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刘钱行首听完了后,大加赞叹,那殷地安国是真有能工巧匠啊,只是曲调过于悲伤。
这个物件定然好卖!
吴大鹏又拿出水晶球来。
刘钱行首眼睛瞪得像球了,他见过水晶,但是从来没有看过这般透明之物!
吴大鹏说:
“此物更适用于名士------它可以有助于冥想,如果在月色良好的晚上,
以此物组成阵法,此水晶球本来经过几亿年的天地精华灵气的滋养,包含着宇宙真理意识,散发着宇宙里的正能量,若是握在手中,细细的体会,便会有细微如电流般的振动,令人精神振奋,如果正能量再充足一些,让大宋雄风再起也未必可知。”
然后,他又让人拿来一块丝绸,一张纸。
他将纸撕成纸屑,然后做出虔诚状,用心擦拭。
吴大鹏用梦境一般的语言说:“如果有什么要求,就用纸写出来,然后再撕得粉碎------然后再这样!”
他抓着水晶球轻轻在那纸屑的上空晃过,那纸屑竟隔空而上,吸附在水晶球上!
刘钱行首差点把胡子拽下来!
他猛然站了起来,说:“此物是天地之精灵啊------”
“嗯哪,刘行首,你是如此幸运,我带了十多个呢,若是能凑够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可以在月光下做一场大/法,想必可能会让大宋重新崛起,收复国土------”
但是,吴大鹏在心里说,你们能凑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嘛。
刘钱行首已经不会说话了,这是他亲眼所见,那纸屑真的真的是隔空而上!
如此说,这个天地之精灵可以能让人的愿望上达天庭??
“嗯哪,只要你心诚,用力擦拭------举头三尺有神明!天庭定会收到你的愿望------至于说,会不会实现,这个就是心诚则灵的事情了------”
“那如何能凑齐万枚?!”
“慢慢等待机缘吧,机会总是留给肯等待的人------”
吴大鹏看着刘钱行首有些哆嗦的样子,心想,难道他有大宋梦?不至于吧!
他又说:“来,吸颗烟,把心宽!”
他们在那面的世界好不容易买到了不带过滤嘴的烟,带过来不少,但是这个可不是现在能卖的。
他指导着刘钱行首学吸烟。
“对,第一口烟吸的时候,不许咽下,就在嘴里含着,然后吐出来,听到没?”
刘钱行首看着吴大鹏划着了火柴,小心地按着他的要求,吸了,然后吐了出来,然后再吸,再吐,第三口慢慢咽肚子里了。
这个时候,其他三个人也掏出了烟,开始吸了起来,酒后烟,赛神仙!
烟味和酒气味道第一次在大宋的夜晚混合在一起,很有小酒店包间里的味道了。
大家开始说笑起来了。
那些厨娘早就完活走人了,也没有见刘钱行首直接给钱,当时又不好当面问,宋子强心想,几贯钱怕是要的了。
这个时候,吴大鹏果然看见刘钱行首有些晕乎乎了。
这不是酒醉,是烟醉,很正常的,一会儿就好。
他笑呵呵地问到:“我们的货物,你盈利多少啊?”
