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偶尔还能见着一些四五十岁的长衫老者。
明代的服饰规矩,衣服越长,越宽,身份就越尊贵。标准的就是明代官袍。
“比不了棋盘街、崇文们外商业街那种京师真正的繁华去处。但另有一种市井生态啊!”
张昭坐在清凉的马车中,感慨道。
卢奉嘿嘿一笑,道:“伯爷,你到前面再看。”
美食街呈一个“井”字型布局。张昭的马车穿过这个“井”字,往东而行,就是原本规划的商业娱乐区。
迎面而来,就是一股喧闹的声浪。
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凤
娱乐区这边和美食街相连。街道两边的楼阁、店铺区域,并没有如同张昭设想中的荒凉。当时交付的时候,都是修建一道围墙、划定区域给各商家使用。
围墙里面,什么都没有的。还需要“招商引资”。这事,他负责和焦芳沟通,把教坊司搬一部分来后,便没再管。想来应该是陈夕凤在负责。
现在出现在张昭眼前的是一座座院落打通,水泥制造的楼阁、房屋拔地而起。
可以看到揽客的旗幡上写着“桑家瓦舍”、“赵氏勾栏”、“丰云歌馆”。
张昭带着卢奉、王武几人进去转了一圈。穿着各色衣衫的百姓、士子在此消费、娱乐。如雷的叫好声,咿呀的乐器声,戏曲声,汇聚成一派繁华的市井气息,处处都是流连忘返之人。
“我去啊!搞的这么牛逼。”
张昭心中忍不住感慨。他大致明白他的失误在什么地方。
他印象中,明朝市井中的娱乐是青楼、赌场、戏院、茶楼。大致上就是这三种。所以,他规划时都按照这个路数去走。但,他太小看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了。
内容还是这些内容,但凭什么形式一定得分开呢一定得高消费呢明朝也就京城中搞宵禁。城外并不禁止夜行。所以南城的法华寺胡同那里搞的有声有色啊!
美食镇这里,随着张昭释放京中大量的人口,大搞基建,支付大量的银钱,居民的消费被带动起来。
这些勾栏、瓦舍中通宵达旦的表演着讲史、说书、傀儡戏、影戏、杂技、戏曲等节目。青楼、赌场亦在其中。每家都有特色。吸引着京中百姓前来消费。
因为张昭等人是美食镇的掌控者,这里治安早由锦衣卫千户于永接掌,秩序井然。之前,王武给他反馈,说钱宁想要从南城调到美食镇这边来,他没当回事。原来油水丰厚啊!
“有这样的人流,难怪美食街那边总是有食客。这简直连外卖业务都可以发展的起来。”
回到马车中,吩咐去管委会中,张昭对卢奉感叹道,“这里一个月的收入是多少这些勾栏瓦舍背后的东家是谁”
卢奉笑道:“这就要问陈掌柜了。估计皇家银行在这里的流水,估算出一个月的消费额不下十万两。”
陈掌柜不愿意在张伯爷面前表功,他却是要帮忙的啊!他和陈掌柜是老相识。陈掌柜在张伯爷面前地位越高,他也会跟着收益啊。
张昭惊讶又满意的点头,“好。”
…
…
很快就到美食镇入口处的管委会。
张昭由卢奉带着,径直到三楼陈夕凤的办公室。她果然正在里面办公。
还有两个俏丫鬟服侍着她。
“伯爷,卢员外,你们怎么上来了”陈夕凤笑盈盈的起身迎着张昭。一袭鹅黄色的长裙,腰带系的紧紧的,细腰如柳,身姿曼妙。明艳如花的大美人。
卢奉笑着解释道:“伯爷对美食街的人流有些好奇,我带伯爷来看看。刚刚转过勾栏、瓦舍那边。伯爷赞不绝口,想要了解具体的情况。”
张昭微笑着对陈夕凤点头,“陈姑娘,美食镇娱乐区那里确实搞的非常不错啊。具体是怎么运营的那些勾栏、瓦舍的东主都有谁”
陈夕凤看着张昭那温润、明净的眼眸,里头有着不加掩饰的欣赏,心跳忽而有些快起来。脸上笑容不变,招待两人坐下来,吩咐丫鬟们上茶。
然后,挥洒自如的坐在茶几边介绍着情况,“伯爷,具体运营还是你定的策略。娱乐区那边的招商,美食镇提供土地、店铺,税收,治安等服务。
美食街和户部谈妥,采取包税制。税率是二十税一。由我们向商家征收。我和这些商家制定的租金,不是一年多少银子,而是占两成的股份。
这样,只要他们营业额越高,我们就赚得越多。京中那些权贵,哪里肯接受25的利润都没了啊。在美食镇这里经营的都是些中小商人或者外地商人。
但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些勾栏、瓦舍发展的特别好。为整个美食镇聚拢起人气。这段时间,美食镇一进四合小院的价格上涨到二十五两。”
