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赵四娘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璇源
不过满腹疑窦的他们很快就解开了疑惑——全村的人怕是都聚集在了老赵家的门口。
只见老赵家那座齐整的青砖大瓦房门前,乌压压地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由于人数众多,最外围的不少人即使踮起脚尖也无法观看到院子里面的情形。于是他们或三人聚在一处,或五人聚成一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赵永忠见状大惊,忙把骡车停在路边,跳下车后就往人群中挤去。只是围观的人实在太多,赵永忠费了好大劲儿也只挤进去三尺左右就再也不得向前,这会儿连大门的边儿都没摸着,更别提进院子了,急得他直跺脚。
剩下的人也焦急万分,特别是赵元娘,哪里顾得上自个儿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就想凭她那副小身板突破那包含着不少大老爷们儿的人群。尽快进院子里确认是否是宋氏有了什么不测。
赵四娘见了,忙一把将她拉住,劝道:“元娘姐,你只管放心!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老赵家人绝不可能把大伯母怎么样的。门口围着这么多人,其中不少人甚是面生,竟不像是咱赵家村的村民,这里面有些蹊跷。依我看,这像不是冲着大伯母而来,倒像是老赵家人夜路走得太多,终于撞上鬼,被人给打上门了。”
赵元娘觉得赵四娘说得颇有道理,也就稍稍冷静下来。她看见赵三郎正向围观之人询问事情经过,也就暂时放弃往里冲。站在一旁认真听了起来。
原来赵四娘还真没说错,的确是赵乔氏母女三人在外作孽,苦主带人上门来讨说法了。
按理说听到这样的消息,大伙儿应当觉得很解气,悬着的心也可以微微放下。然而这会儿谁都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个苦主他们不但认识,还很熟悉——正是赵永孝未来的岳家李家。
综合了七拼八凑的信息后,他们得知了事情的大概轮廓:今天上午赵乔氏母女仨去了趟李家,单方面宣布解除婚约。事发突然,李家人当然不会答应,就和赵乔氏她们理论起来。先只是口头冲突,后来越说越僵。就发生了些肢体碰撞。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混乱中赵成青把怀有身孕的李家二姑娘推倒在地,听说李翠莲当场就见了红。尽管李家立刻请来了郎中,可不但孩子没保住,就连大人状况也不太好了,这些可把李家给惹急了。虽说赵乔氏她们几个见状不好。当时就趁乱跑了,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李家带着同村人打上门来了。
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赵四娘低头沉默片刻后,当即让赵三郎去人群里把赵永忠拉回来。急急忙忙领着一行人离开了。
赵四娘不是多管闲事之人,更不是好狠斗勇之人。自诩良善的她平素奉行的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骨子里其实带着些自私凉薄。
依照赵四娘的性子,她并不愿意趟这趟浑水。
然而李家曾对赵永忠有恩,也就是对他们三房有恩,这事儿她不能袖手不管。的确今日李家是有备而来,但这儿毕竟是赵家村的地界,正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李家人未必能够讨得回公道。
再者老赵家素来不知理为何物,今日李家就算能讨到说法,八成也是使用武力讨来的。这样一来,两家的仇怨就会结得更深了,一个不留意赵永孝和李翠萍之间今生恐怕再无可能。而赵四娘知道赵永孝是真心实意地爱重这位李大姑娘,丢了这门亲事,只怕赵永孝会抱恨终生。
再加上,如今对她有恩的宋氏生死未卜,她必须立刻进去救人。
是以,这趟浑水赵四娘想不趟都不成。
赵四娘寻思着,正门一时半会儿是闯不进去的,为了赶时间那就只有走后门了。于是赵四娘忙领着大伙儿去了西北角,打算通过那儿的后门进老赵家。
只是还没走到后门,大伙儿一瞧那儿的阵仗就暗暗叫苦。原来一向温和的李家这回真的怒了,发誓不讨回公道决不罢休。李家来赵家村之前做了周密的布置,在把正门围住之前就事先让可靠的人将后门给堵了,就是为了防止老赵家人开溜。因而此时后门那儿正有十几个高店村的村民守着。
赵永忠急道:“这可怎么办好?也不晓得他们把大嫂怎么样了?万一给打伤了,如今咱又进不去,时间拖久了大嫂有个好歹可咋办呐!”
