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人瘦凋猪颜
直到尚婢婢的残部逃回秦州,这些吐蕃人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输的,因为尚婢婢的失败更像是碰见了一系列灵异事件的结果。
虽然说一开始尚婢婢那些号称精锐的手下让凤翔城的骑军突袭了一波,给人家打得丢盔卸甲,的确可以说是挺丢人的。
但是这一支尚婢婢精心操练出的兵马其实也算得上是精锐,那次失利其实也能算是非战之罪,毕竟是立足不稳,疏忽大意。等尚婢婢带着亲领到达之后就立刻将凤翔军压得出不了城了。
压制住了凤翔军,尚婢婢也乐得就在凤翔城外给赞普他们看门放哨,他对于劫掠的热情本来就不高,这次参与进来也都是因为赞普的要求和尚东赞的请托。
然而似乎是流年不利坐太岁,尚婢婢的营地中从前几日起,就总有怪事发生。
首先是营里的动物一到夜里就显得躁动不安。战马和驮兽整夜的嘶鸣,好似中了邪一样不肯安生。
然后就是营中开始死人。
开始的规模并不大,只是有人发现夜间放哨的卫兵和暗哨有几个莫名其妙的死了。全身上下没有一点伤口,只是口鼻之中似乎是有淤血。
当时营中就有传言,说是凤翔城里的虞国高手夜间过来偷营,以精纯的内力震断了哨兵的心脉,尚婢婢也颁下了军令让大家提高防范。
巡夜的军士和军营内的火把都增加了不少,可是死神的脚步却是从未停下。
紧接着整整一个帐篷的兵士被发现死在了睡梦之中,巡夜的军士似乎闻到了一丝恶臭,这才找到了他们的尸身。
这些死者的死状是相同的可怖,七窍之间都有凝固的血痕,脸上身上都是大片连在一起的尸斑。
军营之内议论纷纷,虽然有人坚持认为是虞军的高手过来偷营所致,但是渐渐有一些说法认为是妖魔邪鬼所为。
对于愚昧的普通军士而言,所谓山有山鬼,河有河神,虞国地面上也有人家虞国的神明。神秘的死亡现象或许是虞国神明发现的表征,诸如此类的谣言在军营中不胫而走。
吐蕃之地本来就迷信之风极重,赞普被认为留着天神的血脉,下面的军士愚昧无知也是可想而知。不过尚婢婢身为一军之主,又是老于军旅的宿将,自然不会相信所为妖魔邪鬼之类的妄言,尚婢婢倒是担心会不会是时疫所致。
军营本来就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再加上战争造成的死亡以及平日本来就不怎么讲究的卫生习惯,爆发大规模的疫病也不是不可能。
尚婢婢年幼时随父亲出军与回鹘人交战时曾经遭遇过一次大疫。
他们在西域和回鹘人的甲骑具装“净世明炎”血战数场,净世明炎旗下的骑手都是铁甲重马,在战场上突击的速度并不快,但是武艺娴熟又彼此配合,战阵之上好像一座山一样压过来,避无可避,挡无可挡。
吐蕃军队在当时的赞普赤松德赞的带领下连续和回鹘人交战,双方连战九场,吐蕃军每役皆败,士气低落,伤兵满营。
再之后,军营中就爆发了瘟疫,绝大多数人都开始上吐下泻,然后发起高热,几天之内就死掉了。
赤松德赞不得已将伤兵和感染了瘟疫的士兵另立一营,由着他们自生自灭,然后率领大军分成数路退回了高院,算是暂时放弃了和回鹘人争夺西域。
当时的尚婢婢就因为发了高热被扔在伤兵们的营地之中,那个时候所经历的恐惧让他一辈子都忘不掉。
尚婢婢后来也因此被回鹘人俘虏,在回鹘生活了四五年,直到他父亲遣人带着金银赎回他。
营中既然有了瘟疫的苗头,鄯州节度使自然要采取应对的办法,尚婢婢一面让随军的医官熬制药汤分发全军服用,一边将挪移大营将原本的营地放弃,选择了一处干燥通风的地点另立新营。
并且严格执行了分营制度,将全军分为前后两座营地,除尚婢婢的亲信军官外,杜绝两营之间的一切的人员交流。
尚婢婢的努力并没有阻止死亡事件的蔓延,两座营地之中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这一次的死者也是浑身没有伤口,口鼻处溢出大量的鲜血。
仅仅这一夜之间,尚婢婢就损失了一百多人。几天的功夫,驻扎在凤翔城外的尚婢婢就损失了接近三百人,这对于全军只有五千人的尚婢婢来说,是一个绝不能忽视的损失。
连续的大面积的神秘死亡让尚婢婢也不由得怀疑冥冥之中的虞国神明们或许真的将他们的愤怒降下,不然如此大规模的死亡事件又该如何解释?
