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王泰也没说话。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已经来了。

    他想起大前天,他在城楼上下令进攻前的对话。

    “小金子,你跟了我多少年”

    “大人,卑职追随你二十年。大小百余战,我都没落下。”

    “小金子,咱们打好这最后一仗。你带人去把城墙夺回来。我在这里看着你。”

    一个个关隘最终没有夺回来。而他亲眼看着小金子前天在城墙上给一个鞑靼军官砍成两段。

    王泰心里充满着悲伤。他选择反击,说的高尚点,他要报答史总督的知遇之恩。一年之内,鞑靼人两次大规模入侵,史总督官位不稳,总得要人站出来打鞑子。

    说的现实点,鞑靼大军入侵,花马池必定会破。这是要道。他堂堂大明都指挥,岂能投降,苟且偷生那么,是畏畏缩缩的等死,还是干一场

    这有什么难选择的

    这些年,他见过多少袍泽死在面前只是现在轮到他而已。

    “小金子,黄泉路上别害怕。老夫杀几个鞑子就下来陪你。不知道你小子还愿不愿意跟着老夫干。”

    外面的号角声响起打断他的沉思。石堡中的众人都站起来。迎接着第一缕阳光,还有死亡

    这时,外面传来汉语喊话声。

    小王子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亲信们进入花马池城,城里到处都是还为收敛的尸体。明军五千人全军战死。他骑马直抵城池的东南角,最后的抵抗之地。

    巨大的投石机正在组装。

    小王子挥手。

    麾下的一名翻译上前喊话道“里面的明军听着,我是蒙古可汗,黄金家族的血脉,孛儿只斤巴图孟克。鉴于你们英勇的表现,我允许你们投降。”

    王泰在窗口看着石堡下方的翻译,明明是一个汉人,咧嘴笑了一下。回头看着他的亲卫,走到楼梯口,问着还有剩余的明军,“你们怎么说”

    “去他么的。骚鞑子的话,谁信”

    “大人,咱们堂堂七尺汉子,投降给鞑子当狗吗我他么的只会当人,不会当狗。”

    “大人,狗鞑子还不是两个肩膀一个脑袋。要干就干,扯他娘的淡还蒙古大汗,算他娘的什么东西,不就是个强盗头子吗”

    王泰道“好。我王泰三生有幸,与众位兄弟同死。我代弟兄们去回复那孙子。”说着,走到窗口边,高声道“外面的鞑子听着,劳资曹你祖宗”

    “哈哈”

    “哈哈”

    石堡里的数百明军爆发出震天的大笑。

    石堡外的“翻译”,自然不敢将这话翻译给小王子听,讪讪回来,“大汗,他们不肯投降。”

    小王子面相是个中年人,骑在骏马上。他只是想用最小的代价拿下这座石堡而已。这时里面爆出哄笑声,他听不懂但知道不是好话。淡漠的道“野不干,中午前把这明军将领的头颅带到本汗面前。”调转马头离开。

    一个时辰之后,野不干率军攻进石堡中,杀死王泰。

    有的人死了,但是其气节并不会消失。那“哈哈”的大笑声仿佛还回荡在这石堡中。并将继续流传在青史中。而这血淋淋的债,终将要以血来偿还

    新军卫在韦州。

    三千三百余人并未驻扎在城内。而是驻守在城外的营寨中。这是新军卫的作战特点所决定的。

    这几日,新军卫上下亲眼目睹火筛率部渡过苦水河,直扑固原镇而去。而后,又有新的大队鞑靼骑兵路过。

    新组建的斥候连再次大量减员。根本无法查探鞑靼骑兵有多少人。韦州城仿佛成了一个信息孤岛。

    巨大的军事压力扑面而来。这和新军卫上次所经历的战斗是完全不同的。

    张昭在游击府中召开军事会议。商议目前的情况。

    “我们新军卫的营寨就在城外,在鞑靼骑兵北返的要道上,他们必定回来打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鞑子会在什么时候,以多少兵力来和我们作战”

    新军卫在鞑子那里并非无名小卒。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第两百一十一章 军议
    “闰月丁亥闰七月十一日,都指挥王泰御小王子于盐池,战死。”

    明史,孝宗。

    张昭提出的两个问题,正是新军卫目前面临着的首要问题。游击将军府的大堂中,坐在长方形的沙盘前的新军卫将领们都思索着。

    韦州城现在被隔绝。在全军生死存亡的压力之下,谁都不会轻易的给出判断鞑靼的攻击时间、兵力。

    担任军事参谋的李逍遥对众人介绍道“我们的粮食还剩六天的量。”

