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人瘦凋猪颜
裴度整理了一下衣冠,缓缓登上祭坛。
他终于走到了祭坛的顶部,那里耸立着一面巨大的旗帜,旗帜的顶上挂着金吾和纛。
黑色的纛毛垂下来,就好似是蚩尤手机上纷乱的头发。
纛旗之下铺着一张熊皮,这是轩辕黄帝的象征。轩辕黄帝号“有熊氏”,熊便是轩辕黄帝的图腾。
熊皮之上就是轩辕黄帝的神位,在神位两侧各陈列着铠甲和弓矢。
神位之前摆放着太牢,也就是牛、羊、猪这三样。
裴度看着上面的轩辕黄帝神位从袖口之中掏出一张纸来。
“……唯吐蕃羌胡之后,茹毛吮血,谷不粒食。巨虞太宗皇帝怜其蒙昧,降帝室之女以配其蛮酋,布德化于海西,兴文教于卫藏。今教化之恩尚在,甥舅之亲犹存。胡酋僭号赞普所谓朗达玛者,背主忘恩,阴鸷难伏。妄自兴兵,引虎豹以向雍秦。怙恶不悛,领豺狼而趋神京。今我主承天景命,圣文英武,当先出军,破胡奴于渭水之阴,窜虏丑于岐阳之南。今臣尚书左仆射、晋国公裴度,敢用玄牡,以告轩辕黄帝。奖率六师,分路前行,晋阳之甲,列阵而前行,淮南之众,负弩而雁行……谨用祭告,伏惟尚飨。”
裴度将一篇草草拟就的祭文念完,大概批评了一下朗达玛集团背叛吐蕃和大虞之间的传统友谊,自绝于人民的错误行动,宣示了这次讨伐行动的正当性。
这也是上古军事传统的一种遗存。祃祭不仅利用神秘的祭祀宣示着神明对己方的眷顾和恩宠,同时也通过激吻告诉了将士们为何而战,如何作战。
在春秋时期的祃祭之中,祭文甚至还包括了行军路线和作战的目的,这基本上就是在向全军宣告己方的军事策略,可以起到上下同欲,巩固军心的作用。
祭文念毕,一旁司礼的小相捧过来三枚青铜爵,裴度依次将铜爵内的酒浆倒在祭坛之前,这便是三献之礼。
待到这时,祃祭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只是今日,还多了点别的意味。
几个膀大腰圆的壮士押着几个被绑成一团的吐蕃俘虏押上来。
俘虏口中塞着麻核,被壮士们押着跪在一排军鼓之前。
然后就是一队带着红头巾的刽子手上前,手起刀落,人头滚落在地上,鲜血喷涌而出,直接喷在了战鼓之上。
“裴相。”“见过裴相。”
鲜血流满了一地,裴度左手扶着长剑走了下来,等在礼坛之下的军将们走上前依次见礼。
“诸君,许久未见啦。”裴度**着胡须:“咱们进兵吧。”
军议早已开过,这些军官早就明白,纷纷拜首见礼,一道道军令流水般传了出去。
“裴相军令,兵发武功县”
“速速整装,裴相发兵直奔武功县。”
军官们见礼之后各自整队而去,各地的兵马摆作鱼鳞样子依次而出。
裴度扶着剑柄,披上貂裘披风,一旁侍立的亲军早就将马牵来。他是多年久历戎行养成的习惯。
凡在军中一定要乘马,要的就是这么一点精气神,没有这么点精气神,裴度也就不算是裴中立了。
“不知好有几许这样的辰光。”裴度闭上眼睛,若是能让朗达玛毙命于此役,或许就是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十八节 遭遇
凤翔城外,另一支虞军已经整备完毕,随时准备出发,高大的牙旗迎风飘舞,凤翔节度使的旗号在队伍的正中央飘扬着。
韩瑞穿着厚重的扎甲,看着正准备出发的士兵们。根据皇帝的计划,裴度统领的各路勤王兵马和神策军的一部分兵力拢共一万多人昨日就从咸阳出发向西,向武功方向进军。
今日,凤翔军的三千多兵力也会出动,和裴度一起对朗达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其实对于这个策略,韩瑞并不怎么支持,因为所谓的分进合击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战术。
