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要上战场了!





奋斗1981 第120章 纵深突击队配置
光明厂的维修车间灯火通明。
李路下了血本,他把三井野原送给他的两台lc70越野车都拿了出来,送到维修车间这里进行改装。
为此,他还请来了孙江涛主刀。
无疑,他是熟悉战场情况的,在前线待了两年,几进几出甚至都得仔细回忆一下才能得出准确数量,他太清楚战场环境是如何的了。
要绝对保证随队技术组的安全,就必须把硬件给搞上去。
两台搭载了4.5排量v8柴油发动机的lc70,代表着岛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汽车制造水平。那台4.5排量的v8柴油发动机,是丰田公司最新研发出来的型号,代表着这家世界汽车制造商的发动机研发水准。
因此,才被三井野原当成礼物送给李路。诸如哪怕是lc80这样的全新车型,他都有些拿不出手来。
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战场的地形地貌甚至天候,李路提出了数十项的改进改装要求,孙江涛带着他的徒弟们,一丝不苟的根据李路的要求对两台lc70进行改装。
没有使用lc80作为基础车,是因为lc80的体型过于庞大,战场所在的热带雨林,有许多地方对车辆的宽度长度要求都很苛刻,许多地方很难通过,而且,lc80有太多舒适性的配置,这些都是战术作战所用不上的东西,徒添车重。
首先是车身结构。
轻量化装甲钢的试验版本有了用无主地。在车头、车身侧面以及车尾,都使用了轻量化装甲车进行加装,赋予了lc70有一定的防弹能力。李路的要求是能够吸收12.7毫米子弹的大部分动能,从而将对车内成员的伤害尽量降低。要想达到抵御12.7毫米子弹的射击,则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增加的重量就会让发动机不堪重负,反而限制了车辆的灵活性。
因此这里做了一个取舍。
再一个就是,仿照越野赛车的模式,使用防滚杠对车身进行了架构。李路甚至把后世车辆改装常用的底盘加固套件给画出来,让孙江涛亲自动手,给每台车都加上了这么一套东西,大大加强了底盘的坚固稳定性。
除此之外,就是给两台车安装武器。
主要用来搭载技术组的那台车,着重加强了防御性能,只是在车道,可不敢怼这位爷。
孙江涛挥了挥手,道,“不用试了,从我老孙手里出去的东西,就没有打回过的。我倒是要问问你小子,你干脆搞两台坦克开过去算了,这么折腾,有必要吗?”
李路心里默默的说,两台亚洲虎坦克也比不上我这两台武装型lc70更适合执行这个任务——这种配置,叫做纵深突击队标准配置。
“孙叔,我倒是想,可厂里不给啊。就这几挺机枪,我还是磨了好久嘴皮子才要来的。”李路无奈苦笑。
孙江涛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是从那边回来的,熟悉那边的情况。但是这两个车不管怎么改,毕竟不是军标车辆。能不能发挥你希望的作用,你心里要有个数。”
身边的张卫伟说,“孙师傅,我们是跟着坦克团的屁股后面走的。他们打完了开始打扫战场了,我们才上去进行检测,或者他们干脆把战损的坦克拉回来,技术组进行检测。基本上都在后面。我们科长这么做,只不过是以防万一,防备一些渗透的小股部队。”
孙江涛点点头,拍了拍李路的肩膀,沉声说,“小李,这次任务,你的责任很重大。记住自己的身份,保护人员是主要目的,别到时候眼一红就冲上去了。”
李路心中感动,这小老头平时凶得很,但心地是很善良的,他笑道,“孙叔,你放心吧,我把他们全须全尾的带出去,也会全须全尾的带回来。”
“嗯,一定要安全回来,我还等着你回来帮着把我们家小军给弄到部队里去。”孙江涛呵呵笑道。
七月十五日这天,车队出发了。
李路只带了两个人,张卫伟和赵旭,随队技术组有四人,分别是韦德、刘向阳、瑞秋、牛军。
技术组的人员组成是遭到了李路的强烈反对的,四个人当中,不但有两名女性,甚至有一名克莱斯勒防务公司的技术高管。这是绝对不能答应的,出了事一批人要被问责。
但是!
