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战国赵为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熙檬父
但在这个奴隶制还并没有完全废除的世界,这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的。毕竟如同马克思所说,商人是一个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什么事情都能够干得出来的阶层,心中是根本没有什么爱国概念的,甚至为了赚钱还会在某些时候囤积居奇,狠狠的坑国家一把。
就比如现在,前线的赵国大军和秦国决战,赵国国库之内粮草不足,而邯郸城之中有不少大粮商的主家以及分号,可当赵丹派人找这些商贾们要粮食的时候,别说是借了,人家根本连卖都不卖给你。
为啥?还不是都等着赵国粮绝,邯郸城内粮价高企的时候再用比之前要高上几倍乃至数十倍的价钱把自己手里的粮食卖出去,好狠狠的赚一大笔么。
所以赵丹都已经决定了,等到长平事了,自己一定要抽出空来,狠狠的跟这些家伙来一次秋后算账。
也正是因此,身为赵国高层之一的赵豹,对于自家国君居然要单独设宴召见一名商人的举动显得不解甚至隐隐露出了一丝不满,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对于赵豹的不满,赵丹只是笑而不语。
片刻之后,两人来到了赵豹府的大厅之中,果然如同赵豹所说,已经有一名商人在此等候了。
这名商人显然很懂礼数,当看到走在前面领路的赵豹之时,他就马上站了起来,在脸上堆起了一脸的恭敬笑容。
但在下一瞬间,当他看到走到赵豹之后的赵丹时,这名商人完全震惊了,整个人就是一脸的懵逼,显然根本没有想到赵丹竟然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不过很显然这商人的城府还不错,在短暂的震惊之后,他立刻起身离席,朝着赵丹无比恭敬的一礼。
“卫人吕不韦,见过大王!”





战国赵为王 第二十四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1)
见礼完毕之后,三人各自落座。
赵丹理所当然的坐在了最上首,战国时代以右为尊,因此平阳君赵豹自然坐在了下首右侧,而吕不韦则坐在了下首左侧。
赵丹十分好奇的打量着吕不韦,发现这是一名身材瘦削,脸庞狭长似马,鼻子弯曲如鹰,唇上八字胡,颌下络腮胡,双眼之中精光闪烁的家伙。
任谁看到这么一个人,绝对都会第一时间把他和“精明”两个字画上等号,当然或许后面还会加上“狡诈”、“猥琐”之类的形容词。
这就是吕不韦,整个春秋战国,甚至是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中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甚至很可能没有之一。
到了战国这个时代,商业的发展已经大大加速了,由此所带来的就是大批富商巨贾的出现,比如说魏国的白圭,赵国的郭纵、猗顿,甚至是秦国也有乌氏倮和寡妇清等人,这些无一不是“与王者埒富”,堪称富可敌国的存在。
这些家伙,或囤积居奇,或采矿冶铁,或养殖牲畜,或贩卖食盐,总之各有各的特点和长处,财富也是同样的让人眼红。
但是所有的这些大富商们,他们的成就加起来,可能都比不上吕不韦的一根手指头。
为什么呢?因为吕不韦的投资眼光,直接就把这些人给秒杀到渣都不剩。
其他人是用钱去投资有利润的货物,再把这些货物出手变成更多的钱,而吕不韦这个人,却是用钱去投资了一位未来的秦国国君,投资了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
最重要的是,他成功了。
以区区一个商人之身,成功扶立当世第一强国之君,放眼中华上下五千年,吕不韦这一番功绩,还真就是别无分号,独此一家!
“奇货可居”这个成语,正是从吕不韦这一次两千年后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投资之中而来。
吕不韦所投资的,就是之前秦国送到赵国邯郸来的质子,当今秦国太子安国君的一个儿子——赵异人。
这个赵异人,就是历史上的秦庄襄王。
这个秦庄襄王其实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秦庄襄王他生了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的王位,然后这个继承人的名字叫做——赵政。
赵政,就是秦始皇!
吕不韦所投资的这个家伙,就是秦始皇他爹!
