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李君阁笑道:“大师就在你当面,来我给你介绍,这位就是王敏材大师。这位是唐建凯唐总,我朋友的上司。”
唐建凯感觉手心有点潮湿,赶紧在裤腿上擦了两下,跟石头叔握手:“王大师,久仰久仰,恭喜您获得天工奖独立金奖,没想到这趟来李家沟能见着你,真是连番惊喜……”
王敏材笑道:“言重了,那是大家抬举,我就一乡里边的老石匠。”
唐建凯说道:“不不不,您太谦虚了。我爷爷当年参与过故宫文物西迁,带着我父亲在嘉州待过一段时间,也去过大足,对蜀州的石刻艺术念念不能忘怀。实在是太好了,我这次来要是能将您的作品带一件回去,他一定开心不已。”
石头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看这里又忙又乱,要不你们先进家里去瞧瞧?等我们将东西归置好再说?”
阿音过来说道:“二皮,这雕塑还得做个栏杆保护起来,怕孩子们攀爬。呀!小芹姐来了?”
叶小芹拉着阿音的手说道:“阿音越来越漂亮了,我们这次是来夹川考察工程项目的,先来找二皮,结果闹了这么久,还没一句说到正事上头。”
李君阁笑道:“不就是介绍薛书记和王局长给你们认识嘛,这事情简单。我们先去石坊看看,对了阿音你去跟三高叔说说,中午给我们留一桌。梁丫头也一起,这位是少基地产的唐总,他们是来考察我们夹川房地产市场的。唐总,这位是我们李家沟的直管,盘鳌乡的乡长,梁慧丽。”
少基地产的名头梁慧丽不可能不知道,大方地伸出手和唐建凯相握:“欢迎唐总来夹川,夹川现在正准备搞饮食新城,还有滨江路光彩工程,有不少好项目的。”
唐建凯从到李家沟后一直吃瘪,没人拿他当一回事,直到现在才开始有了点大投资商在小地方政府面前的感觉,拿出对官员的套路说道:“我们公司是抱着合作共赢的诚意来的,很高兴认识你。”
不过梁丫头却不走寻常路:“刚刚依达姐姐说有人想抢阿瑟的斗鱼,听她的描述,似乎就是您?”
唐建凯赶紧摆手道:“误会,完全是一个误会……”
突然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等等……啊!依达梅希安!我说为什么这么熟悉!玫瑰之吻!她怎么会在这里?!”
梁慧丽笑道:“她现在是阿音的临时助理,我还是好奇,你为什么想要阿瑟的斗鱼?”
唐建凯都快凌乱了:“呃……她太情绪化了,言谈穿着跟杂志和访谈里冰山的感觉差别好大……倒是那孩子的气质和访谈中的依达很相似……等等,那我上午的时候……是拿钱砸了梅希安和德莱恩两个家族的继承人?”
李君阁同情地拍了拍唐建凯的肩膀:“唐哥,你很不错哟,这事情拿回香港,可以吹上半年了。”
唐建凯哭笑不得:“你别闹,我现在只想怎么才能跟我父亲好好解释……”
李君阁笑道:“没事,依达姐姐很和气的,跟我们李家沟感情很好,一会坐一起吃顿饭聊上几句,什么事情都没有,走,先去看看石头叔的作品。”
唐建凯被李君阁拉着往青珉石坊里边走,心里还在打鼓,和气,和气还能叫玫瑰之吻?!
进入青珉石坊,首先吸引唐建凯的不是别的,而是观音画下方的玉雕四派大师作品。
“这……这是李大师的作品,我父亲手边有他的一枚玉印,视若性命。咦,秦刘二位的作品还好说,怎么陆大师的作品你们也有?她现在是玉雕协会会长,好久没见动手了,又是女性,更加的自重身份,她的东西可是有时间没有流到市面上了……”
李君阁说道:“哟,行家啊!你怎么对玉雕界的事情这么熟悉?”
唐建凯说道:“我爷爷是民国的金石大家,我父亲是收藏家。我嘛,嘿嘿,从小受了点熏陶……”
对李君阁拱了拱手:“这陆清依的《金风玉露》不知道王大师愿意转手不?价格绝对让他满意。”
说完又道:“今年苏派送展的《龙飞鼎》,算是脱出了苏派的传统藩篱。可惜啊,被王大师父子二人抢了风头……”
就听一个脆脆的女声说道:“二皮哥,这人是谁啊?说话这么无礼?”
