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是,老大你放心去吧!”赵旭答应一声,带着人飞也似的走了。
李路随着项目组的几十号人浩浩荡荡的向饭堂的干部餐厅那边去。他的一半心思在牛军身上,确切地说是在六岁的未婚妻身上。瞅准一个空当,李路走过去低声问牛军,“牛老师,您是第一小学哪个班的班主任来着?”
“一一班。”牛军礼貌的笑了笑,回答。
在别人看来。或者在牛军的眼里,李路这是在搭讪,随便找个话题聊天。
李路呵呵笑道,“我有个同事的侄子就在一一班。”
“是吗,小朋友叫什么名字?”牛军问。
“这个不太清楚,呵呵。”李路有些尴尬。
这搭讪显得干巴巴的。
正不知道怎么把话题继续,牛军主动提出问题来,道,“李科长,韦德先生提到的几个词汇,你能不能帮我解读一下。什么叫51倍身管?”
李路精神一振,道,“没问题没问题。身管长指的是火炮炮管的长度,在表达炮管长度的时候,通常不是直接说数量的,而是根据火炮的口径来决定。比如51倍身管,意思是说炮管的长度是口径的51倍。如果是105毫米口径的火炮,那么51倍身管的话,表明该火炮的炮管长度是105毫米乘以51,得出的数据就是炮管长度。”
牛军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真是隔行如隔山。好几个词汇单独看我都了解是什么意思,放到句子里却总是觉得不对劲。”
“呵呵,我碰巧对军事装备比较熟悉,咱们共同学习。”
两人边走边聊,裴磊和韦德要进行交谈,朝这边靠过来,四人就自然而然的聊了起来,李路一边兼顾着和韦德聊天一边同时给裴磊翻译,还不忘用英语把牛军带进来,每个人都照顾得很到位。
这让牛军感觉得到很惊讶,这不仅仅是懂英语那么简单,没有几十年的造诣恐怕很难做到这样自然,关键在于这样的自然大多数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经历。
难道说李路有留洋经历?





奋斗1981 第048章 美方的诚意
对李路的经历,牛军也好裴磊也罢,都是无从考究的。
四人坐了一张桌子,边吃边谈。郑东云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向裴磊打了个招呼,随即对牛军说,“牛老师,我们那一桌没有翻译,你能不能移步过去呢?”
说着指了指隔壁那一桌,也是光明厂和克莱斯勒防务公司的人混坐,几名光明厂项目组的技术人员只懂一些简单的英语,交流起来确实困难。
裴磊询问牛军,“牛老师,那你……”
牛军站起来说道,“好的,我到另一桌去。”
郑东云连忙的帮忙拉开椅子请着牛军过去,还不忘不怀好意的扫了李路一眼,嘴角冷哼着挑衅的微微昂了昂下巴。
裴磊和韦德的话题依然聚焦在亚洲虎坦克所采用的火炮上面。李路的注意力都在这上面,因此暂时没去搭理郑东云的挑衅。
主战坦克的三大战术指标之中,火力是排在第一位的。
美方愿意拿出北约制式的8e1式105毫米线膛炮,足以说明了他们的诚意。但是,裴磊这边希望能够获得120毫米火炮的技术。事实上,这样的事情轮不到他们这些搞技术的商谈,但是,底下的充分接触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从与韦德的聊天当中,李路了解到韦德的家族背景不简单,家族里有好几位沾亲带故的参议员众议员,说服了韦德,让他觉得有必要给光明厂提供120毫米滑膛炮技术,对后续的技术合作有很大的帮助。
这也是刚刚李路悄悄交代裴磊的主要内容。
“华约国家已经开始采用120毫米以上口径的坦克炮,尽管贵方提供的105毫米炮性能成熟,但依然是无法与大口径坦克炮相抗衡。出于长远考虑,我们希望获得120毫米火炮的技术,哪怕是成品。”裴磊说道。
韦德看向李路,正在沉思的李路回过神来,把裴磊的话翻译过去,随即补充说道,“当然我们知道贵方的新式主战坦克当前装备的依然是这款105毫米火炮,但是根据友好合作计划,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火炮是在允许提供的范围之内的。”
