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弘治皇帝都帮忙缓颊,张皇后心里对张昭那根刺淡了许多。张昭终究是为天子做事。素手抚过额前的青丝,斜嗔弘治皇帝一眼,宜喜宜嗔,风情无端,道“陛下,臣妾岂是那不明事理的人永嘉一直叫着要请张昭给她的朋友画像。改天等他将新军练成,臣妾召他进宫来。”

    弘治皇帝给张皇后娇嗔一眼,再听的皇后承诺,显然是懂他的意思,心情顿时如同三伏天饮冰水,舒畅至极,微胖的白脸上浮起笑容,道“好。”

    帝后间眉目传情,其他人自然都当没看见。

    弘治皇帝再看向张昭,叮嘱道“张昭,此事就此罢了。你和寿龄侯不要再生龌蹉。”

    张皇后不知道,弘治皇帝可是记得清清楚楚。不久前,张昭在万岁山的露台上因白酒的事退了一步。他今天帮张昭“做主”,除开公事外,也是有一点弥补的情绪。

    现在,他既保护张昭、国泰商行的利益,又免于让皇后不高兴。心情正好。不希望张昭再生事端。

    寿龄侯张鹤龄本来像被霜打焉了的茄子,垂头丧气。等听到弘治皇帝要给盐引时,又活过来。他的亏损皇帝姐夫全部补给他了。

    这会再听弘治皇帝和稀泥,要求张昭不要再生事端,顿时如同打鸣的大公鸡一般,得意的看张昭一眼。哈哈,你搞这么打阵仗,能奈何本侯

    …

    …

    张昭一直低着头。他听弘治皇帝发盐引,心里就摇头。明朝的金融体制最大的破坏者就是皇室。

    发行纸币大明宝钞,结果是货币贬值不知道多少倍。盐引法的败坏,也是从皇室滥赏盐引开始。这里头不知道有多大的窟窿在!

    当然,张昭现在肯定不会在弘治皇帝面前提这个。这和工匠的户籍制度一样。弘治皇帝对他的信任没到那份上。

    张昭想要改变国政,还需要拿得出手的功绩!这样才能让弘治皇帝信任他。

    这时,张昭顺着弘治皇帝的话说道“臣遵旨。陛下,其实臣与寿龄侯素来并无恩怨。而寿龄侯屡屡盯着臣,背后是因为内官监太监徐智在运作。”

    刚刚还趾高气扬的张鹤龄瞬间傻眼。张昭怎么知道的他和徐智来往的

    要问张昭有没有这两人勾结的证据,他有个鬼的证据!但是,在这个时候,要什么证据徐智一直在找他的麻烦,他把黑锅给徐智扣上再说。

    张皇后疑惑的看呆立着的弟弟一眼。当日张昭闯入后宫中,差点冲撞到永嘉,她就不觉得这是弟弟的水平能操控的。若是宫里的太监则说的过去。

    弘治皇帝看着突然间脸色有点僵硬的张鹤龄,心里顿时明白,再看看妻子的脸色,道“朕知道了。你们都去吧!”

    一旁站着的萧敬明白徐智完蛋了。皇帝有时候不会把话说的很明白。

    他倒没想到张昭如此会把握时机,给徐智安了一个“挑唆”国戚和他斗的罪名!此时天子和皇后都不想张昭和张鹤龄再斗下去。

    那么,居中搞事的徐智自然会招到帝后的厌恶。关键是,张鹤龄现在敢承认他就是看张昭不爽吗不敢承认就得把过错顺水推舟的推到徐智身上去。

    &nb




第一百五十二章 落幕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京城北的京营驻地,位于西南角的新军千户所数月来都是严抓训练,每日口号声不断。近来更是新增夜间集合、爬山等课目。但整体而言,军营中都颇为平静。

