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呜呜呜~~~”
明军突然吹响号角,竟然全军开始撤退。
梁震接到军令跑回来,问道:“赵将军,怎么还没打就撤兵了?”
袁达笑道:“敌军愣了半天不进攻,我等得有些不耐烦,咱们还是回南边去吧。”
梁震略一思索,由衷赞道:“赵将军果然会打仗!”
啥意思?
就是袁达不讲武德,不想在平坦草原打仗。
这里的草原,非常适合大股骑兵冲锋,但真的冲起来,明军的火枪不一定有时间换子弹。
而只要翻越灰腾梁南下,那里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偶有高山,地形十分复杂,火枪骑兵利用各种地形,放起风筝来简直爽得要命。或者干脆就在灰腾梁上打,起伏不定的大片草场,地势犹如过山车一样刺激,保准把永谢布部骑兵玩得欲仙欲死。
“跑了?”阿尔苏没有立即追赶,还在仔细思考得失。
在主力的身后,还有一千永谢布部骑兵,以及从朵颜卫抢回的牲畜和人口。阿尔苏可以原路返回,如此可多一千骑使用,还能慢慢休整恢复人和马的体力。
但是,永谢布骑兵主力皆为青壮,他们的父母、妻儿,全都生死不明,多耗一日便少一分希望。
退兵休整,徐徐图之。还是立即进攻,救出部众?
阿尔苏完全陷入两难境地,目视袁达向南撤兵,一时间难以做出抉择。
“追!”
阿尔苏终于下达命令,不能再等。他可以退兵休整,但明军也可增兵,拖下去只会对自己更加不利。
两支骑兵部队,一前一后狂奔,很快来到灰腾梁上。
灰腾梁属于阴山余脉,蒙古语意为“寒冷的山梁”。这里山峦层叠却不陡峭,都是可以跑马的草场;同时又湖泊众多,气候凉爽;草地之上,偶尔还会出现突兀的巨石。
此时此刻,双方都在爬坡,老长老长却不陡峭的破路。
“呜!”
短促的一声号角,梁震的两千骑兵继续前进,三千火枪骑兵集体停下。
他们并没有整齐列阵,而是停在原地,转身各自寻找射击目标。永谢布骑兵分得太散了,撒出很大一个扇形,面对这种情况,排枪远远不如自由瞄准管用。
“呜!”
又是一声号角,完成瞄准的三千骑兵,各自把子弹射向目标,然后齐刷刷继续跑路。
这纯粹就是骑在马背上,射击100米开外的高速移动靶,能命中几个全看单兵素质和运气。而且,有可能好几个明军,同时在瞄准一个目标。
“砰砰砰!”
一阵枪响,三千发子弹,居然打中六十多个敌人。
这是非常不错的命中率,比他们刚上战场时高多了,或许以后还能继续提升。
阿尔苏大喊:“全速追击,不让他们填装药子!”
分散开来的永谢布骑兵,一边追击一边靠拢,想要结阵进行冲杀。
“呜呼!”
袁达一声怪叫,却是他们爬上坡顶,继续往前又是下坡了。这种地形跑马,真的像过山车一样,高速前进,忽上忽下,特别能激发人的肾上腺素。
梁震的两千骑兵,也不是啥事没干,突然在坡顶回身,斜掠而下冲击敌方侧翼。
阿尔苏只能分出一部分骑兵防御梁震,自己亲率剩下的骑兵追击袁达。这一短暂耽搁,又给了袁达填装弹药的时间。
梁震并不硬碰硬,借着俯冲势头,半路抛射一箭,就轻微变向直冲正北方。这两千骑的一轮抛射,由于距离太远,大部分都射在草地上。蒙古骑兵里只有两个倒霉蛋,一个被射中大腿,一个被射中战马。
梁震非常有自知之明,他没能装备火枪,就是来当工具人的,不求杀伤敌军,只求恶心敌人。
袁达已经穿过下坡地带,前面没有继续再上坡,却大坑连着小坑,而且坑里坑外皆为草地,不时还能看到光秃秃的巨石。
这种地形太有趣了!
“砰砰砰!”
