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在她爷爷面前谈吐自如,没有丝毫的胆怯或者谦卑之意。隐隐是分庭抗礼。嗨,她是白想的。
此时,见张昭坚守婚约誓言,心中暗自佩服。又觉得自己好笑:你不想嫁,人家也不想娶啊!心里既觉得他表妹挺幸福的,又继续想着她的未来。
各种滋味便这么涌上来。
周雨瑶的丫鬟身高比她略矮,身材比例极佳,凸凹有致,容颜靓丽,是一个青春娇艳的俏丫鬟。这时她趴在自家小姐的肩膀上,笑兮兮的道:“小姐,有没有觉得可惜他真是俊啊!公子如玉。”
周雨瑶好笑的拍一下自家的丫鬟,小声道:“燕燕,那你现在出去,我让爷爷把你送给他当小妾。”
俏丫鬟娇笑道:“我再不去。我这辈子都跟着小姐你呢。”回头恋恋不舍的看一眼厅中的青年,跟着自家小姐离去。
这次相亲失败。
…
…
旁边小厅中的事情,张昭并不知道。他正在听长宁伯周彧仿佛酒喝的有点高后的“诉苦”。
“贤侄,你看着我在人前风光,殊不知我亦有无数的难处。你如今前途无量,我本是想将嫡孙女嫁与你为妻。但是,你既然已有父母的遗命,我自然不能强人所难。
当日,你将五粮液的酒方送给我。想让我照拂你的白酒生意。我惭愧啊。张鹤龄此人是京中商业一霸。我没能拦住他。这酒方我今日便交还给贤侄。
我府中的商号从今日起不再对外售卖五粮液。所有的生意渠道全部由贤侄接手。我只求将来周府有难,贤侄能看在今日之情分的面上,帮衬一二。”
从长宁伯周彧的角度去看,张昭缺银子!
张昭的白酒生意受到张鹤龄偷盗配方生产出的“二锅头”的冲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间的竞争会进一步削减白酒给张昭的利润。
张昭名下的国泰商行卖玻璃制品利润很高,但是他在御前明言,利润要用来养兵。这是开不得玩笑的。“欺君之罪”给人拿住把柄很要命的。
&nb
第一百五十六章 会操前(一)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朝阳升起。长宁伯府中的屋舍、楼阁、树木都沐浴在金红色的霞光中。
张昭洗漱完毕,在他住的庭院中略微感慨。他的视线所看到的都是层层叠叠的屋檐。古树参天,花香幽幽。鸟鸣声中带着暮春清晨的寂静。
“所以说,明代的奢华和现代不同啊。没有高楼大厦,一样是富贵之气扑面而来。等以后,我空闲下来也要将家里拾掇拾掇,盖几栋精舍,修座园林,种个几亩桃花、梅花、玫瑰什么的。和婉儿她们住在里头也是舒服。”
张昭穿越而来快这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来除开到皇宫里,到权贵府中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今晨所见,和网上看的图片,旅游时看的庭院感受完全不同。心里倒是对生活有些想法。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作息不同,张昭在和周彧的孙子周修的陪同下吃过早饭,返回军营中。
长宁伯的示好,又是想要联姻,又是忍疼送银子,无非是看他近日在弘治皇帝面前当红,而肃孝周太后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做一个备份而已。
这一点张昭看的很清楚,并没有什么被伯爵的嫡孙奉承着,就觉得飘飘然。他的根基,还在新军上。
回到军营中,张昭开始了解千户所中对明日会操的准备。会操的准备工作,新军千户所在检阅中要展示的东西,他早就下发。到现在只是检查检查。
毕竟,明天的会操对于新军千户所非常的重要。这不仅仅是关系到张昭个人的荣辱、权位,亦关系到整个新军千户所的地位。事关所有人的荣誉、待遇。
在书房中处理好公务,张昭带着刘二狗在军营中转悠,还没转两步,就有士卒来报,奋武营的周都督来访。张昭就站在营地正中的校场边,让人将奋武营都督周豫请过来。
第一百五十七章 会操前(二)
