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学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衣山尽
他这一声说得情真意切,牵动了殿中众人心中的悲伤,顷刻之间,又是一片哭声响起。
好不容易等大家安静下来,孙淡这才对洪夫人和刘夫人道:“二为夫人放心,虽说我孙家这次出了事,孙岳和孙浩二位兄长也被革了功名,免了职,但孙淡一定会找个机会向天子求情,看能不能法外开恩,恢复他们的功名和职位。”
汀兰也插嘴说:“对对对,我家淡老爷可是天子面前的红人,天天都能面圣的,你们的功名和职位都着落到老爷身上了,反正也不过是说一句话而已。”她越说越得意,嘴角上也带着一丝自得的笑容。
孙淡心中有些恼火,这个汀兰也太要强了,在这种场合说这样的话合适吗?
他看了汀兰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责备。
汀烂吃孙淡这一眼,心中一突然一颤,终于闭上了嘴巴。
孙淡这个承诺让一直木呆呆地跪在一边的刘夫人和孙乐眼神一亮,母子二人对视一眼。
然后,刘夫人缓缓地说出一番话来。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xuan1 (长按三秒复制)!!





大学士 第二百四十六章 挣回面子
刘夫人缓缓道:“多谢淡哥儿,我母子和整个孙家人都要依托给你了。”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在大家看来,孙鹤年的死同孙淡虽然没有直接关系,可他却要负点连带责任。刘夫人作为一个未亡人,应该很恨孙淡才对。
可这句话一说出口,不但刘夫人已经承认孙淡是孙家的家主,还将整个家族的大权全盘让了出去。
这就让人有些不好理解了。
可主母这么说,大家又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刘夫人这几天也是惶然无计。她虽然很有心计手段,可总归是一个女人,遇到这样的大事,就再也想不出任何法子。如果孙淡真得对孙家不理不睬,可以肯定,孙家会就此没落下去。她和儿子,还有府中众人也只有饿死一条路可走。
刚才孙淡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孙淡不但愿意承担起孙家所有人的生计,还会肩负起重振孙家的重任,恢复儿子和府中众人的功名和职位。这也是孙家唯一的翻身机会了。
刘夫人本是刘大夏的女儿,又是孙鹤年的妻子,见识上比普通女人不知要高出多少。以前她父亲出事的时候,也经历过荣辱兴衰,知道要想活下去,还真得要找个大靠山。
而且,孙淡为人真诚,又是孙家子弟。他肯出手救助,已是高义之举。
一想起自己以前那么对待孙淡,而孙淡却不计前嫌对自己施与援手,刘夫人心中突然有些愧疚。
听到众人一片哗然,刘夫人森然喝道:“都安静,淡哥本是我们孙家人。老爷这次出事,错在老爷身上,怎么可能怪在淡哥儿身上。若有人在下面多嘴多舌,直接赶出孙家。”
说完话,她站起身来,同儿子孙岳一道朝孙淡行了个礼:“见过淡老爷。”
孙淡忙将他们扶起:“夫人请起、岳哥请起,都是自家人,多余的话就不说了。”
有刘夫人带头,众人纷纷上前见礼,算是认了孙淡这个当家人。
在座的不是长辈就是平辈,也有不少是孙淡的朋友。孙淡一一客气地回礼。
其他人还好,如孙浩、孙佳、江若影等孙淡以前的朋友,上前见礼的时候,眼神中却另有一番意味,让孙淡心中也大为感慨,只对众人说:“大家的生活问题不用担心,有什么事找枝娘和汀兰。”
