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人瘦凋猪颜
文美人赶忙从地上爬起,李旭观察她脸上羞怯的样子,觉得并不似作伪,愈发觉得有意思。
李旭虽然是十二三岁的年景,然而身高已经起来,有个一米五六左右,这文美人骨架很大,站起来竟然比他还要高上一头,约莫有一米七的样子,这康国的血统,果然有点意思。
“咱们歇息吧。”李旭张嘴说道。
“啊……奴奴……奴奴只是给大官捏个头啊……”
说着文美人又要叩首请罪,然而李旭的右手握住她的胳膊,大力操弄之下,纵然她比李旭高上一头也弯不下去。可怜青先生《十三太保横练金钟罩》的真劲第一次对人使用竟然用到了这个上面。
“朕说睡觉就是睡觉。”李旭说着,将浑身颤抖的文美人往卧榻那边拉去。
清凉殿外,陈朝恩和几个相熟的内侍亮着眼睛,听着殿里一声声高叫,嘴角不约而同牵起一个颇猥琐的笑容。
“陛下果然早慧,什么事都比别人懂得早。”其中一个胖乎乎的太监一边闭眼听着,一边长叹一声。
“就是忒快,这才多么一会就不叫了,陛下还是年轻,想当年神皇帝……”
“行了行了,”陈朝恩的眼睛里藏不住的兴奋:“一个个嘴巴紧点,谁传出去了,咱家撕烂你们的嘴,陛下的快慢也是你们能说的?不知道进退的奴才!”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十四节 回鹘
清凉殿里,混着麝香、白檀、龙涎、冰片、苏合、安息等诸色香料的熏香缓缓燃烧着。大小内侍们大眼瞪小眼的站在那里,噤若寒蝉,生怕被别人发现一样。至于举扇的宫女,持刀的侍卫,则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泥胎木塑的样子。
因为一件他们从来没见过的事上演了。
检校左散骑常侍和皇帝发生了争吵,在这些宫人侍卫眼里,皇帝是勤学好问的学生,而文散骑是博学耐心的老师,熟读话本的他们觉得这二位一个是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另一位大概不是刘皇叔就是刘皇叔的儿子。
总而言之,他们应该很和谐才对。
李旭从未见过文元恒生气的样子,文元恒这个中年儒士养气很有一套。最是讲究“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与左而目不瞬。”这有时会让李旭觉得这位老师或许太过木讷了些。但是今天,李旭知道这老头也是会脸红脖子粗的。
“荒唐!”文元恒怒拍御案,震得笔架上的毛笔滚了一地。李旭赶忙弯下腰去摸。
“陛下为何去捡笔?”文元恒再拍,“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陛下身为九五之尊,为何要做这小人才做的事?莫非陛下以为清凉殿中的侍女和内侍都是尸位素餐,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
生气归生气,捡个笔你都要哔哔?我不捡了还不行。
李旭刚缩回手,文元恒那里又开喷了。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让陛下不捡,陛下便不捡吗?陛下能低头捡笔,是体恤宫人,这是仁。微臣强谏,陛下便不捡了,这就是馁。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配义与道。哪能别人随便一说就改变主意?人主当社稷之重,”
所以说孟子真是混蛋,说话两头堵,真真是不让人活。
李旭也生了气,干脆不去捡,由着文元恒在这里喷口水。
文元恒生气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今天大朝会的时候,文太后公开宣布,皇帝纳尚功局的女官文氏为美人,并且加封国舅周国公文敏行侍中衔。
朝野无言,大臣们都是消息灵通之辈,都听说了贺拔崧被皇帝拿下发往大理寺的事。现下太后将文敏行的女儿送个皇帝做美人,怕不是多少年后又多了一个文太后。
只有中书侍郎陆贽反对,他认为皇帝尚未元服,并未成人,并不是纳妃的时候,而且仅仅是因为其女被皇帝选为美人,便任命文敏行为侍中,实在毫无道理。
有了宰相的反对,一众文臣也就有了胆子,纷纷引经据典的表示太后的举动欠缺考虑。
最后发动致命一击的是文敏行,这位周国公直接表示,他才德有限,无法出任侍中一职,太后才铁青着脸表示拒绝。
第二件事就是监察御史元稹转走朔方军事参军李德裕的情报,半月前,回鹘大帐移动,大部南迁,自乌德鞬山转移至阴山,现在阴山脚下的回鹘人近数万帐,朔方军等诸边军皆震恐,一日三惊,希望朝廷早做应对。
