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来来来,雨宁雨多,快来尝尝小堂叔新买的荔枝。”
李雨宁见到李君阁,赶紧跑过来,抱着李君阁直跳,说道:“小堂叔你好久没回来了!我想死你了!”
雨多跟在后面,喊了一声:“小堂叔。”却显得有点害羞。
李君阁将两人书包取下来,说道:“赶紧去洗手,洗完出来吃荔枝,哎哟你们俩的书包可够沉的。”
完后又对后厨喊到:“大堂哥,大堂嫂,刘三娃王胖子,先歇一会,赶紧出来尝尝新。”
大堂嫂先出来,手还在围裙上擦着,说道:“你买啥了一惊一乍的,哟,这荔枝怎么这么大个!”
大堂哥也出来了,看着荔枝道:“这还没熟透吧?咋不红呢?而且夹川荔枝这得还有个把月才出来吧。”
李君阁说道:“我这也不知道啊,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在卖,就这么点,我给包圆了。”
这是大家都出来了,李雨宁跟李雨多也蹦跳着出来,嘴里喊道:“吃荔枝了!吃荔枝了!哟,这个荔枝好大啊。”
大堂嫂先剥了一个给李雨多,反倒叫自家儿子自己剥,然后自己也剥了一颗。
大堂哥先吃上了,咬了一口,说道:“这荔枝好吃啊,比家里的味道好呢。”
大堂嫂也尝了一下,说道:“好细嫩啊,还又香又甜,没什么酸味,还真没见过这品种啊。”
李雨宁在那里直蹦,喊到:“小堂叔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荔枝了!”
大堂嫂心细,忙问道:“皮娃,你这几斤荔枝多少钱买的啊?”
这话问得是有原因的,夹川县部分极品荔枝能卖到两三百一斤,最夸张的能上千,如果桌上这些荔枝是那种极品的话,这几斤价格就不得了了,如果李君阁这样花钱,大堂嫂就要过问了,长嫂如母嘛。
李君阁连忙说道:“大嫂你放心,我就在街边上一个老农那里买的,也不知他哪里弄来的,给了十块钱一斤。”
大堂哥说道:“那这可是捡着了!又一次我给书记家儿媳妇送鸡汤,人家给过我几颗黛绿,说是几百一斤的呢,我看都比不上这个。”
李君阁笑道:“真的吗?要是大家都觉得这个好,那待会把核都给我,我拿回家种起来。”
李雨宁又高兴得跳了起来:“那太好了!这样每年都有这种荔枝吃了!”
大堂嫂在他脑袋上一拍,说道:“你这憨娃,坐种荔枝从入土到挂果得十年呢!到时候你妈都老了。”
李雨宁愁眉苦脸的道:“这么久啊?!”又算了一下,说道:“哇塞!到时候我都二十四了!雨多你也二十了!”
大堂嫂说道:“少废话,赶紧吃完,上楼做作业去!”
李君阁笑道:“那也不一定,这品种也不能莫名其妙的冒出来,说不定过两年就遍地都是了。”
几斤荔枝说起来不少,但是架不住个头大,一个都一二两了,分下来每人都十颗不到,不一会就吃完了。
李君阁将果核收起来,就到晚饭时节了,于是将围裙裹起来,又在店里充当小二。
当晚来到医院,才发现王晓松的父母也终于从外地赶来了,李君阁也算松了口气,娃子爸妈到了,自己也可以算是交差了。
王晓松的老爸叫王庆国,在宜州跟着人家跑船,老婆朱凡梅,也跟着在船上做饭。
李君阁进来时,朱凡梅正抱着王晓松哭得跟个泪人似的,王庆国也在旁边拉着药师叔的手直掉泪。
王晓松自己倒还好,自己爸妈回来了,情绪明显比前几天高兴。
见到李君阁进来,王庆国就要拉着他给小松拜保保。
保保就是干爹,这也是老习俗了,小孩子怕难养,一般要找一个干爹,俗话叫“拉保保”,按王庆国的话说,王晓松的命是李君阁给捞回来的,这份恩情得记着,那今后小松就算是李君阁的半个儿子了。
李君阁连连推辞,说道:“庆国哥,这个不合适,我连婚都还没结呢。”
王庆国说道:“没结婚当干爹的多了去了,再说你二皮有学识,又见过世面,我这也是给小松拉一个靠山,以后少不得还要你操心。”
药师叔也说道:“我这个干爷爷也都认了,你这个干爹我看也当得起。”
李君阁对王庆国说道:“庆国哥,你都这样说了,这个干爹我要是不认,那就是看不起人了,那行,我问问小松愿意不。”
王晓松躺在病床上,开心的笑着,说道:“干爹!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乖,不会给你丢脸的!”
