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南兴县的县委县府驻地在南兴镇,那是一个边陲小镇,依然处于军管状态。鉴于此,李路等人决定先从南防镇开始调查摸底。
南防镇在港湾边上,这是一个拥有得天独厚海港的小镇。经过发展,日后会迅速超越南兴县所在的边陲小镇,一步成为地级市,直接取代了南兴县,摇身一变成了南防市。
不过,这个时候南防镇还没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依然保持着渔港经济的状态——基本靠沿海的捕捞业来支撑。
因为要进入战区,所以李路等人以新光明厂公安保卫处的身份出动,按照标准来着装,不但随身带着配备的小砸炮,还在后尾箱那里扔了三支五六冲战术改以及一挺五六轻机枪和几箱弹药以防万一。
他们都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枪械的人员,带着这些东西上路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必要的时候,在现场没有指挥员的情况下,李路还能以光明民兵营副营长的身份接管现场指挥权。
在车上,李路一边开车一边对张卫伟和万山说,“退伍兵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甚至可以说是财富。部队这个集体,是人类迄今为止组织管理最为严格执行力最强悍的集体,恐怕未来不会有任何一种集体能够超越部队。纪律,执行力,这是最重要的东西。马工他们劝我说,这么搞负担会很大,而且需要投入很大的资源来进行培训。要我说,这些都是值得的。从做企业的角度出发,这么干显得盲目,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么做非常值得。经过培训,接受过部队教育训练的人员,有强于普通人的能力,这一点我是非常相信的。”
李路道,“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十分不愿意看到在前线奋战的弟兄们,把脑袋挂裤腰带上拼杀,退伍回到家后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这是犯罪。”
“头儿,我非常支持你的决定,投入再多的钱,这个事情,我都认为必须要做。”张卫伟说道。
万山自不必说,他和李路一样,感受深刻。事实上,万山退伍回到家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务农。
老连长邓连坤的例子就在眼前,李路又何尝不会参杂进个人情感呢。其实,红星内部对李路的反对意见是很多的,大家能够理解接收退伍兵进入工作,但是不能理解李路的照单全收。
那不是合格的企业家该做的事情。
该不该做,李路决定了,其他人反对也没有用,按照指示落实下去就是下一步工作。
万山突然说道,“班长,我有个想法。”
李路回头看了眼,道,“说说。”
“新光明厂有民兵营,咱们红星系的企业工厂,也完全能够组建民兵团什么的。几个工厂加起来,一个团绰绰有余。我之前看过相关的规定,陆港地区也在战区范围,红星厂符合组建民兵部队的条件。”万山有些激动地说道。
无疑,这个办法如果可行,那么大量的退伍兵的安置就有了绝好的去处——以民兵部队的名义,平时参加工作搞生产,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打起仗来马上就能拉起一支部队支援前线。
这个办法对于缓解红星内部的反对声音更是有些很好的效果——因为那是以国防的名义,地方政府的拨款不用想,至少二十年内不会有这种好事,但是胜在有政策方面的支持,而且还能为企业带来很好的声誉。
李路有恍然开朗的的感觉,慢慢的思考着说道,“民兵部队不算是部队,是地方组织的准军事组织,不过指挥管理权必须得归一级党委。”
经过万山这么一提点,张卫伟的脑筋也活路了起来,说道,“可以建议红星工业园区管委会成立民兵团,红星工业园管委会是地委的直属机构,有这个权限的。咱们把组织军事训练的指挥管理权交给管委会,这不就得了?”
李路猛地一拍方向盘,道,“可行!这么一来,别说一千人,再来一千人,也没有丝毫的压力!”
