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周冲心里稍安,回答道:“杂剧《西游记》,是李助理教我的,云南那边没有。”
“这年头就有《西游记》了?”王渊颇为惊讶。
李婉回答道:“奴家这出杂剧,是前朝元虏传下来的。”
王渊点头道:“原来如此。”
事实上,一直到清朝初年,都不知道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当时许多人推测作者乃是丘处机。
纪晓岚否定了这个说法,只因小说里很多衙门和官名属于明代独有。到了民国,鲁迅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因为《淮安府志》里有相关记载。
但是,《淮安府志》的编撰者,乃是吴承恩的朋友。且之后两次编修地方志,又把这个记载给删去了,搞得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甚至有人说作者是杨慎,因为《西游记》小说里有多处字谜,谜底即为杨慎和升庵(杨慎号)。这个说法比较扯淡,书中大量使用淮安方言,不符合四川人杨慎的语言习惯。
王渊随便聊了几句,李婉便躬身告退,只留下周冲应对。
王渊告诫道:“你若真对她有意,我准许你们二人成婚,但必须是正妻。若你只贪图一时乐趣,最好保持距离,李婉也是个苦命人。”
周冲突然生出一种冲动,即向王渊求娶李婉。但想想二人的年龄差距,又碍于李婉的过往,周冲只能终结这段初恋,说道:“二哥,我会注意的。”
王渊一路踱步来到实验室,发现顾应祥又旷工了,不好好在锦衣卫衙门待着,跑来跟杜瑾和宝朝珍研究数学。
“若虚,你看这个实验数据,还有没有更好的测算方法?”顾应祥朝王渊招手道。
这几位都在研究物理,今天还搞了个实验,将木框用弹簧悬置固定,然后一个铁球自由落下,撞到箱底与箱子一起乡下运动。其中,箱子下降的最大距离,需要测出来进行后续实验。
宝朝珍和顾应祥,分别写了一长串的方程式,结果算出来的答案却不同。
王渊笑了笑:“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前些天我研究出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暂时定名为‘微积分’。我们假设球落到箱子底部,球与箱子一起运动的速度为‘速(总)’……”
中国古代已经有了微积分思想,但仅仅是类似思想而已,等于站在微积分的大门前,却总是差那么临门一脚。
王渊把微积分详细讲述,顾应祥、宝朝珍和杜瑾瞬间会意,随即拍案叫绝。
钟安站在旁边仔细聆听,一句话都没听懂,只觉高深莫名,下定决心今后要更加刻苦。
突然,一个仆人进来通报:“老爷,翰林院杨编修前来拜访!”
杨慎来做什么?
“请他到会客厅。”王渊说道。
自从科举之后,王渊和杨慎就没啥交集。
王渊忙着打仗和搞数理化,身边全是军人与数学爱好者。杨慎则在制敕房观政,平时跟丽泽会成员吟诗作对,身边全是政客与文人。
虽然同属翰林院官员,却连面都不怎么见。
王渊笑着接待:“用修兄快请坐!”
“多谢!”杨慎抱拳道。
王渊直接问道:“用修兄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杨慎也很直接,说道:“前几日,我去观象台观察星象,竟看到一尊万里神镜,方知月亮的表面坑洼不平。我向阴阳官请教,得知他们发现太阳为天地中心,一时间震撼莫名。再观君之大作《数学》、《几何》与《物理》,这三本书由浅入深,玄奥无比,令吾夜不能寐!”
王渊惊讶道:“用修兄对这种小道也感兴趣?”