特别是在己方的总兵力与敌人相比稍占弱势的时候。
虽然经受了不少挫折和打击,但是吐蕃军队的兵力仍然在两万人左右。
而裴度所领的精锐也不过一万五千多人,至于南面的江湖势力,几乎不用考虑这些乌合之众对战局的影响。
在这种敌军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实在是很容易被吐蕃军各个击破。
但是皇帝的意志高于一切,既然李旭作出了这样的布置,那么就要按照皇帝的方针来。毕竟如果忠诚不绝对,那就等于绝对不忠诚。
李旭骑在一匹黑马上,和莫蜚声、苏彻两个军官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武当掌门和承天剑宗都骑着马跟在皇帝两边。
高举着红旗的骑手们跟在皇帝身后,他们旁边就是排着长队向东行军的凤翔军。
“剑宗也需要披甲吗?”李旭转过头向岳顾寒问道。
“有总比没有好,”岳顾寒冲一旁丰神俊朗好似神仙临凡的鹿饮溪努了努嘴:“我不在乎什么高手气度。”
即将和吐蕃军正面交手,承天剑宗将一件轻便的皮甲穿在身上。
这件甲是李旭特意在凤翔军的武库中给他挑出来的,工艺精美,轻便坚韧,在胸口处还有铜制的金黄纹饰。
李旭刚刚和莫蜚声、苏彻聊天的时候,主要就是听这两个年轻军官彼此抬杠。
军官们的闲聊离不开兵事,无非就是些个刀剑甲马之类的东西,亦或者就是战术战法。
这二位的议题的核心就是护甲,莫蜚声坚持护甲对于战斗的结果影响不大,提供的防御力非常有限,也就是挡个流矢。
而苏彻就认为这是因为军器监提供的护甲质量不行,那种糊弄大头兵的甲叶自然没什么效果,但是这不意味着护甲就不重要了。
莫蜚声接着指出,在高手的攻击下,多好的护甲也没有什么意义。
而苏彻则认为能够无视护甲的武林高手实在是太少了。
李旭在那里默默地听着,这其实就是个永远能撕得起来,而且永远吵不完的话题。
一般来说,武林高手们和铠甲掺和不到一起去。
首先根据大虞太祖颁布的法令,铠甲是受到严格管控的军用物资,任何人都不许拥有铠甲。
武林高手要是穿着铠甲和别人决斗,那就可以被对方使出武林争雄中严格禁止使用绝技“勾结朝廷”给玩死。
当然这种政策需要朝廷控制力强的时候才能执行。
对于那些没有练过硬功,同时又不使用铠甲的高手,他们主要靠灵活的身法通过“闪避”来解决。
就好比岳顾寒和鹿饮溪两位高手,承天剑宗选了一件不伦不类的皮板甲套上,而鹿饮溪则继续披着道袍扮演孤高的仙人形象。
对于鹿饮溪这样的宗师级高手心里,莫蜚声和苏彻关注的战场搏杀其实也不过是儿戏。
他现在心里想着的只有金刚乘的另外两位高手金刚智与不空现在何处,雍仲苯教的那些“活佛”们又都是什么凑性。
岳顾寒身上的那件皮甲在鹿老道看来跟傩戏的戏服差不多,装饰和表演色彩胜过了实用价值。
对上了金刚智,穿上一件铠甲能起什么作用?收拾普通人,少穿一件铠甲又能有什么干系和妨碍?
“说起来,当时善无畏最后所用的那种手段。”李旭看着鹿饮溪道:“那是什么名堂?”
善无畏最后所用的功夫对于李旭而言着实还是有些震动。
那种包裹一切的超自然焦热,完全封闭了视觉、听觉、嗅觉等五感,迷惑了感官,只能觉着周身难以形容的热劲。
若是鹿饮溪的大衍之剑,岳顾寒的恒常之剑,李旭还能够理解这些神奇的绝招究竟如何演变而来的。
但是善无畏用的那种招式,则是李旭所无法理解的,近乎是魔法或者幻术,然而其呈现出来的又那么真实,那种直接干扰人的意识手段,真是让李旭百思不得其解。
李旭其实真的问对了人,若是去问岳顾寒,承天剑宗未必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真让岳顾寒展开来说,多半还是讲些有关道圣的阴谋论。
鹿饮溪是武当掌门,玄门之首,对于这种近乎妖术的手段,自然是门清。
“陛下可曾听过辰州符,圆光术?”
