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李君阁说道:“秋收之后,现代化屠宰场,还有冷库,就要开工建设。冬月麝场,翻年禽场又该产出。等到这些建好,就该规划农业种植。大伯啊,老辈儿种地的怎么过,我们现在还得怎么过,变的,只是生产方式和工具技术而已。”
大伯说道:“那这什么时候是个头?”
李君阁说道:“当初定好的,盘鳌乡整体大建设,在十年左右,不过现在事情很顺利,我也没想到拍部电影能这么挣钱,那就用不着再等钱下项目,因此缩短了不少的时间,不过至少也得五年。”
“五年之后,我们这代的任务算是基本完成,赶在人力成本大规模爆发之前,完成新农村的事业转型,接下来就是修养生息,厚积薄发。”
“下一代的任务,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带着李家沟走出去,不是走向全国,而是走向世界。”
“走出去靠什么?靠旅游肯定不行,还是得靠我们的农业,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发展旅游已经这么来钱,我还要拼命发展农业的原因。”
大伯翻着白眼:“你这操心的命哟!你自己才多大?就已经在考虑下一代的事情了!得了,你要是刚一回乡就给我说这些,大伯肯定给你一通好揍!成天的看天不看地,癞蛤蟆打呵欠!”
说完有有些忐忑,有些希望:“现在看来,也不是……不可能了哈?那等以后,雨宁雨多雨松他们,过的该是什么日子?哎哟想想都是作孽哟……”
李君阁哈哈大笑:“这就作孽了啊?看看阿瑟就知道,他现在过的啥日子?说要来李家沟过暑假,他爸妈直接用自己家里的飞机飞了半个地球送过来,还请了俩保镖一路跟着,我就纳了闷了,你说俩保镖在天上他又能防着谁?”
“互相防对方!”大伯说完自己也乐了:“嗐!那都不上去不就得了?!哈哈哈哈,你的意思我算是明白了,这么大个饼,还有得折腾!你大伯这条命就交你手上了,希望闭眼的时候,能看见娃子们都过上你说这种日子!”
安抚好了大伯,荔枝这摊子事情算是脱手,但是其他事情还是很多。李君阁还得去游客中心,溜索,猪场,兰场,服装厂,半山林场,苗寨梯田等各处巡检。
尤其是最后两栋游客中心已经建成,内装比前边四栋还要高档,房间少了不少,相应的空间就大了很多,是这次巡检的重点关注对象,马上七月开钓,匏瓜湖就是钓友们集中的重点区域。
现在李君阁出行已经有点总裁的派头了,新任商务部长和总裁助理王良厚时刻跟随;巡视农业产业的时候,吴志秋或者林昭要跟着;巡视旅游发展公司的时候,小红或者玉莲嫂子要跟着;巡视基建的时候,小美或者朱定全要跟着。
与之随行的,经常还有老辈儿的顾问团成员和村委会组成的稽核纠察部成员,每次都是好几人。
不过他自己还是那身二布衣衫大布裤子,手下的手下都穿得比他周正。用四爷爷的评价,这叫“望之不似人君。”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六月已经过去,七月开始到来。
李家沟集团这部机器经过半年的缓慢运转,正式进入了加速模式。
……
这天李君阁坐在阿音的办公室蹭空调:“这个月巡检考察可把人累坏了,这天气也越来越热。今年端午大水,娃子们连药澡都没有洗,你说现在给娃子们多洗几次能补上不?”
阿音笑道:“奶奶说的,过了端午那天,草就是草,不再是药了!听说林昭都躲考察站去了,那里倒是凉快。”
李君阁笑道:“这娃被我拖着在李家沟跑了一个月,人都晒脱形了,放了他几天假,立马就往考察站钻,不要脸!”
就听门外边一个声音说道:“你好意思说别人!我有事情还不是得来这里找你!”
这个丑揭得!李君阁扭头:“苗娃!你小子天天过的跟个大爷一样!阿代把你当奶娃娃一样在带!满李家沟就数你滋润,咋都轮不到你来说!”
何苗不接茬:“今晚我要去安竹鼠,鼠场的竹鼠该换换种了,就问你去不去!”