赵永忠此言一出,众人都怔住了。赵永忠从刚才起就表现得万分着急,竟不是为了那些甚至凌驾于他妻儿之上的赵老爷子他们,而是在担心他那苦命的大嫂?看来大伙儿都误会了他。
一直对自家老爹心存怨望的赵三娘如同在大冬天里喝了热汤一般,心里甚是熨贴。赵三娘上前握住她爹的手,柔声劝慰道:“爹,你别急。我看咱们打转从前门进吧!虽说那儿人更多,可里面有不少咱们赵家村的村民,有他们帮忙,就算费点儿工夫,终是能进得去的。”
“二姐,你且等一下。”说罢,赵四娘一路小跑到后门,向其中一个村民央告道:“李爷爷,您能不能行个方便,让咱们一家人进去?”
原来自从赵四娘家开始做腐乳和酱菜生意后,对坛坛罐罐的需求不断攀升,她家就经常去李家的上门女婿王和泉那儿订货。王和泉是个知道感恩的人,每次都坚持推着辆平板车走几十里路把货送到她家。不过在她家有了骡车后,处处为他人着想的赵永忠就不再让王和泉送货,而是自己驾着车直接去李家提货。如今守门的人当中恰巧有一个是和李家关系极好的邻居,赵永忠和赵四娘在取货的时候,曾经和他打过两次照面,方才细心的赵四娘把他认了出来,就打算让他通融一下。
李忠仁忽然见到一个面善的小姑娘上前同他搭话,不禁一愣,不过他随即也把赵四娘给认了出来。侧头看了看跟过来的赵永忠等人,他心里有些为难,问道:“你们不是分家搬出去了吗?”
李忠仁不仅是李家的邻居,还是李翠萍的堂伯父,看到李家家计艰难也时常接济他们一二,和李家关系甚是密切。因而他知道赵永忠一家明里暗里不停地在帮衬李家,不但三天两头照顾李家生意,还时不时寻些由头给李家送东西,就连他婶娘那不菲的药钱听说也是由赵永忠家偷偷出的,对李家有大恩。
其实今日赵永忠的嫡亲妹妹害得李翠莲小产,李家碍于赵永忠原不想闹得这么大。后来一个在赵家村有亲的村民闻询前来探望李翠莲时,得知罪魁祸首是赵成青,当即痛骂老赵家人。一番言语中,他们得知赵永忠家之所以分家单过,完全是被老赵家人逼得走投无路。他们这才明白过来,赵永忠一家为何要背井离乡去了姜家滩。
如此一来,李家再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甚至心里还存着些为赵永忠一家出气的念头,当即领着人来赵家村讨说法。
李忠仁怎么也没有想到,早已分家单过又远在姜家滩的赵永忠家会突然来赵家村替老赵家出头,登时陷入两难境地。
放他们进去嘛,今儿就不能为翠莲讨回公道了;可不放嘛,面子上又过不去。唉,这可如何是好?
善于察言观色的赵四娘忙道:“李爷爷,您放心!今儿咱们可不是来帮老赵家壮声势的,反而是来找他们算账的!”
李忠仁奇道:“算账?”
赵四娘一把拉过赵元娘,指了指她脖子上的伤,朗声道:“老赵家要把我的大堂姐卖掉,我大伯母不肯答应,他们就把我大伯母和大堂姐绑了起来。万幸的是,我大堂姐逃了出来,跑来咱家求助。如今我大伯母还被关在老赵家里生死未卜,还请李爷爷放咱们进去,让咱们把我大伯母救出来!”
