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李君阁一拍脑门:“嗐!忘了!”
屁颠屁颠地跑到村委和夹川联线,因为凡梅嫂子经常需要和各家银行走业务,因此常驻县城。
李君阁在县城里租了一套大办公室,由凡梅嫂子带着几个妹崽在那边处理财务。
视频会议接通,凡梅嫂子一身干练的女红无袖上装,头发随意在脑后挽了个发髻,耳畔是白金耳钉,一条细细的白金链子挂在脖子上,淡扫蛾眉薄施粉黛,眉宇间自信飞扬,一副商务精英的样子。
篾匠叔两口子,庆国哥两口子,那就是李家沟帅哥美女成功人士的招牌,是年轻新生代硌豆小雪二狗小红苗娃阿代等青年男女追赶的目标。
本来阿音也该算进去,不过由于李君阁这边一天到晚大布衣裳二布裤子,外加二不挂五的性格,严重拉低了平均分数,导致李家沟舆情自动忽略了他俩。
凡梅嫂子一边噼噼啪啪敲着键盘,眼睛都不看摄像头,只在嘴里问道:“二皮有事情吗?这边在忙着算前期投入呢,有事情快说。”
李君阁说道:“呃,是这样,我想查查公司还有多少家底。”
凡梅嫂子张口就来:“还有七亿两千三百万的样子,需要详细数字吗?”
李君阁说道:“不需要不需要,还好还好,这就还能剩点……”
凡梅嫂子眼睛一亮:“还剩什么?你又找到投资渠道了?”
李君阁赶紧挥手:“没有!好家伙还投?再投就要负债了!这不是我李家沟集团风格!”
凡梅嫂子白眼一翻:“瞎说!再投三个亿我李家沟也没有负债!”
李君阁纳闷道:“凡梅嫂子你这证是咋考的?这数学水平明显不行啊……”
凡梅嫂子愣了一下:“啥?啊我明白了,你是用简单的加减法吧?啊哈哈哈笑死我了……”
李君阁被笑得莫名其妙:“咋了?有问题?”
凡梅嫂子手捧着肚子:“哎哟笑得我肚子疼,七个亿呢我的大老板!你还以为还能当上街买菜那样?带着一百块钱一把全花了?当然是慢慢洒啦!”
“电影版《蜀山》播出后,旅游收入这块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等这两个月一过,荔枝和稻米又该发卖;接下来就是国庆长假,集团收入的旺季一到,现金池里的水就不会再减少。”
“等到再过三个月,滨河小区二期开发开始的时候,一期销售也该进行了,如果销售顺利,甚至都不需要集团再追加资金,用一期养二期就行。”
“因此我们集团虽然说是总体投资七个亿,但是加上这些时间差,实际运作中,资金池借贷相抵,也就最多减少三个亿左右。”
“至于剩下四个亿,那是作为项目风险保证金,让政府放心而已。”
“这已经不是稳健的投资策略了,堪称保守得不能再保守,甚至比国有大型银行还保守。二皮,乖,赶紧去补补财务知识吧!还有事儿没?没事我先挂了,忙着呢!”
在凡梅嫂子的娇笑声中挂断了视频,李君阁看着捂嘴偷笑的阿音抠脑门:“呵呵,这就被手下鄙视了……”
阿音嗔道:“你呀,没事瞎操心!用大伯的话说,抱鸡婆踩响杆,自己吓自己!”
李君阁突然生气道:“得意什么呀!她那证还不是我供出来的!这么多钱还不是我挣来的!下次开会,企业文化里加一条,所有员工务必要保持对老板的尊敬!”
阿音扑哧一声笑了:“哟,这就膨胀了?那你想让四爷爷尊敬还是要大伯尊敬?或者老爸老妈?或者是我?来李大老板,小女子这就给您添茶了……”
李君阁腾地一下站起来,脸都差点白了:“阿音我们先说好,以后再也不准这样突然吓人啊!”
阿音还是笑着坚持给他倒了茶,又拉他坐下:“尊敬是放心里的,嘴上说的那算啥事儿?!凡梅嫂子这是把你当亲弟弟才这样,就好像你在篾匠叔家里指手画脚,篾匠叔说你什么了吧?这是好乡情,是我们的福分。”
李君阁坐下来笑道:“我这不是感觉智商被践踏了急的吗,以前满李家沟哪儿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说完又开始没形了:“哈哈,好事儿!等需要我操心的事情越来越少,我就可以和白大大呆一起愉快地玩耍了。可怜哟,当爷爷这么久了孙子都还没去看一眼……”
阿音被李君阁的突然而来胡话整得一愣一愣的:“什么当爷爷?下河李家有亲戚生小孩了吗?”
