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莫问江湖
李玄都想了想,说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既然让上官莞做了阴阳宗的宗主,那便不好贸然插手太多,免得让上官莞生出怨气,所以此事交由上官莞处置定夺吧。”
秦素点头应下。
李玄都忽然起身推窗望去,轻声道:“要下雪了。”
……
“体之术”带来的痛苦大大出乎紫燕山人的意料之外,要在这等痛楚之中保持灵台清明运转气机,实在是艰难无比。哪怕有上古青玉制成的石床帮他祛除心火,仍旧开始意识模糊。
紫燕山人不得不一掌拍在自己的额头上,另外一股截然不同的痛楚从额头上传来,稍稍分散了他的注意力,反而又有了几分清明。其中道理,与头悬梁、锥刺股倒是有几分相似。
紧接着,紫燕山人双手避过要害部位不断地拍在自己的身上,五指刺入血肉,全身上下鲜血流淌,染红衣裳,转眼间他已经成了一个血肉模糊的血人。
鲜血从石床上滴落,在地面上蜿蜒流淌,就像一条血红小溪。
此时天空中乌云密布,竟是天现异象。
钦天监中有一座等闲人不得踏足的偏院,其中设有一座灵堂,供奉了两个灵位,分别是青鹤居士和虎禅师,龙老人站在灵位的香案前,上了一炷香。
灵堂昏暗,挂着白幡。
在长明灯的照耀下,两个牌位显得有些斑驳。
龙老人凝视着两人的名字,都是他亲手书就。
对于这样的结果,七位隐士都有预料,也有准备,区别只是谁先离开而已。毕竟他们做的是见不得人的阴私之事,走上了这条路,很难善终。
忽然之间,有炸雷之声响起,雷光甚至照亮了昏暗的灵堂。
龙老人的眼皮微微一颤,冬雷阵阵,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紧接着又是一连串轰隆隆的冬雷炸起,道道雷蛇乱舞,仿佛要将漆黑的天空撕裂。
再有片刻,有大雪飘落,鹅毛一般,很快天地之间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不知过了多久,一名老人披风冒雪而至,身上雪白,站在灵堂外的大雪中,默然不语。
龙老人似乎早就预料老人的到来,没有丝毫意外,直接问道:“你觉得紫燕有几分成功可能?”
老人正是赤羊翁,他缓步走入灵堂之中,在昏暗的灯火中与龙老人相对而立,回答道:“前不久的时候我曾劝他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要拘泥于眼前的一城一地之得失,何苦早早把自己逼上绝路?只是他不愿听我的劝诫,
我也无可奈何。至于他有几成把握活下来,在我看来不过是九死一生,只是比十死无生稍好一点。不知师兄……以为如何?”
龙老人转头望向紫燕山人的闭关方向,沉默许久,摇头道:“既然是他自己的决定,我们又何必去指手画脚?成与不成,既看天意如何,也看他的造化如何,若是他真有这份机缘,定然能转危为安。”
赤羊翁犹豫片刻,问道:“师兄认为他真能抓住那一线生机?”
如今是儒门中最为年长者的龙老人沉声道:“能否抓住,我说了不算,你也说了不算,只有老天和那他自己说了才算。”
赤羊翁的神情几度变化,最后叹息道:“我们师兄弟七人,已经有两人先走一步,若是他也紧随其后,就只剩下四人了。”
龙老人抬头望向门外冬雷和落雪交织的天幕,感慨道:“我们是老师亲自选中的人,自然有一份与我儒门息息相关的气运,天道无常,若是天不绝我儒门,那他自然能化险为夷,可若是天要亡我儒门……”
龙老人话未说尽,赤羊翁的脸色已经变得凝重起来。
龙老人接着说道:“这门巫教的‘体之术’霸道无比,就是长生境界想要练成,也要大费周章,紫燕能坚持到现在而不崩溃,已经殊为不易。平心而论,若不是情况紧急,他不必这样急于求成,而是徐徐图之,未必不能登上老玄榜。”
赤羊翁又是叹息一声:“我已经收到消息,道门那边蠢蠢欲动,只怕是一场大乱、大变就在眼前。虽然我们对此早有预料,也有所准备,但事到临头,还是不敢说尽在掌握之中,我的心还是高高悬起,放心不下。”
龙老人道:“既然已经做好了准备,那又紧张什么呢?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如此悲观,仿佛这座帝京城,对于我们儒门注定了凶多吉少。当年太祖皇帝派遣大军,分三路渡过大江,兴师北上,金帐皇帝见大势已去,宣告退位,从中原天子变回草原大汗,并请求议和。太祖皇帝拒绝议和,儒门先贤辅佐太祖皇帝北伐,兵锋直指帝京,金帐大汗不敢应战,弃城而走,逃回草原。大军所到之处,百姓们壶浆箪食以迎王师,真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那种时来天地皆同力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不到二百年,这里竟至于一变而为我们儒门的葬身之地了吗?”
