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一个崇信道教的商贾说:“南岳长高山在南海中,赤帝所都。炎州亦在南海,地方二千里。不若改吕宋为炎州,改马尼拉为赤城,马尼拉以北大山为长高山。”
王策感到很无语,国内取名都是儒士引经据典,到了海外只能用佛道传说做参考。
干脆佛道两家都不得罪,一个说阎浮提,一个说炎州,那就取其谐音,改马尼拉为“琰州”吧。
“琰圭……诸侯有为不义,使者征之,执以为瑞节也。”——《周礼·考工记·玉人·郑玄注》。
琰是一种玉做的锐器,是征讨不义的信符。
以“琰州城”为国都,征讨不义之国,奠定此国勇武正统之基。
国号暂时不能改,还得叫吕宋,免得刺激了大明君臣。
王策建国大典搞得非常寒碜,因为他杀戮过重,城里也没剩多少人了,还得时刻防备幸存者暴乱。
建国之后,立即出兵巴佬酉,即后世菲律宾巴拉延,将吕宋国最后一座港口城市攻下,并用武装商船掌控巴拉延湾。
至于吕宋岛南边延伸出去的三个半岛,并不属于吕宋国,而是三个独立小国。此三国结为同盟,并称“三屿”,又称“三岛”,被大明称作“三屿国”。三国的联合国力,并不在吕宋国之下,并且特产黄金!
而整个吕宋岛中东部地区,皆属化外之地,那里是猎头族的地盘。
王策在控制巴拉延湾之后,就不打算再出兵,否则就是跟别的国家宣战。他至少要花费两年时间,不断移民消化现有地盘,巩固自己在吕宋岛的统治。
移民不缺钱,只在马尼拉城,抢到的财货就价值几百万两银子。
少部分来自平民和阿拉伯商人,大部分来自吕宋王宫,王宫里面有大量黄金器物,毕竟吕宋国盛产黄金。
这么说吧,葡萄牙人攻占马六甲王宫,葡印总督就搜刮到几十吨黄金,结果运回去的路上全部沉没海底。跟马六甲的富庶相比,吕宋国王还是显得太穷啊。
梦回大明春 586【文艺复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陕西,周至县。
华庆班名震一方,未来将延续五百年,是秦腔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弘治十五年状元康海,弘治九年庶吉士王九思,正是华庆班的主要创始人,康海更是被誉为“秦腔鼻祖”。
如今,两人在欣赏王九思创作的杂剧《沽酒游春》。
看到第三折,康海便皱眉不语。
王九思笑问:“对山兄,此剧如何?”
康海无奈道:“何必如此。”
《沽酒游春》就是一部政治牢骚剧,王九思在创作杂剧的时候,把李东阳比作奸相李林甫,把康海比作杜甫,把自己比作岑参。
只因,他们两个是被李东阳罢官的。
康海和王九思,都是大太监刘瑾的同乡。王九思真的跟刘瑾有来往,但没有作恶。而康海,则是为了救李梦阳,请刘瑾释放自己的好友。
刘瑾倒台之后,两人都被打为阉党。
王九思捋胡子笑道:“此杂剧,吾数易其稿,自认编得精妙动情。自八虎以来,朝廷皆为奸相把持,他们做得,我就写不得?却说那贵州王二,也是奸相李东阳所提拔,只知撺掇昏君穷兵黩武,置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
“慎言!”康海连忙打断。
王九思傲然自得:“怕甚?大丈夫在世,当仗义执言,便遭宵小陷害,也不过碗大个疤。”
康海懒得理这家伙,对戏班主喊道:“换一折!”
一个状元,一个庶吉士,此刻都没啥正形。
康海更是盘腿坐在交椅上,像个闲汉般喝酒吃花生米。花生已经传到陕西,但耕种面积不大,价钱论斤比食盐贵得多。
突然,几个官差进来,问道:“对山先生、渼陂先生可在?”
王九思听到京城口音,顿时吓得变色,以为自己平日多怨怼之言,被京中权贵知道了派人来捉拿。
康海却面不改色,继续吃着花生米说:“我便是康对山。”
带头的官差走过来,奉上一份文书、一本文集:“请对山先生回京复职!”
康海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王九思却惊得蹦起来,问道:“我是王九思,可有我的复职文书?”