尚婢婢一夜未眠,他跪坐在帐前,诚心向神明和佛祖祈祷,请求他们的帮助和引导。
第二天,尚婢婢的副官们发现这位鄯州节度使已经死在了帐前。
同一夜死去的还有另外三百多名吐蕃军士。前前后后十分之一的兵力死亡,还折损了统领全军的大将。战神的镰刀总是习惯收割那些廉价的性命,但是在瘟神的屠刀下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会因为多穿一件铠甲,多会一些武功就能侥幸生还。
贵族军官们简单举行过会议之后,就决定全军撤退,带着掳掠的奴隶和财物返回鄯州去。他们抓阄选出了一个倒霉蛋去通知赞普朗达玛,剩下的人就立刻率领各自的部队分批出发了。
只是他们很快就遇到了凤翔军的抄截。
原本在凤翔城中静坐的凤翔军忽然恢复了野战的勇气,他们主动出城侵袭早已军心大乱的吐蕃人,苏彻的骑兵像是饿极了的野狗一样辍在吐蕃军队的后面,伺机扑过来咬上一口。
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其实还是因为李旭单骑从北面绕进凤翔城的结果。
皇帝的突然到来,不仅让韩瑞和凤翔军上下对皇帝的冒险倾向有了一个新的评估,更韩瑞和凤翔军带来了战局上的最新变化,激起了他们立功野战的欲望。
自古以来,虞国的老百姓们一直都相信“皇帝都是好的,全是奸臣们害人。”这个假象。认为世间的所有不公都是因为皇帝没有关注到而已,他们从心里把皇帝当成活在人间的圣贤。而这个假象的形成,也有所谓“外圣而内王”的统治术的效果。
皇帝的来临让凤翔军上下意识到这是他们咸鱼翻身的一个机会,只要在皇帝面前立下功勋,自然也有一份铁打的前程等着他们。
但是李旭很清楚正面的尚婢婢并非易与之辈,以凤翔军目前的力量妄想和鄯州节度使放对,着实是力有不逮。
李旭统领的神策军骑手,好歹也是中央禁军中筛选出来的精锐,看似鱼腩,但是因为他们沦为了皇帝战力的衬托。
而凤翔军的斤两,李旭和韩瑞都很清楚,这是一支以地方防御为建军反向的地方部队,战力着实是十分有限。
于是还是由皇帝负责削弱吐蕃军队,李旭这一次用出了自己的次声波武器,以赤地真气震荡空气产生次声波,对扎营的吐蕃军队进行打击。
这一招本来就是李旭用来招呼高手的大杀器,所以鸡贼的皇帝并不准备在战场上明着亮出来,之前带着神策军里冲外突,都没有动用这件武器。
现在借着夜色偷鸡,李旭也就没有了那么多忌讳,正好借着尚婢婢帐下的人力搞一搞武器试验。
幸好有近乎无穷的真气作为依仗,李旭第一天就摸索出来如何操控次声波的具体方向和远距离投送这个技术难题。
第二天李旭则摸索出了最适合对付普通军人的出力,提高次声波杀伤效率,通过频率的微调,迅速震损吐蕃军队的心脉和肺部,造成呼吸道出血,最终形成了口鼻部的淤血。
皇帝后来渐入佳境,借着轻功摸进吐蕃军队的营地之中,悄无声息地便将尚婢婢震死了。
这一次却打乱了李旭的计划,皇帝准备让吐蕃军队损失至少三分之一后再寻机决战。但是失去了指挥官的吐蕃军队迅速失去了坚守下去的信心,立刻开始撤退,李旭和韩瑞商议一遍,也就展开了追击。
面对虞军的压迫,吐蕃军的撤退十分困难。无奈之下,吐蕃军官们只能再派人向赞普求援,告知了凤翔军出城野战的情况,然后展开兵力和凤翔军展开野战。
此时双方的兵力上还是吐蕃军占据绝对优势。凤翔军的兵力在三千人左右,而吐蕃军队的兵力依然在四千人以上,而且尚婢婢的亲领卫士,一直都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战斗力。
尚婢婢的亲领卫士,大部分都是重步兵。这些重步亲卫号称“塔军”,成员都是从尚婢婢领下部落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力士。
这些力士跟随密宗的僧侣修行观想法和瑜伽术,,整日里用秘制的膏油丹药调养打熬身体每一个都能开强弓,负重甲。每逢战阵,就披三层青铁扎甲,手持长弓列阵而前,是坚不可摧的杀手锏。
吐蕃军官们将全军分为五队,每一队站成一排,前队后退则后队斩,后队退则更后队斩,最后面则是骑着战马的“塔军”。若是前锋取胜,则塔军可以乘马追击,如果前方战败,则塔军就是最后一道屏障也是最后的督战队。