刘钱行首一下子就清醒了,说:“些许尔,不多也------”
这家伙鬼着呢。
;
与南宋同行 第六十六章 时空走私者的收获
这场家宴结束后,时空走私者的收获极大。
他们现在有了驻临安城办事处。
地点是偏了一点,距离临安城东青门足的十公里远了,不过不怕,他们有四轮/大驴车,交通情况良好。
让他们欣慰的是,虽然是郊外,但是这里的石头桥和临安城里是一样的,都能通过他们的车,想想也对,他们的太平车就是主要运输车辆嘛,私人还有高脚独轮车。
他们后来重新装修了一下房子,着人打造了一批新的生活用品,等一切妥当搬进去了后,也就差几天要过年了。
这将是他们在大宋的第一年,匆忙了些,但是收获还是让人满意。
他们观察过,临安城里的木匠、铁匠、泥水匠人手数量充足,而且手艺水平不差的。
当然,他们使用的工具差了很多。
那里有正厢房两间,一个大堂,八间偏房,一个仓库和牲口棚子。
院子足够大,可以盖上一个大作坊了。
那房子四周大多是菜地,还有花圃。
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个时空临安城里鲜花的销售比例超过了后来的所有时空。
信奉丛林法则的邪恶势力,只会喜欢鲜花一般的女人,绝不会喜欢鲜花的,也不会让别人喜欢。
元朝时代,就会都种草了。
他们还得到了大量的年货,还有一些日用品。
其实还有两个使女,两个男仆,但是他们婉言谢绝了,怕会是卧底。
大宋的南宋时期,政府严禁略卖和诱卖大宋子民,就是指通过抢劫和拐骗的办法来买卖人口。但是对于亲人的自愿,甚至自卖还是不管的,但是要立契约,上市卷,还要交税。
一个男仆几十贯,一个使女最多一百贯,至于会一些手艺的人还是要贵上一些的,比如最便宜的厨娘,就要三百贯了,像是身边人、本事人、舞女或者拆洗人、针线供过人,这都要按质算价钱,但是如果以小镜子来折算,不贵的。
针对大宋士大夫们对镜子的热爱,张国安夫妻两个发过誓的,就算搞上一万年,也要把镜子搞出来,就不信普普通通的银化反应能怎么难?!
他们上人市上买了五个男童,四个女童,都是十一二岁的样子,这些都是经过精心挑拣而选出来的,他们大多看上去聪明些,而且身体健康些,整个人市上,那一天他们也就挑出这一些了。
成年一些的人,就买了两个成年男仆,三个使女,还有一个厨娘和一个拆洗人。
以后遇到合适的还会买。
这一些人都是在人市上买的,渠道合法,手续建全。
在那人口买卖的市卷里,大宋政府还明确标明着给双卖买双方三日的时间来后悔,过了三日,这一合同就永久生效了。
这一些人也都是他们自己挑的,将来是身边人嘛,一定要放心才行。
当然大宋对略卖或是诱卖人口还是严厉打击的。
宋真宗赵恒当政时,南方贩卖人口之风严重,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的周湛,到虔州,就是现在的江西赣州,履职时发现,当时江淮一带的人贩子,常到虔州拐骗人口,然后贩卖到岭南一带。
周湛遂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解救行动,首先想方设法抓捕人贩子,共解救出被贩卖男女2600名,并提供饮食,让他们回家。
同样对那些被迫留在外国的大宋子民还是管的,
宋真宗当政时,北方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掠走了大量中原汉人,时东京留守王旦曾上书:“愿出金帛数十万赎其人”。
这些都付之以行动了。
他们住的那个地方叫尚家村,但是奇怪的是,村子里好像没有姓尚的人家。
吴大鹏他们刚刚住下时,还拎着一些果子,去到离得近的邻居家看了看,还行,就是城郊农民的样子,有一些农民的朴实,又有一些市民的狡黠。
大家都对这个地方比较满意,没有啥挑的了。
刘钱行首还真给他们联系了一些蕃商,说是只要出钱买,几百个劳力没有问题。
大宋的法律不适用在他们身上。
说实话,贩卖人口,在大宋的南宋时期已呈国际化现象。
这个时候已有非洲黑人被贩卖到大宋,至于周边国家人口被贩卖到大宋的,和大宋人口被贩卖到周边国家的,历史可能还更早。