汀兰更是得意,一想起当初自己被孙府赶到孙淡身边的时候,一想到要同孙淡朝夕相处,心中固然有着一丝兴奋,但更多的却是失落。毕竟,孙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如何能同会昌侯府的富贵荣华相比。可她万万没想到孙淡如今会显赫成这样,而自己也摇身一变做了一个有分量的人。
枝娘是个老实人,孙淡家务事大多出之汀兰之手。于是,这个小丫头便打叠起精神来安排:“大家都饿了好几天了,放心,我已在醉长安酒楼订了十几桌酒席,等下他们就会送饭过来。天气也凉下来了,该添置新衣服了。我们孙家也不缺布料,也请了裁缝,等大家都安置好了,就会过来给你们量体裁衣。对了,这地方太挤,没办法住人。淡老爷已经在琉璃厂起了个宅子,不过,还得等下几年才能住进去。而今,淡老爷向山西的史老板借了一个院子,地方倒也宽敞,大家可以在那里暂住。不用担心,有事你们说话,都是自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孙字……”
孙淡也懒得管家务事,就坐在灵前同两个夫人,还有孙佳、孙浩几个好朋友说话。
孙淡说:“本科顺天府乡试之后,我应该能中举人。前几天我请了圣旨,准备到顺天府寻一个县做知县。岳哥儿和浩哥儿不如到我那里去做幕僚,当帮我这个做兄弟的一把。一来也可以混个职位,二来也可好好读书,准备三年带孝期满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以岳哥的才华,将来中个举人应该没任何问题。至于浩哥儿,读书是不成的。我找个机会同陛下说说,看以后能不能在京城寻个好的职位。”
几人都抽了一口冷气,要知道,就算孙淡有举人功名在身,去吏部选官至多也不过去地方上做个县丞。要想做知县,按照制度,至少应该是同进士出身,如此才谈得上是朝廷命官。想不到孙淡如今连个举人功名都没有,就能预定一个知县的位置,可见他在天子那里所受的荣宠之深。
孙浩本就是孙淡的朋友,他父亲的死也同孙淡没有任何关系。说实在话,他反有些恨二叔孙鹤年,若不是二叔利欲熏心科场舞弊,父亲也不回手到牵连。忙道:“我要在家守孝三年,只怕不能同淡哥一起去。”
孙淡:“守孝三年只说这三年不能科举,不能做官,你到我那里挂个名字领份薪水又有什么打紧。”
孙浩想了想:“却也是,那我就去吧。”
孙岳:“我还是不去了,我要在家里陪母亲。”
孙淡:“好,你若不想下去,就在家静心读书吧。”
他说着话,就喊枝娘过来,递过去一叠银票:“这几天你受累,好好安葬松年公和鹤年公,务必要风光体面。”
两个夫人更是感激。
孙淡看了看四周,突然觉得有些奇怪,迟疑着问:“按说这灵堂也设置了好几天了,怎么不见有人来吊唁,还有,你们怎么被抄家抄得像水冲过一样?孙佳,你不是还有些体己钱吗,怎么不拿出来买点吃的。”
孙佳愤恨地说:“府中被抄之后,我们身上还藏了些细软,按说也能活下去。可那黄锦带着东厂的人又抄了一次,将我们身上的钱票刮了个精光,说是他在北衙的时候被你骗了不少钱去,如今要在孙家头上找回来。
刘夫人也说:“至于没人来吊唁也可以理解,人走茶凉。鹤年他们在位的时候或许还有一分人情,可如今他们出了事。杨首辅深怪贺年科场舞弊,坏了杨门的声誉。百官们知道首辅大人的心意,也都不敢过来。”
说到这里,孙家人都低头垂泪,表情是又羞又愤。
孙淡哼了一声:“这些官僚们还都是伪君子,不过,夫人你们也不要伤心,鹤年公和松年公的已经停灵多日,找个吉日入土为安吧。这个面子,我们孙家迟早是会找回来的。”
他心中犹豫是不是该写几个帖子去请几个客人过来,想了想,又觉得没意思,强扭的瓜不甜,以他孙淡的面子倒不难请动几个朝廷大员过来捧场,可是这么有意义吗?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家人兴冲冲地跑进来:“淡老爷,淡老爷,有贵客到。”
孙淡还没说话,汀兰呵斥一声:“你慌张个什么劲,平日里也是缺乏管教,谁来了?”