民兵建设属于国防建设的范畴,国家有这方面的拨款,地方政府财政也有这方面的预算,但是显然少得可怜,哪怕到了三十年后富得流油的状态,预算均分下来,用在国防建设方面的也显得过少。
不过,要的是一个名义,既可以解决大量接收退伍兵在体制层面的隐患问题(你集结那么多退伍兵想干什么?),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好的政策方面的优待(我为政府解决了大困难以情以理都应该给我一些优待政策)。
人工成本这个方面,实际上红星内部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放在第一位——当前人均工资只不过四五十块钱,哪怕是加上其他保障,人工成本都不会高到哪里去。大家担心的是,一下子把这么多人纳入红星的薪资体系会形成巨大压力——红星薪资体系中的人工成本才是最高的。
刘贵松算过一笔账,红星薪资体系中一名最普通的职工的维持成本每个月都要在六百块钱左右。平均下来已经过千了。这是一个让人害怕的数据。也就是说,维持红星系体制内职工队伍,每个月都要一百多万元的支出。
能让退伍兵弟兄们有一个安稳的工作,起码能顾上一家老小的温饱,这是李路的底线。
经过万山的启示,李路甚至拓展开去想到了另一个绝佳的安置大量退伍兵的办法来,堪称完美!
奋斗1981 第446章 遭遇敌军特工队
李路正待把想法说出来,让张卫伟和万山一块来探讨探讨,突然前面落下几颗炮弹,把前面的路面砸了个稀巴烂!
下意识的,李路把lc80开进了路边的树林里,一脚刹车把车子刹住,随即取出门板夹层位置的五四式手枪,同时推开车门,人就滚了下去。
他的动作非常快!
根本不需要他多说什么,张卫伟同时推门滚下车,而万山则一个后翻,直接从第二排翻到了后备箱里去。李路的这台主要用来干农活的lc80拆掉了第三排座椅,因此后备箱非常的巨大。
万山翻到后备箱里的时候,李路已经运动到车尾部,拉开了后备箱的门。万山把里面的两支五六冲战术改扔出来,李路接在手里,连同两个装满了备用弹夹的帆布背包,快速来到车右侧,把其中一份扔给张卫伟,两人马上以车头为掩护,建立了方向。
背了一支五六冲战术改之后,万山把五六轻机枪提起来,又背了一背包的弹药,提了两个弹鼓,人就从车上下来了,迅速的往左侧去,找到一处小土坡,马上就在那里建立了机枪阵地,枪口直至前方道路。
整个过程,从前方有炮弹落下到完成临时防御阵地的建立,居然没有花掉三十秒!
可想而知李路三人的战斗意识和战术素养多么过硬!
此时,李路才会去思考一个问题——哪来的炮弹?
“头儿,这里距离前线有一百多公里,怎么可能会以后炮弹!”张卫伟很紧张,百思不得其解,他的紧张来源于,他基本能肯定那不是越军的炮弹。
李路冷静地说,“但是这条路距离海边只有两公里。”
张卫伟猛然想到,如果选择从海路渗透的话,距离不到五十公里!哪怕对渔船来说,那也只是两三个小时的事情!
但是,有可能吗?
这片海湾有很多海军的巡逻艇,越军的特工怎么可能渗透到这里来?
“那是八十毫米左右口径的迫击炮,分解状态能够通过单兵进行携带。”李路观察了一下大概百米外的弹坑,皱眉说道。
他选择的这条路其实是海边的小路,平常极少车辆行走,但是胜在距离短。不是很熟悉这一片的人,是不知道这条破破烂烂的海边土路能够一直通往边境。大规模战事的时候,不少部队是通过这条路进行快速运动部署的,因此能够通行汽车。
警戒了有三分钟,没有炮弹再落下,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迹象,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
李路果断下达命令,“接触一级警戒!向我靠拢!”
万山提起轻机枪快速运动过来,张卫伟也从位置上撤回,三人在lc80车头那里汇合。
从车里把地图包取出来铺在发动机盖上,李路拿起铅笔迅速找到了位置,“这里是我们所在的位置,白浪湾西北侧。”
他拿手指向海边,神情凝重,“不排除有小股敌人贴着海边潜入到这里,距离边境线实际距离只有三十多公里。”
张卫伟和万山的的眉头深深皱起,心底一股怒火已经在酝酿。敌人居然胆敢侵入我海防搞事,这是不长记性,大规模战事没把他们给打疼!
