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一大帮半大小子去帮忙了,他们也就能对付鱼获了,收拾水鹿,还是不行的。
王德发喊了几个大宋人,搭了木头架子,直接就把水鹿挂上了。
结果发现人家大宋厨子比他还会处理水鹿!
这个不能怪王德发,在那面的世界,水鹿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吃了会犯法的,在这面的世界,水鹿是普通肉食品。
好吧,王德发乐得轻闲了,他要好好教育那两个小子,好好的朋友,竟然在争吵时想动手了!
对他们的批评和教育直到快要吃晚饭时,才结束,两人真心服了,在王德发的指挥下,他们又是互相握手,又是互相拥抱的,受不了王德发主家的大道理了。
晚饭用的是大宋传统的烹饪法制成,酱焖杂河鱼!
但是又多了一样,炖鹿肉块和下货!
很久以后吧,这个流求地区每到二月的最后一天,总是吃这两样食物。
后来,他们就把每年的三月一日定为了感恩节,感谢对河口地区的开发。
再后来,全世界都流行起这个节日了,到这一天,都要吃酱焖杂河鱼和炖鹿肉块。
当然,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可能不同,但是食材是一样的。
文化嘛,从来都是从强势向着弱势地区流动的。
这些都以后再说了。
他们还带了一些板式房的构件,于是就先搭起来十间大木头房子,因为怕在雨季受潮,所以先前就是采用了吊脚式的设计。
那些构件,都是叫兵器所里的木匠加工的,他们的手艺还可以,尺寸上可以保证的。
板式房的底部距离地面大约有半米高的高度,可以通风防潮。
这十间大木头房子全都交给了厨头乔十郎管理。
这样所谓的食堂就有了自己的建筑了。
当然这里一时间无法容纳所有人同时就餐了,还是那个老办法,到这里打饭,爱到哪里吃饭就去哪里。
如果说人工建筑,它们还不算是第一批。
第一批是厕所和牲口棚。
三千多人上厕所是个大问题。
这个要是不好好管理一下,刚刚被用大火消过毒的地方又可能被自己污染了。
张国安领着人按照地区的范围修了十个旱厕,全是十蹲位的。
还有一些宫女和女佣,张国安则专门让人给她们修了一个小型的。
都是旱厕当然会有味了,但是张国安解释说:“没关系,挺过一阵子后,我们有能力了,会修水冲式的,那时候这一些旱厕点正好直接填埋了沤肥,可以赶上种田用。”
好吧,大家忍了,开辟一片新天地,也许从来不是轻松而写意的。
牲口是现在的战略性资源,不管是马还是驴、骡子和牛,那都是专人照料的,连兽医都配备上了。
所以它们的居住点比人的居住点要先行建好。
大量的河砂帮助他们重新铺垫了地面,刚砍伐的木材除了用在栈桥上,就是用在了这里。
三十多头大牲口很快就住进了超标面积的住房,还是带过海外流求之地或有此物,并不知道原来是在这里……”
万士达微笑不语,心里说,你不知道的地方多了,好好跟我走吧。
乌鱼长者尺余,其子满腹,脂黄味美,吴越人以为佳品,早在大唐时期就是贡品了。
在民间当然也能买上好价钱,别的渔民当然也不会轻易把这里的渔场告诉别人。
这个地方还将会是他们的渔业产品加工基地。
那个船长对乌鱼感兴趣,万士达倒是对一只正在海礁缝隙间慢慢游走的大龙虾感兴奋。
这就像是在高档海鲜楼里的展示池子里看龙虾一样了。
他判断了一下,这一条从头到尾至少半米长,周边的海礁不算多,而且最多能有三米深的样子。
他自信一个猛子扎下去,可以将它擒获!
与南宋同行 第九十八章 平安湾之夜
那是一只黑白纹大龙虾,身上的黑白纹可以看得很清楚。
它的前足没有蟹式钳或是北美地区的那种巨螯,属于好抓的那一种。
但是,看它的体形,它至少平安活了二百年了!
算了吧,饶了你,老家伙!
