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赵四娘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璇源
去了那儿,谭氏立刻就明白豆香居的生意为何如此红火了。
首先是品类繁多。自家的豆腐坊里就卖老豆腐和嫩豆腐这两种东西,最多有时带着卖点豆浆,这就是全部了。可豆香居里,自家有的它有,自家没有的它也有,还有很多。豆腐皮、豆腐丝、豆腐干和豆腐乳等自不必说,还卖绿豆芽和黄豆芽,甚至连调味的豆豉和酱油都有的卖,但凡是有关豆子的制品,可谓是应有尽有。
然后是品质一流。先说豆腐这一项,她可以看得出来,豆香居用的原料是上乘的豆子,点卤的本事很到家,做出来的豆腐相当不错。甚至一种名为白玉豆腐的嫩豆腐,她做了一辈子豆腐,都看不出来豆香居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居然能够那样的粉嫩鲜美、入口即化,这里面定然包含着不传之秘。至于其他的东西,她别说吃了,就连听都没听说过,自然无法评判它们的品质如何。但她在那儿试吃了几种,口味相当不错,当属上品。
最后是价格公道。豆香居并没有因为自家东西好,就抬高价格,还是按照市价出售。
这几项因素加起来,豆香居的生意想不好都不行。
尽管没过多久豆香居就歇业了,可她听说那是他家的东家得罪了人,与铺子本身并不相干。





赵四娘家 第三百零六章 直营连锁
说实话,当谭氏听说豆香居歇业的消息时,她心里是很高兴的。要知道,以豆香居锐不可当的势头,再在县城里开上十家八家也是大有可能的,真到了那时候,自家铺子就等着关门大吉吧。
谁知道,躲得了一时,却躲不了一世。
谭氏完全没想到,在府城里居然也能看到豆香居,看到它的一瞬间,她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不过很快,谭氏又振作了起来,暗想,她也只是进了城才看见了豆香居,根本没在南城外看见过豆香居的影子,想来豆香居的东家家大业大的,也不会来南城外和自家抢生意的……吧?
哪怕谭氏再让自己宽心,可自此之后,她还是存下了一桩心事,就连在筹备豆腐坊时,她也有些不走心了。
眼见许家的豆腐坊开张在即,热心的詹惠岑自然是要来搭把手的。
这一过程中,詹惠岑偶尔听谭氏提起豆香居,就顺嘴说了句,豆香居好像也是赵四娘家的产业呢。
一听到这儿,谭氏顿时眼前一亮。为了验证消息是否属实,她在外几经打听,终于被她打听到,豆香居确实属于赵四娘家。
于是,谭氏就动了拜访赵永忠夫妇的念头。
只是,她和赵永忠一家毕竟不熟,上次为了长期租房已经欠下他们家一个大人请,那个人情都还没还上,如今又贸然上门开口的话,似乎有些不妥。
就在谭氏纠结之时,居然意外地看到了赵三郎。此时此刻,她也不顾得妥不妥了,忙找上医馆的门和赵三郎搭话。
“您是说,您家想要加盟咱家的豆香居?”
赵三郎知道,许记豆腐坊是老字号了,一直在长乐镇上有口皆碑。他有些想不通,许家为何放着自家的招牌不用,非要加盟他们家的豆香居,挂上豆香居的招牌。
谭氏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赵三郎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感谢您对咱家豆香居的肯定,只是加盟一事,恐怕有些难办。”
看到谭氏一脸失望,赵三郎便细细地解释了起来。
原来,赵四娘家由最初的赵家铺渐渐发展出了多个品牌,其中有综合型连锁餐厅赵家铺,有经济型快餐店福源饭食,有专卖卤味的回味坊,有专做番薯买卖的薯来宝,也有经营甜点饮品的糖忆甜品坊……这里面就有专销豆制品的豆香居。
只不过,赵四娘家旗下的店铺分为直营和连锁两种。大部分店铺都可以发展连锁,为此赵四娘多次进行招商。但有些店铺由于技术保密的原因,就只做直营,从不做连锁,豆香居正是其中之一。
这还是赵四娘在的时候定下来的规矩,到如今,赵四娘家所有的店铺都只接受直营这一种形式。已经签下的连锁协议没有办法,只有继续履行,可协议到期后,赵三娘便不会续签。换句话说,赵四娘家的店铺都在朝着直营这条道路发展。
从来很相信赵四娘的赵三娘为何要改变自家的经营方式呢?