凤翔军的战术则更加简单,凤翔军按照虞军传统的战法,前面是手持重弩的弩手,后面是刀牌手,刀牌手之后则是长枪兵。
全军分为左中右三军,韩瑞亲自坐镇中军,左军由莫蜚声指挥,右军则由苏彻管带。全军列成方阵缓缓向前。
真正的胜负手是李旭亲自率领的凤翔军的精锐骑兵七八十人,这支骑兵藏在在右军的掩护之下。
吐蕃军队仰仗着兵力上的优势首先压了过来,在经历了凤翔军的一阵劲弩招呼之后首先冲了过来和虞军第一线的兵力撕咬在了一起。
总体而言,虽然少了尚婢婢这位知兵的将领,但是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军官指挥上,鄯州节度使帐下的这支吐蕃军队都比凤翔军强上不止一筹。虽然吐蕃军队的战法比较呆板,但是塔军的长弓重箭招呼外加前线吐蕃重步兵的撕扯。凤翔军的左中右三军都陷入了下风。
特别是莫蜚声所在的左军,布阵时配比过去的精锐本来就比较少,在吐蕃军队的碾压之下,已经有点即将崩溃的意思。
李旭率领的朔方军重骑就成了破局的关键,在双方接敌之前,李旭就率领着骑兵向吐蕃军队的侧后迂回,而吐蕃人也派来了几波骑兵过来迎击,但是都不是皇帝的对手,很快就被皇帝带着骑兵轻松干掉。
前前后后干掉不下三百人的李旭带着虞军的铁骑完成了侧翼的迂回之后,果断的从后面向吐蕃军队的中央发起了突击。
这一击好似一记敲在吐蕃军队后心的重锤,将吐蕃军队的中央阵线全部切断,然后李旭带着骑士们向吐蕃军队的右翼席卷而去,吐蕃军队的右翼正是莫蜚声所率领的左军。
而切断了吐蕃军队的中央的韩瑞也指挥着中军向右军旋转,对吐蕃军的左路形成了夹击之势。
接下来就是一场典型的溃败,野战失利的吐蕃军队本来就缺乏一个明确的指挥中心,战事陷入败局之后立刻全面崩溃,败兵放弃了营地和辎重向西面溃逃,而李旭则率领重骑展开追击。
战斗从上午开始,到了中午的时候,凤翔城外的这块原野上已经到处都是吐蕃人的尸体,和他们丢下的战利品。凤翔军的步队很快就拿下了吐蕃人的营地,解放了被尚婢婢掳掠过来的百姓,还缴获了一批战利品。等李旭完成了追击带着骑兵们返回的时候,凤翔城外已经燃起了大火,那是韩瑞在焚烧吐蕃人的尸体。
更多经过石灰腌制的首级在凤翔城外堆了起来,根据莫蜚声的计算,这一役虞军斩获的首级超过了一千三百级,鄯州的吐蕃人这一次被彻底打断了脊梁,而朗达玛退回吐蕃的后路也被虞军切断。
李旭走了一招,堵死朗达玛的后路,现在要等着看吐蕃赞普如何回应了。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十一节 逆转
鄯州节度使尚婢婢病死于军中,凤翔军在野战中取胜,东征大军的后路落入虞军之手,南方的那支虞军一直远远的缀在大队后面,派出去的侦骑往往一去不回。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坏信息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汇总到吐蕃赞普朗达玛手上,一股焦虑浮躁的气氛也在吐蕃军对中弥漫开来。
尚婢婢手底下那些愚蠢的军官根本就没有保密的意识,后路断绝的消息在军中散播开来,被虞国皇帝挫败的尚东赞更是暮气深沉,没有一点点进取的意思,而留在渭水南岸的尚恐热也一时打不开局面。
现在这样的形势,让朗达玛陷入了忧虑之中。
吐蕃赞普现在必须做出决断,两万大军的人吃马嚼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掠夺来的那些粮食可经不起这样坐吃山空的消耗,他必须在粮食耗尽之前确定是率领军队向东进入危险的白玉京方向接着掳掠,还是调转方向撕开凤翔军的守御返回雪域高原。
忧愁的吐蕃赞普皱起了眉毛,他之前还和善无畏有一段摒弃了教派之争的长谈。
两个人聊起了佛教在吐蕃的未来,聊了聊尚东赞,最终还聊到了李旭。
这次谈话让朗达玛的万丈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他甚至多了一点点绝望。
善无畏提起虞国皇帝,也是意兴阑珊,这位密宗不世出的高手提醒朗达玛,李旭的出现改变了战场的形态。