更重要的是,当吕不韦准备投资这位秦始皇老爹赵异人的时候,赵异人只不过是一个根本排不上号的家伙。
这个时候秦国的国君是赵异人的爷爷秦王稷,然后等秦王稷死了才到赵异人的老爹安国君继位,再等到安国君死后才能有赵异人的希望。
但问题在于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赵异人只是其中一个排不上号的存在,而且赵异人的老妈夏姬也就是一名毫无实力的侍妾,怎么看赵异人继承秦国王位的可能性都无限接近于零。
在认识吕不韦之前,赵异人怕是在梦里都不敢想自己能够有成为秦国国君的一天。
但偏偏就在这个吕不韦的一手操办之下,这个无限接近于零的可能性,硬生生的被吕不韦给实现了!
吕不韦也借此飞黄腾达,从一个虽然富甲天下但是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可言的商人,华丽的变身为七雄之中最强大国家秦国的相邦。
正是在吕不韦的辅佐下,年轻的秦始皇才能够一步步的成长起来,最终成为华夏五千年中第一位能够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
甚至在某些野史和传闻之中,吕不韦很有可能才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
当然了,赵丹今天找吕不韦过来,可不是为了验证秦始皇身世的,又不是那些天天家长里短的大妈,扯什么八卦呢?
赵丹的真正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接触一下这位未来的秦国名相,看看这个吕不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于是赵丹咳嗽一声,对着吕不韦开口道:“寡人听闻你乃是太公望之后,不知此事可属实?”
太公望,就是周朝开国功臣吕尚(姜子牙)诸多称呼之中的一个。
赵丹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吕尚和吕不韦一样,都属于姜姓吕氏。
只见吕不韦脸色微微一红,道:“回大王,太公望正是不韦之先祖也。”
吕不韦之所以脸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毕竟当年他的老祖宗可是周朝开国功臣,被封为周朝太师,还是战国七雄之中老牌霸主齐国的建立者,属于贵族之中的,士农工商这四个阶层都是国家的组成部分,缺了任何一个的话就好像麻将桌上的三缺一,这牌局(国家)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当年姜子牙被封在营丘的时候,那里是人烟稀少的盐碱地,于是姜子牙鼓励齐国女子纺织刺绣,并且让齐国男子捕鱼晒盐拿去别国经营贩卖,于是齐国因为刺绣和渔盐的商业交易而发展起来并成长为一代强国,这正是商贾之道利于国家的地方。
我吕不韦身为姜子牙的十二世孙,现在实际上用的也是我家老祖姜子牙所治国的道理来经商,既然祖宗的东西被我发扬光大了,那么我怎么能算是给祖宗丢脸呢?
此言一出,不但赵丹暗暗点头,心中称赞吕不韦果然不愧是一代牛人,就连一旁那个原本对吕不韦嗤之以鼻的平阳君赵豹也是一脸的惊讶,显然完全没有想到在自己眼中不过是“持商贾之贱业”的这么一个家伙,竟然能够说出这么一番精辟的言论来。
赵丹微微一笑,道:“吕先生果然高论也。若夫吕先生所言,则商贾之道亦能治国乎?”
如果说之前的那个小小诘难是前戏的话,那么从这个问题开始,赵丹对于吕不韦的这一次“考察”,才开始正式的进入了答题部分。
这吕不韦到底是否如同后世所说,是那般具有大才之人,从接下来的回答里应该就可以判断出来了。
而这个判断又将决定赵丹对吕不韦的态度,比如说——
杀,还是留?




战国赵为王 第二十五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2)
如果说先前赵丹在诘问吕不韦的时候,吕不韦还有一些猝不及防的慌乱,那么到了现在,这位今年不过才三十二岁,比起赵丹来说也大不了多少的战国奇才已经完全的冷静了下来。
这种君前问对,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
国君当面出题,被问者临时作答。由于你根本不可能知道国君会问哪些方面的东西,所以这就很考验作答者的知识储备,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这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项机遇。如果过不了,那自然就是声名大跌,基本上这辈子都不要想再走上从政之道,但如果能过得了这一关并因此而被君王赏识的话,那么一飞冲天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别的例子不就说了,就比如说现在的秦相范睢,那家伙不正是凭借着唯一的一次见面就抓住机会说服了秦王稷,然后踩着穰侯魏冉和秦国四贵的尸体顺利上位了吗?