韦德坚持要带领技术组,他甚至取得了克莱斯勒防务公司高层的同意。
这样一来,光明厂再反对也没有作用了。
孙江涛之所以反复叮嘱和提醒李路,正是因为技术组里有韦德。韦德的身份太特殊了,他不但是克莱斯勒防务公司的技术高层,家族那些兄弟姐妹叔叔伯伯,都是美国政界、商界的牛人,他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后果可想而知。
曾是以技术人员的身份服役于美国陆军装备研发部门的韦德,非常的清楚实战数据对武器装备研制的重要性。亚洲虎坦克的作战指标以及性能是否能够应对当前的战争烈度,以及亚洲虎坦克在实战中会暴露出什么问题,后续的改进应该如来来进行。
没有战事的情况下,需要多方的联合研究。
而现在,只需要拉上去干上几仗,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甚至有人说,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人的第一目的是消耗掉武库的库存,第二目的是检验现役装备的作战能力。
总而言之,韦德认为一场实打实的较量,比数十名科学家窝在研究室里做上几年的研究分析都要来得直接和靠谱。
这就是韦德坚持要亲临一线的原因,可以视为他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的职业精神。
至于瑞秋,这是克莱斯勒技术团队中几名女性技术员里最优秀的一名。三十岁出头身材高挑貌美肤白的她,很难让人联系到这是一位火炮专家,专门负责跟踪检测亚洲虎坦克火炮系统的实战使用数据。
而牛军的加入,则属于非常无奈的选择——没有合适的翻译。既基本了解技术又能与瑞秋熟练交流的,只有她一个。李路负责护卫工作,很难分心照顾到这一方面。而刘向阳是个半桶水,但他已经是光明厂技术科里,除了裴磊之外技术最好的人员。
如此一来,技术组就由这两男两女组成。
李路本想从保卫科里再挑选两个人,但是经过仔细的考虑,他放弃了这个方案,转而选择到了战场后,请求部队派遣两名侦察兵加入护卫组。
作为战场拼杀了两年的老兵,他深深明白一个道理:一百个新兵蛋子也比不上一名有经验的老兵。
武装到牙齿的光明厂战场研究队和坦克团的车队一道被装上了火车板车,一路向西南开进。
隆隆的车轮碾压铁轨的声音从白天到黑夜,又将李路带回了那个阔别了大半年的战场。凝望着车窗外黑乎乎的轮廓,他似乎嗅到了硝烟的味道,越往西南走,那股战场的氛围就越浓厚,他的心脏跟着强烈的搏动起来。
也许他在做生意方面不会有很强的信心,但是在打仗以及搞情报工作方面,在这个年代,他无疑是教父级别的人物。
车轮和铁轨发出了尖锐的摩擦声,军列的行进速度在慢慢的下降,远处,隐约有昏黄的灯光。这是灯火管制之后特有的指示灯。
西南边陲火车站到了。
电:有很多很多盟主,有很多很多弟兄打赏,缓过劲儿来,再呈上英雄榜,无求无欲只求订阅与月票。




奋斗1981 第121章 我不知道能不能活着下来,但保证他们没事!