李君阁一下子跳了起来:“哈哈哈,这个可以有!现在李家沟哪里竹鼠多?”
何苗说道:“现在得走远一些了,白大他们在村里,篾匠叔那里的竹鼠都搬家了。老道那边后山林子倒是不少。”
李君阁开心坏了:“那现在就走,今晚上还能喝上一顿石耙子汤!我的天,现在李家沟连个淘跟斗虫地方都找不到!”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七百一十章 三台观
第七百一十章三台观
说完转头问阿音:“阿音你也去吧?”
阿音想了想说道:“行,石鹤道长的道观差不多该修好了,我也去看看。”
李君阁大喜,阿音这尊菩萨可是不好搬,难得这次答应和他一起,对何苗说道:“那你把阿代也叫上,告诉她那里有竹虫吃!”
一上午李君阁和何苗就开始倒腾准备,小铁笼子就带了三四十个,中午两人又今晚要和你老婆睡一个床呢!你这当哥的也不管管!
等三下五除二刨完饭,何苗拿手一抹嘴:“走,上山找老道去!”
开着猛禽来到梯田脚下,阿代看着绿油油的梯田就说道:“今年禾苗长得可真壮实!”
何苗就不服:“哪年我都壮实!”
没人搭理他,阿音说道:“山上我好久没回去了,寨子里边的梯田也这么壮吗?”
阿代说道:“是啊!志秋哥好本事,今年的稻子怕是每亩要多上百十来斤呢!”
李君阁就在后边喊:“喂喂喂,他厉害我们就不厉害了?我们育出来的鱼苗多得都放不下了往五溪河里扔!”
阿代就咯咯笑:“那是你们不懂科学控制,就跟旺财叔第一次弄兰苗一样,手滑了。”
李君阁就埋怨何苗:“这些事情你都跟阿代交代?你这耙耳朵是不是遗传了你爸?”
何苗挑着篓子笼子,不怀好意的看着李君阁的耳朵:“村里老人都在传,女妖精都不敢进你家门!”
讨论这个怪没意思的,李君阁赶紧换了话题:“阿音,这段时间没关注,太极池那套引导方式效果如何啊?”
阿音说道:“还行,至少看了宣传牌子,大家一套仪轨做完,正好来到供奉箱那里,要布施的就可以顺手往那里放,不用再往太极池里边扔了。”
李君阁问道:“那就好,对了现在到处在修在建,王婆婆她们还有地方活动吗?”
阿代说道:“这个我知道,她们现在都去忘忧谷了,那里树荫多!”
李君阁不由得想起了自家猪场,一群老太太在外边打着连枪可劲地唱:“冬月就把年猪杀呀……柳也柳连柳呀……”
也不知道里边的狮子头跟约克夏该是什么心情……
四个人都是走山路的好手,现在梯田往青珉石废墟去的那条跑山小路,也给唐建凯整成了石板路,走起来那叫一个畅快。
稍微有坡的地方还整了阶梯,还生怕石鹤老头走不稳道似的,阶梯两边还修了雕花石头扶手。道路两边是蕨类和豆豉草,偶尔有几株大路货兰草,一看就是从旺财叔那里淘汰出来的,总算是还能看出一点李家沟的节约精神。
青珉石废墟正式改名叫太上三台,这是石鹤老头根据废墟下几个土坡取的名字。当时拉着李君阁好一通扯,从《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扯到《云笈七签》。
大致意思就是天上有六颗星星,两两为一台,在北斗星第二颗之前,靠近文昌的为上台,然后依次下来形成三个台子。
代表意义又有好多种说法,但合在就叫北斗之华盖,称为华盖星君。
从风水堪舆上讲,应了青珉石废墟的地势,叫这名字妥妥的。
李君阁又狐疑地看着他,说华盖他就明白了,当年诸葛亮看着自己命星闪烁不定,布阵续命,不就是这几颗星吗?然后鲁迅说的“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你跟我说是一等一的好风水好八字?
