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天津港则主要依靠纺织工业,向朝鲜、日本大量出口棉布。同时,北直隶需要的商品,也常走海运在天津卸货,每年有大量黄金、白银、铜锭从天津运往北京。
福州港的贸易对象,主要是琉球、吕宋、香料群岛和日本岛津氏,殷州回航的商船也在福州登陆。
除了这四大港之外,次一级的港口还有很多,宁波、泉州、漳州、潮州、登州、莱州、旅顺、海州等等。对了,还有交趾的永安、清化、顺化、占城、华英等等,其中占城的来往船只数量仅次于四大港。
折腾半宿,市舶司终于给封舟腾出泊位。
次日清晨,官员、船员和欧洲留学生们,欢天地喜的登陆消遣去了。
“我喜欢这里,跟广州一样繁华。”亨利王子一路微笑,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在码头看到啥都感觉稀奇。
凯瑟琳说道:“中国人太多了,杭州码头的人数,可能抵得上整个佛罗伦萨。”
亨利王子疑惑道:“这里没有黑死病吗?”
凯瑟琳说:“或许,中国医生可以治疗黑死病。”
即便钱塘水道大力整治过,但入海口还是日渐淤积泥沙,经常造成海船意外搁浅。
为了防止搁浅现象的发生,如今杭州的海港泊位,几乎全部移到海宁县境内。王渊建造的旧港,当然也在使用,但仅停泊河运船只。
即各地商品,走运河、钱塘江或陆路,运到旧港进行仓库储存。再通过码头搬运工,运到海宁县新港装船出海。海宁知县因此变得抢手,没有人脉关系或者政绩突出,根本别想被派到海宁当县太爷。
王崇带着随从来到一家码头饭馆,准备改善一下伙食,却听几个商贾在议论。
“听说了吗?上海县也要开埠了!”
“真的?若上海开埠,南直隶的货物,岂不是直接就从上海出海,杭州这边今后可得惨淡了!”
“何止南直隶,就连浙江的湖州府,货物也肯定走上海出去。还有四川、湖广的货物,沿长江而下直接去上海,哪还会辛辛苦苦跑杭州?”
“这消息准吗?杭州港可是王相的政绩,上海县一旦开埠,不是在打王相的脸?”
“王相是在乎功绩的人?”
“也对啊,咱们可得早做准备。”
“……”
听到这段话,王崇先是愕然,随即又微笑摇头。
上海县开埠,已经讨论十年之久,如今看来终于要尘埃落定了。
阻止上海开埠的因素有两个:第一,上海县一旦挂牌做生意,至少得抢走杭州一半的货源,而杭州港又是王渊的重要功绩之一;第二,王渊主政下的内阁和六部,充斥着大量的浙江人,这些人当然要阻止上海开埠。
夏言等南直隶官员,联合四川、湖广、江西、浙江湖州府的官员,不断上疏请求朝廷在上海建设港口。同样是利益使然,只要上海开埠,这些地方的货物出海,将极大减少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江西瓷器也不用翻山越岭走广东了。
于是乎,广东籍官员也站出来反对,联合浙江籍官员共同反对“上海开埠”奏疏。
王渊为了顺利进行改革,尽量缓和改革派内部的矛盾,导致上海县迟迟不能开海。现在则没必要压制了,一是改革已经走上正轨,二是上海已经变成江南地区最大的走私基地!
明代上海县的治所,大概在后世上海市区的十六铺。
那地方跟杭州一样,各种围湖造田、围江造田、建塘夺地,导致泥沙淤泥严重,江河数次改道,不断形成新的陆地——上海浦东机场,此时也属于海面,机场以南的区域大部分是海。
不过在朱棣时期,治水造成江浦合流,黄浦江已经成为优良航道,上海在弘治年间就日渐繁华起来。
在王渊的主导之下,内阁已经做出决定:
第一,上海县准许开埠,在宝山一代建设海港。
第二,撤销大明所有沿海卫所,全体军户就地转为民户。沿海卫所说白了,就是用来防止海盗和倭寇的,早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当然,用以守卫盐场的卫所,这次没有被王渊裁撤掉。
王崇坐着封舟离开杭州之时,内阁政令终于送达此地,浙江都指挥使气得想要骂娘。
只因浙江是倭寇、海盗的重灾区,百余年来设置了大量沿海卫所。朝廷一纸文书下来,浙江直接裁撤二十八个千户所,不知让浙江都指挥使损失了多少油水。
至于被裁撤掉的世袭武官,朝廷直接花银子买断官身。
有不服的?