鹿饮溪所提的辰州符和圆光术,其实都是民间流行的迷信术法。
辰州是五溪地区的代称,所谓辰州符就是五溪地区巫师们使用的符咒,五溪地区在后来还有个名头更响的代称,湘西。
圆光术则是一种在白纸上展现幻想,寻找失物的幻术。
一般来说就是巫师找一个童子,在自己的手上抹上麻油和胭脂,然后向童子展示,这个时候就能发出辉光来。
这个时候童子就能看见失主丢失的物品到底在什么地方。
“所谓辰州符、圆光术,听着玄乎,其实不过都是些迷惑凡夫俗子的幻术。”鹿饮溪解释道:“有江湖之中的不肖之徒,将这些幻术引入了武功之中。”
“因此产生了许多能够惑人心神的功夫。譬如有个姓黄的,改出一门摄魂大法,几句言语就能让心志不坚之人恭敬奉行,这一路功夫让排华值得人法制学去,祸害了不少人,几十年前才被武林正道铲除。”
当然,杂毛从来不会放弃恶心秃驴的机会。
“许多胡僧,为了传教惑众,更是借此加以改造。少林寺七十二绝技里有一门天龙梵唱,少林寺的大师说是类似狮吼功一样的音攻武功,其实就是惑人心智用的。”
“善无畏这样的妖僧,为了迷惑颠倒众生,修行这样的邪法,也不算奇怪。我听说过了西域,从大食一直到大秦,那里的武林中人都痴迷这等样的武功,几乎成了武林中的主流,着实其可怪也欤。。”
李旭点了点头,原本以为有多么神秘,想不到竟然是这样的路数。
记得以前看武侠小说里,有一位丐帮净衣派的长老就精通这样的手段,可纵观全文,这样的武功除了能帮着多讨几个钱也没啥用处。
正说话间,前面的斥候传来了消息,说是正面看见了大队吐蕃人马的踪迹,看旗号来者当是吐蕃大相尚东赞。
他怎么来了?李旭略一思忖,便知道这是朗达玛要跑。
尚东赞吃了一番苦头,早已经是暮气深沉,算是个觉悟跟不上形势的典型。
现在作为先锋奔西而来,肯定是朗达玛下定了主意退兵,所以利用尚东赞归心似箭的心情来打先锋。
不然若是安排尚东赞手下这些丧了胆的吐蕃兵当后卫,不用虞朝来打,自己就先乱了。
“陛下算无遗策。”莫蜚声赞叹一声:“末将这就把蕖尼玛给他们放过去。”
李旭早就聊到了眼前这种情况,所以也提前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行啦,行啦,让大家伙布阵吧。”李旭比划了一下:“就在这里交战吧。”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十九节 对峙
冬日的关中,气温极低,人马呼吸喷出的气化作一团团白雾,向天上漫去。
吐蕃军队依次排开,向前行进。
数日之前,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汇总过来,朗达玛撤军的想法就越来越坚定。
一支野战集团在咸阳方向集结,后路又被虞军切断,只要是个正常人都明白眼下到了不得不退的地步了。
问题是怎么撤。
谁打先锋,谁来殿后,掳掠来的物资是集中管理还是由各部自己解决。
这些问题都需要朗达玛审慎处理。
打先锋的要和凤翔军碰个头破血流,因为根据情报,虞人那位所向无敌的野猪皇帝多半就在凤翔方向。
殿后的则要和裴度拼个你死我活,那些从虞国各地赶过来的亲王精锐绝不能小觑,更何况还有裴度这样一头老狐狸领着。
掳掠来的物资集中管理无疑会增加行军的速度,只是让军士们交出战利品又谈何容易。
朗达玛经过几番考虑终于定下来一个大概的方略。
战利品由大家各自处理,让尚东赞打头阵,尚恐热负责中军,而朗达玛和赞普亲领则殿后。
这个安排是朗达玛所能想出来的最优解。
殿后肯定是个苦差事,不过当大哥的就是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然下一次入侵关中,那些大贵族们估计就要使唤不动了。
尚东赞虽然暮气深沉,但是要说打道回府,他估计还能多些斗志。
