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熙檬父
一来田单心系齐国,二来田单身为赵臣,不管从哪方面来说,田单都应该去帮上苏代这么一个忙。
而且帮这个忙,对于田单自己来说一点坏处也没有,反而还有好处。
如果田单帮了苏代这个忙,不但赵国得利,齐国也能免兵灾,甚至田单本人也有可能因为这一次功劳而改善一些自己在赵国的不利处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唯一会在这件事情里受害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正在和赵国交兵的秦国。
田单会在意秦国会不会受到伤害吗?答案是——当然不会!
田单呆坐半晌,终于发出了一声长叹。
“大王···真乃不世雄主也!”
片刻之后,都平君田单一袭正装,面容整肃,大步迈出书房。
“来人,且备车马,吾欲往苏卿府上一行!”
战国赵为王 第十三章 郑朱
时间一晃,已经是数日过去。
这一天,一辆马车缓缓的驶过咸阳城的街道,最终在一栋气势恢宏的府邸面前停了下来。
一名宽袍大袖,方脸黑须,脸色严肃的中年男子走下马车,来到了府邸的大门之前。
“劳烦通传一声,赵人郑朱,求见应侯。”
门口的侍卫打量了一下郑朱,恭声道:“大人且稍后。”便朝着门里去了。
片刻之后,侍卫带着一名头发花白的管家急匆匆的走了出来。
只见这名管家朝着郑朱点头哈腰,陪笑道:“郑公,实在不巧,我家大人今早已经出门,至今尚未回府。”
郑朱闻言,脸上的表情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就好像这一幕他已经见过了一样。
事实上这一幕他确实见过很多次。
因为这些天来,郑朱几乎每天都要往这里跑一趟,而每天在大门处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回应,甚至连侍卫躬身的角度和管家说话时一句话里的那三次必然会发生的停顿郑朱都是无比熟悉。
对,这些家伙连台词都不带换的,这演技可以说是非常的不走心。
郑朱,赵国使臣,奉赵王丹之命,于半月之前来到咸阳,目的是为了和秦国国君秦王稷以及秦相范睢商讨长平议和之事。
老实说,为了这一次议和,郑朱是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也有信心为赵国在谈判桌上争取到一定的利益。
但除了那一次其他五国使臣一起出席的隆重宴会之外,郑朱就再也没有见过秦王稷和秦相范睢之中的任何一人,这谈判自然也是无从谈起。
秦国人十分热情而周到的招待了郑朱,然后又极为冷淡的将郑朱忽略掉了,就好像根本没有一个叫郑朱的人待在咸阳一样。
为了完成和谈的使命,郑朱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很多关系,用了很多手段。
但一个外臣想要混入秦王宫面见秦王稷显然是很不现实的,所以郑朱思来想去,决定将主要目标放在了秦相范睢的身上。
秦相范睢被秦王稷封为应侯,此刻郑朱所面对的这座应侯府,便是范睢的府邸。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郑朱天天来访,但每一次范睢都会用各种理由避而不见,就好像今天一样。
在这名应侯府的管家看来,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这位并不喜欢死缠烂打的赵国使臣应该会呆立片刻,长叹一声之后离去。
但管家并不知道的是,应侯还是前几天的应侯,可这郑朱却已经不是前几天的郑朱了。
这一切,全都是因为数日之前从邯郸发出,以最快速度在昨天夜里来到咸阳城内郑朱手中的密信。
两封密信。
郑朱听到了管家的话,但却并没有像之前那般转身离去,反而是不急不忙的从怀中拿出了一张薄薄的帛书,放在了管家手里。
“烦请将此信交于应侯,郑某可在此等候。”
管家低头看了一眼帛书,脸上露出了意外的神色,在犹豫了一下之后,才转身走入了应侯府的大门之中。
反正谁都知道范睢其实就在府中,所以管家也没有一点要遮掩的意思。
郑朱气定神闲的站在应侯府的大门之外,静静地等待着。
一辆式样华贵,前呼后拥的马车从应侯府门前的大道上驶过,正好经过了郑朱的身边。
有对话自马车中传出。
“此乃何人?”
“赵国使臣郑朱。”
“郑朱?如此说来,他莫不是要面见应侯?”