机会就在面前,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
吕不韦眯起了眼睛,并没有马上开口说话,看上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而赵丹也不着急,只管笑吟吟的吃着面前由平阳君府上大厨所专心烹制的美食,毕竟你当堂出个命题作文,怎么也得给人家几分钟捋一捋思路才能让人下笔吧。
一旁的赵豹则就没有这么淡定了,这位平阳君一会看看堂上的赵丹,一会又看看堂下的吕不韦,目光之中既有着不解,又带着几分惊讶。
由于各国君王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重农抑商之策,从政府以及法律的层面来说对商人的打压都是比较严重的,时不时就要抓几个商人来判判刑砍砍头,吓唬一下那些“舍本逐末”的家伙。
所以作为赵国法律的最高执掌者——司寇,赵豹对于商人这个群体也算不上陌生,因此也知道吕不韦这个家伙其实也就最近一两年才开始把事业的中心从卫国转移到了赵国,并且在短短时间内就结交了不少赵国官员,生意也是搞得有声有色,大有和赵国原本几家顶级富商争雄的态势。
所以赵豹派人调查过吕不韦,也和吕不韦有过几次接触,当然了,赵豹并不是去找吕不韦索贿的,而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抓到什么吕不韦违反乱纪的把柄,然后用吕不韦的脑袋作为自己的功绩···
正是因为如此,赵豹的心中才会如此的惊讶和不解,难道这区区一个商人,竟然正能够说出什么治国之道不成?
就在赵丹爽快的胡塞海喝和赵豹既有些期待又带着几分不屑的目光之中,吕不韦终于抬起头来,朝着赵丹郑重一礼。
很显然,这家伙要开始答题了。
“回大王,不韦闻老子曾言:‘道可道,非常道。’韩非子亦言:‘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以不韦之见,或商贾之道,或治国之道,若欲成功之,则莫过于晓其道理。昔范蠡先助勾践灭吴,后以陶朱公之名从商而富,何以?无他,乃范蠡晓治国之道,通经商之理也。”
“故商贾之道,治国之道,无非在于理也。得其理,则商贾之道可行,治国之道亦可行之。不得其理,则两者皆不可行之。此商贾之道与治国之道相通之处也!”
吕不韦的这一番话说出来,赵丹倒还没什么,倒是一旁坐着的平阳君赵豹眼睛都瞪圆了,整张脸上就是大写的两个字——震惊!
吕不韦刚才的那一番话就是说:“老子和韩非子都说过,‘道’这种东西是非常玄妙的,想要去理解‘道’,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道’的规律,也就是‘理’去了解。”
“在我(吕不韦)看来,什么商贾之道治国之道其实都一样,想要成功你就要掌握这些‘道’之中的规律(也就是理)。范蠡为啥能够在当越国大夫的帮助勾践治国,又能够在灭掉吴国急流勇退裸辞之后经商成为天下巨富?那就是因为范蠡明白其中的‘理’。”
“所以治国和经商是一样的,说白了就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就是这两者相通的地方了。”
这里吕不韦其实还藏着相当于暗示的半句话没有说,那就是治国之道和商贾之道既然有着相通之处,那么商贾之道的经验,当然也就可以拿来治国!
这就是吕不韦对于赵丹这篇命题作文的回答了。
这个回答怎么样呢?单单从平阳君赵豹那张大得可以塞进三个鹅蛋的嘴巴里就能够看得出来了。
毫无疑问,对于赵丹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来说,这是一个绝对能够得高分、而且至少在九十五分以上的答案!
就连自视甚高的平阳君赵豹自己,也根本答不出这样的答案。甚至如果平阳君赵豹自己来作为阅卷者的话,他很有可能会给吕不韦这个答案——满分!