回鹘本是突厥所奴役的草原部落之一,而突厥是横跨草原西域的大国,后来太祖、太宗两代努力,突厥才在中原的攻击下分裂为东西两部。
当时回鹘是西突厥的属国,本是无名之辈,趁突厥分裂为大虞削弱之机趁机崛起,吞并其他铁勒余部,击败突厥,一举崛起成为统领漠北的草原大部。其可汗牙帐在乌德鞬山之下,乌德鞬山便是当年霍去病等马踏匈奴勒石记功的燕然山。
回鹘号称有“控弦之士十万,卫帐之勇三万。”数目虽大,但都是各部部酋所领,一有大战由可汗之使者手持牙牌手令向各路酋长头人征发兵众,大小贵族率领其部民随可汗参战。
回鹘可汗帐下别有两支精骑,一支号“净世明炎”,共有五千骑,一支号“摩利支天”有七千骑,这两支骑兵都是可汗亲领的具装甲骑,每逢大战人马皆披重甲,动若山崩地动,草原各部根本无法抵挡,所向披靡。
当年突厥是虞朝的心腹大患,所以虞朝各帝为了拉拢回鹘这个反骨仔对付突厥,常拣选宗室女子封为公主与回鹘和亲。所以回鹘与虞朝国书往来,回鹘常用“汉家阿舅大官家”来称呼虞朝天子,而虞朝回书则曰“外甥”。
自从关东乱后,虞朝国力日衰,所以也面对日渐强盛的回鹘也无法翻脸。而回鹘受制于突厥余部的威胁,也无力南下漠南争雄。所以两国的关系到因为贸易与婚姻十分亲密。
此番回鹘可汗将牙帐迁徙千里,从燕然山下迁到了阴山,再往南便是虞朝丰州都防御使所在,可以说是走到了虞朝的边界上。不管之前两边关系如何,现在人家万骑扣边,丰州镇是噤若寒蝉,丰州镇往南,振武、朔方、夏绥各镇也是头大如斗。
无论如何,朝廷总要拿个方略出来。
现下论起朝廷手里的兵马,大概有三处,一处名曰藩镇,此处兵马最多,由各镇节度使防御使把控,然而听调不听宣,他们自己守土都未必会下死力,更不必说出兵援助其他藩镇了,等着趁火打劫才是这些家伙的本色行当。
另一处便是府兵,虞朝继承了前朝的府兵制度,在全国各县设立折冲府,由折冲府提供兵员,朝廷相应的将土地下发给承担军役的军府。兵农一体,平时是在家的农民,有事则是能鞍前马后效力的劲卒。各折冲府由十二卫统领,每年拣选人员入京充当十二卫的兵员。
然而设想虽好,但是从根本上就难以为继。首先是土地,土地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只要是地主,就一定想方设法的兼并土地。如此之下,分拨给府兵的土地,注定越来越少,当没有土地可以供给府兵的时候,又谈何兵农一体呢?
更何况虞朝的府兵因袭前朝旧制,折冲府的首领多半都是乡间豪族,天下多难时还可以用功名利禄诱惑这些豪族鞍前马后以换取功名。一旦承平日久,豪族们只会大肆吞并本该分给府兵的土地,无视朝廷下令征兵的命令。
最后便是老百姓自己,明明土里刨食就能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过节来只肥鸡整点小酒的舒适生活,谁愿意上战场?一不留神可是要把老婆孩子交给隔壁老王头照顾的。
所以到了现在,府兵凋零,再也抓不到冤大头来当兵,十二卫中除了金吾卫外,其他十一卫都是名存实亡,而金吾卫的兵员也多来自白玉京的小农商贾。
最后能用的便是神策军、天威军等所谓禁军,这支人马是关东乱后组建起来的新军,原本都是关中地区的藩镇,因为忠心敢战被选为皇帝的亲信,由宦官担任统领,平日驻扎在宫城之北,所以有“北衙禁军”之称,其生活来源靠的是由朝廷支付的军饷,自圣后至今,其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有近十万人之多,分驻在关中各地。
为了养活这样一支大军,虞朝改变税法,自圣后之后的各位皇帝想尽一切办法来填补国库,然而真到了要用的时候,却又捉襟见肘。
自从关东乱后,陇西各州郡,自兰州以西,均被吐蕃控制,每到秋天,都要抽调禁军支援边军各镇防秋。河北山东等州郡有多被藩镇控制,他们多有窥伺河东河南的野心,而朝廷的用度又多依赖川中与江淮的转运。所以神策军又要随时准备应对那些图谋不轨的藩镇。
所以虽有十万之众,用起来却捉襟见肘。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十五节 风起
神策军如此重要,所以执掌军权的宦官们也只敢把这支兵马用在争权夺利上,不敢轻用,就好像当年神皇帝刚登基时,大肆削减关东藩镇,搞得七路藩镇造反,各自称王,就连白玉京边上的泾原、凤翔两路节度使都跟着造反。神皇帝一怒之下准备尽遣神策军和各路藩镇大战一场。
当时还是翰林学士的陆贽便谏言劝皇帝下罪己诏,他直接就说,“陛下只此一副家当,不可轻动。一旦事有缓急,域中天子不知还姓李否?”