“想来应是如此。”
“简直可笑,既为赵国使臣,为何不去面见大王,反来求见应侯?”
“大王不愿见这郑朱。”
“既大王不愿见他,那应侯又怎会见他?真是痴心妄想。”
这番嘲讽意味十足的对话清楚无比的传到了郑朱的耳中,然而郑朱完全不为所动,依旧微笑而立,姿势优雅无比,挑不出任何毛病。
应侯府的大门再次打开。
管家的身影再次出现,脸庞上的震惊仍依稀可见。
“郑朱大人,我家侯爷有请。”
郑朱身后的马车仍然在缓缓驶过大道,但其中的对话却瞬间断绝。
郑朱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了,这位赵国的使臣就这么微笑着,然后迈起优雅的步伐,走进了这座半个月来一直想进,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的应侯府。
片刻之后,郑朱来到了客厅,在客厅的上首主位,已经跪坐着一位身着黑衣,长脸小眼,目中精光四射,年纪在四旬左右的中年人。
这便是秦国当今的相邦,秦王稷的头号亲信应侯范睢了。
郑朱迈步向前,朝着范睢微笑一礼:“见过应侯。”
和满面春风的郑朱相反,范睢的心情看上去就没有那么好了,只见范睢将手一扬,一封帛书缓缓飘落在郑朱的面前,正是方才郑朱交给管家转呈的那一封。
“郑朱,尔信中所言,究竟何意?”
郑朱笑容不变,拿起了这封帛书。
上面只有一句话。
“叹应侯死期将至,却不自知也。”
这句话正是由郑朱亲笔写就。
郑朱笑道:“朱之意尽在信中矣,应侯今大难临头却不知自保,反来责怪于朱,真乃奇哉怪也。”
范睢冷哼一声,咪起眼睛盯着郑朱:“若今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休怪本侯将你逐出咸阳!”
这还真不是口头威胁,赶走他国来使这件事情,范睢确实不是第一次做了。
“逐出咸阳?”郑朱微微一笑,道:“好教应侯得知,邯郸王命已至,今日拜谒应侯之后,朱便将启程返邯郸矣。”
“什么?”范睢微微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但却并没有过于惊讶。很显然,这位秦国相邦对于郑朱回国的可能性是有所预料的。
反正郑朱这个家伙的利用价值,在那场拥有诸国使臣参与的宴会之中已经被秦王稷和范睢利用完了,也达到了使得诸国不出兵援救赵国的目的,所以郑朱走不走都已经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今天范睢之所以肯接见郑朱,最大的原因还是这封写着范睢有杀身之祸的信,但从邯郸传来的某些关于郑朱可能会回国的风声也同样是原因之一。
范睢也想趁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从郑朱嘴里套出点什么东西。
郑朱笑道:“应侯想必定欲得知,朱信上之言究竟何意。”
范睢又是一声冷哼,道:“正要请教。”
作为秦朝的相邦,范睢极得秦王稷的信任,在秦国可以说是权倾朝野,除了秦王稷之外一手遮天的存在。
当年范睢刚当上秦相的时候就干过逼魏国使者须贾当众吃马匹草料的事情,如果今天这郑朱说不出个一二三四,范睢不介意让郑朱也尝尝草料的味道,然后再把郑朱赶出咸阳。
郑朱又是一笑,看上去对于范睢的威胁并不放在心上,而是施施然开口道:“敢问应侯,武安君今在何处?”
武安君,这是一个在战国时期并不少见的封号,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苏秦就被赵肃侯封过武安君之位。
但郑朱此刻既然是位于秦国,面对的又是秦相范睢,所以郑朱口中的这个武安君显然指的就是那一位更出名,更为后世所知的秦国武安君,这个人当然就是——
“人屠”白起!
