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第两百五十六章 月夜来访
    曾复哲微微摇晃的站起来,矜持的笑道:“子实贤弟,还未到那一步。不可胡乱乱言。”话是如此说,仰头豪爽的将杯中的二锅头一饮而尽。

    花厅内一阵阵的起哄声,“曾兄口不对心啊。内心里得意至极,何必谦虚”

    “正是。”

    曾复哲微微一笑,转移话题道:“今日王老爷设宴,我等邀请张相公前来一叙述,好当面请教请教他奏章上的问题。然而此公傲慢无礼,不肯前来。我等生员心忧国事,当于此良夜做诗词,或者做时文策论,结集后倾王老爷转呈张相公。”

    不得不说曾复哲在县学的士子中还是颇有些威望,他的提议立即得到众人的附和。

    “正等如此。”

    “如此,在下就抛砖引玉,先献丑了。”

    曾复哲坐在主桌喝酒,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嘴角带着笑意。想起王六小姐的容颜,心里一片火热。

    当日,他听闻王六小姐不远千里去见张昭,心中极其的不痛快。但是现在,这位情敌可是深陷麻烦中。而他却要抱得美人归。还有比这更痛快的事吗

    王六小姐花容玉貌,明艳娴静,又带着百年世族浸润出华贵气质。兼之涉猎琴棋书画。既有美丽的容颜,又有内涵。可遇而不可求的美人啊!

    不过,婚后,她的一些习惯要改一改。

    不许她再谈论政事,继续和她的闺蜜们往来,引领着士林舆论风潮。今天在座的,好些人都有姐妹和王六小姐私交很好。但从今而后,她专属于他。

    不许她再随意出门。王六小姐喜欢踏青、秋游。而他便是在她游湖时间过她美丽的容颜。以后她好好在家相夫教子就得了。

    曾复哲美滋滋的想着。

    …

    王家在前院里举办酒宴时,后宅里亦在举办小规模的酒宴。今日是王六小姐十七岁的生日。她的朋友们都前来贺喜。有人距离的远,还提前数日抵达。

    她的朋友中,不少是王家的姻亲。

    王六小姐去祖母、母亲、几个伯母处转了一圈,在夜色中走进她的朋友们汇聚的小轩中。寒气涌进来,屋里的姑娘们莺莺燕燕的说起话来。

    “来了,来了。咱们开席。我早就等不及了。”

    “嗳哟,这块鹿肉是我的,你怎么拿去。”

    “小雪,你说准备了节目,什么节目快叫上来让姐妹们看看。”

    满屋子的姑娘,有出阁的未出阁的,共计十七人,在此齐聚为王六小姐庆贺生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俱是出在穿着各色衣裙,头戴首饰,容颜美丽。

    其中最为殊丽者自然是穿着水粉色对襟褂子的王六小姐。

    她笑盈盈的道:“我请了西安城琴艺最出色的慕容大家来给我们姐妹演奏三曲。”

    小轩中姐妹们说笑间,王六小姐的贴身大丫鬟秋月去请人。稍后,便见一名容颜精致、端丽的美人穿着白裙、抱着瑶琴走进来。她约是十七八岁,肌肤如玉,梳着少女高髻。中等身量,约有一米六六。身姿略偏丰腴,凸凹有致。

    和绝美的王六小姐相比,竟是另一种风情。

    美人向众人躬身行礼,也不说话,径直在小轩尽头坐下来,放下瑶琴。另有两个小丫鬟焚香,立在她身侧。少顷,便有悦耳的琴声响起来。

    琴声一响,小轩中的喧闹声都消失,只有琴声。其实一般人能得慕容大家弹一曲便要花费良多。而王六小姐的出身,自可请她弹上三曲。

    生日酒宴的气氛在琴声中渐渐高涨。

    慕容大家弹完琴便退出去。这边觥筹交错。时间流逝着,一名十六岁的少女给几名姐妹簇拥着,过来给王六小姐敬酒。只见她瓜子脸,清丽雅致。笑盈盈的道:“表嫂,我来给你敬酒…”

    这话一出,几名姑娘都嘻嘻笑起来。

    说话的是甘州卫指挥使吴桉家的小娘子。她家和平凉府的大族曾家是姻亲。曾复哲是她的表哥。

    王六小姐嫣然如花的笑容慢慢的淡去,勉强的饮了一小口黄酒,道:“谢谢。但婚事还未定下来。而且,我并不想嫁给你表哥曾复哲。”

    吴小娘子错愕的张着小嘴。

    王六小姐再饮了几杯,寻个借口从小轩中出来,给冷风一吹,酒意便下去不少。只是想着婚事,心中苦涩,迈步随意的走着。秋月、瑶琴两个贴身丫鬟忙给她披上大氅。跟着自家小姐。不知不觉间,她便走到张昭的小院前。

