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

    …

    张昭在当天下午抵达三屯营,和蓟州镇总兵阮兴见面。

    营门外,阮兴带着一帮身穿铁盔甲,头戴避雷针款式红缨头盔的武将们恭候多时。

    他带着众将躬身行礼参拜后,热络的道




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务
    明朝的军队中向来配有火器部队。当年,明成祖朱棣就将火绳枪的战术玩的娴熟无比。神机营威震漠北。

    所以,当庞泰发现蓟州镇各军中的燧发枪兵没有形成战斗力后,立即就得出结论:蓟州镇的兵将不堪大用。

    因为排枪击毙战术,要的就是大量、严格的训练。列队这种东西根本没法作假,一眼看过去就能知道得七七八八。

    连燧发枪兵的训练都不抓。其他兵种,步兵、骑兵的训练会抓吗

    张昭道:“嗯。我回头上一本奏章上去。”

    庞泰作为他的心腹,知道他内心中的想法。在顺天府、天津卫和京中权贵们妥协之后,他在北直隶就不准备再妥协了。将要采取平凉府模式:分田地。

    第一,他如今的职权在这里,可以抗住目前北直隶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

    第二,关于废除卫所已经在朝廷、京师取得共识。大势在他手中。

    所以,调新军一团去密云,防备的是蓟州镇一些人狗急跳墙,搞内外勾结的把戏。

    以张昭目前的职务、责任,只要朵颜三卫,或者鞑靼人打到顺天府,届时会有大把的人弹劾他。张昭仕途上升的势头就会终结。

    而如果能打到京师下,张昭基本就可以准备自杀谢罪。

    “走吧!回京之后事情还有一大堆落下的功课要补。小泰,通知下去,让真理报选拔一批优秀的编辑,准备派往辽东镇开分社。”

    “是。”

    …

    …

    张昭在七月的整个行程,其实有一点本末倒置。

    按照常理来说,他在六月十一日的大朝会上接任后军都督府之后,首先应该先行梳理后军都督府的人事和防区,然后再去搞废除卫所的事。

    但是,张昭直接先前往永平府考察,将永平府的开平中屯卫(唐山)确定为第一批移民之地,准备大搞建设和开发。作为将来出塞进攻的基地。

    王承裕曾经问过张昭,“为什么”

    张昭答道:“泰山大人,后军都督府的事务是日常工作。做的好是本份。无法出彩。而剿灭朵颜三卫是我提出来的战略,事关荣辱。这要优先去做。

    至少要让朝廷诸公和天子看到我正在迅速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并且在持续的推进。”