但是,那个家伙好像还不领情,居然把整个身子都探出来了,耀武扬威地挥动着长长的触须……
不理它了,先登陆,这里的暗礁实在太多。
他们就这样慢慢地靠近了灰白色的沙滩,这些都是白色珊瑚石灰岩风化的结果,与八道河河口的石灰岩种类不同。
他们吊下了小船,划行冲上了沙滩。
当他们的脚踏上了湿漉漉的沙滩时,无数寄居蟹飞快地钻进沙滩里,好像谁能抓它们似的。
连天上的海鸥都乱叫一气儿。
蓝蓝的天空中,有薄薄的白云在流动着,空气中的鱼腥气味很大。
这里会是一个很好的鱼类加工基地。
抬眼望去,海岸上基本都是大片的成为一个群落,一个群落的野菠萝树,高高矮矮的,在海风中挥动着条状的革质叶片,有的现在还结着金黄色的果实,类似小菠萝。
那东西可食用,而且树木的木质偏软,适用于制成瓶塞。
众人穿行过这一片沙地后,算是登上了海岸。
这一处的海岸上都是红色的土壤,其实整个岛屿上基本是红色土壤,都是红色珊瑚礁石灰岩风化而成。
整个岛屿的地形被两条直线状的地沟切割成四个地块,呈现台地地貌。
这四块台地的地面上大多被砂质的红土覆盖,让人遗憾的是,这个岛屿没有天然河流,所以基本上能存活的主要是耐旱的灌木了。
这里远远近近的,都是矮小的灌木。
忽然有水手高叫着:“万纲首,这里有人来过!”
万士达停止了四处观察,走了过去。
果然,在一处平地上,他看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地上好几堆烧成黑色的灰烬。
有的灰烬中还有未烧完的木材,正是用野菠萝树木烧的!
这里果然早就有人来过了……
万士达又环视了一下四周,又看了看远处的不太高大的山包,感觉这个地方还算平整,开发难度一点也不大,就是缺水啊。
不过,他相信这个时空的地下水位一定会比那面的世界高很多,这样就最好了。
万士达带着水手们开始绕着海滩走了,要找一找鸟粪石。
他事先告诉过水手了,鸟粪石大多是灰白色的,不同于石头,它很轻,很容易打碎,也有灰黑色的……当时,竟然有水手恍然大悟,说:“啊,原来万纲首要找此物,某在经常在海岛上见过,寻常都有几尺高了,偶然能见到数丈高的!”
万士达高兴了,说:“你还能找到那些海岛吗?”
“当然可以,某记得那海路……”
万士达那时就放心了,只要这样的普通水手都能发现,那么以后大规模的运用,不成问题的。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这个小流求一定没有那面世界的面积大,就算是绕着岛屿走一圈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当他们走到一处海岸礁石特别密集的地方时,忽然惊起了一大群的海鸥,它们一起飞上了天空,盘旋着,一时间遮天蔽日了!
大家这时不由得不弯下腰,那些海鸟飞起时,扇动的翅膀似乎能抽打到人的脸上!
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的水手快速地爬上了最高的礁石。
他看了一下前面,马上就回头喊道:“万纲首,莫非那些就是!”