“诗词也是小道,与算学何异?”杨慎小道。
“也对。”王渊说。
杨慎抱拳道:“君之大作,我虽苦苦研读,却还是有些不明之处。因此冒昧来访,想要当面请教。”
王渊大笑:“哈哈,好说,咱们去实验室。”
杨慎真不是只知舞文弄墨的书呆子,不止天文地理数学,他甚至连医术都有所涉猎。这家伙的本经可是《易经》,只学了二十天就能全文背诵,剩下大把时间进行深入研究,算学乃是真正掌握易经的基础。
来到实验室,杨慎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这里摸摸,那里问问,居然跟几个数学爱好者混得颇为投契。
抛开杨慎的政治立场不谈,这家伙是真有魅力,谁跟他交流都如沐春风。
杨慎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他见到新鲜事物就像了解,遇到不懂的东西就想钻研。他还跑去听过王阳明讲学,但觉得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太偏颇,朱熹的理学也很死板,杨慎对四书五经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
而且作为李东阳的弟子,以杨慎现在的名声,属于茶陵派当之无愧的盟主继承人。
茶陵派已经垄断中国文坛话语权,杨慎完全可以规规矩矩做事。等李东阳死了,他就能“号令”天下文人,可杨慎偏偏不想接手茶陵派。只因,杨慎的文学理念,跟茶陵派不是一个路子,他也看不起自己老师的文学作品。
相比起杨廷和,杨慎更加有主见、有追求,而且此时还有一颗赤子之心未灭。
这货甚至跑去研究过说书,什么都吃透了才转向其他方面。现在又迷上“新天文学”和物理,在完全掌握王渊的知识以前,他是不会半途而废的。
连续半个月,杨慎天天来实验室,除了吃饭睡觉,下班时间全在王家度过,直至生病才结束这种状态。
能用二十天背下《易经》全文的天才,自身又有数学基础,全心研究简直进步神速。一个月不到,杨慎都能使用微积分,测算物理领域的抛物实验了。
难道他想当科学家?
(卡文,还欠两章。)
梦回大明春 184【科技就是生产力】
唐宋皆有旬休制度,官员的假期非常多。
但到了明朝,旬休制就取消了,每年节假日加起来只有五十多天。并且,这五十多天的假期,元旦、元宵、中元、冬至占了大头,平时基本上没有休息日可言。
唯独翰林院修撰、编修、庶吉士除外!
刚刚考进翰林院的新科进士,五日即有一休,出门还能申请太监和侍卫随侍左右。不过嘛,等到三年期满,下一届进士出炉,前一届的特殊待遇就要被取消。
今天又是休沐日,杨慎吃过早饭就告别父母和妻子,打算坐车前往城西的王家大宅。
“用修!”杨廷和将儿子喊住。
已经走出饭厅的杨慎,回头说:“父亲,有何吩咐?”
杨廷和问道:“你近日一直在跟王二郎交游?”
“正是,”杨慎答道,”除了王学士,还有锦衣卫顾经历。”
杨廷和颔首赞许道:“王顾二人,皆为陛下亲信,若能拉拢过来,今后也是可观之助力。”
杨慎解释道:“父亲,我与王学士、顾经历结交,只是单纯的学术交流,与朝堂政治并无干系。”
“同道中人,都是做朋友开始的。”杨廷和笑道。
杨慎也懒得解释,随便说了几句,便坐着马车出门去也。
杨廷和也带着仆从出门,乘轿前往皇城办公。他对儿子还是很满意的,非但自身优秀,结交的朋友也厉害。正德三年进士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干才,其中佼佼者大部分都是杨慎的好友。
现在最让杨廷和头疼的是吏部,无论如何伸手,都只能捞到一些无关紧要的职位。
杨一清牢牢控制吏部大权,李东阳也掺进去不少沙子,唯独他杨廷和对吏部束手无策。
杨廷和现在只有忍耐,忍到李东阳致仕。到时候,就能接手李东阳的嫡系,不从者直接扔去南京,再回过头跟杨一清扳手腕也不迟。
杨慎则没有那么多想法,年轻的天才总是自负,不屑于那些蝇营狗苟的腌臜事。
不经通传,杨慎直接来到实验室,跟杜瑾、宝朝珍等人闲聊一阵,便开始了今天的学习生涯。
半上午,王渊突然现身,还让人搬来几辆纺车。
杨慎不解其意,问道:“若虚这是要做什么实验?”
王渊笑着解释:“我们研究数学和物理,除了探寻自然奥妙之外,还要着眼于造福万民。何不用已知的物理知识,改造现有的纺车技术,让百姓节省时间创造更多财富?”
此言一出,杨慎、杜瑾和宝朝珍都有些不理解。或者说,他们也愿意造福万民,但只是顺手而为之,耽误研究时间去搞发明,在他们看来属于舍本逐末。
如果王文素没有在户部任职,此时肯定一拍即合。这位先生钻研数学的本意,便是让数学广泛传播且惠及万民,为此还绞尽脑汁,把各种数学方法编成歌谣,让不识字者都能朗朗上口。
虽然不支持王渊的做法,但杨慎、杜瑾和宝朝珍也不好反对,毕竟这是王渊的实验室,他们还在跟着王渊学东西。
大家放下手中的研究项目,纷纷汇聚到王渊身边。
王渊指着两辆纺车说:“这辆是单锭纺车,只能同时纺一繀丝绵,主要是民妇在家使用。这辆是三锭纺车,可同时纺出三繀丝绵,主要是官方织造局和民间纺织作坊在使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物理知识,做出四锭以上的纺车呢?”