    这话让王承裕无话可说。这明显是政z优先的意思。他一个四十岁的人还没有张昭看得透彻啊。

    张昭在六月中旬担任后军都督府都督。随后立即卷入到“真理报阻塞言路”的攻讦中。原后军都督府都督武安侯郑英调右军都督府。原右军都督府都督保国公朱晖赋闲在家。

    在顺天府卫所废除期间,武安侯郑英并未对后军都督府的工作作出任何的改变。

    这其实导致一个很大的问题:蓟州镇下辖的卫所,除了永平府,其余全部都在顺天府境内。卫所的士卒全部给张昭、王承裕给“释放”为民户。

    只留下正在服役的士卒,十万人。

    所以,整个蓟州镇的长城防线在这一阶段是非常脆弱的。张昭其实应该优先解决这个问题,而非去永平府“视察”,准备将永平府打造为反击的基地。

    张昭回京,现阶段就是要补这方面的功课。

    第一,整训蓟州镇的军队,使其保持战斗力。第二,卫所没了,要建立起健全的预备役制度,以求在战争爆发后,能够迅速的动员,补入边军中。

    同时,还要为永平府移民、建设做好准备工作。

    接下来,他就有可能要坐镇永平府。

    &n



第三百八十一章 嚣张
    七月底,报社镇中一如既往的熙熙攘攘,甚至还更热闹几分。

    十三家报纸之外,最近又冒出几家新的中小型报纸。背后的东家都不怎么出名。这引得更多的文人来报社镇碰机会。

    如今,在京师坐馆教徒的束脩,秀才的价格是一年四十两银子,即月薪3两3钱。

    而一家报社的编辑呢

    以真理社、论道报两家为例。真理社总编汤玄策,据闻月薪是二十两银子。比普通百姓干一年的收入还多。论道报总编张名尹据闻月薪高达二十二两银子。

    京中百姓,三口之家,一日寻个三四十文钱就可以过的很轻松。一两银子大致可以兑换一千文。二十两银子一个月是什么概念

    两家报社主编级别的编辑,月薪在十五两银子左右。资深编辑的月薪在十两银子左右。普通编辑、记者的月薪在五两银子到八两银子之间。

    这如何不让人眼红呢让人趋之若鹜呢

    在夕阳之中,报社镇两条街的酒楼、茶肆、饭馆内外都在议论真理报再开辽东分社的事情。

    “真理报社财大气粗啊!他们目前在京中的销量就有1.2万份。听闻他们在天津卫那边,依托着运河,迅速的打开局面。自七月十日开始发行,目前的日销量已有2千份。”

    “真是亏得起啊!以真理报两文钱一份的售价,这个销量连人工开支都赚不回来。”

    “嗨,谁告诉你们报纸是靠卖报盈利的蠢!没见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吗那才是盈利的大头。国泰商行为其下属的京师纺织厂招募经销商连保三天真理报第七版。据说花费两三百两银子。”

    “我看你才是蠢。你算算账,够开销么还不是卖的越多亏得越多说到底还是新秦伯有钱糟蹋。听说美食镇中大部分店面都是他的。由他新纳的小妾陈掌柜管理着。”

    “照你们这么说,所有的报社都在亏损办报。那如今报纸行业的兴盛不是海市蜃楼吗只要各报社的东家不再投入,随时都有可能坍塌。”

    酒馆里刚刚吹的热火朝天的众人瞬间为之一静。好像是这样。

    坐在酒馆里的一名三十岁许的中男子忍不住笑起来,看着真理报社门口走出来的女子,拿起酒馆桌子上的帽子,低下头走出门。

    刚出门,就有两个晒太阳的乞丐悄然跟上两步,低声道:“大哥…”

    …

    …

    张静小步、轻快的从真理报社里出来。夕阳斜照,照在她洁白、美丽的脸蛋上。

    新军营初级学堂第一批毕业生十六人。如今还有六人在报社中当编辑。其中四名女生,两名男生。

    之前他们都是记者、实习编辑这种。但随着真理报社的扩张,他们这些留下来、忠心耿耿的人全部都晋升为编辑。

    她、赵统两人更是通过内部的考试,拿到去辽东分社的机会。明天休假一天,后天启程去辽东。

    “听姜承业说高一典、谢浚他们得到伯爷的提拔,带在身边学习。早知道我也回新军营中。”

    小姑娘乐滋滋的想着。她最崇拜新秦伯了。以十九岁的年纪,正推动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看看如今城东的局面:报社镇、京师职业技术学校、美食镇、京师纺织厂、在建的球场。这种繁华的场面,令人不自觉的感受到其中的变化。

    张静嘴角不禁掠其一抹笑容。她很庆幸她做为一个女子能参与到其中。

    她的笑容,在夕阳中很美。她并非那种瓜子脸、精致的美人。而是圆脸美人。十五岁的年纪,肌肤白皙而健康。五官柔和,明眸皓齿,水嫩的小葱一般。

    &nbs



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况
    张昭最近保持着警惕之心。

    坐到总督三镇军务这个位置上,手中握有的权利更大,同样的盯着他的人也会越多。没见他去一趟广平府都要带一个营在身边吗

    他可不想,他还没开始砸人饭碗先被人砸了脑袋。

    但转念一想也不对。

    张静,这个名字他现在才是第一次听说。对方动一个新军营初级学堂的学生,有什么意义

    张昭琢磨一会明白过来,搞不好是突发事件。脑子里逻辑变得清晰,沉声道:“你们怎么发现她失踪的都通知了那些人,现在派人去搜寻她了吗”

    高一典忙回答道:“她父母傍晚时见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回来。察觉到不对劲。迅速的通知兵工厂的杨经理。然后,发动左邻右舍的成年人去报社那边帮忙寻找。学堂里有同学和她家是前后的邻居,刚刚来千户府这边通知我们。”

    张昭手指轻轻的敲一敲书桌,见高一典急的痛哭,眼泪鼻涕都流出来。再想着“张静”应该是一个女生的名字,心里就有数,道:“你先把眼泪擦一下。”

    “伯爷…”

    张昭从书桌后站起来,负着手,镇定的道:“你们这样盲目的搜索肯定不行。拿我的帖子,去叫锦衣卫千户于永、百户钱宁帮忙搜索。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高一典顿时振奋起来,抬手敬礼道:“是,伯爷!”赶紧出去办事。