仅仅短短数秒钟,平阳君赵豹脸上所有的轻视和不屑就统统都消失了,只见这位赵国的重臣直起了身躯,极为严肃的朝着吕不韦说道:“吕先生,大才也!”
就在不久之前,吕不韦在赵豹的心中还只不过是“自甘轻贱,操持商贾之贱业者”,然而经过这短短的几番话之后,吕不韦如今在赵豹的口中已经变成了“吕先生”了。
这就是赵豹,乃至于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封君们对人才的态度。
无论你之前是干嘛的,有什么黑历史,那其实都无所谓。只要你有能耐可以帮到我,那我就尊重你,把你奉为上宾,对你委以重任。
这就很像后世的美帝华尔街商业公司,只要你能替公司赚钱,那么你干多少坏事老板都视而不见,同事们都会对你争相吹捧阿谀奉承,甚至让女秘书天天在办公室帮你吹箫都没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战国尚功利”,一个和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商业公司一样把功利主义发挥到了极致的时代。
但这也是一个真正实现了“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只要你有真本事,那么你就一定不会被埋没,就一定能够出头,能够在战国这个大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你自己的光彩。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七雄并立,百家争鸣,战火连天的大争之世。
这,就是战国时代!




战国赵为王 第二十六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3)
和赵豹相比,赵丹显然就镇定得多了。
毕竟吕不韦很牛x,这是赵丹早就知道的事情,现在赵丹所要验证的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吕不韦到底是有人帮他出谋划策所以才牛x,还是他本身就是这么牛x的一个人呢?
于是赵丹不慌不忙的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以吕先生之言,则商贾之道与治国之道,颇有相通之处。既如此,以吕先生看来,这治国之道,又当如何呢?”
如果说先前的两个问题,赵丹所考校的主要是吕不韦随机应变的能力,那么这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赵丹这次考察的重点,也就是”治国方略”了。
赵丹想要看看吕不韦的治国方略,到底是什么样的。
吕不韦在回答了赵丹的前两个问题之后,看上去整个人似乎也变得更加的有自信了,而且治国方略这种东西本就是每一个有志于登上战国政治舞台的士人们所必定会去思考的问题,吕不韦自然也是胸中早有自己的一套定论,当下朝着赵丹一拱手,再次开始侃侃而谈。
“臣闻,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以公。尝试观於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於公。故《鸿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故治国之道,必贵公而去私也。”
“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有君臣。主执圆,臣执方,方圆不易,其国乃昌。故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明君者,非遍见万物也,明于人主之所执也,不应以人之小恶而亡人之大美也。当与得不在于君,而在于臣。古之事君者,必先服能,然后任,必反情,然后受。信贤而任之,君之能也,臣之忠也。”
“与民者,当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如秦商君者,严罚厚赏,衰世之政也,万不可用之。于此,可瀸于民心,遂于四方。天下皆延颈举踵,四荒咸饬乎仁也。”
这一番长篇大论之后,吕不韦整个人长出了一口气,再度一拱手:“大王,此不韦治国之道也。”
赵丹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大赞。
在吕不韦看来,治国之道主要根据天地之道而来,天圆地方所以君圆臣方,天地各有道所以君臣也应当各司其职,君负责管理臣,而臣负责去做事,这样才能够让国家昌盛。
对于国家的子民,君王和臣子们应该行德政,以义为先,依法行事,赏罚合宜。像商鞅那样的严刑酷法只会让国家陷入衰退,是绝对不行的。只有仁德和法律双管齐下,才能够受到臣民的衷心爱戴,国家才能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大治的地步。
吕不韦所提出来的这些东西里面,其实包含了儒家、道家及其分支黄老、法家、墨家等等许多学派的思想,融合而成为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
这就是诸子百家之中,号称“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的杂家思想。
很显然,即便还没有真正的执掌秦国,但是吕不韦的这一套杂家理论,其实已经基本上成型了。
只不过这家伙居然敢在赵丹这个赵国国君的面前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种说法,也是真够有胆的···
也就是这个时候因为华夏大地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过,所以吕不韦这句话还能说说,但凡是后世任何一个大一统朝代的皇帝,听到有臣子敢说这么一句话,那么第一反应就是把这个家伙的脑袋砍下来。
在皇帝们看来,这天下特么全是老子的,这国家就是老子的家天下,你现在给我说天下是天下人的?死去吧你。
当然了,就算是没有统一的现在,这句话对于赵丹这种身份的国君来说,其实也是相当刺耳的了。
但赵丹当然不会因此而动怒,赵丹不但没有动怒,反而面带微笑的鼓起了掌:“吕先生,果然大才也!”