李君阁说道:“不是,是苗娃告诉我大呆招惹了好几只母野猪,前几天下了三窝小猪……”
阿音:“……”
被没好气的阿音赶出了村委,李君阁美得都不行了,这件事情充分说明石鹤老头还是有俩刷子的,明明见底的库房,突然发现还有一多半的存粮,这上哪儿说理去?!
哎哟赶紧看看自己的新家,真真的风水宝地啊……
新家已经造好了,气派恢宏,这几天老爸老妈正喜滋滋地打扫房间,收拾屋子,准备着搬进来。
后山上李君阁还搭了一所没门的长棚屋,给自家那群山大王做家。
别墅最高处也搭了鹰架鹰棚,给麻头和金毛落窝。
白鲵在空间里享了好久的福,被李君阁放到了旁边山溪用来分水的大浅池里边。
现在的白鲵在空间里养得通色如玉,一放出来就被白大它们发现了。
老妈听到狗叫就跟去看,然后吓得不行。新家刚落宅,家里边就来了这么个玩意儿,必须请石鹤老头来断个吉凶。
石鹤来一看,哟,灵物啊!鸣凤出而周兴,黄龙现而吴起,你们这里有什么传说典故没有?
李君阁就拿眼瞅石鹤,你老头又要出什么幺蛾子?这就是一两栖动物而已!
然后赶来考察动物的唯唯就说对对对大家不要迷信,这大鲵虽然是白色有点稀奇,不过跟青蛙蛤蟆一样,都属于两栖动物。
然后盘鳌乡过来的老族叔就恍然大悟的样子,说起蛤蟆我想起来了,上次去蛤蟆洞那俩娃子,似乎提到过救他们的蛤蟆精,就是这个样子滴,同样的尺寸,同样的形状,同样的颜色!
然后大伯跟几个来看稀奇的老人就缓缓地摸着脑门,回忆起当年上河李家落成,慎清公刚搬进新家第一天,晚上读书时,便有狐狸精来投靠做丫鬟的故事……
结果当天晚上村子里就热闹了。
“听说没听说没,蛤蟆精住到皮娃新家了!”
“什么蛤蟆精!你也不怕报应!蛤蟆仙!蛤蟆大仙!今年发大水要不是它提醒,呵呵呵,白米乡一多半都遭起了,做人要晓得记恩……”
“口误口误,这皮娃硬是神了喔!新屋基一落成,就有神灵光顾啊……”
“错了!你们难道都没看出来吗?我现在看的真真的了,这娃就是天星下凡!俩灵物其实一直就跟着皮娃的,只是我们以前看不见而已!”
“那现在我们咋又看得到了喃?”
“这都想不明白,鄙视你!娃儿盘大了,出息了,老的当然就该出来享福了三!”
“经你龟儿这么一说还真有可能!你看皮娃当年干了多少熊事儿?”
“就是!烧了半匹山也!皮成这样了愣是连毛都没掉过一根!这肯定老团鱼和蛤蟆仙一直跟随左右暗中护持,要不然早都死一百回了……”
“少抢我的发现!我还记得你当年都不是这样说的,烧山那回你说这种皮娃龟儿,打死另生一个算求……”
“靠!每次摆龙门阵你都抵老子的黄!老子这不是肉眼凡胎吗,那时候咋能看得准?”
“那你现在又信了?”
“龟儿才不信!老团鱼跟谁来李家沟的?蛤蟆仙跟谁来李家沟的?鹅蛋金,那亮晶晶的鱼,青珉石,你以前见过?还有和尚,道士,怎么皮娃一回李家沟这些东西就嗖嗖地往外冒?”
“啊啊我要告你!你说石鹤道长果山师傅是东西……”
“格老子的你又抵黄!老子捶死你……”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七百零一章 水太大不好引导
第七百零一章水太大不好引导
然后就越扯越没边,越听越像真的了……
“还有还有,你看八条狗六只猪都算了,那俩老鹰,仨拜风猪儿是咋回事儿?”
“嗯……有道理,真有道理……”
“诶诶,你们说要是以后皮娃晚上读书的时候,一个女妖精妖妖娆娆地出来说要跟他做丫鬟咋整?”
