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人瘦凋猪颜
这里面就包括岳顾寒。
然而真正令他动容的东西却还是有的。
譬如岳顾寒即将挥动的第三剑。
无铭看过很多的剑客,见识过很多的剑招。
现在能让无铭有所动容的剑术已经没有多少了。
岳顾寒的第三剑让恍如鬼神的无铭有了一点点动容。
唯其精深,故成其正。
岳顾寒缓缓运转精纯剑意。
今日的承天剑宗远非当年被道圣玩弄于鼓掌之间肆意恐吓的白玉京蒙童。
这最后压箱底的一剑,让道圣心中隐隐有了一丝明悟。
或许今晚,他注定过不去这一道坎。
人生来便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这些感情不经意之间却能造就出绝妙的武功。
譬如黯然销魂掌,譬如碎梦刀,譬如忍辱神功,譬如忘情天书。
岳顾寒的藏锋也不例外。
他双手虚握,双眼流露出一种真正的虔诚。
承天剑宗正在以他的赤诚作为祭拜,祭拜他手中那柄虚无的长剑。
这不是在拜虚无缥缈的鬼神,岳顾寒在拜他自己。
祭拜他的剑意,祭拜数十载寒暑如一日的求剑之心。
所有的情感都被他调动了起来,然后化作催动这一剑的燃料。
爱恨为锋,喜怒成柄,情仇化刃,悲欢作锷。
所有的感情在这一刻被虔诚所点燃凝结为至精至纯的剑意。
百丈怀海的拳劲未褪,剑宗的剑意却已经显露成型。
岳顾寒横剑而前,轻轻迈出一步跨到了李旭身前,左右两手合握向下一引。
精纯到了极点的剑意消失了。
剑宗就好像是一个可笑的小丑,夸张地挥舞着双臂,做着令人发笑的窘迫表演。
李旭的眼中露出一抹惊讶的神光。那是百丈怀海透过皇帝的眼睛在赞叹。
剑宗的精纯一剑消失了。
天地之间,寰宇之内,再无有如此之剑。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欲要试剑,必先藏锋。
岳顾寒精纯的剑锋化为虚无,只是留有一丝缥缈的气息。
无铭皱起了眉头,道圣已经意识到,没有人能挡住这一剑。
谁能挡住这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呢?
道圣不能,释圣不能,天下间没有一个人能。
无铭决定要做点什么,不管怎样不可以如此坐视岳顾寒将这一剑完成。
只是释圣的拳意还铭刻在道圣脆弱的皮囊之内,要再做什么已经是来不及了。
岳顾寒的手腕向下抖动,他好像举着一柄巨大的切肉刀,要割开厚厚的肉皮阻隔一般。
优秀的庖丁懂得保护他们的刀锋。
剑宗也一样。
一开始,他摆动的速度很慢,但是伴随着时间的进行,剑宗手腕滑动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
终于,一丝缥缈的气息缠绕在了道圣身上。
这便是标记,道圣已经被锁定了。
藏于虚无的精纯剑意再一次现世,这一次直接将道圣彻底贯穿。
天地之间似乎被撕开一道缝隙。
精纯的剑意在岳顾寒的引导之下,将万物之间原本的秩序斩裂。
所谓天地、阴阳、五行、地水火风、在剑宗这惊世一剑之下,全都已经荡然无存。
在剑意所经行的空间之内,唯有精纯的剑意存在,舍此以外再无旁物。
