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办公桌就摆在窗户边上,坐在那里可以观察外面很大范围的动静。
李路看见牛军推着车从机关楼的方向慢慢的往大门这边走,微微愣了一下,他急忙起身出去。
“牛老师。”
这会儿不是上下班的时候,除了生产区,其他地方都没什么人,而生产区在厂区最里面,因此这边安安静静的。
路灯把牛军的身影慢慢的拉得很长很长。
“李科长。”牛军看见李路走过来,停下脚步,笑着打招呼。
李路走过去,打量着她的自行车,“这么晚?怎么了这是?”
“帮着安排好了外国专家的住宿所以就晚了一些。”牛军无奈的摇了摇头说,“不知道谁车胎给扎漏气了。”
果然,后轮瘪的。
李路顿时笑了,“真有意思。”
牛军不禁翻了翻白眼,“幸灾乐祸。”
李路呵呵笑着不说话,他只是觉得这种小少年之间的行为出现在成人之间,说明这个时代的可爱与含蓄。
“以前上学的时候,我们男同学喜欢哪个女同学就会故意整她,像什么藏书啊扎自行车轮胎啊,呵呵。”李路说道。
牛军不相信的说,“别骗人了,咱们以前上学的时候哪里买得起自行车。”
一下子李路惊出一身冷汗,说着说着差点漏嘴了,初中生普遍装备自行车的年代可还没来,这会儿自行车还是人们眼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你打算推着回去?”李路赶紧换话题,道。
牛军说,“那不然怎么办。”
李路转身一指停在大门岗边上的敞篷212吉普车,道,“我送你回去吧,你这么推着走,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这里到地质勘探大院可不远。”
说完他就愣住了。
牛军奇怪的盯着李路看,“你怎么知道我住地质院?”
“这个啊!”
李路有点乱,他有些闹不明白,自己堂堂少将情报官和战场老兵的混合体,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说着说着就秃噜嘴了。
“那个谁,小赵!”李路冲大门岗那边喊。
“到!”
赵旭跑出来,连忙把烟头扔到一边,跑步过来,立正,“到!科长,你喊我。”
李路摸了摸鼻子,指了指赵旭,对牛军说,“这位赵旭同志的侄子在你的班上,都他告诉我的你住地质院的,呵呵。”
说着转头向赵旭猛打颜色,“是不是啊小赵?”
赵旭摸不着头脑,但是他很肯定一件事——科长想跟牛老师搞对象。
遇事不灵活的人是不能待在路三哥身边的,赵旭这小子何其机灵,当即连忙所,“是,是的,牛老师您好,我侄子赵小牛在您班上,有时候我也会去学校接他,呵呵。”
“你是赵小牛的叔叔,我有印象。”牛军恍然大悟,也不再警惕的盯着李路。
李路暗暗松了一口气。
李路道,“小赵,去,把牛老师的自行车扛车上,我送牛老师回家。”
“好嘞!”
赵旭赶紧的过去接过牛军的自行车一把就扛了起来轻轻松松的,他虽然个子不高,但是壮实得很,给人感觉就是他侄子的名字安在他头上更合适。
“牛老师,请。”李路笑着。
牛军左右看了看,外面黑漆马虎的,一个人推着自行车回去慢不说,也危险,当即也不矫情,欣然接受了李路的相送。
敞篷的212吉普车是场内的应急车辆,因此钥匙几乎没有拔出来过。李路很有绅士风度的打开副驾驶的车门请牛军坐上去,然后才从车尾绕过来上了驾驶座,扭头交代了赵旭几句,这才发动车子走。
2.2升的柴油发动机轰鸣着,敞篷212吉普车驶出了大门,通过大门处的减速带的时候,颠簸的程度让牛军情不自禁的抓住了扶手。
李路瞧见,又暗暗想,等红星拖拉机厂办起来,一定要以212吉普车为原型改进出一款更加舒适的轻型越野车来才行……
奋斗1981 第051章 牛老师,你真牛
轻微颠簸着的沿海大道上,海风从东侧吹拂过来,抚动路边的椰子树,带着腥味吹过来。没有路灯的马路上,212吉普车的大灯发出亮度不太够的黄色灯光照亮前路。
李路把车开得很慢,多争取一些时间和牛军聊天。
“牛老师,以您的水平,教授高中生都卓卓有余吧,怎么会教小学一年级。”李路寻找话题。
牛军说,“李科长,你可别小看小学教程,对孩子还来说,小学阶段尤其重要,是铸造成长基础的时候,影响的不仅仅是学识层面的。咱们国家的小学阶段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聊起教育,她就仿佛换了一个人,头头是道,表情严肃认真。
李路有些犯难了,不知道如何切入正题。总不能直接问起冯玉洁同学的情况吧?怎样解释如何认识冯玉洁这个事情?难道说冯玉洁在另一个相似时空里是自己的妻子?
