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人瘦凋猪颜
战胜吐蕃的一个好处就是李旭除了缴获不少金银之外,还有很多战马以及别的牲畜。
马匹在这个时代用在军事上就是坦克车,用在生产上就是重型拖拉机和汽车,附加价值很高,不过现在都养在皇帝的马厩和白玉京周围的官牧中。
马匹毕竟不是真的车,就算不用还要耗费不少青料和粮食。抠门的李旭一直都想趁早出手卖掉,现在已经赏赐掉一部分,也卖了一部分。
这次推行禄钞改革,正好索性把那些东西都出手换成禄钞。毕竟马匹这东西只是一时的财富,而且本身还要耗费粮草来养。禄钞虽然是纸,但是真正等信用建立起来,那才真正可以仰仗许多年的真正财富。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三十一节 东山
禄钞这个东西,其实只是李旭心中念头的一部分,皇帝还有更多的打算,只是不能一一铺展开来,事情一点一点做,皇帝有的是时间。
聊了这么久,也就该进入今晚的正题,吃饭。
预备的晚宴对于四位心腹臣子来说并不能算是丰盛,六道菜加上些瓜果热汤。李德裕本身出身钟鸣鼎食的富贵之家,宫里的菜未必就能入他的法眼。
李绅现在是穷人乍富,吃穿反而是最讲究的。至于说元稹和李从贤,他们要论讲究,其实比李旭要讲究的多。
所以这一顿饭并不是吃什么龙肝凤髓,豹胎猩唇,只是一种手段,象征了皇帝对这四人的眷顾。
李旭知道在座的这些人的爱好。
李德裕爱花草,特别是草木,家中有一座百草园,里面打理着从各地搜集来的奇花异草。她每每有心事就爱到这座花园中独坐,用这幽寂的私人空间来长思。
李绅爱美酒佳人,珍馐珠玉,自己简拔的这位提点刑狱使身上完全体现了人类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当然就是有点费钱。
开销大没什么,能花也能挣也算是件好事。不过大虞的官员虽然待遇不错,但是以李绅的俸禄是不足以支持这种生活的。
所以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就有点值得商榷,也无非就是贪污受贿。
李旭没有道德洁癖,甚至对李绅贪污受贿持很开明的态度。
提点刑狱使这个职位真的是个辛苦活。白玉京的帮派还有江湖人都将这个衙门视为朝廷鹰犬,黑道势力悬赏了不少花红来买李绅的项上人头。
朝廷的大臣们都视李绅为佞幸和酷吏的合体,每天总有一两份奏表是冲着李绅来的,那些官员们也无时无刻不盼着将李绅除之而后快。
即使是自己所用的官员中,不少人处于嫉妒和愤恨,或者权限上的重叠,也对李绅没有好感。
换句话说,李绅为皇帝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这样的官员就该让他们过上可以声色犬马、锦衣玉食的好日子。李绅只要不是太过分,皇帝可以包容他骄奢淫逸一些。
元稹的爱好就太普通了,可以简单概括为钱和权。
而李从贤则更在乎他的地位和名望,他隐隐将自己视为宗室的代表,李旭听说他正在私底下串联,捧出一些宗室出任刺史这样的中高级官员,并且希望可以在提高朝廷中宗室官员的数量。
大虞以前的一个国策就是让远枝宗室出任高级官员,其中做官做到宰相的也不在少数。这样既能够提高宗室的向心力,另一方面皇帝也多了个敲打官员的帮手,毕竟都是自家人。
这些来自各个方面的诉求,李旭希望自己可以全部照顾到,毕竟皇帝的职责除了抡圆了拳头打人,也要弥合各方让朝廷上下的力量向着一个方向去努力。
一边吃,很多消息还是在传递着。
“绢价一直走低,不过城里的几家胡商已经开始布局受够了。”元稹说道。
李旭知道,元稹最近和那些胡商们走得很近。
大虞朝廷并不鼓励民众经商,因为伴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统治难度会逐渐增大。真正完美的统治模式应该是老子式样的“小国寡民”。每个人安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男耕女织不给朝廷添麻烦。
但是商业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以至于没有人能够拒绝。
大虞的丝绸一直都是全世界最硬的奢侈品,在地中海世界那边,来自赛里斯的丝绸是市场上极度渴求的奢侈品。
在过去,这项贸易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掌握在来自西域的胡商手中。
这些人在贸易上有着天然优势。首先他们出身的西域小国如石国、曹国都是以商贸立国的城邦国度,商业本来就是他们的主业。
而且他们的母国也都是丝路上的重要节点,且作为回鹘文化的重要来源地,即使吐蕃控制西域断绝了丝路,他们也可以通过文化上相近的回鹘走草原道将丝帛贩卖过去。
“这样啊。”李旭看着元稹意味深长的眼神,呵呵笑了几声:“他们准备又通丝路了吗?”