无铭直接暴露在了这精纯的剑意之下。
岳顾寒的藏锋不仅仅作用于他行走于人世的皮囊之上,那精纯的剑意更伤害到了他更深处的精神。
那才是无铭行走于人世间的根基。
道圣真正的受伤了。
自从无铭万成了当年的那一步跨越之后,千载已降,终于有一个人真真正正的对他的本质造成了伤害。
那个人便是岳顾寒。
怀海的眼睛亮了,李旭的眼睛也凉了。
他们都已经感到道圣的气息正在迅速减弱。
岳顾寒这一剑果然建功了。
承天剑宗这一剑已经伤及了道圣的根本。
就在刚刚被这藏锋一剑贯穿的刹那,无铭知道自己实际上可以说是死了一次。
道圣赖以存世的变化在那一瞬间消失了,精纯的剑意破坏着一切的准则,道圣存在的根本在那一刹那被岳顾寒以最霸道的形式破坏掉了。
道圣几乎可以说是已经被杀了一次。
若非那精纯的剑意作用的时间不够长,无铭或许就真的已经死了。
无铭的眼神出现了一丝动摇。
即便是掌握了“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本”能够循环往复而真正超脱的道圣。
他也感觉到了一丝恐惧。
道圣不知道如果再面对这避无可避的一剑会怎样,他能不能扛下来,会不会迎来意料之外的终结。
下一刻,道圣松了一口气。
岳顾寒此刻摇摇欲坠。
这位承天剑宗在挥出了这藏锋一剑之后,似乎失去了所有的元气,双目紧闭,左右两腿都在不住地颤抖。
之前道圣造成的十三处伤口又开始流血,原本依靠精纯功力镇压的伤势再一次发作了。
终于,岳顾寒倒下了。
挥出了决绝一剑的承天剑宗终于掏空了所有的精神元气,重重的摔在地上。
无铭看着道圣,他知道现在就是将这威胁扼杀的最好时机。
然而道圣不能继续下去了。
他的根本已经被岳顾寒伤及,此刻要再做什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更何况皮囊已经严重破损,再一次兵解也是势在必行。
道圣看着岳顾寒,看着青衣傩面的那个人,看着那个人身后的释圣。
他转过身,向着另一个方向离开了。
那是西北的方向。
道圣没有多做任何一件事情,在接过了岳顾寒一剑之后,无论做什么都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李旭站在夜色之中,岳顾寒就倒在他身前。
巨大的痛楚从身体每一个地方传过来,和释圣连通的通感状态正在迅速的崩解。似乎少了道圣的刺激,释圣的存在也成了一个问题。
李旭现在就好像从赤身从温水里直接跳入雪堆一样的难受。
不知道为什么,在这连通即将断绝的时候,一些信息借由李旭和百丈怀海之间的特殊联系传输了过来,这些信息对于李旭来说弥足珍贵。
白玉京的雪纷纷落下,这一场雪见证了当世第一人之间的对决,见证了当今武林巅峰和武林神话的一场交手。
朔风依旧将彻骨的寒意送进这漫长的寒夜里。
道圣走了,释圣没了,静静的长夜里除了倒下的岳顾寒和站着的李旭,也只剩下两名看客。
柳子岳站在极远处目睹了这一场战斗,他站在一处民家的房顶上,穿着一件厚实的白色裘袍,眼神锐利的看完了双方交手的全部过程。
刚刚己方所表现出来的那些手段,无疑让他受益匪浅,即便是现在,仍然沉浸在其中不可自拔。
“子岳,看够了吗?”