苦笑了一下,韦德说道,“路,刚才磊先生说了,你并不是技术人员,我很奇怪,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这些,对你们来说完全没有了解途径的,嗯,怎么说呢,或者说是相对机密的军事装备发展状况吧。”
李路笑道,“韦德先生,我想莱茵金属公司生产的120毫米坦克炮不算什么新闻吧?我们仅仅是缺乏了解世界防务装备发展现状的机会,不代表着我们就没有途径了解到相关信息。至于我是不是技术人员,这并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亚洲虎项目对双方来说,非常具有代表性,很重要。”
韦德读懂了李路意味深长的笑容,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那些尽管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事情,但却是他们要理解的核心意义。
“不管怎么说,路,艾布拉姆斯用上120毫米炮之前,国会不会允许这款火炮的普及的。”韦德说道,“嗯,确切的说,是绝对不可能。”
李路点了点头,看向裴磊,耸了耸肩说,“裴工,韦德没有敷衍,实际情况的确如此,咱们当前没有获得120毫米坦克炮技术的可能性,一点也没有。”
120毫米以上口径坦克炮困扰华夏陆军多少年,有据可查的历史,足足要到三十年后,华夏的军工人员才基于俄罗斯提供的125毫米坦克炮研制出具有自主产权的种花家坦克炮。
裴磊遗憾的点点头,笑着对韦德说,“虽然很遗憾,但我们依然愿意给予充分的理解。”
菜肴陆续的上来。
物资再匮乏,在招待外国友人方面也绝对不会表露出哪怕一分来,况且光明厂自给自足不说,手握大量资金,采购一些稀罕的食材那是简单得很。
李路吃了他穿越以来最好的一顿饭,比过年时吃的海鲜大餐还要好。陆港是沿海地区,又背靠原始山区,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全都有。今天晚上李路全都吃了一遍。
他的吃相不会好看到哪里去。
郑东云仗着工作之便坐到了牛军身边,殷勤的给牛军夹菜,抬了抬下巴看向李路这边,低声说,“牛老师,你慢慢吃。别让某些没教养的人影响了胃口。外交场合,你看他那个吃相,丢人丢到外国友人那里去了。”
牛军挡住了郑东云的手,忍着尴尬,勉强笑着说,“郑干事,你别夹了,我自己来吧。”
郑东云回过神来,看见同桌好几位技术科的都看着这边想笑不敢笑的样子,瞪了他们一眼,连忙收手,对牛军说道,“好的好的,那,牛老师,你自己吃,多吃点。你在家可吃不到这些,都是厂里为了招待外国专家团队特意采购的,多吃两块肥肉。这个是真好。”
国民严重缺乏营养的年代,对高脂肪的肥肉的渴望达到了一个全所未有的高度。农村里,谁家晚上的菜冒了点荤腥,那就跟过年一样。瘦肉是不受待见的。
牛军浑身的不自在。诚然桌上的都是很多人渴望吃吃不到的东西,但是她却是没有多少胃口。郑东云这个人有意无意的贴近她,说话的时候靠得很近,牛军闻到一股臭味,应该是牙齿烂掉发出的味道。
这种状态让她如何有胃口吃饭。
“牛老师……”郑东云又凑过来。
牛军忍不了了,侧了侧身子后站起来对大家抱歉说,“各位同志,抱歉,我去方便一下,你们慢慢吃。”
说完就拿起军用挎包背起来急匆匆的离开了饭堂。
郑东云看着牛军的背影发愣,又看了看其他人,“这,牛老师这是干什么呢,饭都不吃了。”
同桌的美方人员不明就里,光明厂的技术人员都权当没听见郑东云的话,各自吃自己的饭。
牛军一口气出了饭堂,才重重的呼吸了一口,仰头望着西边慢慢落下的夕阳,她浑身舒畅。
“这是干什么呢,怎么不吃饭?”
一个声音吓了她一跳。
回头一看,李路捧着一个大海碗一边走一边往嘴里扒饭菜,说话有些含糊不清的。
这什么人啊,居然端着海碗边吃着就出来了,那么多外国专家看着呢!