现在仅剩的三家之中以尚东赞的实力为最强,请他打头阵应该还说得过去。
不然让尚恐热打头阵,由着尚东赞在中军装死,也难以让其他人服气。
这样一个规划,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订好了计划,朗达玛一边留下李思忠和拓跋宏业这些党项游骑充作炮灰,在渭河南岸继续盯着那些江湖人。
一边就命令吐蕃全军收拾一下动身向凤翔方向后撤。
整支队伍行动迅速,只是很快前面就传来了军情,吐蕃大相率领的前军已经和虞军正面遭遇了。
然后就传来了尚东赞和尚恐热的讯息,说他们在前面遭遇了虞国凤翔军,对方人数并不多,大概只有三千人左右。
这两位大贵族告诉赞普,他们有信心将这股虞军吃掉,请赞普稳稳待在后面警戒随时可能咬上来的裴度,为大家稳住后面。
尚恐热还行,尚东赞这个已经破了胆的杀才表现出来的自信让朗达玛有些怀疑。
不过大敌当前,后队这个时候又传来了发现裴度军前锋的消息,朗达玛也就决定留在这里给前面的尚恐热和尚东赞争取时间。
吐蕃军毕竟还有兵力优势,只要尚东赞和尚恐热能够将凤翔军消灭,再集中兵力将尾随的裴度军击溃,整个局面就还不算太坏。
然而实际上,前面的情况和朗达玛所想的并不太一样。
三千多名凤翔军在韩瑞的指挥下徐徐展开,依旧是前面强弓劲弩,后面长枪刀斧的常规阵型。
他们正面的尚东赞部和尚恐热部也不含糊,全军依旧是吐蕃军队惯用的一字长蛇阵,步兵分成五排,准备依次而进。
吐蕃军队分成左右两翼,左边是尚恐热,右边是尚东赞,旗号服色并不相同的两军列成一线,和对面的虞军摇摇对峙。
既然是联军向前,那么就要旅进旅退,不能以乱易武。
尚恐热的部队已经准备完毕,他身边还有四位雍仲苯教的上师,只是旁边的尚东赞部虽然到了位置,可是却迟迟没有列阵,为了避免出现配合上的失误,让虞军有隙可乘,尚恐热也只有一边派使者去催尚东赞,一边耐着性子等着。
右翼的尚东赞阵中,吐蕃大相皱着眉头,他身边站着一排贵族军官,他们脸上也是一片焦急,在那里等着吐蕃大相进一步的指示。
蕖尼玛偷偷回到了尚东赞营中,带来了坏消息和对面虞国皇帝的条件。
尚东赞活了这么多年,尔虞我诈的厮混了这么久,今日扪心自问,似李旭这般无耻之辈也是生平头一次见到。
李旭竟然把善无畏给宰了。
拜托,这是我派过去的使者啊,你们虞人不是最讲究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吗?
善无畏可以说是尚东赞现在手头唯一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吐蕃大相还指着这位大师在战场上能够减轻一些虞国皇帝带来的压力。
现在可好,直接还了个人头回来。
然后就是扣下了尚东赞的儿子,理由是在不必要的冲突中受了伤,需要静养。另外金刚奴还向皇帝表示要去白玉京学习虞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同时按照蕖尼玛的说法,当时一起向善无畏动手的除了虞国皇帝,还有另外两名用剑的高手。
尚东赞虽然闹不清那两位用剑的高手是谁,不过既然能够和善无畏交手并隐隐居于上风,想来也是七宗级别的人物。
己方少了一个善无畏,对面多了两个七宗,本来就心灰意冷的尚东赞现在只能已经成功过渡到了心丧若死的状态。
蕖尼玛还带来了虞国皇帝的交易条件,尚东赞要想和虞国议和,就必须对朗达玛和尚恐热倒戈相向。
等到把朗达玛和尚恐热干得挺了尸,李旭还可以网开一面,放尚东赞回家。
虞国皇帝的条件让尚东赞十分愤怒,因为这已经不是在侮辱自己的人格了,简直就是不把尚恐热当成一个智力正常的人。
你刚刚厚颜无耻的谋杀了善无畏,现在又信誓旦旦的骗老子去砍队友,真当吐蕃大相是猪吗?