    此时,差不多已经是深夜,张昭的房间中还亮着灯。依稀可见他的身影在屋中走动着。

    王六小姐犹豫了一下,迈步走进去。

    秋月、瑶琴两人对视一眼。秋月留在外面看风。若是给人知道小姐夜会张相公,那真是百口莫辩。瑶琴轻步跟着进去,她怕小姐心情激荡作出不可挽回之事。反正不能让他们孤男寡女的待着。

    张昭正在思考着他和王恕的对持。时至今日,他大概已经明白王恕的想法。现在就看谁先耐不住性子先开口。

    正想着,忽而见房间的木门被推开,一袭水粉色对襟褂子的王六小姐俏生生的走进来。烛光之下,有闭月羞花之姿。惊讶的道:“六小姐”

    随即明白怎么回事。王武和庞泰都认识这小娘子。她要进来,这两个家伙肯定不会拦着。

    王六小姐见张昭一脸惊诧的表情,禁不住嫣然一笑。刹那间,如同春回大地,牡丹花开。她见张昭看她看的失神,心里有些得意,又有些羞涩,转身走向桌前,掩饰着她的心绪,说道:“我最近新得了点资料,过来给你说说。”

    听着她清脆得如珍珠落在玉盘上的声音,张昭回过神,心里苦笑。他也是个俗人啊!并没有因为穿越就成仙成佛。美人对他的冲击力依旧很大。

    不知道是王小娘子太美,还是说他知道她对他心存爱慕,所以有些放肆。

    说话间,看到瑶琴跟着进来,站在门侧。

    王六小姐在桌子边拿干净的杯子倒了一杯茶,和张昭隔着两米远,清声道:“你不是要清查固原、宁夏两镇卫所的土地吗宁夏平原全部都是军镇,清查起来简单。

    而固原镇这里,侵占卫所土地最多的便是平凉府的曾家。哦,你应该知道平凉府覆盖着固原镇。他们家至少侵吞固原镇卫所不下三万亩土地。”

    张昭看着美眸如星的王六小姐,轻轻的点头,诚挚的道:“谢谢。”

    王六小姐垂下眼睑,抿一口茶,道:“不客气。”

    尔后,王六小姐没再说话,慢慢的喝着茶。喝完一杯清茶,临别前深深的看张昭一眼,推开门离去。

    千言万语说不尽,尽在一眸中。




第两百五十七章 达成协议
    清幽、雅致的小院中,王六小姐的倩影被月光照在地面上。她正在离去。

    张昭给王六小姐最后一眼看得头皮有点发麻。他是个俗人,情商当然没有问题,这一眼的意思他当然懂。

    许他给王小娘子发“好人卡”,不许她幽怨么更关键的是他刚刚还看她看得有点失神。这就很尴尬。他这是口嫌体正直。

    其实,张昭刚刚对王小娘子的感谢,并非在她拿出的数据上,清查土地的活,最终会由王恕去做。他是不管的。也没精力管。他是谢王小娘子送消息来的心意。

    王小娘子虽然喜好时政,但她在这上头其实水平一般,算是个业余段位吧。

    “张相公…”

    张昭心里还在感慨,这才发现王小娘子的贴身丫鬟并没有走,问询的看向她。

    瑶琴轻叹口气,道:“张相公,今天是小姐十七岁的生日。府里想要将小姐嫁给平凉府的曾家嫡系子弟曾复哲。曾家给出的聘礼是一万五五千亩良田。我家大少爷已经首肯。两家都已经开始问名。

    张相公,小姐对你的情意你是知道的。只是,你已经拒绝她一次,她如何能开口说第二次她并不想嫁给曾复哲。你能不能帮帮小姐”

    张昭继续感觉头皮有点发麻。

    因为,此时此刻他被这个身高颇高的俏丫鬟给逼到墙角。他必须做出选择。

    按照前世看网文的惯例,这尼玛他要是选择“否”,不帮王小娘子,坐视她嫁人,这书基本就扑了。

    这是苦中作乐的玩笑话。以王小娘子对他的情意,她不愿意嫁给曾家,他当然愿意帮她一把。摆平曾家并不难。他现在可不是一个无名小卒。

    但是,关键在于他现在插手这事,那接下来,他和王小娘子的牵扯会越来越深。而王家是不会把王小娘子嫁给他做妾的。这不是害她吗

    当年张昭上学时读陆游的《凤头钗》,总觉得陆游不对。红酥手、黄藤酒,满墙春色宫墙柳…,千古传诵的名篇啊。但据闻他表妹唐婉读后不久去世。

    这是在杀人啊!