李君阁摸着他的脑袋,笑着说道:“你啊,就是太乖太懂事了!”
正说着,蜀都日报的记者汪雪来了,于是几人又开始接受采访。
弄完这些,李君阁跟药师叔就准备离开,王庆国两口子要送,几人又在门口推让了半天,王庆国把朱凡梅留下来照顾小松,自己送几人人出来。
一路上,李君阁问王庆国今后的打算。
王庆国感叹道:“这回真是把我给吓着了,晓松虽然懂事,但是毕竟还是十一岁的娃子,我们两口子这回是不准备出去了,唉,还是回来接着种地吧。”
药师叔也叹道:“过几年再出去也好,娃子没爸妈守着,真是让人不放心啊。”
王庆国叹道:“就是学了几年的船把式,这下有要荒了。”
药师叔跟李君阁又安慰王庆国还是孩子要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才在医院门口跟王庆国告别。
第二天送药师叔到了码头,见第一次洪峰已经过去了,水退了好大一截,近水的岸边全是厚厚的稀泥。
石阶倒是清理出来了,五表叔石保全守在铁皮船上看着工人上货。
见两人过来,石保全说道:“趁洪峰下去赶紧过来拉点,今天的货有点多了,可不敢上人了。”接着说道:“不过那边有口大船,是给盘鳌乡运抗洪物资的,我看空着大半,船老大我认识,都给他交代清楚了,你们去找他吧。”
两人又去找那边船老大,船老大是一个大汉,名叫董玉坤,是个四十郎当的大汉,一脸的络腮胡子,摆了一会龙门阵就算混熟了,李君阁将药师叔托付给他,自个又回县城里去。
晃荡到了下午快下班,李君阁给王从军和朱朝安打电话,约他们出来吃饭。
三人约在一家夜啤酒碰头。
李君阁叫了一大堆的卤味小龙虾田螺之类,又叫了毛豆花生藕丁之类几个素菜,加上一箱子啤酒,等着他们来。
不一会两人来了,朱朝安还带着一个漂亮的姑娘,还穿着制服套裙,看样子是刚下班就直接被拉过来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十章 畅谈
李君阁站起来,撩开两人直接握着姑娘的手直晃荡,说道:“你肯定就是我们家小美了,哎哟这么漂亮一枝鲜花怎么就被猪儿虫给啃了呢,幸会幸会,我叫李君阁,翩翩君子的君,蓬莱仙阁的阁。”
朱朝安赶紧将李君阁的手打下来,嚷嚷道:“干啥呢干啥呢!我看你是伪君子的君,那啥……倒霉阁的阁。小美别理他,这人就是一个二皮,你就叫他二皮得了。”
小美掩嘴偷笑,说道:“二皮哥,我可是听朝安说过多次了,这还是第一次见。”
李君阁招呼两人坐了下来,打开几瓶啤酒,说道:“来,我们边吃边聊。”
几人各自喝过一瓶啤酒,李君阁对王从军说道:“八婆,上次在家里你跟我说过李家沟承包的事情,再跟我细说说呗。”
王从军横了他一眼,说道:“咋的,昨天在书记面前夸海口说回乡自主创业,这还真来劲了?”
朱朝安连忙打听啥事,王从军笑着把昨天李君阁送锦旗的事情又跟他说了一遍。
朱朝安笑道:“回来休息就休息呗,还自主创业,你李家沟那地方那么闭塞,除了风景好点,空气好点还有啥?”
李君阁冷笑道:“还有虫子多啊,我这次回去就把麦冬地里的虫子都灭了!”
朱朝安赶紧陪笑道:“哎哟哥哥你可别!”一边给李君阁猛使眼色,意思是别让他透出口风,萤火虫海可是他给小美准备的惊喜,然后说道:“我的意思是说你还不如到我公司来干,保证不会亏待哥哥你!”
