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不需要媒妁之言吗”黄峨惊问。

    宋灵儿笑道:“随便找个媒人呗,双方父母基本不会反对。”

    靳岚憧憬道:“你们那边的三月三,肯定非常有意思。”

    三个女孩子说悄悄话,黄峤和靳越这两位公子哥,则骑马远远走在前头。他们在聊文会之事,若非被父母强迫带妹妹玩耍,二人早就去参加上巳文会了。

    从先秦到北宋,上巳节都是重大节日,无论男女老幼皆春游狂欢。

    南宋开始渐渐式微,到朱元璋时又兴起。

    朱元璋曾经亲自带领大臣,在三月三这天出游,于是上巳节成了文人聚会的节日。

    此乃复古,《兰亭集序》便是王羲之上巳春游时所作:“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修禊,也称祓禊,即在河边祭祀,洗去身上的污垢,顺便把晦气一起洗掉。

    可惜啊,唐代“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景象不复再现,本该男女成双成对的三月三,现在只剩下一帮糙老爷们儿喝酒耍乐。

    清代更甚,糙老爷们儿都不过三月三了。反而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以及日本、韩国、越南等国保留下来。

    来到南郊,王渊和金罍已在官道等候多时。

    至于邹木、张赟二人,在会试放榜第三天,便跟其他落第士子一起,结伴离开京城这个伤心地。

    宋灵儿遥指道:“那便是王二郎。”

    “他怎么也在”黄峤问。

    宋灵儿说:“我约的啊。”

    黄峤立即提醒黄峨:“小妹,一会儿把纱巾戴好,别被外人看到了脸。”

    “知道。”黄峨回道。

    靳岚明显是颜值党,看到金罍时两眼发光。她把宋灵儿喊过去,悄声问道:“宋姐姐,生得最白净、站右边的那个士子是谁”

    宋灵儿说:“金罍,字伯器,云南人,这次会试好像考了二十多名。”

    “他可曾有婚约”靳岚非常大胆。

    “好像没有吧,”宋灵儿想了想说,“我也不是太清楚,前几天刚认识。你是不是看上他了待会儿我帮你问问。”

    黄峨被这两人的对话惊得不行:“你们就不能矜持一些吗会被人说闲话的。”

    “嘻嘻,谁爱说闲话,就让他们说呗。”靳岚笑道。

    靳岚的祖父五十多岁才诞下靳贵这个独生子,靳贵虽然儿子有好几个,却只有靳岚这一个女儿,从小被父母、祖母宠上了天,她才不在乎什么恪守女道。

    金公子长得那么俊俏,就跟画里走出的一般,而且还是会试二十多名,靳岚觉得他们非常般配。

    “王渊!”

    宋灵儿隔得老远就挥手大喊。

    王渊骑马迎上去,黄峨和靳岚都用纱巾遮脸,随即一起下车见礼。

    汉家官宦女子,如果没有出阁,是不能轻易被人看到的。当然,偶尔露面也无所谓,不会出现被男子看到,便一定要嫁过去的扯淡事。

    由此可知,抛头露面、街头纵马的宋灵儿是有多野。

    王渊、金罍、靳越和黄峤,四个读书人互相抱拳问候,各自叙了一番进学时间。

    “公子万福!”黄峨双手相扣,放在左腰侧,屈膝朝王渊行礼。

    明明王渊不如金罍好看,黄峨却心儿怦怦直跳,脸颊也不由自主变得微红。

    主要还是那首《临江仙》闹的,黄峨喜欢有内涵的才子。她对哥哥的朋友杨慎也有爱慕之意,但杨慎早就娶妻了,黄峨总不可能嫁过去做小妾吧。

    靳岚则一直盯着金罍看,双方眼神接触,她又立即埋头躲避。

    众人各自回车上马,男人们骑马在前,女人们坐车在后,宋灵儿骑着马走中间。

    不多时,众人来到一条小河边。

    丫鬟们在地面铺好垫底布,一样样糕点美食被摆出,甚至还有酒壶和酒杯,这些女孩子也是喝酒的。

    黄峨和靳岚都拿出风筝,蒙着面纱在草地上奔跑,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宋灵儿不玩这种女孩子游戏,只坐在王渊旁边,跟几个男人一起喝酒。

    宋灵儿突然凑到金罍耳边,问道:“你有没有婚约”