赤羊翁没有敢贸然接话。
龙老人继续说道:“不管怎么说,我儒门才是天下正统,远没有到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时候,道门同样弊病丛生,只要我们不倒下,道门迟早会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内斗之中。”
赤羊翁轻声道:“师兄所言极是。”
龙老人又是叹息一声:“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赤羊翁道:“若论积德,谁家可比得过我们?要说读书,儒门自称第二,无人敢言第一。”
两人忽然陷入沉默之中。
只有门外大雪飘飘,很快便要给帝京城披上一件白衣。
太平客栈 第十四章 玉青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帝京城外以北,从安定门出城,沿着官道骑马而行大约一个时辰,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园林,名为“玉青园”。
此园始建于孝宗年间,原主人是孝宗皇后之父,世宗年间被收归皇室。穆宗皇帝登基后,将其赐给了燕王。经过世宗和燕王的修葺,如今的已经占地一千五百亩左右,园内有前湖、后湖、挹海堂、清雅轩、听水阁、花聚亭等仿江南山水建筑,被誉为帝京第一园。
燕王因为年迈缘故,很少离开位于帝京城中的府邸,已经多年不曾到这座园林中来,又因为近些年战乱缘故,王府收入骤然减少,可王府开支又是巨大,从宦官奴仆到王府护卫,每月便要万余两银子以上,这还不算人情往来、吃穿用度等开支,所以维护这座园林,便让燕王有些不堪重负。
许多人以为诸王富贵无比,仅次于皇帝,其实不然。当年诸王坐镇各自封地的时候,还能算是如此,可在张肃卿推行新政,诸王陆续入京之后,封地税收和王府收归国有,诸王的好日子便到头了。
原本诸王坐镇封地,时常会出现一州税收难以供应王府开销的局面,朝廷财政压力巨大。于是穆宗皇帝在张肃卿的建议下,将诸王陆续迁入帝京。而诸王经历了宁王之变后,麾下兵马被一削再削,诸王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宁王和齐王被打压,剩下人群龙无首,再加上金帐汗国南下和西北五宗起事等原因,诸王不得不放弃封地王府,进入帝京定居,从坐镇封地变成了遥领封地。
在此过程中,诸王积攒多年的财富大多被充入地方藩库或者收归国库,除了齐王府这个例外,其他王府也成了摆设。其护卫更是从原本三千之数削减到百人,三千之数看似不多,当年齐王徐无鬼就是以三千门客而闻名天下,可见其中厉害了。
这一番操作下来,等同是变相削藩,使藩王变为单纯的亲王。而作为妥协交换的条件,穆宗皇帝同意诸王参与政事,加强了宗室在朝廷中枢的话语权,所以诸王们虽有怨气,但也没有被逼到绝路上,不至于孤注一掷。
如此一来,诸王在事实上成为王朝官僚系统的一员,没了地方藩库的供养,亲王年俸只有一万两银子,财政也随之成为一大难题。
诸王收入一般有这几个来源:第一,爵位的俸禄和禄米;第二,官职的俸禄和补贴,比如宗人府的宗人令便是官职,在爵位之外另有一份俸禄;第三,名下田庄矿场等的收入;第四,名下各种铺子的经营;第五,宫中赏赐;第六,人情往来,交际互赠,不过也是一项巨大支出;第七,随甲,即空额,朝廷拨给的各府兵额是可以酌情使用的,不一定满额,所以诸王如果不要体面,也可以吃空额。
虽然诸王的收入不低,但开支巨大。
一个亲王要养的王府内外关防府员、宦官、随甲以及各种经营庄园店铺的奴仆管事,更甚于一座总督府。其他支出同样极为浩大。尤其是各
种用度物资的采办,庄园和陵寝的修建维护,以及王妃、侧妃、世子、世子妃、侧妃、郡主人情往来的开支等等。
燕王年纪大了,子孙多,王府中人口多,开销自然大,这王府的财政便成了个绕不过去的难题。
故而燕王平日里甚是俭朴,其他诸王皆畜声伎,恢园囿,唯有燕王崇尚儒素。其俸粢,除日用外,皆置买田产屋庐,岁收其利。宗室之中,不少人以吝啬笑之,燕王言道:“汝等何无远虑?藩邸除俸粢田产外,无他贷取之所,不于有余时积之以待后人之储,则子孙蕃衍时,将何以为析产赀也?”