那是一个很大的海碗,比一般人的都要大一些,碗口比成人手指相接而成的圆形还要大,装满了小冒尖的米饭,米饭上面跟用沙袋垒工事一样堆着各种菜,基本上都是肉。
李路就稳稳当当的捧着走了过来,几下咽掉嘴巴里的饭菜,这才说道,“牛老师,你身体不舒服吗?”
牛军翻了翻白眼——这个家伙的吃相还真是够难看的。




奋斗1981 关于李路,以及1981
弟兄们,见字如面,诸位好。
细心的弟兄会留意到第一卷叫做强人回归,看过步枪旧作《红色攻略》系列的弟兄,对主角的身份背景肯定很熟悉。关于本书的背景设定,这里不赘叙。看过红色攻略,再看奋斗1981,显然观感上是有明显差异的。可惜红色攻略已经没了许多年,这个书也成了枪团弟兄们心中难以释怀的一个遗憾。
弟兄们应当知道,步枪写军旅生活方面一把好手,这个方面步枪从不认为比不上别人,我从那里摸爬滚打这么些年过来,我不会认为那些东西没有价值。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在那个地方的经历是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步枪曾多次表达过一个意愿,希望能够通过《中国猎人》与更多的人共享中国军爷的精神,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给予中国军人更多的理解,希望更多的弟兄们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险阻都能挺起爷们的胸脯奋力冲破一切。《中国猎人》前期并不受欢迎,阅读量惨淡无比,甚至在决定写这个书的时候,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他们都认为这样的书绝不会有很好的销量。我想写一写,把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融入其中,写一个一直想写没敢写的书,任性的祭奠逝去的峥嵘岁月也好,抱着崇高理想抱负也罢,把这样一个书坚持写下来。
《奋斗1981》同样如此。
它不是重技术的严谨工业文,它也不是快活乐翻天的升级爽文。如果要我给它一个定位,我会认为它是当前的大环境里对《红色攻略》的一个有传承性质的改良版。四年前那一个未竟的心愿,四年后的今天咱们收拾好了心情,再迈出这一步。今天的拥有业界最成熟的读者群,汇聚了各行各业的高手,坦诚的说,每写一个细节都心惊胆战,担心招来批评,却又渴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我经常对枪团的弟兄们说,每一本书,都是我们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的。大家会注意到,步枪的每一本书的简介最顶端,都有【枪团出品】四个字。这并不是噱头,事实如此。
这本书所要展现的,是作为一名普通中国爷们心中的强国强军梦,是埋于心底不敢言之的美丽乌托邦。
志同道合的弟兄们,加入进来,成为枪团的一分子,咱们一道阔步向前,一起努力从1981年开始奋斗!
另:所有正版订阅《中国猎人》且经过审核进入q群枪团第二营的弟兄,可以向管理索要《红色攻略》完整版,看了红色攻略再看奋斗1981,相信有不一样的感受。枪团第二营入群标准为粉丝值一万起,可以是中国猎人的粉丝值,也可以是奋斗1981的粉丝值,全程订阅中国猎人的弟兄们是完全超出这个入群标准的,因此不必担心。入群请按照入群问题回答,群号:217848533
此致
敬礼
步枪
2017/11/16




奋斗1981 第049章 牛老师你怎么可以不吃饭呢
树荫下,冬日的傍晚,夕阳斜斜的洒过来一层昏黄。
两人站在一起,男的军装笔挺,女的亭亭玉立,本是很美好的一副画面,却因为男的捧着大海碗一边刨食一边有些含糊不清的说话,而大煞风景。
牛军对这位年轻副科长的印象挺好的,也许是因为之前的出手相扶,或者因为这个年轻男子没有半点干部的架子?
她也搞不懂,但就是觉得这人这么粗鲁的吃饭的样子,不但没有让人觉得恶心,反而,反而还有点好看?
牛军的父母都是高知识分子,她出生书香家庭,却又很小的时候随父母经历了那个动荡的年代,应当说,心智很成熟很沉稳,这时看着李路的侧脸,她却有一种控制不住的心灵的悸动。
这让牛军感觉到了慌张。
李路却是一点也没感觉到牛军的心里变化,依然在那里自顾的说着,“牛老师,我刚才也注意到了,郑东云这个人在我们厂的风评不是很好。”
说到这,他连忙的吞掉口腔里的饭菜,摆手急忙说,“我这不是背后说人坏话,这是真的,他就是那么一个人。其实你看他那个样子应该能看得出来,所以我也理解你为什么宁愿不吃饭。”
李路说到这,话锋一转,“不过,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怎么行。”
说完,他又哗啦啦的刨食了。
牛军哭笑不得,这什么人啊,这是在劝慰人还是故意气人啊!这都什么呀!
