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娘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璇源
赵四娘家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这都生啦
虽然赵四娘有时皮挺厚,但先前把庆丰楼闹了个底朝天,如今待在“案发现场”还是觉得挺有压力的。便同汪茂告辞,打算回那家木器店等赵永忠。
出了庆丰楼,赵四娘发现梁研竟然紧随其后,一路跟了过来。于是她赶紧停下脚步,侧立一旁,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他先走。
这还是赵四娘感念他适才替自己出头,方才对尾随而来的他客客气气。若是之前,按照赵四娘的性子,少说也得冷嘲热讽上一番。
可梁研却不识趣,非得找不自在。见赵四娘停了下来,他也停下不走。
“梁公子,据我所知,梁记应该是在那个方向吧?你似乎走岔了。”赵四娘没好气地提醒道。
“赵姑娘多虑了,其实我是想和你借一步说话。”梁研温言道。
“说吧,这回又看上了咱家哪张方子啦?”赵四娘斜睨他一眼,皮笑肉不笑道。
“赵姑娘可能是有所误会,我绝非那种觊觎他人方子之徒。”梁研正气凛然道。
“听说梁记最近不只卖粮,还做起了粉丝和咸鸭蛋的买卖?”赵四娘毫不客气地拆台道。
梁研快速眨了眨眼,继而一脸无害道:“如今静海的很多铺子里都在卖粉丝和咸鸭蛋,咱们梁记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赵四娘觉得,跟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家伙说话纯属浪费时间,决定不再和他废话,扭头就走。
“赵姑娘请慢,我确实是有正事要和你说。”
赵四娘装没听到,继续往前走。
“赵姑娘一家最近是去府城了吧?你家离得远,或许还没听说赵家村发生的事儿吧?”
赵四娘脚下一顿,但很快又继续走了起来。
“那个如今改为姜姓的人,她爹归家了。”
赵四娘立即停步,转过头来问道:“肖永业回赵家村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梁研见赵四娘终于肯听他说话,便低声道:“这路上人来人往的。说起话来不方便,咱们还是去梁记详谈比较好。”
赵四娘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不过在去之前,她还是回了一趟木器店。让人捎话给她爹,叫他待会儿来梁记找她。
梁记在起凤街上的这间铺面是他家的总号,总共有三层,要比长乐镇上的那家铺面大出一倍不止。
一进梁记,赵四娘就注意到了货架上粉丝。这些粉丝不仅摆在显眼位置。还有细有粗有圆有扁,占了大半个货架。她不由得意有所指地扫了梁研一眼。
梁研只作未见,一路将赵四娘引到了三楼的会客厅后,就直截了当地介绍起这几个月老赵家发生的事情来。
据他所说,一个月多前赵大郎为了讨好他那新媳妇儿,就特地跑来县城给她置办金银头面,却不知怎的招惹上了苗佑仁那个煞星,被弄折了条腿。苗家可是县城里头有钱有势的人家,老赵家哪敢和他家作对,收了苗家给的汤药费后就乖乖闭上了嘴巴。
就在这时候。赵成青打发人给老赵家送东西来了,老赵家这才知道赵成青给温家生下了小少爷,成了二房最受宠的姨娘。这一下,老赵家就神气起来了,赵乔氏更是直接跑到县衙击鼓鸣冤,状告苗家仗势欺人。
要说赵乔氏也是个拎不清的,也不想想就算赵成青育嗣有功,说到底她也就是个小妾,哪能越得过温家大房的正室夫人苗氏?要仗着温家对付苗家,那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温家当然是帮着正经的姻亲而不是外八路的老赵家了,毫无疑问这门官司最后无疾而终。
不过赵乔氏官司没打成,却把她那十八年来音讯全无的大儿子给招了过来。原来前任王县令走后,换了一位皮县令来赴任。这位皮县令可不是按部就班的前任。据梁研的原话来说就是“这位县尊大人很懂得圆融之道”。肖家虽没能从皮县令手上买回肖守安一条命,却花钱把肖永业给顺利弄出了大牢。
说来也巧,肖永业刚一出狱,就碰上了来县衙告状的赵乔氏。可能是听说如今的老赵家今非昔比,肖永业很快就来了个母子相认。然后他就借着温家的势把肖守安的罪名由“故意杀人”改为“失手误杀”,与之相应。刑罚就由“死刑”减等为“流刑”,还是可以花钱赎去相当部分罪责的那种。简单点说就是,手上沾满鲜血的肖守安不用死了,花钱打点之后,只要在外流放个几年就啥事儿没有了。
保住儿子的性命后,肖永业就带上一大家子回老赵家认祖归宗,说是以后就留在赵家村不走了。
“赵成青都已经生孩子了?这不能够吧!”听完这段长篇大论,纳闷不已的赵四娘不禁问道。
赵四娘曾听姜荷莲子说过,前世的时候赵成青之所以能在沈氏死后坐稳温家二少奶奶的位置,不光是因为她深得温良玉的宠爱,最大的原因是她生下了温家的长孙,这在子嗣不丰的温家实在是大功一件。故而,对于赵四娘来说,赵成青生孩子一点儿都不稀奇。再加上,赵四娘记起之前在庆丰楼赵成青也提过一嘴,她相信赵成青生子一事应当属实。
只是这也太快了吧?快到不合理,经不起推敲呀!