大家七手八脚地爬了上去。
万士达看见了,这是一小小的海湾,不足一平方公里,两边的礁石群伸入到了海里,像是两只胳膊,将这一片海搂在了怀里。
那大大小小的礁石上铺盖着一大片灰白色的,斑驳的鸟屎石,甚至能延伸到岸上的灌木丛中。
就是它了。
万士达当时站在礁石的最高处,在海风中好容易把火柴点着,美美地吸了些来。
其他水手却被灌木丛中的鸟蛋所吸引,他们欢笑着,不停地捡着。
今天的吃食里有蛋了。
这个时空的小流求还是一个没有蚊子的地方。
万士达感觉这里可能比先前选择登陆的地方更适合充当避风港。
每年的夏秋之际,这里都是台风的主要过路路径,所以这个时候特别需要能够防风的地方。
这里防风的效果很好,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候鸟的主要栖息地点。
成千上万年的积累,才形成鸟粪石,可是要开发利用它们,或许几年内就开采光了。
但是不愁的,整个世界的资源都在等着开发啊。
或者,张国安两口子的选择真有他们的道理……但是让人选择抛弃那面世界,又有点儿让人接受不了。
现在这样最好,两面都要,两手都要硬。
万士达让四个水手们先回去把小船划过来,测量一下,看一看适合不适合充当天然防风港。
他领着剩下的两个水手爬过海岸礁石堆,继续前行,怎么也要看遍整个岛屿。
接下来,他们没有什么令人惊喜的发现了,普通的珊瑚岛了。
傍晚的时候,他们三个人就回来了,这个岛屿现在是无人岛,最多提供前来捕鱼的人上岸休息。
这时,那条中型海船已经进了那个海湾,测量的结果表明,这里确实比一开始登陆的地方好。
水手们已经在岸边生起了篝火,架子上吊着铁锅,热气腾腾的,空气中有一股酱焖海鲜的味道。
船长今天非常高兴,他是在万纲首的引领下才发现这个好地方。
鱼,哪里都有的是。
只是上等的好鱼才更值钱。
他躬着身子请万纲首给这个海湾起一个名子,还建议说:“莫不如叫万氏海湾?毕竟是万纲首引领小人来的……”
万士达想了想说:“如果这个地方能为前来捕鱼的船只提供平安,那就是它最大的用处,我想,就叫它平安湾吧!”
那个船长哈哈大笑起来,水手们也笑了。
人人都会算账,一条腌制好的乌鱼可以卖六十文钱,若是放在活水舱里带到临安城,一条带籽乌鱼可以卖上一贯钱!还不说在这岛上取籽晾制……
这海岛的周边的渔场能有多少乌鱼?无数了!
万士达说:“你们不要那大龙虾?”
那个船长说:“大虾公?某吃过,也是美味可口,但是临安城的人认为它面目可憎,不喜食用……”
万士达对此只能呵呵了,那你们吃的螃蟹就好看了?以貌取物呢,等着吧,明天我定让你们给我抓一只来,我教你们吃。
大家说笑着,海风呼呼地吹着,那海浪激打礁石的声音已经成了这个世界的背景音乐,片息不停。
铁锅里的海鲜要炖好了。
篝火在呼呼地烧着,火焰在海风中跳着舞蹈。
火光照在人们的脸上,忽明忽暗的,大家似乎都在等着吃饭了。
大宋人似乎一切都喜欢酱焖,他们带的酱比盐都多。
忽然,有一个水手指着万士达的后面喊道:“那是否是鬼火!”
众人一起看去,看到海面上露出的一堆礁石上,有数十点荧光……这个时候正是二月月末了,天上没有月亮,星星反倒璀璨起来,能够给这个夜晚提供一些光亮。
但是仍然看不清楚那荧光是何物。
那个船长笑着说:“你还是太年轻了,想当年在南海时,那海里能发出光的物件比比皆是……”
万士达想起来了,原先的那面世界里,这个地方还盛产“夜光螺”,这是一种壳类软体动物,最大的可达2公斤。
它的肉又鲜又嫩,而它的壳在夜间会发出萤光,故名“夜光螺”。
当地的妇女们还用夜光螺壳磨制成各种装饰品。
万士达这时笑着说:“那是海里最美味的夜光螺,听说每到夜晚,便爬到海面的礁石上,吸取星月的精华,其肉质鲜美异常……”
噢,这样啊!
那个年轻的水手当时就跳将起来,说:“某去抓来几只,给大家下酒。”
接着又跳起几个说:“同去,同去!”
几个人就在沙滩上三下五除二,脱光了衣裳,光着身子就下海了!
万士达想阻挡,夜间下海毕竟有一些危险性,但是看见人家船长都没有说话,就算了。
那船长说:“万纲首,出海之人,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焉能活到现在?”