被贩卖到大宋的非洲黑人,在唐宋时代被称为“昆仑奴”,或者“鬼奴”,
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所撰《岛夷志略》中“加将门里”条目内,就对当时国际贩卖非洲黑人的情况有所交代:“丛杂回人居之,其土商每兴贩黑囡,往朋加剌,互用银钱之多寡,随其大小高下而议价。”
“加将门里”,位于今非洲东海岸;“朋加剌”,即今孟加拉国,是当时的黑人交易中转地。
文中提到的“土商”就是国际人贩子,是长期在东非做生意的阿拉伯商人,专以贩卖黑人为业。
进入大宋境内的“黑厮”,有的是由土商直接贩卖至大宋境内的,也有的是大宋海上商人从朋加剌顺便带回来的。
大宋除了大量的黑人,还有一些高丽女人
被贩到大宋的外籍女人以高丽人为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轻女性,曾经有人赞其“肌肤玉雪发云雾”。
毕竟大宋的男人口味没有那么重,黑人妹子,还是接受不了的。
当时的权贵人家以有高丽女人为荣,“达官贵人,必得高丽女,然后为名家”。
这就好办了,他们直接委托刘钱行首定购二百名黑厮,其中有二十名女性,最好会种地的。
刘钱行首当时听完后就笑了,说:“那鬼奴愚笨不堪,只会些力气活儿,大宋农民有的是,你们莫非是想买田地------”
吴大鹏当时摇头说:“还不曾想!现在不是时候------”
这个时期前文说过,大宋政府并不仰制大户的土地兼并,可以说全国已经开垦出的土地中,百分之十的大户占了百分之七十的总面积,同样,土地也就经常发生流转,参与买卖的土地占了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还多。
所以购买田地也是常事。
吴大鹏这次说的是实话,王安国夫妻两个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为开发流求做准备,而且宜早不宜迟,所以大家也就帮助他了。
买块地当地主的生活,他们还是不想的。
他们搬到了尚家村后,开始了另一类生活,毕竟要过年了。
刚买回来的九个童男童女还算好,没有发生哭着找爹娘的事情。
鲍威和郭勿语来活了。
他们要负责教这些孩子们的学习,不管男女,先把他们学过的内容教育了他们!
他们还要喂驴,特别是半夜还要给驴加餐!
郭勿语说:“某只比那些童子大两三岁,却要干这样多的活!”
鲍威说:“还可以吧,想到某竟能当教授,真是让人快活!”
郭勿语眼珠一转说:“两人一起在半夜起来喂驴太不方便了,不如分开,今晚是你,明晚是我------”
当时鲍威就答应了,这让郭勿语心情好点儿。
他偷着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几个轮次后,自己正赶上是除夜呢。
那时大家都守夜不睡,所以根本不要半夜等着喂驴了。
宋子强也没有闲着,他和买来的厨娘打成了一片,还连带着那个拆洗人和三个使女。
厨娘叫春娘,是个寡妇,也没有孩子,她是属于自卖的。她说自己才二十九岁,但是宋子强怎么看也认为她至少三十五了,但是这个不重要。
宋子强问过她的厨技,发现她会做的菜肴大多是靠大锅煮的,当然,这是大宋的特色,但是这不行啊。
宋子强开始教她炒菜,从麻婆豆腐开始,一气儿到咸口的锅包肉,十几个菜,每天都练一练。
还要学会颠木柄马勺子,这个是找铁匠定制的,一个手不够劲儿,两手颠!
还好吧,毕竟她还真有一手的刀功,墩板功夫不错。
还把拆洗人和三个使女也拉上了,这是让她们见识一下,到时候能打打下手,帮个厨什么的。
之所以能买一个拆洗人,是因为她自称还会针线活儿,属于多面手。
她叫喜娘,谈吐大方。
她说她是南归之人,这一路上,家里的人陆续死在路上,她却活着回到了大宋,真是万幸啊。
她说她已经三十五岁了,本想再嫁人,但是别人都嫌弃自己不能生养了,所以只能自卖了。
当时,宋子强就说:“谁说不能生养了?才三十五,正是生二胎的好时候呢,很多比你岁数还大的人都能生二胎,国家允许你生了啊,要高兴!”
结果他把喜娘给劝哭了,喜娘说:“要是再生,还真是二胎!”
宋子强莫名其妙了,怎么哭了?