凌晨三时,马县后方基地。
县城火车站边上的大空地经过了差不多两年的经营,已经形成了一个后方综合保障基地。
前来参战的部队在这里短暂停留休息,然后一批批的开走,换下前线的部队。每天都有数百车次的卡车运载着补给和弹药从这里出发,送到前线各个部队手中,然后从前线把伤员以及缴获的战利品运回来,伤员送到县城里的医院进行救治,而那里,早已经塞进去了西南地区最好的大夫。经过紧急处理之后,会送到省城的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火车站的军列昼夜不停,开出的开来的,卸下部队或者补给物资,忙碌程度早已经不分昼夜。
坦克团同样要在这里进行重新的整理,检修车辆,加载弹药,指挥人员要领受作战任务,确定任务内容以及时间节点之后,制定行军路线,对部队进行战斗编组,给各个连队传达任务,确定战时联络频道……
一大堆琐碎的事情要做,而不是想当然的部队一到拉上去就打,那扯淡得很。
趁着这个空隙,李路把光明厂战场研究队的成员们召集起来,就在车边开始交代需要注意的事项。显然,这个时候张平山忙得团团转,他是参谋长,是指挥员,是根本没精力搭理李路他们的。
“诸位,从现在开始,你们必须无条件服从我的命令,否则,我会让你们立刻返回陆港。”
远处一颗昏黄的灯光投射过来微微的光亮,照在李路的侧面上。牛军忽然发现,这个人到了战区之后,才变回真正的他。这大概是天生生存与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的战士。
李路盯着韦德。
韦德缓慢而坚定的点头,道,“路,我保证。”
“韦德先生,感谢理解,您知道,我必须把你们安全的带回去。”李路看向瑞秋。
瑞秋笑了笑,微微抬了抬下巴,指了指身边刘向阳脖子上挂着的一挺56式冲锋枪,对李路说道,“给我一支卡拉什尼科夫,我可以保护好自己。”
韦德笑着解释道,“路,瑞秋是步枪协会的委员,她的射击技术很不错。”
李路略微思考了一下,向张卫伟点了点头,张卫伟把自己那支56式冲锋枪递给瑞秋,道,“会用吗?”
刘向阳摆了摆手,说,“老张,她听不懂中文,我来。”
随即他对瑞秋说,“瑞秋小姐,我教你用。”
瑞秋笑了笑,娴熟的卸下弹夹,拉枪机退出枪机里的子弹,握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有些异样的对张卫伟说,“你的枪一直上着膛,并且保险没有关闭。”
张卫伟听不懂,看向刘向阳,刘向阳翻译了一遍。
于是,张卫伟露出一个很叼的笑容,竖起食指勾了勾,说,“这是我的保险。”
这句话不用翻译瑞秋也懂了,看张卫伟的目光就有了一些别的意思,这个华夏男人,有点意思。
刘向阳百爪挠心始终不得其解。
李路走向牛军那边,和她靠得很近,也许李路是无意识的,但是牛军却是脸红心跳得厉害。
“牛老师,我是坚决反对你参与此次任务的,但事已至此,反对已经没了意义。”李路表情严肃,认真的沉声说道,“从这里往前二十公里,就是前线。离开这里之后,只要发生交火,你要第一时间趴下,明白吗?”
牛军有些害怕,并不是怕死,而是怕李路。
也许李路的感受不深,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在此之前,每一次面对牛军,他都是尊敬之中带有畏惧,差不多是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姿态上来对待。此时他进入了战场状态,但是牛军对他的印象依然是停留在过往啊。
她感到了李路的霸道,但她也十分的明白李路为什么要如此的严肃。
“我知道了,总之,你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配合你的工作。”牛军重重的点头道。
“是的,必须听从我的口令。”李路稍稍松了口气,压了压声音,说,“牛老师,如果我顾不上你,你就往瑞秋那边靠拢,那个美国女人有一定的战斗力,她可以保护你。”
牛军沉沉的点头,“好,你放心吧。咱们不是一直在后方吗,不会有事的。”
李路摇头正色道,“千万不能有这种思想。敌军的渗透活动很频繁,经常会发生针对后方的袭击事件。”
牛军咬了咬牙,道,“是,我知道了。”
跑过来一个通信员,对李路说,“首长,我们参谋长叫你到前面去。”
李路让其他人原地休息,跟着通信员过去了。
盖着厚厚篷布的一间屋子里,烟雾缭绕,里面几乎都是烟枪,屋里显得很杂乱,墙壁上挂满了地图以及贴满了标签,中间摆着巨大的沙盘。显然,这里是弃用的作战室,被往来这个基地的部队用作了开作战部署会议的地方。
张平山仅有的右臂没有闲着,一会儿拿着烟抽,一会儿叼着烟举着指挥棒在沙盘上指点,周遭为了一圈穿着褪色严重军装的干部。
“小李,过来。”张平山招呼进门的李路。
众人看向李路,都是熟悉了的,纷纷让开了一条路,让李路走到张平山身边。
张平山指了指他身边的一名二十多岁的军官,道,“赵荣军,猛虎七连连长,呵呵,你们的亚洲虎坦克,都给了他们猛虎连。你们就跟着他们行动。”
赵荣军向李路敬礼,“李科长,咱们见过。”
李路还礼,道,“我记得,你就是当时亚洲虎和t-62比打炮的时候,开亚洲虎打炮的炮手。”
“是我,李科长你还记得。”赵荣军笑道。
李路点点头,“炮打得不错。”
张平山指了指赵荣军,道,“小赵,保护好战场研究队的同志,他们都是宝贵的技术人员,容不得半点闪失。”
赵荣军挺了挺胸脯,道,“请参谋长放心,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着下来,但我保证战场研究队的同志全须全尾的回来见您!”
