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娘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璇源
姜荷莲子微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咱肯出钱,相信再难的装置也必定能够造出来。”
看到姜荷莲子的眼中闪动着藏都藏不住的星芒,赵四娘不禁好奇起来,问道:“阿荷,为什么你看上去这么期待白酒呀?我记得,你滴酒不沾呢!”
姜荷莲子笑容一僵,心道:我表现得有那么明显吗?
好吧,当听说高度白酒能用于消毒时,她就有些心动了。尽管赵四娘将那“毒”解释为四处存在的一种坏东西,而那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她怎么也理解不了。不过她很信任赵四娘,既然赵四娘说消毒对治病救人,尤其是外伤患者很有好处,那么她就很希望日后把这种酒运用到救护伤兵上。如今,赵四娘就要正式开工了,她当然得抓住机会劝说赵四娘将这种酒生产出来了。
还有就是……不错,是她嘴欠,方才多嘴鼓励四娘酿那明显不合时宜的啤酒。仔细想想,这要是让偌大的酒坊都酿啤酒,到时卖不出去可怎么办?还不如划出一半来酿白酒呢!反正四娘说过白酒能保存好多年,就算一时间卖不出去也不要紧,往后总有用得上的地方,多酿些也不亏。(未完待续。)
赵四娘家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药难求
,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读懂了梁研的言下之意,赵四娘觉得后槽牙都磨得生疼。
怎么办?好像撕碎对面那张温良无害的笑脸啊!
“老娘……”就是不答应,小兔崽子你爱咋地咋地吧!
还没等赵四娘意气用事爆粗口,梁研又道:“开食铺,米面粮油都是少不了的吧?咱要是合作,这些东西的采购你也不必费心了。”
这条件也太诱人了吧?明知道这极有可能是梁研抛出的饵料,赵四娘还是忍不住咬上了钩。
她深吸一口气,又深吸了一口气,方才咽下心头那口喷薄欲出的老血,说道:“成交!”
听到这儿,一向颇为内敛的梁研笑意深深道:“一言为定!”
直到赵四娘做完了这笔让她又欢喜又恼恨的买卖,双方都签下了白纸黑字,赵永忠才带着一脸笑意来接小闺女。
说实话,明知这会儿回老赵家肯定没好果子吃,赵四娘很想找个借口打道回府,至少等到里正赵正义把肖家人赶出赵家村后再回去。
只是一想到赵乔氏手上的那些砒霜,赵四娘就自觉无法退缩。尽管之前在沈岚那儿告了一道黑状,可沈岚会不会信?信又会信多少?她心里没底,还得亲自走一趟才安心。
从静海坐船到达姜家滩时,已经到了黄昏时候,村落里炊烟四起。
赵永忠原打算探望过岳父岳母后就直奔老赵家,却被赵四娘以天色太晚为由拦了下来。最后父女俩商定,今晚就留在姜家滩,明日一早再回老赵家。
不过赵四娘拦着他爹不让走,却让姜华去镇上把赵永孝请过来,想了想,又让他找个借口把赵二郎也叫过来。
这会儿正是晚饭时分,劳作了一天的姜家人都已经归家,就连寄居在姜家的杨家人听说赵四娘父女来了,也过来凑热闹。一时间。姜家的堂屋里头围满了人。
“在外乡过活可有多不容易啊!居然还记挂着我这个老头子,真真是孝顺的好孩子啊!”杨老爷子看着两套针脚绵密的秋衫,点头笑道。
“正合用!真真是贴心的好孩子。”杨老爷子的大儿媳妇廖氏拄着新拐杖走了两步,一脸感激道。
“这么好的料子。还是在城里买的,得费不少钱吧?哎呀,这可怎么好呢?”杨老爷子的大孙媳妇何氏小心地摸了摸给她那块衣料,满脸喜悦道。
杨氏面有得色,笑眯眯地劝道:“这有啥?这是四娘家的心意。你就安心拿着。”
说罢,杨氏又将一只木匣打开,朝杨二喜姐妹俩招了招手,笑道:“这盒子绢花是你姨特地捎给你们姐妹的,可是城里头卖得最好的样子,快过来瞧瞧。”
不得不说,赵四娘家想得挺周全。这回回乡,她家不仅给姜老爷子夫妇准备了丰厚的节礼,就连杨老爷子等杨家的亲戚也顾到了,给他们每个人都备了份合适的礼物。
说话间。手脚麻利的姜月娥就把饭摆好了,招呼大家赶紧入座。
为了招待难得回来一趟的赵永忠父女,勤俭持家的杨氏破例让姜月娥加了好几道油水十足的肉菜,还把平日里舍不得喝的烧刀子也拿了出来。←→
好酒好菜加上好话题,堂屋里的氛围格外火热,说笑声几乎没有断过。
就在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时,姜华带着赵永孝叔侄回来了,紧随其后的还有张和泉。
赵四娘知道轻松的氛围到此为止,下面不得不开始沉重的话题了。
那厢好客的姜老爷子正招待赵永孝叔侄和张和泉入席,这厢赵四娘用不低地声音很突兀地问道:“爹。你还记得袁家的小姑娘说过,她以前的主人家有多么狠毒吗?”