战国赵为王 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
郑朱此言一出,即便是以范睢的城府,他的眼神也是不由自主的微微一凝。
但范睢的异样神情仅仅是在眼睛的最深处一闪而逝,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完全是一切如常,甚至还带着微微的一丝惊讶:“武安君?想来当是在封地养病。”
不得不说,范睢的演技看上去相当的逼真。
范睢说的当然是假话,事实上早在七天之前,一直号称在封地养病的白起就已经悄悄的轻车简从赶往长平前线。
以时间来算的话,此刻长平前线的指挥权应该已经从左庶长王龁手中移交给白起了。
但是作为秦国的相邦,范睢当然不可能对赵国的使者郑朱说实话。
即便范睢本身并不同意用白起换王龁,但是毕竟这是秦王稷的决定,范睢也不至于连这保密的事情都做不到。
郑朱见状笑了一笑,气定神闲的说道:“应候此言差矣,以朱之见,想必此刻武安君已至光狼城多时矣。”
光狼城,便是长平前线的秦军大营,所以郑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范睢别特么给老子装蒜了,我已经知道你秦国白起到长平了!
郑朱话音一落,范睢的脸色瞬间就是微微一变。
为了欺骗赵国,整个“白起换王龁”的计划知晓的人不超过一个巴掌,除了秦王稷和范睢这对君臣之外,其他知晓该计划的人寥寥无几,而且无一不是秦国重臣,都是忠心耿耿、绝对不会泄密的那种。
但这明明天衣无缝的计划,为何却被郑朱如此肯定的一口叫破?
范睢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位秦国相邦的笑声相当的爽朗,甚至都传出了大厅之外。
“郑朱,论起信口胡诌,汝确是有独到之处啊。本侯乃秦相,武安君至长平一事,本侯为何不知?简直是胡言乱语!”
郑朱眉毛微微一扬,脸色似笑非笑:“应候竟不知此事,也难怪应候不日便将人头落地了。好教应候得知,秦国派往我赵国所散布谣言者,均已被我王派人擒获,并已全数腰斩弃市!”
范睢重重的哼了一声,看上去相当的不以为然,甚至懒得对郑朱这句话做出评价。
但实际上,此刻范睢的心中却是翻江倒海,掀起了滔天巨浪。
如果郑朱之前叫破白起已至长平这件事情还可以认为是靠猜的话,那么现在郑朱都已经明明白白的说出了秦国派出间谍前往赵国散布谣言和离间这件事情,两者结合之下,已经足够证明郑朱以及郑朱背后的赵国确实是已经掌握了证据,知道了秦国的暗中谋划。
因为“白起换王龁”这个计划,本来就是要配合“赵括换廉颇”一起进行的,现在看郑朱这个样子,很显然“赵括换廉颇”这个计划,已经是彻底的失败了。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所以范睢觉得,这一定是秦国内部出了奸细。
否则的话,就算派去赵国的那些间谍被抓住了,顶多也就是“赵括换廉颇”计划的失败,根本就不可能连白起去长平这种只有秦国最高层几人才知道的绝密情报都给泄露了。
范睢的眼睛微微眯起,目光中一道杀气闪过。
到底是谁,把如此至关重要的情报告诉了赵国人?
长平一战,赵国固然是全力而为,秦国其实也同样是倾国出击。
如果赵国的情报渠道已经侵入到了秦国的最高层核心,那么长平这一战,秦国就真的是非常危险了!
范睢的脸色渐渐的变得难看了起来。
然而范睢并不知道的是,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把这个情报泄露出来。
在郑朱所接到的两封密信之中,第一封密信源于赵国所有高层在之前会议上的决定,那就是要求郑朱回国,和秦国的和谈取消。
而第二封密信乃是郑朱的国君赵丹亲笔写就,正是这第二封密信上,清楚无比的点明了所有秦国的阴谋,以及郑朱所应该做出来的应对。
郑朱在下首察言观色,看到范睢这一副吃了苍蝇的表情,立刻就明白了自家大王在信中说的确实就是一点错都没有。
白起,真的已经去了长平!
想到这个名字,郑朱的心中也不禁涌起一丝恐惧。
但郑朱转念一想,我赵国也有廉颇这等大将,未必就输了你秦国武安君,更何况我家大王英明神武,早已识破了你秦王稷和范睢的阴谋诡计。
我怕你个鸟!