原来,赵四娘的那一套有相当一部分照搬了前世里她家的经营方式。不可否认,在现代她家的连锁面馆开得很成功,可那一套未必适合于这儿。
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地方,要对旗下的连锁店进行监督管理实在是太难了。
赵三娘就不止一次地发现,有些加盟商做出偷工减料的勾当,尽管被她发现后,就立即终止了合作。可这种情况屡禁不止,而自己又无法进行实时监督,她很担心某些加盟商的无良举动,会坏了自家的招牌。
为了不让自己的招牌受损,她决定全部将自家的店铺全部改为便于监管的直营,哪怕全搞直营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将自家店铺推广出去,这点她也认了。
总之,任凭许多想要加盟她家店铺的商家说破了天,这些日子以来,赵三娘愣是没有签下任何一份加盟协议。
哪怕赵三郎不怎么过问家里头的生意,他也知道赵三娘极其反对加盟。这会儿谭氏跑来说想要加盟,哪怕两家算是亲戚,赵三郎也不敢违背赵三娘的方针应下这桩事儿,否则,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赵三郎又补充道:“想必您也看到了,咱家豆香居的生意素来很好,就是再开上十几二十家,也不用愁没生意。可为何府城里数来数去就那么几家呢?这正是因为咱家只做直营,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可靠的人手,这才限制了发展。要是咱家答应加盟,不是我吹,豆香居绝对早已开遍府城了。”
如果说,谭氏先前还对赵三郎所说有所怀疑,现在听赵三郎这么一解释,就彻底相信他家确实不肯接受豆香居的加盟了。
只不过谭氏到底是心有不甘,便厚着脸皮和赵三郎一道去了他家。
赵永忠最是个老好人,一听说谭氏上门有求于他,便想要答应。可当他看到自家二闺女那仿佛要吃人的眼神,立刻就把到了嘴边的应承又吞了回去。
但赵永忠怂归怂,他心里还是很同情许家现如今的处境的,就想要帮他们家一把。于是,他便用乞求的眼神望向赵三娘。
赵三娘真切地体会到了额角青筋跳动的感受,暗想,自个儿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爹呢?
忽而她发现,她娘居然也在用那种湿漉漉的眼神看着自己,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坦率的讲,许家的确是不坏,从前没有踩过自家,也没有帮着赵成蓝为恶,算得上良善人家。可细论起来,他家也没对自家有多麽好呀!以前她爹上许家门给赵成蓝送东西,就没见许家人招呼她爹喝过一口水。虽说她爹遭人漠视,大部分原因在于赵成蓝身上,甚至她爹自个儿立不起来也是原因之一,可她爹送去的东西许家人也有份儿吃的,他们怎么就不能代赵成蓝招待一下她爹呢?
这样的许家,于自家有何恩德,她爹娘非要这么帮着他们?




赵四娘家 第三百零七章 更不靠谱
尽管许家人曾给过赵四娘家一些善意,但通过上次长租之事,赵三娘就已经回报过他们了。这一回,赵三娘自觉不再欠着他们,是不会为了他们而破例应下这件事情的。
要知道,自打第一家豆香居开张以来,她家就从来没有接受过这个品牌的加盟商。为啥?怕泄露方子呗。
许记已经传承了好几代,毫不夸张的说,许家人个个都会做豆腐。要真让这样的人家成为豆香居的加盟商,相信不出三个月,豆香居的各种秘方都会被完全破解开来,到时候那些秘方可就不再是她家的独家秘方了,做不了独家生意的她家可就亏大发了。
赵三娘甚至在暗搓搓想,谭氏丢掉自家的好好招牌不要,非要跑来加盟,谁知道谭氏是不是打着窃取她家秘方的主意呢?