    这是韦州城被“隔断”的第四天。七月六日被“示警”后,运输粮草的辅兵,能赶回来的都已经回到韦州城。其余的则是返回红城堡待命。

    按照明军的规矩。后勤文官们可不会无限制的给军队供应粮草。通常都是分批次运到军中。大致使得军中保有五六日的粮食。

    新军卫被围4天,还能有六天的粮草量,这是因为林文宁偷偷的拜会三边总督史琳的幕僚赵师爷,额外弄到的一批粮食。由新军卫辅兵连抓紧时间运回来的。

    老林是多年的小吏、杂职官,他对这些官场门道非常熟悉。

    其实,如果是驻守各堡寨,军需部门肯定会多供给粮草。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怎么可能但是,谁能想到鞑靼骑兵来的这样快呢根本没有时间调配。

    不单单是新军卫这里,固原镇中前段时间曾被鞑靼人打破的、新调兵驻守的城、堡,都是这个情况。

    庞大郎略显担忧的对张昭道“但是,少爷,如果我们新军卫主动出击,极有可能会被鞑靼主力给围住。现在还搞不清楚鞑靼有多少骑。”

    新军卫目前能战的只有12个连。若仅仅是防御作战,鞑靼主力即便有十万人,他相信能顶住。但离开韦州城去进攻,风险非常高。合格的士兵需要六个月

    庞大郎为领军千户,初战时立下大功,在新军卫中地位颇高,其他人都不好反驳他。不攻出去,难道坐以待毙吗等粮食吃完,钢军都得完蛋。

    现在的问题就在这里。攻,危险。守,不可持久。

    韩瓒为人圆滑些,他毕竟曾在辽东都司混到骑兵百户,说道“我们骑兵连再派斥候外出侦查,务必要探知清楚鞑靼主力的情况。”

    张昭点点头,“嗯。”看着沙盘,皱眉沉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现在鞑靼人“围而不打”,他难以决断。

    这时,站在吴臣身后的一名青年小将忽而开口,请示道“相公,我有一点看法,不知能不能讲”

    “哦你说说看。”

    大堂里的新军卫百户们,纷纷看向新近因功升任的副千户吴臣身旁的青年。有些人认出来,这青年小将是个总旗,名叫赵辰。深受吴臣的信任。

    同样因招募士卒有功升为新兵团百户的陈康抱着手臂,捏着下巴,倚在墙壁边看着沙盘。他隐约有点感觉,但还没参悟透。

    赵辰从吴臣身后走出来,拿起张昭面前的木杆,指着黄河、宁夏城、灵州一带,道“相公,诸位同袍们,你们看,这里是一片富饶的平原,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朝廷在此修筑宁夏城,设宁夏镇镇守此地。我们所在韦州城就在这片平原的尾巴上。

    再看我们韦州城所在的的地形。往西有大罗山把我们和宁夏平原稍稍隔开。往南,我们和红城堡京营所在地、固原镇之间都是地势起伏的山区。

    所以,鞑靼骑兵南侵,他们最佳的选择应当是从小盐池直接向西横渡苦水河,攻击红寺堡、宁夏中卫这一片富饶的平原。或者过花马池城后,西进宁夏平原,攻灵州等地。

    但是,我们明明看到鞑靼的先锋火筛率部从韦州城南下,这几日还看到数批骑兵南下。他们不可能绕过大罗山,再进宁夏中卫的平原地带。

    那只能是沿下马关南下,进攻豫望城平虏所。然后,可以向南继续兵逼固原城,或者往西略葫芦峡城镇戎所,围攻红城堡京营。

    固原镇有四大卫所平虏所、镇戎所、西安所、甘州所守固原城。鞑子若连克平虏所、镇戎所,固原城必定震动,整个西北地区会风声鹤唳。

    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判断鞑靼骑兵此次南下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报复。他们刚刚抢掠完,保国公就率兵搜套,试图衔尾追击。小王子翻脸不是不可能。

    第二,震慑明军,炫耀武力。屈服其武力,各部明军必定不敢出城和鞑靼野战。届时,鞑子还可以随意抢掠。同时下次再来抢掠,他们会更加轻松。

    所以,我们韦州城就在南下的要道上。鞑靼主力必定会在数日后前来拔城我们无需担心粮草消耗的问题,六天之内,大战定会分出胜负。”

    赵辰大段的分析结束,并给出明确的结论鞑靼人是来打架的,他们必定会打韦州城

    张昭顿时有种茅舍顿开的感觉,打量着眼前二十多岁的小将,心中赞许的点头。

    六天之内分出胜负,这很好理解

    以新军卫的战力,只要大战开始,很快就会结束。绝不会存在僵持多日的情况。因为,任何军队对伤亡率都有一个上限值,超过就会撤退,或者崩溃。

    鞑靼人这种强盗集团的军队能承受多大的伤亡率10,还是30。新军卫12个连队摆开,只要几轮齐射,就能把他们打垮

    此时,大堂中响起微微的议论声。众人的反应不一。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直接询问。

    “赵总旗,你的意思是说,鞑靼骑兵主力不会围困我们,反而会在短时间来攻城,将我们吃掉,用以震慑全军”