要是赵四娘没记错的话,赵成青今年三月才被抬进温家,一个月前也就是七月就生出儿子来了,就算是早产也不带她这么快的呀?这已经突破了人类的极限好不好!赵四娘不禁想问:她生的真是人吗?确定不是狸猫什么的?
梁研看到赵四娘那副古怪的神情,大致能够猜出她心中所想,便“好心”地解释道:“自从温家的大姑娘获封良人后,温家就自诩是‘皇亲国戚’,开始有意抬高自家的门槛,连带着对所纳妾室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那赵成青虽有几分姿色,但言语行事甚是粗鄙,就其实质而言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山野村姑……”
赵四娘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过于敏感,她怎么觉得对面这家伙在指桑骂槐呢?不过,为了得到关于老赵家的最新情报,她决定还是忍了,继续耐着性子听下去。(未完待续。)
赵四娘家 第一百五十八章 恍然大悟
只见赵四娘一把跳下椅子,紧接着使出吃奶的力气把那张可以坐下十人的圆桌掀翻。
虽然圆桌上还没有摆上正式的酒席,但热情好客的汪茂已经在上面摆了不下十种糕点糖果以及满满一壶热茶,加上圆桌本身的重量,圆桌倒地的那一瞬间发出的声音极为震撼,足以响彻庆丰楼的每一个角落。
赵四娘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虽说温家姑娘入宫侍奉今上,这确实是得了常人所没有的大造化。可说到底她也不过就是个妾,她的兄弟居然就敢称‘国舅爷’了?若是温家真这么做了,那是将皇后娘娘置于何地?将我大燕的国法置于何地?我相信,咱静海城里有头有脸的温家断不会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这绝对是你自己编造出来的谣言!”
赵成青听了,立即尖声反驳道:“我才没有瞎编,咱府上的人都这么说的!嫁给皇上的人哪能是小妾呢?那就是娘娘、是人上人,我的相公就是正儿八经的国舅爷!”
就等你上钩呢!
赵四娘心里冷笑一声,接着扬声道:“听你这么一说,温家姑娘不单有造化还有志气呢!为了让兄弟做上名正言顺的国舅爷,时时刻刻琢磨着如何取代皇后娘娘……”
不得不说赵四娘有一副好嗓子,这个“好”倒不是说有多好听,而是指它穿透力够强,传播的足够远。如今至少半个庆丰楼的客人都听清楚了她所说的话,都得知了温家姑娘的“大志气”。
赵四娘原本的设想是,透过庆丰楼的客人的嘴慢慢将这席话传出去,进而传到温家人的耳朵里去。借此让温家知道他家的这个姨娘有多么能招祸,让他们意识到有必要约束住她,不再放她出来乱咬人。当然了,最好温家能给她点儿厉害瞧瞧,要是直接把她扫地出门那就更妙了。
不过,如今赵四娘的设想不仅能够提前完成,还将超水平完成。
此时。隔壁雅间里裴修正以极为阴鸷的目光打量着温良生,仿佛是想要知道他是否真的在琢磨着做上“正儿八经的国舅爷”。
方才看到赵四娘没有受伤,温良生刚稍稍放心,这下一来。放下的心重又高高提起,提到了嗓子眼儿——开玩笑,裴家一直将皇后之位视为囊中之物,这会儿曝出自家有觊觎之心,这是找死呢。还是找死呢?
