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张昭好奇的问道:“谷公公,太子最近犯了什么错因而被天子责罚”
谷大用四十多岁,眨巴下眼睛,苦着脸道:“伯爷,前段时间不是鞑靼使团来京吗小爷在宫里说,吃羊肉,喝马奶酒,就可以如鞑靼人一样强壮,就可以打败他们。还穿着胡服在西苑里骑马。萧敬那老东西在皇爷面前告一状,皇爷气的拿鞭子抽小爷一顿。”
张昭揉揉眉心。
这真的很朱厚照。
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一生所做的荒唐事,数不胜数。张昭这穿越客是见怪不怪。
张昭琢磨了一下,问谷大用,“新军营这样的纯火器军队足以吊打鞑靼人,为何太子还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新军营的排枪击毙战术,强调的是纪律。注重整体的协作作战。个人的武勇被无限缩小。朱厚照怎么还有追求单兵强大的想法
谷大用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旁边陪着的张永道:“小爷说火器军队消耗太大。需要时间积累财富。他不想等。”
张昭哭笑不得。
果然是叛逆期的小朋友啊。什么事情都要对着来干。
他确实和朱厚照说过,以明朝当前的国力根本无法灭掉鞑靼。新军营现在出塞,打赢一两次大战,于整体战局而言根本没用。太宗皇帝把草原诸部按在地上摩擦了一回又一回,结果如何
他孙子宣德皇帝把大同府外的东胜卫放弃掉。河套沦为牧场。东胜城都已经是土默特部的驻地。
英宗皇帝搞出个土木堡之变,也先都打到京城来。要不是明王朝出了一个于少保。大明就亡了。
别以为一个新生的、才享国几十年的王朝就不会灭亡。翻翻史书,这种事还真不少见。
明朝要是失去燕云十六州,接下来什么局面看看宋朝就知道。
所以,张昭现在并不追求出塞。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换言之,没有好处的战争,打起来干什么
他而更愿意让鞑靼人作为外在的压力,督促明朝内部的改革。当然,户部现在确实没钱,并不足以支撑他率军出塞作战。
弘治十三年平江伯陈锐率大军支援大同,以及弘治十四年保国公朱晖率军支援三边,并搜套,耗尽朝廷的仓储。
…
但是,上述理由并不能成为增强单兵战力的支撑吧
国库积累财富慢,增强全民体质这个工程就不慢吗这都到了医学、保健、营养学的范畴了。
张永看得出来张昭对这个观点不以为然。但他其实觉得小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只是,个中缘由以他的见识,还无法表达出来。
张昭这边闲话几句,朱厚照就已经和王华请假出来,兴冲冲的道:“张昭,走,走。本宫带你去我的地方。我都等你好几天。”
张昭冲文华殿内收拾讲义的王华遥遥的拱拱手。经历和鞑靼使团谈判后,他现在和王华关系不错。
王华苦笑着回一礼,他算是被太子请假最多的“老师”。
张昭笑一笑,跟着朱厚照往宫内走去。
历史上王华最高成就是南京吏部尚书。大明的词臣们,并非个个都能荣登宰辅之位。像王华的升迁路线,就是最典型的“失败者”路线。
先在翰林院和詹事府升迁,积攒资历后升任礼部或者吏部侍郎。到这时基本是人生的余晖,在金陵当一任尚书,基本就是最好的结局。
但,这是一次有他的助力,王华的仕途肯定不止于此。
不知道将王华送到朝堂重臣行列,对王阳明有没有影响这和杨慎一样,没有正德年间被贬贵州龙场悟道,心学还会出现吗
这难道是穿越者都有的烦恼
朱厚照带着张昭、刘瑾、谷大用、张永等人一起前往宫内而去,先到奉先殿前的便殿,继而折向东,穿过宫门,就是一大片空地。这里常常被充作足球场。
而足球场的北端,靠近后宫处,兴建起一座殿宇。这是弘治皇帝为朱厚照修建的宫殿,暂作东宫。
明代的紫禁城,里面的宫廷建筑远远没有填充满。而且,在弘治年间清宁宫就在文渊阁后,这里住着肃孝周太后。日后,这里会当做太子的居所。
目前,太子住在哪座宫殿中完全随皇帝和皇后安排。所在殿宇,一般会以东宫代称。
朱厚照招待着张昭在暖阁中喝茶,说起被弘治皇帝痛揍的事,道:“张昭,你说父皇是不是有错赵武灵王可以胡服骑射,本宫为何不可”
张昭心道:你要是我儿子,我也要揍你。哪有一国太子穿胡服的这不是胡闹吗还有没有点文化自信
张昭没有附和朱厚照,而是微微一笑“殿下,随着科技的进步,骑兵迟早要被淘汰的。日后是大航海的时代。其实去年的韦州大战,新军卫的排枪战术,就已经证明属于骑兵的时代已经过去。”
朱厚照兴奋的情绪一下子僵住。他知道张昭说的是对的。但是,十二岁的少年,对于战马的喜爱,那是发自内心的。