万士达只能点点头,这是一个自然淘汰的社会,特别是海上。
但是现在还是缺人手啊……
――――――――――――――――――――――――――――――――
“但是现在还是缺人手啊……”
于此同时,在河口边的篝火旁边,吴大鹏也是深深发出感叹。
他明天也要出发,去澎湖列岛,那里还有一批人。
其实大宋在乾道年间已派出厢兵到澎湖巡防。
宋代文献《汪公行壮》中记载,1171年,也就是乾道七年,汪大猷当泉州郡守,当时海上有沙洲数万亩,称为“平湖”。
时有毗舍邪人侵入,割尽人民所种的作物。
后来,为保护当地百姓的利益,汪大猷在平湖建造房屋200间,派军民屯戍。
这里所说的“平湖”,就是澎湖。
这时澎湖已有不少居民,并在那里定居,而且已经从事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
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澎湖已经归福建**县管辖了。
吴大鹏明天就是要去那里招人,最好把那里的驻军全招来。
先前制定这个计划时,大家有一些争论,认为那里是重要的海防之地,不通过官方,很难调动了。
吴大鹏说不如就请贾平章贾似道出头,试一试,我不信这时候的人有啥海防的意识。
果然,当时贾平章贾似道弄清楚了那是平湖后,马上答应了他,等着给**主管制海之人发令……
大家终于明白了,这个时代本来就是没有海防意识的,因为主要敌人还是在陆地上。
他们自己也推测,这个时空的土著还是在各个河流上游的山区居住,因为他们可能没有能力对付下游的密集的植物,放火也是一个技术活儿。
毕竟上游干燥一些,植物稀少一些。
;
与南宋同行 第九十九章 大宋愤青黄祖厢首
大宋是一个赤果果的崇拜金钱的社会,他们曾经的最高领导人宋真宗赵恒都明确写诗表明,读书就是为了金钱和美女。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是一种坦诚的表述,一种自信的心态。
更重要的是,这种心口合一的大宋核心价值观指导理论之一,始终得到了所有继任者的如实贯彻。
能用商品等价物来解决问题,总比用刀枪和监狱来解决好,当然,这也都是有争议的。
吴大鹏真心喜欢这样的社会,只要他们真心承认人是自私的就好……吴大鹏害怕的是要求别人大公无私和提倡别人奉献的社会。
吴大鹏穿着市舶司的官服,信心满满地登上了去平湖的海船,这一路上只花了半天工夫就到了平湖本岛。
所谓平湖本岛,因其天然海港外海涛澎湃,而港内水静如湖而得名。
这里再大一点的岛屿还有渔翁岛和白沙岛,其余众多的岛屿就是无人居住的,在路过时用望眼镜看去,只见到密密麻麻的海鸟在那上面栖息。
平湖本岛上地势平坦,无河川山岳,土壤层浅薄,均为红棕土壤,肥力同样不足,水源同样缺乏,加上海风强劲,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仅能种植土豆、地瓜、花生等。
其实这就够了,在计划中,它还是要发挥渔业加工基地的大用处。
这里同样也是著名的渔场。
这一带有曲折的海岸线。沿海多天然港湾和天然鱼礁,而近海海域的水深多在百米之内。
加上海底倾斜平缓,海水温度较高,再加上海流条件好,是暖流与沿岸寒流的交汇处,可以满足各种不同水温习性鱼类对饵料的需要,因此能够吸引鱼类回游,是一个良好的天然近海渔场。
更为关键的是,得平湖本岛者,得流求海峡也。
把它占了,就保证了八道河河口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吴大鹏有信心用钱和权摆平一切。
――――――――――――――――――――――――――――――――
平湖本岛上的黄祖厢首是闽人。
其家世居泉州府。
先前此人为泉州府某县提辖,去年春天时,一日与同事发生争执,失手将同事打成重伤,而后此人残疾。
最后适罪被判了个流配本府,打发到平湖本岛来当厢首。
大宋的大赦比较多,两三年一次,若是黄祖厢首在这里的军役中表现不错,基本还是能够释放回家。
他到了平湖本岛之后,一看手下的这些杂役厢军,心里有些凉,只不过二百多人不说,个个都是面目呆滞,笨手笨脚……凭借这等人员,如何能在以后表现不错?难怪连一些毗罗邪人都摆不平……
但是,这等人员,年纪虽然大了些,但是体力还都不错。
前文说过,大宋的厢军制度上与传统军事理论大相迳庭,这个厢军建立的目的不是要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反倒是要将地方壮丁补入中,只要不在地方上捣乱就行。
原来,这些人大多是贪图钱财,替人充军到此的。
可见平湖本岛这个地方,在民间真有“小沙门岛”之称了。
平湖本岛上不过一百多户人家,主要以打鱼为生,平常也种些旱稻和青菜。但是,流求大岛上的毗罗邪人总在旱稻将要成熟时,乘坐木筏子漂到这里来偷割!