对于二弟的这个妾室,他本就心存不喜。不过是一个乡下丫头罢了,玩玩就算了,谁还真把人往家里领?也就是弟弟说她怀了温家的骨血,弟媳又病歪歪的一看就下不了蛋,自己才勉强同意让她入了门。上回妻子要将她发卖出去,自己不过是见自家子嗣艰难,让已经显怀了的她就此离开未免有些可惜,才让她继续留下。后来见她月份大了,又有弟弟求情。才特许她离开思过的小佛堂。及至她生下温家这一辈第一个男丁,自己方才答应弟弟恢复她姨娘的身份,还三番两次替她挡去来自妻子的不满。
却不想是个这么不省心的,看来是不能留了……
思及至此,温良生眼睛一眯,杀意顿生。立时就命长随将赵成青绑回去,待他回府处置。
看到赵成青和她的爪牙被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温府家丁给绑了回去,赵四娘不由得叹道,温家的耳神报好快,这么快就知道自家姨娘在外面闯下的祸了。
不过。这会儿还不是赵四娘高兴的时候,她还有堆烂摊子得收拾。
赵四娘看到匆匆赶来的汪茂,心虚地瞄了瞄被她弄得一片狼藉的雅间,只得硬着头皮迎上前去。一脸抱歉道:“汪叔叔,实在是对不住。给你家酒楼造成的损失我会……”
不待赵四娘说完,汪茂就连连摆手,大度地表示道:“啥损失不损失的?要论起来,你一小姑娘会在咱店里给人欺负,也是咱照顾不周的缘故。这要给我爹知道了。非揭了我的皮不可!”
说罢,汪茂又转头对一个身着公服的男子说道:“沈捕头,您看,这儿的事儿已经了了。今日劳烦您白跑了一趟,让您受累了,还请您带着兄弟们用桌席面再走!”
沈捕头?赵四娘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据她所知,温家是近些年才发起家来的,之前也就是一户普通的富商,因而他家的儿女亲家也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人家。大儿子温良生的岳家苗家同为商户,二儿子温良玉的岳家沈家则是捕快世家。这个沈捕头正是温家二少奶奶嫡亲的弟弟。
“沈捕头,能否借一步说话?”看到沈捕头婉拒了汪茂的好意后就要离开,赵四娘忙出声阻拦道。
虽然不知道这个美貌的小姑娘有什么话要和自己说,但看在汪茂的面子上沈岚还是答应了下来,随着赵四娘来到了空无一人的走廊尽头。
赵四娘预料到这回赵成青多半会倒大霉,却不知她即将生不如死。本着痛打落水狗的原则,赵四娘决定再狠狠踩她一脚。
于是赵四娘告诉沈岚,赵成青暗中吩咐她娘去府城买了砒霜,准备毒死他姐姐。
人证?物证?
这些你都备齐了吗?你确定不是在诬告?
切!
她才不管呢!反正赵乔氏去买砒霜总不假吧?赵成青一直存着取而代之的心总不假吧?再说了,前世里沈氏在赵成青入府不久后就死了,具体是什么时候死的,姜荷莲子不太清楚,但应该没能熬过这年冬天。约莫是在第二年秋天,赵成青就成功当上了温家的二少奶奶,成为沈氏之死的最大受益者。如此想来,那沈氏到底是怎么死的可还真不好说。
不过那都是前世发生的事了,今生若是能够借此机会让赵成青坐实罪名当然好,不成也够她喝上一壶了。
对待赵成青这样的疯狗一定不能心慈手软,因而编起谎来毫无压力。
听完了赵四娘的密告,沈岚一脸凝重地走了。(未完待续。)
赵四娘家 第一百五十九章 自掀老底
可能是搔到了梁研的痒处,只见他眼前一亮,立刻说道:“也谈不上什么有新意的解决方案,老法子,还得请赵里正出面。毕竟赵里正可是说过,若是你们老宅再出不肖子孙,就将他们逐出赵氏一族。如今肖守安身上背负的可是人命官司,虽然走门路改判成了误杀,可到底是败坏了全族的声誉。不如就以此为由头,把肖家人彻底逐出赵家村。少了他们在赵老爷子夫妇面前教唆,你家也能轻省一些。”
这并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还是无法从根本上除去祸端。
不过,眼下赵四娘并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得用它来应急了。
赵四娘点点头,直截了当道:“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劳烦梁老板费心了。不知道梁老板又看上了咱家的哪张方子呢?”
自家的豆制品有好多种,她可不想为了这个欠佳的解决方案就交出所有的方子,打定主意要讨价还价一番。
出乎赵四娘意料的是,梁研提都没提豆制品,而是说道:“我的要求不高,也不图别的,就对你家做的糖比较感兴趣……”
赵四娘登时睁大了眼睛,差点儿就想糊他一脸:这还叫要求就不高?还有你是怎么知道我有制糖方子的?