“有。”官差又拿出一份文书、一本文集。
王九思仔细查看文书,虽然没让他官复原职,却让他重新做了翰林官。再看那本文集,名叫《复古集》,收录了他十多篇诗词散文,作序之人竟然是当朝权臣王渊。
王九思喜不自禁,直接掏出银元,散给几个官差做报喜钱:“有劳诸位送信。”
“恭喜王翰林。”官差们同样高兴。
王九思认真阅读王渊给《复古集》作的序,突然感慨道:“若虚公真乃贤相也,我这罢官二十年的乡野鄙夫,居然也被召回翰林院做官。若虚公他日为首辅,大明天下必然野无遗贤!”
康海实在忍不住,嘀咕一句:“你刚才还说,贵州王二穷兵黩武,置百姓……”
“对山兄,慎言!”王九思惊骇打断。
康海也给官差们一些铜钱,慢条斯理把花生米吃完,端着酒壶说:“王若虚欲革天下弊政,吾当助其一臂之力也!”
两人结伴赴京,很快办理好手续,都做了翰林院侍讲学士。
他们被请去东阁办公,到了那里才发现,竟有十多个被重新启用的复古派文人。
两个月前,杨廷和开始辞职,皇帝不允。
一个月前,杨廷和再次辞职,皇帝不允。
这个月估计就能辞掉了,三请三辞嘛。
翰林学士兼掌制敕房汪俊,被王渊推举为东阁大学士,成为阁臣。南京兵部尚书王廷相,被王渊推举为翰林学士兼掌制敕房。
如此职务调动,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两年前,王廷相和郑自璧逼得播州杨氏作乱,又以奇快的速度平息土司叛乱。在此之前,王渊和王廷相毫无交集,怎会突然提拔王廷相掌控翰林院和制敕房?
直至王渊起复十多个复古派文人,文武百官才恍然大悟,原来王二郎是要重用复古派啊!
弘治皇帝别的不说,对文官是真宽容仁慈,于是弘治朝出现了新思潮萌芽。
经学方面,新心学、新气学、新理学开始发端。文学方面,复古派异军突起,不断对馆阁派发起冲锋。
馆阁体不仅是一种书法体裁,更是一种文学派别,霸占着大明文坛的话语权。
而李东阳,就是馆阁派最后一位大成者,也是复古派的引路向导,属于大明文坛承上启下的人物。
馆阁派文学的规矩很多,严重束缚文学创作。
这么说吧,在前七子李梦阳之前,悼念亡妻的诗词不可写情,只能赞美妻子恪守妇道、贤良淑德。是从李梦阳开始,大明士大夫悼念亡妻,终于可以写夫妻之情了。(注:别看混了,李梦阳和李东阳不是同一人。)
杨慎也是复古派,是复古派当中的六朝初唐派。
李梦阳、康海、王九思等人,则是复古派当中的盛唐派。其散文以先秦两汉为师,古体诗学习汉魏,近体诗学习盛唐。这一派不但有文学主张,还有政治主张,那就是扫清天下弊政,让大明重现汉唐盛世。
当然,王九思属于盛唐派异类。他跟康海是同乡好友,于是跟盛唐派文人交情好,文学主张因此受到影响,但这家伙没有丝毫的政治主张。
新理学、新气学、新心学、物理学,还有文学复古派,以及唐伯虎等人的绘画创新,这些加起来就是大明的文艺复兴运动!
王渊想要搞改革,首先就是文化思想改革,而非单纯的清丈田亩、改革赋税。
新思想,新文学,才能带来新气象,否则终究是死气沉沉。
王九思这种人也可以用,而且大有用处,因为他会写诗搞宣传,而且让他写啥就写啥。
包括前端时间,因为嗜酒被罢官的南京户部尚书边贡。这人年轻时力言改革,梦想重铸汉唐盛世,十多年闲官坐下来,同样变得阿谀奉承。朱厚照南巡时,文人大多写诗嘲讽,边贡却写了好几首赞美诗,可惜这个马屁没被朱厚照感知到察觉。
被调回京城,执掌翰林院和制敕房的王廷相,回京第一件事就是拜访王渊。
这位老先生,面对小年轻,恭恭敬敬行礼道:“多谢王相提携。”
王渊笑问:“俊川先生,吾乃何猫?”
王廷相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辟猫也!”