至于一旁的平阳君赵豹,这货的脸上此刻就是一个大写的“服”字,看向吕不韦的目光也极为灼热,终于忍不住对着赵丹道:“大王,以豹之见,吕先生如此大才,赵国不可错过也!”
这就是赵豹在举荐吕不韦当官了。
在这个没有科举的时代,举荐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提拔人才的手段,像大名鼎鼎的蔺相如就是由赵国的宦者令繆贤举荐给赵惠文王的。
赵丹微微一笑,看了一眼吕不韦:“寡人亦有此意,不知吕先生意下如何?”
吕不韦一阵激动,连忙道:“能得大王赏识,臣安敢不从?”
客卿这个职位就相当于是国君的幕僚,虽然是个虚职,但却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了。
如此一来的话,吕不韦整个人的社会地位都会瞬间有一个火箭式的提升,从四等人“商”直接华丽变身为一等人“士”的一员。
再说了,虽然现在吕不韦其实已经在操作赵异人成为秦国国君的事情了,但那件事情毕竟八字还没一撇,如今吕不韦派出去的说客还在秦国之中活动,成不成还是未知之数,为自己留一条赵国客卿的后路也无不可。
而且接受这个赵国客卿的位置,说不定还能够对那事有所助益。
所以吕不韦根本就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赵丹哈哈大笑:“很好,既然如此,那么吕先生从今天起,就是我赵国客卿!”
吕不韦长身而起,迈步出席,朝着赵丹行了一个隆重无比的臣子礼节:“臣吕不韦,见过大王!”
双方之间的君臣名分,这就算是定下来了。
赵丹眯起了眼睛,心情也是颇为舒畅。哼哼,看看吕不韦这样的牛人,还不是被我赵丹招揽到了麾下?
当然了,赵丹的心中也很清楚,双方的这种君臣名分其实只是暂时的,并不能算得上十分牢靠。
战国时期的士人们其实并没有那种根深蒂固的忠君观念,今天为这个国家和国君效忠,明天觉得这里不好了也可以分分钟跳槽到别的国家去效忠别的国君。
他们更像是后世的那些打工者,国家和君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公司和老板,一辈子忠君爱国的也不是没有,只不过是少之又少。
当然了,这种跳槽的做法如果从士人本身的立场来说其实也是无可厚非,毕竟人往高处走嘛。但对于赵丹这样相当于后世公司老板的国君来说,自己国家的人才跳槽到别国显然就是一件不能被允许的事情了。
既然决定要拉拢吕不韦,那么就应该把吕不韦牢牢的绑在赵国的这辆战车上,这样一来赵国得到了一位良臣,秦国则永久的失去了一位名相,损秦而益赵,岂不妙哉?
这挖墙脚看来是势在必行啊。
但是——该怎么挖呢?
赵丹看了一眼身边的赵豹,想了一想之后,便微笑的对着下首正激动着的吕不韦说道:“寡人听人所言,吕先生曾有一言,提及那秦国质子赵异人,实乃奇货可居也。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吕不韦闻言身体猛的一震,整个人好像瞬间从天堂跌落到了地狱。
“奇货可居”,指的正是那吕不韦想要立赵异人为秦国国君的计划!




战国赵为王 第二十七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4)
扶立一国国君,而且还是像秦国这样的当世第一强国国君,这里面的风险性其实是非常大的。
这就好像在后世的地球之中有一个西班牙的首富想把自己的代言人扶上俄罗斯的总统宝座一样,如果给***知道这件事的话,这个家伙基本上就是被暗杀,炮决或者枪毙之类的命运了。
1...7891011...3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