没几下,就在牛军的眼皮子底下,李路居然堂而皇之的把那么大一个海碗里的饭菜吃了个干干净净,末了他还舔了舔残余的汤汁,随即满意地打了个饱嗝,接着就那么用手一抹嘴巴。
这才转过身来,面对着牛军,说,“牛老师,那一桌你待不下去完全可以到我们这一桌来嘛,饭怎么可以不吃。”
牛军都呆住了,这个人是真的一点也不在意有女性在场,吃相也太随意了吧,可自己为什么都是讨厌不起来呢。
“我……”牛军回过神来。
话还没说出口,李路就打断她的话,说道,“别犟了牛老师,有我在那个姓郑的不敢对你怎么样。走走走,到裴工那一桌吃去。我正好给你解释一下一些专业术语,这样往后的翻译工作就轻松多了。”
后面一句话打动了牛军,克莱斯勒防务公司的技术团队在光明厂一天,她就要当一天翻译,以后的日子可长着呢,显然不能这么稀里糊涂的工作下去。
“好。”牛军点头。
李路领着她重新走进小饭堂。
郑东云的目光一直往门口这里扫,惦记着牛军呢,心里在念叨着怎么上个厕所这么久。
当他看到李路和牛军并肩走进来的时候,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他还真的不敢跟李路当面对着干,厂里谁人不知保卫科副科长李路是战场上下来的战斗英雄。还想过下一个春节的人都不会去招惹他。
郑东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路把牛军带回了原来那一桌那里坐下吃饭,这一次他是不敢再过去把牛军拉过来,很显然,他认为牛军肯定对李路说了些什么——否则刚才李路不会扫一眼过来,那凌厉的目光让郑东云的小腿控制不住的颤抖。
要知道这可隔着十几米的距离。
战场上下来的老兵那股气势绝对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
牛军可以放心的吃一顿饭了。尽管她爹妈都是地质勘探所的研究员,生活水平哪怕与城里的许多人相比都是要富足一些的,经常的能见到油腥,但这样的大餐,牛军还是第一次吃。
张卫伟在小饭堂门口那里张望着,找到了李路,想要进来又不敢进的样子,很犹豫。
李路看见,和身边的韦德告了个歉,起身走出去。
张卫伟的神色很着急,李路走近,便压着声音说,“头儿,出事了。”
“别急。”
李路示意走到一边去,才问道,“慢慢说,出什么事了。”
张卫伟拿出一份文件递过去,道,“你看看这个,厂办刚刚下发的。”
“关于严格管理车辆使用的规定?”
这是一份厂办下发的关于对公家车辆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的通知文件,文件要求各部门对车辆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做到车辆的使用必须有完整的记录,离开本市辖区要有厂办的批准盖章。
“头儿,你看这一条,分明是针对我们的。”张卫伟指着其中一条,不满的说道,“这些通知要求都是扯淡的,他们厂办小车队的车就从来没有什么使用登记。”
李路注意到签字的是厂办副主任,而不是刚刚上任的白鸥。
厂办老副主任兼任着保卫科副科长,但是并没有和李路有过多的交集,而且据说两年前起,厂办老副主任就基本不管事了,一直都是第一副主任郑凯韵在管事。
因此可以肯定,发这份通知要求的人是厂办第一副主任郑凯韵。
想到这里,李路不由的往往小饭堂里面看了一眼——郑东云是郑凯韵的亲侄子。
白鸥初来乍到,他是肯定不会出台这样的通知要求的,这是得罪一大片人的做法。
老资格第一副主任郑凯韵就没这些顾虑了,或者说这是他在表达自己不能顺位接任主任一职而展现出来的态度——厂办还是我郑某人的一亩三分地。
但李路却想到了另一方面的原因,极有可能是郑东云在背后推动。毕竟李路和郑凯韵没有什么交集冲突。
“奋远公司那边明天要出发拉一批货回来,余老板说这次要出去要拉很大一批货,要七台卡车,一早就出发。时间这么紧张,上哪找车去。头儿,怎么办?”张卫伟着急道。