    而这一切在三月二十七日的中午后被改变。当日下午便不断的有骑士或者马车前来,俱是求见张千户。幸而张昭将营门的门禁管的比较严。

    而管理后勤的林文宁,副千户王武等原来在京中有些人脉的军官纷纷被人请托。太多的人想要和张昭见面,搭上线。

    这一切都源于天子对张昭的支持。张昭都把寿龄侯的玻璃工厂给并掉啊。这透露出的信息太惊人。

    傍晚的训练结束后,张昭不得不趁着晚饭的时间,召集军中的军官们在千户府中议事。

    计有两个副千户:王武、庞大郎。百户:吴臣、冯无忌、孙启栋、许澴伟等。亲卫首领刘二狗。还有管后勤、军法的林文宁,国泰商行的负责人陈康。

    夕阳的余晖将尽。大堂中中两排烛光照的明亮。原来用来放沙盘的位置给撤下去,摆着数个方桌,拼成一个类似于西餐的长餐桌。军中的厨师烧的堆得冒尖的大碗肉菜不断送上来。香气四溢。

    张泰平因处理文书有功劳,在餐桌最末尾有一个座位,见大家都在低声说笑吃饭,带头起哄道:“少爷,喝点酒吧。今天高兴!”

    庞大郎附和道:“相公,是得上点酒啊。你得天子看重,咱们新军千户所上下与有荣焉。”这就是时代的特色。张昭这个千户被天子看重,那就是整个千户的荣耀。

    这话说的对了众人的胃口,纷纷出声提议喝点酒。

    张昭笑道:“我本来是要告诫大家把心思都用到训练



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众多
    朝阳从东边升起,嘹亮的军号声中,新军千户所的驻地中,1000名士卒在校场中开始早操。

    距离校场千米外的后勤区域中,隶属于新军千户所的320名工匠们并其家属们对这样的军号声习以为常。男人们起床洗脸,吃过自家女人早起准备的早餐,带着孩子们去火器工厂。

    工匠们的工作是打造火器、炼铁、制造火药。孩童们不分男女都在工厂旁、位于山脚下的学堂中读书、识字。大量的适龄的学徒被招进来,他们一边工作一边识字。

    教授的自然不是四书五经。而是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四门课。

    小学学堂的校长是百户冯无忌。自从国泰商行反哺回来三千两白银,他这里人手宽松许多。招聘京中落魄的秀才、小吏、国子监生来学堂中任职。

    军号是士卒们一天训练的号角,也是整个驻地里鲜活的生活的开始。

    校场西面的千户府中,张昭早起来,正在和来军营中的蒋太监府中的二管家见面。

    说起来,两人也是老熟人。之前打过一系列的交道。当日去青龙镇中等太子朱厚照还是蒋二管家通知的。而将蒋家庄暗中送给张昭后,蒋二管家直接和张昭对接。

    蒋二管家品着茶,明显感觉比上一次来的时候茶叶品级高一个档次。这倒不是他的待遇提升,而是张昭这里的茶叶品级提升。在生活细节上,张昭从不会委屈自己。

    看着正在看信的张昭,蒋二管家心里也是感慨。张昭几乎是他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最开始在蒋家庄中,张昭都只够和丁管事招待。他送出门,都是给张昭的“礼遇”。

    现在倒过来了。他在张昭面前能有作为,这是因为他是张昭的故人的缘故。

    嗨,谁又能料到一个十六七岁的读书人,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做到这一步呢张昭现在不仅仅是承载皇帝练兵希望的千户,更是皇帝面前的红人!

    徐公公昨天死了啊!