伴随着回鹘内乱,从长安和洛阳出发到达草原的草原丝绸之路也因为各部落争夺霸权而纷争不断。所以大量本来流向国际市场的丝绸就留在了国内,丝帛的价格也就一直上不去,绢价日渐走低。
特别是之前皇帝在同吐蕃的作战中取胜,犒赏三军,又拨了不少丝帛赏赐给入卫的外藩兵马还有立功的神策军、凤翔军。
白玉京市场上流通的绢帛数量又增加了不少。不过虽然丝绢价格持续走低,以丝绸贸易立足的胡商们却迟迟没有动作。
按道理来讲现在正是收购绢帛的时机,不过胡商们还是克制住了收购丝帛的欲望。
其实自从李旭击败了吐蕃之后,朝廷之中就多了一种声音,有一部分官员上书皇帝,希望皇帝借着大胜吐蕃的契机,进军陇右、河西,将吐蕃人的势力从整个西域赶出去,最终重建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这些不合时宜的声音有的是因为朝廷大胜吐蕃的鼓励,有的背后则有那些胡商们在背后运作。
商贸便是这些胡商的根本,如果没有丝路带来的商贸,胡商们立足的根基就没有了。
李旭听说鱼辅国在河东一边清丈田亩,一边乱搞摊牌,弄得民不聊生不说,还在沿线设卡,所有从河东经过的商队,他都要抽上一成的货物作为过路费。
鱼辅国这样把石头煎油的干劲,让李旭怀疑他背后是不是要搞什么大动作。
“恐怕是药失罗那边有点动静,让这些人起了心思。”元稹的回答和李旭猜想的差不多。
“药失罗?”李从贤放下筷子看着元稹:“莫非这些回鹘人贼心不死么?”
元稹摇了摇头:“药失罗能下辣手分裂部族,怎么会是善茬?”
“我看那这事还是要怪我。”李旭笑道。“咱们在关中把吐蕃人折腾的太过。尚东赞去逻些折腾赞普王室当曹操,药失罗自然趁机咬上他们一口。回鹘与吐蕃本来就争夺西域多年,这一次吐蕃人全面收缩,药失罗他们这些没了根本的丧家之犬自然要想办法咬上一口。”
李德裕若有所思:“所以那些胡商是准备赌一把药失罗可以大发神威?要是那样,可要盯紧了他们,不要把粮食药材买了送到西域去。”
“丝路过西域的本来就有两条,一条北路,一条南路。”李旭略一思忖:“我估计药失罗拿下北路还是没问题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分裂的回鹘也足够抽死昭武九姓那些小国了。”
元稹阴测测地冷笑道:“这些人赌得就是药失罗能够获胜,趁着现在丝路还没通,赶紧大肆收购丝帛,等到丝路一通,他们可就赚大了。”
李绅若有所思的看着元稹,他已经猜出元稹想要干什么了。
“这个钱就让他们挣一挣吧。”李旭想了一下决定还是先克制一下自己的贪欲:“从贤,赶紧把神策军这边整编完,弄好之后我就任命你去当剑南西川节度使。”
李旭之前查过大虞的铸钱记录,除了太祖太宗朝曾经大量铸造铜币外,后面铸钱的规模都不大。
这是因为没有铜。
虽然经常有人吹牛说皇帝富有四海,但是大虞的国土上缺乏大型的铜矿和银矿,贵金属主要通过贸易流入国内。
而且除了铸钱外,很多铜都被用来铸造各种各样的器物,如香炉、佛像之类的。还有不少金银被制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饰品,退出了流通领域。
这些西域胡商的存在客观上可以为大虞的市场上吸收来自波斯、大秦等地的金银贵金属。所以皇帝对他们的态度近乎于养猪。
等养肥了再拖出来杀掉,至于低买高卖这种事情,只要狠狠地敲他门一笔就好了,也算是老百姓变向交税了。
“微臣……”
听到皇帝准备派自己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李从贤激动地一时有些说不清话。出将入相可以说是每个男人的梦想之一,现在皇帝准备派他出任剑南西川这样一个重要的节度使,李从贤也有些恍惚。
