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由于将近半年的无私赈灾,翁万达的清官名声已经传遍徽州。在清剿山贼的过程中,居然有两伙山贼敬其品德,主动率众前来自首,帮着翁万达一起剿灭其他山贼。
??弹劾翁万达的奏章,如雪花般飘往京城,只越权抄家一个罪名,就可以将他罢官到底。
??但是,朝廷居然视而不见,任由翁万达在徽州瞎胡闹。
??徽州的士绅豪右彻底被慑服,开春之后,翁万达想干啥干啥,地方望族尽量予以配合。他们一边配合,一边派人到吏部送银子,只求赶紧把这个杀神升官调走。





梦回大明春 549【天竺棉会】
赈灾,又叫“荒政”,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主要政治活动之一,即便在蒙元时期,朝廷也得做样子赈灾,否则就是罔顾天命。
赈济、赈贷、赈粜、施粥、蠲免、罢官籴、招商、工赈、劝分……各种赈灾方法,都被记载进了《荒政则》,这本书是大明官员的必修教材。
其中,工赈便是以工代赈,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出现。
但凡认认真真读过《荒政则》,官员们就知道该如何赈灾,根本不需要王渊去提醒。后世所有的赈灾方式,中国古代都已经拥有,只看各级官员的决心和能力而已。
徽商黄崇德,这次联络各地海商,从南洋购买大量粮食,无偿捐赠给南方各省。
然后让儿子黄煦进京,拜见首辅杨廷和,求得一副内容为“义商”的墨宝。
没办法,黄崇德被吓坏了。
徽州八大族,因为两淮私盐案,被杨廷和灭了两族,其中一族就是黄家主宗。
黄崇德也出自黄家主宗,爷爷辈儿才单独分出来,差点就被杨廷和给一锅端了。
黄煦从杨廷和那里讨来墨宝,又前来拜见:“先生,父亲让学生来当面致谢,多谢先生事先提醒。”
王渊点头说:“你父亲做得不错,让他不用担心。”
黄煦是王渊早年收的学生,其父黄崇德,则是王渊的重要商业合作伙伴。
黄崇德的爷爷分家之后,家财并不丰厚,生意也做得不大。随着江南织造业兴盛,黄崇德筹措资金,跑去山东买棉花运往南方,渐渐崭露头角。弘治朝盐法改革,黄崇德嗅觉灵敏,成为第一批吃螃蟹者,瞬间变成大盐商,而且属于最可恶的囤户。
王渊开海之后,黄崇德先是做内地供货商,渐渐又在向海商转型。
新盐法实施之前,王渊就派人提醒黄崇德,让他老老实实听从朝廷政令,否则就取消跟黄家的合作关系。
这次论罪处斩的徽商黄莹,正是黄崇德的族兄,而且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黄崇德带着黄莹涉足盐业生意的。如今黄莹抄家问斩,黄崇德反而逃过一劫,徽州黄家瞬间以黄崇德马首是瞻,他这一脉也摇身变成黄家新的主宗。
王渊问道:“你真不打算考科举?”
黄煦答道:“弟子不喜仕途,有个举人功名就足矣。”
黄煦六年前就中举了,以他的才学文章,有很大几率能中进士。但这小子,却跟着父亲做生意,经商时顺便搞数学研究,算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数学家。
王渊笑道:“你不是长子,分不到太多家产,可有想过今后如何做生意?”
黄煦回答:“父亲答应给我三万两银子做本,无论生意成败,今后都跟家族无关。若赔光了本钱,就回家辅佐兄长,老老实实做一个商号掌柜。”
“你打算做什么生意?”王渊问道。
黄煦回答:“棉花。”
王渊有些诧异:“棉花?”
黄煦详细说道:“如今大明有三棉,即鲁棉、楚棉和南棉。鲁棉所织棉布最优,楚棉、南棉皆为劣等,而且都已经供不应求。既然国内棉花不够,为何不放眼海外?”
王渊笑道:“你打算到海外种棉花?”
黄煦说道:“棉田夺粮田,有伤天和,今年南方大旱,因为大种棉花,更加导致粮食奇缺,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海外种棉。”
王渊问道:“在哪里种棉花最合适?”
黄煦说道:“棉纺业大兴之后,诸多出海商贾,尝试在南洋各地种棉。但他们都失败了,南洋种出的棉花,别说比不上鲁棉,就连楚棉和南棉都不如。但是,天竺所产棉花,质量不下于鲁棉。这几年,又兴起一个海商行当,即从天竺运棉花到大明,再从大明运棉布到天竺。”
王渊问道:“看来大明水师,早就在打天竺的主意了。”
“正是,”黄煦说道,“父亲给的三万两银子,学生打算全部用来召集灾民出海。第一批只招青壮,购置兵甲,追随大明水师攻打天竺!”