“哈哈哈哈!”王渊也跟着大笑。
明代的早期复古派文人,要么重诗词,要么重散曲,散文写得好的还真没几个。
而王廷相,就是一个散文高手,他写过一篇《狮猫述》,大致内容如下:
有一种猫形同狮子,叫做狮猫(波斯猫和狸猫的杂交),我家里曾经养过几只,调皮又可爱,聪明得很,女儿特别喜欢。
搬新家,老鼠成灾,于是把狮猫捉来。刚开始,老鼠听到猫叫,吓得不敢出来。后来老鼠试探,发现猫躺着不动,得知这些猫都是样子货,集体出来把一群狮猫给轰走了。重新买土猫才将鼠患清除。
猫有三品,辟、疾、食。
一等猫威武霸气,叫声就把老鼠吓到,目光就能让老鼠不敢动。此曰:辟。
二等猫身手敏捷,每次都能捕到老鼠。此曰:疾。
三等猫贪吃贪睡,纯粹是吃货。此曰:食。
有狮猫,就有狮臣。
当官的跟猫一样分三等,狮臣属于最下等,长得好看,貌似聪明,叫声也悦耳,以为他们牛逼得很,结果却只知道吃和睡,待遇不好还闹脾气,还要偷主人的东西吃。
这篇文章也被王渊收入《复古集》,并亲自评为散文第一。
在文学复古运动以前,大明的士大夫,不准写这样的文章,只能阐述道德大义。如此,就知道复古运动有多重要了,王渊要当文学、思想复古运动的领头人。
思想方面,不独推心学,新气学和新理学,只要说得有道理,依旧被王渊推崇。
百花齐放才是春,盛世就应该这样开放包容。
梦回大明春 587【复古文会】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京城东郊,有一个玄明宫,规模比豹房建筑群更大。
玄明宫是一座道庙,供奉玄天上帝,乃刘瑾怂恿朱厚照修建。
几十万两银子的巨额花费且不提,此道庙霸占京郊良田数万亩。建成之后,又直接吞并隔壁的猫竹厂,获得五千多亩地做庙田。
猫竹是一种竹子,可用来烧制竹炭,猫竹厂是为皇宫提供竹炭的场所之一。明中期渐渐废弃,陆续有百姓在此落户,为了取得这五千亩地,刘瑾拆毁百姓房屋1900多间,掘毁百姓坟墓2500多冢。
仅玄明宫和猫竹厂两块地皮,就导致京郊数万百姓流离失所,结果只养了一群吃闲饭的道士。
刘瑾被凌迟处死之后,玄明宫迅速废弃,但无人敢拆毁,因为那是皇室宫庙。
前阵子,杨廷和裁剪冗余、改革弊政,把玄明宫最后一批道士赶走,陆续安置失地百姓两万多人,还剩少数核心建筑没有拆掉。
王渊发起的“复古文会”,便在玄明宫的废墟之中举行。
故意的,因为玄明宫经常出现于复古派诗文,是他们抨击朝政的集火目标之一。王渊选在玄明宫搞文会,只这个举办地点,就能收服复古派文人之心!
杨慎今天也受邀参加文会,他不仅是复古派中的六朝初唐派,还是新气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杨慎的新气学思想,主要受到罗钦顺影响,又提出自己的见解,明末王夫之的“太虚一实”学说就源自杨慎。
“子衡兄,好久不见!”杨慎抱拳笑道。
王廷相也笑着说:“王相举办复古文会,用修乃当世第一才子,今日当居客席首座也!”
“不敢,不敢。”杨慎谦虚道。
虽然王廷相跟杨廷和有些矛盾,但跟杨慎却是忘年交,两人的气学观点非常相似。
杨慎交游非常广阔,他那些朋友,许多是他父亲的政敌。
王廷相介绍道:“这是我在四川收的学生,杨名,杨实卿。”
杨名上前拜见:“见过前辈。”
杨慎笑道:“实卿之诗文大作,吾亦拜读过,实属难得。”
杨名连忙说:“前辈谬赞了。”
又有数人过来,王廷相说道:“东桥先生(顾璘)也来了!”