李忠仁闻言一惊,再看了看赵元娘那道骇人的勒痕,当即倒吸一口冷气,脱口而出道:“这老赵家还是人吗?尽干些禽兽都不会干的事儿!”
站在一旁听到他们对话的其他高店村村民也不等李忠仁开口,就自动自发让开一条路,放他们进去赶紧救人。





赵四娘家 第一百章 坏人姻缘
却说今日一大早,赵成蓝就乘着马车回了趟娘家。
原来关于赵元娘这桩亲事她也是知情者之一,昨儿傍晚收到赵老爷子给她递来的消息后,她当即派人去静海县城捎话给王媒婆,请她明日来一趟老赵家。
县城离赵家村可不近,虽说王媒婆有毛驴代步,可这么一大早,她显然是到不了的。无利不起早的赵成蓝这么早就来老赵家当然不全是为了招待王媒婆,更主要是为了说服赵老爷子同意立刻把和李家的那门亲事退掉。
早几年李家兴旺的时候,赵乔氏时常会带着两个闺女去李家走动,没少占人家便宜。后来李家的顶梁柱李翠萍她爹李忠强病了,刚开始时,赵乔氏她们还会跑去嘘寒问暖献殷勤。可自打李家为了筹措医药费把他家在镇上的铺子顶出去后,赵乔氏她们就再也没有上过门。病重的李忠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长女出嫁,可老赵家都千方百计找借口拖延,让他抱憾而终。那一年赵永孝和李翠萍都已经十七岁了,李家人为了不耽误两个孩子,也为了完成李忠强的遗愿,就上门求老赵家答应让两个孩子在热孝里完婚。可赵老爷子说了一大堆忠孝仁义,严格遵守礼教的他坚持要在李翠萍守完孝后才让二人成婚。可如今三年过去,孝早已守完,李家人却迟迟等不到老赵家派人来商量婚期,这让他们不禁有些焦急。
李家人着急,老赵家人更急。不过赵老爷子他们不是急着结下两姓之好,而是急着找个家境殷实、嫁妆丰厚的新亲家。前些年是老赵家陷入了困境,出不起聘礼才会找了个姜家这样的人家做亲家。尽管那桩婚事里老赵家几乎没出什么聘礼,可相对的姜氏的嫁妆也少得可怜,姜家对他们家更没有什么助力,他们早就悔得肠子都青了。于是吸取教训的老赵家决定不再重蹈覆辙,自从李家败了后。就开始想办法把穷困潦倒的李家给甩掉。
然而由于当年老赵家人频繁出入李家,使得整个赵家村甚至附近的几个村子都知道两家修下通家之好后结成了儿女亲家。此时一见李家败了就打算抽身而去,这种行径要是被别人知道了,老赵家就别想有啥好名声了。于是注重脸面的赵老爷子打算等上几年再退亲。
果然不到三年时间。当年赵李两家好到蜜里调油的事儿已经逐渐被人淡忘,审时度势的赵老爷子觉得是时候可以退亲了,可问题是还没找到下家。尽管老赵家前前后后谋划了好几年,还是没能找到称心如意的新亲家。这些见天打着如意算盘的人也不想想看,他们家不肯出聘礼却要求媳妇儿带着大笔嫁妆,而且稍一打听就会知道他们家还有精于磋磨儿媳妇的恶婆婆和刁钻无比的小姑子,只要脑子没有坏掉,哪个好人家会答应把闺女嫁过来受罪?