不管谭氏是否真有这种念头,赵三娘出于保险起见,自然不可能答应谭氏所求。
只见赵三娘一脸正色道:“谭家奶奶,出于各种考量,加盟一事我实在无法应承下来。”
此话一出,人家谭氏还没怎么着,赵永忠夫妇就像霜打的茄子一般蔫儿了。
赵三娘见状,实在是又好气又好笑,可到底心疼她爹娘,不忍见他俩失望至此,便道:“不过,我知道您开了一辈子豆腐坊,于做豆腐方面很有造诣。我这儿有几张做豆制品的方子,可以拿出来和您探讨一番。而且,以后的事情不好说,可至少两年之内,咱家不会在您家豆腐坊附近推广豆香居。在这两年之内,许记定然可以发扬光大。”
赵三娘拿出来的方子自然是从那些去核的方子里抽取出来的,可即便如此,那些方子对于许记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珍宝。何况,赵三娘还保证在两年之内不会去和许记竞争,这就给了许记至关重要的发展空间。
谭氏拿着那几张方子,激动得难以自持。还是赵永忠夫妇劝慰了很久,她才慢慢止住了泪水。
眼见天色渐晚,谭氏不好意思再搅扰赵四娘家,再三道谢后,便要告辞。
热情的赵永忠夫妇硬是留谭氏吃过晚饭,才派自家的车夫把她送了回去。
“你谭家奶奶是个不错的人吶!前年你四叔在镇上干活干得好好的,忽然间就得了急症。当时你爷奶带着你二伯一家去乔家庄喝喜酒去了,你爹一时间凑不出诊费,情急之下只好去找你大姑。你大姑那人……哎,你也懂的,她呢,场面话是说得很漂亮的,可真要让她拿钱,那就要推三阻四的了,反正最后一个子儿都甭想从她那儿借到。后来还是你谭家奶奶看不下去了,借了你爹一笔钱,才把这个难关给渡了过去。”望着谭氏远去的身影,姜氏解释道:“看在当年借钱的份儿上,咱能帮就帮许家一把吧!”
居然还有这么一档子事儿,她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不过,赵三娘很快想明白过来,上门向赵成蓝借钱结果没借到,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她爹娘自然不会挂在嘴上说,她没听说也是可能的。
只不过,那钱虽是他爹从谭氏手中借来的,可实际用钱的人却是赵永孝。要说欠下人情,那也是赵永孝欠下的吧,为什么要由她家来偿还呢?
赵三娘还是觉得,她爹娘办事不靠谱。可明知自家不欠着许家,她还给了许家那么些好处,她自己似乎更不靠谱啊!
赵三娘正在生自个儿的闷气,这时姜荷莲子悄悄拉了拉她,朝她使了个眼色。
姜荷莲子先前也跟着赵三郎一起回来了,在这儿蹭完晚饭后,有话要说的她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把赵三娘拉进了她的闺房里。
姜荷莲子所要说的事儿是关于杭家的,这件事是她从春华堂新来的大伙计徐得全那儿听说的。
这个徐得全,之前一直在福来酒家当店小二,曾和姜宝胜共事多年,俩人关系相当不错。
近些日子来,福来酒家的生意大不如前,月钱越给越少不说,东家也越来越暴躁,越来越难伺候,徐得全实在是不堪忍受,便萌生了换份活计的想法。
恰在此时,他碰上了回乡探亲的姜宝胜,姜宝胜得知了他的境况后,便诚邀他来府城上工。
尽管府城相距他家甚远,可姜宝胜开出的工钱够高,还承诺提供住宿,这么好的条件实在难得。他和家人仔细商量一番后,终于在前两天带着全家人来到了府城。
为了庆贺他家的乔迁之喜,也为了感谢姜宝胜的仗义相助,他摆了桌席面,请姜宝胜全家来吃饭。
如今宋氏的胎算是坐稳了,不必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卧床休息,已经可以出来随便走走了。于是,姜宝胜便携着妻女一起欣然赴宴。
席间,健谈的徐得全聊了很多长乐镇上发生的奇闻异事。要知道,他之前一直在三教九流云集的酒楼里上工,自然有机会听到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
这些轶事中的主人公当中,有姜宝胜一家认识的,也有他们不认识。那些认识的人当中,他们最熟悉的非乔氏莫属了。
宋氏母女先前就在纳闷儿了,她们认识乔氏不是一天两天了,深知乔氏虽蠢了些,却不是个轻易能打发得掉的,怎么就被赵老爷子他们给扫地出门了呢?
听了徐得全的话,她们才知道,原来前些日子乔氏回到了她娘家所在的乔家庄后,很快就找了个下家,她和那个下家不光是眉来眼去的,都已经开始准备搭伙过日子了。就在这时,赵老爷子他们忽然就来了,正好把不安于室的乔氏给逮个正着,然后他们就指责乔氏不守妇道,扬言要把她弄去浸猪笼。饶是赵二郎交出了他所有的财产,他们还不依不饶的,幸亏乔氏的娘家还算得力,又拿自家和赵乔氏娘家的亲戚情分说项,才使得乔氏幸免于难,逃过一劫。可乔氏丢了这么大的人,别说留在乔家庄的娘家了,就是去长乐镇上的杭家,那里的赵大郎都嫌他娘丢人,死活不肯收留他娘。




赵四娘家 第三百零八章 命数难测
讲真,就赵永年那样的货色,乔氏一脚蹬了他,另寻稳妥的下家,不失为明智之选。
只不过,凡事都得讲个章程,不能够随随便便就坏了规矩。哪怕赵永年对不起乔氏在先,可他尚未和乔氏合离,在律法上,他依然是乔氏名正言顺的丈夫,换句话说,乔氏仍旧是妥妥的有夫之妇。这样的乔氏背着赵永年另寻他人,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就不能怪赵老爷子他们抓住她的小辫子,敲诈勒索恐吓一番后,让她麻利地滚蛋了。
说到底,乔氏会落得如此下场,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拎不清!