但如果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聊,压根没切入正题的机会。
赵小牛。
李路的眼睛亮了亮,只能拿赵旭的侄子赵小牛作为线头了。
“有道理,小学把基础搞好了,初中高中搞起来更容易一些。主要是你提到的综合素质的意思,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等等。孩子和老师同学们待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小学阶段的教育确实的是很重要。”
李路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聊,并不是随口敷衍,而用了心思思考,随即很自然的就扯到了赵小牛身上,“我那个同事赵旭,他侄子赵小牛说,牛老师总会带大家做很多文艺活动,唱歌跳舞诗歌朗诵什么的。”
牛军有些脸红红的,但黑暗给了她胆量,并不尴尬,说,“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多方面的学习对孩子的成长是很好的。”
“对了,听赵小牛说,你们班上有个小姑娘弹钢琴很厉害,叫……叫什么来着……”李路不着痕迹的把话题引到了小妻子身上。
“冯玉洁。”牛军说。
李路佯作大悟,“对对对,冯玉洁,赵小牛都要把那小姑娘夸上天了。”
“是的,那孩子很有天赋。”牛军说。
李路当然知道,那可是他的妻子,冯玉洁身上哪个部位有什么样的先天印记,他多清楚。
牛军笑了笑,说,“才六岁已经有国家四级的水准,说是天才也不为过。”
一句话把李路一下子拉回了现实——冯玉洁才六岁啊你个禽兽!
李路不敢再往下聊了,聊着聊着如果问到那天所看见的场景,又怎样解释呢?牛军看着就是个聪明伶俐的人,起了疑心以后就不好打听冯玉洁的情况了。目前为止,牛军是唯一能够和小妻子冯玉洁搭上线的人,李路只能通过她来了解这个时空这个年代自己的小妻子的情况。
他转移话题,说,“那是真厉害。牛老师,听说你懂多门外语。”
“我父亲曾经留苏,俄语是跟他学的,我母亲是英语教授,我大学选修的是德语。”牛军说。
李路很意外,“都是主流外语,牛老师,你是真牛。”
牛军忍不住捂了捂嘴扑哧笑了。
“你大学毕业……这么说你是77年上的大学?”李路问。
77年上大学,也就是说今年才毕业。
牛军点头,道,“是的,不过还没毕业,不脱产读研究生呢。”
李路很吃惊,他是知道77年开始的前面几届大学生的含金量的,因为历史原因,国家对高知识人才的渴望达到了一个全所未有的程度,因此,这几届大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都优先补充到了党政机关。
别说本科生,专科生都成了地方党政机关眼中的香饽饽。
以牛军的语言能力,把她扔到外事部门去,过几年就是叱咤国际外交场的巾帼英雄。李路这才明白,为什么牛军现在只是一名小学教师——她还在进修。
“这么说,你是在陆港大学就读。”李路道。
牛军诧异,“你怎么知道?”