这座玉青园,并非燕王主动想要,而是穆宗皇帝因为燕王将谢雉进献入宫的缘故特意赏赐给燕王,燕王不得不要。对于燕王来说,就好似普通百姓得了千里马,扔了不舍得,留着又伺候不起也养不起,关键是皇帝所赐,还不能卖。当然,穆宗皇帝不似世宗皇帝那般好奢华,生活简朴,登基第一件事便是缩减宫中用度开支,穆宗皇帝是不是有意把这个烫手山芋抛给燕王,就不得而知了。
为此,燕王想了个法子,暗地里偷偷地将整座玉青园租出去,虽说此举有损宗室体面,但架不住收入可观,这也是许多没落宗室管用的手段。这些宗室自幼锦衣玉食,不通生计,家道败落之后,就开始卖家当,卖完值钱物件没有其他可卖之后,就把自己住的地方租出去,毕竟都是几进的大宅子,租出去一半,自己和家人还能在另一半生活。
燕王不至于如此,却也算过一笔细账。维护玉青园,王府每年要支出大约两万八千两银子,关键燕王很少过去居住,一直闲着,等同是银子打水漂。可租出去,每年却能净赚十万两银子,而且由租户承担这笔维护庄园的开销,一来一回,将近十三万两银子,而一位亲王的年俸也不过才一万两银子,这等同是平白多出十三年的俸禄,怎么算,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于是燕王便将这座玉青园给租了出去。至于谁有如此大的手笔,肯定不是帝京本地人。倒不是说帝京权贵没有这等财力,而是没这个必要,毕竟都是在本地有宅邸庄园之人,有这十万两银子,还不如好好拾掇下自家的园子。再有就是,燕王也不好意思租给自家人或者邻居,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
于是,这座玉青园最后被一户来自江南的苏姓人家给租了下来。
这户苏姓人家不是旁人,正是金陵府中仅次于钱家的苏家,也就是苏云媗的娘家。不过出钱的并非苏家,而是与苏家关系密切的慈航宗借着苏家的名义租下了这座庄园。
要说豪富,世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太平宗、补天宗和清微宗,其实掌握南海的慈航宗并不逊于此三宗,从其以一己之力支持正一宗的财政便可见一斑,后来正一宗迅速衰弱,除了张静沉自己作死以外,慈航宗的态度变得摇摆也是关键原因。
之所以
慈航宗名声相对不显,是因为慈航宗不似清微宗和补天宗那般高调,也不似太平宗那般开设众多票号钱庄,过去一直藏身于正一宗身后,甚是低调。
道门这些年来人才辈出,儒门却青黄不接,与双方的财政情况有着极大关系。儒门以土地为生,道门以商贸为主。海贸兴盛,受战乱影响较小,自然天下英才尽入道门。
其实不仅是牝女宗在帝京城有经营,慈航宗也是如此。当年韩无垢身死,宋政威逼忘情宗,苏云媗带着从忘情宗逃出来的慕容画来到帝京,便已经有了这个念头。待到后来,白绣裳租下玉青园,慕容画还在此地生活过一段时间,白绣裳也是在此地传授慕容画“慈航普度剑典”。待到后来,白绣裳不再经常踏足帝京,便一直由慕容画负责管理这座玉青园。
这次各宗高人上京,正道中人便被安排在玉青园中。恐怕燕王如何也不会料到,自己的庄园竟然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邪道中人另有安排,并不在此地。
邪道各宗中,第一个过来的是冷夫人,而正道这边第一个赶到此地的则是白绣裳。严格说起来,燕王是玉青园的主人,白绣裳才是真正出钱的租户。
白绣裳身份不同寻常,不仅因为她是太玄榜第一人,还因为她在诸多宗主中,更是分量极重,同样是李道虚、秦清、李玄都、澹台云等人之后的第一人。