    张昭想一想,新军营初级学堂的学生忠诚度都非常高。出了这样的事,他不能仅仅是叫锦衣卫帮忙找人就算完事。张昭把亲卫首领王武喊进来,“小二,点一个排的警卫,我们到真理报社那里去等消息。”

    王武这个点还没回家,任劳任怨的道:“好的,相公。”

    …

    …

    七月二十五日晚,早秋的夜晚寒风刺骨。真理报社门斜对门的酒馆门口聚拢着不少人在打听消息、闲谈。

    不同于其他地方,报社镇这里在晚上也是极其繁华的。因为各家报社的印刷都是安排在晚上。上夜班的印刷工人们陆续的在开工。

    而傍晚时真理报社的女编辑张静失踪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报社镇。大大小小的报社都已经知道。

    其实,即便真理报是国朝第一大报纸,但其一个编辑的失踪是无法造成这么大的轰动的。这年头死个把人,连尸体都不见得能看到。

    关键在于她的性别,她是女子,年仅十五岁。

    印刷工人中不乏女工。甚至清晨时分走街串巷的报童中也有女童。这就在人心中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以及各种推测。

    “搞不好是拐子。京中年年灯会都会有小孩走丢。”

    “哎呀,难道以后报社镇这里走路都不安全吗光天化日之下,一个姑娘就没了。”

    “这事还是怪新秦伯。他废除顺天府各地的卫所,这段时间多少人涌到京师来讨生活。这人一多啊,就容易出问题。龙蛇混杂啊!”

    “是啊。是啊。京师最近几个月来的人口太多。什么牛鬼蛇神都跑进来了。官府也不管管”

    一帮人正议论时,马蹄声遥遥的传来。

    “新秦伯来了。”

    张昭带着王武、高一典、谢浚等人赶过来,没理会真理报社门外“吃瓜”的闲人们,让亲卫们守在门外,他先到报社中了解情况。

    已经下班的王掌柜都重新赶回来,和主编汤玄策在报社的总编办公室里向张昭汇报,“少爷,报社里的女工们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明日的发行恐怕都要受影响。”

    汤玄策补充道:“女子心细,咱们报社当初招了不少女子当排版工人。伯



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夜影之下,真理报社中的人们随着张昭的命令动起来。脚步声不断的由走廊、庭院外传来。

    张昭转过身来,叮嘱自己的美妾、俏丫鬟,克制着情绪道:“絮雪,你和瑶琴、秋月待在这里。把张静的父母叫进来,将情况给他们通报一声。”

    王絮雪穿着浅粉色的对襟褂子,围着坎肩,娴静的站立在烛台边。明亮的烛光照在清艳的俏脸上,有着闭月羞花之姿。

    她轻轻的点头,清声道:“夫君,我知道。夜里去美食镇,你要小心…”

    王小娘子心里略有些奇怪。夫君的怒气似乎有点超乎她的预料。

    张静那个小姑娘她见过。容貌只比瑶琴这丫头逊色一筹。但夫君何时见过她

    王小娘子对这件事的忧虑。第一在此事对报社的负面影响上。第二在于对小姑娘的担心。她见过张静,不想认识的人受到伤害。

    脑子里的思绪一闪而过,最终转为对自己夫君的关心。等会肯定要抓捕。她担心伤到他。

    张昭应一声,带着王武等前卫往报社外而去。脚步匆匆。

    王小娘子不知道张昭的想法。

    张昭对于这件事的愤怒之处,并非是仅仅只是忧虑麾下的学生受伤、命运。而是还带着前世里的情绪。

    拐卖人口,给当事人,当事人的父母带来多大的伤痛啊!前世里,那些惊心动魄的图片、画面在此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这些人贩子都时社会的渣滓。

    其二,京师目前的繁容,京城东的美食镇兴盛,更是他一手推动的。而且,将来还要继续推广。

    明王朝的京师,比汉唐时帝国的中心、世界的中心,长安城差得太远。他有此愿景。

    反而,罪恶就滋长在他所培育的繁华之中。他如何能不愤怒有自责的成分,也有他的事业正在被人“毁坏”根基的怒气!

    …

    …

    张昭带着亲卫骑马往美食镇。在夜色中,密集的马蹄声远去。

    聚拢在真理报社这里听消息、看热闹的人群很快就得到具体消息。

    帮助
1...147148149150151...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