李路呵呵笑,打了一把方向盘,212吉普顺畅的右拐驶离了沿海大道,转入了海滨大道,道,“你不是还在读研究生嘛,肯定是附近。咱们陆港的高校,也只有陆港大学才配得上你。”
“不能这么说。”牛军说道,如数家珍,“陆港的高校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是数一数二的,陆港大学只是其中一所相对要好一些的大学。其他的比如陆港理工大学,陆港师范学院,陆港海洋大学,陆港科技大学,陆港医学院,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学校。”
李路却是笑道,“牛老师,你说的这些高校我是了解的,但许多高校都在恢复重建阶段,这里面实力最强的还是陆港大学。而且,据说陆港理工大学、陆港海洋大学以及陆港科技大学都是从老陆港大学里分出去的系院。”
牛军诧异的看着李路,“李科长,你对陆港大学的历史很了解。他们说你是从战场上回来的转业干部,你……”
李路笑道,“你是想说,一个大头兵怎么会懂得那么多,英语还那么的地道。哈哈,牛老师,不是我吹牛,我的俄语也有好些年的造诣,另外,德语法语我也都能说两句。”
他绝对的是谦虚了,另一个世界里的他就是一个语言天才,掌握的主流外语达到了五门,还有东南亚的一些小语种,都可以熟练的使用。
牛军都呆了,怀疑的看着李路,心里暗暗想,这人吹牛不上税呢。
李路尽管看不清楚牛军的表情,但能感受到,当下哈哈大笑,“牛老师,你别这么看着我,你不相信没事,以后咱们会共事一段时间,可以慢慢了解嘛。”
他的本意是为了以后有更多的时间和牛军单独相处然后更多的了解小妻子冯玉洁的情况,却不知道,这样的话听在牛军耳朵里,却是另一番意味。
“你这个同志说话怎么……”牛军词穷了,尴尬得很,脸红的发烫。
李路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笑道,“我这个人说话是比较直接,当兵的都这样,牛老师你习惯了就好。”
“我习惯,我习惯你个大头鬼啊!”牛军在心里骂着,这种话都说得出来,还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这个人真不要脸,臭不要脸的。
她索性闭嘴不言了,不然不知道还会有什么过分的话语出来,羞死个人哩。
感觉到气氛的古怪,李路也不说话了,不过他以为是有牛军认为他吹牛而心生不满,心里有些后悔说了实话。
一直把牛军送到地质勘探大院,道了再见,李路返回。
奋斗1981 第052章 应急措施
地质勘探大院在南城大道靠近机场的位置,只不过那是停航多年的机场,早没有了起降的航班。
由南往北,南城大道、人民大道、海滨大道、沿海大道呈近似平行的态势,东西走向,构成了陆港市区的主要干道。当然,此时的这四条道路,除了人民大道像那么回事,其他三条路都只是起伏不平的小泥路。
回到家后,牛军的爸妈在客厅聊天,讨论是工作上的事情,牛军妈妈在打毛衣,牛军开口就问,“爸,我记得你有一本介绍军事装备一类的英文词典,借我看看。”
“闺女,这是怎么了,心急火燎的。”牛军妈妈放下毛衣说。
牛军撅了噘嘴,说,“唉,别提了,今天不是去光明厂当翻译吗,结果人家说的专业术语,我一个也搞不懂。”
“光明厂?”牛军爸爸放下报纸,“我听说了,他们和美国克莱斯勒防务公司有个合作项目。是这个事情吧?”
“是的。”牛军放下书包换上拖鞋,“爸爸,快给我找找,明天还得去呢,克莱斯勒的专家团队在光明厂期间,我都要过去当翻译。”
“好,我去给你找找。”牛军爸爸起身去了书房。
牛军妈妈拉着女儿的手,“吃饭没有,我去给把饭菜热一热。”
“吃过了,光明厂的伙食是真不错,嘻嘻。”牛军道。
拉着闺女坐下,牛军妈妈问,“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他们厂应该是有专业人员的。”
“最后是他们保卫科的一个副科长帮的忙。”牛军说,“妈,你可不知道,他们厂技术科的人,懂英语的就那么两三个人,还磕磕碰碰的。”
“保卫科的?”牛军妈妈顿时愣住了。
牛军回过神来,不知道从何解释了。
她爸爸从书房里出来,手里拿着本词典,“闺女,书找着了。”
牛军蹦起来急忙过去接过书,一边往书房去一边说,“爸,妈,你们早点休息,晚安。”