刚刚说话间提到了杭家,徐得全忽然想到了些什么,八卦完乔氏后,他索性又开始八卦起杭家来了。
他说道,杭家居然把他家庄子里头的下人灌了哑药后卖到了窑子里。
姜宝胜就说,这不能吧?杭家可是有秀才功名的人家,哪能做出这么伤天害理的事儿?
徐得全见姜宝胜不信,就道,这可是他听跑来酒楼喝酒的人牙子亲口所说。
那天人牙子心里头高兴,就多喝了几杯,不小心喝高了,嘴上就没了把门儿的。他还说出被卖的是一老一少,他去的时候她们就已经说不出话了。而且杭家人特地嘱咐了,一定要把她们卖去最下等的窑子。对了,人牙子会高兴成那样,是因为杭家只求把人卖去那种地方,其他的什么都不求,连身价银子都没问他要,他等于是白捡了两个人。
至于杭家为啥要这么作践人?那人牙子猜测,是那个年纪轻的丫鬟爬了杭老秀才或是杭家姑爷的床,肚子里留下了爷儿们的种,后来肚子越来越大开始藏不住了,就被杭家的娘儿们发现了,才落得个如此下场。毕竟他见着那个年纪轻的丫鬟时,她裙子上还沾着不少血,一看就像是刚落胎不久,所以说,他这猜测也算是有理有据。
这席话听得姜宝胜目瞪口呆,一时间实在是难以接受。要知道,他在福来酒家上工多年,杭家就紧挨着那儿,他自认为对杭家还是比较了解的。在他印象里,杭老秀才老是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人是虚伪了些,可他人品并不算坏,杭家在他的带领下,应该说家风还是不错的,绝不像是能够做出这种恶毒之事的人家。
可是徐得全言之凿凿,容不得他不信。
原本徐得全还要说些他听来的细节,可他忽然想起席上还坐着几个女眷,总算意识到在这儿说这些不合适,也就闭口不谈。
尽管徐得全只说了半截儿话,还是成功引起了姜荷莲子的注意。
姜荷莲子知道,为了防止老赵家人作妖,殿下这边一直有派燕云卫在赵家村一带进行监视。于是,她就托万俟弦去问问那名燕云卫,杭家卖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这倒不是姜荷莲子八卦之心太盛,非要去八一八杭家的阴私。这是直觉告诉她,杭家卖人一事不简单,说不准会和老赵家有关。
反馈回来的结果很让姜荷莲子惊讶,此事还真和老赵家搭上了关系,被卖的居然是肖云裳和厉氏。
至于她俩怎么会被杭家卖掉,燕云卫也查得一清二楚。
对于这对祖孙的下场,姜荷莲子一点儿都不同情,在她看来,不过是恶有恶报罢了。
赵三娘听得是瞠目结舌,过了良久,方才感叹道:“杭清溪居然把肖云裳和厉氏给卖去了那种地方?这也太狠了吧!”
姜荷莲子就把这其中的缘由大致的说了一遍,又道:“本来这事儿是不想让你知道的,怕说了会污了你的耳朵。可那人牙子往哪儿卖人不好,竟然把人给卖到了府城里头的瓦子巷。说起这个瓦子巷,不打听不知道,我这才知道,赵成青居然也在那地方。那地方紧邻着嘉善街,嘉善街上有好几处你家的产业,不怕别的,就怕以后你去那一带的时候,会碰上赵成青她们,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这才来知会你一声。”
怎么办?姜荷莲子所说的话里信息量实在太大,赵三娘的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了。
赵三娘缓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赵成青?她不是早八百年前就得了产后风死了吗?听说被埋在了静海县城外的乱坟岗上,咋就还魂去了瓦子巷了呢?这也太惊悚啦!