“……就是放在糕点坊里卖的那种饴糖,仅仅想了解一些它的做法。”
听到“饴糖”两字,赵四娘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落了下去,暗道:你说话不要来个大喘气好伐?吓死宝宝了。
饴糖又可以称为麦芽糖,顾名思义,就是由麦芽等粮食作物发酵而成的糖类。它的甜度远低于白糖,可以使某些糕点的风味更加柔和,是制作糕点时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赵四娘教宋氏母女制作糕点时,当然要用到这种糖,却惊讶地发现这里竟然没有饴糖,那就只能自制了。
自制的过程中。赵四娘忽然怀念起从前来,想起小时候经常问家里要上一毛钱,去学校门口买糖稀吃。糖稀的味道早已淡忘,但她还清楚地记得。当摊主笑着将裹在两根小棍上的糖稀递过来时,自己心里那份简单的甜蜜和快乐。
为了重温过去,赵四娘也在糕点坊里摆上了糖罐,规定给一文钱就给一次动手搅糖的机会,搅多搅少全凭本事。或许糖稀本身并不比一文钱一块的黄糖好吃。但是这种亲手搅糖的乐趣却吸引了不少小孩子,继而也带动了糕点坊的生意。在赵四娘看来这是很有效的促销手段,以致于到了府城后,她将其沿用到了不少新开的铺子里。
却不想这个她一直引以为豪的“妙法”居然招来了有心人的觊觎,赵四娘立时赏了梁研两把眼刀。
就在这时,赵四娘心念一动,这个粮行的少东家不要别的方子,偏偏指明要用粮食为原料的麦芽糖方子,难不成包打听的他知道了些什么?
一想到有个人老是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家的一举一动,赵四娘的神色越发不善。
梁研可不是赵四娘肚子里的蛔虫。自然无法知悉她曲曲折折的心路历程,只当她是舍不得那张方子,便又劝道:“你也想想看,赵老爷子夫妇是个什么东西,肖永业又是个什么玩意儿,现在不想法子把他们分开,等到他们合在一起算计你家,只怕你方子再多,家里便是积下了金山银山,也不够他们坑的!还不如用张小小的方子换个安宁。”
赵四娘忍不住反驳道:“你也想想看。粮食才值几个钱,糖又是多少个钱一斤?这里头的利润海了去了,你最多也就把肖家人赶离赵家村罢了。就凭这,就想要我这么值钱的方子。未免也太过于异想天开了吧!”
我连苏记都没肯给,能给你?做梦吧!
梁研闻言,登时倒吸一口冷气,难以置信道:“你、你说什么?那饴糖是用粮食做的?!”
呃,好吧,赵四娘觉得自己的智商估计又不在线了。竟然自己把秘方的老底给掀了。
看到梁研目光闪烁,里面的窃喜掩都掩不住,赵四娘的脑仁子就一阵阵疼,半晌,无可奈何道:“方子肯定不能给你,但可以给你静海县内饴糖的独家经营权。也就是说,整个静海就只有你们梁记可以有饴糖销售。”
见梁研但笑不语,赵四娘扶额叹息,又道:“拿货时给你最低进价!”
梁研很温柔地笑了笑,笑容里似乎还带着几分羞涩,可提起要求来却一点不温柔半分不羞涩:“光卖饴糖一种未免太过寡淡,连带着卖些饴糖做的酥糖和切糖,方才好呢!赵姑娘,说实话,有了饴糖在手,这些东西并不难做吧?”
我呸!
赵四娘在心里狠狠地啐了梁研一口,暗道:难不难做关你屁事啊!不过是帮了个小忙,就恨不得刮下我一层皮来。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能蹬鼻子上脸的!
在赵四娘翻脸发飙前,梁研又适时地开口道:“什么芝麻糖啊,花生糖……做这些的时候,芝麻花生之类的是必不可缺的。往后你家要用到这类东西的时候,可以全从梁记进货,我自然也会给你最低进价。”看到赵四娘神色有所缓和,他再接再厉“好言”相劝道:“我曾吃过两次你家糕点坊卖的龙须酥,若没猜错,里面要用到糯米粉吧?咱这一带不产糯米,你在外头买得花不少钱吧?若是你肯让我从你家进龙须酥,往后糯米这一项,你就不用愁了!”
这是在商量吗?分明是在威胁呀!