呵呵,江南承平日久,武官都是窝囊废,他们敢像边镇那样闹兵变?真有个别猛人,也无法兴风作浪,因为王渊还留有余地,这些猛人可以去参加武举啊。
顺便一提,山东的登州卫也被裁撤了。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年仅八岁的戚继光,不用再受制于军户之身。他从小就学四书五经,父亲被买断武职官身之后,正在鼓励儿子们考科举当文官,戚大帅指不定能当封疆大吏呢。
杭州。
大量被转为民户的贫寒旧军户,拖家带口来到海宁港,想要移民去南洋闯荡。
他们的田产早就被军官侵占,就算王渊不裁撤卫所,每年也有大量军户逃亡。因为日子过不下去,只能去当水手,或者跑去南洋赚钱糊口。现在没了军籍制约,瞬间全家出动,终于不用困在老家等死了!
这个现象,不止出现在杭州,整个沿海地区都普遍发生。
沿海军户根本无地可种,以前给军官当农奴,领取口粮艰难度日。转为民户之后,他们连口粮都没有了,要么做佃户种地,要么进城去打工,而闯南洋则成为优先选择。
这些沿海军户,可不是消息闭塞的内陆百姓,每年都听说谁谁谁在海外发财。
王策、王芳、天竺棉会、各路海商、殷州殖民头子们,瞬间闻风而动,派遣海船前去招募移民。
殷州开价最优渥,普通移民,每人分配一百亩土地,识文断字者分配三百亩土地,反正只要去了殷州就是地主。当然,得自己开荒耕种,十年之内都不用上税。
南洋开价最垃圾,有些甚至只招工人,但因为离得比较近,去南洋的移民反而更多。
王策在吕宋的开价,是每人三十亩地,政府免费发给种子,免费租借耕牛,移民们只需卖力开荒即可。
这股沿海移民潮,在各地引起巨大轰动,连带着普通农民也跃跃欲试。特别是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等省份,因为一条鞭法的实施,地主把赋税转嫁到佃户头上,导致佃户的日子更加艰辛。
现在,佃户被移民军户搞得心动,也纷纷跑去报名出海。
沿海地区,竟出现佃户荒,地主突然发现召不齐佃农。特别是靠近大海港的地区,本就有大量失地农民,跑去城里或码头做工,现在又突然出现移民潮,更加造成佃户的奇缺。
无奈之下,地主只能降低田租,至少得恢复到一条鞭法之前的水平。
同时,地主豪绅们联合起来,向各地父母官们施压。地方官员只得上疏朝廷,请求禁止农民出海,否则沿海之地无人耕种。
朝廷中枢,响应此事的还真多,就连毛纪都对王渊说:“农耕乃国本,沿海农户皆蹈海逐利,长此以往,抛荒日甚,恐国家粮食不济,各地粮荒四起也。”
王渊笑道:“若非豪绅盘剥过重,怎会有人远离故土,去那海外蛮夷之地讨生活?”
据后世史料统计,绍丰七年、八年、九年这三年间,至少有50多万沿海百姓移民。大部分去了南洋,少部分去了印度,更少部分去了殷州,史称“绍丰出海潮”。





梦回大明春 676【胡姬风靡大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绍丰七年春,王崇终于回到北京,因功升任右副都御史。待元宵之后,他要去巡抚广东,好生整顿广东市舶司,顺便整顿火器走私乱象!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一别经年,仲德兄远赴泰西,实在是辛苦劳顿了。”夏言抱拳道。
王崇笑道:“哪里,哪里。”
王崇既然升官,鸿胪寺卿空缺,夏言正好补上来,总算混到了正四品。
王崇说道:“这次一起回来的泰西学子,皆为贵族子弟,其中还有一个公主。不要给他们好脸色,莫要怠慢即可,该怎么调教就怎么调教。”
夏言问道:“异国公主也能进国子监?”
王崇笑道:“我只负责把人带回来,至于其他事情,自有礼部商榷解决。”
两人不再聊公事,夏言出于好奇,询问欧洲那边的风土人情。
王崇概括叙述道:“泰西如同春秋战国,大小诸侯林立。景教势大,有一教皇,各国国王都须教皇来册封。”
夏言惊讶道:“那教皇岂非诸国的太上皇?诸国国主怎容得了此人存在?”
