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太平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莫问江湖
地仙虽然不挖掘自身秘藏,相比人仙凝练每个穴窍,不够精微,但胜在更加宏大,极致便是天仙,又经过了一次脱胎换骨,故而同样能掌控自身,收放自如。收的时候就如同凡人一般,放的时候则好似神灵现世。
其实不仅仅是丁策,其他天人境大宗师也察觉到了些许异常,只是因为丁策首当其冲,所以受到的冲击最大。
到了此时,丁策动弹不得,自然不能移动视线,而来人与他并肩而立,只是面朝方向不同,丁策面朝李元婴、陈眠、柳逸等人,来人背对李元婴等人,反而是面朝陆雁冰等人。
在这等情况下,反而是陆雁冰先看清了来人的面容,既惊且喜,“师兄!”
众人皆知,这位清微宗的五先生有四位师兄,大师兄司徒玄策、二师兄张海石、三师兄李元婴、四师兄李玄都,不过大先生司徒玄策已经身故多年,三先生李元婴就在面前,再联想到最近帝京城内的传言,那么来人的身份已经不言而喻。
清平先生,李玄都。
一瞬间,针落可闻。
无论是社稷学宫大祭酒黄石元、金陵书院齐佛言,还是司礼监首席秉笔柳逸,甚至是一众伪仙们,都是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毕竟清平先生的威名,太盛。
都说人的名树的影,“名震天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其难,凡是能走到这一步之人,几乎不存在什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换而言之,李玄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让“清平先生”的名号响彻庙堂和江湖,经历了无数考验,从“玄都紫府”的乱战到玉虚斗剑,再到大真人府之变、太白山上迎战澹台云,天底下有数的长生地仙,只有李道虚和秦清不曾与李道虚交手,再看李玄都的战绩,除了在地师徐无鬼手中吃过大亏,其余几战皆是以胜出而告终。
宋政和澹台云都没能奈何得李玄都,他们又能怎么样?
焉能不怕?
李玄都在丁策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转过身来。
原本还如临大敌的上官莞和兰玄霜立时放松下来,脸上甚至有了笑意,一起行礼道:“见过先生。”
宁忆的表情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还是与李玄都点头示意。
李玄都并不倨傲,向三人抱拳一次,道了一声“辛苦”。
这一幕落在陈眠的眼中,他神色微微变化,对身旁的纳兰絮说道:“这位清平先生……与陆吾神很不一样。”
纳兰絮轻轻点头。
便在这时,柳逸微笑着开口道:“没想到是清平先生大驾光临。”
“阁下就是柳公公吧。”李玄都看了他一眼,虽然他从未见过柳逸,但从客栈的情报中已经知道了柳逸的大概相貌特征,再
加上柳逸穿着大红公服,所以立时判断出了柳逸的身份。
柳逸微微欠身,“柳逸见过清平先生。”
李玄都淡笑道:“柳公公,久闻其名,未曾谋面,今日终于是见面了。我听说皂阁宗的前任宗主藏老人与柳公公交好,不知可有此事?”
柳逸脸上笑意不变,说道:“确实有些交情,不过谈不上深交,只是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李玄都道,“那么江南市舶司和织造局的库银是怎么回事?我听说在北邙山中搜寻出许多官银?兰夫人,你是皂阁宗的新任宗主,可有此事?”
所谓官银,是用来入库的,也就是每个州的税收,必须刻下官银标志的字样或图案,方便入国库管理,民间不得私自使用官银,此乃杀头的大罪,又称“库银”。
官银的主要用途在于军饷、官俸、宫用、堤坝工程、赈灾等支出,在朝廷将官银拨给各地州府以后,各地州府还要将官银再溶化一次,炼出新的银锭或者银块,这就是碎银的主要来源,此过程又名“火耗”,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或是银锭溶化为碎银的折耗,火耗也是地方各级衙门贪墨的主要手段。当年四大臣新政中提出的“火耗归公”,便是断了绝大部分官员的财路,才会使得新政推行倍加艰难。
至于民间百姓,使用的银两大多还是碎银,大部分时候以铜钱为主。
当初攻陷北邙山,的确有些金银,不过并没什么官银,李玄都之所以知道官银之事,还要追溯到他和颜飞卿第一次撞破藏老人炼尸的东山之行。兰玄霜不知此中内情,可她不是张白昼这样的愣头青,立时心领神会,回答道:“确有此事。”
“这就有文章了。”李玄都道,“我记得江南市舶司和江南织造局都是由柳公公负责掌管,报过几次官银被盗,这些官银怎么会出现在皂阁宗那里?”