李君阁说道:“不是那个意思,这不那边荔枝马上就要大收了嘛,这东西要是运不出来那卖谁去?一棵树就是三四千块钱的产出呢,盘鳌乡的荔枝树少说几千棵吧!这可是乡亲们千万级别的家底啊。”
荔枝越晚熟越贵,盘鳌乡的荔枝几乎是全国最晚,均价都在八元以上一斤,平均一棵树四百斤算,那几千棵树就是一两千万了。
像李君阁家门口那几棵二十多年的老树,今年挂果起码每棵六七百斤,后山上一亩多地二十来棵半老的,那每棵也是四百斤的量,也就是说,李君阁家的荔枝要是卖不出去,那今年起码要少小十万的收成。
如果天时不好那还就算了,明明丰收却卖不出去,这是整个盘鳌乡不能承受之重。
王从军说道:“其实这事情也不是不可以操作的,要操作好了,可能还有得赚。”
李君阁说道:“还有这好事?那你说来听听。”
王从军说道:“这三百万是有承包期的,县里初步意思是十年,既然承包期是十年,那这三百万就不用一次付清,我估摸着第一次得一百五十万左右。这就少了一百五十万了。”
“然后可以成立一个水产公司,理论上,你承包五溪河段后,李家沟,不,盘鳌乡往上,拦网一拦,这五溪河上游就是你说了算了,几个溪里的水产咋的也得捞它十万斤吧?这还不是一把就赚回来了?”
李君阁说道:“趁早别打这主意,除非我上河李家不在李家沟呆了,那拆迁成本更高!”
王从军又道:“如果开源不太好开,那就只有从其它地方找补,十斤荔枝收一块钱运费,一年也能捞几万块钱回来,平时的运营费用也就拉平了。加上拉拉客拉拉货,一年十来万是可以的。不过这船的配置就不能高了,只能搞搞县里船厂的最低配置,三十来万吧。五年船就能回本。”
朱朝安说道:“这种船虽然配置差了,但是皮实,直接找个沙子滩,冲上去甩两块跳板搭起,连趸船都省了。”
王从军说道:“哦对,趸船还几十万呢,这也省了一大兴奋地说道:“当然有兴趣!我上河李家的规矩,讲究存而不论,慎终追远,不兴这些迷信!明天我们就去看看。”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十一章 买船
第二天一早,李君阁就跟王从军坐车到了县政府,王从军昨晚已经先给县长秘书打过了电话,因此直接开车过去。
路上,王从军问李君阁:“二皮,你想好咋跟县长汇报没?”。
李君阁一拍自己手里的公文包,说道:“放心,都准备好了。”
昨晚李君阁回家,拿着一摞纸跟笔,直接进入了空间的小岛上,在那里精雕细琢,数易其稿,这才弄出一本关于五溪河承包的意向书,里面包括了李家沟的环境气候,人文历史,乡约民俗,传统作物,物种分布,以及初步规划和发展展望。都快成一本书了。
然后还附列了自己希望得到的扶持帮助以及需要联系的相关各类手续和证件,希望意向书打动薛县长之后,能顺利的办理下来。
这些东西一晚上是无论如何准备不下来的,不过李君阁有空间神器,呆在岛上搞了两个星期,才完成了这份意向书。
岛上两星期也就外面一小时而已,他还有大把的时间休息。
见到薛县长,李君阁将自己的意向书递了上去。
王从军道:“薛县长,这是李家沟村村民王从军,也是我同学,刚从渝州市回来,听说我们有意将五溪河承包出去,因此来了解下情况。”
薛县长说道:“这小同志我们知道嘛,前天给水上派出所送锦旗那位!”
秘书给两人泡上茶,薛县长打开意向书,首先就被一手手写的楷体字吸引了:“哟!小李啊,这是你手写的?”
李君阁说道:“是的,还请薛县长过过目。”
薛县长只能大致的翻了翻,就这也用了半个多小时,然后招呼秘书道:“去,复印一套,留下来我细细看。”
然后又赞赏地对李君阁点点头,说道:“老话说,字是打门锤,现在你们是用不着了,我跟你们这么大那会儿,给老县长当秘书,什么会议议程记录之类全凭手写,连文件都是蜡刻纸上写的,看到小李这份东西,真是感慨良多啊。不错,真的很不错,内容很实在,小李你花了很大心思吧?”
李君阁连忙谦逊道:“薛县长您过奖了,不知道您知不知道李家沟的李良储同志,那是我四爷爷,我这字还是打小跟他练的。”
心里想道:“这不是空间里没电嘛,要不然我也不用费这劲!”