又是一顿乱枪发射,这次有些倒霉,只命中五十多个敌人,比前一次少打中十个。
但是,两轮射击,永谢布骑兵就减员120人左右。他们总共也就八千骑啊,多玩几次就该减员一成了。而且这种只能被动挨打,却不能摸到对方的处境,对士气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双方你追我跑,背后还有梁震,时不时跑出来袭扰,永谢布骑兵的心态都快被搞炸了。
第三轮乱枪的发射地点,位于一个小湖泊的旁边,双方绕着湖泊犹如情侣在追逐。
这次人品大爆发,居然命中九十多人!
阿尔苏被打得头皮发麻,一颗子弹从他耳边掠过,脸颊甚至能感受到灼热的空气。他知道不能再打下去了,对传令兵说:“撤回北边大草原!”
永谢布骑兵一撤,袁达立即带兵追击。梁震也率两千骑拦截,兜头便是一轮抛射,然后朝着背后奔跑。
整个战场,变成梁震跑前面,阿尔苏跑中间,袁达跑最后,也不知道谁在追谁。
终于,梁震开始奔向山坡,阿尔苏吓得立即变向。若不改变方向,等梁震跑到坡顶,突然回身俯冲,永谢布骑兵必遭前后夹击——这种打法,梁震的两千骑肯定损失惨重,但永谢布骑兵可能会全军崩溃。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永谢布改变方向,顺着坡底横向奔跑,梁震也跟着改变方向,反正就是不让敌军轻松脱离战场。
一阵狂奔之后,前面的地形更有意思,各种裸露在外的山石,就像草地上生出一块块牛皮癣。这破地方骑兵跑不快,需要随时注意地面障碍物,比单调平坦的大草原有趣得多。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高速奔跑之后,双方不约而同开始减速,否则胯下战马会受不了的。
这种减速,给了明军的火枪骑兵机会。
蒯老三左手拉着缰绳,同时用虎口抓着枪柄。他右手掏出纸壳弹药,用牙齿撕开口子,对准后膛孔洞倒入火药。由于战马起伏不定,许多火药都被抖在外面。只能继续撕第二枚纸壳弹药,足足撕了三个纸壳,终于完成填弹。
他伏在马背上,瞄准前方一个目标。
“咔!”
扣动扳机,放了个哑屁。
这种燧发枪,只有85%的点火率,蒯老三忙活好半天,燧发装置居然点火失败。
也不知跑了多远,蒯老三终于再次填装成功,持枪瞄准永谢布部首领阿尔苏。此时距离超过150米,双方都在高速前进,而且战马还起伏不定,能不能打中全看缘分。
“砰!”
子弹射出,歪了一丈有余,击中一个倒霉蛋的马屁股。那匹战马瞬间发狂,胡乱蹬蹄冲撞,把骑兵甩出去的同时,还把另外一匹战马给撞翻了。
一路零星响起枪声,可惜操作太困难,基本要填弹失败好几次,才能撞大运成功打出一枪,而且还很难命中目标。
不论如何,只要填装成功,都对着蒙古首领开枪。
很好辨认的,穿衣服就不一样,而且蒙古首领喜欢戴漂亮帽子。
如此狂奔十余里,蒙古首领一个没死,附近的普通骑兵倒是死了二三十个。
阿尔苏都特么快疯了,他命令加速,明军就跟着加速。他命令减速,明军就跟着减速。反正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砰!”
一个蒙古首领突然坠马,却是永谢布部下属的,第二大部落阿速部首领被打死了。
也不知是谁开的枪,估计枪手自己都不清楚,反正一切都他娘的是缘分。
阿尔苏挥舞弯刀,示意全军回身冲锋,大吼道:“回去跟他们拼了!”
袁达一听到敌方号角声,又看见敌方的减速动作,也连忙发令:“吹号,减速!”
永谢布部骑兵带着满腔怒火杀回来,明军火枪骑兵却调头逃跑,前方的梁震部队也跟着跑回来袭扰。
阿尔苏肺都快气炸了,咆哮大吼:“兀那汉人将领,有种就真刀真枪打一场!”
袁达听不到。
来来回回打了半天时间,双方战马都疲惫不堪,奔跑速度变得越来越慢,明军骑兵的枪声也越来越频繁。
这玩意儿都是练出来的,就拿蒯老三来说,骑着马儿填弹,刚开始要用三四壳弹药,才能艰难无比的装填成功。打到后面,两三壳弹药,就能完成装填,而且速度也提高不少。
“砰砰砰砰!”