看看,人家不过吃了两次,就把用料给准确无误地猜了出来。那么,加以时日将制作流程猜出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不,是绝对能够!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就应该识时务,乖乖地把制好的糖果卖给人家,然后拿到人家递出的若干优惠条件。如此一来,说不定还能得到个“双赢”的结果。要是不肯答应的话,哼哼,人家拿不到货,就只能自行动脑筋琢磨啦!依人家那股聪明劲儿,多半很快就能琢磨出来。到那时候,吃亏的就是自己了。(未完待续。)
赵四娘家 第一百六十章 为祸乡里
读懂了梁研的言下之意,赵四娘觉得后槽牙都磨得生疼。
怎么办?好像撕碎对面那张温良无害的笑脸啊!
“老娘……”就是不答应,小兔崽子你爱咋地咋地吧!
还没等赵四娘意气用事爆粗口,梁研又道:“开食铺,米面粮油都是少不了的吧?咱要是合作,这些东西的采购你也不必费心了。”
这条件也太诱人了吧?明知道这极有可能是梁研抛出的饵料,赵四娘还是忍不住咬上了钩。
她深吸一口气,又深吸了一口气,方才咽下心头那口喷薄欲出的老血,说道:“成交!”
听到这儿,一向颇为内敛的梁研笑意深深道:“一言为定!”
直到赵四娘做完了这笔让她又欢喜又恼恨的买卖,双方都签下了白纸黑字,赵永忠才带着一脸笑意来接小闺女。
说实话,明知这会儿回老赵家肯定没好果子吃,赵四娘很想找个借口打道回府,至少等到里正赵正义把肖家人赶出赵家村后再回去。
只是一想到赵乔氏手上的那些砒霜,赵四娘就自觉无法退缩。尽管之前在沈岚那儿告了一道黑状,可沈岚会不会信?信又会信多少?她心里没底,还得亲自走一趟才安心。
从静海坐船到达姜家滩时,已经到了黄昏时候,村落里炊烟四起。
赵永忠原打算探望过岳父岳母后就直奔老赵家,却被赵四娘以天色太晚为由拦了下来。最后父女俩商定,今晚就留在姜家滩,明日一早再回老赵家。
不过赵四娘拦着他爹不让走,却让姜华去镇上把赵永孝请过来,想了想,又让他找个借口把赵二郎也叫过来。
这会儿正是晚饭时分,劳作了一天的姜家人都已经归家,就连寄居在姜家的杨家人听说赵四娘父女来了,也过来凑热闹。一时间。姜家的堂屋里头围满了人。
“在外乡过活可有多不容易啊!居然还记挂着我这个老头子,真真是孝顺的好孩子啊!”杨老爷子看着两套针脚绵密的秋衫,点头笑道。
“正合用!真真是贴心的好孩子。”杨老爷子的大儿媳妇廖氏拄着新拐杖走了两步,一脸感激道。
“这么好的料子。还是在城里买的,得费不少钱吧?哎呀,这可怎么好呢?”杨老爷子的大孙媳妇何氏小心地摸了摸给她那块衣料,满脸喜悦道。
杨氏面有得色,笑眯眯地劝道:“这有啥?这是四娘家的心意。你就安心拿着。”
说罢,杨氏又将一只木匣打开,朝杨二喜姐妹俩招了招手,笑道:“这盒子绢花是你姨特地捎给你们姐妹的,可是城里头卖得最好的样子,快过来瞧瞧。”
不得不说,赵四娘家想得挺周全。这回回乡,她家不仅给姜老爷子夫妇准备了丰厚的节礼,就连杨老爷子等杨家的亲戚也顾到了,给他们每个人都备了份合适的礼物。
说话间。手脚麻利的姜月娥就把饭摆好了,招呼大家赶紧入座。
为了招待难得回来一趟的赵永忠父女,勤俭持家的杨氏破例让姜月娥加了好几道油水十足的肉菜,还把平日里舍不得喝的烧刀子也拿了出来。
好酒好菜加上好话题,堂屋里的氛围格外火热,说笑声几乎没有断过。
就在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时,姜华带着赵永孝叔侄回来了,紧随其后的还有张和泉。
赵四娘知道轻松的氛围到此为止,下面不得不开始沉重的话题了。
那厢好客的姜老爷子正招待赵永孝叔侄和张和泉入席,这厢赵四娘用不低地声音很突兀地问道:“爹。你还记得袁家的小姑娘说过,她以前的主人家有多么狠毒吗?”
赵永忠一愣,过了片刻,方才答道:“嗯。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肖家吧!又是在老家杀人放火,又是在边城仗势欺人,就连来了咱姜家滩也不肯安生,无缘无故地就打了袁家那孩子一顿,差点儿打出了个好歹来。那都是些啥人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