一个面如少年却是满头银发的读书人倒背着双手,站在他身后。
这个读书人的问题将柳子岳从原来的遐思中叫了回来,柳子岳转过身拱手道。
“凤师。”
“他们的东西看就看了,不要走心。”这位“凤师”低笑着:“走吧,西北还有我们的事情要做。”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五十七节 平阳
道圣在走。
他的速度很快,毕竟论起轻功,天底下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上他。
只是今日,无铭走不快了。
岳顾寒的那一剑实在是恰好克制这位千年无敌的道圣,以一种跗骨之蛆的姿态伤及了他的根本,以至于他的神魂受到了重创。
人类的意识从本质上讲,不过是身体复杂的神经系统活动下产生的一个念头。
喝醉了,意识会不清楚。疲乏了,意识会不清醒。懈怠了,意识自然也就无法集中。
更重要的是,意识会跟着身体一道被生老病死所束缚,一点一点的倾颓衰老。
这便是天人之理,无人可以例外。
直到无铭出现。
道圣长生的根基便在于他的精神。通过练气,道圣的精神意识可以脱离肉身的控制。
通过真气这个载体,道生完成了意识从虚化实的转换,“我”从神经系统复杂活动的产物变成了一种可以单独存在的东西。
借假修真,由虚化实。
这也就是道圣长生的本质。
岳顾寒的精纯剑意伤到了道圣长生的这一点跟脚。
这对于无名而言远比什么开膛破肚要更具有威胁性。
白玉京城被道圣甩在了身后,现在皮囊已经破损,精神根本也被岳顾寒搅乱,道圣需要赶紧寻一处地方好好修整一番。
距离白玉京最近的地宫在白玉京之南的终南山中,不过道圣并不准备去那里,因为那里太过招摇,实在是不够隐秘。
而且地宫本来就是更换皮囊的场所,他现在神魂上被岳顾寒劈出来的隐患还是需要道器好好温养才行。
所以道圣需要一件道器。
无铭的变易之道,以己心为天心,在这个过程中,无铭原本的意识就会受到影响。
具体而言就是忘情。
正如同意识是受身体影响的,人类的喜怒哀乐种种情绪纠结其实也是身体复杂调解过程的一部分。
当把身体的调节这个重要的成因拿走以后,剩下的“意识”自然会变得愈发非人一些。
毕竟一个人没有了情感,怎么看也不会像是个人了。
道圣从来不想让自己忘情。
一个人忘记了所有的情感他还是个人吗?
无铭想要长生,而他要的长生可不仅仅是活着而已。
于是就有了道器。
道器这个名词,其实是无铭发明的。
所谓道器,其实就是寄托了他人情感的器物,往往都是武林豪杰所留下的遗物。
修行武功之人,不管其修行路数来自何宗何派,推其根本却是殊途同归。
而伴随着修为日深,其精神上面的道行虽然没有到达三圣那种境地,却也可以在某些时候因缘际会的情况下造就出某些颇为神异的器具。
而这些器具就是被道圣改造为的所谓道器。
李旭曾见过的那件离恨鼎,其实就是道圣故布迷阵做出来的一件道器。
外面的大鼎出自道圣挖掘出的一座地宫,乃是殷商之际的一件国之重器。
但是这鼎的妙处就在于其中隐藏了前汉时一位武林高手所炼制的丹丸。
秦汉之际,尚处在百家争鸣的余韵之中,各种思想广泛传播彼此激荡。
阴阳家与道家的学说更是被统治者奉为圭臬,对方士的崇拜也是如此,所以才有刘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说,汉武帝借李少君寻妃的故事。
前汉年间有一个武林高手妻子体弱多病,然而鹣鲽情深,他为了给妻子延寿遍学各家之学,深居于山中炼丹,将自己的这位娇妻托付给了他一位至交好友代为照顾。
天长日久,终于给他炼出一炉不知道有用没用的丹丸,等他再下山去寻朋友。
却发现妻子已经仙逝,只留下三个孩子给他朋友照顾。
这位武林高手也因之发疯,转入山中终身炼丹,其精气神寄托于一枚丹丸之上,里面存蓄了他的悔恨和愤慨以及看破放下的大解脱大智慧大原谅。
这一枚丹,后来被道圣以特殊的手法藏入殷商的大鼎之内,将其名称改为离恨鼎,然后留下了一套可以借用这丹丸真元的口诀,于是乎这样一件神秘的道器也就问世了。
道圣为了维持正常人的心智情绪,需要不断地借用道器之中前人所留下来的强烈情感作为保有自己人性的助力。
所以他一直依靠着道器,借由道器的力量调解神魂。
白玉京的道器已经落到了岳顾寒的手中,道圣现在不想掘地三尺找出那玩意在哪。
更何况在之前交手的时候,一股熟悉的如鲠在喉的滋味映在心头。
无铭知道,那是老朋友楚凤歌的来了。
现在这个自己深受重创的当口,的确不是什么和友人聊天聚会的好时候。
更何况楚凤歌是敌非友。