李路沉声说道,“三公里外的海边有个渔村,看,焦东村,根据迫击炮的口径判断,很有可能是从哪里打出来的。”
万山毕竟有比张卫伟更加丰富的作战经验,他皱眉问道,“他们往公路打几发炮弹,有什么目的?这样只会更快的暴露自己。”
快速思索了一下,李路从口袋里取出一份军区情报部门传过来的绝密级别的作战计划通报。出于谨慎,出发前他致电方鹤成,要来了一份战区部队近期的行动计划,一直贴身带着。
行动计划的内容都在他脑子里,但此时,眼前发生的事情太过诡异,他必须得再三确认。
很快,他把行动计划铺开摊在地图上,指着里面的其中一条,沉声说道,“如果是敌人的小股特工队,他们的目标很有可能是我方的这支部队。”
“后勤运输队?”张卫伟吓了一跳,飞快的算了一下时间,他脸色大变,“按照计划里的时间,这支后勤运输队就在我们身后,再有一个小时,他们就会通过这里!”
李路缓缓点头,“基本上可以肯定了。这里是后方,后勤运输队也不是第一次走这条路往前线输送物资,因此只有一个班的护卫兵力。”
万山指着路面上的那几个弹坑,道,“重载卡车过不了,必须得停车对路面进行填充。”
眼下,情况基本清楚了。
李路的目光顺着炮弹打来的方向看向此时还看不见的被树林遮挡住的焦东村,后勤运输队绝对想不到有敌军特工队混了进来,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肯定会损失惨重。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马上做出了决定,道,“老张,你马上掉头返回,开上车,找到后勤输送队,提醒他们。我和万山过去看看情况。”
“是!”
三人飞快准备起来,此时装备方面最明显的进步在于,他们携带了摩托罗拉公司的最新产品,手持大功率对讲机。尽管重量和体积还很大,但比起需要背负的单兵电台,已经属于小巧型,通话距离达到了五公里。
红星厂自己制作了战术背心,左边肩膀后面可以固定对讲机,使用软质线路把送话器和耳麦分离,耳麦挂在右耳上,送话器挂在脖子那里,使用摁键式开关控制开启关闭。
这差不多是简陋版本的第二代单兵电台了。
亮点在战术背心上面,李路亲自设计的前后能够插入防弹钢板的战术背心,能够满足四个备用步枪弹夹、四个备用手枪弹夹、四枚手榴弹、水壶、防毒面具等的挂载。这是试用版本,李路带过来想着有机会就穿上试试,毕竟越往南越靠近交战区,但没想到才进入南防镇就得用上这些试验阶段的装备。
准备妥当,李路交代了张卫伟几句,随即和万山掩护着张卫伟驱车掉头返回。目送张卫伟走远之后,李路和万山越过道路,钻进了树林朝着焦东村的方向而去。
海边的地貌依然保持着自然态势,六十年代的大砍伐没有波及极南之地,到处都还是绿意盎然的粗细不一的树丛,挡住了从海边吹过来的风。
树林间隙的平地和小块空地,是渔民们见缝插针开荒出来的田地,种植着一些热带农作物。李路顾不上这些,径直的踩踏了进去,抄最近的路线快速运动接近焦东村。
李路的判断没有错,有一股敌军特工队利用我海防空隙,使用小型渔船贴着海岸线进行渗透,潜入了焦东村。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撞上了焦东村的民兵连,发生了遭遇战,匆忙之下,他们依然按照计划向标定的道路发射了迫击炮弹,打烂了路面。
能够看见焦东村的时候,正是嗮谷场,空旷地带,中间有几堆草垛。此时,李路和万山都已经能听见枪声,零零星星的枪声,但是却没有停止的迹象。这说明村里正在发生着交火,规模并不大。边境沿海的村庄的民兵组织大多搞得很好,有抵抗力量这在李路的意料之中。
他稍稍松了口气,朝万山打了个手势,万山竖起大拇指之后,李路猎豹一样跃出去。
奋斗1981 第447章 带路情报人员
村庄很安静,并且离海边很近,也许并没有一公里的距离,甚至能够听到海浪的声音。
李路借着嗮谷场草垛的掩护,快速通过了空旷地带,在一处土坎那里一个利索的卧倒趴下展开警戒。此时,万山提起五六式轻机枪猫着腰,在李路的掩护下通过嗮谷场,在李路右侧约莫五米的距离上卧倒警戒。
标准的两人战斗小组交替掩护前进动作。
李路打量着村庄,此时他们在村庄的东北角,距离最近的房屋只有一百多米。焦东村是个小渔村,只有三十几户人家,低矮的土质平房散落在带有一定坡度的斜坡上。
一阵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李路猛然顺着枪声的方向看过去,确定了方位,而枪声却骤然停了下来。
“不能等了,加快速度!”李路扭头对万山说。
两人跃起,持枪踩着小碎步快速移动,枪口跟随目光移动。小碎步能够使得身体处于更平稳的状态,大大提高了行进间的射击精度。
当前这种情况,换成其他人,很有可能到现在都没能进入状态。从一片和平祥和的陆港市区驱车八九个小时抵达这里,仅仅八九个小时,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常人是很难接受这样的剧烈变化的。
李路和万山有极其敏锐的战场意识,别说这是在距离边境交战区域只有二三十公里的地方,就算是在我国腹地,只要遭遇这样的情况,他们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战士状态!