“这孩子……”
爸爸妈妈无奈笑着摇头。
李路没有直接回厂里,而是拐到了港务局那边,到了奋远公司那边查看情况。
从开着的大门驶入的时候,他就看见好几台卡车停在院子中间的空地上,车辆在怠速中,周边的几杆灯亮着,现场很明亮,司机们在忙碌着检修车辆。
余嘉豪等人全部都在。
发生这样的突发状况,谁都睡不着。
众人走过来,和李路就站在篮球架下,看着忙碌的现场说话。
刘向阳说,“三哥,今天只有这些车了,七台,其他车都有运输计划,市运输公司的卡车本来也就不多。”
“足够了。”李路点点头,对余嘉豪说道,“老余,车不够就先少装点货,我已经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余嘉豪抹了一把汗水,大冷天的都出汗了,可想而知他急成什么样了,说,“就这我已经谢天谢地了,只要能保证货源不断,少卖点就少卖点。”
他太紧张了,奋远公司所有的钱都砸了进去,如果这批货出问题,哪怕是晚了上几天上货架,都会造成连锁反应,弱小的奋远公司根本禁不住这样的打击。
“老李,运输问题是重中之重,必须想办法固定下来。”余嘉豪说道。
李路问刘向阳,“向阳,你问问市运输公司那边,奋远公司有意和他们签订长期的运输合同。”
“好,明天上班我就过去联系联系。”刘向阳满口答应下来。
李路对张卫伟说,“老张,你先和向阳回厂里,我不在,等有人看着,小赵那小子毛手毛脚的怕处理不好突发状况。”
“明白。”张卫伟去开车。
刘向阳说,“三哥,那我先回厂里。”
他们走之后,李路和余嘉豪走到一边僻静处,点了烟抽起来。
“老李,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去进货回来路上遇到的强盗吗?那伙人长期盘踞在那片山区,之前借用的是你们厂里的车,有一层皮威慑着,因此没出问题。这一次,我很担心。”余嘉豪担忧的说。
“这个问题是到了要解决的时候了。”李路沉吟着,“我另外想了一个方案,如果有可能的话,和我们厂运输队签订运输协议,这样一来,这一路的路费就能节省下来。但仔细想了想,终究也不是长久之计。”
余嘉豪点头,“是啊,钻空子的办法应付一时没问题。你不是说光明厂明年要移交地方了吗,到那个时候,咱们想狐假虎威也没那个资源了。”
李路缓缓点头,“我在考虑海运。海运成本更低,运量更大。”
摇了摇头,余嘉豪说,“我打听过了,目前没有合适的航线,新开一条航线,就咱们这点运输量,根本不可能。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咱们只能依靠汽车运输。”
“铁路运输怎么样?”李路问。
余嘉豪显然也想过这个方案,当即说,“我同样考虑过。从生产地到省府,可以使用卡车运输,省府到陆南的铁路里程全程要耗时十二个小时。无论是时间还是成本,都优于汽车运输。但是问题是,车皮不是那么容易搞到手的。”
他并非危言耸听。
企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工厂等,需要使用车皮都要耗费九虎二牛之力,遑论你一个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私企。铁老大的名号不是白叫的,当前的铁路运力多紧张,余嘉豪是做过调查的。
“铁路系统……我还真没这方面的关系。”李路皱眉想着,体制内的,他就认识一个梁红兵,光明厂里就裴磊和他关系最好。
哪怕通过梁红兵去找周秘书帮忙,铁路部门也不一定会卖市府的账。找裴磊的话,倒还可以试一试,毕竟光明厂是铁路大用户,而且是军工企业,铁路部门当年是铁道兵部队改过来的,沾亲带故的历史关系,还好说话一些。
“还是得通过我们厂想想办法。”李路说。
余嘉豪提醒道,“老李,得做好心理准备,车皮不是那么好弄的。”
“我知道。”
李路说,“这一趟,让小威跟着去吧,他机灵,应变能力比张卫伟的都要好一些。”
“我亲自带队。明天还是要请你的二哥过来帮着看着商场,刚开张,这几天很重要。”余嘉豪道。
李路不由的对余嘉豪的认识又深了一层,余嘉豪之前给他的印象是有些贪生怕死的感觉,胆子不够大,但是现在看来是自己误判了。遇到事,余嘉豪是一个会主动冲上去的有担当的人。
“那就这么定,我让张卫伟多带几个人。”李路说。
奋斗1981 第053章 田地