这年头,中国的纺织技术还是很先进的,能够同时纺三锭丝绵,欧洲那边最多只能纺两锭。
杨慎、杜瑾和宝朝珍三人顿时抓瞎,他们连纺车是如何工作都不清楚,哪有什么思路对其进行改进?
“你们进来!”王渊拍手道。
两个王家的女仆走进来,分别坐在两辆纺车之前,开始给男人们演示如何使用纺车。
等大家都理解之后,王渊笑道:“请画出纺车的力学做功图。”
“这个新鲜!”
杨慎、杜瑾和宝朝珍顿时来了兴趣,将日常可见的机器,用力学图表达出来,这就是在搞学术研究啊!
三人蹲在纺车前,反复观察其做功过程,合力画出力学示意图。
但接下来就苦恼了,大家围绕着如何增加装置,提升纺车的做功效率,这玩意儿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实现的。
实验室助理钟安的数学水平,已经从小学三年级晋升为四年级。他以前旁听过力学课程,但听得半懂不懂,对大家画出的做功图也一知半解。
这小子听着众人激烈讨论,自己蹲下去踩纺车,再去瞅那个力学图,突然弱弱地说:“那个……能否在踏条下边,垫一块什么东西。让脚踩踏条时更方便使力,也不怕踩得过猛收不住。”
杨慎、杜瑾和宝朝珍都没当回事,因为钟安的想法换汤不换药,根本不能大幅度提升纺车效率。
王渊也对纺织机一窍不通,但为了提升钟安的积极性,还是让工匠过来进行改造。没有什么大改动,就是在踏条下面,钉一根小木桩而已,几分钟就能完事。
再让妇人坐过去纺棉,那妇人顿时惊喜道:“这下子好轻便,也不用管脚上的力道了。”
从元代到明中期,将近两百年的时间,一直都在使用这种脚踏式三锭纺车。不但需要织妇心灵手巧,还考验脚踩的力度和速度,熟练工和生手的工作效率有着天壤之别。
仅仅在踏条下面加个小木桩,就能防止脚踩时用力过猛,让踏条的扬抑运轮更加灵巧。而且,踏条与轮辐所形成的杠杆作用,带动皮弦上的铤均匀旋转更加自如,从而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纺出的丝条和棉条也良品率更高。
“可以啊,你小子脑瓜子很灵活!”王渊笑着夸奖。
钟安挠头傻笑:“我以前没摸过纺车,刚坐下去试了几脚,不是用力过猛,就是用力过轻。我就想啊,下面如果有个东西挡着,就不怕踩得太重了。”
就这么简单的事情,近两百年却无人改进。
所有生手在初学的时候,精力都放在如何控制力道上,却没人想过在下面加一根木桩。这个小改动,要等嘉靖朝之后,南方纺织业大兴,民间商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才发现。
既然跟学术有关,那就不能随便乱改。
王渊这次亲自动手,测算此辆纺车的各种力臂、纺轮重量等等。花了整整两天时间,终于测出小木桩的最佳高度,将纺车的整体性能做到最优化。
可惜,由于纺车属于全手工制作,每辆纺车都存在着差异,如何安装小木桩也肯定不同。王渊测出的数据,只适合此辆纺车,如果推广开来,就全凭工匠的经验和手艺了。
在王渊的仿佛测试和改进之下,只多加一个小木桩而已,原来同时纺三繀的纺车,竟然可以做到同时纺五繀丝绵。而且操作更加便捷,初学者更易上手,工作起来没那么消耗体力和精力,纺车的机器损耗也大大降低。
工作效率嘛,大概提升了两到三倍。
“这是你的赏银!”王渊亲手把五两银子递给钟安。
“先生,我……我也没干什么。”钟安吓得不敢接,他就灵机一动出主意而已,五两银子也太多了。
王渊笑道:“这东西非常有用,算是买断你的技术。”
杨慎、杜瑾和宝朝珍三人,虽然对钟安的改动也感到惊讶,但不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没有对纺车进行本质改变。他们三个正在密切合作,想要造出同时纺十多繀的纺车,那才是真正实现质的飞越!