最后把她买下来了。
宋子强经常要亲自做示范的,他把铁炉子烧得旺旺的,马勺子一架上,那油火顿时起了两尺多高,他在这油火中炒着菜,不时颠动两下。
一会儿就搞定了一道菜。
旁观的五个女人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这更让宋子强骄傲了,最好的厨师永远是男人。
其实在时序一进入腊月时,临安街市上的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开始用猪肉、羊肉、鱼肉腌制腊味,腊味不但可作年货,还可以储存到明年夏天。
所有的市场上迎来了节日消费的旺季。
街市尽卖撒佛花,韭黄、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等年货;商铺“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帖幡胜之类;小贩沿街叫卖着锡打春幡胜、百事吉斛儿等吉祥物,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当然又有市爆仗、成架烟火之类的。
当时,大家也都感受到了这年味,但是还不得不为四处购物忙乱,本来可以叫牙郎去进货的,但是有些东西的叫法不同,牙郎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要什么。
所以只能自己去找。
他们手里有这个时空里的一切资源坐标资料,但要是他们需要的东西,大宋已经开发出来了就更好了。
比如现在,信州铅山县出铜无算,常十余万人采凿,这整个采矿和冶炼过程的人手都是在一起,真是令人感叹。
与南宋同行 第六十七章 吃一顿大宋的年夜饭
在这几个时空走私者为了朋友的事情忙乱时,人家大宋老百姓正过着一年中的好日子呢。
从踏入腊月到除夕期间,大宋老百姓有两个节日要庆祝,首先迎来的是腊月初八的“腊日”。
这一天,临安城的寺院要选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等小巧食材,煮成“腊八粥”,赠送给施主之家。药店则将虎头丹、八神、屠苏等中药材装入小布囊,叫做“腊药”,馈遗大家,用于腊月的保健。
寻常人家也会做“腊八粥”,邻里之间还要相互馈赠礼品。
到了腊月廿四日,是大宋历法上的“交年”,家家户户不论贫富,都要准备蔬食饧豆祭灶,夜间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所以白天街坊间市声鼎沸,到处都是叫卖“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等祭灶用品的声音。
市井中还有“迎傩”的祭神队伍,敲锣打鼓,向各户人家“乞求利市”。
这有些像那面世界里常有给商店送财神的事情了。
对大户人家与中产之家来说,添置年货,自然不成问题,但对生活于城市底层的贫穷家庭来说,少不得要花销一大笔钱,恐怕也应付不了这个过年的开销。
不过,穷人也有穷人的办法:进入腊月之后,街市里的贫穷人家,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型,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
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习俗,“驱傩”只不过是这一习俗的形式与附加功能而已,更重要的功能是它给了城市贫民一个获得救济的机会,同时又不失体面。
许多大户都纷纷给了个打赏,图个一年的吉利。
这样许多的穷人总会有些额外的收入来过年,算是财富上的一个自我均衡。
忙乱了几天后,大家总算安顿下来了,过了几天的悠闲生活,等着过年。
这几天中,这个刚刚组建成的小团队,在一点一点的融合。
还好,到现在没有发生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
明天就要过年了,现在吴大鹏、宋子强和王德发这三个人打着这个时空的叶子牌,玩法很简单的。
吴大鹏说:“这是一个穷人也讲究体面的时代,而且是穷人也不算太仇恨富人的时代,因为他们也有机会成功……”
宋子强不在意地说:“哪个时空不一样?自己不努力就是不行。”
王德发看到他们又要冲突起来,马上说:“那个郭勿语又打学生了……”
大家静了一下,果然,听到偏房里传来郭勿语的嗷嗷叫声,他又发火了,这小子,教学一点也没有耐心!
王德发把手里的牌一丢说:“我去看看,帮帮他……”
王德发一走,只剩下吴大鹏和宋子强了,两人大眼瞪小眼的,没有话说了。
今天一大清早时,万士达就带着鲍威驾着四轮/大驴车走了,他们只是去采买一些年货。
其实前两天,刘钱行首已经给他们送来了许多年货了,只不过他们还想要买一些青菜罢了。
刘钱行首不仅送来了许多腊肉腊鱼,竟然还有骆驼肉!