结果神皇帝倔脾气上来又挺了一年,发现实在拿那些大爷没招,只好发罪己诏,痛骂自己“长于深宫之中,不谙经国之事。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察征戍之劳苦。”“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很是骂了自己一顿,还捧那些造反的藩镇是国家栋梁,勋旧耄老,几乎是磕着头求他们老实下来。
现在回鹘大举南下,朝廷可不能脑袋插进土里装死,可是如果派出神策军,万一有什么难测之事发生,那恐怕这朝廷就真死了。
当着这样一个局面,朝堂之上就乱成了一锅粥。
文太后本来是一肚子注意,这个时候确实战战兢兢,汗出如浆,全然没了主意。
至于韩岗那个奸相,自然是装出一副老眼昏花的昏聩模样,嘴里全是“还请太后早拿个主意。”
另一位宰执陆贽更有些担当,他以为此刻应该派一位稳重的大臣去询问回鹘到底有什么打算,然后各军镇严加戒备。说白了就是先问明白是咋回事,然后再脑袋插进土里当鸵鸟。
两位宰相既然如此,下面的大臣们自然更是什么话都敢说,你出个主意,我想个奇谋,三十六计与太公兵法齐飞,阴符经和李卫公问对共舞。
当钦天监开始论证用祈祷天变来上一场大雪冻死回鹘人的时候,最终还是鱼辅国出来一锤定音。
神策军抽调一万两千精锐,由他亲自率领北赴太原一线,在太原府开幕府,总领朔方、夏绥、振武、河东、四节度使及丰州都防御使,并由朝中拣选一文臣随同北上,一探回鹘牙帐为何越过大漠南来。朝廷要保证后方物资转运畅通,专设一转运使保证太原幕府的供应。除了军粮之外,还要优先保证北面大军的军饷开支,以及尽快筹备军械应对可能的战事。
这个方略,除了中书侍郎陆贽坚决反对之外,太后和韩岗都没有意见。
对于太后来说,鱼辅国离开白玉京实在改变现在鱼辅国控扼大局的良机,而韩岗这个老匹夫当时就表示,他很愿意担负起这个转运使的职务。
短暂的商议之后,最终朝廷确认了鱼辅国的方案,但是虞朝现在真的还有本钱和回鹘讲道理吗?文元恒可没什么信心。
下朝之后,文元恒就怒气冲冲的直接去找皇帝。
尚未元服就开始搜罗后宫,这可不是他教了三年的学生能干出来的事。
回鹘的异动,李旭还不知道,文元恒为啥生气,他却是门清。
不过他是真的没有睡那位混血的文美人,然而他也相信自己的解释不会有人信。枕边放着一个活色生香的大美妞,就算是鱼公公也要伸手摸两下的,你说你没吃,谁会信?
所以李旭觉得这些儒生表面上一副仁义道德,肚子里全是男盗女娼。你们自己憋不住就觉得别人憋不住吗?
“先生今日准备教什么?”