就在老赵家都不再抱有希望,打算将就着把李翠萍娶回来时,孝顺女儿赵成蓝来给二老解忧了。
原来前两天赵成蓝忙得连回家的工夫都没有。一直待在许记位于县城的分号里。其间,赵成蓝听说了同一条街上的升泰木器店正急着给他家闺女找婆家。升泰木器店?静海县城的木器店也不少,可生意能像他家那么好的却很少,因而他家收益甚丰,家境甚是殷实。于是嗅到银钱味道的赵成蓝就开始认真打听起来。
据说升泰木器店的东家詹升泰夫妇膝下无子。成亲多年就只得了詹姑娘一个闺女。原本詹家是想把詹姑娘留在家里招个上门女婿,好让詹家香火有继。可詹升泰白手起家攒下这份家业,却没有个儿子可以继承,终归是心意难平。恰巧又有好事之人撺掇,他就不顾发妻的反对执意纳了个小妾。那小妾肚皮倒也争气,不到一年就给他生了个儿子。这下儿子有了,也就不用把詹姑娘留在家里了。于是詹升泰打算尽快打发詹姑娘出门子。
詹姑娘虽然是个女儿身,可这些年詹氏夫妇把她当眼珠子来疼爱,就算最终决定让她嫁人,却也绝不愿意委屈她。所以詹家放出话来,他家嫁女不看对方的家世,不要求对方出什么聘礼。只一点年轻人上进就行,并且承诺会给詹姑娘备一份儿丰厚的嫁妆。
丰厚的嫁妆?听到这儿,赵成蓝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当即跑上詹家门去。舌灿莲花的赵成蓝还真把詹氏夫妇给说得动心了,表示会认真考虑赵永孝。
虽然还没得到准信儿。可自信满满的赵成蓝从县城回来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赶来老赵家,打算说服赵老爷子立即退亲。赵老爷子一听这么好的条件,哪里还用赵成蓝劝?当场就答应下来。不但如此,还迫不及待地打发赵乔氏母女三人即刻启程去高店村退亲。
虽说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嫁全凭父母做主。不过一般人家总归会问一问儿女的意思,而老赵家在把这门定下多年的亲事毁掉时,居然没有一个人想到要去问一问赵永孝的想法。
如果不是心高气傲的赵大郎曾经说过要娶个官家小姐回来,赵老爷子认为这门亲事说给赵大郎都是可以的。因而在惟利是图的赵老爷子他们看来,这样的一门好亲事,他赵永孝怎么会反对呢?也就顺理成章地忽略了当事人的意见。
只是在赵乔氏她们上路之前,赵老爷子想起了宋氏母女来,就让赵乔氏给母女俩喂些东西再走。
赵乔氏闻言,就嘀咕道:“媳妇儿孙女儿都是祖宗,还等着我这个老婆子伺候。”不过她也怕把赵元娘出个好歹来苗家人会变卦要求退货,也就磨磨蹭蹭地去灶间拿了两个窝窝头。紧随其后的赵成青见状,忙放回去一个。赵乔氏立时给了赵成青一个赞许的眼神,笑道:“还是我儿会过日子。”
赵成青只肯拿一个窝窝头过去,那当然是想只喂赵元娘,至于宋氏?赵成青打定主意再饿上她两天。一则是赵成青小气,觉得给宋氏这只白眼狼吃东西就是糟蹋粮食;二则是赵成青气恼,自从昨儿下晌把宋氏母女俩关了起来,家里的活计就全得由她们母女俩来负责。虽然十几二十年前她娘也是干活儿的一把好手,可哥哥娶媳妇儿就是为了给她娘分忧的,那些活计理所当然该有嫂嫂们来做,她娘还需要干活儿做啥?十几年没怎么干过活儿的娘乍一上手当然会生疏了,登时忙得手忙脚乱。她这个孝顺女儿气愤不已,当然要替她娘出口气了。如今赵元娘不方便收拾,赵成青就立志要变本加厉地磋磨宋氏。
可惜赵成青这般远大的志向却注定要落空了。母女俩慢悠悠地踱进耳房,登时傻了眼——宋氏她们居然跑了。一时间母女俩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回过神来的赵成青急得哭出声来:“赵元娘这小贱人跑了,咱们可怎么向苗家交代呀?我这还没过门,就把婆家的大嫂给得罪了,要是她使绊子不让我做二少奶奶可咋办呢?”
赵乔氏见自个儿的心肝肉儿哭了,她也心疼了。她忙安慰道:“待会儿把那两个贱人抓回来,娘一定替你好好出口恶气!”