一想到这里,郑朱心中的恐惧不但瞬间被驱散,就连嘴角的笑容都显得更加浓郁了。
通过之前的一连串话语,郑朱已经根据赵丹的吩咐,在范睢的心中打下了一根钉子,一根绝对能够让范睢变得疑神疑鬼的钉子。
根据正常的逻辑推理,肯定要有一个泄密者才能够导致计划泄露。
所以接下来范睢和秦王稷一定会去想法设法的找出这个泄密者,如此一来的话秦国的高层之间就一定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相互之间的不信任甚至是内讧。
但范睢和秦王稷绝对没有想到的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泄密者,有的只是一个从两千年后穿越过来的,对这一段历史了如指掌的穿越者赵丹!
在郑朱接到的这第二封由赵丹亲笔写就的密信之中,清楚的写明了一个计划,一个由赵丹所构思并且策划的计划。
郑朱现在已经完成了这个计划之中名为“挑拨”的第一步,所以郑朱接下来所需要执行的当然就是这个计划的第二步——离间!
于是郑朱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范睢,继续微笑开口道:“朱有一言,请应候静听。武安君者,国之利器,秦之重臣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正乃武安君之谓也。然今武安君已至军功爵位之巅,若再于长平立下大功,应候以为秦王当以何位赏之?”
郑朱这一番话,那就是赤裸裸的诛心之言了。
郑朱的意思非常的明白,白起这个人,战功加起来特么有三四层楼那么高,放眼整个天下都无人能比,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白起现在就已经是最高级的封君彻候,完全是升无可升了。
那么我郑朱这里想请问一下你范睢大人,你觉得白起如果再在长平立下不世之功的话,秦王稷还能给他什么像样的封赏呢?
范睢听了郑朱的话,脸色突然变得更加的阴沉,整个人目光越发阴冷,简直已经要化身为一头择人而噬的饿狼了。
也不怪范睢的城府不够,因为郑朱所言,正是范睢心中最大的心病!
如果白起真的在长平立下不世之功,那么秦王稷有什么像样的、匹配得上这一份战功的封赏吗?
有,而且只有一个。
这个足够匹配得上白起不世之功的封赏,就是秦国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相邦大位。
而如今的秦国相邦,恰恰好好、正正巧巧就是坐在郑朱面前的范睢!
战国赵为王 第十五章 秦国政坛
范睢和白起之间的恩恩怨怨,虽然并不被后世之人所熟知,但是如果仔细去探讨研究的话,让小说家去写上一部两三百万字的小说应当是问题不大的。
这一切的开端,都要从秦王稷即位的时候说起。
在秦王稷之前的秦国国君是秦武王赵荡,这是一位年轻有为雄才大略文武双全堪称主角模板的出色国君,但却因为一时脑热,跑去洛邑举那个周朝象征天下的九鼎,被大鼎给活活压死了···
赵荡干的这件蠢事,应该能够被评选为“战国十大脑残行为”之首。
赵荡死后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子嗣,于是他的兄弟们就围绕着这个秦国王位展开了争夺,最后是赵荡的弟弟赵稷在自家舅舅、当时秦国重臣魏冉的支持下登上了王位,赵稷也就是如今的秦王稷(秦昭襄王)。
秦王稷上位之后,就把帮助自己上位的首功之臣舅舅魏冉封为穰侯,并让魏冉出任秦国相邦,然后又把秦王稷自己的生母,魏冉的姐姐芈八子(《芈月传》女主原型)封为宣太后。
但这还并不是结束,年轻的秦王稷为了依靠母亲娘家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王位,又把自己另外一个舅舅,芈八子同父同母的弟弟芈戎封为华阳君,把自己的两个兄弟(芈八子生的另外两个儿子)封为泾阳君和高陵君。
这样一来,宣太后芈八子不但自己的一个儿子当上了秦国国君,并且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儿子都是秦国的封君,这一家人可以说是在秦国权势滔天,无出其右者,于是人们便将宣太后芈八子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儿子合称“秦国四贵”。
这秦国四贵到底贵到什么地步呢?从秦王稷登基伊始,直到秦王稷驱逐四贵,期间整整过去了四十一年。
在这四十一年里,四贵对秦国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甚至还有可能超过了秦王稷本人。
在这四十一年里,你去秦国办事,秦王稷本人说的话,那还真就不一定比四贵说的话要更好使。
直到有一个人从魏国来到了秦国,通过一封上书得到了秦王稷的召见,又再通过一次会面成功的说服了秦王稷,让秦王稷终于下决心对自己的两个舅舅以及两个弟弟痛下杀手,把自家老妈这边的人统统赶尽杀绝。
