工人集中到一起进行纺织,这种其实并非主流经营模式。
分散生产才是主流!
首先有资本家,谓之“账房”,大量采购棉花和棉纱。
接着有包工头,谓之“东家”,他们跟资本家签订合同,从资本家手里领到棉花、棉纱。
然后就是百姓,谓之“织户”,从包工头那里领取棉花或棉纱,在自己家中,使用自家机器,将棉花纺成棉纱,将棉纱纺成棉布。产品都上交给包工头,再由包工头上交给资本家。
最后又是商贾,谓之“包卖主”,从资本家那里购得棉布销售,有些资本家也自己负责销售。
改良手工机器和蒸汽机问世,逐渐打破这种常规生产模式,包工头直接丧失生存土壤? 零散织户要么断绝营生,要么被聘去工厂做工。
又加之资本家贪婪成性,为了压低成本、抢夺市场? 对底层工人进行疯狂压榨。
于是? 工人行会诞生了!
这种工人行会都是秘密结社的? 甚至需要歃血为盟,商议团结起来对抗资本家,他们的诉求无非是涨工资而已——明末奴变? 也是以社团为发端? 奴仆们秘密结社,团结起来共同对抗主家。斗争激烈但又未诉诸暴力时,整个城市的奴仆都不干活? 士绅、富豪们还得自己劈柴煮饭。
随着蒸汽机逐渐普及? 作为包工头的“东家”阶层? 只有少数转化为工厂主? 大部分都不知道该干啥。他们开始混进工人行会? 挑拨工人闹事? 甚至逐渐成了工会领导者。
前不久,湖州府一个工厂主,买来十多台蒸汽机,打算把以前的改良版手工纺纱机全部淘汰,并且宣布裁撤掉一些多余的工人。
工人本来就不满待遇? 现在又有下岗危险? 居心叵测之辈一挑拨? 立即爆发捣毁机器行动? 渐渐波及到大半个湖州府。
最后,一家工厂被直接烧毁,还烧死了二十多个工人。
这事儿绝对不是工人干的? 他们只想提高自身待遇,真把工厂毁了,自己也要丢掉饭碗。
查来查去,也查不出谁是真凶。
湖州府的资本家们心惊胆战,为了杀鸡儆猴,干脆联合起来,诬陷那些平时抱怨最多的工人,贿赂官府判他们是纵火犯,请求浙江按察司将这些人流放到美洲去。
这桩案子,相当于大明版的“卢德运动”。
林石屹心里鄙视资本家,但他收了运费也懒得说话,反正王尚书每年都有移民任务,这几十个工人还能充一下移民数额。
但就在林石屹办理交接时,浙江按察使欧阳重突然过来,一脸怒容道:“林千户,立即放人。此案疑窦重重,这些工人我要带回去重审!”
林石屹笑着说:“我无所谓,你们按察司自己搞明白再说,别把我们锦衣海卫牵扯在里头。”
“多谢配合。”欧阳重抱拳道。
欧阳重,正德三年进士,杨慎的好朋友,杨廷和提拔的后进。历史上,杨慎流放云南,杨廷和归乡病故,还是欧阳重上疏求情,嘉靖才允许杨慎回家奔丧的。
且不论派系,只论才能和品德,欧阳重堪称铁面无私、能臣干吏。
蒸汽机在江南的推广,导致普通织户受到冲击,无数织妇不能再补贴家用,小老百姓的日子更加困难。还有就是良田大量改种棉花,上演一出出“棉吃人”事件,这些都让欧阳重痛心疾首,认为蒸汽机正在破坏“男耕女织”的完美社会。
借着这次工厂纵火案,欧阳重打算严惩资本家!
林石屹把从南洋运来的商品都卖完了,又采购商品前往辽东贩卖。刚打算启航,那些工人再次被送来,让他都带去发配到美洲。
欧阳重气得吐血,他顶着资本家的施压,此案刚审出一些眉目,突然朝廷的一纸调令来了:擢升左佥都御史,立即巡抚云南,镇压土司安铨、凤朝文叛乱!
是的,广西叛乱还未彻底平息,云南土司又开始造反了。
欧阳重曾在云南担任按察副使,对云南情况比较熟悉,再加上杨廷和的提携,立即得到这个巡抚云南的差事。
案子无法再审下去,云南叛乱事态严重,欧阳重必须立即前往云南就职。他火速办完交接,在赴任途中,长江官船之上,写了一封长达数千字的奏疏:《抑棉疏》。
这封奏疏当中,欧阳重详细阐述地方情况,分析蒸汽机的兴起,带来的棉纺织业大兴。传统小手工业遭到破坏,棉田排斥粮田,粮价不断上升,小民早已苦不堪言。而蒸汽机所产的棉布,在国内早就供大于求,只能装船运往海外贩卖。
“棉布之利,尽归于商贾,而小民无所得。棉价愈高,棉田愈多;布价愈低,粮价愈高。江南多产之布,皆行销海外,便牟利甚巨,于九州之民何加焉?”
“灾异骤降,粮商居奇,粮价飞涨,小民终日劳碌无所食。以致饿殍遍地,人相食之,宛如末世。棉吃人耶?机器吃人耶?皆暴利吃人也!当抑棉抑商,请陛下加征棉课、商课……”
欧阳重还算比较有理智,知道不可能禁绝蒸汽机,但又必须抑制资本家的发展。他建议朝廷,对棉田提高赋税,再提高棉纱、棉布的一应商税,让资本家赚不到那么高的暴利,自然就能有效遏制粮田大量改为棉田,并且还能增加朝廷的税收。
杨廷和收到这封奏疏,拿到内阁讨论:“诸君以为何如?”