又是零星的一阵乱枪,下属的喀喇沁部首领,终于无法忍受这种煎熬。他不顾阿尔苏的军令,带着自己的两千多骑兵,突然离开永谢布大部队,朝着东边玩命的狂奔。
紧接着,失去首领的阿速部骑兵,朝着四面八方任何没有明军的地方逃散。
八千蒙古骑兵,瞬间只剩三千多永谢布本部骑兵。
袁达收起火枪,拔出马刀:“杀!”
“冲锋!”梁震也跟着下令。
五千明军骑兵,左右夹击冲锋,永谢布骑兵直接崩溃。或者说,他们早就崩溃了,心态已经炸裂多时。
(没有第三更了,今天只有两个大章。)





梦回大明春 568【Cosply】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锡林郭勒。
博迪汗正在享用从朵颜卫抢来的美酒,突然听到宫帐外一阵马蹄声。
“大汗,有重要军情!”亲卫在帐外说道。
博迪汗放下酒杯道:“进来。”
亲卫掀开厚厚的帐帘布,一个军官冲进去,跪地说:“大汗,右翼三万户没了。”
“你说什么?”博迪汗以为自己听错了。
军官只得重复道:“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右翼三万户全没了,只剩阴山以北的小部族。”
博迪汗猛地站起,酒杯翻倒,滚落于地毯上。他过去抓住士兵的衣襟,直接把这军官拽起:“永谢布刚跟我一起去打仗,这才回去几天,怎么说没了就没了?”
军官详细说道:“据逃来的永谢布部众讲,他们八千多骑兵,在乌兰察布遇到明军五千骑。双方缠斗半日,永谢布骑兵全军崩溃,汉人的火铳打得又远又准,而且能一边骑马一边填装药子。这一仗,蒙古弓箭根本无用,从头到尾都被火铳压着打。”
“把人带来!”博迪汗说道。
很快,几个逃来投奔的永谢布骑兵,就被带进博迪汗的宫帐,把交战经过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博迪汗瞬间感到一阵惊恐,有如此可怕的火器存在,今后蒙古骑兵该怎么打仗啊?
“快去探查明军动向!”博迪汗慌忙下令。
数日之后,斥候跑回来报信,说灰腾梁以南地区,皆已被明军占据,灰腾梁以北则未发现明军动向。
也即是说,如今大明的北方边境,是阴山及其余脉、燕山及其余脉。
博迪汗立即叫来心腹,令其护送自己十岁的长子达赉逊,前往北京觐见大明皇帝,俯首称臣的同时请求互市贸易。
不称臣不行了!
鞑靼蒙古的统治核心是六万户,分别为左翼三万户和右翼三万户。
左翼蒙古由大汗统治,分别为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三万户(注:一共有三个兀良哈,朵颜三卫便是其中之一。而西北边的兀良哈,更习惯翻译成乌梁海。此处特指左翼蒙古当中的兀良哈。)。
右翼蒙古由副汗统治,分别为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三万户。
现在,六大万户,已去其三,直接被王渊砍掉一半!
博迪汗非常年轻,朱厚照放他回草原时,甚至都还未满十五岁。已经被大明皇帝释放一回,再次称臣又有何妨?
甚至,博迪汗还想认爹,拜给朱厚照当儿子,大明与鞑靼蒙古约为父子之国。
别怪博迪汗没有血性,他的日子过得艰难啊。
应州一战,达延汗阵亡,察哈尔部损失惨重,博迪汗本人都被抓了。幸亏朱厚照放他回去,顺利继承蒙古大汗,屁股还没坐热,叔叔就在河套自立称汗。
接下来几年都是打仗,博迪汗被叔叔打得满头包,幸好关键时候叔叔病死,才终于结束有两个大汗的局面。
博迪汗手下三万户当中,最北边的兀良哈部,眼看着收复漠北旧庭,没过两年又被堂兄(吉囊)给夺走。好不容易吉囊死了,另一个堂兄(俺答)又乱搞,逼得博迪汗只能去抢朵颜卫的地盘。
博迪汗一直被堂兄们吊打,大明又能吊打他的堂兄,不赶紧抱大腿认爹还等什么?
……
北京,深秋。
文渊阁内,杨廷和正在拟票上签字。他年纪大了,已经不怎么理事,政务都由其他阁臣负责,杨廷和最后再审一遍而已。
蒋冕突然从外面进来,低声说:“济物(彭泽)怕是不行了。”
杨廷和惊讶道:“怎会如此?”