薛县长说道:“那可是我夹川县出去的老干部啊,春节我还去看望过他呢,李老的身体还好吧?”
李君阁说道:“四爷爷身体可好呢,他最近准备撰写我们李家的家史,我也一直从旁协助,这份意向书里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平时收集整理的。”
薛县长感慨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李老这是一直没有忘记家乡的发展啊。”
然后又对李君阁说道:“这个事情呢,我这里大致是同意的,不过你这意向书写得规制太宏大了,简直就是盘鳌乡的十年发展规划啊。我的建议是这样,我们先别慌着搞得高大全,一口气成立几家公司,这也分摊了你过多的精力。干脆先成立一个农业发展公司,业务范围可以先将你提到的那些都包括进去,如果刚开始力有不及,也可以只先发展一部分嘛,其它的我看可以慢慢的来,你说是不?”
这话就有点交浅言深的味道,有点像长辈关心晚辈的意思了。
李君阁连忙站起来到:“薛县长说得太对了,我这是有点好高骛远了,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一步步地来。”
薛县长招呼他重新坐下,说道:“你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也可以一并提出来,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的便利,我们都是可以提供的,现在当务之急,还是打通盘鳌乡的水路,不让乡亲们吃亏。”
李君阁赶紧抽出一份资料说道:“薛县长,您看,我拟了一份清单,上面都是需要办理的证件之类的,如果您能酌情关照一下,那就太好了。”
薛县长结果来一看,噗呲一声笑了,看着他揶揄地说道:“渝州呆过的大学生,真是心大啊!”
王从军一看,上面列了林林总总十几个条目,除了食品餐饮航运那些意料之中的证件外,居然连野生动植物的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采集,运输等证件也包含其中。
李君阁急忙解释到:“我们会以驯养繁殖保护为主,绝对不会打着驯养的旗号干破坏野生生态资源那种事情的。”
薛县长说道:“这个我还真不担心,你李家沟的的乡亲把山水保护得那么好,你要是敢乱来,老乡们不会放过你的。”
李君阁竖起大拇指,说道:“还是薛县长了解我们那里的民情。”
薛县长拿起钢笔在纸上划掉两项,说道:“这两个我看就算了吧,现在挺敏感的,你这堆东西好些还要经过市里省里同意,就不要节外生枝了。”
李君阁一看划掉的是猎枪证和持枪证,不好意思的抠着脑门芯子,嘿嘿笑道:“笔误,这个纯属笔误,就按薛县长的意思办。”
薛县长哈哈大笑,也没有跟他较真,说道:“那行,那你回去跟乡里将承包协议谈好,原则上县里同意通过。还有,你这些证件,好多还要通过考试培训,事先说好,这个我可不能给你开绿灯,能不能拿下这些证件,全凭你本事!”
李君阁抠着脑门芯子,说道:“那哪能呢,这已经太感谢薛县长了,不过我好歹读过大学的,死记硬背就是我的基本功。”
薛县长笑道:“有信心就好。”
李君阁道:“那您忙着,我们这就告辞了,下午还得去看船,时间不等人啊。”
两人告辞出来,又约上朱朝安,三人随便找个地方对付了一顿中饭,就又赶去县里造船厂。
朱朝安一指江滩上躺着的一艘船,说道:“看!我们要看的船在那边。”
李君阁跟王从军过去一看,都倒吸一口凉气,惊叹道:“我靠!这船真他么丑毙了!”
船厂的老板屁颠的跑了过来,一边跟朱朝安打着招呼,一边跟三人散烟。
几人身边停着一艘铁皮船,造型跟乌篷船差不多,不过长大了几倍,通体是钢板焊接的,有二十来米长,里外涂着红扑扑的防水漆,要多土气有多土气,中间的船舱倒是宽敞,不过空空的啥都没有,跳进去就是船底,两侧焊着两排小钢架,上面铺着一溜窄窄的木板,估计就是座位了。
人坐上去没法向着船头,只能跟对面的人隔着船舱对望。
船舱上空焊着一个钢架子。钢架子上面好歹还算搭了个玻璃纤维棚,棚子下面钉了一层木格子,估计里面是塞救生衣的空间。
整个船舱四面透风,屁股后面是一个小房间,也可以说是一个大箱子,上面开着一个大口,镶着玻璃,估计是驾驶室加轮机舱。
要是进去了俩人,都没法坐下来,那得一个站着一个蹲着。
老板是个瘦筋筋的小老头,拍着船头当当的响,说道:“小伙子,我这可是好船啊!”