柳逸脸上的笑意渐渐僵住,“这……定是下面的奴婢们欺上瞒下,伙同外人把库银给贪了。”
李玄都问道:“柳公公,这么大的事情,又持续这么多年,你就一点也没有察觉吗?”
虽然此地不是朝堂,但有儒门中人在场,还有这么多与朝堂有关之人,柳逸的额头上渗出冷汗,不再是微微欠身,而是上身前倾,回答道:“咱家……我也曾查过织造局和市舶司的账目,未能及时发现隐患,有失察之罪。”
“家师生平最重规矩法度,凡事都要讲究规矩。”李玄都望着柳逸,“只是失察吗?”
柳逸感觉自己此时好像在面对当年先帝一般,恭敬回答道:“回清平先生,自然不仅仅是失察那么简单,还有失职之罪。”
李玄都笑了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今国事蜩螗如此,柳公公辅佐内相,容不得半分马虎大意。我毕竟不是朝廷之人,无官无职,一介平民,就算公公有什么罪过,也不是我可以置喙,公公还是向太后娘娘和皇帝陛下请罪吧。”
“是是是。”柳逸被李玄都敲打一番,原本准备好的说辞再也说不出口,只能唯唯诺诺退下。
远处楼船上,已经有人潜入水下将“千里望”打捞了上来,擦拭干净之后重新回到了天宝帝的手中。
天宝帝通过“千里望”第一次看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清平先生,脸色晦暗。
白鹿先生感慨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天宝帝低声问道:“李玄都说的这些事情……先生知道吗?”
白鹿先生回答道:“
有所耳闻。”
天宝帝转头望着他,目光中全然没有了平时的尊敬,透出的是孤独和深寒,“这些事情,朕竟是一点也不知道,为什么你们就没有一个人告诉朕?”
白鹿先生长叹一声,“此乃顽疾,且不说我们没有真凭实据,就算我们告诉了陛下,陛下也不可能立时解决,天底下那么多的事情,陛下如何能够兼顾,只是徒增烦恼罢了。所以陛下的当务之急还是亲政,然后任用贤臣,君臣合力,才能彻底铲除这些顽疾。”
天宝帝不置可否,转而说道:“这些蛀虫,国事艰难如此,就连李玄都这个外人都明白,可为什么他们不明白?”
“他们不是不明白。”白鹿先生淡淡道,“他们比谁都明白,可他们还明白另外一件事。”
“什么事?”天宝帝立刻问道。
白鹿先生挥袖设下禁制,轻声道:“既然陛下如此问了,老夫便直言了,关键在于土地。古时王朝,君臣共治,古代的士大夫们,拥有三种身份,即是土地的主人,政事参与之人、兵事参与之人,皇帝不是主人,而是盟主,这也是古代世家可以经营一方而不必全部集中于帝京的缘故,所以这时候的世家往往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此谓之有恒产者有恒心。”
“可到了本朝和前朝,科举完善,不再有门阀一说,大地主变成了无数个中小地主,门阀变成了士绅,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皇权独大,这些地主们不再是政事和兵事的参与者,不再是皇帝的盟友,而是成了皇帝的依附者,他们从朝廷的主人变成了朝廷的客人,看似居于朝廷高位,但丞相都没有了,兴衰不过在皇帝的一念之间,随时可以被踢出局,所以他们会本能地挖朝廷的墙角,逃避税收,隐匿人口,总而言之就是千方百计与朝廷作对,损耗朝廷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这便是无恒产者无恒心。”
“老夫先前说过,他们原本有三重身份,现在他们没了政事和兵事的身份,可还有一个身份,土地的主人,天下税收皆是来自于土地,所以他们还是钱袋子。这种错位导致了朝廷想要征税变得极为困难,养兵更是昂贵,只是几十万人便要耗尽朝廷的国库。这也导致了朝廷面对金帐时屡败屡战。”