近来的确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李从贤心里也清楚自己可能和韩瑞一样可以成为一方节度,只是没想到这日子来的这么快。而且领有益州的剑南西川可比用来防御吐蕃的凤翔军重要多了。
“关中的藩镇,我准备尽数才撤掉。那些藩镇的节度使、防御使,都要调入禁军任职。”李旭看着眼前的四个人:“你们过几日上朝的时候先把风声放出去。”
关中的军镇,大部分都是用来防御吐蕃所用,现在吐蕃已经遭受重创,李旭除了要整改禁军之外还准备将关中林立的各镇节度使通通裁撤掉。
这些本来就是之前政治格局的产物,现在李旭认为到了应当改变的时候了。
李绅正色道:“陛下还是不要太急,微臣刚刚听说一个消息,江湖上有人组了一个‘东山会’,为首者似乎是河北的那些不臣之辈,他们想要刺杀陛下。现在对关中藩镇节度使压得太凶,恐怕有不测之变。”
“东山会?都是些无胆鼠辈不必挂怀,现在不雷厉风行,以后再弄就晚了。”这个名词让李旭忽然又想起了一个挣钱的邪路。
“咱们一会吃完了,我带你们开开眼,让你们见识见识我最近编练的黑云铁卫都。”李旭哈哈一笑:“还有点防身用的小玩意送给你们。”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三十二节 易容
“混一楼”是白玉京中一家新开的酒家,店面原本是处三层高的秦楼楚馆,被东家盘下来改成了饭庄,主要经营益州口味的饭食。
所谓“扬一益二”,益州繁荣的手工业和商业让那里的饭食比天下别的地方多了不少考究和功夫,当然既然是益州菜,大家也就多了许多猜测。
最近风头起来的朝中显贵,有“一凶三贵四才”之说。
所谓“一凶”指的是提点刑狱使李绅,因为他身材矮小,也有人叫“短李”。这位出身浙东,行事狠辣,手段荤素不忌。提点刑狱使司掌握生杀大权,刺探各样情报消息,可谓是朝野上下江湖人人惧怕。
“三贵”说的是李德裕、李从贤和韩瑞,他们一个出身宗室,另外两个都是宰相公子,朝堂之上若论出身之贵,莫过于此三人了。
“四才”则是说四位文采出众的青年官员,元稹、白乐天、令狐楚、牛僧孺,元稹和白乐天的诗一向在文坛闻名。令狐楚擅长骈四俪六的骈文,文词艳丽浮华颇有六朝古风。牛僧孺长于策论,所以这四人被称为四才。
朝野上下皆将这以上这八人视为皇帝的心腹,这“混一楼”经营益州菜式,考虑到现在的剑南西川节度使正李吉甫,再加上坊间的种种传言,大家便猜这间酒楼之后多半有李德裕的影子。
宫含章坐在雅间之中,桌子上摆着四凉四热八道菜,一尾清蒸鲈鱼,一道酱烧鹿蹄筋,一盘蜜烤乳鸽,一盆烩山珍。
这位程奇力的心腹谋士捧着一杯酒浅浅品味着。这酒唤作“一品香”,味道远比凡酒甘醇热辣。店家自称是宫中御用的禁品,走门路从宫中弄了出来,一壶便要五十贯。
宫中的各色用度,宫含章是清楚的,无论如何也没有这一等东西。酒浆清冽醇厚远超平常。
自古论酒,有所谓“平原督邮”“青州从事”的说法。
这出自《世说新语》,所谓平原督邮是说平原有个鬲县,鬲与膈同音,说酒劲不能入腹,只到胸膈便尽了。
青州有一郡叫齐郡,所谓青州从事是说酒力可以延绵到肚脐。
宫中的好酒,多半都是从川蜀、吴地进贡来的,虽然各有胜场,不过都不如这酒甘醇清冽,从头稳当不稳当。”
宫含章脸色再白,这消息稳是十分稳,他已经打定主意在不问王二狗的消息凑是从哪里攒出来的,这疯子行事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苟以利和,必以利分、还是想办法先分化他们的关系,一个宗师境界的皇帝配一个宗师境界的剑客,太吓人了。”
王二狗摇了摇头:“你那都是老黄历了,李九日和岳呆子都比寻常宗师厉害得多,俾路托萨这样的枭雄,萧戴胜何等样的人,太平道南华二老这样的老江湖,犯到他们手上都没有好果子吃。”
“说的也是,不然咱们组这个东山会干什么。”宫含章说着眼神一定看着王二狗:“百晓生,你们那边真的不能请道圣出手吗?”