正如奋武营都督周豫所想的:弘治十四年四月一日的会操,实际上是保国公想要看将新军千户所拉出溜溜,顺便看看他们的“笑话”。
至于说各营想要在天子面前展示的心思,这是明摆着的事。
而军中的将校们还需要注意:
把总等官和勋贵子弟们还需要关注一件事:各营的候、伯、都督都要考校骑射、韬略。都指挥、把总(千户)、领队等官要考骑射之术。这是早就传出的消息。
考得不好的人,其结果不问自明。这是兵部、五军都督府的“会考”。
周豫在会操前一天还有空来张昭这里“刷脸”,自然是不担心考试。看兵部下发的命令就知道:
十二团营的编制,各营的头官分别是由侯爵、伯爵、都督来担任,而靠真本事上来的武将其官职就是正二品的都督。
周豫属于优等生。
而张昭是以文士领军,他身上还挂着一个生员功名。当然是不用考骑射。
在张昭和周豫闲聊时,整个京营系统,五军都督府的武勋们都在做准备。
城南的宣北坊中,保国公府。
保国公朱晖正在家中擦拭着一把钢刀(明代有炼钢的能力)。他麾下的数十名亲卫(家丁)们正在屋外的校场中打熬身体。为明日的会操做准备。
亲卫首领在屋里侍奉着朱晖,笑着禀报道:“国公爷,新军千户所那边的情况,属下已经打听清楚。他们这几个月一直在练习队列。明日旗鼓一动,他们就要露馅。”
朱晖早年跟随父亲征战,弘治五年继承爵位。去年带着数万大军去大同府和蒙古人作战。对军中的事务非常熟悉,在天子面前谈起来头头是道,深受天子器重。
这时,抬起头,不屑的道:“打听张昭的新军干什么他还真以为军中的事情是看几本书就会的哼,在东宫面前编排我。他练的花架子兵而已。明日我随侍圣驾,有的是办法检验他。”
亲卫首领笑道:“国公爷说的是。倒是属下多此一举。”
…
…
三月三十日,驸马都尉崔元依旧在宫中当值。他于弘治六年五月娶了永康公主(弘治皇帝的妹妹)。此时任勋卫散骑舍人的统领,在宫中当值,时常随侍皇帝左右。
他是国子监生之子,识文断字,又因喜好字画,和弘治皇帝志趣相投。弘治皇帝喜欢画画。所以,深得皇帝信任。
中午时分,在皇城中吃过饭后,崔元和几名亲近的属下往宫中而来。正好在西华门处遇到平江伯的儿子陈泰在被同僚取笑。
“陈幼平,我听说你主动去找张昭,想要将妹妹嫁给他,结果还被他拒绝,你们府里丢不丢人啊”
“嗯。张昭只是个秀才、千户。听闻你妹妹生的明艳动人。张昭值得你家里这样下本钱去拉拢吗不是病急乱投医吧白白便宜那小子。”
“张昭骤然而起,得天子宠信。我等连门都没摸到。大约是练兵练得好。不过,明日会操就会让他现出原形。你家要下注,未免早了些。嘿嘿。”
陈泰二十出头的年纪,给一帮同僚半是取笑半是奚落,心里早就是一团火。若他父亲没有干“蠢事”,这些人岂敢在他面前嚣张当日威宁伯去世,京中能统兵的武勋就是他父亲!
但,今时不同往日,他心里有火也只能憋着。暗道:“你们这些煞笔!等张昭一飞冲天,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他可是从妹妹那里知道国泰商行给新军输送了多少银子。有那么多银子,什么兵练不出来
崔元带着人走过来,笑的很和熙,道:“都在说什么,这么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鸣惊人(一)
嘹亮的军号在清晨的朝阳中响起。新军千户所的营地中,训练有素的士卒们迅速起床,准备集结。
今天是会操的日子。
这嘹亮的号声亦传到两里外的后勤区域中。规划的整齐用作居住的一排排的四合小院落中一户户的人们陆续的起床,看向军营的方向,关注着会操的结果。
因为,这里居住的人们不仅仅是工匠极其家属,还有学徒、军中将校、士卒们的家属。像镇抚林文宁的小妾,就从南口村中搬到这里来。还有退役的士卒。
退役的士卒们或在国泰商行做事,或在火器作坊中做事,或在军中的后勤系统中做事。
随着国泰商行逐渐步入正轨,新军千户所的饷银开始有所提升。军中的一些将校、士卒在京中娶妻。
明军的饷银制度很有些复杂。卫所兵和募兵这两者的饷银不一样。不过在张昭这里,全部革除,统一成一个制度士卒的口粮、衣服、靴子全部由军中供应,另发饷银。
饷银和军中的职阶挂钩!