然后石鹤老头就又翻白眼了,要一点不懂,那也不算讨厌,最烦你这种懂一半的。
诸葛亮位极人臣,那还不是好运道?鲁迅诗里边交代得不清楚,如果人的命时里有此星,命格四柱中又带官印,那才是翰苑之尊,文官极品。
如果华盖逢空,命格里没有官印,那不好意思,只能遁入僧道之流。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我天师道,都是绝好绝好的极品之地。
李君阁一琢磨这老头还真是言之成理,老时间里天师既是极品官,又是大道师。这太上三台给他占了,运里交不交华盖都碍不着事,不存在滴!
等到几人来到这里,李君阁一看大惊:“我的个去!凯子哥不会是挪用滨河新区的建设费了吧?!”
就见废墟上方立起了一栋美轮美奂的道观,标准的徽派建筑,迎着下方的谷口白墙上开着一道圆拱朱门,上方是层层石雕的门罩,都是道家故事。
斗拱飞檐也是细木雕,放眼可见的漏窗花门,梁栋是让她们欣赏道家仙曲。
李君阁出得门来,听着身后响起仙翁之声,暗自服气:“其实这石鹤老头的确不一般。”
下到沟底,将车盘竿取过,换上小钩,用两指捏起一把跟斗虫,轻点几下挂在钩上,变成一小团。
光挂钩这个手法,没玩过跟斗虫的人就打死不会。
将钩轻轻荡下水,随着鱼钩的下沉,跟斗虫开始从鱼钩上些许些许地散落,脱钩的跟斗虫一下一下地抖着,随水流向下游漂去。
这就是“顺河香”的由来,鱼类,尤其是小型肉食性鱼类,如黄辣丁,牛尾子,小鲶鱼,石耙子,石胡子,对这东西的抗拒能力几乎为零。
钩放到底,收线盘崩线,小手指卡住车盘,食指搭在鱼线上,现在的李君阁,颇有几分医家“悬丝诊脉”的风范。
没一会线端传来抖动,轻轻一提,上鱼了。
一条石胡子。
这里钓鱼动作得快,这类鱼稍微提慢一些,鱼钩就进鱼肚子里了,取起来困难。
装这类鱼,鱼护远没有竹篓子好使,因为它们的鱼鳍上有硬刺,硬刺上还有一排小倒钩,容易挂在鱼护上。
这条小溪里基本都是小型鱼类,大不过半斤,但是架不住多,像鲫鱼,白条,马口之类李君阁都看不上,随钓随丢,只留牛尾子,石耙子这类高级货。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七百一十一章 小煎鸡,干煸鸡
第七百一十一章小煎鸡,干煸鸡
这些都是夜间活动鱼类,现在就钓收获不会太好。
不过够几人吃一顿晚饭是没问题的。李君阁一边欣赏山溪景色,一边听着鸟鸣啾啾,没一会就钓了十来条。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此处又没有熊孩子,李君阁便将渔具直接扔在溪边,只拎着篓子回到观内。
阿音阿代正在和石鹤聊天,阿音见李君阁进来,说道:“二皮,道长弹琴好好听,我想跟他学琴。”
李君阁说道:“这个可不是一般的难,也不好教,得准备谢师礼才行。”
说完撇了一眼石鹤的琴,对石鹤笑道:“阿音要学琴,你就给她准备一张仲尼式吧,合我们李家的家学。你这伏羲式更适合你们道家清修之士。”
石鹤老头顿时肃然:“皮娃你连琴都懂?”
李君阁淡淡一笑:“开玩笑,我蜀州汉代就有凤求凰的典故,唐代就有斫琴名家雷公,李家沟篾匠叔良子婶正在研究半透明的蚕丝,用在琴上那就叫‘冰弦’,龙池凤沼,岳山承露,你说我懂不懂?”
石鹤老头赶紧道:“来来来,要不你将就我这琴试试音,让我观仰观仰?”
李君阁一本正经地说道:“不过我这门手艺,功夫不在指头上。”
石鹤老头愈发恭敬:“那是……在心头?”