赵成青抽泣道:“光打宋氏还不够,赵元娘也不能放过!”
赵乔氏忙答应道:“哎,我儿说啥就是啥!赵元娘的脸不能打,咱就往她身上招呼。”
把赵成青哄得回转过来,赵乔氏就忙去上房汇报了这件事儿。
赵老爷子听闻,登时也着急了起来,这就要起身出去找寻。还是赵成蓝沉得住气,拦住了赵老爷子,一家四口细细计较之后才开始行动。
商讨过后,一家人决定兵分两路。赵老爷子去镇上找赵永年,让他帮忙一起把宋氏母女俩找回来——两个胆小如鼠的弱女子,身上又没有一文钱,又没有外家可以投奔,能跑到哪儿去?左不过是在附近转悠罢了。赵老爷子带上赵永年、赵二郎,三人分别驾着车找,终归能找到的;而赵乔氏母女则按原定计划去李家退亲——人家詹家急着嫁女,说不定很快就会派人来赵家村访一访。赵成蓝当时可是跟人家说,赵永孝的亲事已经退掉了,要是被人家发现其实还没退得成,这门好亲事可就要黄了。
也不知这两天赵成蓝烧对了哪柱香?先是想出个绝妙的主意夺人家的方子,然后为老赵家寻到一门好亲事,嘿嘿,现在走在路上都能碰上宋氏母女。虽说让赵元娘跑掉了,可大的逮住了,小的还会远吗?估计一会儿赵元娘就会来自投罗网了。
带着这样愉悦的心情,赵成蓝领着娘亲和妹妹赶去了李家。然而到了李家后,赵成蓝的好运气似乎到了尽头,一向顺遂的她居然碰壁了。




赵四娘家 第一百零一章 触犯众怒
在老赵家人心中,李家人尽是些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的老实人,明知自个儿吃了亏也不会吱声。是以老赵家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知会一声,李家人就会乖乖答应退亲。可谁知李家人得知后,开始时死活不愿意退亲。后来李翠萍这个姑娘也是个有刚性的,答应说退亲可以,但一定要给她家一个合理的解释。
合理的解释?这个可怎么给?难道说她们老赵家攀上高枝了,就想把她家甩掉?赵乔氏她们当然不会这么说。那时还在李家的地界上,赵乔氏和赵成蓝也不敢放狠话出来恐吓人。可赵成青却是个混不吝的,她见此时李家只有李翠萍母女和李翠莲三个大人,另有一个病得爬不起身的老太婆和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就肆无忌惮起来。先是辱骂李家晦气,又无中生有地捏造李家姑娘不守妇道……种种恶毒言语,不可尽数。
李家大姑娘今年都二十岁了,如今被退了亲,以后恐怕再难找到门像样的亲事了。且老赵家虽然有难缠的婆婆和小姑,可赵永孝是个好的,另有个处处为他们家着想的赵永忠。说实话,这门亲事李家人真不想退。但这婚姻本就是结的两姓之好,如今男方都闹上门来了,在坚持下去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因而纵然李翠萍心中万般不舍,她还是决定同意退亲。可退亲可以,却不能不明不白被人退亲,这样会有辱她家的门楣,为了李家她必须得到一个像样的说法。
如今老赵家不单给不出解释,还放任赵成青辱骂李家,并且句句戳人心肺,甚至污辱先人。李家就算脾气再好,这个气也绝对忍不下去,就连李翠萍那素来默不吭声的娘亲董氏也站出来理论了。
李家宅子四周住着不少户人家,其中还有不少和李家沾亲带故。听见向来安安静静的李家居然传出吵架声来。担心李家是否是出了什么事儿,纷纷过来察看。
赵成蓝和赵成青虽然是姐妹,但赵成蓝可不像赵成青那么蠢,最是精明。原本今儿来退亲她们就不占理。只是估摸着这个哑巴亏老实的李家应该会和以前一样照吃不误,没想到这回人家不肯吃了,赵成蓝就有些慌了手脚。再加上看到和李家交好的人越聚越多,她明白再待下去肯定讨不到好,就使眼色让她娘和妹妹赶紧闪人。