家人忙回道:“回如夫人的话,顺天府尹骆大人求见,说是来吊唁鹤年公。”
众人都吃了一惊,顺天府是京城政务和治安的最高长官,正四品,可直接上殿面君。而且,顺天府还有承接全国各地诉状的资格,相当于一个小刑部。
顺天府管的是北京的治安与政务,同时也联着六部以及内阁。也就是说,如果坐在顺天府尹位子上的那个官员愿意,他就有能力通过皇帝,影响、更改、甚至全面推翻众多衙门的决议。凭着一个职位的力量,能够同时插手众多中央部门的事务,而且还不算越权.。
顺天府是如此重要,身为顺天府长官的骆大人也是当朝炙手可热的权贵,寻常人请都请不到,如今却跑过来吊唁孙鹤年。以孙鹤年生前的面子,可请不动这样一尊神。
因此,听到骆大人亲自过来,大家都知道人家看的是孙淡的面子。
于是,孙家人看孙淡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丝敬畏。这还不算完,还没等孙淡出门迎接,又有家人来报:“淡老爷,翰林院学士杨慎前来吊唁鹤年公。”
接着又有一人来报:“淡老爷,吏部尚书乔大人前来吊唁。”
“淡老爷,北衙陆炳大人前来吊唁鹤年公。”
……
大殿众人都面面相觑,心中震撼,这几个人都是本朝重量级的实权人物,代表着不同的政治势力,这几个人同时过来。就算再笨的人也知道这几人并不单单为吊唁孙家这两个死者,而是为孙淡而来。
不过,这情形也让孙家人都扬眉吐气了一阵。一想起前几日的凄凉零落门可罗雀,如今全突然来了这么多吊唁的客人,大家都觉得很是欣慰。
人活一张脸,前几天孙家办丧事的时候也曾发出去很多帖子,可孙鹤年孙松年以前的那些同僚同年同窗们好象生怕粘了孙家的晦气,这么多天过去了,硬是没一个人登门。
这一把,孙家总算将失去的面子挣回来了。
孙淡吩咐:“大开中门,随我去迎接众位大人。”
出了庙门,孙淡就吃了一惊,外面好多人,车马轿子已经将一条街挤得水泄不通。杨慎、乔宇和顺天府尹骆大人已经等在那里。
孙淡忙拱手:“孙淡见过众位大人。”
“不用多礼。”乔宇同孙淡关了大半个月,关系非常密切,“我等今日前来,一来是吊唁孙鹤年,二来今天是发榜的日子,我们准备在这里等孙淡你的好消息。”
孙淡心中知道这并不是这几人来这里的原因,估计他们还有其他的话要说,道:“各位大人请进。”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大学士 第二百四十七章 试点县
陆炳还是那副笑嘻嘻的模样,他在众人中职位最低,可因为同皇帝关系特殊,加上又是锦衣卫的人,几位大人对他却也很客气。
进了灵堂,陆炳抢先一步去给孙鹤年和孙松年上香。
见此情形,乔宇和杨慎等人这才醒悟过来,也都鱼贯上前,一脸肃穆地上前吊唁。
洪夫人和刘夫人见这几个大人物登门吊唁,心中也俱是欣慰,又想起前几日孙家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情形,眼睛一红,顿时哭出声来。
她们这一哭不要紧,孙府上下上百人同时痛哭,一时间,整个灵堂里哭声一片。
这一回,孙府算是将前一段时间丢掉的面子拣回来了。如今,家中虽然换了主人,又孙淡当家作主,可有他在,孙府未必不能恢复往日的荣光。一想到孙淡的情义,众人在心中也慢慢地接受了孙淡这个新的族长。
乔宇等人没想到孙府等人哭成这样,都是感叹。
杨慎是孙鹤年的同门兼同窗,便上前安慰了几声。
刘夫人也是个识大体的人,知道这么哭下去有些失礼,忙抹了眼泪,吩咐下人收拾出一间干净的禅堂将众位大人请了进去。
杨慎等人来得匆忙,孙府也没有准备,只烧了一壶热水送了过来当茶。
好在众人今日来这里另有目的,也不在意。
孙淡招呼众人坐下,他知道他们来这里一定有目的,也不先问,只同他们说写闲话。
看得出来陆炳的突然到来让几人有些措手不及,有这么一个特务在场,有些话大家也不好说。坐了半天,五人尽说些今天天气哈哈哈,却不切入正题。
最后,还是陆炳忍不住挑明道:“各位大人有话尽管说吧,实话说吧,陆炳今天到这里来是得了圣旨了,也就是个传话的。你们有话直说,等商议好了在顺府实行新税法的事情商议好,我也好回去复命。”他笑着朝孙淡挤了挤眼睛,“静远你先开始吧。”
孙淡这才明白这个陆炳原来是代表皇帝过来的,便咳嗽一声朝顺天府尹行了一个礼,毕竟他将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自己若上任可就是他手下了,面子还是要给的:“骆大人,要不你说几句。”