“这话听着提气。”李路点头赞赏了一句。
他无意识流露出的气势,给人错觉——这位以前恐怕不是老兵那么简单吧?
“好!各连都清楚了任务了吧?都去做准备吧!准时出发!”张平山挥手,众人马上拿起帽子扣上大步离去。
李路的目光从进来之后,就没少往沙盘那里打量,这个时候,他皱了皱眉头,突然说,“等等!”
众人猛地顿住了脚步。




奋斗1981 第122章 你算老几?
坦克团的连队主官们都站住了脚步回过头看过来,张平山正在收拾他的地图,闻言停下手,看向李路。
“怎么了,小李?”张平山皱眉问道。
李路站在沙盘边上,同样一身军装的他,更像是战场指挥官而不是保卫科长。
沉思中的李路皱着眉头问张平山,“连长,作战计划我能看看吗?”
“当然。”
张平山招呼身边的参谋把作战计划递上,示意连队主官们靠过来。他是很看重李路的,就冲他有两年的前线作战经验。这样一名老兵提出的任何意见,都必须引起重视。
但是,他决然想不到,李路居然全盘否定了作战计划!
前后没两分钟,李路就把作战计划放下,严肃的说道,“这个计划不行。”
前指制定的作战计划,被李路毫不客气的否定了!
他有什么资格否定前线指挥所制定的作战计划?他不就是一个战场老兵,而已吗?前线指挥所一众经验丰富的参谋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你一个战场老兵看出一点问题来可以理解,但你红口白牙的就否定,这算什么?
再者说,你算老几?
坦克团的这些连队主官们,有一些人是两年前上过战场的,他们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
而且,大家都知道,张平山是李路的老连长,连长都看不出什么问题来,难道你一个大头兵就能看出问题来?
这简直是开玩笑!
赵荣军走到李路身边,低声说,“李科长,咱们坦克团只是配合行动,作战计划是整个计划的组成部分,是没问题的。”
他却是在隐晦的提醒李路——别闹笑话了,赶紧的走吧。
李路却是稳稳的扫视了一眼众人,最后目光落在张平山脸上,非常坚定的说道,“连长,大的作战计划没问题,但是,前指给坦克团制定的作战计划有问题。你们的行军路线、战斗编组,都不合适。”
张平山缓过神来了,看了看众人,再看向李路,他有些难下台。显然,他也是认为李路在信口开河的。经验丰富的参谋们制定的作战计划,怎么会不行?难道你一个战场老兵说的就是对的?
眼下这种情况,张平山是非常为难的。
李路却是不给他为难的时间,直接拿起指挥棒,指着沙盘说出了他的看法,“诸位,坦克团的任务是从攻击部队的左翼迂回,这条路线,到了x山隘,展开部署,向敌军展开压力式的攻击,挤压敌军主力部队的空间,同时守住x山隘东面的338高地。为此,配属了一个加强步兵连给你们。这么概括你们的任务,没错吧?”
众人微微点了点头。
李路接着说道,“从当前的态势来看,这样的计划是没问题的。在突击部队打开了缺口之后,你们需要突破的,只是敌军一个步兵连扼守的x山隘,随即直驱南下抵达338高地。”
顿了顿,他看向张平山,道,“连长,行动的顺利建立在突击部队打开缺口,这么说,没错吧?”