“那阿音捶不死她!”
“现在是法治社会,啥子动不动来就捶死……”
“我服了你几爷子了,跟妖精讲法治,那就是个野物……”
“阿音说的,野生动物更不能乱打,好多还要保护……”
“那不得行,反了它了!阿音不能受这委屈!要真是这样,皮娃不收拾,我就去请果山师傅跟石鹤道长,还要找四祖宗摆家法……”
“迷信!全都太迷信!梁乡长叫你们多关心国家政治生活你们就是不听!只晓得打牌!人家阿音是啥?是官!衙门里头养出来的正气!她往家里一坐,村委会大红章一摆,哪个女妖精敢龇牙?没看到来的都是男妖精……”
“扯远了扯远了,就问你们明天去烧香不……”
“这个……祠堂后边烧点香烛黄纸的四祖宗不见怪,跑人家新屋基去烧香烧纸,怕是有点不对头喔……”
“对哟……呵呵……那算了,那算了……”
“我说你们两个简直就是憨包!去白米乡蛤蟆石下头烧不是一样的?以前我们在蛤蟆石那里烧,蛤蟆洞不是一样有信号?”
“对哟,龟儿脑子硬是活泛!”
“问题是现在基站都搬了哒……”
“那是搬远了还是搬近了嘛?!”
“对哈!蛤蟆仙的信号只怕在白米乡都该满格喽!”
……
于是第二天,隔河蛤蟆石那里香烟袅绕,火光冲天。
李家沟消防队都惊动了,一打听是隔河老百姓在烧香。
要问为什么气势这么旺盛,主要是李家沟人现在不差钱了。
几个老人,那是每人一大背篓香烛钱纸,打算在蛤蟆石下烧完才算完。
结果白米乡的人过来,一打听这还了得,活该老子们白米乡大走鸿运,大恩人灾前显灵灾后现身,今年就算是妥了!此时不报,更待何时!
于是又来了十几个背背篓的老人。
游客们也好奇啊,哟,这非年非节的,老人家你们这是在干啥咧?
老人们相视神秘一笑,呵呵呵,没啥,没啥,闵乡长梁乡长交代又交代,千万不能宣扬迷信。
游客们相互你看我我看你,靠,看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指不定是什么大好事!要不,我们也有枣没枣打一杆?
于是游客们也加入进来。
这就热闹得没法看了。
李君阁正在巡查新家,电话声响起,摸出来一看是薛书记打来的。
接起电话:“薛书记你好……啥?有人举报白米乡在搞封建迷信活动?那你该找闵乡长啊……”
“啊?这锅你都能丢过五溪河来让我背?……是,是是……哎呀就是新家门口侧边水池里发现了一条大白鲵,考察站任唯唯同志正给山水基金打报告呢,说可能是新品种……”
“我咋知道乡亲们咋都扯得到蛤蟆仙身上去!”
“……上交?那不行,我们李家沟有野生动物采集证驯化证,有山水基金考察站,有长江水产研究所分站,有自己的水产部……”
“……对嘛,所以说要科研有科研要经费有经费要技术有技术……缺专家?我们也有著名两栖动物专家啊……”
“……谁?育爷爷啊!薛书记你忘了?春节我给你送的石亢,那可都是咕咕咕十五两五以上的哟……对呀都是两栖动物嘛!”
“……嗯……百分之九十九存活率的蛙场你满世界打听下有几个……”
“哈哈哈哈,这就对了嘛,科研团队要来,我们倒履相迎管吃管住没问题,要想将白鲵拿走,没门!全国就找不到比我们李家沟更好的地方,孟所长都发过话的!”
“……行行行,封建迷信确实不能搞,要不,我就请央视张老师再来一趟……”
薛书记在那边大惊失色:“来不得!张老师来一次,乡亲们就变本加厉一次!”
李君阁说道:“那怎么办?那就只有说服教育了,这就是水磨功夫……”
“行行行……真没有敷衍你……这事情我立刻跟四爷爷阿音商量一下,一定遏制住这股风气……”
“……哎哟这哪家缺德冒烟的烧香烧到我家来了!看把我家新墙给熏得……”
这下轮到薛书记开心了:“哈哈哈……好!这回我相信你是真要想办法了!”
说完将电话挂了。
李君阁拿着手机,看着自家山脚漂亮的月亮门粉墙旁边黑黑的印记,封建迷信要不得!坚决不能搞!至少坚决不能在我家门口搞!