李君阁苦笑着对唐建凯说道:“唐哥,你要不说后边那句,我都能给你圆回来。来来来,再给你介绍,这位是苏派的萧洒,清依大师的关门女弟子,龙飞鼎就是她的作品。他身边这位,就是《蜕》的作者,王切,我们叫他小石头。”
唐建凯一听心里头又咯噔一下,妈哟今天到底怎么了,出行不利,接二连三地得罪人。
就见小石头皱眉看了唐建凯一眼,随即跟身边的萧洒陪笑道:“洒洒别听他瞎说,你的《龙飞鼎》本来就胜我一筹,我只是占了‘内雕’的便宜而已……”
萧洒对唐建凯说道:“我师傅的《金风玉露》,我们是绝不会出手的,你死了这心吧!”
李君阁对唐建凯解释道:“人家现在是一对,金风玉露一相逢,是清依大师给最心爱小弟子的祝福,你就别多想了……”
唐建凯都快哭了,连连拱手:“实在得罪实在得罪,我不知道这一茬,萧洒姑娘你龙飞鼎格局如此大气,一定不会生气的是吧……”
说完又拉着李君阁:“二皮老弟,我这真是无心之失,你李家沟还有多少奇人一并告诉我,再这么弄下去我都不敢在李家沟说话了……”
李君阁这才打圆场:“这事情闹得,洒洒,唐哥也是喜欢你们的作品,不知者不罪,他是来买石头叔的作品的,你别生气啊……咦?你手里纸上画的什么东西?”
萧洒脸一红,赶紧将纸藏在身后:“啊?没……没什么……”
李君阁看看萧洒,又看看小石头,对小石头说道:“新作品设计?嫁妆?”
萧洒“哎呀”一声,转身就跑。
小石头赶紧喊道:“洒洒!等等我……”
说完跟着萧洒追去了,临出门的时候还转身,对李君阁贼笑了一下。
唐建凯喃喃地说道:“好好奇啊,苏工的精细加上内雕的神奇,出来的到底会是什么东西……”
李君阁说道:“你看看,就这样两位,说是大师那也得有人信啊,唐哥不怪你,不是要看山子吗?过来这边!”
众人走到柜台里边,石鹤老头一指其中一块山子说道:“这块不错,我建议就它了。”
李君阁看过去:“哎哟,这块我都没有见过,石头叔手艺又有精进啊。”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五十三章 何其相似
这个作品是一块五六百斤的巨石,富有孔洞洼穴,一般这样的石头是直接用作观赏,都不需要再用雕饰的。
不过这一块空洞较小,直接观赏的话错落感有些欠缺,显得比较单调。
如果用于雕刻,孔洞部分又使之不成材。
要出作品,就得将这些皱漏坑洼之处利用起来,这对创作者的审美和功夫都是一个更大的考校。
石头叔这个作品就是这样,皱漏之形处理成山峰,突起之处处理成出岫之云,几处单调的黄色石纹,被他处理成了云中隐藏的鳞甲,较大的一处,雕刻成了一个正对众人的浮雕龙头,须角纷然,活灵活现。
唐建凯一看之下就觉得震撼:“好!霸气!”
石鹤老头摇头赞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还与道经相合了。”
李君阁说道:“那这作品就该叫《恒峰云龙》了,我也是第一次见到石头叔利用天然镂空的石材制作雕件,这造型功夫和以前的又不一样了。”
就听石头叔在身后说道:“那是,刻过《山水同根》,雕过号鼓空腔之后,对空间形体的把握又有了一些进步,这作品我还是很满意的。”
唐建凯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王大师,这山子什么价钱?”
石头叔看了看李君阁。
李君阁说道:“这是新作品,还没有定价位,不过唐哥你既然是小芹姐带来的,又是来支援我们夹川建设,那就按给玉铺子营的价钱算吧。这山子不下五百斤,我们就按五百斤作价,也不要大石头的加成了,三元一克,材料费就是七十五万,然后按大师工是材料费的两倍算,工钱算一百五十万,总价二百二十五万,如何?”
唐建凯开心得直搓手,对李君阁说道:“这东西要在玉铺子营,开价千万,还价到五百万成交算正常,皮娃地道,这就是半卖半送了啊!”
李君阁看了一眼叶小芹,笑着说道:“小芹姐以前对我这么照顾,她的面子在我这里,值这个数!”