张昭毫不吝啬的夸奖道:“陈姑娘,干的漂亮。”入股,比收租金赚钱的多。这只金凤果然是很有商业头脑啊。
陈夕凤笑吟吟的,水汪汪的丹凤眼看着张昭,请求道:“伯爷,就只有口头表扬吗”
张昭哈哈一笑,道:“当然不是。我再给你4的期权。把娱乐区后面那片还未开放的住宅区规划废弃掉,全部改为娱乐区。临近球场那里,搞成酒吧一条街。”
美食镇一共有两千余亩土地,这放在现代的房地产项目中,大约只能开发出一个微型的小镇。放在明代,这个小镇规模也算大的。
以东西走向连接朝阳门和通州码头二十里的官道为分界线,整个小镇分为南北两区。
北区主要是住宅。美食街就位于南区的正中心。而美食街往东就是娱乐区。娱乐区再往东两里的区域,原本规划的是一片住宅区。住宅区过去,就是正在修建的可容纳数万的足球场。
张昭索性就让临近球场那边的区域搞成酒吧街。
“另外,还要注意防火、安全、卫生、身份登记等措施。不能搞成藏污纳垢的地方。从我的收益里面再拿出1做为奖励,让锦衣卫他们那边尽力。回头我把钱宁调过来。”
陈夕凤喜滋滋的奉承,眼波流媚,娇声道:“伯爷高见。小女子回头一定照办。”
张昭忍不住笑起来,道:“陈姑娘,你这拍马屁的功夫,远不及你经商的本事。”
张昭进门后,和陈夕凤聊起来旁若无人。卢奉听了两句,这时赶紧借机告辞,“伯爷,我去更衣。”他不知道“电灯泡”这个词,但知道这么个意思。
张昭点点头,起身走到玻璃窗前,招手让陈夕凤过来,远眺着美食镇的景象。
星落密布的院落,繁华的美食街,喧嚣的勾栏瓦舍,再到远处初具雏形的足球场。往东南方向还有正在建的纺织厂。
“夕凤,有没有一种在大地上作画的感觉。正所谓:街道交错纵横,民居鳞次栉比,商铺百肆杂陈,酒楼歌馆遍设,瓦舍勾栏云集,车水马龙。”
陈夕凤站在张昭身边,隔着半米,侧身,仰头仰慕的看着他。这种描绘美食镇远景的句子,她可以想象的出来,但是绝对写不出来。才子总是令人怦然心动啊!
不过,她知道他最大的才华不是文学,而是他正在说的“作画”,而她是这副画作中填充颜色的人。情不自禁的点头道:“嗯。”
不自觉间将她的泼辣收起来。声调里有着轻轻的、柔柔的感觉。
张昭扭头,和陈夕凤明艳的丹凤眼相对,看着她娇媚的脸蛋,读懂她盈盈的眼波中潜藏着的想要说出来却娇羞难言的心语,就像是春天的一个梦。
你爱忘记我,就忘记我吧。就像忘记夏夜的一颗星。
你爱想起我,就想起我吧。就像想起春天的一个梦。
张昭轻声道:“夕凤,陪我喝一杯。”
陈夕凤俏脸顿时就绯红。她知道他想看她喝酒时的美态。两个月前在小安镇张府中的暖阁中,他都看呆。而她呢,愿意给他看。
“嗯。”
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言可畏
张昭说和陈夕凤喝酒,其实是喝黄酒。并非是要把这只美丽的金凤给灌醉。
他欣赏的是她仰起脖子喝酒时的美态。
温软的黄酒度数低,在明代时是上流社会必备的饮品。女子都能饮几杯。
陈夕凤的丫鬟将黄酒拿来。张昭和她在窗边边喝边闲聊着。话题随意的瞎扯。
勾栏、瓦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体现。北宋时就有。而且比美食镇这边搞的更繁华。
那个时代的演艺明星都时常在里头卖艺。而百姓进去玩耍,一天的时间就没了。
而等到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小资产阶级和中产兴起,这种勾栏、瓦舍肯定会逐步的淘汰。而会转化为更加专业的会馆、戏院、剧院。而非大杂烩。
两个小时瞬间流逝。陈夕凤的侍女浮萍和柳二姐两人点起办公室里的蜡烛,对视一眼,这两个郎情妾意,话题都飘到哪里去浮萍上前提醒道:“小姐、你该回家吃晚饭了。你和老爷那里说好的。”
“哦。好的。”陈夕凤这发现天色将晚,随即意识到她和张昭在一起闲聊,把陪父亲吃饭这事都给忘掉。
还有,她一个未出阁的少女,就算天天在外面抛头露面,就算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明代十八岁未出嫁很少见),她陪着张昭闲聊一下午,这也是件非常出格的事。
陈夕凤白皙俏丽的鹅蛋脸顿时如同染着晚霞一般,水汪汪的丹凤眼看向张昭。