印度种植棉花的历史,远远早于中国,主要有南、北、中三大产棉区。
大明水师盯上了南部产棉区,那里是维查耶纳伽尔国的地盘。
如今的印度次大陆,主要有三个大国。
第一,莫卧儿帝国,创建者为巴布尔,跟吐鲁番王、叶儿羌汗是表兄弟。巴布尔和叶儿羌汗曾经联手作战,被乌兹别克汗国打得满头包,战争失败之后,一个南下创建莫卧儿帝国,一个东进创建叶儿羌汗国。
第二,孟加拉苏丹国,是整个印度次大陆,人口密度最大、粮食产量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就在今年,孟加拉国的首都,被莫卧儿帝国攻占,但很快组织有力反攻,战事进入拉锯僵持阶段。
第三,维查耶纳伽尔国,经济不如孟加拉,军事不如莫卧儿,但依旧享有南印度霸主地位。
印度的棉花,早就让大明海商垂涎欲滴,大明的纺织业商人,也同样撺掇着水师去攻打印度。没办法,国内棉花产量不够,南洋又不适合种棉,大家很自然的把目光投向印度。
今年南方八省大旱,楚棉、南棉大面积减产,棉花供应量更加不足,直接促成军事行动的提前实施。
南北棉纺织商人行会、各大海商行会,纷纷集资入股,跟大明水师合伙,组建一个类似东印度公司的组织,他们称之为“天竺棉会”,黄煦就打算拿着父亲给的三万两银子入伙。
这些钱,首先用于招募灾民中的青壮,打造一支八千人规模的陆军,跟着大明水师一起去攻打维查耶纳伽尔国。
没办法,维查耶纳伽尔国实力雄厚,并非锡兰、占城这种小国可比。
仅靠大明水师官兵,或许能一路打胜仗,但很难完成实质性占领,后续的殖民统治也难以展开。
葡萄牙经营印度三十年,面对维查耶纳伽尔国的时候,也只占了两个港口作为殖民点。
为了棉花,纺织商、海商、大明水师,三方势力一拍即合。他们已经垂涎欲滴数年之久,这次的南方八省大旱,终于促使众人踏出实质性的一步。
正德二十四年,“天竺棉会”正式成立,股东多达数十家,本钱接近一千万两白银!
原本打算募兵八千,银子实在太多,干脆招募一万两千人。都是从灾民中募集的青壮,各地官府非常配合,因为可以减少流民数量、减轻他们的赈灾压力。
浙江、广东、福建的钢铁厂,一下子接到大量订单,疯狂打造兵甲器械。
当年冬天,天竺远征军在柔佛城组建完毕,仅滑膛枪兵就有五千人,并且装备了钢质刺刀。
训练长达四个月之久,正德二十五年春天,大明水师在印度马马拉普兰登陆。早在唐宋时期,这里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但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船可以直接横跨孟加拉湾,这座港口城市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并且,维查耶纳伽尔国承平日久,政权早就腐化堕落,国力正从巅峰状态往下狂跌,马马拉普兰港的城墙已经上百年没修缮过。
“轰轰轰!”
数百门海战火炮,对准城墙一顿狂轰滥炸,瞬间就轰塌出多处缺口。
城内守军毫无准备,他们已经两百年没打过仗,面对突袭根本不知如何是好。在一片惊慌当中,高种姓贵族直接弃城而逃,守军也随之放弃抵抗,这座古老的海港城市,就这样被“天竺棉会”占领。




梦回大明春 550【吾非亡国之君,尔等皆亡国之臣】
维查耶纳伽尔国,《明史》称之为“西天阿难功德国”,是不是一下子就牛叉起来?