王崇说道:“英格兰国王,就已经跟教皇闹翻,在景教之内另立新教。他越权任命了一个国师(大主教),不给教皇上贡,还休了王后另娶,于是教皇就革除了他的教籍。另外,泰西还有一个姓马的、一个姓加的和尚,都在倡导宗教改革,反正就是想脱离教皇的控制。”
夏言点头说:“看来教皇暴虐,天下皆反矣。”
王崇又说:“泰西还有一个皇帝,但名存实亡,只相当于周天子的招牌。相传其皇位,源自汉代的西域大秦国(罗马)。西域大秦国覆灭之后,泰西诸国群雄逐鹿,分分合合至今,大秦皇位完全成了摆设。如今,西班牙国王,靠贿赂夺得大秦皇帝之位,此人在泰西风头无两,国力、权势当属泰西第一。”
夏言说道:“那大明当谨防西班牙国。”
王崇摇头说:“西班牙在万里之外,只靠海军纵横称霸泰西。陆上之国,奥斯曼更当提防,据说这奥斯曼国,乃突厥后裔所立,其国土已经不亚于大明。”
夏言惊道:“可是被大唐所灭的突厥?”
“正是。”王崇说道。
夏言感慨道:“俗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若非远赴泰西,又如何能知晓,突厥余孽竟也建起偌大国家。”
一通闲聊之后,王崇告辞离开,夏言则亲自去见留学生们。
这些欧洲留学生,都兼任各国使者,由鸿胪寺接待并教导礼仪,教会了礼仪才能送去见皇帝。
“拜见大鸿胪!”司宾署署丞朋璋作揖道。
夏言随口问:“给他们吃的是什么?”
朋璋回答:“一切按制给餐,以藩国使节礼仪接待。各国正副使,第一餐皆为金陵烤鸭,绍兴黄酒佐之……呃,说句不好听的,此等蛮夷使臣,不知礼数甚矣,狼吞虎咽犹如饿死鬼投胎。”
夏言说道:“带我去看看。”
第一次招待宴,由鸿胪寺左寺丞负责接待。由此可见,大明对欧洲各国的鄙视,连一个少卿就懒得出面。
此时此刻,左寺丞陈魁坐在主位,自顾自吃着金陵烤鸭,竟不愿跟欧洲留学生们说话。
夏言站在门外,顿时也是无语。
不论男女,不论身份,全都吃得满嘴流油。而且不懂使筷子,都用手抓着食物往嘴里塞,只有凯瑟琳是例外,这女人正在模仿左寺丞陈魁的吃法。
司宾署署丞朋璋,指着里面说:“左首第一,是西班牙侯爵的儿子和儿媳。右首第一,是法兰西国王的儿子和儿媳……”
夏言仔细观察之后,对凯瑟琳印象深刻,因为全场就那一个使筷子的。
翌日。
欧洲人被带去司仪署,由署丞教导礼仪,把那些家伙整得一愣一愣。
此时的欧洲各国,即便法国都礼仪欠缺,还远不是那个“优雅高贵”的法兰西。
这些贵族子弟,学起来非常认真,似乎是想把礼节带回去。在他们眼中,中国的皇室和朝廷礼仪,远比中国的先进知识更宝贵,一旦带着礼仪回到欧洲,他们必然成为最受尊敬的贵族。
训练数日,元宵节放假。
夏言亲自来见这些家伙,翻译官连忙介绍:“这位是大明鸿胪寺卿夏言阁下,他是外宾接待衙门最大的官,也是大明九品十八级官员中的正四品。”
这些贵族子弟,已知大明的官职有十八品,王崇出使欧洲的时候就是正四品。
在他们看来,王崇是非常牛逼的,因此正四品肯定都牛逼。
用刚学会的礼仪,众人纷纷上前拜见,夏言也拱手回礼道:“元宵假期十日,鸿胪寺官吏亦要休沐。诸位去国离乡,值此佳节,我便带大家一起去观灯。”
观灯?
众人听到翻译,有些搞不明白,灯有啥好看的?
第二天晚上,他们终于知道答案,满城绚丽华美的花灯,看得这些欧洲贵族不愿眨眼。
一个叫亚历山大的年轻教士,仰望着皇城内外的鳌灯,目瞪口呆道:“上帝啊,我们一定是到了天堂。”
那几座鳌灯,乃天竺棉会所献,提前半年从苏州订制,运到北京来组装,平均高度为三十米!