房屋大多是低矮的土坯房,砖石机构的几乎看不到,巷子过道有碎石有瓦砾,凹凸不平,解放胶鞋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声音,墙角的位置一般都种有长条的岩石,一方牛车的车轮撞击到墙角。一些果树散乱地种在门前或者屋后,竟然在这边能够存活下来,可见这里的土壤有足够的养分。
一名男子跌跌撞撞的突然从前面的墙角里冲出来,李路猛然低喝道:“举起手来!”
那名男子的动作非常快,看见李路的时候,下意识的抬起手里的五六冲,突然的听到熟悉的普通话,当即松开了扣掉扳机第一道火的食指,保持着警惕疑惑道,“华夏人?”
此时,李路身上的绿色军装是最好的证明,万山在他身后,对面的男子看不到,这么做的好处是,不会被敌人一次性全部打倒,保存了反击力量。
李路放下枪,取出证件,道,“光明民兵营副营长,出公务听到炮弹声,因此赶过来。”
“有多少人?”那男子下意识的问道,放下枪口连忙的靠过来,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压着声音道,“有一股敌人从海边渗透了进来,我们村里的民兵抵挡不住,死了好几个人,现在全村人都被关押在那边!你的部队在哪,我去带路!”
李路忽然的露出一股邪笑,左手闪电般出手握住了那名男子手里的五六冲的枪管往外一撑,右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拔出了三棱军刺,顺势把那名男子抵在墙壁上的时候,三棱军刺的尖头已经抵在了那名男子的脖子上,只需要稍稍用力,就能给他捅个对穿。
“你这是干什么!我是自己人!”那男子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兀自强辩道。
此时,万山已经开始对周遭进行警戒。
“不要高声,否则后果你知道,你应该认识我手里的东西。”李路冷冷地说道,“穿着老旧的五六式军服拿着我们的五六式冲锋枪,你以为就能瞒天过海了?你身上的猴子味道,隔着三里地都能闻出来!”
男子不说话了,三棱军刺的冰凉,让他清楚一个事实——不配合,那就是个对穿。
万山掩护,李路拽着那名男子运动到左侧的一座院子里,那里空无一人,有矮墙作为掩体。李路要在这里进行审问。可以肯定的是,刚才那一阵骤然响起的激烈枪声之后,焦东村已经没有抵抗力量了。
“同志,我是被逼的,只要你放我一马,我一定配合你们救人。”男子几乎要跪地求饶。
李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说道,“我叫邱世宝,是越南华裔,特工司令部以一万美元的薪酬招收精通华夏语的外勤情报人员,我没抵挡住诱惑报名了。请相信我,我不是现役军人,是他们聘来的,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
李路取出背包绳,说道,“你不愿意说实话,那我就不需要你说了。”
说完就往邱世宝的嘴巴上捆绑,邱世宝支支吾吾的猛摇头,李路放开他,盯着他的眼睛。
邱世宝这才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原来,他的祖父是华夏人,到了他父亲那一代,已经是土生土长的越南人,只不过和许多华裔一样,保留着传统习惯,学习华夏文化。邱世宝的确不是越军的现役人员,但也不是单纯的雇佣人员,他本身就有服兵役的义务。
这些符合李路的判断,如果是越军非华裔现役人员,不会这么软骨头的。越军的军事人员通常骨头都很硬,很难审讯出什么情报来,他们甚至将被俘虏视为耻辱,这一点和华夏军队一样,和美军恰好相反。
邱世宝是变异的华夏种,既没有完全融入越南文化里,也没有真正接受到华夏文化,只为了钱的软骨头——参与此次行动能获得一万美元的酬劳,行动成立返回,还有另外一万美元的报酬。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说白了,他就是越军为此次行动雇佣的线人。
邱世宝苦苦哀求着说道,“像我这样的人还有两个,他们都在村西头。长官,我该说的都说了,我只是带路的翻译,一个人也没杀过,求求你放我一马!”