李君阁一副高人做派,抬头望天:“非也非也,我这功夫,只在嘴皮之上,我惯弹得一嘴的好琴……”
连石鹤老头带阿音阿代,顿时笑得东倒西歪,石鹤眼泪都笑了出来:“搞了半天,光说不练假把式!”
李君阁也笑了:“这个我是真不会,不过只要会这玩意儿的人,我都敬慕,没想到石鹤老头你竟然会这个,刷我的三观啊!”
石鹤就不由得得意洋洋,阿代说道:“道长的茶也很好喝。”
阿音递了一杯给李君阁:“我也觉得很好喝,喝着茶,闻着香,听着道长的琴,顿时觉得一身俗气都洗干净了。”
李君阁先闻了闻,又品了一口,果然非常清香隽永,赞了一声:“好茶!这个比法王寺带栗子味道的又不一样了,更加清永。石鹤老头还有没?我们下山带五斤下去……”
石鹤琴都差点掉了:“五斤!这是我自己做给自己吃的,跟庐山云雾的制茶传人学的,一共才两斤!
李君阁更是讶然:“你自己做的?看来你也是万金油啊!”
石鹤不满意了:“什么万金油!真难听,这叫博学多才!跟你说这是茶种一般,要不然还得更好!”
李君阁想着自己曾经偷偷在空间中培育的几株茶树,现在也有好几十代了,味道不知道怎么样,但叶子奇怪,绿叶子中间出现了一些白底,整得跟黛粉叶万年青一样。
但是一直苦于自己不会制茶,就没有拿出来,法王寺又不差茶叶,送给果山,也不见得是多大一份人情,不过要是送给这老头,以后可就不差道家茶喝了。
想了下说道:“山里边有几株老茶树,看起来年头很老了,叶子很奇怪,白底绿边,到时候给你搬过来吧。”
石鹤是中医,理所当然的植物高手,狐疑道:“茶里边还有这样的东西?你别是认错了吧?”
李君阁说道:“我李家沟没发现金花茶之前,大家都认为蜀州无金花茶呢!现在又怎么说?认不认错的到时候看到不就知道了?不过先说好,要是好东西,那就算阿音的谢师礼。”
石鹤老头挥手道:“小人之心,阿音这么有音乐天赋,没有谢师礼我也会教,赶紧做你的饭去!”
来到厨房将鱼剖好,就见小药师和苗娃回来了,苗娃腰上挂着两只山鸡,小药师手里多了一个竹筒。
李君阁就赞:“厉害了!说有就有啊!”
苗娃笑道:“老套路,乌头签子,山鸡兔子之类,中就没跑!”
最兴奋的是小药师:“二皮哥我要吃辣的,很辣很辣的!”
李君阁笑道:“那给你做个辣椒里头找肉的好不好?”
小药师眉飞色舞:“好好好!那个我打小就喜欢吃!”
两人说的这道菜是干煸鸡。一个小煎鸡,一个干煸鸡,足以满足小药师嗜辣的肚肠。
让苗娃去收拾山鸡,李君阁这边自己先备料。
拿剪刀剪了一盆子干辣椒段,二荆条青椒半盆,花椒一大把差不多二两,然后十几瓣老蒜,大葱白段,生姜丝……
待苗娃将鸡收拾出来,李君阁从背上剖开,拿刀子一通拍,将腿肉拍松,肋骨拍断,然后剁成食指头节大的小块。
然后将鸡肉泡凉水挤揉去血,下料酒姜丝葱段盐码味,自己在一边开始吊鱼汤。
牛尾子石耙子这类高价值无甲鱼,本身就细嫩鲜香,两种做法,油煎和不油煎,油煎的是乳汤,不煎的是清汤。
石鹤老头肯定喜欢清汤,那就猪油一化,下姜片,葱段炒香,加水烧开,然后撤成小火,下鱼慢慢烀熟,待十来分钟后汤味香浓,撒点毛毛盐就出锅了。
做法异常简单,吃的就是溪珍的本身鲜味。
一盆汤端出去,清清亮亮,石鹤老头一尝就赞不绝口:“下边沟里还有这等好东西?那你的钓具也不用带回去了,一天两条来碗汤,神仙都不换啊!”