这次不仅是慕容画,李玄都和秦素也一起过去迎接,毕竟从私人层面上来说,白绣裳还是李玄都的未来岳母,秦素的继母,是长辈。
听水阁中,白绣裳坐了主位,左手边是李玄都和秦素,右手边是慕容画。
因为境界修为越高越难有子嗣的缘故,江湖中收取义子义女成风,师徒之间的关系与父母子女相差无多,白绣裳对待慕容画,也是差不多当成半个女儿。
对于白绣裳而言,“亲女儿”苏云媗已经嫁给了颜飞卿,这是老天师张静修在世时就已经定下的事情,延续两宗之间的联盟,不能反悔。这也是颜飞卿能够复位宗主的关键之一,李玄都的外部压力是硬刀子,正一宗若是没了慈航宗的财力支持,便好似被软刀子割肉。想要钱,那就要认可颜飞卿的身份。想来张静修在世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一力促成这桩婚事未必不是给这个不是亲子胜似亲子的徒儿留一条后路。
在这种情况下,慕容画能搭上李玄都这条线,是符合慈航宗利益的,白绣裳当然乐见其成。而且本就是她同意慕容画帮助李玄都,此时见到了慕容画,自然要嘉勉几句。
虽说慕容画有过叛逃宗门之举,但对待这位恩人兼师父和半个义母,却是格外恭敬,毕竟救命之恩、授业之恩,说是恩同再造也不为过,秦素这个忘情宗的宗主肯赦免她当年偷盗秘籍的罪过,一半是因为李玄都要重用她,一半是看在白绣裳的面子上。
一时间,倒是其乐融融。
太平客栈 第十五章 无字卷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在座四人之中有三名女子,这三名女子都在辟谷,而李玄都跻身长生境并经历了脱胎换骨之后,也不再苛求饮食,所以倒是省却了设宴接风洗尘。
寒暄之后,白绣裳说起了慕容画的境界修为。慕容画有两大功法,一是忘情宗的“太上忘情经”,二是慈航宗的“慈航普度剑典”。白绣裳精通后者,秦素精通前者,李玄都对于两者都有涉猎,而且境界修为最高。
白绣裳问道:“从聿,儒门读书自然养气,道门修道求长生,各有所求,而我佛门中人修持己身,所为何来?”
“从聿”是慕容画的表字,正所谓“从聿从曰”,正是一个“書”字,也就是“书”字。“聿”的意思是笔,“曰”的意思是说话,“从聿从曰”的意思便是用笔来说话,既对应了“书”的含义,也对应了“画”的含义,故而慕容画表字“从聿”。
慕容画没料到师父竟会如此询问,微微一愕,答道:“外魔来时,若是吾等道浅,难用佛法点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故而佛祖传下种种降魔神通。”
白绣裳和慕容画都不会遵循这样的道理行事,可其中道理却不能不知,白绣裳听到慕容画如此回答,微微点头,又问道:“你的‘慈航普度剑典’修炼到第几卷了?”
慕容画面带惭愧之色,回答道:“弟子愚钝,又兼未能精进,只修得到‘心字卷’,无缘‘无字卷’和‘我字卷’。”
白绣裳再问:“以你所见,我慈航宗的‘慈航普度剑典’与清微宗的‘北斗三十六剑诀’、阴阳宗的‘太阴十三剑’相比,孰优孰劣。”
慕容画回答道:“功法无优劣之分,境界修为有高下之别。”
白绣裳点头道:“此言不错,若是‘慈航普度剑典’能修炼到‘我字卷’,那便如何?”
慕容画道:“渊深难测,弟子见识短浅,不敢妄加评断。”
白绣裳问道:“倘若给你甲子光阴,你能修炼到何种程度?”
慕容画脸色微变,轻声道:“弟子不知。”
白绣裳又问道:“能否修成‘我字卷’?”
慕容画摇头道:“决计不能。”
白绣裳望向李玄都,问道:“紫府以为如何?”