叶小芹完全没有想到李君阁会来这么一句,又惊又喜,自己在唐总那里的印象,这下子不知道要得到多少加分了。
当着唐建凯不好意思说啥,只笑盈盈地点个头,表示感激。
唐建凯感慨道:“我算是明白公司里为啥到现在还能时常听到有人说到你了,老弟,回去我就提请父亲,将马玉河开了!”
马玉河就是马大汉的名字,李君阁说道:“这个不至于,我都离开公司两年了,没必要再秋后算账,要不是他逼我回乡,也没有这场际遇。”
唐建凯摇头道:“这可不仅仅是为了你。他马玉河因为一己之私,让公司损失你这样的人才,我如果知情不报,就该轮到我父亲找我算账了,他不会因为我是他儿子就放过我的。”
听唐建凯这样说,李君阁也只能摇头,莫名其妙想到一句话,看苍天饶过谁!
这时阿音过来了,笑着说道:“二皮,《山水同根》摆好了,要不要看看?”
唐建凯先一步往外走,嘴里嚷嚷道:“在渝州隔了两米加玻璃,这下可要看个仔细。”
众人跟在后面往外走,这是叶小芹才有机会对李君阁说道:“二皮,谢谢!”
李君阁笑道:“以前你总给我打掩护的时候,我跟你客气过没?我们公司里的几个老朋友,不存在的!”
龙日鼓,凤月号,《山水同根》在阳光下,静静坐落在青珉石坊的大门两侧。
石头婶正拿着长长的竹鼠毛刷子在石雕上刷,这作品不单单是石头叔的心血,还有她几十年的任劳任怨无悔付出,怎么爱惜都不为过。
唐建凯蹲在石雕前认真仔细地欣赏雕刻,突然想到什么,跑到路对面篾匠叔房子的花园边上,向悬天崖那边打量了一阵,又跑回去蹲了下来。
李君阁笑道:“没看错,龙鼓的基座就是取的悬天崖的景色。”
唐建凯摸出手机来:“这个和那悬崖都得拍下来,回去给我父亲看看,巴山蜀水,他念叨了好久了……”
梁慧丽在丰年斗碗下对众人招手,宴席已经准备好了。
除了普通的九斗碗,还有李君从久长居叫刘三娃送过来的一只果香烤大雁,唐建凯是香港人,深井烧鹅的做法应该受他喜欢。
唐建凯对九斗碗赞不绝口,在渝州呆了那么久,突然吃到不辣的川菜,和粤菜异曲同工,让他对川菜的印象立马改观。
席间唐建凯又频频举酒,为老小石头祝贺,向依达和洒洒道歉,甚至还给阿瑟布菜,比李君阁这个主人还忙。
见众人都不计较的样子,唐建凯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李君阁也对这香港第二大富豪家的公子刮目相看,这人比二准刚来李家沟时那天老大他老二的样子顺眼多了,唐家的家庭教育绝对一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君阁和唐建凯越聊越入港,唐建凯也和李君阁勾肩搭背完全放松了。
等到果香烧大雁一上来,唐建凯才露出些微的纨绔气息,夹起一块放鼻尖上一过就笃定地说道:“荔枝木!出了粤港,说实话还是第一次吃到真正的荔枝木烤制的烧鹅。”
蘸了些梅子酱放到嘴里一嚼:“好!家乡的味道啊,就是这鹅肉怎么这么绵实?难怪切得比我家乡的更细一些,我都吃到了一点脆劲……古怪了,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李君阁笑道:“不是做出来的,是长出来的,这不是鹅,这是大雁。”
唐建凯抬头看着天上飞着的几个人字,拿筷子指着说道:“那些?”
李君阁点头道:“嗯,我们雁场的出品。”
唐建凯说道:“不错,这都可以算是青出于蓝了。”
说完又自失地一笑:“要是被我父亲看到这付饕餮样,又得挨骂了。”
李君阁笑道:“老爷子这么严格?”