张平山点头,“没错。”
确实如此。
李路竖起两根手指头,“两个问题。第一,如果突击部队无法顺利打开缺口,坦克团显然不能去趟地雷阵。后续的行动无从谈起。当然,既然前指制定的这样一个计划,打开缺口应当是没有多少疑问的。”
众人的目光慢慢变得重视起来。
都是行家里手,这么听下来,他们意识到,这位李科长是有些水平的,战场逻辑很严谨,思路很清晰,更像是身经百战的指挥员。
李路手里的指挥棒点在了x山隘上面,继续说道,“那么,你们面临的第一个难点,就是x山隘。作战计划里的情报信息显示,这里敌军部署了一个加强连,侦察部队提供的情报称,这里部署了一个排的重机枪,并没有重型反坦克武器。”
赵荣军此时提醒道,“李科长,x山隘的地形险峻,地方很窄小,重型反坦克武器发挥不了作用。他们的四零火打不穿咱们的前装甲。敌军主要依靠反坦克地雷阻挡我们。行动开始之后,我们的火箭扫雷车会对他们的雷场进行清理,打开通道。”
此时,他们完全无法体会李路心中急切的心情,他有许多话不能说出来,只能依靠基于现有情况作出的分析说服张平山,否则坦克团以及配属的加强步兵连会遭遇惨重的损失!
他刚才一直在回忆过去,但总是没能找到相似的历史片段,毕竟这个异时空的世界,改变的东西太多。
但是,当他看到了沙盘上标识出来的敌我态势,一些零碎的片段就涌了出来,让他都有措手不及之感!
这个时空的历史与另一个时空的历史终究还是有极度相似的过程!
如果他什么也不做,那么,坦克团以及配属过来的加强步兵连就会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行动,前面打开了缺口,坦克团杀出去。同时,火箭扫雷部队会向x山隘前面的雷场进行清理射击,打开通路。
坦克团以及配属的加强步兵连凭借着强大的装甲突击力量突破x山隘,然而,这种情况不会出现。
因为,李路记得非常清楚,敌军刚刚装备了单兵反坦克武器!
著名的rpg-18“苍蝇”反坦克火箭发射器!
三十年后,rpg与ak47成为了美军的噩梦,哪里有冲突,哪里就有ak-47和rpg。廉价得让人发指、是个人都能熟练掌握的rpg火箭弹,让号称全球最强军队的美军损失惨重。甚至为了应对rpg,美军专门开发出了用于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防御套件,专门研制出了能够抵御这种像苍蝇一样讨厌的火箭弹的装甲车……
三十年后技术落后却依然是许多国家现役武器序列中的重要成员的rpg,在这个年代,则是苏联刚刚装备部队的新式反坦克武器!
一名射手,一名弹药手,加上弹筒的备弹,四发火箭弹,可以在任何地形进行机动,可以背负着进行高强度的长距离越野,几乎可以在任何地形进行发射。
而敌军刚刚装备的rpg-18,是一种不占编制的一次性单兵反坦克火箭筒,也就是说,理论上携带量不受限制。
敌军是装备有rpg-2型反坦克火箭筒的,但是,根本的区别在于——rpg-2是40毫米口径的可以反复使用的火箭筒,而rpg-18是80毫米口径的一次性火箭发射器!
rpg-18火箭筒可以击穿59坦的前装甲!
赵荣军所提到的敌军反坦克武器展不开的依据,已经完全失准。
一个排的手持rpg-18的敌军,就能把x山隘封锁得死死的,而且敌军有一个排的重机枪掩护,对易守难攻的x山隘来说,要拿下来,就要拿人命去填!
拥有完备防炮防空工事的敌军,会让空中打击的效果急剧下降。
决不能让悲剧重演,但在不能透露出这样一个关键信息的前提下,李路没有把握说服张平山!
“李科长,你的担心是多于的,炮火覆盖之后,我们坦克团拿下这个x山隘,易如反掌的事情。”有个营长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一个团干不过一个加强连,你也太小看我们老虎团了。你要是没别的事,就别耽误我们时间了。”
李路直接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而rpg-18在敌军中服役的消息并不是是唯一的因素,还有另一个巨大的危险在等着毫不知情的坦克团……




奋斗1981 第123章 空中机动?
“连长,x山隘只能同时通过一台车,两侧都是茂密的丘陵,你不会不知道这里面蕴含着的风险。”
1...3839404142...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