李玄都道:“说到‘慈航普度剑典’,我也刚好修炼到‘心字卷’,以我之见,的确称得上博大精深,妙用无穷。方才慕容师姐说功法无优劣之分,这是自谦之词了,还是有些区别的。‘太阴十三剑’也好,‘北斗三十六剑诀’也罢,都是旁门左道之法,有着许多风险,稍有不慎便要反噬自身,‘太阴十三剑’会心魔丛生,‘北斗三十六剑诀’折损寿元,而‘慈航普度剑典’则是玄门正道之法,可以说是有益无害,至多就是止步不前,以慕容师姐的资质和年岁,甲子之后能走到哪一步,犹未可知。”
慕容画赶忙谦逊道:“不敢,不敢。”
秦素道:“说到旁门左道之法,‘太上忘情经’
比起‘太阴十三剑’可谓是不遑多让,厉害归厉害,却伤人伤己,甚至是伤人先伤己。”
慕容画深有感触道:“多年苦修,再加上‘心字卷’的苦功,我也只敢维持半炷香时间的‘天算’状态,若是再多,便要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秦素道:“‘太上忘情经’对于境界修为极高,若是修为不到,只能取巧,我的取巧法门是‘太平青领经’,慕容师姐想要取巧,只能在‘慈航普度剑典’上做文章了。”
李玄都接口道:“道门一统,我倒是不介意将‘太平青领经’传授给慕容师姐,只是听岳母的意思,是想让慕容师姐贵精贵专,不要贪多,那我也不好自专。”
白绣裳微笑道:“并非每个人都是紫府,一味贪多,便是样样不精,还是专精一两样绝学为好,虽说‘慈航普度剑典’的‘无字卷’不能化用万法,但也有一番妙用。所谓‘无’字,既有无相之意,也有破后而立之想。只是我不曾修炼‘太上忘情经’,能有多少增益,却是不好妄言,不如请紫府帮忙指点从聿一二。”
话音落下,白绣裳取出两本书册,分别递给李玄都和慕容画。看其材质,应该不是正本,而是白绣裳亲自誊写的副本。
李玄都这才明白,白绣裳先前绕了那么大的圈子,就是为了此刻。毕竟李玄都今不同往昔,白绣裳也不好如以前那般直接开口指点李玄都,只能是借着指点慕容画引出此节。否则她又何必在旁人面前指点弟子,江湖规矩,授徒一般都是只有师徒两人。
而且慈航宗向来是以八面玲珑著称,分明是要赠书,说的倒像是白绣裳求着李玄都一般。
既然是白绣裳的一番好意,李玄都不好拒绝,接过秘籍,开始翻阅。
到了李玄都这等境界,甚至可以逆推功法,所以此时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很快便大粗略浏览一遍,大致做到心中有数。
总体而言,“慈航普度剑典”的根本在于禅武双修,或者说佛剑合一,剑道和佛法相互对应,佛道在上,剑道在下,以佛法驾驭剑道。故而“剑字卷”是剑道,“心字卷”是佛法,“无字卷”是剑道,“我字卷”是佛法。
“剑字卷”和“无字卷”同是剑道,关键在于内外有别。
“剑字卷”是外,驾驭千百剑,剑法剑势之繁复多变,实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共包含了六十四种剑法,风格截然不同,或大开大阖,或以慢打快,或如梨花绽放,或如疾风劲草,或古拙凝滞,或迅如雷霆,或如清风明月,或如金戈铁马,或如大江大潮激荡三千里;或如小桥流水绵绵不绝。一众风格迥异的剑法被糅合一处,不见半点冲突,极变化莫测之能事。又有“千剑观音”和“万劫佛光”等绝学贯穿四卷始终。
“无字卷”是内,修炼之人虽要自废部分气机,但体内却可自生一股剑气,助其御剑、养气、明神、益身。剑气行于经脉穴窍之间,令脉窍丹田日渐宽广,更胜从前。
这也是大多数慈航宗弟子终身止步于“心字卷”的缘故,毕竟几乎没有人甘心将辛辛苦苦修炼的一身气机白白废掉,所以许多人观看“无字卷”后都会卡在这一步上。这一步既是“无字卷”的入门,也是一道心性考验,故而“无字卷”要在“心字卷”之后。
之所以如此,倒不是慈航宗祖师故意为难后代弟子,而是不得已为之,“无字卷”的关键在于将修炼之人的气机化作一颗种子,种入中丹田,承上启下,继而剑气由体而生,无形无相,千变万化,最是克制“吞月大法”或者“蚀日大法”。
一个人的丹田经脉承受能力终究有限,除去修炼体魄不修气机的人仙,其他人若不废去气机,从丹田中培养出最微弱的剑气逐步适应,而是直接将气机全部转换为剑气,那么就犹如千万利剑在自己体内穿行,只怕功法未成,自己先要身死。
正因如此,“无字卷”的自废气机并不是李玄都的跌落境界,而是破后再立,从头修炼,进境更甚先前十倍,甚至是顺势一举破关,更上一层楼,气机也更为精纯。
对于如今的李玄都而言,倒是没那么复杂,他不必自废修为,他有“长生石”和“漏尽通”,完全可以直接在体内转化剑气,顶多是吃些“剑气过境”的苦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