“唉,人老了,一病不起乃常有之事。”蒋冕叹息道。
彭泽的身体一向健壮,都以为他能长寿,谁知刚进内阁半年,突然就变成濒死状态。这货比较胖,估计有高血压,昨天出门摔倒,已经昏迷一天一夜。
同时病倒的,还有阁臣王瓒。这两位新入阁的大臣,看样子都撑不过今年冬天。
跟杨廷和有矛盾的王琼,倒是一直硬朗得很。
历史上,王琼还有两年就病死,但那是因为遭罪太多。先是被下狱,接着又流放,复官之后总督三边,还带着三万精兵,跑去河套烧蒙古人的草场,如此折腾一番,才终于死在延绥边镇。
这个时空的王琼可开心呢,无病无灾,看样子还能再活十年。
杨廷和放下毛笔,起身打开窗户,想看看窗外景色顺便透气。结果一阵冷风吹来,吓得他赶紧关窗,生怕又受凉生病了。
突然,南边传来阵阵呼喊声。
声音很快向东蔓延,接着又朝北边,连东安门外都嘈杂不堪。
“该不会是前线大捷吧?”王琼猛然抬头,放下毛笔往外走,一直走到东华门外。
只见两个皇城侍卫跑来,见到王琼欣喜大喊:“王阁老,河套已复,报捷信使去了兵部!”
“好,好,好!”王琼连声叫好,举步回文渊阁,却又按捺不住,干脆亲自去兵部探知详细军报。
蒋冕也听到这个消息,笑着对杨廷和说:“王若虚已收复河套。”
杨廷和微微一笑,语气平淡道:“且等兵部报捷。”
接下来两个钟头,杨廷和总是抬头向外看,心中埋怨兵部做事太慢,一封捷报居然要写这么久,直接把前线军报转送过来不就好了?
兵部的消息还没到,王琼就已经回来了,步伐轻快说:“王若虚果然会打仗,兵分数路出击,又布疑兵引诱敌军主力,一举攻破东胜左卫城,又挥师将那鄂尔多斯部剿灭!”
蒋冕忍不住问:“蒙古人跑了多少?”
王琼笑道:“河套之内的鞑靼主力,已经所剩无几矣。”
豹房。
皇贵妃带着太子和公主出发,身边还跟着报捷信使,敦促众人说:“尔等不要乱讲话,陛下龙体要紧。”
来到好山园,随行者皆候着,皇贵妃独自去见朱厚照。
秋风萧瑟,朱厚照正躲在屋里看书,见了皇贵妃,顿时笑问:“盼盼怎来了?”
皇贵妃说:“陛下,臣妾带来一个消息,陛下切莫激动。”
朱厚照问:“可是二郎大胜?”
“是。”皇贵妃道。
朱厚照立即扔掉手中书卷,起身说:“报捷信使呢?”
皇贵妃说:“在外头候着。陛下,请舒缓一下心情,当知王尚书确实胜了。”
朱厚照道:“莫要大悲大喜,朕知道,太医说过上百回了。快让报捷信使进来。”
信使进屋之后,朱厚照果然情绪稳定,便是看完详细战报,表情都没有出现什么波动。只是问:“铁木真的遗物何在?”
“在兵部。”信使回答。
“快送来好山园。”朱厚照催促。
及至傍晚,成吉思汗遗物终于送到。
朱厚照又让侍卫牵来宝马,将成吉思汗用过的马具,全部装备在自己的马儿身上。他一手握着弯刀,一手持着马鞭,换上蒙古服装,骑马玩起cosplay,哈哈大笑:“朕乃成吉思汗是也!尔等还不跪拜?”
众人只得跪下,高呼皇帝万岁。
看着屋里跪了一地,朱厚照志得意满,再次大笑:“哈哈哈哈……咳咳咳咳!”
笑到一半,连声咳嗽,咳得无法喘气。
“陛下!”
众侍从惊呼,纷纷过去搀扶,生怕皇帝从马背上摔下来。
咳着咳着,突然晕厥,朱厚照倒在太监身上,手里还死死握着成吉思汗的弯刀不放。
“快传太医!”




梦回大明春 569【监国太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太医吴杰,就在旁边。
他这个院使,早就不去太医院,朱厚照在哪儿,他便也在哪儿。
而且,吴杰年事已高,朱厚照若再撑几年,估计能把自己的御医给熬死。
第二天早晨,好山园涌来大批官员,全被堵在门外不能进去。
一些官员窃窃私语,杨廷和咳嗽一声,身边之人立即闭嘴,但离得远的还在继续说话。
杨廷和也懒得管了,拢手伫立于秋风中,等待里面宣布关于皇帝的消息。
终于,一个太监出现:“陛下有令,百官退散!”