赵永忠一愣,过了片刻,方才答道:“嗯。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肖家吧!又是在老家杀人放火,又是在边城仗势欺人,就连来了咱姜家滩也不肯安生,无缘无故地就打了袁家那孩子一顿,差点儿打出了个好歹来。那都是些啥人啊?”
赵四娘点了点头。正要说话,一旁的杨老太爷忽然接口道:“肖家?还在边城待过?难不成……他家是不是有个叫肖守安的浪荡子啊?”
赵四娘眨眨眼,忙问道:“正是他家!太爷爷,您认得他们?”
杨老太爷登时激动起来,拔高声调道:“认得!怎么不认得?他们就算化成灰我都认得!哼,这个肖家仗着家里有钱,可没少祸害乡亲们。”
杨老太爷的大孙子杨久平也愤愤道:“咱家附近有户姓毛的人家,他家的顶梁柱就是死在肖守安手里的!”
赵四娘心道,这真是刚瞌睡了就有人送上枕头。她正愁光凭自己嘴说恐怕没法子让她爹感受到肖家人有多恶毒,不想杨家人居然站了出来指证,这下就更有说服力了。
于是她忙让杨家人详细说说肖家是如何为祸乡里的。
话说杨家定居边城多年,虽没能够积下什么家财,却靠着勤劳肯干开出了十几亩荒地。忽然有一天肖家发话说,自家要买下包括杨家田地在内的一大片土地。土地乃农民之本,杨家当然不肯随便卖掉。退一万步讲,就算要卖,也得要他肖家出个合理的价钱才能卖。杨家手上的土地多年前虽是荒地,但经过多年的精心耕种已经算得上中田,可肖家只肯按下田的价格来算,这让杨家如何能答应?
谁知这时杨久平的父亲得了重病,急需要一大笔诊疗费。爱子心切的杨老太爷为了给长子筹钱治病,不顾家中其他人的阻拦,硬是把田地卖给了肖家。尽管后来杨久平的父亲还是撒手人寰,可杨家也算是因祸得福,躲过了一劫。
原来由于肖家给价太低,不只是杨家不肯卖地,附近还有好多人家也不肯答应。饶是肖家软硬兼施,最后还是有五六户人家咬牙不应。就在这时,那几户人家中态度最坚决的毛家,他家的顶梁柱毛大柱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遇到了一伙匪徒,被人救回来的时候就剩下了一口气。毛家人见状忙去县衙报案,可衙门却迟迟不肯派人来调查案情,一直拖到三天后毛大柱咽了气后,捕快才上门看了一眼。
其实毛大柱硬是撑了三天才过世,这期间也偶有意识清醒的时候,他对身边人说过打他的人当中就有肖守安。听到这话的可不止他的家人,就连前去探病的杨久平也亲耳听到过。然而,这人一死就成了死无对证,再看那官府的反应,大伙儿哪里还有不明白的?这官司注定不会有结果,毛大柱只能是含冤而死了。(未完待续。)
赵四娘家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就怕万一
,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这也是没个镜子,赵四娘没法见着自个儿那副胡吹大气的模样。←→就她那小样,活似一个在天桥上卖狗皮膏药的。
偏偏姜荷莲子还就对她的说辞深信不疑了,真把她口中的黄花蒿当做了救命的仙丹。
原来,前世时疟疾这种顽疾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每年都有大量百姓死于此病。直到普渡寺的慈惠大师冒着被朝廷治罪的危险悄悄下海,乘船远赴异国,带回一种名为“金鸡纳树”的树皮,方才使得到处肆虐的疟疾得到了有效控制。
姜荷莲子一直觉得,能够辗转找到这种活人无数的神药实属万民之幸。不过,非要历经艰险漂洋过海才能寻着吗?这种恰好对症的药海外蛮荒之地有,那我地广物博的中土就一定没有吗?或许也是有的吧,只是我们没有找到罢了。
正是由于潜意识里有着这样的信念,当听赵四娘说北岸的什么蒿草能治疟疾,姜荷莲子也不多想,立即就信了。←→
此时的姜荷莲子怎么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在原地转了五六圈后方才站定,握着赵四娘的手说道:“四娘,你能给我十斤药粉吗?不,路途太远,恐有闪失,你还是给我二十斤吧?好吗?我有急用。”
“当然可以,全给你也成啊!反正瘟疫要到明年夏天才会发生,不是吗?”赵四娘奇道:“那你现在要药粉做什么呢?”