宫含章清楚的知道王二狗身后隐藏着道圣的影子,道圣行走人间至少有几百年,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活在传说里的人物。
“道圣如果随便出手你们不早就死干净了?”王二狗反讽道:“还有,我的乌老板,隔墙有耳,叫我柳青衣。”
一句隔墙有耳让宫含章皱紧了眉头:“这不就是李德裕他们家捞钱的地方吗?不然那些官为啥给这个酒楼送钱花?”
“借他个名头而已,这里是提点刑狱使司的一个点,你才几个月没回京城,怎么消息这么不灵通?”
宫含章听了王二狗的话,苦笑着摇了摇头,李绅这个人实在是当得起“威烈”二字,将鱼辅国、程奇力留在京中的后手杀得杀,赶得赶,一手犁庭扫穴铲了个干干净净。
“那这里倒是安全。”宫含章笑了几声:“我已经探明了,田弘正由魏博的精锐护送,走汴州、洛阳、潼关一路入京,皇帝已经请了少林寺的四个辣手秃驴一路护送,你把消息传回去,看看准备怎么动手。”
王二狗略一沉吟:“皇帝要是干什么事都这么拉着少林寺和岳顾寒,那咱们就啥也别干了,根本就拧不过他们。太平道的那位教主什么意思,让他来干这活怎么样?”
两人正议论着,却听见下面一阵喧哗,推开窗户一看,却看见大街上一队身穿玄色铁甲的武士手持长刀大斧,威风赫赫地在街上跑动,周围围观的百姓静悄悄地避让开来,让他们从这里经过。
“黑云铁卫,皇帝亲自编练,一共三百人。”宫含章看着脸上有些震惊之色的百晓生:“这些人的真气内力都和江湖上的二三流高手差不多。”
江湖上的二三流高手没有什么,但聚集了两三百人然后加以训练,那就有可能成为堪比雷霆崖那样顶级战力。
“这李九日,他从哪里弄来这么些人……”
“传功。”宫含章接下来的消息让王二狗更加震惊。“皇帝最近一个月来每日都有一个时辰度真元给拣选出来的卫士,生生把他们提成了现在的样子。”
“扯吧,真元可是内力的根本”这话惊得青衣姑娘王二狗声音变成了男人:“一个月天天度送真元,把普通人弄成二三流高手,这就是宗师也受不了啊。”
“你自己看。”宫含章冲外面比划了一下:“这才一个月就练出了这三百人,这要是给他两三年,东山会就可以改名叫天姥会了。”
王二狗意识到自己没有体悟出宫含章话语里的题外之意:“啥叫天姥会?”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道不知道?咱们就要给他逼得去海外仙山待着了。”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三十三节 升迁
燕叁坐在椅子上,手里把玩着自己腰间的长刀,一时有些心猿不定,意马四驰。
前两日李使君把他叫过去,问燕叁愿不愿意换个地方干,这让三爷十分忧虑,上级领导劝自己换个地方干,这明显是自己得罪人家了。
这就让三爷非常费解,因为三爷自问工作态度一直也是兢兢业业,李使君交代的事情办起来也十分的麻利,无论是态度还是业绩,都可以说是衙门内第一流的水准,怎么会让老领导考虑职务变动的事情呢?
前两天他和自己的好朋友,那位出身金吾卫的郝毅君聊了聊这件事,对方也是一脸不明所以。
最近郝毅君很少过来点卯了,据说他是真的要去别的地方任职了。
现在朝中传得很凶,神策军大将军李从贤将神策军编遣完毕就要去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而原来的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吉甫要回来担任宰相。
郝毅君作为金吾卫里的老人已经被李从贤点名要带去剑南西川任上了,李绅李使君很得宜的开了郝毅君的长假,让他同京中的亲戚朋友话别,处理一下家中的事宜,然后再去李从贤座下听令,提前熟悉一下环境。
除了李从贤,裴相要去洛阳养老的消息也很明确,一起去洛阳的还有现在的京兆少尹牛僧孺,他是要提上一个品级出任洛阳府尹。
现在京兆少尹的位置空了出来,大家都说这个位置已经是李党的囊中之物。
燕叁没有听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这样的至理名言,然而也很清楚,自家上司李使君和宰相公子、北魏宗室组成的这个同盟接下来可能就是韩党的对头了。
以后朝上少不了这等样的争端。
“三哥,大人传你过去咧。”一个熟识的同僚在他耳边唤道。
燕叁懵懂地点点头,从座椅上站起来,冲李绅办公的地方走去,一过去就看见李绅坐在小山一样的文牍下慢慢地翻看着文件。
“使君,燕叁……”燕叁行礼到了一半就给立身打断了。
“来了?我就先不让你坐了。”李绅抬起头看着燕叁,这个人他是知道的,白玉京的地头蛇,消息灵通,而且忠心老实。
李绅还知道,这个燕叁和凤翔军的莫蜚声、苏彻很熟悉。
“凤翔军的铁面将苏彻,你可熟悉?”