李君阁都感觉无力吐槽了,说道:“这也能算好船?”
老板说道:“哪里不好啊?你看这板子,用得多厚实,动力都是潍柴的,妥妥的十八节,你再看舱体,说是二十五吨,其实五十吨都没问题。”
然后在船沿上一比划,肯定地说道:“水线最多到这里!”
李君阁看老头比划那地方离船帮也没几公分了,心想要真是这样装的话,跟别的船一错身,那浪头都得打进来,哭笑不得地说道:“我咋还是觉得我从渝州回来坐的那条好呢!”
老头也哭笑不得地说道:“老板,那条当然好啊,问题是那条不是要四百多万吗?那是人家跑蛮渝两市的高速船。你这条才三十多万,论材料我真的是业界良心了哇!”
李君阁还是觉得念头不太通达,总觉得这船跟五表叔的那条比起来,除了大出几倍,屁股后面掌舵的地方多了一个呆人的箱子之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将脑袋摇得呼噜呼噜的,李君阁说道:“你这玩意儿我看着太粗糙了,简直就是……嗨!我都不知道咋形容!”
老头说道:“这是跑乡里的船啊,跑乡里要求啥?能装皮实动力强就成了呗,你说是不?”
李君阁说道:“可这也太粗了啊,你看连船舱都没封闭起来,全敞着!”
老头说道:“那可不得敞着!你想想看,乡亲们一上船,鸡啊鹅啊的往舱里一扔,说不定还有猪啊羊啊啥的,你要封闭着,那味道谁受得了啊?”
李君阁抠着脑门芯子,这特么居然无言以对了。
老头又说道:“敞着也不用担心,你看这里。”从进舱门的地方一侧拉起一条铁链子,拉到另一侧挂到一个钩子上,说道:“这样舱里的乘客就上不来了,不就安全了嘛?”
李君阁骂人的冲动都有了,安全你个头,乡亲们又不是骡马,一根链子就挡住了?!
还是在那里呼噜呼噜摇头,说道:“你这东西我可不敢接,好家伙整个一非洲产品啊。糊弄乡亲也不是这样糊弄啊。”
突然想起一件事,说道:“不慌,你等我先打个电话。”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十二章 首航
跑到江边上,拨通王庆国的电话:“庆国哥,能抽出个个空不?我在县里船厂这儿呢,有条船不知道能不能买哇,你能来帮我看看不?”
王庆国在那边答应了,李君阁扣了电话,回来跟老板说道:“等会吧,我叫个人过来看看。你这船多少卖来着?”
老头说道:“看在朝安他爹的面子上,我就收你一个成本价吧,这船估计朝安也给你说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压我手上好久了,不过不是这船本身的问题啊,原来订货那老板就是觉得自己那条不太可靠,特意加宽加厚了的,真的是真材实料啊。”
接着说道:“唉!可惜船还没换就出事了。老板你如果诚心要,收你三十五万,三十五万你开走!”
没多一会儿王庆国就到了,跟几人打了招呼,问道:“皮娃,你说的就是这船吧?”
李君阁说道:“嗯,就这条,老板狮子大开口要三十五万,你先给我看看怎样。”
老头连忙就叫起了撞天屈,说道:“小伙子说话要讲良心啊,我真没有狮子大开口哇!”
王庆国里外里的转了几圈,又跑到后面轮机舱里面呆了半天,出来将李君阁拉倒一边说道:“这船没啥毛病吧?按理说四十万拿不下来啊。”
李君阁也低声道:“怎么会这么贵?”
王庆国说道:“这船标的是二十五吨的吨位,其实远远不止,我看都要上四十吨了,相应的动力也得跟上,你知道好多码头是按吨位收费的,还有海事那头管理费也不一样,所以你懂的,这船如果是跑运输的话,会给船老板省出一大脑门子上黑线都还未消退,说道:“这三百六十度全景视窗是少不了的。”
王从军笑道:“亲近自然,清新送风也是少不了的。”
朱朝安也想到一个,说道:“复古情怀也能安得上去吧?”
这时只听到船厂老板的声音顺着江风远远的飘来:“哎哟妈耶这船压了我大半年的资金!谢天谢地这下总算是出手了!老子以后再不造这种背时船了!”
1...1415161718...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