张昭将酒杯搁在窗台上,微笑着看着她娇羞不胜的少女风情,道:“我晚上回家吃饭。夕凤,你不是说你不识字吗要不要我教你我最近正在编写京师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材。”
陈夕凤眼睛一亮,道:“行啊。那你在那里教我”
张昭微微一笑,走前一步,在她耳边低声道:“在我的书房里怎么样”
陈夕凤俏脸发烫,难掩羞意,妩媚的娇嗔道:“不怎么样。”
张昭哈哈一笑,道:“明天陪我去看一看京西的府邸建设情况,给我提点意见。”
说着,告辞离开。
…
…
盛夏之时,清晨时朝霞万丈,晚间时繁星点点。酷热中仿佛带着一抹清凉,令人总能感受到惬意、舒适。
张昭心里知道这种感觉的由来。因为在最热的白天时光,会有一只漂亮的金凤陪着他度过。
不过,这个节奏在两天后被打破。张昭本来约陈夕凤今天到昆明湖去游玩。但早上接到的却是浮萍送来的书信,“小姐口述,我写的。”
将这没存在感的俏丫鬟打发走,张昭在书房里裁开书笺,阅读起她的书信。
“我与你在京城西郊查看府邸时,被我堂姐遇到。她昨晚来和我说起我的将来。我知道她说的不对。我一个庶女能嫁给谁为妻只是,我和你同游,若被夫人、絮雪姐姐知道,我没脸见她们。望君勿怪。知名不具。”
张昭将带着花香淡紫色的信纸压平,再读一遍。感受着她的惶然、不安。
前两天确实在京西的郊外遇到陈夕凤的堂姐。她嫁给武安侯府的一个子弟为妻。其府邸就在京西。当时还寒暄几句。这女人,事很多啊!他是不负责任的人吗
张昭想一想,轻轻的叹口气,将回信的念头给压下去。他确实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今天的计划被废除。张昭叫起李幽,一起到李教谕府上蹭了一顿饭,拿了最近国子监的学习进度和考试时间。
国子监一共分三个等级六个学堂。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学堂。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学堂。率性一堂为高级学堂。
张昭被弘治皇帝特许入学,且不用坐监读书。只需要参加考试。目前是在最低等级的正义堂中就读。
只要在国子监的考试中通过,就可以拿到学分。学分足够后,就可以升学堂。从率性堂毕业后,就可以取得会试资格。
正义堂最近一期的考试在六月底,张昭估计他是通不过的。他的制艺水平惨不忍睹。
当年那个秀才功名,要不是作弊提前拿到考题和大宗师约定好,八成拿不到。
难得张昭过来吃饭,李教谕捻须道:“子尚,你有向学之心是极好的。若有不懂,可以来问我。”
张昭心里苦笑,他哪里有工夫学八股,而且也学不进去啊。但还是感激的道:“谢先生。”
李教谕满意的点点头。
张昭最近并没有什么事情要和李阁老沟通,之前已经通过李幽了解过天子和内阁让他掌管后军都督府事的原因。确实和北直隶卫所相关。
大宁卫,那纯粹是他想多了。
张昭和李幽在李教谕门口道别。
李幽还是那般模样,穿着青衫,仪态狷狂,拱手道:“子尚,我去美食镇那边看看。”
张昭许了李幽一个娱乐区店铺的名额。那些勾栏、瓦舍最大的地方能有两三千人在其中,日进斗金不是梦。李幽这些时日时常流连在那里,连四海居那里都去的少了。
他的启动资金,是向大明皇家银行借贷的。管理自然是委托给“职业经理人”。他在京中认识许多朋友,找一个经营的掌柜,不在话下。
张昭微笑着拱手回礼,道:“子远,回见。”出教忠坊后,到宫中去找朱厚照。
前两天张昭和陈夕凤在一起,自然把小正太给忘的一干二净。现在,他打算去看看他。
…
…
下午的宫中略显寂静。张昭从东华门入宫,在文华殿中找到正在上课的朱厚照。
正殿中宽敞、明亮,热气腾腾。
正在讲课的王华额头上冒着汗。朱厚照本来就是昏昏欲睡,见张昭在门口冒头,眼睛一亮,寻思着怎么请假。
张昭在偏殿里找着陪同朱厚照来上课的太监们。和几名太监们见过礼,谷大用叫小太监给张昭送了一碗冰的绿豆汤,谄笑道:“伯爷,先去去暑气。”
张昭坐在板凳上,喝着冰凉甜甜的绿豆汤,这碗汤里头糖多绿豆少,很符合他的习惯。不得不说,八虎在服侍人上头真心牛逼啊。他最多在他们面前表露过一次。谷大用就记在心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