    按照这件事来看,他的老爷、银作局的蒋太监,在面对张昭时,都需要谦恭一些。因为徐公公在宫中的地位比他家老爷还高。

    张昭看完蒋太监给他的亲笔信,将书信放在书桌上,看向蒋二管家,微笑着道“还请二管家向蒋公公转达我的谢意。军中会操将近,等事情忙完,我请蒋公公吃酒。”

    蒋二管家起身,拱手道“张舍人客气。小人一定将话带到。”

    张昭点点头,送蒋二管家离开。刚回来,正想着蒋太监在信中说的“宫中震动”,他要是再回东宫中,刘瑾那帮太监不敢再明里暗里坑他了。他到现在才算是在宫中立起字号。这时,张泰平抱着一堆拜帖进来。

    张泰平个子不高,抱在怀里的拜帖遮住他的脸,喜滋滋的道“少爷,你看昨天一天又收了这么多名帖。我都清点过,朝中衮衮诸公最矜持。

    只有侍郎级的文官派族中子弟投书,还是打着策论、聚会的幌子。

    武勋们可直接得多。你看,镇远侯的嫡子顾新都写帖子邀请你喝酒。别看他不是嫡子,无法继承爵位。但听说他在京中武勋集团的小辈中很吃的开。

    送名帖最多的是京中的商号。我也分不清这些商号背后是谁家的。我听卢员外说,但凡以各地会馆的名义下帖子的,必定是豪商巨贾。反正都是冲着玻璃生意来的。

    少爷,你在他们眼中估计和财神爷差多不多。你看,这名帖中竟然是邀请你去他家里吃酒,说他有两个女儿姿色无双,请你鉴赏。哈哈!”

    张昭笑着摇头,道“你小子最近没被练的。纯属是闲的慌。改天叫你娘给你说门亲事。别整天想这些事。春天都过去了!”小黑胖子才十一岁,这个年纪开始对异性好奇很正常。

    调侃小黑胖子两句



第一百五十四章 伯府夜宴(上)
    当京营的兵头们对张昭忽而成为红人而感受的震惊时,成国公府中。

    三月底天气渐渐的炎热,正午的烈日照耀在庭院里的芭蕉叶上。成国公朱辅背负着手,看着庭院里的景色。少顷,嫡次子朱凤前来,“爹,你找我”

    朱辅的长子朱麟身体虚弱,这个次子更得他看重。

    朱辅四十多岁,在家中穿着文士长衫,转过身来,道:“宫里的消息,你听说了吧”

    朱凤前段时间给朱辅“禁足”在家中。因为当时朱凤和张昭闹得太过,在张昭斩杀李副千户后,朱凤还想着带家丁去冲击军营。被朱辅扣下来。

    现在都已经近四个月过去,朱凤已经被放出来。宫中传来的消息他自然知道。

    三月二十七日上午,张昭被召进乾清宫中,而后安然无恙的走出来。反倒是寿龄侯被勒令不得再从事玻璃制造行业,将“张记”名下所有的工匠都转给张昭的国泰商行。

    三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昨天,内官监太监徐智被发现死在井中。此时,消息已经传遍京中达官贵人们的府中。

    “嗯。”

    朱辅看儿子一眼,说道:“这就是教训。不要和寿龄侯混在一起做大事。他是皇后的弟弟,相当于是有免死金牌。你可没有。张昭大势已成,明白吗”

    朱凤轻轻的点头。

    他懂父亲的意思。如果只是和张昭的私人恩怨,那现在就可以放下了。譬如像保国公、崔驸马这样的恩怨,由得他们去。只要张昭不冒犯到成国公府的基本利益,就不要去惹他。

    朱辅欣慰的点头,捻须道:“你去吧。少流连在教坊司,名声不好。有看得入眼的女子就娶进府中来。”

    朱凤脸上顿时露出笑容,这是奖励了,躬身道:“谢父亲。”

    …

    …

    傍晚时夕阳渐渐的落山。在宫中当值回来的陈泰一路思索着去见父亲陈锐。

    平江伯陈锐自从弘治十三年秋被天子解职夺禄闲住后,便丧失了所有的精气神,整个人都变得颓废。六十二岁的年纪就如同老朽的枯木般。

    陈锐大部分时间都在他的书房院落中看书,或者在庭院里的树下发呆。只有两个跟随他多年的老仆随侍在左右。

    “二公子,你来了。”一名老仆弯着腰行礼,招呼着走进来的陈泰。

    陈泰点点头,“我父亲今天怎么样”