    每个人的命都只有一条,是不能读档只能向前的人生。不管那份感情多么的刻骨铭心,难道你希望她去死吗终究还是她活着好一些吧

    就在这时,庭院外传来王小娘子的喊声,“瑶琴…”

    屋里身姿高挑的俏丫鬟应道:“来了。”说着,目光看向张昭。

    张昭只有一秒不到的时间做决断,他还能说什么点头道:“好。你明日到我这里来一趟。”

    瑶琴顿时展颜一笑,目光中有着赞许,欣喜。十五岁的少女有一种难言的清雅、妩媚感,宛若一颗明珠在绽放光彩,“好的。”转身离开。

    张昭揉揉眉心。估计在瑶琴心中,他基本等同于是给了承诺。

    那么,明知道事情以后会变得更坏,他需要在一开始就把问题解决。

    他要主动去见王恕了。

    在他和王恕的对持中,其实双方都心知肚明,有默契。以固原、宁夏两镇试点废除卫所制度,于那几千万军户是有利的。张昭愿意推动,王恕愿意做。

    但是,这到底是张昭求王恕,还是王恕求张昭。情况不同,双方合作,需要付出的筹码不同。

    国事,还有再来的机会。王小娘子只有一个。他既然答应,成与不成总要尝试下。

    …

    九月二十七日晚,王六小姐在朋友们的晚宴上明确表态不想嫁给曾复哲。接着,第二日又有新的消息传出来:宁为英雄妾,不为庸人妻。

    王六小姐的朋友圈基本涵盖整个三秦的读书人世家。她这番话很轻易的就传出来。

    至于说曾复哲听到这个消息后有没有被气得吐血,这就不得而知。根据其好友子实兄的描述:他当时就离开王家,回到三原弘道书院中,闭门读书。

    “庸人”这两个字很好理解,就是曾复哲。而此时此刻的西北,敢称英雄者还能有谁只有新军卫指挥使,斩杀北虏一万四千余人,国朝新鲜出炉的新秦伯,张昭。

    在这样的舆论风波下,两日后,九月三十日的上午,张昭和王恕再一次见面。

    这一次的见面比上次要正规的多,位于王恕的书房。王恕的长子王承初、次子王承襟都在,王六小姐侍奉在王恕身边。

    王恕须发皆白,还是那副老朽不堪的模样,抬手示意张昭喝茶,“张子尚你昨日请求和我见面,想必是对卫所的改革有新的想法,说来听听。”

    这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王承初、王承襟兄弟俩都向张昭,脸上都带着微笑。这是废话,他们俩不够资格给张昭脸色看。当然,此时兄弟俩的想法各不相同。

    王承初则是想着今天终于要摊牌。他侄女不想嫁给曾家子,这不是问题。婚姻大事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老三在京中做官,他这个大伯在此事上自是有几分话语权的。

    而以他看来,他父亲八成不会肯答应张昭。要答应早答应了,何必掉着张昭十几天而且,即便他父亲答应,朝堂上那一关也是过不去的。

    以他了解的情况,朝堂的官员十有八-九都不愿意看到他父亲起复。而且,天子未必愿意。

    王承襟想的是另外的事:他侄女的婚事。

    还是之前的那句话,如果他这个侄女是庶女,真就嫁给张昭为妾室又何妨反而,能拉近和未来军中第一人的关系。偏偏他侄女是嫡女。而且,素来被他父亲所疼爱。

    这几日突然爆出来他侄女想嫁给张昭为妾室,而今天张昭就来和父亲谈判。怕不是想要趁机求亲吧

    真要是这样,那可真算是个痴情之人。这需要让步的利益会很大的。他侄女没看错人。

    张昭从容的拱手一礼,“老大人,学生的新想法很简单:就是请老大人出山主持清查两镇田地之事。如果朝堂不同意,那就老大人的幼子,兵科给事中王大人来主持此事!”

    这话是有的放矢。

    王恕的幼子王承裕继承了其在学术上,在官场上的衣钵。而此时,在京中担任兵科给事中的王承裕正在到处跑,忙的就是清查屯田的事宜。

    张昭其实已经预估了王恕复出的难度,但是把王承裕弄到西北来,最终效果是一样的。王恕还能不帮自家的儿子王承裕可是他的继承人。

    而如果此事做成,对自弘治六年中进士以来,被授兵科给事中〔从七品〕,随即跟着父亲王恕回乡,弘治十一年起复继续任兵科给事中的王承裕来说,这将是他的政绩、资历。

    回朝即会升官。

    这就是张昭拿出来的交易筹码。

    王恕微微颔首,道:“但是,你上次所说的要推行的条陈,太过于难以实行,必须消减。”

    这是还价。

    张昭沉默一会,道:“第一条,退役、轮换可以不用做。军镇里的空饷这一条,我暂时不碰。第三条,预备役制度更改,这是可以执行的。这两条都是小事。

    重点在第二条。现在要一鼓作气废除卫所制不现实,但是在试点的两镇中废除所有没有正在服兵役的军户户籍,这必须要做。清查土地、分配给军户之事,要仰仗老大人虎威。

    而非试点的卫所土地,日后将允许占据土地的权贵们以银钱购买,并登记造册。这一点,老大人可以对外说出去。这是我给的政z承诺。另外,退役制度我回头再推动。”

    王恕眼睛微微眯着,道:“我等朝廷的圣旨来。士英,去给小雪她娘说一声。你们都出去吧。”

    〔s:修一个bug,三原学派的教学地点是:弘道书院。之前写的三原县学是错误的。前文已改。〕
1...7980818283...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