如果走得开,李路会亲自带队。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都还没完全亮起,余嘉豪、郭翰威以及张卫伟带着的几个保卫科弟兄们就出发了。七台卡车十四名司机,另外张卫伟开了李路的lc80载着余嘉豪以及保卫科的三名弟兄们在后面压阵,而郭翰威带了一个小兄弟开了台212吉普车在前面开路,九台车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这样的车队,一般来说不会受到歹人抢劫,连同司机在内二十余人,遇上一般的土匪路霸也是不惧的。
李路好歹稍稍放心一些。
一大早他也起来,到饭堂吃了早饭就驱车往红星拖拉机厂去。今天是开工建设的日子,李路不得不到现场坐镇。他还是担心大哥李耀华掌控不好现场。
建设图纸是李路绘制的,粗糙得一比,他甚至都没有想过说去找找这方面的设计师工程师什么的花点钱设计个图纸。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前期他压根就不需要多么专业严谨的厂房。
一座长宽分别为一百米和三十米的拱可以帮忙联系施工队,联系水泥,联系河沙,甚至钢筋什么的都能联系一批来。李耀华本想向李路汇报让他做定夺,但是想到李路之前强调过让他自行负责工厂的建设,咬咬牙就做主定了。
看见李路到了,李耀华连忙的跑过来。
“老三。”李耀华手里拿着一个馒头在啃,“你吃了没。”
李路伸手过去,“来一个。”
接过一个馒头咬着,两人往工地那边走去,福叔和李全斌在码头那边远远看见,就朝这边走。
“老三,是福叔帮忙找的施工队,这些材料都是他帮忙联系的,我都一家家看了,也请唐九叔联系了一些懂行的检查了一遍,质量都可以,我就做主定了。”李耀华说。
李路道,“大哥,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李耀华微微深呼吸了一口,道,“我明白。”
左右看了看,李耀华压低声音说,“三井传来消息,第一批车已经离港,没有意外的话,半个月后能到咱们这里。咱们这个进出口贸易公司,怎么弄?”
李路说,“在车到之前,我会搞好。就是做个样子,进出口贸易公司和红星拖拉机厂两块牌子一个地方。不用担心,咱们的手续是合法的。”
笑了笑,李耀华没再接着往下说。
福叔和李全斌走到,福叔笑容谄媚,道,“阿路啊,我来介绍一下,他是我表亲,论辈分,你叫他斌叔。”
“福叔,斌叔。”李路伸出手。
福叔见过世面,连忙的和李路握手,斌叔有些拘束,慌忙擦了擦手,这才与李路握手。
“阿路,我总是对村里人说,李国光家里的几个孩子以后都是干大事的,尤其是路老三,那肯定是人中龙凤,你看,福叔我没说错吧,咱们啊,事业做得最大的就是你了,你看看你的这个厂子,那比福叔的砖窑不知道大多少哇!”福叔拿手一画那边已经开出沟来的厂房,很激动。
李路呵呵笑了笑,“福叔,感谢你帮忙啊。”
“不谢不谢,都是自家人,自家人应该互相帮衬嘛。”福叔忙不迭的说。
李路和李耀华相视一眼,又是呵呵一笑。
“福叔啊,我家里的责任田,好像在你手里吧?我爸妈当时不在家,听说是你帮着接过去打理了?”李路笑着问。
这件事情还是前几天蔡叶芬无意说起的,李路起初并不知道此事。
责任包产到户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按照人头分了田地,李家六个孩子,分到的田地可不老少,全家加起来有三十多亩地。不过当时李国光一家子都不在村里,李路当时还在西南前线,福叔就仗着一些势力接了过去,说是占为己有也不妥,但实际控制权却在他手里。
福叔闻言,老脸一红,连忙说,“阿路啊,你就放一百个心吧,田地都给你们家打理得好好的。不过我家那几个小子都在砖窑帮忙了,田地照顾不到,我正想着什么时候找你老爹说说,是不是把你们家那份就还回去得了。”
李耀华呵呵笑道,“那是当然的,本来就是我家的地。”
“耀华你放心,呵呵,呵呵。”福叔尴尬的笑着,指了指李全斌,说,“你们哥俩先给斌叔交代着,我去催一催后面的砖,呵呵。”
福叔赶紧的去了,不是李路提醒,他可能还真的把这个事情忘了,下意识的就以为拿三十多亩地是自己家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