而王渊,正在考虑建作坊,两三倍的工作效率,足够他小赚一把了。
之所以是小赚,而不是大赚,只因这个改进太简单。等他卖出的商品造成市场波动,必然引来同行暗中打探,百分之百会迅速传播出去。
真正能赚大钱的,还是杨慎、杜瑾和宝朝珍三人正在研制的复杂机器!
梦回大明春 185【买地建厂】
经过改进的明代脚踏式纺车,工作效率已经很接近珍妮纺纱机,前者同时可纺五锭,后者同时可纺八锭。
这两样东西,其实都垃圾得很。
中国早在南宋末年,就已经出现水力大纺车,一台纺车锭子多达三十二枚,是珍妮纺纱机的四倍,昼夜可纺纱一百多斤!
可惜,这玩意儿主要用来纺麻纱,不适用于纤维短、拉力小的棉花。明代棉纱成为市场主流之后,水力大纺车就渐渐弃用了,并非是技术失传的原因。
至于棉纱为啥成为市场主流,只因其便宜、轻便、保暖。欧洲人这时还不会纺棉,棉布将成为明朝对外出口的又一大核心商品。
中国的小农经济很脆弱,一旦纺织效率成倍提升,将出现两个严重后果。第一,家庭纺织被摧毁,无数小民失去重要财源;第二,棉花种植逼退粮食种植,遇到特殊年份将造成饥荒。
想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必须开海,让大量纺织品输出到国外市场。
王渊只能一步一步来,先搞个纺织作坊再说。
王渊自己不可能亲自做生意,那纯属在浪费时间,必须找一个职业管理者,而且还得非常可靠才行。
“不知先生何事召见?”王文素拱手行礼。他都快五十岁了,没有正式拜师,跟王渊的关系亦师亦友,但平时见面都执弟子礼。
王渊笑道:“尚彬请坐。”
王文素端正坐下。
王渊问道:“在户部感觉如何?”
王文素摇头苦笑:“官小,事多,权微,责重。”
这就是大机构小官僚的生活常态,没有油水可捞,事情却一大堆,出了问题还得背锅。
王渊说:“听尚彬的意思,似乎在户部做得不怎么愉快?”
王文素叹息道:“我因为钻研算学,连先父留下的生意都放弃了,没成想做官比做生意还忙。唉,早知如此,就不该答应陛下当这个检校!”
“毕竟是个官身。”王渊说。
“确实。”王文素点头认可,若非舍不得官身,他早就辞职不干了。
九品芝麻官,好歹也是个官。
王渊问道:“我欲开设纺织作坊,不知能否推荐可靠之人,来给我担任作坊掌柜。”
王文素皱眉道:“这个真不好说。我能推荐好几人给先生,但他们是否值得信赖,得日子久了慢慢观察。而我认为值得信赖之人,又绝不可能给人做掌柜,他们都有自己的主见。”
王渊表示可以理解。
王文素笑道:“先生何必舍近求远,杜良玉(杜瑾)家中世代经商,他从小耳濡目染,当一个小小的作坊掌柜很轻松的。”
王渊摇头道:“人家大老远跑来向我求学,连生员功名都不要了,我怎么好意思让他帮忙经商?”
“那就去别的商号挖人,”王文素出主意道,“必须挖那种大商号的二掌柜、三掌柜,他们注重名声又有本事,不会轻易做背叛东家的事情。”
王渊担忧道:“我一个小作坊而已,能挖来大商号的掌柜?”