转身跑去村委,拉着阿音又去找四爷爷,看这事情弄得!
四爷爷琢磨了一阵,叹了口气,说道:“堵不如疏,反正祠堂门口广场也修好了一半了,要不,就拿来养在广场中间的喷泉池子里吧,让乡亲和游客们多看看,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李君阁想了想说道:“也是,那就把池子再改改,分隔开来,弄成太极图的样式,白鲵和老团鱼,一黑一白,一家一半。”
说干就干,叫来朱定全,其它先缓缓,这池子赶紧改出来,再不弄出来家里消停不了了。
一周之后,祠堂前边的太极池完工。
广场周围还没有建设好,青石地砖,青石护栏扔得到处都是,不过中间的太极池已经美轮美奂。
周围是一圈汉白玉的护栏,护栏由栏杆和六十四块栏板组成,栏板上雕刻着李家沟和苗寨的一些传说故事,山水景点,人文风物。旁边还附有文字说明。
中间是一个圆池,圆池边缘六十四个喷泉头子,可以向中心喷出高高的水柱,象征六十四卦。
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太极图,阴阳两隔,用的是透明的有机玻璃板。
阴鱼鱼眼处是一块巨大的天然白石头,阳鱼的鱼眼处则是一块黑石头。
现在整个李家沟的用水都是来自于蛤蟆洞电站发电之后的溶洞泉水,硒通过饮水吸收不了,可还能当矿泉水啊,还免费,傻子才不用呢。
等泉水放进去浅浅一池,李君阁选日子将白鲵和老团鱼都捞了过来。
然后事情就轮不到李君阁做主了,奶奶,王婆婆,老族叔,大伯将果山师傅和石鹤道长都请了过来,这事情非两位大德高功不可主持,至于皮娃,边去别闹!
这一天可谓惊天震地四方涌动,那可不光是李家沟和盘鳌乡了,四里八乡,夹川县城,甚至红水市,蛮州市,就见渝州蜀都的善信都有赶来。
加上广大游客和吃瓜群众,人山人海在太极池周围挤了个水泄不通。
连苗寨育爷爷都带着寨老观摩团下来共襄此举,老范和老康甚至将攀崖协会的无人机都搬了过来记录盛况。
于是一场隆隆重重轰轰烈烈的……迷信活动开始了。
李君阁和阿音被人群挤得一退再退,最后退到了祠堂门口,和四爷爷并肩站在一起。
李君阁对四爷爷说道:“四爷爷,你说的堵不如疏,现在看来,这水大得有点过头啊……”
阿音也吓着了:“薛书记知道,会不会又要骂?”
四爷爷也摸着脑门上的汗:“呵呵……要硬把这说成是乡亲们热爱野生动物,这样的改头文章你掰得过来不?”
李君阁目瞪口呆,你自己都说掰了,还问我!我皮娃虽然瞎,可也瞎不到如此程度!
四爷爷想想自己都觉得太荒谬,挥了挥手道:“总不可能永远这样,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就好了。算了,已经都这样了,那就好好听听果山和石鹤的祝词,看他们两位谁更占胜场!”
祝词文句优雅,风采华瞻,不过别看这里这么多人,能听懂的,估计只有四爷爷和李君阁。
一老一小都是临事以静的性子,事已至此反而不慌了,还在那里讨论起了果山师傅的呗唱和石鹤道长的青词两者和儒学吟咏之区别来,边听边探讨,倒也津津有味。
一场热闹终于散去,以李君阁的想法,自己家这下总算是可以得到清静了。
没想到第二天四爷爷又打来电话,皮娃赶紧来祠堂,又出事了!
等李君阁风风火火地赶到,就见苗娃林昭和吴志秋正在水池里往上捞硬币纸币,阿代和唯唯在一边点数。
李君阁看着簸箕里边一堆的钱,就连粉红色的最大面额都不在少数,不由得暗自咋舌。
唯唯见他过来,没好气地说道:“游客们太不负责任了!这要是被大鲵和甲鱼吞下去怎么得了!”
吴志秋也大为恼火:“这些东西多脏?!污染了水体带来病原怎么办?这白鲵还没有来得及研究呢!”
李君阁这下觉得自己和四爷爷的主意好像有点馊了,赶紧说道:“你们先辛苦,我进去见过四爷爷再说……”
进到祠堂里边,就见四爷爷,石鹤老头,果山师傅,阿音梁慧丽都在愁眉苦脸。
见到李君阁过来,四爷爷就说道:“皮娃,看来这事情还没完……”
李君阁坐下来说道:“这有多少钱了?”