    “没有啊。”金罍迷糊道。

    “那就好。”宋灵儿笑着坐回去。

    靳越和黄峤皆为国子监生,考举人都够呛的那种。不过无所谓,等到他们的老爹升职立功,便能蒙荫捞一个小官来当。

    也因此,他们跟王渊、金罍没啥共同语言,坐一块儿纯属尬聊。

    河边突然又来了一群踏青士子,黄峨和靳岚立即收敛笑声,拉着天上的风筝回来坐下。

    气氛变得更加尴尬。

    黄峨喜欢王渊,靳岚喜欢金罍,都不敢主动说话,也不敢表露丝毫情感,毕竟他们二人的兄长都在。

    四个男人分成两拨,各聊各的,只有宋灵儿跟谁都说得上话。

    “那边可是王二郎”

    新来的那群踏青士子,都是通过了会试的南京监生,有几个还在船上跟王渊聊过。

    王渊站起来,隔空抱拳道:“正是在下。”

    双方立即并到一起,掏出酒筹开始行酒令,这让少女们更不方便说话。

    黄峨好几次欲言又止,想跟王渊聊聊,却一直找不到机会。她即便精通诗词,也没法跟士子们凑热闹,更不敢轻易展露自己的才学。

    明清时代的正经女子,即便写出惊世大作,都不会拿出来给外人看,更不会刊印成册公开发表。因为,她们的诗词作品如果入史,必然排在倡优、名妓之前,这让她们深以为耻。

    历史上,黄峨的诗词流传下来,都是借着杨慎的名头,比如《杨升庵夫妇散曲》、《杨夫人乐府》、《杨壮元妻诗集》。

    如果黄峨此刻跟士子们一起行酒令耍乐,与那位李倌人有何区别

    游玩至下午,众人结伴返回京城。

    黄峨感到愈发无奈,她就跟王渊说了两句话。一句是见面时的“公子万福”,一句是分别时的“预祝公子高中状元”。

    这位才女非常认死理儿,历史上她喜欢杨慎,因为杨慎早已娶妻,硬是赖着不愿嫁人。直至杨慎的妻子去世,黄峨都二十多岁了,这才嫁给杨慎做填房。

    现在,她似乎又因为一首《临江仙》,把王渊给认准了。

    反正王渊是没感觉出来,两位闺中少女都不说话的,谁知道她们心里怎么想

    转眼已到三月十五日,反贼连续攻占直隶州县,然后被朝廷大军打得节节败退。刘六刘七兵败之后,躲在村子里差点被生擒,吓得扔掉裹挟来的青壮,只带几千骑兵杀向山东、河南。

    而殿试日期也到了,正德皇帝摩拳擦掌,准备把某人点为状元。

    (我先缓缓,今天没有了,明天最少四更。)




107【殿试考题好难】(求订阅)
    曾经一起进京赶考的小伙伴,只剩下王渊和金罍二人。

    思南府的田秋更惨,他乡试结束回到贵州,在贵阳便与王渊分别。刚回家就大病一场,病愈已是元宵节,哪还有时间进京赴考干脆跑去南京国子监读书。

    贵州应考举人,只剩王渊一根独苗。

    云南稍微好些,除了金罍之外,还有一个叫何邦宪的举人中试。

    何邦宪跟金罍属于大理同乡,但自幼家贫,跟随经商的叔叔附籍读书。他叔叔也只是个小商人,因此何邦宪在乡试时,并未租住在青云街,也跟王渊他们没啥交流。

    不过此时此刻,却混成了熟人,谁让云贵地区就剩他们三个。

    三更不到,三百五十名士子,便从承天门进入皇城,云集在午门之外。同时在这里等候的,还有朝廷文武百官,不少人都在偷偷打哈欠。

    午门一共有五个门洞,正门三个,侧门两个。

    鼓敲三通,文武百官分别由两道侧门进入。而三百五十名士子,按照会试名次,单数走左侧门,双数走右侧门。

    至于那三道正门,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走。

    当然,今科状元、榜眼和探花,下次进宫也能走一次正门。

    百官、士子进午门之后,全都滞留在金水桥,各自按品级、名次排好队伍。

    锦衣卫鸣鞭,众人过金水桥,来到奉天殿前的广场。

    内阁成员和六部、六科等大佬,继续前行至丹陛之内,即奉天殿与殿前台阶的中间位置。普通官员,只能与士子们一起,排列于台阶或广场。

    大约黎明时分,正德皇帝升殿了,文武百官磕头行礼,三百五十名士子依旧站立。

    礼毕,文武百官进入奉天殿。

    礼部官员则引着中式举人,来到之前大佬们站立的地方,按会试名次排列于丹陛之内的左右两侧。

    鸿胪寺序班官员,捧着早已密封好的试卷,由左阶降至中道赞礼,王渊等中试举人这才跟着五拜三叩。

    文武百官退朝,从士子们中间走过,分列左右下了丹陛。

    “江西福安县中式举人,邹守益!”