顾璘就是嫌张居正年幼,故意让其落榜,又勉励他再考那位。此人之前做浙江右布政使,被王渊转升湖广左布政使,这次进京述职正好来参加文会。
王阳明已经致仕回乡养老,顾璘动身之前,特地前去拜访,还帮王阳明给王渊带了一封书信。
王阳明年轻时,也曾加入复古派,只不过觉得诗文乃小道,于是转而投身于经学研究。
就在王廷相与顾璘叙旧的时候,顺天府尹郑善夫也来了。
郑善夫属于物理学派弟子,主编了《正德新历》。除开天文学家的身份,郑善夫还是复古派文人,论反应社会现实,他可称为当世第一,被人赞誉为“小杜甫”。历史上的嘉靖大礼议,他跟双方都交情不错,对君子之间互相攻击感到心痛,结果搞得两边都不待见他。
“君采(薛蕙)也来啦,快过来!”杨慎笑道。
薛蕙十二岁就以诗闻名,受过王廷相提携,后来做了杨慎的门生。因劝谏朱厚照南巡,被打屁股罢官回家,如今在做太常寺右少卿。
薛蕙先拜见杨慎,又对王廷相执弟子礼:“见过先生。”
另一边,高叔嗣也在拜见康海、王九思,复古派分成好多个派别,各自都有小圈子、小团体。高叔嗣后来被某些人誉为“明代第一诗人”,其实他更擅长断案,他在代州为官时,接连破获一件“十年冤案”,一件涉及二十多条人命的疑案,在山西为官又破解冤案十二件,史书评价为“善断疑狱,人以为神”。
就在一个月前,王渊擢升金罍为大理寺卿,召高叔嗣回京担任大理寺左少卿,命他们两人审理各种积年冤案。
这项任命,标志着王渊从杨廷和手里接管大理寺。
嗯,今天金罍也来了,金公子也是复古派文人。
林林总总,参与文会之人,竟有一百多个,几年前中进士的唐顺之、罗洪先、陈束、皇甫兄弟等人也有受邀。
王渊的关门弟子唐顺之,不仅独创一门数学分支,武艺兵法突飞猛进,经学文章力压诸生,其诗文也被誉为年轻士子第一人。
王九思环视众人,以复古派老前辈的姿态,捋着胡子说:“今日人才济济,皆王相之功也。”
玄明宫修得恢弘大气,供奉玄天上帝的主殿,更是只比皇帝早朝的奉天殿小一些。其他大殿早已倾塌,玄天正殿却维护得好,最后一批道士才搬出去几个月。
一百多个复古派文人,全部被请进玄天正殿。
仆役摆好几案,又拿来无数蒲团,众人盘坐蒲团之上饮酒吃果。
王渊带着黄峨、王素,最后来到大殿主位,众才子纷纷起身相迎,呼着“王相”、“王阁老”等尊称。
“诸君请坐,”王渊笑道,“今日,我把妻子也带来了。既要追慕汉唐盛世,首先就该有汉唐气度,女子如何不能作诗写文?谢道韫、蔡文姬,亦是诗中巾帼!拙荆驽钝,亦慕古之才女。”
王九思第一个附和:“王相此言甚是,巾帼不输男子,复古派自也应当有才女。”
王渊露出揶揄表情,让仆役散发黄峨的作品。
黄峨自己也领到一本,翻开第一首就脸红了,低声啐道:“你这无赖,怎把这首曲也印了,还排在第一页。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哈哈哈哈!”王渊大笑。
大殿里一百多个才子,看到那第一首作品,也是神色古怪想笑,却又碍于王渊面子不敢笑出来。
却是王渊在辽南督理马政两年多,还把夏婵、香香、绮云唤去服侍,接连在外面生了两个庶出子。黄峨思念丈夫之余,又打翻了醋坛子,于是写下一首酸溜溜散曲,顺便埋怨朱厚照棒打鸳鸯,不该把王渊扔在辽南工作。
词曲为《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俺也曾娇滴滴徘徊在兰麝房,俺也曾香馥馥绸缪在鲛绡帐,俺也曾颤巍巍擎他在手掌儿中,俺也曾意悬悬阁他在心窝儿上。谁承望,忽剌剌金弹打鸳鸯,支楞楞瑶琴别凤凰。我这里冷清清独守莺花寨,他那里笑吟吟相和鱼水乡。难当,小贱才假莺莺的娇模样;休忙,老虔婆恶狠狠地做一场!”