阿音说道:“我来的时候才捞了三分之一,差不多有上千了。”
李君阁说道:“怎么没人制止?”
四爷爷说道:“疏忽了,昨天法事做完,我就请石鹤和果山来祠堂喝茶聊天,外头太吵就关了祠堂大门。”
李君阁说道:“那不是还有奶奶王婆婆老族叔他们吗?”
四爷爷哭笑不得:“就是他们起的头……你大伯在一边看热闹,刚被我叫来骂了一顿撵回去了。”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都觉得啼笑皆非。
这时候苗娃几个也进来了:“一共两千七百多,都赶上我以前一个月的工资了!”
四爷爷无奈道:“大家都出出主意吧……”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七百零二章 又到暑假
第七百零二章又到暑假
李君阁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四爷爷的主意是对的,堵不如疏,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是还没有疏到位造成的!”
说完看向一僧一道:“要不……”
果山说道:“我们出家人的庙宇,道观,倒是有功德箱的,不过我法王寺农禅合一,功德箱寺内只有一个,每年或用于造像,或用于放生,不可能摆到这里来。”
石鹤道长说道:“我这观都还没设好呢,更谈不上这个了。再说以后我和小药师走的是行医散药的路子,不需要靠功德款生活。设了功德箱还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够麻烦的!”
李君阁看着唯唯:“要不,捐给山水基金?”
唯唯说道:“不行!这是大家为了积功积德扔进去的,不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这目的性就不一样,这钱我们基金会不能要。”
李君阁说道:“这还成麻烦了,你们也真好玩哈,跟这钱烫手似的……”
三人都撇了撇嘴,还是唯唯道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切!我们又不差钱!”
石鹤说到:“这其实是佛道圣地的通病了,一是景区贪图收益,二来我觉得还是缺乏仪轨仪范的引领,让善信无所适从造成的。”
四爷爷一拍大腿:“对了!这就是周公治礼的本意,《说文》上说得清楚,‘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我们应该给村民和游客们制定一套祈福的礼仪出来!”
阿音在旁边说道:“二皮你记得不?我们在日本考察的时候,京都伏见稻禾大社就供奉着狐狸,是不是跟我们这里类似?不过他们那是石像,我们是活的。”
李君阁没好气地说道:“怎么不记得!祈福锦囊四十八元一个,比我李家沟女红差远了……”
四爷爷说道:“阿音你说说整个过程,子不语乱力怪神,这事情估计二皮不会上心的。”
阿音说道:“我记得仪式大概是有一排铃铛,神社有水池,净手之后摇响铃铛,就表示敲响了神灵的大门,神灵接受了你的愿望。然后许愿,锦囊是随意购买,看自己心情。至于钱最后用到哪里去,那就不知道了。”
李君阁说道:“那我们可不可以也这样设计?设计一面祈愿墙,两种祈愿牌,一种代表老团鱼,一种代表白鲵,游客喜欢哪种动物,就取哪种牌子写上自己的愿望,挂到祈愿墙上,然后摇响铃铛,接着礼拜,表示请求神灵聆听自己的祈愿。”
“每过一段时间,我们边将祈愿牌收集起来,送到法王寺或者以后石鹤老头的道观,在做晚课的时候焚掉,表示上达天听。”
四爷爷笑道:“和尚,道兄,这事情不是我儒门所长,还得多拜托两位了。”
石鹤老头笑道:“我天师道重仪范,每天的功课是必须要做的,再加上这个,也不是麻烦事。既然我的观起在李家沟,老团鱼的传说也出在李家沟,那就我来负责老团鱼的祈福牌吧。”
果山大师合什道:“世人多忧虑,这法子也算是一道得解脱的法门。引导众生拔苦向善,就是功德,这事情分所当为。蛤蟆石就在法王寺下,算是我寺几百年来的好邻居了,它老人家的事情,就由和尚代劳好了。”
李君阁大喜:“那就有劳两位大师了!”
梁慧丽说道:“等等,还没有说到钱的事情呢!”
李君阁也学之前三位撇了撇嘴,摆手说道:“我们李家沟又不差钱,到时候就规定心意最重要,领祈福牌,可以免费,可以供奉,设立供奉箱。”
1...264265266267268...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