“我想给我的外公一家捎过去。”姜荷莲子不再隐瞒,如实说道。
“你外公家?咦,他们不是被流放了吗?怎么,你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啦?”赵四娘问道。
“前世时我曾打听过我外公一家的消息,知道他们被流放去了晋州治下的胡逗洲。只是等我派人去接他们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早就……我记得裴家祖籍晋州平江,那儿离胡逗洲不远,便请裴小姐替我打听他们的消息。不巧的是,前些日子裴小姐就启程去了燕京。不过她人相当不错,始终没忘了我的请托。”姜荷莲子将藏在衣袖里的书信取出来。递给赵四娘道:“这是今早她派人送来的书信。信里说,我外公一家到了胡逗洲后就落籍成了军户,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可还是能勉强过下去的。甚至我那一直没有怀上孩子的舅母还在那儿生了个儿子。信里还说,裴小姐吩咐她派去的人给我外公一家送了十两银子,此外还让人递上了她家的帖子,交代那儿的县令好生照拂我外公他们。”
赵四娘闻言,惊奇不已。不由得叹道:“看不出来这位裴小姐,还真是位值得托付之人呐!”
切!那姓裴的丫头可不是个好相与的,姜荷莲子能哄得那丫头心甘情愿地替她办事儿,也不知道费了多少水磨的工夫呢!
不知为何,赵四娘就是看不惯那位跋扈的裴小姐,忍不住腹诽一番。不过这番话她也只能在肚子翻滚翻滚了,那丫头现在可是姜荷莲子的大恩人,万不好在她面前说这些不中听的。
果然,姜荷莲子坚定地说道:“裴小姐的这份情,我铭记于心。他日裴家……总之。我定会补报一二。”
“只是想要救我外公一家,不让他们像前世一样……光有银子,光靠照拂,怕是还不够。”话到此处,姜荷莲子再也忍耐不住,泪水涟涟道:“他们没有被繁重的劳作压垮,却被该死的疟疾害死了呀!一个、一个都没留呀!在慈惠大师寻回异种树皮之前,他们就死了,都死了,就连我那刚出生不久的小侄儿也没有留住。”
姜荷莲子越说越控制不住情绪。最终忍不住手指南方骂道:“今上无道,弑弟杀父不算,就连嫡亲的侄儿也不放过。就为了防殿下回来报仇,禁了那劳什子的海。害得海外良方进不来,害死了多少黎庶……”
我滴个乖乖!
这可不是在自个儿家里,现在咱是在经营着的春华楼里呢!虽说这会儿时辰尚早,还不曾有客人光顾三楼,可保不准这话就给外人听去了,那还了得!
赵四娘忙抱住情绪激动不已的姜荷莲子。想捂住她的嘴,奈何她这副小身板不过才十一岁,要挡住年近二十的姜荷莲子,未免有些力不从心。
无奈之下,赵四娘只得顺毛道:“那是前世啊,是前世!这辈子,你的外公外婆舅舅舅母,还有你那小侄儿都活得好好的呢!往后他们也会继续活蹦乱跳的!记住,咱有药啊!有药!”