    “是的。战术上或许会采取围困。但战略上他们不会对新军卫,韦州城,视而不见,一定会进攻。大战很快就会到来。”

    陈康道“赵总旗,仅仅凭地形、鞑靼兵力调动就判断其目的,是不是太草率了些虽说小盐池、韦州、萌城这一片区域都是堡寨,没有什么油水。

    但是,宁夏东路的灵州、红寺堡等地都很富饶。人口、粮食都有。固然是在数月前被抢了一回,鞑靼人再去一样会有收获。保大帅退守红城堡,其实是很无耻的将宁夏平原东路全部百姓给卖掉。

    那么,为什么鞑子不能是先兵逼固原城,震慑诸军,再去抢掠呢他们本就是强盗”

    这里有一个基本的逻辑,如果鞑靼人的目的是抢掠,他们不会来硬碰硬的吃掉新军卫。如果鞑靼人的目的是报复、震慑之类的,必然会要拔掉新军卫。

    陈康觉得不能如此轻率的下结论。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第两百一十二章 小王子之心
    陈康的这个推测非常符合鞑靼人的套路。

    自弘治八年,小王子再入河套。套虏基本就这个操作他们不打硬仗的。以震慑、抢掠为主。

    对新军卫而言,大战反而是他们所期待的。若鞑靼此次是以抢掠为主,他们反倒非常难受。

    赵辰从容的道“正常情况下,这个逻辑是能说的通的。但小王子在数月之内,两次调集大军寇边,他仅仅只是为抢一把”

    四月份时,鞑靼诸部寇边,边报明确鞑靼人有十万骑。而现在,鞑靼名将火筛所部的前锋就有两万多骑,他身后的主力肯定不下五万人。

    站在张昭身旁的军事参谋庞泰轻轻的点头。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众所周知,鞑靼人是部落制。小王子就算是蒙古可汗,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召集大军。

    他必须要有给鞑靼的首领、贵族们一个明确的目的口号,或者利益,来凝聚人心。

    说的明确一点,三边地区刚给鞑靼人抢掠过一遍,这就像韭菜刚给割了一茬,再来,仅仅凭借宁夏东路的财富,是无法满足鞑靼近八万大军的“胃口”的。

    没见鞑靼人在弘治十三年是寇大同府吗他们是换地方轮着去抢。

    所以,小王子提出的口号,很有可能是“复仇”

    赵辰接着道“且不说宁夏东路的财富能否满足鞑靼大军的胃口,从小王子的角度去想,鞑靼人屡次寇边,很难说不知道此时三边地区虚实。

    近年来,除弘治十一年威宁伯的贺兰山大捷,整整三年鞑靼骑兵在我朝边境来去自如。那么,现在朝廷数万大军在西北,小王子就不想夸耀武功吗

    如果成功,自此之后,那支明军敢和鞑靼野战敢阻拦鞑靼骑兵来抢掠这对他在鞑靼各部的威望而言,亦是很大的提升。

    自太祖皇帝、太宗皇帝横扫漠北,草原上的豪杰不断涌现,然而最终能统一蒙古诸部的有几人小王子能做到这一步,不可能没有这样的雄心、格局”

    游击将军府大堂中的众将都在听赵辰述说,很明显大部分人已经被他说服。

    痛恨鞑子归痛恨。但是要承认能统一鞑靼诸部的人物,必定有过人之处。虽然他的皇后被我朝的威宁伯斩杀,他本人也曾被威宁伯撵的像狗一样逃窜。

    这就像国朝初年时,王保保被中山王徐达打的抱头鼠窜,屡战屡败,但要承认王保保确实是蒙元名将。要怪就只能怪中山王太牛逼放在小王子身上同样如此,怪威宁伯太猛

    赵辰退后两步,向张昭道“相公,要验证我的判断,只需要派斥候去侦查小盐池的三座城堡有没有被拔掉算算时间,城池应该被攻破。”

    张昭笑着鼓掌,道“分析的好。你叫什么名字可有表字在那个连队任总旗”

    新军卫中的军装有肩章,一眼看去就知道职位。

    指挥使亲口询问,这是一种荣耀。大堂中的百户们羡慕但是心服口服。

    赵辰立正,心中高兴,昂首道“属下是第一团第二营第二连的总旗赵辰,在家中由师长取表字云逸。”

    吴臣所带的新兵一团各连队在数日前的整编中,成绩优异者全部充实到第一团、第二图中。他晋升为副千户,在庞大郎麾下指挥三个连。赵辰在他麾下任职。

    张昭点点头,表扬道“吴臣,兵带的不错。你再选拔一个总旗吧。赵云逸,你调任军事参谋,在我这里任职。如果战局真如你所说,记大功一次。伯圭,你安排斥候前往小盐池,务必要打听清楚军情。”
1...5657585960...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