骆大人的名字叫骆华年,此人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实在人,否则也不可能在京城做地方官,他想了想,说:“我也得圣旨,让孙淡你到顺天府做知县,拿一个县试行新税法,作为顺天府尹,本官竭力配合就是了。新官上任,具体去哪一个县,自有吏部来定。这事孙淡你问乔大人就是了。”
说完,就将嘴紧紧地闭上,来一个君子讷于言。
乔宇也拿骆大人的木讷没有办法,摸了摸胡子,也不推脱,说:“孙淡,我下来斟酌了一下。顺天府共领五州十九县。即通、蓟、涿、霸、昌平五州和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安、固安、永清、保定、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宝坻、宁河、三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十九县,又混称为顺天府二十四州县。其中大兴、宛平二县倚郭,称为京县,甚是要紧,自然不能给你。至于通州,乃是漕运码头,也不能乱动。这三处且不说了。”
乔宇是吏部尚书,六部尚书之首,相当于后世的中央组织部部长,负责整个朝廷的人事安排。刚才这一番话他说得很细,解释得也很清楚。孙淡一听就留了心,通过这一席话,大概就可以琢磨出吏部任免官员时的思路。
这可是乔宇宙做官这么多年历练出来的政治智慧,得仔细听听。
乔宇又接着说:“当初成祖迁都北京,为的就是‘以天子戍边’,京城虽然是天下腹心,可却要担任地抵御北方草原民族的重任,很多地方都修建有坞堡卫所,军队与地方行政搅成一团,也不利于孙淡你推行新税法。如此一来,密云、怀柔、蓟、涿、霸五地也不用考虑了。至于昌平,那是武宗皇帝的陵寝,没多少百姓,也不可去。”
孙淡不住点头,深以为然。实际上,经乔宇这么一说,他才愕然发现,其实北京很多县城的功能都很单一。比如通州,不过是一个大的转运码头和兵战;昌平则是皇家陵园、至于宛平,怀柔等地,根本就是一个大军营。这几处也没多少农田和百姓,这才农耕社会还颇为奇特。
杨慎也道:“确实,如果静远去了这几处地方,只怕成天就只顾着同军队和各大衙门的派出机构打交道,也没办法看出新税法的效果,根本起不到标本作用。”
乔宇:“因此,我下来想了想,孙淡你这次税改试点必须找一个人口多,耕地多的地方才能看出新法的好坏。可如东安、武清等地也没有缺。想了想,就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
陆炳也听得入神,问:“什么地方?”
乔宇缓缓地说出两个字:“房山。”
听到这两个字,众人都有些哗然,杨慎连连点头:“那地方不错。”
乔宇笑了笑:“房山人口多,又没有驻军,正合适。”
孙淡想了想,那地方确实有些偏僻。明朝的房山可不是后世的北京市房山区,还是一片荒芜的山地。地势东低西高,县境中百分之七十是山地。百姓多大居住在房山县城一带,而且,这地方也有个麻烦事情,就是县中九成以上农田都属于公卿大族,这些人可是不用交税的。要想在那里清丈土地,在他们虎口拔牙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按照孙淡当初的想法,他的新税改并不想同世家大族发生太大冲突。历来,改革的先行者可都没什么好下场。比如秦时的商鞅,比如吴起,比如王安石。可若去房山,就免不了同豪族产生矛盾。这些大家背后有着一根由座师、同年、亲友编制而成的关系网,牵一发动全身,别到时候将自己填进去才好。
他正犹豫着是不是要拒绝,可眼角无意中看到杨慎和乔宇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并微微一笑。心中立即雪亮,这两人可都是杨系官员中的干将,他们之前应该已经达成默契了。
不可否认,孙淡同这二人私交很好。但政治人物考虑问题都会从大政上着眼,这里面可没有任何私人感情可讲。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大学士 第二百四十八章 解元
孙淡这么一想立即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情。