按照过去的战场惯例,不是没有达到七宗一级的高手参与到战场上的搏杀,但是这些高手都是可以被限制的。
就好比强如岳顾寒登上战场,善无畏的出现也能限制住他,让他将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到与善无畏的博弈上来。岳顾寒的剑术再强,他也要当心善无畏的杀招。
换成游戏术语,那就是武林高手虽然输出很高,但是本身相对比较脆皮。在面对同等级高手的时候,就需要将重心转移。
所以只要对方有一定的高手储备,一般的高手因此不能随意的虐菜杀鸡,而会变成彼此的捉对厮杀。
而善无畏觉得,李旭的出现让这个江湖上的规矩发生了改变。
作为和李旭真正交过手的人,善无畏承认虞国皇帝以其境界划分,的确可以算作是中原所谓“七宗”一级的高手。但是李旭这个七宗,却与其他七宗级别的高手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生态。
首先是进攻手段,一般武功到了善无畏他们这个级别,多少都会有几手类似“不空如来藏”那样的难以用世间常理判断的强绝杀招。譬如承天剑宗的无双剑意,南天儒宗倒果为因的神射之术。
而李旭呢?攻击手段几乎就是硬桥硬马的劈杀砍凿,这样不是不好,而是对于七宗这个等级的高手而言,的确是有些低端。
至于说那性质刚猛霸烈到了极点的真气,善无畏觉得也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见得多了。
另一方面,李旭另一方面的特点又强出寻常七宗级别的高手太多,首先就是真气的总量太过吓人。一般的武林高手虽然真气性质伴随着境界的提升而愈发精纯,但是总量毕竟还是有一定的限制。
就好比岳顾寒,因为能够驾驭的真气很多,一招一式似乎都有天威加持,所以就有了“承天”之名。而虞国的皇帝,真气近乎无穷无尽,善无畏和李旭交手的时候每每有气竭之感,全靠了“瑜伽师地论”中的秘法回气才勉强撑了下来。
如果说岳顾寒的剑气是承天之威,那虞国天子简直可以说是天之化身了。
再然后就是虞国天子的护身气劲,内外兼修,以善无畏的精妙招式也不能破去其防御。自从善无畏行走江湖以来,不管是亲自交手还是听到的掌故,从来都没有人的硬功能够强到虞国皇帝这样可以无视七宗级别高手攻击的程度。
二者叠加,就行沉了一个恐怖的结果,虞国皇帝对于可以和他比敌的高手而言是个难啃的乌龟,但是对于下面的普通军士,那就是个根本挡不住的野猪。
善无畏还向朗达玛讲述了一个可能的场景,虞国的天子完全可以根本不带任何人马,顶着吐蕃高手的攻击,不停地大肆砍杀普通士卒。
这时在战场上面对单枪匹马的李旭,军队存在的意义也就几乎消失了,庞大的军力再也不是交战时的依仗,反而成为严重的负累和致命的软肋。
这也是为什么尚东赞抑郁寡欢的原因,吐蕃大相唯一能够依仗的军队在虞国皇帝面前毫无作用,吐蕃大相自然也就少了许多动力。
善无畏的话让朗达玛陷入了沉思,虞国皇帝的确可以说是战场上的杀手,但是军队的存在并不只是为了杀死李旭。
吐蕃的军队可以帮助贵族们维持正常的统治,大范围的劫掠虞国地方,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统治工具。
只是面对虞国皇帝的时候,这支军队只有在能够保证随军的高手可以联手堆死虞国皇帝的情况下,他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
朗达玛根据各方面的情报判断,虞国的皇帝很有可能带着那些骑兵绕了个大圈从北面到达了凤翔城附近,这才导致了尚婢婢兵败身死,那个什么神秘的瘟疫很有可能就是虞国皇帝使用的某种手段。
赞普心里也很清楚,虞国各方面的勤王兵马正在集结,自己率领的大军只要在虞国的土地上多呆一刻就会多一份危险,而现在后路又被李旭那个野猪断了,是时候当机立断率领大军撤回秦州了。
真是好恨啊。赞普心里充满了功败垂成的挫败感。这次入寇名将鄯州节度使尚婢婢,尚东赞的军队也遭遇了挫败,等通过凤翔城的时候,少不得还要被虞国皇帝带着他的鹰犬爪牙咬上一口。
朗达玛之所以力排众议的发动这次入侵,其根本还在赞普和吐蕃的争斗上。