“不过此举也有好处,那便是内部稳定,再无权臣夺取皇位,再无藩镇割据。为何朝廷放权地方督抚之后,以辽东为首的地方督抚可以迅速平定叛乱、镇压流民?甚至辽东已经是国中之国?正是因为辽东的屯田制度,土地的主人、政事的参与者、兵事的参与者,三位一体,人人有恒产,故而人人有恒心,与金帐的千户制度,其实是殊途同归。”
“大逆不道!”天宝帝既惊且怒,万万没想到白鹿先生会说出这么一番话。
白鹿先生淡然道:“陛下不喜欢听,可老夫还是要说。想要解决如今困局,要么效仿古制,朝廷放权,使得门阀豪强坐大。要么就彻底收权,趁着如今天下大乱之际,借流民百姓之手,扫除地方士绅,真正做到皇权下乡,由官府的官吏代替地主乡绅,完成最后一步,这样可以解决兵事和财政的两难困境。在老夫看来,秦清整顿士绅,虽然现在实行屯田制度,但大有更进一步的意思。”
过了许久,天宝帝缓缓说道:“先生这是在挖儒门和道门的根基。”
白鹿先生摇头道:“道门早已放弃了土地,四海航路,各类商贸,哪样不是道门经手?只有儒门还死抓着土地不放,儒门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这也许是老夫能做的最后一件大事,而恰恰是陛下做的第一件大事。”





太平客栈 第二百二十三章 张家余孽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李玄都望向李元婴,李元婴没有避让,选择与李玄都对视。
过了片刻,李玄都道:“师兄似乎受伤不轻,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平日里多读书,不要参与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李元婴脸色微变,想要反驳,可最终没能多说什么,默默地向后退去,无声离去。
李玄都目光扫过众人,再无人敢跟李玄都对视,纷纷低下头去。
虽然这里是帝京城,但好像李玄都才是此地的主人。
最终,李玄都的目光落在了陈眠等人的身上,开口道:“当初在‘玄都紫府’之中,我曾与你们打过交道,不知你们还认不认得我?”
陈眠开口道:“自是认得。当时清平先生只是天人造化境,待到第二次在玉虚峰上见面的时候,清平先生已经跻身长生境,让我们这等百年都未能跻身长生境之人,只能感叹造化弄人。”
李玄都笑了笑,“如今是天宝八载,天宝六年的时候,我只有中三境的修为,不说你们这些伪仙,便是随便来一个青鸾卫,我都应付艰难。对不对,冰雁?”
陆雁冰赶忙说道:“亚圣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些不过是些许磨砺罢了,师兄能有今日,并非巧合,而是早已注定。”
这一刻,张白昼最佩服李玄都,因为李玄都一出场,便震慑全场,刚才还威风凛凛的大人物们不敢有丝毫异动,堂堂司礼监首席秉笔真成了一个奴婢,三先生李元婴被随意斥退,至于丁策,现在还僵在这那里。
至于第二敬佩的,便是陆雁冰了。变脸之快,言语之谄媚,堪称无耻。他是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
李玄都不太在意陆雁冰的话语,无论是嘲讽,还是拍马屁,都是如此。
陈眠沉默了片刻,问道:“不知清平先生有什么见教?”
“见教不敢当。”李玄都对身后的张白昼道,“白昼,你过来。”
张白昼一怔,然后看到陆雁冰正冲自己使眼色,以及周围众人的恭敬态度之后,他终于开始明白李玄都到底有着怎样的地位,赶忙来到李玄都身旁,稍稍落后了李玄都半个身位。
李玄都说道:“刚才你们让他留下,意欲何为?”
陈眠脸色微变,随即说道:“我们只是奉命行事,还请清平先生见谅。”
“奉了谁的命令?”李玄都加重了语气,“是哪位王爷
?还是当今陛下?亦或是太后娘娘?”
陈眠不说话了。
李玄都把目光转向唐王,“这位是……”
陆雁冰接口道:“这位是唐王殿下,刚才两位儒门先生出来说和,便是这位王爷不同意的。”
“原来是唐王殿下。”李玄都笑了笑,“看来这些伪仙也是听从了唐王的命令?”