在这首散曲当中,黄峨把夏婵、香香、绮云骂作小贱才,又发誓自己要当老虔婆好生报仇泄愤。
如今,闺中密曲,竟然公之于众。
黄峨虽然羞红着脸,却也沉稳大度,微笑说:“消遣之作,让诸君见笑了。”
“岂敢,”王九思又抢着拍马屁,“夫人的文章,情真意切,实为佳品。我辈为何文学复古?自是不愿受道学文章束缚,文以载道,文以载情。有情方为好文章,夫人当为复古派又一员大将矣!”
黄峨谦虚道:“渼陂先生过誉了。”
众人虽然鄙视王九思阿谀奉承,但也无法反驳他的这番言论。因为他们连续翻阅多首诗词曲文,发现黄峨作的全是上乘佳品,比之复古派诸子也不遑多让,全都打心底佩服眼前这位才女。
黄峨的这本作品集,迅速活跃了气氛,也拉近了王渊跟这些文人的距离。
王渊说道:“诸君皆为文学大家,鄙人是远远不如的。今日召集文会,鄙人坐于主位,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王九思连忙说:“王相何必谦虚?王相一首《临江仙》,可谓文盖当世。如今刊印《三国志演义》,哪个书商敢不把王相的《临江仙》印在扉页?还有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道尽我文学复古派之真义!”
什么鬼?
一些有心巴结的文人,顿时就急了。
他们稍微有些抹不开面子,打算接下来慢慢奉承,谁知王九思一上来就火力全开,完全抢走了旁人拍马屁的机会。
不能再等了,二十多个文人,纷纷称赞起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王相此诗亦上品也,直追肃愍公的《石灰吟》!”
“王相的《临江仙》,便是放在宋词当中,亦有一席之地也!”
“何止一席之地,当比宋词前三。”
“我听说,王相立志匡扶社稷、改革天下弊政,因此才立誓不再写诗作词。若非如此,不知还会写出多少震古烁今之大作!”
“……”
(祝各位元旦快乐,新年行大运!)
梦回大明春 588【改革亦为复古】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一百多个复古派文人里面,有二十多个马屁精很正常。
谁让王渊权倾朝野,还给他们升官或复官呢?前者是威,后者是恩,恩威并施,他们吹捧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王渊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翻开自己编的《复古集》,念诵何景明的诗作《玄明宫行》:“君不见,玄明宫中满荆棘……天下衣冠难即振,中原寇盗时复起。古来祸乱非偶然,国有威灵岂常恃。玄明之宫今已矣,京师土木何时止?南海犹催花石纲,西山又起金银寺……”
何景明已死十年,位列复古七子第二位,王渊用此人之诗做开场白自有深意。
眼见众人神色各异,王渊继续说道:“先帝在遗诏当中,已经自我检讨为政过失。新帝即位,杨阁老又力革弊政,便是这玄明宫也被拆毁,只剩两处大殿暂且保留,是我特意留下来,给诸位平时召开文会的。大复先生(何景明)若泉下有知,再问‘京师土木何时止’,我可以回答他已经止息。此杨阁老之功也。”
“杨阁老真千古贤相!”王九思连忙附和,反正王渊说什么,他就跟着唱赞歌便是。
马屁精们心中愤恨,竟又被这厮抢先了,也纷纷称赞杨廷和。
杨慎对此非常高兴,谁不愿自己父亲被赞颂?同时也对王渊更加信服。
王渊又念七子之首李梦阳的《石将军战场歌》:“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已巳年间事。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尚带勤王字……呜呼,杨石齐名天下无,安得再生此辈西备胡?”
这首诗写于刘瑾弄权时期,凭吊北京保卫战胜利后,明军追杀瓦剌的古战场。诗中把朱厚照称作中兴之主,其实藏有暗讽之意,质问边事松弛、军队败坏,再来个土木堡之变该咋办?
王渊笑道:“在场诸君,若有空同先生(李梦阳)好友,来年吊祭先生时可说:边事已宁,胡马不敢度阴山,让他不要再忧恐土木堡再现了!”
王九思立即赞叹:“此王相之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无耻之尤!”皇甫冲实在忍不住。
王九思吹胡子道:“你这小辈,好生无礼,今日哪有你说话的份?”
皇甫冲不留情面道:“老匹夫!”
“好了。”王渊突然打断,不让二人继续争吵。
皇甫冲属于吴中文人,跟唐伯虎、祝枝山是一挂的,属于江南四才子的晚辈。他跟三弟皇甫汸同年考中进士,二弟和四弟今后也会中进士,其中二弟和三弟还是双胞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