每名乙等兵每月发银子两钱,甲等兵每月的军饷是五钱。都存在军中设立的银行中。最初的目的是资金周转的需要。当然,亦是要避免士卒拿到银钱后迅速花光。
张昭并不信这个时代的军中惯例用银子卖士卒们卖命。他更认可的是有恒产者有恒心。
现在军饷则是涨到乙等兵每月五钱银子,甲等兵每月是八钱银子。都是足额发放。而将校们更多。
晚几十年的戚家军,每日的军饷标准就是口粮三分三厘,行粮一分二厘。而张昭包吃包住,还要发放如此数量的军饷,军中的待遇可想而知。
事实上,很多新招来的学徒在读书之余都不想当工匠学徒,而是想要当兵。只是张昭对新军士卒的招募有严格的要求十八岁至二十五岁。他们这些半大的学徒年龄未到。
弘治朝是盛世,米价低廉。大米一两银子两石。一个乙等兵的月饷都可以买一石米,这足够一个成年男子的口粮。养活一个小娘子自然可以。
和现代社会里习俗高昂的彩礼不同。这年头能吃口饱饭,就可以娶到媳妇。
所以,手中富裕的将校、士卒近来娶妻的不少。在明代时,士卒地位低下,穷困潦倒。新军千户所里基本都是光棍。张昭当然不会反对士卒们成家。这也是稳定军心的一种手段。
所以,家属区中大部分人都和新军千户所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他们怎么能不关心今天的会操呢
…
…
校场中,旌旗招展。早操结束后,士卒们吃饱饭,在校场中重新集合。所有的军官全部下到连队中。
张昭在校场的高台上,看着沐浴在朝阳中的战士们。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一个个挺立的军姿。崭新的燧发枪在他们的脚边。心中的情绪在胸口激荡。
这是他花费四个月的时间训练出来的战士!是他立足于明王朝的根基。也是他改变这个时代的星星之火!
张昭高声道“新军的全体将士们!今日天子在京营中检阅诸军。这是我们新军第一次在军中的袍泽们面前露面。也是我们新军扬名的机会。我,张昭,以新军千户的身份号召你们,发挥出训练时的水平,展示出我们新军的风采!出发!”
整齐的队列中寂静无声,一张张年轻的脸上露出渴望的神情。风吹过校场中的军旗。沉默亦是力量的展示。
“全体都有,持枪!向右转,齐步走!”
副千户王武在队列中发出命令,八个连队组成的方阵整齐的转向,在鼓声中,齐步往东而去。会操的地点在京营的驻地中。即总督衙门前的大校场中。
张昭从高台上下来,骑着白马,在四十人的警卫排骑兵的簇拥下,走在队伍的侧面,带队出发!
今日会操要达到的目的,他要三个。第一,他要一鸣惊人,终结在弘治皇帝面前立下的军令状!无需一年,四个月的时间,他已经将精兵练成。
第二,李东阳李阁老向他承诺过,只要会操出彩,堵住某些人的嘴,会帮他把兵部所有制造火器的工匠要来。日后,新军千户所将供应明军的火器。
这并不是张昭所看中。他看中的时候,日后明军火器的发展方向将会是由他说了算!
第三,他希望借着这个机会扩军!
他最终会实现他在穿越后吹下的第一个牛皮发展火器,爆兵出塞平推。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
随着新军千户所的军队率先前往京营中的大校场。十二团营各部都动起来。三大营亦在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鸣惊人(二)
四月初一的上午。弘治皇帝的御驾从西华门出来,再出西安门。宫中的禁卫,御马监的骑兵早已经净街。天子的仪仗一路打开,阁臣、翰林们随行。
弘治皇帝坐在车舆上,明黄色的伞盖下,居高临下打量着北京城。车队从安定门出城,早就等候在此的武勋们汇合,抵达城北十里的军营中。
执掌军权的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英国公张懋,京营提督成国公朱辅,总督团营的镇远侯顾溥,三人带着七八名执掌兵权的武勋在营门前迎接圣驾。
有国公、侯爵,伯爵。保国公朱晖就在人群中。他提督京营的三千营,为右军都督府都督。这些人的共同点是全部是世袭继承的爵位。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弘治皇帝带着众将进营,登上早已经搭建好的点将台。司礼监太监陈宽、李荣、王岳、萧敬都随侍在皇帝身边。阁臣刘健、李东阳、谢迁落后半步。
兵部尚书马文升、吏部由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王鏊、礼部右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焦芳,翰林院学士王华等文官在落后两步。
太子朱厚照带着刘瑾、谷大用、马永成、张永几人再落后半步。外围才是张懋、朱辅、顾溥、朱晖等诸将。在往后是驸马都尉崔元、太监苗逵、扶安等人。
弘治皇帝坐在御座中,夏日和熙。自有锦衣卫大汉将军撑起仪仗,放眼看去,俱是一片红色的海洋。明军尚红。近二十万人的军阵林列,视觉上很有冲击力。
站在弘治皇帝下首的朱厚照兴奋的像只猴子。极力远眺,想要看清楚各部的旗帜。
弘治皇帝三十二岁的年纪,微微的白胖,穿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黑色的尖帽,随口问道:“诸军等候有多久”
御座之下,众人都是按照朝议的格局分列两侧。英国公张懋全幅盔甲,出列来答话,“回陛下。诸军等候有一个时辰。其中张昭的新军千户所来得最早,有一个半时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