徐载诩面对李玄都的视线,只觉得自己好似置身于茫茫雪原之中,四周无人,孤苦伶仃,他定了定心神,缓缓说道:“清平先生,请听本王解释……”
李玄都直接打断道:“我只问是还是不是,殿下也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这么简单。”
徐载诩顿时陷入沉默之中。
他身旁的女子刚想要开口,便被兰玄霜提前打断,“清平先生问的是唐王殿下,不是你。”
女子只能悻悻然地把嘴中的话语又咽了回去。
李玄都道:“唐王殿下不说话,我就当是殿下默认了。”
徐载诩一惊,赶忙道:“不是,并非本王下令。”
“不是?”李玄都也不质疑,而是问道:“那么是谁?”
唐王徐载诩的额头上渗出冷汗,顾不得擦拭,硬着头皮说道:“本王,小王只是适逢其会,根本不知道此中情形,只是看到青鸾卫都督府的都督丁策出手抓人,这才……这才……”
李玄都道:“原来是丁策。”
徐载诩再无方才的镇定,连连点头道:“正是。”
李玄都望向黄石元和齐佛言,拱手道:“方才两位先生仗义执言,多谢了。”
两人都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李玄都这般有礼,难怪当年许多儒门中人都说他是半个儒门弟子,纷纷还礼道:“不敢当。”
李玄都问道:“倒要请教两位先生,唐王殿下所言是否属实?”
两人没想到李玄都立刻给他们出了一个难题,不过两人都是人老成精,对视一眼之后已经有了决断,顺着徐载诩的话说道:“属实。”
到了此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青鸾卫都督府的丁都督已经成了弃子。
那些人望向丁策的目光,便十分复杂,有兔死狐悲,也有幸灾乐祸。
李玄都转身走到丁策身旁,重新把手按在丁策的肩膀上,然后丁策发现自己重新得以行动,刚要开口为自己辩解,就听李玄都说道:“丁都督,上次在齐州的时候,我放了你一马,你还记不记得我当时说过什么?”
丁策脸色苍白,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清平先生说……让我好自为之。”
李玄都问道:“那么你好自为之了吗?”
丁策赶忙道:“先生,我……”
李玄都抬起手,止住丁策的辩解,又道:“我想请教一件事,还请丁都督不吝指教。”
“不敢当,不敢当,先生有什么话,尽管问就是,丁某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丁策急声说道。
“很好。”李玄都一手按着丁策的肩膀,一手指向张白昼,“刚才你叫他什么?”
丁策一怔,却也不敢否认,只能低声道:“张、张家余孽。”
“好一个张家余孽。”李玄都没有丝毫怒意,“兰夫人,什么是张家余孽?”
兰玄霜立刻回答道:“方才这位丁都督说,张家余孽就是白昼,白昼就是张家余孽。”
李玄都望向丁策,拔高了音调,“丁都督,我想请你解释一下,什么叫张家余孽?”
丁策脸色苍白,不知该如何回答。
李玄都抬手在丁策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丁策立时双脚陷入地面,只剩下膝盖以上的位置还高出地面,就像一棵树。
李玄都又问道:“丁都督,什么是张家余孽?”
丁策讨饶道:“清平先生,是我错了,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李玄都又是虚拍了一掌,然后丁策整个下半身都陷入地面,只剩下上半身露出地面。
李玄都加重语气问道:“我不想知道你是否错了,我只想知道,什么是张家余孽?”
丁策艰难说道:“没有张家余孽。”
李玄都还是一掌,这次丁策只有胸口以上还露出地面,接着道:“有没有张家余孽,不重要,我要知道什么是张家余孽?”