    邹守益立即离开队列,昂首阔步走进奉天殿。

    “四川新都县中式举人,杨慎!”

    杨慎朝左右士子抱拳,微笑着走进奉天殿。

    “贵州宣慰司中式举人,王渊!”

    王渊也对旁边士子抱拳,通过大门时,此处有全身着甲的“大汉将军”。前两位走过都目不斜视,唯独王渊走来,“大汉将军”们不由看了他几眼。

    显然,白衣飞将王二郎的名头,连值守皇宫的“大汉将军”都有所耳闻。

    王渊走进奉天殿好奇观望,一眼便看到坐在金台的朱厚照。过去领试卷,谢皇上恩典,但隔得实在太远了。

    明朝的奉天殿,嘉靖重修之后叫皇极殿,也即清朝的太和殿。

    但是,奉天殿的面积,远远大于皇极殿和太和殿,这是因为雷劈失火重修后面积减小了。

    从殿门口到皇帝宝座,距离超过四十米,再加上此时天光微亮,王渊根本看不清朱厚照长啥样子。

    考桌是由光禄寺安排的,桌上贴有考生名签,王渊很快找到自己的桌子。

    王渊特别倒霉。

    因为考桌是随机分配的,而王渊被安排在角落里。殿宇森严,角落里光线不好,此刻完全看不清字,估计天亮之后能稍微好些。

    试卷用白宣纸裱了四层,为十五开,前六开用来写考生信息,交卷之后要全部弥封,后九开才用来写策试正文。

    王渊虽然看不清朱厚照,朱厚照却在王渊进殿的瞬间,便一直脸上带笑死盯着他。

    眼见王渊被安置在角落里,其他士子都开始写姓名籍贯了,而王渊却因光线太弱只能慢慢研墨,朱厚照幸灾乐祸笑得更开心。

    天色愈发光明,王渊提笔写自家信息:应殿试举人臣王渊,年十六岁,系贵州宣慰司贵竹长官司人,由贵州宣慰司学生应正德五年庚午科云贵乡试中试,由举人应正德六年辛未科会试中试。今应殿试,谨将三代脚色开列于后,曾祖讳忠(未仕),祖父讳恩(未仕),父讳全(未仕),世代皆务农。”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终于公布策试内容。

    题目内容有五百多字,大致意思为:

    “创业以武,守成以文。但兵农一致,文武同方,文武的作用究竟有什么区别纵观先秦与汉唐宋,英主都是文武兼备。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治兵与治民之道有何差异”

    “我朝太祖皇帝非常牛逼,啥都制定得非常好,于是有了一百五十年的安定繁荣。但现在士子失业、百姓饿肚子、流民化为盗贼;如今赋税不足、民力枯竭、军饷不够、兵力欠缺、反贼未除,是文武百官哪里做错了吗”

    “如何才能避免文恬武嬉,如何才能让天下安定,如何保我大明长治久安,请士子们来说说。”

    士子们拿到题目之后,都感到有些惊讶,今天的殿试内容太实在了,以前都什么王道啊、礼教啊这些虚言,哪里会问如何治兵与治民

    但仔细想想,早在半个月前,反贼就打到京南一百里,如今还在河南、山东流窜,这道策问题目明显是切中时弊的!

    三百多个中式举人,此时此刻,集体抓瞎。

    王渊也在挠头,这道题出得太大了,根本不是一天时间能写好的。

    好在王渊穿越之后,也非只看四书五经。《千字文》和《小四书》就有各种历史故事,而在龙岗山,王渊也向王阳明请教过时事弊病,同时还看了几本乱七八糟的史学杂书。

    《礼记》的许多内容也能引用,反正论及历代兵农事,再结合穿越前的中学历史书来答便可。

    确定好自己的答题内容,搜肠刮肚瞎写一阵,时间已经快到中午。

    皇帝派人赏赐宫饼一包,就着茶水便是午饭。

    殿外丹陛内有茶水,士子随时可以去喝,也随时可以去上厕所。只要别看其他人的卷子,别大声喧哗吵闹,是没人来管你在干啥的,搁厕所里睡一觉都可以。

    朱厚照赖着性子,一直在奉天殿坐到中午,便打着哈欠溜去豹房玩耍。

    王渊上个厕所回来,发现金台上的皇帝不见了。他闭眼在考桌上趴了一阵,再次整理思路,然后坐直身体继续瞎写一通。

    傍晚,夜色降下。
1...6566676869...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