这就和后世的男人都爱车一样。这个时代的豪车,就是价值千金的宝马。
侍奉在旁边的刘瑾心里一动。呵呵,张昭有点飘了。连小爷的话都敢直接反驳。
未来的八虎之一马永成,站在暖阁的多宝阁边,乐呵呵的和刘瑾对视一眼。两人想法相同。
张昭并没有停顿,继续道:“殿下,你想通过模仿鞑靼人的饮食来增强百姓的体质,这是对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朱厚照又给张昭夸一句,情绪变好一些但还有点别扭,出于对张昭的信任,道:“什么原因”
张昭解释道:“殿下,人体需要摄入大量的肉类才可以健壮起来。这个肉类包括:牛肉、羊肉,鸡鸭鹅,鱼肉,猪肉。殿下,你想通过吃牛肉、羊肉来示范,带动天下百姓吃肉,对吗”
老朱家的皇帝,对猪肉这个词,其实都有点敏感。像朱厚照登基后还一度下旨,不准吃猪肉。但最终迫于祭祀要用,民间要吃,他不得不自己打脸。
张昭在朱厚照还小时,就时常在他面前说,朱厚照早就听习惯。这算是张昭带来的一点改变吧。
朱厚照连连点头,果然还是张昭理解他,道:“是。就是这样。”
张昭笑笑,“殿下,你在我府里去过,那羊肉汤滋味可好所以,百姓不是不想羊肉,而是吃不起。这次朝廷和鞑靼使臣达成互市贸易,草原的牛羊会大量的进入中原。价格实惠。
殿下的思路是对的,只是做法上有点小问题。殿下为何不在报纸上呼吁、推荐百姓们多吃肉食呢当然,殿下先要征得圣上的同意。我想圣上会同意的。”
朱厚照给张昭说的眼中燃起亮光。这个办法他怎么没想到呢现在可不比以前,他在报纸上实名发表文章,必定会引起天下的关注,推动此事。
“这事是本宫的错。本宫等会就去向父皇请示。”
第三百六十四章 鞑靼之地
朱厚照非常聪明,张昭“拐弯抹角”的给他解释一通,他大致上知道张昭的意思。这件事他确实做的有点欠妥。白挨一顿揍。所以,非常干脆的认错。
只是,朱厚照认错,把旁边侍奉的刘瑾、谷大用、马永成、张永几人给弄的错愕。
这还是逐渐长大的太子吗竟然还能听得进去劝。要知道,往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啊。
刘瑾本来微微弯着的腰,又佝偻一些,力求正在和太子朱厚照闲扯的张昭没注意到他。
排在朱厚照信任名单的第三位,日后的东厂太监马永成低头中有蚂蚁的话。
伙伴们的神情、微动态,谷大用都看到,心里偷笑。还是我老谷明智啊。
张昭和朱厚照坐在明亮、宽敞的暖阁茶几处闲聊,根本没有留意到“八虎”们的反应,喝着茶,道:“殿下,人体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仪器。
补充食物和水,就是维持这台机器运转。而摄入的能量当中,以肉类提供的能量最高。所以,经常摄入肉食的人,再经过锻炼,就能强健体魄。
但是呢,人这台机器,不能光吃肉。光吃肉会损害五腹六脏。殿下,你看草原上的人寿命就很短。除开草原上环境恶劣之外,饮食就是很大的因数。
所以,殿下你别光看到草原上有肉吃的好处,还要看到其坏处。所以鞑靼人需要我们的茶叶去帮助他们的肠胃消化肉食。
单纯的从饮食角度来说,大明是占据着互市的举动。毕竟,我们有其他的渠道可以获取到肉食,而鞑靼人的茶、盐就只能从大明获取。当然,现在青海那片给鞑靼人占领,还未收回。”
朱厚照好奇的道:“张昭,既然草原苦寒,而通过互市就能获取到草原上的牛羊等物资,那为何你还要力主兼并漠北呢”
明朝的皇帝,除了朱元璋、朱棣爷俩有并吞万里如虎的气魄,其余的皇帝,真可谓“柔弱”。
宣宗皇帝朱瞻基,明穿网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皇帝,他手中放弃了东胜卫,致使九边成为防御蒙古人的第一道防线。
这其实是相当奇怪的。按理说,随着王朝的实力积攒,其后的皇帝是要扩张的。
比如,汉武帝,唐玄宗。这两位都是把前代皇帝的积蓄拿出来猛锤草原部落,按在地上摩擦,开疆拓土。
明朝皇帝没有继续开疆拓土的核心观点,就是朱厚照现在说的:草原上并没有利益。
汉唐时丝绸之路繁华,所以必须要打通西域。而到明朝时,东方帝国的贸易其实已经转向海贸。丝绸之路基本报废。
造成丝绸之路报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进入明中期之后,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及其的兴盛。兵部尚书刘大夏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当然,也因为明朝的国力衰退,根本无法保证商队能顺利的通过西域。吐鲁番年年来明朝朝贡,不代表路上是安全的。瓦刺、鞑靼控制着这里。