    老仆叹道:“还是老样子。茶饭不思。饿了就吃点。”

    陈泰心中难受,穿过庭院到书房中见父亲正坐在窗前的官帽椅中发呆。躬身行礼:“见过父亲。”等他爹有反应后,挥手让老仆出去,低声道:“父亲,孩儿今天在宫中听同僚们议论张昭。心里有一个想法请父亲定夺。”

    陈锐形容枯槁,倚靠在木椅中,勉强的提着精神道:“就是上回你给我说的帮天子练新军的那个千户”

    “是的。他不知道因何缘故成了天子面前的红人。寿龄侯张鹤龄到乾清宫中告状,当时皇后娘娘也在。但天子竟然偏向他。孩儿的那些同僚们都没有任何消息。孩儿想,我们何不把二妹嫁给他。”

    陈锐依旧是那副病恹恹的模样,道:“不必。这种新贵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父亲…”陈泰跪下来,陈述道:“父亲,我知道你疼爱二妹妹。但如今府里这样的局面,衰败已是必然。她的婚事自去年开始到如今还未定下来。那张昭我亲眼见过,生的一表人才,而且颇有手段,上升势头明显。将二妹妹嫁过去也不算辱没。”

    陈锐眼中总算有点生机,想一想,长叹一口气,道:“行吧。”

    陈泰精神一振,脸上露出一丝喜色,道:“好。我去和张昭说。”

    府中权势已经倾颓。天子不喜欢他父亲。而且,他父亲拥兵自守,不敢和蒙古人作战,将祖父的名声都败坏,再无复起的可能。他一直在为家族奔波。

    武勋的出路,最佳的自然是去战场上博一个功名。只是,他已经错过最佳的习武年纪,而且对上战场有些害怕。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和一个潜力股联



第一百五十六章 伯府夜宴(下)
    张昭今夜来长宁伯府中赴宴,穿着一袭青色的直裰,头戴儒巾。身姿修长,容貌俊朗,儒衫更显得他温秀俊逸。

    张昭这时禁不住愣住。他真没想到长宁伯会问这个问题。不过是来喝酒,表明下态度而已。长宁伯竟然有和他联姻的意思这有点不合理啊!

    想归想,张昭没有丝毫的犹豫,拒绝道:“我父母去世前已经给我订好婚事。只等新军千户所的事务略微轻闲点,我就回去完婚。”

    “哦”周彧表示怀疑。他既然有和张昭联姻的意图,张昭的家世他岂能没调查清楚

    张昭的父母在三年前就已经去世。那个时候,张昭才只有十四岁吧这个年纪,以张家当时的家境,且张昭那时连童生都不是,订什么亲

    面对周裕怀疑的眼神,张昭神情坦然的道:“伯爷,我妹妹婉儿本姓李,她是我的表妹、童养媳。我和她的婚约是父母之命,决不可更改的!”

    周彧只能无奈的叹口气。张昭连父母之命都搬出来,他还能说什么他想要将孙女嫁给张昭,还不是看好他的未来此时当然不能交恶。尴尬的一笑,惋惜的叹道:“既然如此,老夫在此恭喜贤侄啊。来,喝酒!”

    …

    …

    张昭和周彧喝酒的客厅格局略显繁复,精致典雅。在客厅侧面的小间中,周雨瑶正在丫鬟的陪伴下偷偷打量着张昭。

    她见张昭连听都没听,直接拒绝她爷爷,心里是五味杂陈,忽而涌上心头。

    她当然不想嫁给一个千户,就算他是个秀才,还是觉得此人会有些粗鲁,不是良配。而今晚一见之下,却完全颠覆她这印象:青年书生,青衫儒巾。
1...3940414243...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