杨一清模棱两可道:“增税之事,当慎重而为。”
毛纪直接反对:“吾认为不可。”
“有何不可?”蒋冕却是支持的。
“还是暂时搁置不议吧。”王琼说道。
对于这件事,派系不起作用,杨党内部都有两种不同观点。
毛纪反对加征棉税,只因他是山东人,而山东就是产棉大省。毛纪自己家里就有棉田,宗族也有大量棉田,亲朋好友也多种棉花,他怎么可能支持加征棉税?
蒋冕则是广西人,那里商业气息不浓,纯粹从国计民生考虑,希望加征棉田赋税和棉布相关商税。
杨一清虽然祖籍云南,但家族早就定居镇江。镇江地处长江、大运河交通要道,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航运城市,加不加棉税其实都无所谓,他只希望不要因为加税而闹出乱子。
王琼反对加征棉税,出发点就更简单,因为王渊是全国最大的棉布制造商,他怕支持加税会得罪了王渊这个御前红人。
至于杨廷和自己,其实是支持加税的,他在其中没有利益嘛。
但是,毛纪是杨廷和的心腹,强行加税会不会引来毛纪的反感呢?杨廷和对此不得不考虑,他首先想到的是团结党羽。
内阁对此意见各一,也不知是谁泄露的,这封奏疏的内容竟传出去,引起朝臣的强烈响应。
大量文臣,纷纷请求加征棉税,他们早就对“棉吃人”现象看不惯了!
还有居心叵测之徒,把矛头指向王渊,指向不断壮大的物理学派。
梦回大明春 511【内政与外交】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万寿圣节,朱厚照三十六岁生日。
百官朝贺,皇帝回礼,赐下无数大明宝钞。
朝鲜、日本、安南、叶儿羌,四国使臣觐见,为大明皇帝庆祝生日,朱厚照依旧例赐宴番邦使节。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最近几年,番邦朝贡使节越来越少。一方面,各国可直接在沿海做生意,为啥要到北京朝贡?另一方面,王渊担任礼部尚书之后,回赐物品非常抠门儿,几乎就等于平等交易,藩国使团还得自己贴路费。
万国来朝是别想了,朱厚照也慢慢明白道理。他是个不要脸皮的皇帝,而且渐渐受到王渊影响,不愿再做厚重赏赐的冤大头。
藩国宴席并不隆重,但也不寒碜,在王渊严厉整顿之后,至少没再出现冷菜剩饭。
翌日,王渊在礼部接见使节。
“安南下国使臣阮杰,拜见大明上国尚书!”阮杰规规矩矩磕头。
王渊没让这人站起来,而是说:“你递上的国书,我已经看过了。安南国王,真是主动禅位的?”
阮杰连忙说:“回禀王尚书,此事千真万确。泰王(前任国王)昏庸,军阀四起,叛乱遍地,安南百姓流离失所。泰王自知难以治国服众,于是就退位让贤,请大明上国封敕安南新王!”
王渊笑问:“我怎么听说,那位禅让的泰王,跟其母一起被逼死了?”
“绝无此事!”阮杰大惊,背心直冒冷汗。
王渊说道:“册封安南国王,还需从长计议,你且回去慢慢等着吧。”
阮杰硬着头皮说:“我国愿献上地图和户籍黄册。”
王渊说道:“那就献上来再说。”
这十年来,安南混乱无比。
先是武将兵变杀掉皇帝? 另立傀儡。很快,这个傀儡皇帝,被武将的哥哥劫持杀害。一位宗室劫掠首都? 再次拥立新帝。大臣不服新帝? 投靠叛军? 叛军攻占首都。
新帝号召勤王,胜利之后,两位勤王军阀互相打起来? 从此开始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这次篡位的莫登庸? 就是在一系列政变、兵变中脱颖而出,渐渐从皇帝那里掌控兵权,然后将提拔自己的皇帝给废了。另立新皇之后? 又过数年? 终于搞出“禅让”的把戏。
综合各方面来看? 莫登庸类似于“减配版刘裕”? 登基之后便开始改革兵制、田制、禄制和官制。但他的改革力度太大? 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反抗? 一大批旧臣逃到哀牢试图反扑。
哀牢,就是老挝宣慰司,名义上属于大明国土。
如果用现代国家概念叙述,早在朱棣那会儿,大半个越南是中国的交趾省。而西南边境六宣慰司辖地? 包括后世的缅甸中部和北部? 老挝中部和北部? 以及泰国的北部地区。
就拿老挝来说? 虽然听调不听宣,但土司之间互相攻伐,经常找大明爸爸调停? 云南沐家多次平息老挝叛乱。
阮杰小心翼翼退下,自知这次出使任务很难完成了,琢磨着如何给大明高官送银子。
没办法,莫登庸虽然自立为帝,也基本控制了安南局势,但必须获得大明的册封才行。
历史上,这货篡位被大明君臣发现,嘉靖直接派兵前往征讨,吓得莫登庸自缚前往边境请降。安南国,也降为安南都统使司,由大明属国变成大明属地,一直到明朝灭亡都是如此。
阮杰离开之后,火者哈喇被领进去,身边还跟着一个翻译。
火者哈喇跪拜道:“叶儿羌国使节哈喇,拜见大明国尚书阁下!”
王渊笑问:“你来求和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