所以道圣必须要走,他要越过白玉京直奔西北,除了离恨鼎外,距离白玉京最近的道器就在凤翔附近。
当务之急还是疗伤,等到痊愈之后再慢慢调服岳顾寒傩面人之流也算是来得及。
大雪之后,月光之下,一片白茫茫的厚雪覆盖着大地。
道圣的脚尖轻轻点在雪原之上,留下一个极微小的凹痕。
道圣身上那股属于天道的非人气质正在迅速地衰落,他的双眼也渐渐昏沉起来。
嗖。
一声弓弦拨动的声音,一箭鸣镝呼啸着从道圣身后不远的地方飞过。
这一箭无铭认得,这是南天儒宗柳子岳的成名绝技,一以贯之。
无铭记得再往前数三百年,这是儒圣楚凤歌威震天下的六绝之一。
还是让他们赶上来了。
楚凤歌、柳子岳这两人就在身后不远处。
无铭长舒一口气,他现在的状态着实是差得可以。
虽然江湖上一贯以三圣并称,但无铭却一直目无余子,并不将百丈怀海和楚凤歌两人放在眼中。
在道圣眼里,所谓百丈怀海,不过是个遇事且缩头的乌龟,而楚凤歌,则是一个凡事皆算计的村儒。
只是今日偏偏跳出一个岳顾寒来,让道圣陷入了被动,竟然让楚凤歌这个贼有了占便宜的空间。
道圣长舒一口气,转过头,等着那两个追了自己一路的儒生过来。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五十八节 凤歌
楚凤歌一直觉得自己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他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大虞太祖太宗他们开国建基威震西域,横扫漠北,收复辽东,南扫占城的那个辉煌时代。
只是等到楚凤歌成人之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就过去了,大虞的威名依旧煊赫,但是也就只有紧手门户韬光养晦的日子了。
再到了后来,圣后当道,天下大乱。不过那个时候楚凤歌已经真正有所成就,眼光和见识也就再不局限在所谓朝堂之上了。
但是毕竟每个儒生都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愿景,于是即便是楚凤歌这样的豁达之人,也会感觉到一丝遗憾。
儒家一脉,自春秋时期就有养气练武的传统。
君子六艺之中便有御射之法,而浩然正气更是书生们一直以来的追求。
学艺的时候,楚凤歌就意识到他的天分其实可谓平庸。
不过如果刻苦也能算是一种天赋,那么楚凤歌的天赋可谓天下第一。
自从入门之时开始,无论是读书还是学艺亦或者练武,楚凤歌都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他每日用来休息和吃饭的时辰加在一起大概只有四个时辰,剩下的八个时辰之中,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修行之中。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如此苦功之下,因着重重机缘和磨练,终有一日,楚凤歌登临天下之巅。
只是此时他发现,自己虽然已经登临顶峰,可峰顶之上还有另外两人和他一览风景。
道圣无铭,释圣百丈怀海。
更何况即便是身处顶峰,也总有人站得高些,有人站得低些。
很不巧,这三人之中数楚凤歌站得低。
所以楚凤歌便很压抑,特别是当他发现无铭和怀海都在想方设法的避免出现在江湖人面前,他也就跟着选择了退避。
依着儒家的说法,谦退总是好的。
可惜无铭却是个修道的。
楚凤歌不知道怎么了得罪了道圣,接连几十年被道圣追杀,直到深受重伤,直到他彻底的将自己隐藏起来,道圣对于楚凤歌的压制这才松动了一些。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所以楚凤歌一直都躲在比道圣还暗的地方,小心地隐藏自己的心思,缓慢的挪动棋子,为自己的下一步做棋。
胜利需要等待,楚凤歌从来不缺少耐心。
现在距离儒圣想要的胜利又进了一步。
最近百年来,江湖上的新锐之辈层出不穷,这里面除了道圣的暗中培养,也少不了儒圣的推波助澜。
楚凤歌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的提携江湖后辈,当然这建立在他深藏幕后的前提之下。
儒圣在寻找一个能够撬动道圣地位的人。
无铭太过强大,以至于楚凤歌并不敢直面他。
岳顾寒便是一个极好的人选。