不管是法国王子,还是什么英国公主,此刻全部进入梦游痴呆状态。
亨利王子对公主说:“玛丽,我都不想回法国了,就想一辈子都住在中国。吃着中国的烤鸭,看着中国的花灯,听说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
玛丽公主笑道:“你可以求中国皇帝给一个官做。”
亨利王子突然指着夏言,低声说道:“那位姓夏的中国官员,你接触得怎么样?”
玛丽公主耸耸肩:“毫无进展,他似乎更喜欢你的妻子,对我的主动勾引只是装作不知道。”
亨利王子说:“我们当中,现在只有凯特(凯瑟琳),能够熟练的跟中国人交流。我让她打听过了,中国除了皇帝之外,还有一个叫内阁的机构,五位宰相拥有最大的权利。首相叫做王渊,就是《东方行记》里那位,我们必须跟这位首相搭上关系。首相的家在城外西郊,等学会中国话之后,可以去西郊尝试拜访一下。”
玛丽公主问道:“首相是个老头子吗?”
亨利王子说:“只有四十多岁。”
玛丽公主顿时兴奋起来:“或许,我可以试试看。”
亨利王子道:“估计很难,听说首相有好几个妻子,每一个妻子都非常美丽。中国似乎不流行床上政治,男人可以拥有许多合法妻子,因此没必要去招惹家庭之外的女人。而且这是一种忌讳,官员被允许去妓院,但不能跟普通女人有染。”
“真是古怪的风俗。”玛丽公主皱眉道,她感觉自己一身本领无法施展。
夏言领着一群欧洲人,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居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因为北京的西方面孔越来越多。
今天出来逛灯会的,许多富商身边都跟着胡姬,少数官员身边也有胡姬。
首辅王渊的一切喜好,都在被人们刻意模仿,包括纳了几个胡姬为妾。这事儿经常被言官弹劾,说王渊纳妾太多,但官员和富商却纷纷效仿,挥舞着银子到处求购美貌胡姬。
这已经形成一种生意,天竺棉会弄死印度贵族之后,经常贩卖漂亮的高种姓女子到大明。南方还稍微便宜一些,北京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一个漂亮胡姬动辄数百两银子,有才艺在身的至少得千两白银以上。
京城的青楼被整顿之后,有一家重新开业改名潇湘馆。
潇湘馆去年买来一个波斯少女,对外宣称卖艺不卖身,专门演奏波斯歌舞。其色艺双绝传得神乎其神,想见一面甚至得预约,先交一百块钱定金再说,有几位勋贵甚至争风吃醋打起来。
“杨学士!”夏言正好跟杨慎撞见。
杨慎似乎是克妻克子,两年前,他的续弦夫人也死了,儿女陆续夭折三个。如今,他已经不敢娶正妻,此刻身边只带着两妾,其中一个是从青楼赎来的胡姬。
可怜的杨慎,只有一个女儿活下来,今年还没满五岁,现在正坐他脖子上观灯。
杨慎瞟了夏言身后一眼,问道:“这些便是泰西使节?”
夏言说道:“正是。”
两人又聊了几句,便各自离开,继续观灯去了。
亨利王子问道:“大鸿胪阁下,刚才那人是谁?”
夏言介绍说:“大明第一才子杨慎。”
翻译说:“这位是中国最博学的学者、最具才华的诗人,名叫杨慎。他跟王相同一年考中进士,王相第一名,他第二名。只论才学,他还在王相之上,不过王相自创物理学派,也不可胡乱进行比较。”
在欧洲,诗人和学者还是很受欢迎的,贵族们为了装逼往往给予优待。
这些贵族子弟,听说杨慎是大明第一才子,都忍不住冲着其背影多看了几眼。
接下来,夏言陆陆续续又遇到许多官员,终于在东华门外撞见王渊那一大家子。
借着花灯光亮,玛丽公主看到王渊妻妾的容貌,瞬间就失去了勾引首辅的勇气。无论容貌、身材、妆容、气质,怎么比较起来,她都像是一个烧火丫头。
亨利王子指着王骥,悄悄对玛丽公主说:“我让凯特打听了一下,那个是中国首相的儿子,今年只有十四岁。他稍微有些欧洲人特征,听说具备波斯血统。你可以试着跟他接触,小孩子比较好糊弄,生下一个孩子也更容易被英国贵族接受。你想想,如果你为中国首相生下孙子或者孙女,他会不支持你吗?”