它的建国过程,适合拍成电影,因为非常具备传奇性。
却说,元末时期,印度教国家,纷纷被绿教所灭,只剩零星小国残存。
两位流落民间的王子,拜印度教隐修者为师,带领备受压迫的印度教徒,掀起了反抗绿教的战争。中途,兄弟俩双双被俘,甚至因此改信绿教,卧薪尝胆之后再次起兵。
终于,凭借大量教徒支持,两位王子重建了印度教国家。此后南征北战,几乎统一南印度。他们铲除地方邦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宣布宗教平等政策,所有宗教都可以在此自由传播。
如此兴盛近百年,连续出现三个昏君,大臣篡位,改朝换代。
新王朝得位不正,地方军阀蜂起,政治矛盾激化,国家一分为七。分裂出的六个小国,全部绿化为敌,将信奉印度教的维查耶纳伽尔国团团包围。
这么说吧,除了维查耶纳伽尔国,如今整个印度地区都属于绿教势力。
二十年前,克里希纳·迪瓦·拉亚开始亲政,这位年轻的国王竟是雄主。积极通商,缓和宗教,中央集权,一扫国内颓势,还将北边的巴赫曼尼苏丹国,用武力活生生打成自己的属国。
大明水师敢悍然出兵,除了八省大旱的推动,还因为这位雄主病死了。
衰弱腐化百年的国家,一个雄主能真正中兴?或许可以,但二十年太短,雄主也死得太早,三十多岁就突然暴毙。
强行压制的内部矛盾,雄主一死,瞬间激化。
大臣们忙着清除异己,新任国王也在拼命抓权,地方领主不听中央政令。甚至有人闹着“清君侧”,宣称前任国王死得不明不白,号召地方领主联合起来给那位雄主报仇。
三千大明水师士卒,一万二千天竺棉会军队,登陆之后势如破竹,一口气攻占十七座城市。
你可以想象成印度版的“倭寇”入侵,这个国家的主力部队,全都驻扎在北方边境,南方地区一直歌舞升平。突然间,大明贼寇从海上杀来,攻击他们富庶而虚弱的南方。
而中央新君继位,皇帝正忙着跟朝臣搞“大礼议”,北部边境还刚刚发生大旱灾,那里的主力部队都在进行闹饷活动。
活脱脱的嘉靖朝翻版!
但大明侵略者,可不是各自为战的倭寇。他们在海上拥有大炮巨舰,登陆部队多达一万五千人,兵分三路之下,直接把维查耶纳伽尔国的南方杀穿。
真杀穿了,从东部沿海登陆,一直杀到了西部沿海。
坎纳诺尔港。
一群葡萄牙殖民士兵,傻傻看着大明军队,他们有点搞不明白,对方怎么会从西方陆路而来。
“准备战斗!”
城堡内的葡萄牙守军,纷纷大喊,惊慌失措跑到战斗位置。
满正之子满勇,是南路大军统率,麾下带着五千士卒,还有就地招募的八千印度辅兵。说是辅兵,其实都是抓来运输物资的印度贱民,除了脑子不好使,这些贱民还蛮听话的,给口饭吃就不会想着逃跑。
城堡大门打开,一个葡萄牙军官,带着一个扈从骑马而出,奔到大明水师阵前:“这里是葡萄牙城堡,请贵军遵守《马六甲协定》,立即撤离坎纳诺尔!”
满勇年轻气盛,脑子里全是肌肉,都懒得跟对方讲理:“要么打,要么滚!什么《马六甲协定》?马六甲都快没了!”
马六甲国,确实快没了。
其首都马六甲城孤悬海边,很难对后方进行有利控制。大明移民不断侵蚀土地,遍地种植烟草和粮食。其陪都柔佛城,几年前就成了太监朱英的驻地,附近到处都是南下淘金的移民。
偏偏还怀璧其罪,马六甲城位置特殊,满正和宁搏涛一直想拔掉。
马六甲那位年轻国王,也深知自己的处境,正打算放弃马六甲和柔佛地区,将首都搬去海峡对岸的苏门答腊岛。
说回眼前。
坎纳诺尔的葡萄牙城堡,是十多年前建造的,不但修得坚固无比,而且足足驻扎了1200人。
眼见无法避免战争,葡萄牙军官也不再说,回到城堡里备战去了。
“少将军,没必要打这城堡,”副将陈百堂劝道,“此堡守备森严,就算能打下来,咱们也肯定损失惨重。应当尽快北上,与中路、北路大军汇合,去得慢了恐怕会错过决战。”
满勇似乎有强迫症,嘀咕道:“这南边的地盘,都被咱们给占了,只剩眼前的一个港口,不打下来总是膈应得慌。”
陈百堂说:“灭了阿难国,再回师赶走葡萄牙人也不迟。少将军,决战要紧。”
什么维查耶纳伽尔国,什么西天阿难功德国,大明水师官兵都觉得太拗口,干脆简称其为“阿难国”。
满勇叉腰站在那里良久,终究还是咬牙说:“撤军,去北边,便让这些红毛鬼多活几天!”