他已经成了机要参谋的角色,和奋远公司、红星拖拉机厂那边的通联,一直都是通过他来和李路来保持着,还包括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
李路沉吟着说,“按照厂里的规定,这份通知要求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借用厂里的车运输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思考了一下,李路指了指小饭堂,说道,“去,把刘向阳叫出来。”
“是。”
张卫伟连忙的去了。
不一会儿人,刘向阳就屁颠屁颠的跟着张卫伟小跑出来了。
“三哥,你找我。”刘向阳在李路面前站好。
现在的他和以前判若两人,完全的意识到李路的能耐之后,刘向阳死心塌地的紧跟李路步伐走了,这里面他老爹的告诫有重要关系。
李路问道,“有没有办法联系到卡车,要七八辆。”
刘向阳马上回答,“三哥,你忘了,我爹是区办主任,找市运输公司肯定没问题啊。”
“今晚就要,明天一大早出发。”李路说。
刘向阳犹豫了一下,“时间这么紧……”
思索了一下子,刘向阳抬起头说,“三哥,我现在就回去联系。”
李路指了指张卫伟,说,“老张,你和他一起去,如果联系到,你直接去找余嘉豪安排,联系不到马上回来告诉我,我再想办法。”
“是!”
张卫伟马上跑过去上了车,212敞篷吉普就停在那里。
刘向阳说,“三哥,那我去了,你等我好消息。”
“好。”
刘向阳屁颠颠的就去了。
三哥让他做事,说明开始接纳他了,他怎么会不兴奋。




奋斗1981 第050章 三哥搞对象
入了夜,整个南港地区就陷入了黑暗之中。
此时的南港地区的夜晚,基本上可以比照三十年后的朝鲜普通城市,亮着光的地方特别少。
城区里的灯光也显得稀疏,家家户户用的都是昏黄色的电灯泡,发出的亮灯很微弱。而光明厂这一类的大型企业则灯光照着如白昼一样。一个工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他的发展势头、现阶段水平、经济侧重区域等等,完全可以通过耗电量分析出来。
红红火火的光明厂一如它的名字,二十四小时每一分钟都是那么的光明。
城区马路没有路灯的现在,光明厂内部的道路两侧,每隔五十米就会有路灯,两侧对应。一些重点部分更是用上了大瓦数的工业用白光灯。
张卫伟和刘向阳去联系卡车,李路就到大门岗这里替张卫伟的班。合作项目组,克莱斯勒防务公司的专家们都纷纷休息,也用不着他再去充当翻译。
坐在值班室里,办公桌上展开着几张报纸,李路双手交叉抱住后脑勺在那思考着。
他必须得考虑运输安全。
从珠三角地区到陆港这几百公里路程可以说是奋远公司的命脉,如果出了问题,奋远公司就会收到重创。现在的奋远公司还是单纯的买进卖出的贸易公司,还没有任何抵挡风险的能力。
运输线的稳定就是一切。
李路亲自押过车,他知道这一路的危险,尤其是稻江县这一块,之前遇到的土匪路霸就是在这一带的山区里出现的。
且不说这些,如果使用普通车辆进行运输,光是来回的过路费就足以给奋远公司造成很大的冲击。奋远公司的货比百货商店、供销社的便宜,其中节省的这些过路费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那么高的销量。
思来想去,雇佣地方车辆的卡车进行运输都不是长久之计。
最好的办法是和厂里谈一谈,以合同雇佣的方式,直接雇佣厂里的运输卡车。没人敢收光明厂那些军用涂装卡车的过路费。光明厂的运输科下面的运输队,有两百多辆卡车,不过一直是自家用,从来没有租用出去过。
厂里会不会答应这绝对是一个问题,军工厂和地方国企工厂一个操性,不是你有钱就能雇佣到他们的资源,有时候哪怕再多钱都不行。
如果不行,只能寻求市运输公司的合作,此为下策。
李路心里想好了对策,暗暗松了一口气,暗暗想到,这个年月做点生意绝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1...1617181920...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