赵乔氏她们要开溜就开溜吧,偏偏赵成青见李翠莲一直对她怒目而视,仿佛要生吞活剥她一般,临走之前心头恼怒的她居然狠狠推了一把李翠莲。
这时的李翠莲已经怀孕五个月了,虽然还不明显,但已经略微显怀。再加上她一直把手放在肚子上,只要不是个瞎子,就能知道她是个孕妇。赵成蓝一见妹妹居然去推一名孕妇,就知道今儿这祸闯大了。趁着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机警的赵成蓝立马拉着赵乔氏和赵成青发足狂奔。跳上马车就走。
一路上如同丧家之犬的母女仨在安全回到老赵家后,面容一松,又恢复了往日的嚣张气焰,再不把这事儿当成回事儿了。在她们看来,李家没能当场捉住她们,老实木讷的他们难不成还会打上门来不成?就算找上门来,顶多赔两个钱也就了事了。
只是赵成蓝还是狠狠说了一顿赵成青。让她以后不要这么鲁莽。
这一辈子都没被人说过重话的赵成青哪里接受得了,登时心头火气。不过她不敢对着娘亲和姐姐发火,就拿捆得像个粽子似的宋氏撒气,全然不顾宋氏这十几年来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肆意谩骂踢打着她的长嫂。
这时的她早已被怒火烧红了眼睛,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来打骂。没一会儿她就骂累了打乏了。不过意犹未尽的她哪肯轻易放手,吃过晌午饭养足精神后,又开始痛打宋氏。
这么长的过程中,赵乔氏和赵成蓝从头到尾都没有阻拦,就坐在一旁冷眼旁观。
虽然宋氏被堵住了嘴发不出声音来。可看到她满头冷汗、面色惨白,就可以知道她是多么的痛苦难当。后来还是赵老爷子、赵永年和赵二郎回来了,赵二郎见状不忍,死命拦住,宋氏才没被赵成青生生打死。
赵乔氏见赵老爷子爷孙仨人为了找寻宋氏母女弄得一脸疲色,当下又狠狠瞪了眼躺在地上陷入半昏迷状态的宋氏,这才赶紧招呼他们用饭。
不得不说,从小生长在赵家二房那样的环境里,难得赵二郎却还葆有一颗善良的心。尽管其他人的极力反对,赵二郎还是执意将他大伯母身上的绳索解开,扶着她靠墙坐下,又喂了她半碗温水,良心才稍稍好过一些。
其他人见苦劝不住,也就不再管赵二郎,一家人就围在饭桌上勾画起他们的美好未来起来。
然而好梦还没做得完,李家就带着一大帮人找上门来了。赵老爷子这才知道赵成青居然打伤了李家二姑娘,忍不住开口埋怨了不省心的小闺女几句。不过赵老爷子眼见对方来势汹汹,自家不给李家人开门他们就径直撞起门来,登时觉得大事不妙,忙招呼其他人打算从后门逃窜,却吃惊地发现后门早已被堵。
眼见跑是跑不掉了,识时务的赵老爷子只得主动打开正门,低声下气地向李家赔礼道歉起来。
要说这李家人平时都温和善良,极好说话。可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虽说孩子还没有生出来,那也是一条人命。尽管赵老爷子的态度貌似很诚恳,可他说出口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场面话,愣是没提一句怎么处罚赵成青。甚至都到了这时候了,赵成青这个罪魁祸首居然还躲在屋子里拒不露面,这个歉道得实在是毫无诚意。不再吃赵老爷子这一套的李家人当即决定领人进去揪出赵成青来。
可他们这么一大帮外村人忽然闯进村里来,早就惊动了赵家村的村民,很快里正赵正义就带着村里人过来声援同族的老赵家,使得李家人只冲进了院子里就被拦了下来。
1...3334353637...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