一直以来,楚凤歌一边小心地隐藏自己,一边悄悄培养着承天剑宗。
柳子岳就是他布置在岳顾寒身边的一道锁。
今天,这柄楚凤歌苦心栽培出来的利刃终于建功。
现在的道圣正处于最虚弱的状态。
楚凤歌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终于,楚凤歌又一次看见了道圣。
距离他们上一次见面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现在的道圣状态相当不好。
胸口那吓人的伤口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眼睛。
楚凤歌看见了一双属于人的眼睛。
人的眼睛里有蒙昧、有恐惧、有虚弱,有言语无法说明的复杂神光。
在过去的时候,道圣的眼睛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
儒圣知道,在和道圣对弈的漫长棋局中自己第一赢得了一记先手。
楚凤歌轻轻整理了一下因为急奔有些散乱的袍服,缓缓走到了道圣面前大概十余步的地方。
正衣冠,双手抱拳,躬身下腰。
楚凤歌向道圣拜了下去。
“后生小子楚凤歌见过道圣前辈,看到前辈无恙,晚辈也就放心了。”
楚凤歌抬起头,眼神澄澈得望向道圣,眼睛里满是孺慕之情,就好像道圣是一位对待楚凤歌相当不错的师长,现在儒圣正在全心向道圣问安一样。
无铭看透了楚凤歌这种假惺惺的伪装,他知道即便是到了现在,这位儒圣依旧不愿或者说不敢动手,就好像水獭吃鱼之前要搬弄所谓獭祭一样,这些伪君子们总喜欢用蹩脚的行动来掩盖他们真正的目的。
道圣知道楚凤歌在试探自己,在猜测自己有没有反击的能力,还有没有留下什么后手。
“让你记挂了,这么多年不见,你去了哪里?”
道圣忽然来了兴趣,无铭这一声从来没有怕过任何人。即便是现在,即便对方是儒圣楚凤歌,无铭依旧是无铭,他的气度还在。
“也没去什么地方,中原转转,东瀛转转,天竺转转,大食转转,大秦转转,到处转来转去,教了几个不成才的弟子。”
楚凤歌笑着向后挥了挥手,让柳子岳凑过来。
“子岳,来,向道圣前辈见礼。”
柳子岳背着弓矢,缓缓走过来,好像刚才警告道圣所射出的一箭仅仅是个幻觉。
南天儒宗像他师父一样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袍服,缓缓弯腰下拜,竟然是按照弟子的礼仪对道圣行师礼。
这对师徒的惺惺作态惹得道圣心中一阵不快。
“我虽然知道他和你之间多半有些渊源,却没有想过他是你的徒弟。”
无铭知道,自己终究还是失算了一筹。
道圣这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自身得缺陷弥补,着实对这些藏头露尾之辈少了些关注。
今日养虎遗患,终于祸及自身。
“行了,你倒是教养的好徒弟。”道圣抬了抬手,一道无形的气罡忽然在柳子岳身前形成,无铭顺手一推就这样轻松地将柳子岳从地上扶了起来。
“今日赶上前辈,却是有一件事情要叨扰前辈一下。”楚凤歌笑道:“明年端午,凤歌想请前辈往会稽山走一趟。”
会稽山?
无铭看着楚凤歌,道圣隐隐猜到了楚凤歌这道谜题的谜底。
若是和无铭想得一样,这位儒圣的野心着实不能小觑。
“前辈若是答应,晚辈这便告退了。”
楚凤歌笑着向道圣拱拱手,然后转身带着柳子岳便这样头也不回的走了。
雪原之上,无铭皱紧眉头,看着楚凤歌的背影。
第一次,道圣发现自己也无法看清这位儒圣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人物。
会稽山中的传说,道圣也十分感兴趣,只是这么多年来他都一直无门而入。
难道那个谜题,竟然被楚凤歌给解开了吗?
“凤兮风兮,何如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楚凤歌唱着古老的歌谣,带着柳子岳渐行渐远。
无铭转身而去,继续向前。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五十九节 新晨
昨夜下了好大一场雪,白茫茫的覆压天地,京城中的百姓们早起出来扫雪,都透着一股高兴劲。
瑞雪兆丰年,有雪总是好的。
敏感的市民们都已经察觉到,白玉京中的气氛有些不对头。
1...7273747576...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