姜荷莲子方才不过是一时火气上头,才口不择言,一番倾吐之后,加上赵四娘的好言劝慰,她立刻冷静了下来,绝口不再提对现任皇帝的不满,转而考虑起更为现实的问题来。
“四娘,我想向你借个人。”几经思索之后,姜荷莲子开口道。
“借人?”赵四娘眨眨眼,好奇道。
姜荷莲子点头道:“正是。晋州总的来说还算富庶,治下的胡逗洲虽聚集着很多流人,听说倒也安居乐业,民风还算淳朴,去那儿不必担心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只是晋州实在不近,没有特殊渠道,咱们平民百姓来回一趟少说也得要两个月的时间。我想尽快把药送过去,可我娘有孕在身,自然不好让叔叔离开此地那么长的时间,而且……”
元国的瘟疫发生在明年,巧合的是,万里之外的胡逗洲那儿的瘟疫也始于明年。前世听说外公一家的死讯后,她只觉得天旋地转,实在提不起勇气询问关于他们之死的细节。故而,她只是模糊记得外公一家好像没能撑到那年的冬天。据此推断,今冬他们应当会安然无恙的。
然而,万一记忆有偏差呢?万一不是明年冬天,而是在今冬就……虽然这一世老天待她不薄,给了她重生的机会,相信不会再像前世那样残忍对待。只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她不想让她娘有任何得知噩耗的可能。特别是,她娘还有孕在身,经不起任何打击。
姜荷莲子咬唇道:“在我把药送过去,确定外公他们确实安好之前,我还不想让我娘知道。”(未完待续。)
赵四娘家 第一百八十章 借他一用
,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这也是没个镜子,赵四娘没法见着自个儿那副胡吹大气的模样。就她那小样,活似一个在天桥上卖狗皮膏药的。
偏偏姜荷莲子还就对她的说辞深信不疑了,真把她口中的黄花蒿当做了救命的仙丹。
原来,前世时疟疾这种顽疾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每年都有大量百姓死于此病。直到普渡寺的慈惠大师冒着被朝廷治罪的危险悄悄下海,乘船远赴异国,带回一种名为“金鸡纳树”的树皮,方才使得到处肆虐的疟疾得到了有效控制。
姜荷莲子一直觉得,能够辗转找到这种活人无数的神药实属万民之幸。不过,非要历经艰险漂洋过海才能寻着吗?这种恰好对症的药海外蛮荒之地有,那我地广物博的中土就一定没有吗?或许也是有的吧,只是我们没有找到罢了。
正是由于潜意识里有着这样的信念,当听赵四娘说北岸的什么蒿草能治疟疾,姜荷莲子也不多想,立即就信了。
此时的姜荷莲子怎么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在原地转了五六圈后方才站定,握着赵四娘的手说道:“四娘,你能给我十斤药粉吗?不,路途太远,恐有闪失,你还是给我二十斤吧?好吗?我有急用。”
“当然可以,全给你也成啊!反正瘟疫要到明年夏天才会发生,不是吗?”赵四娘奇道:“那你现在要药粉做什么呢?”
“我想给我的外公一家捎过去。”姜荷莲子不再隐瞒,如实说道。
“你外公家?咦,他们不是被流放了吗?怎么,你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啦?”赵四娘问道。
“前世时我曾打听过我外公一家的消息,知道他们被流放去了晋州治下的胡逗洲。只是等我派人去接他们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早就……我记得裴家祖籍晋州平江,那儿离胡逗洲不远,便请裴小姐替我打听他们的消息。毕竟胡逗洲说大不大,说小可也不小,要在人海茫茫中寻到我外公一家的踪迹。凭我现在的力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依靠在晋江当地有相当影响的裴家了。可不巧的是,前些日子裴小姐就启程去了燕京。不过她人相当不错,始终没忘了我的请托。”姜荷莲子将藏在衣袖里的书信取出来。递给赵四娘道:“这是今早她派人送来的书信。信里说,我外公一家到了胡逗洲后就落籍成了军户,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可还是能勉强过下去的,甚至我那一直没有怀上孩子的舅母还在那儿生了个儿子。信里还说。裴小姐吩咐她派去的人给我外公一家送了十两银子,此外还让人递上了她家的帖子,交代那儿的县令好生照拂我外公他们。”
赵四娘闻言,惊奇不已,不由得叹道:“看不出来这位裴小姐,还真是位值得托付之人呐!”
切!那姓裴的丫头可不是个好相与的,姜荷莲子能哄得那丫头心甘情愿地替她办事儿,也不知道费了多少水磨的工夫呢!
不知为何,赵四娘就是看不惯那位跋扈的裴小姐,忍不住腹诽一番。不过这番话她也只能在肚子翻滚翻滚了。那丫头现在可是姜荷莲子的大恩人,万不好在她面前说这些不中听的。
果然,姜荷莲子坚定地说道:“裴小姐的这份情,我铭记于心。他日裴家……总之,我定会补报一二。”
“只是想要救我外公一家,不让他们像前世一样……光有银子,光靠照拂,怕是还不够。”话到此处,姜荷莲子再也忍耐不住,泪水涟涟道:“他们没有被繁重的劳作压垮。却被该死的疟疾害死了呀!一个、一个都没留呀!在慈惠大师寻回异种树皮之前,他们就死了,都死了,就连我那刚出生不久的小侄儿也没有留住。”
姜荷莲子越说越控制不住情绪。最终忍不住手指南方骂道:“今上无道,弑弟杀父不算,就连嫡亲的侄儿也不放过。就为了防殿下回来报仇,禁了那劳什子的海,害得海外良方进不来,害死了多少黎庶……”
我滴个乖乖!