正如孙淡所了解的那样,房山有十来万户人口,因为靠近京城,人口也多,算是一个上县。可就因为位于京郊,事情就有些复杂。县中的良田大多为地方豪族所有,九成以上的土地是不需要纳税的,剩下那一成土地,每年也交不了几粒粮食。
据孙淡以前在豹房所查阅的卷宗上记载,房山每年所交的皇粮国税加在一起,折合算来总共也不过两千多两白银。一个上县,每年才交这点税,说起来还真是一个笑话。
如今,海内升平,百姓富足,是明朝难得的繁荣时期。
明朝的税务总体来说还是很轻的,对士大夫阶层也颇多优惠,如此一来,国家财富大量流失到地主和豪绅阶级,政府和皇帝却没有享受经济繁荣的好处。
这个现象不但孙淡和皇帝看到了,杨廷和他们也是心知肚明,大家都有心改革。只不过,在改革的方式上,各人都有个人的看法。
比如皇帝,虽然想改革,却不愿意做太大的调整,毕竟他刚继承皇位,需要一段时间巩固权位。而孙淡也不想太激进,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给自己惹大麻烦。因此,孙淡和皇帝都认为,大动不如小动,先找个地方试试水再说。这次改革是经济改革,也只限于税改这个层面上。
而杨廷和则认为要改革就得来一场急风骤雨,要想推行新政,还得从人事上着手。否则政策再好,底下的人虚以委蛇,再好的计划也要破产。在杨首辅看来,裁撤多余官员比税务改革还紧急。
孙淡这次要去下面试点就由他去好了,干脆给他找一个像房山这样的地方让他知道其中的厉害,让他充分认识到,不理顺人事,再好的章程也终归于无用。
孙淡心中苦笑:杨首辅这是要给我一个下马威,也好让我加入到他的政改阵营之中啊!我这次下去清丈土地,增加税收,若单靠收田赋,能征多少税上去?要想增加收入,就得去动士大夫和地方豪绅的土地,那些人同京城的大姥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动一个就是动了一群。要想顺利改革,就得同杨廷和联手修理那些官员。这种得罪人的事情可干不得啊!
我孙淡当时在皇帝那里不是信誓旦旦地提出那个考成的法子吗?别到时候皇帝也给自己来个考成,以增加的土地和税收来衡量孙淡的的政绩。恩,以小皇帝的性子,应该会这么干的。
可去什么地方还不是内阁和吏部说了算,孙淡也没有奈何。与其与乔宇和杨慎他们讨价还价,让他们看轻了,还不如爽快些。
孙淡只得苦笑一声:“既然各位大人都安排好,孙淡恭敬就不如从命了。”
见孙淡答应,杨慎和乔宇都心中欣慰,都在心中暗叫一声:历来房山知县一职都是烫手的热山芋,不但没有任何好处可捞,还冒着得罪朝中大员的危险。这个孙静远迎难而上,倒是个有担待的人。
杨慎心中却有些替这个老朋友难过,也能想象出孙淡将来去房山后将要遇到的压力。不过,他来这里见孙淡是父亲的交代,却不能打马虎眼。于是,杨慎一挺身体,语气变得郑重起来:“静远,你当初在天子面前提出的考成法,家父听了后觉得是个好法子。我这里过来,就是想替家父问一句,静远去房山任职之后,一年之中能为朝廷新清丈出多少土地,增加多少税收。
此言一出,在座众人都听出他话中咄咄逼人的味道来。
孙淡也觉得有些头疼,反问:“阁老的意思是?”
杨慎道:“房山也是一个上县,就依顺天府其他上县的标准吧。”
顺天府尹骆大人缓缓说:“依通县的标准,房山每年当为朝廷交纳赋税折合成白银,应该是三万两。这个数字应该是可能的,房山有户十万,以每年每户交纳二钱银子算,百姓负担也不会太重。”
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就将这个数字给定了下来。
孙淡心中好笑,通州可是水陆要冲漕运码头,一年所交纳的赋税别说三万,五万都不止。可房山是一个农业大县,九成以上的土地免税,让我一年交三万,这不是逼公鸡下蛋吗?
可在座众人都是杨首辅的人,都在逼我孙淡和身后皇帝加入到他们的政改中去,我孙淡只有一张嘴,他们又都是我的上级,还能拿他们怎么办?
不过,这却也为难不到我。
孙淡突然想起一事,眼前一亮,心想:反正皇帝只管要钱,我想办法给他弄钱就是了。既然靠田赋弄不到什么银子,何不从其他方面着手。比如商业、手工业,这东西可比种地来钱得多。陆家钱庄那边且不去说他,因为有皇帝和陆炳、黄锦的股份,不好动。至于晋商那里,也是一笔可用的人脉资源,得想办法把那群人给引过去。无商不富,商业税可比农业税高太多了。
1...9495969798...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