他们一个个黑瘦矮小,形色猥琐,只靠着小刀片子又偷又抢!
黄祖来到这里当了厢首后,马上开始整顿厢军。
黄祖厢首少时读过家族里的公塾,还跟过一个走江湖的人士打熬过身体,所以手上会两下子,善使一条长棍,挥舞时水泼不进,百十人不得靠前……差不多这样吧。
他开始带着这些杂役厢军操练起来,早晨时集体跑步,然后集体跟着他练棍术,练习阵法,再就是练练石锁,搞搞角扑。
大宋尊文抑武,但是还是有人喜欢从武,特别是喜欢搞些阵法之类的。
大宋是出文人式兵法、阵法就多的时期,没有之一。
这里面的原因,你懂的。
在嘴炮党盛行的时期,兵法阵法一定会是最多的时期。
几个月下来,这些杂役厢军有了些许变化,可以在他的指挥下演练些阵法,至少同进同退还是可以做到的。
去年上秋之时,流求岛屿上的毗罗邪人又成群结队地来偷割。
他带着这些杂役厢兵,一声呐喊,齐齐打去,特别是黄祖厢首带头冲锋,那些拿着刀片子的毗罗邪人顿时被打散了!
然后大家分头围捕,一举擒获七十多个毗罗邪人,打死三个,缴获管制刀具三十余把,烧毁大木筏子五个!
那时这些毗罗邪人都被一一捆绑起来,跪在他们的校军场上。
黄祖厢首大马金刀地坐在一把椅子上,双指如戟,痛斥这些小贼!
他这样做是给大家打气,就这个水平的小贼,二百多杂役厢军,竟然为他们所困,真真是岂有此理……
那时围观的还有平湖本岛上的渔民们。
杂役厢军们听着渔民们的叫好声,慢慢都挺起了胸脯,想到了,某也是立了功劳的人……
黄祖厢首当时看到这些变化后,心里暗自高兴,士气来了。
他趁着回**县城领取军资之时,差人从这些被抓获的毗罗邪人中挑出来两个面目可憎的人,押送到**县城。
黄祖厢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受到了县尉的斥责:
“所获小贼,非人类也,以鞭斥之即可,何必送到**?!”
结果把两个毗罗邪人又给踢了回来。
黄祖厢首当时有些沮丧,确实,这些都是小贼……
他也不想白白放过这些人,让他们参与开荒垦田!
**给他们的军资根本不够用的,这还算是能给一些……在那沙门岛上,只给三百人的口粮,结果经常流放了上千人……结果可想而知。
**至少还是按照一百五十人提供,幸好这里是渔场,可以吃些鱼获。
但是没有粮食不成啊,黄祖厢首只能想到开一些厢田来补充。
毗罗邪人正好被可以被他驱使。
黄祖厢首为了让他们好好干活,规定开垦出来荒田后,就可以回去了。
结果那些人还真下力干活了。
黄祖厢首也不得不领着大家一起做事,多多打井。
同时,还要操练厢军,总想着到时候真的抓一些海盗之类的人,也好立个大功。
这一天,他正在一处小码头,看从**县城找来的造船匠打造刀鱼船。
刀鱼船是形如刀鱼的快艇,由二十人一起操桨,在风浪间行进如风。
他想打造自己的刀鱼水军……就是大宋海岸快速反应部队。
同时,他还想要那几个造船匠把原来的两条有些破坏的海船再修补一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