其实,还有让赵三娘更惊悚的。
事实上,不仅是赵成青去了瓦子巷,就连赵成蓝也去了。
她二人为何会沦落至此?原因很简单,自然是因为她们曾经狠狠欺负过赵四娘,这是殿下派人给他的姊姊报仇来了。
姜荷莲子深觉殿下派来之人很会凑趣,居然把这对嫡亲姐妹凑作对,整成了一双倚门卖笑的风尘姐妹花。
只可惜这对姐妹花并没能携手做太久的生意,赵成蓝很快就得脏病死掉了,仅剩下了赵成青一枝独秀。
说来也是奇怪,赵成青被卖之时刚生完孩子没多久,身子虚弱得很,可她至今仍然活得好好的。而赵成蓝连嫁三人,年纪又长,怎么都该比赵成青耐操性强一些,却在沦落风尘不久后就一命呜呼了。所以说,有时候命数这东西真的很难琢磨。
赵成蓝死都死了,姜荷莲子也就不再提她来污赵三娘的耳朵了,只是提醒赵三娘小心还没死的赵成青她们。
其实,姜荷莲子完全是多虑了。瓦子巷里头的下等窑子可不是那些上流的女伎坊,哪里会容得家里的女伎在外面四处乱逛。那种地方的女伎,就差没拿条绳子拴在家里头了,哪怕是出个大门都是妄想,是绝不可能跑到临街上来的。
即便那种地方的东家心肠够好,同意家里的女伎攒钱赎身,赵成青她们命也够硬,能够一直熬到了凑够赎身银子摆脱风尘,可那少说也是十来年后的事儿了。真到了那一天,想来那两条毒蛇早就被岁月磨平了毒牙,再也不具有威胁性了。




赵四娘家 第三百零九章 上山查岗
就在姜荷莲子和赵三娘说话的此时此刻,正经生意纷纷打烊,而瓦子巷里的柳家才刚刚开始一天的生意。
话说肖云裳虽然嫁过人,还勾搭上过公爹,可她毕竟出身良家,一时还做不来窑子里的生意。更何况,她刚流产没多久,身子还没恢复过来,实在经不住窑子里头的各种糟蹋。
刚来柳家那两天,她也摆出了一副贞洁烈妇的嘴脸。当时她连话都说不出来,却一直啊呜啊呜地叫着,宁死也不肯接客。
柳家生怕伤了她那张好皮子,纵然她整日里鬼哭狼嚎地吵得人心烦,却始终没动手打她,也就饿了她两天,以示惩戒。
结果还没等到第三天,她就受不住了,为了一口饭食,她就开始乖乖做起了皮肉生意。
柳家地方不大,就是个一进的院落,正房里住着柳氏一家人,正房对面的倒座房里住着他家养着的姑娘们,两侧东西厢房就用来接客。
别看东西厢房是用来做生意的场所,柳家也没在上面花什么心思,里头甚是简陋,除了一张炕和一套桌椅外,再无其他。
柳家的当家人柳大娘是个寡妇,她有两个儿子,各负责一个厢房。
平日里,柳大娘的儿子就往厢房里的桌子旁一坐,客人只要给他三十文钱,就可以爬上他家的炕。
现如今柳家一共养着四个姑娘,长相身段各不相同,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清爽。毕竟他家的姑娘整晚都躺在炕上,什么衣裳头面都不用,自然清爽得很。
肖云裳容貌上佳,还有一身羊脂玉般的雪肤。纵然她说不出话来,但只要往炕上一躺,就能够立刻吸引来无数的目光。第一天,她就迎来了满堂红,一直到第二日辰时,她才招呼完最后一位恩客,当日她总共为柳家赚来了小一两银子。
哪怕肖云裳是个扰人清净的哑巴,可看在她是棵摇钱树的份儿上,柳大娘也对她很是包容,连带着对她的祖母厉氏,也不怎么苛刻了。
如此一来,肖云裳和厉氏这对哑巴祖孙算是在柳家站稳了脚跟。
厉氏老谋深算,深觉如今她们祖孙俩就是待宰的羊羔,说不定哪一天被谁给害了,还是得找个稳妥的靠山才行。
光顾柳家的恩客大多都是些泥腿子,稍强一些的也就是小商贩了,都不是什么有钱有势的主儿。厉氏自然看不上他们,她把目光瞄向了柳大娘的二儿子柳大彪。
柳大彪长了一身腱子肉,看上去要比他那痴肥的哥哥柳大龙精明强干多了。可实际上,他这人憨憨的,可比他哥好糊弄多了。加上肖云裳被柳大娘划给了柳大彪,厉氏当然要让肖云裳百般拉拢这个现管的柳大彪了。
甭看柳大彪天天看人家办事儿,早就对这档子事儿麻木了,可他见过的那些姑娘几乎都是粗陋的村妇,哪里比得上自小被娇养长大、掌握着不少瘦马技能的肖云裳?不过两三天功夫,肖云裳就从倒座房搬到了上房,和柳大彪同吃同住起来。
1...103104105106107...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