而明朝的商人如果止步于最西端的嘉峪关,那利润是相当稀薄的。
第二,造船术和航海术的发展,海贸逐渐的兴起。别看明朝禁海,但此刻在东南沿海,明王朝和高丽、东瀛以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往来很频繁。
别信我大清那帮没卵子的文人写的东西。明朝之强盛,物资之丰富,你以为是说着玩的吗只是说,海贸的红利,国家并没有享受到。财富都给地方缙绅拿去了。
第三,奥斯曼帝国兴起。其于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后,继续扩张。十五世纪末,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控制传统的商辂,征收八至十倍的商税。致使商路断绝。
顺便说一句,当前正是奥斯曼帝国吊打西欧诸国之时。当然,过一两百年后,就反过来了。俄土战争不知道打得多热闹。到十九世纪末,奥斯曼帝国更是被人按在地上锤。
在目前的世界地图上,正处在大航海时代。弘治十五年是西历1502年。1493年哥伦布发现新美洲,返回葡萄牙。好望角已经被发现。
…
张昭收回飘飞的思绪,回答道:“因为资源。”
其实,说句玩笑话,能通过互市贸易得到的,为何要兼并其土地。答曰:能抢,干吗要给钱
这不是张昭耍流氓。而是日后鞑靼人干出来的事。直接在互市中开抢。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丰富的资源。耕种确实不适合耕种。只能放牧。且不说漠北,就说漠南(今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炭资源都听过吧
金矿、银矿储量丰富。金矿68886吨,银48817吨。
漠北更是蕴含着铁、铜、钼、煤、锌、金、铅、钨、石油、油页岩等资源。其中,铜矿储量20多亿吨,黄金储量达3400吨,煤矿储量达3000亿吨。铁矿储量为20亿吨,银矿储量7000吨。
试问,任何一个知道这个数据的人而言,漠南、漠北之地要不要
张昭并没有去给朱厚照普及工业时代矿产的重要性,而是直接道:“俗语说:地上没有草,地下全是宝。漠南、漠北有大量的金矿、银矿、铜矿。”
张昭经常在朱厚照面前有闻所未闻的话语。两年前,连世界地图他都给朱厚照画了一份,当然是很简陋的版本。解释,当然是古籍上看的。
朱厚照对张昭的话并没有什么怀疑。一听有金银,眼睛放光,招手吩咐道:“老刘,去把世界地图拿来。”有金银,这个理由就足够。
刘瑾转身去拿来一副地图,两个小太监跟着抬来一张书桌。地图在朱厚照和张昭面前的铺开。
刘瑾冲着走到书桌前看地图的张昭笑一笑,很真诚的笑容,凑趣道:“张伯爷,你真是博学。”
他很认真的在和张昭搞好关系。刚才那一幕对他的冲击有点大。不管怎么说,小爷现在还没登基,他确实不宜和张昭发生冲突。
张昭笑笑,注目着简单的世界地图。
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
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受过高中地理教育的人都能手绘出一副世界地图。
当然,精细不精细,准确不准确,那是要另说。但关键的地方肯定都在。
“大明九边这里的地图比其他地方要精细的多。目前新军营初级学堂中有在教授绘制地图。这主要还是数学的运用。”
张昭手抚着地图,目光落在明长城上。
朱厚照兴致勃勃的拿着木尺和铅笔在地图上比划,“张昭,古籍上有没有说金矿和银矿在哪里”
张昭不负责任的道:“殿下,到时候让工部组织勘探队去勘测就行。届时,要把金矿、银矿收为国有。”
朱厚照听着“国有”这个词一点都不觉得违和,理所当然的道:“这是自然。”
张昭看着朱厚照的尺子比划到和林,前蒙元的帝都,说道:“殿下,和鞑靼人作战,打赢不难。关键是要把草原这块地占下来。关键中的关键,就是人口。
目前大明的人口还是不够啊。要去北美把高产的农作物红薯、玉米、土豆给引进来。”
张昭手指指在北美大陆上。
当前葡萄牙人发现美洲,叫做新大陆。后面才会命名。张昭直接按照后世的习惯拿过来用。
至于说沿用了西方的命名是不是不太好他回头把地都占了,在命名上小气个什么
朱厚照早听张昭念叨过这三种高产作物,举一反三的道:“所以,就是张昭你刚才说的日后会是大航海时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