李绅的问题让燕叁想起了那场野火弥漫白玉京的夜晚。
“知道,苏兄弟以前是朔方军的骑将,当时魔教作乱,我和苏兄弟一起平乱。”
李绅点了点头。
“他要进京担任黑云铁卫都的都将,同时向陛下推荐了你,调你去金吾卫。”
苏彻要进京担任都将?
燕叁是知道这个黑云铁卫都的,朝廷现在编遣神策军,削减兵力,很多人都已经被革除了兵籍,还有一些要去洛阳。
说句实话,燕叁还是挺羡慕神策军的。皇帝和公公们高高在上,视神策军为国之藩篱,但在燕叁这样的小民眼里,神策军早已衰朽不堪,兵额都是城中商户还有流氓杂充,即使家中世代为兵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岁月熏陶,也早已不堪大用了。
除了各地神策行营的兵力还有点意思,大部分神策军其实不过只是挂个名揩朝廷的油水在获得司法上的特权而已。
现在皇帝雷厉风行的裁撤神策军,下面虽然怨声载道,但是这些早就断了骨头的根本就不敢大声嚷嚷,只能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现在朝中颇有言论,说皇帝将神策军编遣后的主力放在洛阳是有意图收复桀骜的河北藩镇。燕叁也明白过去那种朝廷藩镇彼此相对平衡的承平岁月再也回不来了。
“明公,金吾卫那边和咱们提点刑狱使司本来就没什么不同,我跟着您干惯了……”
白玉京的治安,本来是金吾卫和京兆府共管,主要权责还是在金吾卫那边,提点刑狱使司这边成立起来之后,职权就渐渐过渡到了提点刑狱使司这里。
在燕叁看来,自己功夫不过平平,头脑也不够明晰,现在的生活之所以这么如意一个是上官李绅照拂,二来就是提点刑狱使司的诸位兄弟们融洽。换了金吾卫,那里自成体系,许多人祖祖辈辈既阻碍金吾卫里为朝廷效力,自己傻乎乎得凑过去,怕是要给人家生吞活剥了。
李绅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个校尉,这厮运气不错,当初镇压摩尼教的时候立过功。在提点刑狱使司办案也算麻利,最重要的是个敦厚人。
敦厚是个好品格,虽然偶尔吃些小亏,但毕竟还能落个好名声。
其实李绅是知道了皇帝准备弄一个新的信息渠道,主要负责对各藩镇和沿边各部的情报。李绅怀疑这个衙门成立之后少不了要跟自己的提点刑狱使司衙门打擂台,所以提前运作燕叁去那边,也是因为那边要有个敦厚人自己才能放心。
“叫你去就去,不要呱噪。”李绅皱着眉头,不过眼光里满是和煦。“三儿你在咱们这里当差久了,来来回回的首尾套路也都清楚,去了金吾卫也是件好事,可以帮他们提高一下布局的手腕。之前交代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启禀大人,那个姓乌的肯定有问题。”燕叁回答道:“卑职已经查过,乌金铎的确是河北地面的豪商,作贩马卖盐的生意,可以确定就是为横海节度使获取战马的一条门路。不过他还是露了马脚,那日和他在混一楼饮酒的风门仙子柳青衣,正是我们甄别出来可能是江湖人的假身份。”
凡有过往,必留痕迹。这是李绅查案的一条宗旨。无论一个人如何行事,这件事只要做了,那就必然会留下一些痕迹。很多痕迹是无从作伪的,因为人会留下很多信息,如果将时间长度拉得很长,那些精心雕琢的伪装就会在庞大的样本库面前无所遁形。
就好比在李旭的那个时代,公安机关已经开始动用大数据手段甄别毒贩,“有哪些人乘着飞机和高铁前往国土边境和口岸,然后坐着高客走高速一路回来。”,几个小时的行踪很容易隐蔽,但是几个月的行动如果连成线那就必然会暴露一些重要的信息。
1...6364656667...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