“微臣没有什么可以教陛下的。”文元恒拱手道:“微臣只愿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大虞宗庙为重。”
李旭是彻底没啥话说了。文元恒身上有一种纯粹儒生的拧劲,本来李旭是挺欣赏这种性格品质的,这种品质让文元恒支持最弱小的皇帝,然而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现在就让他十分头疼。
最终,李旭还是没有哄高兴文元恒,最后他索性放弃了解释,不停地认错,但还是没有把这个老头硬拗过啦。不过很快太后就把李旭解放了,她派人从明堂宫过来,传唤文元恒过去议事。
这个时候,李旭才从文元恒口中知道鱼辅国要领兵北上的消息。
接下来就有内侍来通传,说鱼辅国要来拜见他。
很快,鱼辅国和程奇力就携手来到了清凉殿中,鱼辅国屏退左右后,与程奇力一起向皇帝反映了回鹘的具体情况。
回鹘是草原大国,又和大虞关系融洽,彼此之间贸易往来很多,因此宫中也有眼线在回鹘。这次回鹘南下的因由,鱼辅国倒是知道一些,听说是回鹘内乱,遭遇其他各部的攻击,无力在控制乌德鞬山一带,甚至连漠北都无法维持。只有越过大漠,到漠南来休养生息。
鱼辅国以为,回鹘虽然新败,有倾颓之势,然而为了生存,无力返回漠北的回鹘唯有努力向南经略。而北方诸镇不修武备已久,急需整顿,为以后计,需要赶紧以太原府为据点,经略河东朔方等地。
李旭看着鱼辅国在地图上比比划划,陈说他的谋划,登时有一种感动,这老鱼头或许是真的忠君爱国。
至于自己走了以后的朝廷局势,鱼辅国是有个判断的,他以为圣后必然会步步紧逼,选族中女子给皇帝做美人就是试探的一步。所以他和程奇力以为现在皇帝年龄渐长,已经可以亲政了。所以他准备在离京之前玩一手狠的,灭杀文氏满门之后再走。
“程中尉领兵由玄武门入宫,斩杀阿附太后的佞幸,逼她下诏书请陛下亲政。老奴亲领大兵将文氏诸人尽数诛杀,他们虽然养着几个死士但不济什么事。”
说着鱼辅国从袖子里摸出一份奏折递到李旭手上。
这是一份名单,记录了文氏家族核心人物的姓名,在姓名之后还有何时何人领兵多少诛杀之,显然是一份鱼辅国草拟很久的行动计划。
李旭在名单之上赫然看见了文元恒的名字,他抬起头,看着鱼辅国波澜不惊的脸。
这似乎是一个机会。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十六节 风起(2)
李旭看着鱼辅国与程奇力二人,清凉殿里的苏合香气也冲不淡他鼻子里莫名而起的血腥味。
他将名册上的名字筛过一遍,其中有些人的确是文氏一党的核心,而有些人却是与文氏一党没有什么瓜葛,而是得罪过鱼辅国与程奇力或者他们的爪牙的。
名册上只是简简单单由墨水写就的一个名字,可等到神策军动起手来,那就是一家人无论贵贱的统统倒霉,男丁们或者斩首或者充军,女眷们送到教坊司去作奴,更不用说依照神策军的脾性,这些人家的邻居亲朋也要跟着受池鱼之灾。
同意还是不同意?
李旭看着鱼辅国波澜不惊的脸,亲赴太原开设幕府,总领各路藩镇防备回鹘,河东一向匮乏,军饷开支完全维系于朝廷的支持。神策军的忠诚完全靠财帛赏赐维持,现在鱼辅国稳坐朝中,可以用朝廷的府库喂饱他们。一旦到了太原府,朝中一旦有所变动,没了神策军支持的鱼辅国又能如何?
更何况,鱼辅国出外之后,执掌中枢军权的就是程奇力,鱼辅国就这么放心程奇力?难道因为都是残疾人就会兄弟情深生死相同?
“陛下以为文太后是怎样的人?”鱼辅国看李旭久久不语于是问道。
“太后貌似干练然而实际上姑息优柔,用人只凭喜好,大政信马由缰,人事则斤斤计较。”
鱼辅国点点头:“不错,老奴一旦北去,陛下以为太后会如何?”
她会怎样?她不断了你的粮饷我跟你姓鱼。
“太后必定会断了北面大军的粮饷,神策军一直都被朝廷优容,军饷供给不足,大军必乱。大将军所率的都是北衙精锐,此军一乱,且不说那些桀骜的藩镇会不会生出不臣之心,若是回鹘趁机南下,陛下又有什么方略应对自己的外甥呢?”程奇力接过话头。
“也没什么,朕披甲持槊,驰马开弓,殉了社稷,也算是不愧太祖太宗。”李旭握紧拳头,朱由检和完颜承麟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做,至于去学赵佶与赵恒、赵构这对父子,石敬瑭、李煜、孟昶这些同行,他是万万不肯的。
“圣上刚烈,然而只怕到时候恐怕就要由蜀王继承大宝,然后太后大开府库,子女玉帛由回鹘去取了。待得回鹘北归,老奴也就不在了,到时候文氏更是肆无忌惮。”
李旭看着鱼辅国波澜不惊的脸,似乎他没有在说一场祸及苍生的大难,而是在说晚上要吃什么一样自然。
“我也不瞒大将军,文家能有此去天半尺的势力,实则是背靠我李家而来。我李氏如大树,已有枯死之势头,攀附我家的这株藤蔓若是有点头脑,断然不会行此贸然之举,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鱼辅国与程奇力对视一眼,脸上表情十分微妙。程奇力脸面涨得通红,冲着鱼辅国点了点头,而鱼辅国缓缓摇头。
“陛下可知神皇帝是怎么走的?”