李路冷冷地打量着邱世宝,问道,“你刚才往外跑,是为什么?”
“村里的民兵打坏了迫击炮,原本他们计划用炮弹彻底摧毁村东头的道路的。无奈之下,他们派我去路边埋伏,冒充民兵等后勤车队过来,把他们引进伏击圈。”邱世宝低下头说。
李路问,“把关押村民的位置告诉我,在地上画出来!”
邱世宝不敢拒绝,连忙捡了一块石头在地上画起来,道,“分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关押着村民的房子,在这里,还有一个房子关押着几个民兵,这里有重兵把守。你们要救人,最好动作快点,指挥官似乎有杀掉所有关押人员的意思。”
他看见李路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用诚恳的语气再次求饶,“长官,求求你放了我,我真的只是带路的翻译。”
李路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你带我们混进关押民兵的位置。”
“好好好,我带你们去!”邱世宝顿时抓住了救命稻草。
然而,李路手里的三棱军刺突然的一刺,直接的从邱世宝的胸口那里扎入进去,刺破了他的心脏。在邱世宝死透之前,李路淡淡地说道,“我已经说过,如果你不打算说实话,我就用不着你说了。”
邱世宝在不甘之中死去,最后一个念头就是不该抱有侥幸心理,但是他至死都不知道,李路是怎么看出来的。
他的破绽在——他答应得太过干脆,这完全不符合怕死的带路翻译的身份。
李路搜了邱世宝身上的物品,和猜测一样,没有任何能够证明身份的东西。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人一定是久经考验的越军情报人员。
恰恰相反,李路相信他前面说的话,因为邱世宝的目的在于把他们引入陷阱,所以会想尽办法获得信任。
万山猫着腰退过来,疑惑问道,“班长,他不是华人呢吗?怎么把他杀了。”
李路道,“他祖父是华人,但他和土生土长的越南人没有任何区别,骨子里就是越南人。”
略微思索了一下,李路说道,“一会儿把被关押的人员救出来之后,一定要注意甄别,里面肯定有这个邱世宝的远方亲自同宗兄弟之类的人,否则他不可能对这里的地形这么了解。”
“明白!”
拍了拍万山的肩膀,李路提着枪越过矮墙朝村西头去,万山紧随其后。
奋斗1981 第448章 焦东村战斗1
村西头两座相邻很近的土房子所在的位置较高,此时,所有的村民都被关押在了最西边的那座有两座土房子组成的小院子里,而靠南的单座土房子则关押着村里的民兵。
这支人数有三十多人的特工队攻入焦东村已经有十多个小时了,他们的选择非常的致命——焦东村是相对独立的村庄,方圆七八公里都没有村落,除非大口径炮弹,否则不会传出去什么声音。
恰好,焦东村就扼守着海边那条土路,被我军视为重要后勤补给路线的道路。任谁也想不到敌人会深入到这里来袭击补给线,尤其是大规模战事结束之后,这太过匪夷所思。
说明一点,敌军特工队指挥官是有勇有谋的人,策划得很好——因为李路等人是一个完全意外的因素!
如果不是李路等人的意外出现并且是走在后勤运输车队的前面,后果不堪设想。
李路尝试联系了一下张卫伟,没有回音,说明张卫伟还在通话距离之外。
篱笆上缠绕着不知名的藤类植物,提供了良好的遮挡,李路慢慢伸出头去观察了一下三十米开外的那座关押着民兵的土房子,能看见三名着便装端着枪散开来回踱步警戒周遭的武装人员,相信还有藏在暗处的人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