这样,两头活肥羊就不算什么了,几只活鸡更不算什么。
当时随行的还有一个厨子,他说他在明天除夜时,领着人来给大商们做除夜饭。
刘钱行首想得真周到,他们原先还想要自己做呢,这一下子就省事了。
当时吴大鹏就点好了二十道菜,大家一致认为这些个菜还算可口。
他们点了蟹酿橙、酒香螺、南炒鳝、两熟鱼、芥辣虾、水晶脍、虾元子、莲房鱼包、酒蒸石首、抹肉笋签、炙骨头、荔枝白腰子、酒蒸鸡、蜜炙鹌子、炒鸡蕈、冬瓜鲊、莼菜汤、江瑶清羹、鱼辣羹、鳖蒸羊……
那个厨子当时就拿出了铅笔,记到了一个小本上。
当时大家都愣了,不会吧,他们在临安县城制造的铅笔都流传得这样广泛了?!
那个厨子看他们好奇,便解释说:“某是广元楼的外厨,不是茶酒博士,经常记不住客人点的菜肴,见有新开张的酒店,有小二用此物,感觉甚是方便……”
大家服了,这大宋真是与众不同。
闹义和团时,家里若是有铅笔,全家都要被砸死的,这到好,大宋的老百姓是只要对我有用,管他是什么来头呢,拿来就用。
那么底层百姓都这样开放,他们的中层、高层更没有问题了。
所以,我们的前期准备看来过于小心了,步子太小了。
那个厨子又说:“刘行首还说,所有食材都要某给备好的,不用大商们操心除夜饭……就连下人们吃的馎饦,某也会给准备好。”
这个时空是有饺子的,但名字却叫角子,馎饦就有点儿寒酸了,因为它没有馅儿,只有面片。
大宋人过春节,也是机关放五天假,商店关门放三天假,大家都上街玩耍,回家赌博,朝廷也恩准在街上可以公开大赌三天。
但是一般的小门小户没有什么积蓄,只能吃馎饦了。
所以一般的大户人家能在过年时给下人们吃这个,也算可以了。
吴大鹏笑了,说:“我们的风俗与大宋不太一样,过年所有人都要在一起吃……”
王德发点头说:“你再从你们酒店里带十几样冷盘来,角子嘛,我们自己包。”
王德发是广东人,但是有这样一帮子北方朋友,二十多年来,大家经常聚会,他也学会了包这个。
那个厨子无语了,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商之家,住得这样寒酸不说,竟然能和下人们一起吃饭。
是的,如果他能在饭口时来看他们吃饭的情形,会乐死的。
他们是在一条大长桌上一起吃饭,大大小小的人全上桌。
说实话,他们还真受不了自己吃好的,然后让别人吃差的做法,吃着不舒服。
除夜的大餐解决了,他们还想着再买一些新鲜的青菜,于是万士达便抢着去了。
临安城自古就有东菜、西水、南柴、北米之谣,东青门外多是种菜的地方,因此在桥东形成菜市,也故有此桥名。
大宋的人喜欢用当地的市场名字来编地名:
比如编篱插花之细竹的地方叫竹竿巷,马市街卖牲口、皮市巷则卖毛皮。
鲍威现在饶有兴趣地赶着驴车,万士达则坐在他的旁边。
今天天气特别好,阳光暖暖的,照在人的身上很舒服。
鲍威扬着驴鞭子说:“万主家,以往每到寒食节祭扫时,便有众多少妇泪妆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罍,出东青门姿意纵游,那时会分外热闹……”
万士达这时靠在车板上,身子随着车体的晃动而晃动。
他笑咪咪地说:“怎么?你小子想妹子了?”
“……”
“这有啥不可以说的?现在能想到将来,说明你小子有长远的眼光,不过,这个世界很大的,不要看着眼前这点地方……”
鲍威翻着白眼,心想,某哪里想过妹子了?!
但是说到世界很大时,他就喜欢听了。
“万主家,某听过王主家、张主家说过世界之大,难道乘船向东行,真的能从西回来?某怎么也不信这大地竟是一个球体……”
“小子,不用信,到时候,你可以亲自走上一圈,不就明白了?”
“某只坐在河船,海船未曾坐过……”
“小子,会坐到的,一切都会经历到的,不要着急。”
到了菜市附近时,马车、驴车开始多了起来,他们的四轮大驴车在众多车辆中,拐来拐去,显得异常灵活,根本没有出现像太平车那样,下来人员搬动车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