这个说服了秦王稷的人,就是如今的秦国相邦范睢。
在经过秦王稷和范睢一番缜密的谋划之后,夺权行动正式开始,宣太后芈八子被幽禁至死,穰侯魏冉先被驱逐随后被毒杀,高陵君、泾阳君统统被赶出了咸阳,发配去了荒郊野岭,同样过上了被终身监禁的生活。
接着是秦国政坛一番血雨腥风的大清洗,秦王稷由此彻底的将整个秦国掌控在自己手中,范睢也因此而一飞冲天,从一个客卿直接用坐火箭的速度蹿升到了秦国相邦之位。
可能有人就要说了,这全都是秦王稷、范睢这对君臣和宣太后四贵一系的恩怨,又和白起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而且是大大的有关系。
让我们看看白起的发家史。
秦王稷十四年(公元前293年),刚刚从左庶长晋升到左更的年轻秦国将军白起率领着十五万秦军东进,在伊阙之战中歼灭韩魏两国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韩魏联军主帅,魏国名将公孙喜,夺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从此一举成名登上战国舞台。
这里有一个问题,当时的秦国也不是没有其他大将,比如说向寿和司马错。为何当时极为年轻而且并没有什么服众战功的白起能够脱颖而出,获得统帅十五万秦军和二十四万韩魏联军对战的资格呢?
要知道当时魏国主帅公孙喜和韩国主将暴鸢(yuan第一声)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这两人曾经联合齐国名将匡章一起攻破了秦国的天下雄关函谷关,逼得秦王稷割地求和才重新换回了函谷关。
面对这样的一对打败过自己的黄金组合,秦国人怎么就敢用当时还是无名小卒的白起当主帅?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当时的白起身后站着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这个支持者就是秦国四贵之首,当时的秦国相邦穰侯魏冉。
魏冉,就是白起这匹千里马的伯乐!
正是在魏冉不余遗力的支持下,白起才能够一步步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左庶长,成长为让整个山东六国都为之颤栗的无敌杀神武安君。
后宫之中有宣太后芈八子,朝中有相邦魏冉,军队里有武安君白起,正是凭借着这三大支柱,秦国四贵才能将秦王稷这么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整整压制了四十一年!
直到范睢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切。
也正是因此,秦王稷才会说出“昔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这么一番话。
这都把范睢当成小爹(叔父)了,由此可见在秦王稷的心中,出谋划策帮自己扳倒老妈宣太后这一系的大功臣范睢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对于这个时候的秦王稷来说,范睢就是和周朝开国名臣姜子牙,齐国一代名相管仲一般的存在,是自己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随着范睢的得势,四贵或被杀被逐被幽禁,整个宣太后芈八子一系的势力基本上已经被秦王稷和范睢赶尽杀绝了,但却偏偏还有一个例外。
这个例外,就是此时已经凭借着战功晋升为秦国最高级爵位武安君的白起。
对于秦国来说,白起所立下的功劳,实在是太大太大了,甚至大到了明知道白起是穰侯魏冉的死党,是四贵一系的重臣,但秦王稷和范睢也没有办法直接除掉白起的地步。
因为这个时候的白起,已经不仅仅是四贵一系的支柱了,这个男人已经通过这几十年来的东征西讨,通过自己在军中培养出来的无数忠心属下,成为了支撑起整个秦国的擎天巨柱!
杀了白起,那就是秦国在自毁长城。
所以秦王稷和范睢不能杀,也不敢杀白起,只能把白起给闲置起来,只在无可奈何的时候才把白起这头已经被严密监视并囚禁起来的巨兽放出来。
于是白起从这个时候起,就开始了在家“养病”的生活。
公元前265年,在完全掌握了所有权力之后,雄心勃勃的秦王稷开始执行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
为了执行这一战略,秦国先是派出大量使节结好齐、楚、燕三国,然后秦军开始大举出动进攻韩国野王城,准备切断韩国上党郡和首都新郑的联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