唐建凯说道:“我家老爷子,六岁学做生意,十二岁做金铺掌柜,别人说他是天才,其实我最清楚,事业都是做出来的。”
“说起来他还跟你真像呢,你的经营理念来自于家学的《论语》,我家老爷子的经营理念来自先生教授的《大学》,‘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他奉行一生的信条。”
“和你一样,他在社会传媒方面一向保持低调,不愿接受记者采访,不愿在报刊上出头露面。数十年来,他不戴眼镜,不戴戒指、项链、手表,衣着寒酸。”
说完瞥了李君阁一眼:“不过也比起你来还是差点。”
李君阁笑着摆手:“我就一农村乡巴佬,何德何能敢于老爷子相比。”
唐建凯却认真地摇手:“不不不,你们真的很相似,听我继续比较,刚刚你说小芹面子的事情,就让我想起十年前。当时美国地产大跌,一位跟了我父亲多年的移民老伙计的女儿,写信告诉他没办法付按揭,银行要充公她的房子,我父亲立即汇了四十万美元过去,让她买下了房屋。你们都是重情重义之人。”
“我父亲还明白打工仔只靠一份薪金,收入总是有限。因此每遇到好项目,他就会想方设法选几个伙计入一次股,让他们赚到比薪金多得多的利润。”
“有的伙计一时半会儿拿不出钱,他就以私人的名义先替他们垫资。有的伙计想自己创业,只要是走正道,他也给予帮助。”
“经营方式上,我少基地产是出了名的稳健,听说你们集团至今一分贷款没有?那你比我父亲更加稳健!”
“少基地产有一个著名的‘四分原则’,就是分散、分细、分期、分层。”
“所谓‘分散’是购入土地不应集中在某一区域,而应分散于港九新界各地;‘分细’是设计住宅单位要以越小越好为原则;‘分期’是指分期付款,其目的在于更进一步减低购房者的经济压力,这是我父亲的首创;‘分层’则是在买入地盘设计规划时,就要以兴建分层住宅,哦,内地叫高层住宅为主。”
“通过‘四分原则’,少基地产推出了大量受到普通市民欢迎的住宅项目,为众多财力有限的中低收入家庭圆了安居的梦想。”
“刚刚听了梁乡长和阿音村长介绍你们集团的发展方式,租地换民宿,民宿入股集团,你们这个‘居者有其屋’的观念,跟我们集团的理念简直不谋而合,堪称神操作。我父亲知道一定会鼓掌叫好!”
“要不是清楚知道李家沟跟少基地产一毛钱关系没有,我都要怀疑是我父亲心血来潮跑来李家沟搞事情了!”
“还有就是教育,我父亲学历不高,但是非常重视教育,建中学,捐赠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港元都是以亿计,内地的教育项目,到目前为止也支援了四百多项。”
“听说你们集团承诺,李家沟和山上寨子的孩子读书,不管读到什么程度,全部由集团承担费用?要是我父亲知晓,一定会将你引为知己!”
“有机会到香港,我一定要带你去见见我父亲,你们都是一类人!真的太像了!”
既然成了朋友,李君阁见人取小名的毛病就冒出来了,李君阁说道:“哎嘛,凯子哥这么大一顶高帽送过来,这斗鱼我都不敢收钱了,得,算我给老爷子的孝敬吧!等等我怎么觉得我才是凯子……”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五十四章 附之骥尾
唐建凯哈哈大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想反悔,少来!”
李君阁勾着唐建凯的肩膀:“凯子哥,你现在老实告诉我,你堂堂唐家少爷,怎么会接手我们渝州那公司,还跑来夹川找项目?这对你们少基地产来说,芝麻都算不上吧?”
唐建凯苦笑道:“这是家里的规矩,先在总部培养,然后外放出来从一家小公司开始干起,然后能干出一番成绩,让老爷子看到,然后才说得到然后,否则,就没有然后了……”
李君阁就对着梁丫头使眼色,意思是梁高官烧冷灶的机会来了。
梁丫头信号是收到了,不过没有李君阁和阿音那样的默契,一时愣神,明白不过来。
李君阁只好自己表演:“凯子哥,夹川号称‘长江出川第一县’,你们这是要走刘皇叔入蜀的路线吗?”
唐建凯笑道:“夸张了,想当刘备入蜀,还差着张松献图啊。”
李君阁笑道:“张松太丑,孟达失节,法正倒是将就,就是短命,虽然是刘备时期唯一有谥号的大臣,陈寿以曹操帐下程昱和郭嘉比之,可还是不划算……”
说完晃晃脑袋:“得,这比喻真不怎么样,下午我们还是先去见见薛书记和王局长,把前哨基地拿下再说吧!”
下午李君阁亲自陪同唐建凯和叶小芹,去夹川拜会薛书记,然后又去找了一趟王从军。
当然除了引荐之意,还得把最近开发区的工作介绍一下,让他们放心。
诸事说完,李君阁功成身退,晚上让王从军接待,自己还得先去看看篾匠叔,然后还要赶回李家沟,现在的村里很忙。
来到江边自己的店铺,就见奶奶正在收拾东西。
李君阁赶忙上前:“哟,奶奶这是咋的了?”