雪域的天然环境造就了赞普必须利用贵族维持统治的必然,可是膨胀起来的大贵族自然也会挑战赞普的权威,这是天然的形势造成的必然,谁也没有办法解决。
朗达玛心里也知道自己的兄长赤松德赞其实也算是一位英主,引入僧侣阶层削弱贵族们的力量。只是引入僧侣的代价实在是太过惨痛,直接破坏了吐蕃的统治基石。
即使完成了改革,也最终是赞普变成和尚头子,大大小小的贵族换成和尚而已,换汤不换药。
朗达玛的思路是借助外力,通过征服中原地区,在汉人统治的中原地区实行汉地现在的制度,以赞普为尊,强化赞普的实力,从根本上解决主弱臣强的格局,将雪域高原重新通合起来。
要实现朗达玛的设想,第一步就是将虞国朝廷彻底击败击溃,然后将统治中心挪到青海去。
可惜计划刚刚开始就遭遇迎头痛击,年轻的虞国皇帝横空出世,让自己名望和势力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朗达玛现在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蚕食虞朝的问题了,他现在已经在思考如何在虞朝几乎可以看见的强势期里保全吐蕃的实力,为后人积攒本钱了。
吐蕃赞普的心事重重,然而凤翔城内却多了两拨客人。
李旭端坐在凤翔节度使的节堂之内,他旁边站着凤翔节度使韩瑞和凤翔军的几个军官。皇帝的目光转向节堂中从白玉京里出来的陈朝恩和李德裕,而在皇帝的不远处则端坐着“承天剑宗”岳顾寒。
岳顾寒的对面坐了一位身穿道袍飘飘若仙的道人,正是武当掌门人鹿饮溪。
陈朝恩是由鹿饮溪保护着前往白玉京的,结果发现皇帝已经离开了白玉京,孤身前往凤翔。于是就在武当掌门的保护下从白玉京出发,赶到凤翔。
这位昔日炙手可热的公公向皇帝讲述着他是如何的不辱使命,拼命地报效皇帝。
渭水南岸由法信大师带领的江湖人士们正在拼命的拖延这吐蕃军队,以及杜停杯参与李旭刺杀朗达玛计划的意愿。
李德裕则是在岳顾寒的陪同下来的,他代表了政事堂里的两位相公,现在来自各地的勤王军队也在白玉京集结,朗达玛的两万多人已经成了困在凤翔和白玉京之间的瓮中之鳖。
政事堂的韩相和裴相意识到形势已经如此变化之后,立刻派李德裕联络皇帝,将政事堂草拟的计划汇报给了皇帝,由李旭亲自定夺。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十二节 时至
凤翔节度使的节堂之内。
皇帝眼神瞟向前面的鹿饮溪,对于这位和少林法信并称武林泰山北斗的武当掌门,皇帝是闻名已久,之前和武当的梅长老有过一面之缘,只是今日才真正见到武当真正的执掌者。
若说法信和尚是维持少林声威不坠的话,这位武当鹿掌门可谓是一代中兴之主了。
武当少林虽然是并称,但是武当底蕴并不如少林来得深厚,全靠了虞朝开国之初,太祖太宗两代的扶持才勉强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之后便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终于等到了鹿饮溪担任掌门,这位鹿掌门的武功艺业不必细说,他对门派的改革之大胆则可以说是令人瞠目结舌。
武当山本来就是道家的洞天福地,山上除了武当派外,还有许多道观、寺庙,鹿饮溪打通了上层的门路,将武当山上的和尚尽数赶走,将所有的道观都纳为武当门下。
先占住了武当山上的资源,鹿饮溪还命人在山下购置田产,兴建磨坊、织场、顺便还兼营酒场。
这些都是江湖中常见的路数,便是巅峰高手如法信也不能将这个“买地→收租→扩大经营→继续买地”的循环玩不出新花样来。
然而鹿饮溪却走了一步让人江湖人惊掉下巴的事情,他开了一家武当文武书院。
没错,武当掌门去办学了,一个好好的掌门他不当,他要当山长了。
自古就有孔子问道于老聃的说法,到了鹿饮溪这里直接推出一个新的说法,“儒本是道”。既然孔老二曾经问道于太上老君,所以天下的儒生很自然的就都是道家弟子了。
没错,儒本是道,江湖轰动,朝野哗然,这样的异端邪说还不如佛本是道呢。即便是本门长老如梅若虚也认为掌门人所作所为实在是过头了些。
1...5556575859...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