这可不是在自个儿家里。现在咱是在经营着的春华楼里呢!虽说这会儿时辰尚早,还不曾有客人光顾三楼,可保不准这话就给外人听去了,那还了得!
赵四娘忙抱住情绪激动不已的姜荷莲子,想捂住她的嘴,奈何她这副小身板不过才十一岁,要挡住年近二十的姜荷莲子,未免有些力不从心。
无奈之下,赵四娘只得顺毛道:“那是前世啊,是前世!这辈子,你的外公外婆舅舅舅母,还有你那小侄儿都活得好好的呢!往后他们也会继续活蹦乱跳的!记住,咱有药啊!有药!”
姜荷莲子方才不过是一时火气上头,才口不择言,一番倾吐之后,加上赵四娘的好言劝慰,她立刻冷静了下来,绝口不再提对现任皇帝的不满,转而考虑起更为现实的问题来。
“四娘,我想向你借个人。”几经思索之后,姜荷莲子开口道。
“借人?”赵四娘眨眨眼,好奇道。
姜荷莲子点头道:“正是。晋州和幽州之间虽然还隔着个云州,但两地之间修有官道,听说路上还算太平。再有晋州总的来说还算富庶,治下的胡逗洲虽聚集着很多流人,听说倒也安居乐业,民风还算淳朴。所以,去那儿倒不必担心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只是晋州实在不近,没有特殊渠道,咱们平民百姓来回一趟少说也得要两个月的时间。我想尽快把药送过去,可我娘有孕在身,自然不好让叔叔离开此地那么长的时间,而且……”
元国的瘟疫发生在明年,巧合的是,万里之外的胡逗洲那儿的瘟疫也始于明年。前世听说外公一家的死讯后,她只觉得天旋地转,实在提不起勇气询问关于他们之死的细节。故而,她只是模糊记得外公一家好像没能撑到那年的冬天。据此推断,今冬他们应当会安然无恙的。(未完待续。)
赵四娘家 第一百八十一章 真金白银
,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前世里,因为少年时受过太多苦楚,姜荷莲子不到三十岁便百病缠身。日理万机的他曾为她四处延请名医,归素也是其中之一。尽管面前的少女如今还尚显青涩,其温柔婉约的形容和日后淡然冷漠的归素大为不同,但眉眼却是错不了的,确是归素本人无疑。
据姜荷莲子所想,久居燕京的归素千里迢迢跑来幽州,还选中寂寂无闻的春华堂来买东西,这里面可不是一个“巧”字能够说得清的。只怕买东西是假,应该是打听出自家和赵四娘家关系极好,想借自家来搭上赵四娘是真。对了,在她的记忆里,归素身怀绝顶医术不错,至于有没有医者的仁心那就是个疑问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归素绝非古道热肠之人,很难想象淡漠的她会热心到出手救护路人。之前她在城南引起轰动,极有可能是为了迅速扬名,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引起赵四娘的注意。
思及至此,在归素一语道出尚未显怀的宋氏已经怀孕三个月后,姜荷莲子便很上道地恭维起归素目光敏锐来。听她自称姓归后,姜荷莲子适时地显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来,忙问她是不是就是坊间流传的那位女神医。在得到肯定的回复后,姜荷莲子便老实不客气地请她帮忙看诊。
结果正如她所料想的那般,归素一口答应下来,并为她娘开出了精妙的方子。不仅如此,临行前她甚至还报出了自己的住址,说是她娘若有任何不适都可以前去看诊。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归素就差没摇着小旗呐喊“来吧,来吧,随时欢迎!”了。
既然如此,受人恩惠的姜荷莲子也不好意思辜负了人家的美意,第二天便尽心尽力地过来要把赵四娘给忽悠过去。没想到她话才说到一半,还没把准备好的说辞拿出来,赵三娘这个神助攻就出现了。
这事儿。成了。
一直围着灶台打转的姜氏一听说有神医,还专攻妇科,连围裙都忘了取下来就拉着赵三娘跑了过来。急急忙忙和姜荷莲子她俩汇合后,就迫不及待地冲向归素所在之处。
归素如今住在她的外祖家。也就是城西的韩府。听说在前朝的时候,韩家曾经有多名子弟进士及第,其中最出众者官至尚书。由于年代有些久远,无从得知传闻是否属实。不过从韩府那精致讲究的府邸来看,说不定还真有这么一回事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