李旭的便宜老子做了六年皇帝便壮年而逝,一直都是他胸中难以消除的块垒,神皇帝的死有种种谣言,但都滑稽难考,现在看来是空穴来风,暗含辛秘。
“当年神皇帝刚刚登基,便立志要振兴天下。神皇帝以为当务之急便是清除文氏余孽,权揽于上,所以陛下安插老奴,并命大将军总领北衙禁军。”程奇力提起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神皇帝不由眼眶泛红。“文氏无嗣,其他诸妃皆有所出,陛下以为废后之后便诛灭文敏行等文家首脑,留下文元恒等可利用之人做个牌坊便可。”
“为了麻痹文氏,神皇帝对她百依百顺,摆出椒房独宠的样子。然而谁能料到,这女人是个疯子。”程奇力长叹一声。“也不知是文氏看穿了陛下的图谋,还是她心思如蝮虺一般毒辣。她竟是算准了陛下不会留她,竟然勾引了皇长子晋王,作出秽乱宫廷的丑事。而陛下与我等竟是完全无察。”
程奇力脸上热泪滚下:“陛下所练的功夫,唤作‘先天罡气’乃是出自武当绝学《长生气》,这门功夫练成之后可以御气伤人,更兼护体真气刀枪不入,有延寿续命之能。然而谁能想到这门功夫有一个极大地罩门,便是每隔二十七日便有一个时辰血脉逆行,真气涣散,此时不能运功需要静养。神皇帝城府极深,《长生气》又失传已久,此一节并无一人知道。”
“文氏那贼妇不知从何处得知神皇帝的秘密,竟然在陛下血脉逆行之时冲撞陛下,登时陛下真气逆行,经络尽碎,居然暴死。”程奇力压抑不住痛哭:“老奴当时与大将军正领大军在外防秋,待回宫之后,贼妇已经擅立晋王为帝。”
“幸有大将军当机立断,将和贼妇同谋的晋王拿下,更立陛下为帝。”
说道这一节,李旭也只有说上一句:“大将军与程中尉实在是有拨乱反正再造大虞之功。”
然而实际上,李旭觉得程奇力的话经不起推敲,神皇帝的确是暴死不假。然而如果按照程奇力所说,他是因为修炼《长生气》形成的缺陷为人所乘才会暴死。可武当《长生气》失传已久,文氏又如何得知武当《长生气》的缺陷?更能准确侦知神皇帝血脉逆行的那个时辰。
更何况以神皇帝的城府,断然不会由人看穿他的破绽。
况且纵然晋王与文太后有苟且之事,是谋杀神皇帝的同谋,可是还有皇次子楚王在。李旭名义上的祖父,神皇帝的亲爹就是以楚王之身继承大宝,楚王这个封号本来就有一点言外之意。为何程奇力与鱼辅国将这位次兄杀掉?楚王比李旭大不了两岁,三年之前绝无本钱和文太后有什么更多的关系。
更何况当时鱼辅国与程奇力手握大军,能杀晋王和楚王,难道就不能杀光文敏行等人么?非要等到如今即将出征之际才要大开杀戒,实在是缺乏说服力。
“为何大将军与程中尉不对朕早说清楚这些辛秘?”李旭问道。
鱼辅国叹息道:“实在是因为陛下当时年幼,没有什么城府,老奴害怕陛下暴露出对文后的不满,她在宫中党羽众多,对陛下不利。若微臣早知道陛下有天命在身,百灵庇佑,也不必拖到现在。”
天命在身,李旭看到程奇力听到鱼辅国这段话时脸上的狐疑,确定如果不是程奇力演技惊人的话,他是不知道万化枢机这机密事物的。
“程中尉与我准备近日便动手,毕竟事后还有许多善后的首尾要收拾。”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十七节 风起(3)
李旭信不过鱼辅国和程奇力。
不是因为他们的理由不充分,几乎是用屁股想也知道依照文太后的性格,鱼辅国一旦率军离开白玉京,文太后必定会用各种方法夺权并不计手段和后果的削弱鱼辅国。
也不是因为李旭不愿意削弱文太后,没有人比他更想让文太后垮台。李旭虽然贵为天子,但是尚未亲政,文太后所操弄的权柄是属于他的。而且太后理论上还拥有废立天子的大义名分在。特别是在李旭还有一个弟弟蜀王在的情况下,这就显得更加危险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