此时虽是春天,却属于印度热季,刚出兵时还气候宜人,打着打着就气温暴增。
满勇带兵一路北上,沿途烧杀抢掠,而且专抢刹帝利和婆罗门。因为他们携带的军粮不够,只能以战养战吃大户,为了防止这些高种姓闹事,抢完之后干脆一股脑儿杀掉!
而什么勾结高种姓,奴役低种姓和贱民,那是西方殖民者的套路。
初期,西方殖民者人少,于是使出惯用伎俩,挑拨低种姓去反抗高种姓。他们渐渐发觉不对,这些低种姓烂泥扶不上墙,骨子里就没有反抗精神。好嘛,既然低种姓都躺平了,那就跟高种姓打战。打服了拿高种姓当狗,再用狗去放牧那些低种姓的羔羊。
大明水师可不管那么许多,他们背后站着数十家股东,每年可以组织无数移民。
必须杀死高种姓,抢走高种姓的土地,再把土地分配给股东种棉花。高种姓不死,股东们的棉花田从哪里来?
一切为了股东!
巴布尔带着一千五百骑,就能横扫北印度,建立起莫卧儿帝国。
如今大明有一万五千士卒,带着枪炮而来,横扫南印度太简单了,只要别去招惹东北方的孟加拉便可。
别看去年孟加拉的首都,都被莫卧儿给攻占了,但人家的经济、人口、文化摆在那里。历史上,今后十多年,孟加拉都在持续反攻,杀得莫卧儿国土沦陷大半,孟加拉甚至有统一北印度的势头。
越来越热,越来越热,等满勇跟另外两路大军会师,德干高原的气温已经接近35度。
而且还是湿热,非战斗减员迅速增加。
两三个月时间,维查耶纳伽尔国的南方领土尽失,新国王居然还在跟大臣扯皮。他们的主力部队全在北部边境,因为去年旱灾而缺粮,得不到粮饷坚决不回去勤王。
眼见敌人会师之后,直取王城而来,国王和大臣终于慌了,连忙对边防军队许诺,只要抵达首都就能领到双倍工资。
王城名叫“维贾亚加纳”,在后世印度的贝拉里附近。周围都是高原地形,中间有一大片低洼平原,王城就建立在平原之上。
这是一座超级大城,人口至少五六十万。
地方部队前期看戏,如今匆匆忙忙赶来。在边军未归的情况下,国王临时招募部队,加上赶来勤王的地方军,一时间竟然聚集了十万大军。
然后,大臣们又吵起来。
一派说据城而守,等待边军主力驰援;一派说出城而战,咱有十万大军,还怕对面一万多人?
双方吵着吵着居然动武,自个儿在王城里面厮杀起来,继位不到半年的年轻国王吓得不敢离开寝宫。
历史上,这位年轻国王,二十多岁就死得不明不白,儿子被大臣拥立做了一辈子傀儡。
出战派很快取得胜利,将守城派给肉体消灭,接着又去软禁国王。
为了提升自身威望,转移内部矛盾,出战派领袖牛逼到爆。不但带着十万大军,出城跟大明水师决战,而且还把国王强行带到军中观战。




梦回大明春 551【少年英主】
盆地平原之上,阿难国王城之外,十万大军渐渐展开。
宁搏涛举着千里镜,很快看清对面的王旗,忍俊不禁道:“那是一头野猪?”
随军的印度绿教商人解释:“那头野猪叫瓦拉哈,是守护神毗湿奴的化身。传说洪水淹没了大地,金眼恶魔抓走大地女神普利提毗。毗湿奴化为一头野猪,潜入水底,杀死恶魔,救出女神。数百年来,印度教国家的王室,大都以野猪作为皇室徽章和旗帜。”
阿难国的王旗,野猪是主要图案,另外还有太阳和月亮,以及一把刀刃弯曲的匕首。
这挺有意思的,周边全是绿教国家,用野猪作为王室标志,仇恨拉得很到位啊。大量睿智的p社玩家,把这头野猪看成黄牛,于是给阿难国取外号叫“黄牛国”。
宁搏涛继续用千里镜观察,发现敌人的阵型很简单。
前方大量轻步兵,以长枪兵和弓箭兵为主。还有类似使用钩镰枪的士兵,但这种钩镰枪非常短,属于贴身近战兵器,他们腰上还挂着外边开刃的铁质圆环,这种圆环是毗湿奴的法宝,可远程投射,也可近战杀敌。
轻步兵之后,是一整排战象。
战象之后,皆为骑兵,其中一部分还是骆驼骑兵。
国王的中军大阵,有一支上千人的火枪部队,这些火枪都是向葡萄牙人购买的。
十万大军不论战力如何,只要摆出来就挺吓人的,大明士卒和贱民辅兵瞬间浮躁起来。
宁搏涛翻身下马,抓起一把土壤,骑着马儿在阵前飞奔。随即,他举着土壤大喊:“你们在大明,见过这样肥沃的土地吗?都是一等一的好地,不管种棉花,还是种粮食,每年都能大丰收。今天胜了,地都是你们的。今天败了,不但没有土地,你们的命也没有了!杀败敌军,抢粮食,抢女人,抢土地!”