然而尚东赞真的不想跟李旭在沙场上交锋,他着实是有些怕了这头蛮不讲理的虞国皇帝。
尚东赞也要为他自己的家族着想,真的在这里赔光了本钱,就算能回到秦州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吐蕃大相左思右想,对于当烈士还是当叛徒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尚恐热的使者又几次三番的过来催。
尚东赞皱着眉头,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唤过一边的私生子菩提流支到耳边咕哝了几句,然后又命人将尚恐热的使者叫过来。
那个愣头青晃晃悠悠的来到尚东赞旁边,看见吐蕃大相和手下的军官们神色都十分复杂。
“参见大相。”
虽然尚东赞给李旭欺负得够够的,但是对着这些小贵族们还是一副大相生杀予夺的派头。
“回去报过尚恐热,请他来一趟我这边,我有个破敌的套路想和他商量。”尚东赞冲着对面的虞军比划了一下。“咱们虽然是两家,但是毕竟要同阵对你,不能各自为战,这个指挥权必须要归于一人,不能我打我的,他打他的。”
尚东赞**着胡须道:“我现在是老了,但毕竟还是吐蕃的大相。我想着请你们主子到我这里来统一指挥全军。另外那几位苯教的上师,也请他们一并过来。”
尚恐热的使者将尚东赞的这些要求一一记下,其实吐蕃大相的这些要求都不能说错,也是为着两军考虑,那使者记下之后再次向尚东赞拜礼,然后转身回奔尚恐热那边去了。
吐蕃大相伸出手捋了捋胡须,眼神又一次变得锐利起来。
不多时,尚恐热就带着一队护卫和那四个雍仲苯教的上师从另一边赶了过来。
而此时尚东赞的部队已经列队完毕,和尚恐热的部队并排面对对面的虞军。
“见过大相。”尚恐热当先拜道:“不知道大相有什么破敌的良策。”
不管怎么说,就算尚东赞吃了几个败仗显得有些暮气,他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吐蕃二号人物。即便是尚恐热都要对尚东赞展现出足够的尊重来。
“快起来。”尚东赞示意尚恐热不必拘礼:“请你过来主要是想请你代我指挥手下的兵马。”
其实大军交战,指挥权统一起来肯定比各自为战要好。可是大家毕竟还是两家人,尚恐热也担心尚东赞借机消耗自己手下的兵力。
谁想到这位大相居然愿意交出指挥权,如此一来那可就太好了。
不过尚恐热也知道,尚东赞多半还有些别的条件。
“我是吐蕃大相,按理说应当由我总揽军权,只是我最近感觉昏昏沉沉的,毕竟还是老了。现在要我指挥大军,反而会贻误军机。”尚东赞无耻起来比李旭也不多让。
“所以我想请你代我指挥,只是我毕竟是吐蕃大相,你的兵马还是要看我的旗号行事,不然就乱了章法。你愿不愿意在我旗下中统领全军?””
尚恐热连忙应允,既然尚东赞要的是个面子,那自己也就能满足他。反正指挥权如果落到自己手里,也算是一件好事。
“我还有个思量对几位大师说,”尚东赞冲着那四位苯教的上师合掌拜了一拜:“我也多次和虞军交手,他们所依仗的不过就是他们的皇帝罢了。”
“那厮的护身功夫极强,我帐下的善无畏也伤不了他。他若是不管不顾屠起我们的军士,那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尚恐热叙述了一下自己的悲惨境遇,然后接着说道:“所以我有个思量。”
“我准备派我手底下的人,去跟虞国皇帝下战书。”尚东赞指了指菩提流支:“就说我们吐蕃的高手愿意和他单挑。那皇帝年幼不知事,现在又志得意满,多半会应承下来。”
“到时候四位大师也就不必讲什么规矩,直接压过去,将他限制住便可。”
“然后咱们大军立刻冲锋,凤翔军都靠虞国皇帝一口气吊着,没了皇帝支援他们,一波就能把他们打蒙。”
尚恐热点了点头道:“等凤翔军不成了,虞国皇帝就算不死也要退,这一路拦截之兵也就算是散了,咱们就能回军去支援赞普。大相的谋略,果然老辣。”
“只是要麻烦四位上师了。”尚东赞对四名苯教上师道:“只要能够控制住虞国皇帝,不让他随意冲杀我军,那就算是赢了。”
那四位身穿白袍,头戴黑帽的苯教僧侣彼此对视一番,齐声把这事应了下来。
眼见得这几个棒槌都同意了下来,尚东赞心下一宽,现在就看李旭那边的意思了。
吐蕃大相闭着眼睛想了一圈自己的全部套路,心里舒了一口气。
我也变无耻了。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二十节 还价
面对吐蕃人的大军,凤翔军严阵以待。
他们的兵力处于劣势,正前方的吐蕃军队人数超过一万人,而凤翔军又挡住了吐蕃人依托渭水向秦州一带后撤的必经之路。
兵法中有所谓归师勿遏之说,就是说这样的阻击战会引起敌人凶猛的反扑,提倡智计的将领绝对不会进行这样的狙击战。
显然李旭并没有把孙武的教诲放在心上。
1...5859606162...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