王文素提醒说:“先生是翰林院学士,又名动直隶。若此人膝下有子,不妨收来做亲传学生,这样就能轻松招徕人才了。”
王渊对北京的商号毫无了解,他又去跟顾应祥讨论此事。
顾应祥哈哈大笑:“何必那么麻烦,你就开一个作坊而已。直接去户部请一个算账的,再去工部请一个负责管理的和一个负责收货的,把纺出来的棉纱卖给外地商贾即可。”
“妙啊!”王渊拍手大赞。
六部有很多杂官佐吏,杂官肯定请不来,佐吏却能轻轻松松招揽。只要王渊收他们的儿子当学生,这些佐吏恨不得免费帮王学士打工。
经营人才或许麻烦,管理人才则遍地都是。
就拿工部织染所来说,一把手织染大使也就正九品小官。他们手下有不少管理人才,而且陆陆续续开始失业,都不用王渊承诺收学生,给点银子便能弄过来当生产主任。
永乐年间,北京织染所定员近千,现在只剩下二百来人,一大堆失业的不知道该干嘛。
官方织染所衰败,主因并非官员贪污,而是跟不上商品结构转型。
明朝初年的棉纺业不发达,官方织染所主要制造丝织品。但到正德年间,棉纺品已经成为主流,养蚕农户纷纷改种棉花。官营项目又没法彻底改变,你总不能让皇帝、嫔妃和官员都改穿棉衣吧,于是织染所渐渐原材料缺乏,只能被迫不断缩减规模。
现在,大明的主要丝织基地在江南,其次是山西,再次是四川,然后是闽粤,最后是河南,北直隶已经没几个农户养蚕了。
不过北直隶的棉花种植却异常兴盛,可能是河北太冷的原因。河北、山东乃明中期头号棉花种植带,江南的很多棉纺织品,都需要从河北、山东采购原料。
直至后来海运走私兴起,江南的棉花种植面积才不断扩大,其贸易对象是东南亚和欧洲客户。
王渊从户部和工部,一种招了五个佐吏,并将他们的儿子收为学生。
一个叫常兴,担任总掌柜,类似总经理;
一个叫李德隆,担任总监事,类似厂长兼车间主任;
一个叫费玉明,担任账房,类似财务总监;
一个叫陈贵,负责采买,类似采购部长;
还有一个叫陈春,负责销售。其实就是跟客商联络,都不用自己运输,客商会上门把货运走。
在时间上有些尴尬,距离棉花收获期,还足有三四个月,王渊的棉纱作坊找不到原材料,去年河北、山东的棉花早被江南商贾收走了。
那就先买地建厂,而且不建在北京。
一来北京的土地太贵,二来达官贵人太多,指不定今后闹什么幺蛾子。
王渊派那五个佐吏,前往天津卫考察,很快便选定了一块地皮。
那破地方人烟稀少,因为全是盐碱地,连卫所军官都懒得去霸占——正德年间,天津地区的盐碱化非常严重。直至万历年间,才有登莱巡抚汪应蛟治碱,组织军民囤淡水洗盐,竟让无法种庄稼的荒地,水田亩产四石以上。
选定地皮后,王渊其实可以请田,反正那里荒无人烟,直接让皇帝赏赐给他即可。但王渊没有贪图便宜,而是耗费一百两银子,向天津卫购买了五百亩荒地。
这五百亩地皮内,也有少量农户和渔民,王渊另外出钱让他们搬迁。愿意搬迁者,王渊帮他们落户;不愿搬迁者,暂时留下来也行,反正初期厂房面积很小,只占到地皮的一个零头。
从马匪身上抢来的钱,从战场上搞来的战利品,还有皇帝赏赐的银两,王渊现在富有得很,可以随便任他霍霍。
五个工厂干部成了工地负责人,先修可以容纳三百人工作的厂房,顺便修建简易的河边小码头,再整一片类似棚户区的住宅区域。
不怕地方偏僻招不到工人,现在北直隶遍地流民,朝廷正在为如何安置而苦恼呢。
王渊拜托杜瑾与宝朝珍,请他们出京拜见户部右侍郎王琼,顺便去工地那边查账防止贪污。
王琼负责整个北直隶的赈济工作,安抚流民也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听说王渊想要招手流民搞作坊,顿时一拍即合,直接扔给王渊六七百个,还把户籍问题都一并落实了。
这些流民大多拖家带口,女的可以招来做纺织工,男的可以搞搬运等体力活,拥有家庭还能减少闹事的可能。
修建厂房和码头期间,男的可以做修筑苦力,女人则负责浆洗煮饭。就是粮食消耗有点大,米价实在太贵了,至少得等夏粮收获之后才能降下去。
厂子虽然偏僻,交通却很便利。
向东沿河可至天津卫,走大运河南北皆通;向西沿河直接入海,今后若能开海,非常方便进行海洋贸易。
原材料采购更简单,河北、山东属于头号产棉区,负责采购的陈贵已经开始下单了。必须提前高价下单,否则到时候很难买到,毕竟他们是刚刚冒出来的棉纺商,而且河北、山东又遭受兵灾——今年的棉花产量必然锐减,而且收购价格成倍上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