中层军官立即跟着大喊:“抢粮食,抢女人,抢土地!”
“抢粮食,抢女人,抢土地!”全军大呼,战意高昂。
除了三千水师,其余一万二千人,半年前都是受灾的农民青壮。他们在柔佛城集训四个月,又来印度征战三个月,一路打了无数胜仗,已经逐渐进化成的见过血老兵。
但是,那些胜仗都属于碾压性质,这些“老兵”还没啃过硬骨头,面对十万大军必然心生恐惧。
稍有挫折,就有可能全军崩溃,只能用土地、粮食和女人激发他们的士气。
此外,还有三万多辅兵,全是沿途征召的贱民。
几个印度带路党,分别用泰卢固语、泰米尔语、马拉雅拉姆语大喊:“大明天国的士兵,已经被湿婆赋予了神力。你们这些贱民,也获得了毗湿奴的认同,只要追随大明天兵作战,就能在这一世摆脱贱民的身份,不用再等待转世轮回!立下头功者,当升为吠舍;立下次功者,当升为首陀罗。只要不临阵逃跑,打败敌人之后,每个人都能分到土地!都跟我喊,不当贱民,不当贱民!”
贱民确实不具备反抗精神,但是,他们也有欲望和梦想,那就是下辈子转世成为高种姓。
一路上,印度带路党受大明官兵指示,一直都在给这些贱民洗脑。
他们这支军队,获得了破坏神湿婆的赐福,拥有无坚不摧的神力相助。追随这支军队的贱民,已经得到保护神毗湿奴的认可,不用再等着转世投胎,这辈子就能摆脱贱民身份,而且还能得到一些神赐的土地。
“不当贱民,不当贱民!”
贱民辅兵高声大呼,脸上写满了狂热,士气竟然超过大明军队。
身为国王的阿赤瑜·塔德瓦·拉亚,此刻就在战场,被一千火铳兵保护着。他今年只有十六岁,父王突然暴毙,两个姑父争夺大权,阿赤瑜只能选择蛰伏忍耐。
历史上,这也是一位明君,二十岁不到,就把两个姑父全部干翻。接着以军事行动转嫁矛盾,带兵打败德干苏丹国,又平息国内三大军阀的叛乱。眼见中央集权成功,国力蒸蒸日上,这位国王突然暴毙。幼子成为权臣傀儡,最终篡位,改朝换代。
“国王陛下,请授予我指挥大军的权力。”姑父萨达施瓦说,他已经把国王的另一位姑父肉体消灭了。
阿赤瑜点头道:“你来指挥吧。”
萨达施瓦根本不懂打仗,他出身于地方实力派家族。前一代国王,拉拢分化地方首领,萨达施瓦非常幸运的做了驸马,一步步成为中央两大权臣之一。
“敌军不但人少,而且骑兵也少,他们的拒马非常简陋,根本不可能阻挡战象的冲击!”
萨达施瓦在战场上侃侃而谈,指挥将领说:“骑兵包抄两翼,等象兵造成混乱,立即发动骑兵冲锋!”
包括骆驼兵在内的全部骑兵,朝着大明士卒包夹而来,连骑兵预备队都不留。
轻步兵护着两千战象,开始缓步前进。
这个国家确实富庶得很,全盛时期的莫卧儿帝国,也只能维持一千战象,他们居然拥有两千战象。
这些战象全身披甲,甚至连象鼻末端,都装有铁质链锤。只要大象鼻子一挥,那些链锤砸下来,就能把明军的拒马阵给破了。
战象颈部,坐有司机,操控大象执行战术动作。
象背上还有士兵,并且分为远近两种。一种手持几米长枪,坐在象背上乱扎,轻轻松松收割敌人;一种手持弓箭,坐在象背上点射,居高临下专门射杀敌方军官。
1...235236237238239...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