奶奶说道:“嗐,良子这丫头待不惯,非要回李家沟去。”
李君阁说道:“这个,家里边床都没有,回去怎么住?”
奶奶说道:“你篾匠叔找人将床都撤了,要不回去,那才真没住的了。”
李君阁笑道:“这家里的确跟篾匠叔家不一样,难怪良子婶住不惯,我先去看看小侄女再来帮你。”
上楼见到良子婶抱着桐桐,篾匠叔拿着个编织口袋往里头划拉小件,二猛带着几个兄弟在往下搬大件。
李君阁随手找来个帽子给良子婶扣上,说道:“到了中国就要依中国的规矩,女人坐月子必须的,可都是为你们好!不能受风受凉!”
说完将桐桐接过来:“来来来先给我看看,哎哟这小脸长开了呢。”
良子不好意思地笑道:“二皮对不起,我,我还是想李家沟。”
李君阁说道:“没问题,待会上了船你就去小妹崽她们的休息舱待着,吹不到你。想回去我们就回去,李家沟人多好聊天,从没听说过李家沟有产后抑郁症什么的。”
说完又跟二猛他们打招呼:“二猛哥,每次都麻烦你,啥时候你也到李家沟玩玩啊。”
二猛挥着棒槌粗手指的大手说道:“你那地方不是我们粗人玩的,每年你给兄弟们的荔枝河鱼菜蔬肉食也不老少,我们还没说生受呢。”
李君阁也拿他没办法,只好说道:“新一季的刺梨马上下来了,那就还是老规矩,刺梨米酒给兄弟们备上!”
二猛笑道:“诶!这个才是好东西!两斤下肚,比什么山景水景都舒坦!”
将东西通过五溪一号送走,人都上了五溪二号,李君阁挥手和二猛一干兄弟道别,领着奶奶和篾匠叔上二层。
将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良子婶和小桐桐送进休息舱,李君阁扶着奶奶坐下来,这才对篾匠叔说道:“怎么样篾匠叔,当爹的感觉如何?”
篾匠叔笑得见眉不见眼:“不错不错,就是夜里睡不好,得喂上好几次。”
李君阁说道:“说得跟自己多大功劳似的,又不是你喂!”
篾匠叔说道:“也是,良子跟干娘都辛苦了,说起来还真没我什么事情。”
奶奶也笑道:“良子带得细,我也就负责洗洗涮涮,听说良子在大学里学过怎么带娃的,皮娃,阿音她是不是也学过?”
李君阁说道:“奶奶,大学里专业分得细致,良子学的是家政管理,持家那肯定是里外里的行家,阿音学的可不是这个,到时候还是得靠你老人家出马。”
奶奶开心得不行:“那我回去就把小末末的衣服被袱先置上!”
李君阁手扶脑门:“可别!这还早着呢!到时候捡桐桐剩下的都穿不完。”
篾匠叔听着休息舱里传来的笑声,说道:“都聊什么呢,我也去瞧瞧。”
李君阁一把拉住:“人家小妹崽们跟良子婶聊天你也好意思去!真是一会儿都离不得啊?赶紧坐下喝茶。”
篾匠叔还挺忐忑:“自打闺女出生以来,都还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
李君阁不由得手扶脑门:“果然不出意料,还真成了女儿奴了……”
船到李家沟,阿音已经将猛禽开过来等着了,朱朝安在旁边指挥工人从五溪一号上下货,还要将唐建凯的山子斗鱼往五溪一号上边搬。
见到一行人下船,朱朝安便跑了过来:“哎哟我这乖乖小妹妹都还没见过呢,好,长得像良子婶,给我抱抱呗?”
李君阁将他手打掉骂道:“你会抱奶娃子不就伸手!再说刚从工地上下来,一身脏,一边去,别弄脏了我小妹妹!咦?这个暑假不是得有一帮娃子叫桐桐阿姨?哎呀想着到时候美娴那表情我就觉得乐!”
安排奶奶良子婶篾匠叔坐进猛禽,李君阁和朱朝安爬上车厢,阿音将车子朝蛮溪竹坊开去。
朱朝安这时才说道:“还没找你算账呢!你老上司从渝州杀过来了?不是说好兄弟同心吗?胳膊肘怎么往外拐?老子怎么就这么贱!啥事儿都听你的,现在还要给竞争对手收拾东西屁颠屁颠地送过去,说破大天都没这道理!”
1...246247248249250...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