丁策被激起了凶性,怒声道:“张家余孽就是你身旁的少年,他就是张家余孽!张家余孽就是早已死却没死的张家人。”
李玄都最后一掌拍下,丁策只剩下头颅还露出地面,虽然地面看上去完好无损,只是丁策像一颗钉子被生生“钉”在其中,但整个平台连同下方的地基已经被李玄都的掌力震得变为如同面粉一般的细沙。
李玄都恍然道:“原来这就是张家余孽,多谢丁都督解惑。”
丁策已经没了声息。
然后李玄都转头向楼船方向望了一眼。
天宝帝猛地移开眼前的“千里望”,眼神晦暗。




太平客栈 第二百二十四章 师横波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天宝帝这次没有将手里的“千里望”丢入湖水之中,紧紧握在手里。
过了片刻,这位年轻帝王才缓缓开口道:“好一个清平先生,好一个清平先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帝驾临,堂堂司礼监首席秉笔,堂堂亲王,见到他就好似老鼠见到了猫。”
白鹿先生没有说话。
虽然儒门中人地位超然,但他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去刺激小皇帝。一个年轻人自出生起就是一国储君,所有人都不断告诉他:“你是未来的天下共主,你是以后的九五之尊。”那么他的心态就会变得十分微妙,能伸而不能屈,再加上这数年以来的太后临朝,使得他变得有些敏感。
一个敏感又自负的少年帝王。
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儒门并不想扶持这样一位帝王。这样的帝王固然威胁不到儒门,却可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儒门一个大大的惊喜。
少年帝王因为没有实权,平日里可以清晰感受到那些宗室、权贵们对自己表面恭敬实则心底不以为然的态度,现在又感受到这些人对李玄都真真切切的畏惧,如果李玄都是地师这等在世间经营多年的老人也就罢了,偏偏还是一位年轻人。
这让他如何能够忍受?
便在此时,有人吟词道:“国脉如丝,叶落花飞,梗断蓬飘。痛纷纷万象,徒呼负负;茫茫百感,对此滔滔。一念参差,千秋功罪,青史无私细细雕。才天亮,又漫漫长夜,更待明朝。”
天宝帝闻言转身,就见楼船伤不知何时多了一名老者。只见这名老者身形不高,拄着一根比自己还高的龙头拐杖,眉毛须发极长,甚至遮住了大部分面容,他身着一件土黄色长袍,外罩石青色长比甲,乍一看去,既无青鹤居士、白鹿先生等人落拓放诞的山林逸气,也无大祭酒们的金马玉堂的尊荣贵气,倒像是个不知从哪个穷乡僻壤跑出来的老乡绅。
不过天宝帝却是露出几分尊敬之色,执弟子礼道:“龙师傅。”
白鹿先生也道:“师兄。”
来人正是龙老人,他摆了摆手,示意两人无须多礼。
天宝帝的神情缓和了许多,轻声问道:“龙师傅,您怎么过来了?”
龙老人笑着回答道:“前不久的时候,李玄都与澹台云在太白山有过一次交手,具体过程不得而知,结果是澹台云大败而归,返回西京无墟宫后,至此未曾露面。至于李玄都,击败澹台云后又堂而皇之地从辽东来到帝京,高下已判。既然清平先生到了,老朽便不得不来。”
天宝帝的脸色有些凝重,从他登基的第二年起,西北之患就成了一个绕不开的大问题,说到西北,又绕不开澹台云其人,天宝帝虽然从未见过澹台云,但的确是闻名已久,算是多年的对头了。听到澹台云失败的消息后,天宝帝的心态反而平复了许多,不再愤怒于李玄都的嚣张跋扈。
龙老人问道:“陛下是否要过去与这位清平先生见上一面?”
天宝帝明白龙老人的言下之意,他会亲自护卫自
己去见李玄都,不过他想了想之后,还是摇头道:“今日就算了。”
龙老人也不强求,说道:“的确不必急于一时,陛下迟早会与清平先生见面的。”
天宝帝一怔,问道:“龙师傅此言何意?”
龙老人捻须道:“清平先生此来帝京,多半是为了张肃卿之事。不管怎么说,张肃卿是儒门中人,他的死与陛下无关,在这方面,我们和这位清平先生还是道同可谋的。”
天宝帝陷入沉默之中。
龙老人和白鹿先生对视一眼,心知肚明。
这位学生的身份太特殊,哪怕汇聚了儒门中最优秀的老师,也很难管教。
……
望楼中,师横波已经缓缓起身,站在窗口,透过重重灯火望向那个格外醒目的身影,有了片刻的出神。
丫鬟跟在师横波身旁,随着小姐的目光望去,忍不住问道:“小姐,那就是清平先生?”
师横波没有收回视线,只是轻轻点了下头。
丫鬟咋舌道:“这位清平先生好大的气派,那位唐王殿下,还有那两位儒门先生,在他面前都毕恭毕敬的,这几位平时可不是这个样子。”
1...615616617618619...7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