“可是……”玛丽公主正在自惭形秽,因为王骥的母亲(香香)太漂亮了,王骥怎么可能看得上她?
亨利王子扭头看向自己的妻子凯瑟琳,再看看王渊的儿子王骥,眼神飘忽也不知在打什么鬼主意。




梦回大明春 677【英国公主名朱芝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二月初三,早朝。
亨利王子半夜便被叫醒,鸿胪寺送来些点心果腹,洗漱之后便被带去紫禁城。
事实上,他们提前三日,就沐浴更衣等着见皇帝。
这三天时间里,他们不准吃辛辣食物,甚至被要求不得男女行房,否则就是对大明天子的不尊重。
所有欧洲贵族子弟,都对此感到深深震撼。他们还未见到中国皇帝,中国皇帝的无上权威,就已经犹如大山压在他们头顶。
至于洗澡问题,只在黑死病肆虐的百余年间,欧洲人害怕染病才不经常洗澡。如今虽然还有些影响,但除了狂信徒之外,无论贵族抑或平民,只要有条件的都会洗澡。
黑灯瞎火的,众人被带去东安门外,在勒令取下随身兵器之后放行。
进入之后,时辰还早,鸿胪寺官员带他们去喝茶等待。
光禄寺衙门附近有许多房间,其中一些提供给官员们候朝。有热茶、点心和干果,官员们随意取用便是,但严禁带在身上悄悄拿走,这些吃食都是王渊改革后的福利。
“好多官员啊!”
欧洲佬们震惊莫名,密密麻麻全是官服,中国官员的数量碾压他们任何一国。
亨利王子学着磕了一把瓜子,突然有太监说时候快到了。于是他们又前往东华门,并且在此排队接受检查。也不检查别的,官员只需亮出腰牌即可,欧洲佬们也有临时发放的腰牌。
再然后就是绕一大圈,在午门前的广场集合等待。
其实走长安街进承天门,是最方便的路径,但承天门除非大事不会打开。就连六部大臣散朝办公,也得绕一大圈去办公室,这玩意儿设计得极不人性化。
但是,只这么一绕路,皇帝的权威再度加强!
亨利王子感觉宫墙森严,绕来绕去犹如迷宫,越走越觉得自己渺小,对尚未见面的皇帝更为景仰。
午门之前,文武官员分班排列,欧洲使节团单独排在最后。
晨光熹微,城楼炮响,礼乐声起。
文武官员分别从两侧小门进入,欧洲佬们全部跟在文官身后。亨利王子以为进去就能见皇帝,结果却见一个超级大广场,全体官员都列队于一座小桥之前等候。
稍许等待片刻,前方突然响起鞭声,一阵一阵传来喊话声,文武官员终于能过桥了。
但还不能见皇帝,继续等在广场之上。
亨利王子环顾宽阔的广场,眺望那高大的宫殿,仿佛灵魂受到剧烈冲击。
此时的奉天殿,远比后世故宫那座更高更大。历史上,嘉靖三十六年火灾,三大殿被一把火烧光。朝廷采不齐大木,只能缩减奉天殿尺寸,高度、长度、宽度都大大减小。
而今,亨利王子面前这座大殿,是正统年间依旧例重建的,巍峨庄重让人不自觉想要匍匐朝拜。
这才是皇帝,这才是权势!
教皇算得了什么?神罗皇帝算得了什么?法国国王跟中国皇帝相比,仿佛就像乡下土财主那般可笑。
亨利王子暗暗下定决心,等他当上法国国王之后,也要建这么恢弘的宫殿。仿照中国的礼乐,制定法国的礼乐,命令大臣排队前来朝拜国王!
同样的,玛丽公主也被震得说不出话来,那无上的权威让她浑身都在发抖。一方面是对中国皇帝的敬畏,一方面则是对权力的渴望,梦想着回到英国做女皇帝。
终于,皇帝升殿了。
在庄严的礼乐声中,文武官员分批进入,而欧洲使节和部分小官,则依旧只能站在殿前广场。这还是王渊简化了上朝规格,大部分底层官员不用上朝,否则广场此刻也得站数百人。
1...285286287288289...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