杨廷和上前问道:“不知陛下病情如何?”
“陛下龙体康健,杨阁老不必担忧,”太监扯开公鸭嗓回答,复又低声说,“陛下昨晚昏迷,足有一刻钟之久,醒来之后浑身乏力,便是呼吸都困难得很。吴太医虽未明说,但……陛下恐怕时日无多。”
杨廷和对太监拱手示意,正待离去,突然又有太监出来传话:“宣内阁众臣,其余百官速速离开!”
杨廷和、蒋冕、王琼三人,随太监进入好山园。
朱厚照坐着一把宽阔大椅,皇贵妃正在给他喂药,太子和公主站于两侧说话。
屋里其实不冷,朱厚照却裹着棉被,就这样他还浑身冰凉。喝完药汤,朱厚照有气无力的说:“朕快死了,让二郎快点回京,将那蒙古副汗献俘于阙下。从今天起,太子监国,携铁木真遗物,代朕告祭宗庙,所有仪式一切从简。但是,献俘之礼应大办,朕要亲自登临午门城楼。”
“臣遵旨!”三位阁臣叩拜。
“退去吧。”朱厚照挥手,抬手臂都有些艰难。
三人回到文渊阁,立即行动起来,让礼部策划献俘仪式,同时太子开始监国问政。
太子朱载堻年仅十四岁,性格跟朱厚照非常像。但有一个反面教材的父亲,又有几个好老师教育,他非常厌恶太监干政,甚至打算撤销秉笔太监。
“内阁拟票就这些?”朱载堻皱眉问。
掌印太监王敞、秉笔太监张聪,皆在太子左右侍奉。
张聪笑道:“拟票繁多,老奴怕累着太子,只挑了一些重要的。”
朱载堻说:“全都抱来。”
“是。”张聪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很快,张聪带着几个太监,抬来整整两箱子奏章。且把鸡毛蒜皮的政事,全都放在最上边,恭恭敬敬呈给监国太子阅览。
朱载堻兴冲冲想做有为太子,认认真真看奏章和拟票。看着看着就感觉异常乏味,那些小事太过繁琐,全部过问纯属在浪费时间。他又担忧父皇的身体,整个人变得烦躁不已,终于还是把奏章扔下,快步跑出去呼吸新鲜空气。
张聪和王敞,两个太监对视一笑。
又过数日,年仅十岁的达赉逊抵达北京,代表父亲博迪汗向大明天子称臣。
朝野轰动!
杨廷和亲自接见使者,问道:“蒙古大汗真愿俯首称臣?”
达赉逊年龄太小,屁都不懂,只是站在那里当摆设。
蒙古副使兀鲁思回答:“大汗愿尊明国天子为父,从今往后,大明与蒙古,世世代代为父子之国。”
杨廷和心中狂喜,仗虽然是王渊打的,但蒙古大汗称臣拜父,却是他杨廷和在做首辅。今后青史留名,首辅也当浓墨重彩,自是千古一贤相也!
内阁没资格当场答应,必须拟票之后发往司礼监,等待皇帝亲自批示——监国太子有权限,如此大事,太子也不能做主。
拟票发过去好几天,音讯全无,内阁和蒙古使节都心头焦急。
终于,有人去提醒蒙古使节,他们还应该表示一下诚意。
蒙古副使兀鲁思,立即带着财货,前往京城两处府邸,分别给张聪、王敞两位太监送钱。
收到钱财,张聪批红,王敞盖印,顺利通过。
监国太子都没权限处理的大事,这两个太监胆大包天,居然不跑去通知朱厚照,就私底下代替天子把事给办了。
内阁并不知情,还以为是朱厚照亲自在过问。
这两个太监,连日来一直琢磨太子的脾气和爱好,结果发现太子就是活脱脱的朱厚照翻版。
“太子殿下,”张聪跑去讨好,“前阵子礼部上奏章,说安南旧臣寻了一个藩王子嗣,欲拥立其为国王,请求大明天子册封安南王,废了那自立为王的莫登庸。老奴读书少,听说那安南国,以前是大明的交趾布政司,不知为何却变成了藩国?”
1...242243244245246...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