李君阁说道:“先说好,钓不到不准生气,不准下烂药!你跟小药师是行家,闹鱼藤茶籽饼这些东西的功效你们肯定门清!我们李家沟是不能毒鱼的。”
石鹤老头笑道:“嘿嘿嘿,钓不到就叫你来一趟,用不着费那事情。不是还有几个菜吗?赶紧赶紧!”
李君阁笑道:“剩下那几个菜,除了竹虫,别的您老怕是无福消受了。”
回到厨房,先炸了竹虫让苗娃端出去,然后开始炸鸡肉。
先全下,炸制中途,将鸡肉捞出一半,剩下的炸到边缘金黄焦酥,出锅滤上。
先做小煎鸡,去掉多余的油,先下剁碎的豆瓣酱炒香,十几颗花椒,然后下姜片,蒜片,等到半盆二荆条一下锅,石鹤老头就在外面喊:“我的个去,你们在干啥?呛死人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这才哪到哪儿啊?下一个菜才知道厉害!”
将二荆条炒到八成熟,下先出锅的那部分鸡肉,然后翻炒,烹点白酒,加白糖,酱油,盐,够成薄芡汁加进去,炒到汁收油亮,著名的盐帮菜小煎鸡夹川改良版就出锅了。
小药师就一直守在灶台边上,用他的话说闻闻味都是享受。
一大盘子端出去,接下来,干煸鸡。
这个就有些夸张了,花椒论两下,然后是老姜丝,蒜瓣,干辣椒那是论盆,几样下去一翻,呛鼻的香辣就窜得满厨房装不下。
将干辣椒炒到颜色深红,下已经炸焦的鸡块翻匀,撒盐和白糖出锅。
一大盆红艳艳的干煸鸡,小药师一边端着盆子往外走一边猛吞口水。
石鹤在天井里都已经呛着了,再一看这菜:“你们这是吃鸡还是吃辣椒?”
李君阁几个菜弄了一身汗,找水洗脸,说道:“这道菜,就是在辣椒里边翻找鸡肉吃,小药师说要吃最辣的,我连辣椒籽都没有去掉。”
石鹤老头尝试着那筷子翻找了一下,又收了回来:“算了,小煎鸡还能来一两块,这个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不是我的菜!”
李君阁对石鹤说道:“那鱼汤和竹虫你多吃点,酒呢?你这里好酒肯定藏着不少,给点尝尝呗。”
石鹤老头笑道:“你怎么知道我这里好酒多?”
李君阁笑道:“观里什么东西都齐备,估计都是药师叔那里给送过来的,既然药师叔出手,那好酒指定少不了。”
石鹤笑道:“还真给你说对了,你李家沟的乌梅出来了,今天有女生在,那我们就和乌梅蜂蜜酒吧。”
李君阁摸着下巴:“对哟,乌梅已经熟了,是时候带着娃子们上山摘乌梅了……”
苗娃说道:“我就不知道你咋这么喜欢娃子,带娃子们上山最麻烦,啥都不懂还好奇,问得我头痛!”
阿代就笑:“二皮哥不知道吧?猎人之家和药师叔家现在成青少年自然保护教育中心了。每个星期叔叔要苗娃带一支娃娃队伍。”
李君阁说道:“就他这态度,娃娃们能喜欢?”
阿音说道:“这就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了,用娃娃们的话说,就是苗娃哥哥,酷!”
一群人都哈哈大笑,苗娃给笑得没辙,只好说道:“赶紧吃!吃完钓鱼,半夜还得收套子呢!”
一群人在那里翻找鸡块,焦香火辣的干煸鸡从干辣椒花椒里挑出来放嘴里一嚼,再来一口乌梅酒,顿时感觉全身都通泰了。
石鹤老头见几人吃得开心,说道:“皮娃,你看老让药师往山里边背东西也不是事儿,唯唯那法子就挺好,我准备把后山开一个菜园子出来,种上些菜蔬,你觉得如何?”
李君阁放下筷子,将自己的包拖过来,翻出一包种子,说道:“猜到你要这样,早准备好了。现在可以种的不多,不过萝卜秧子,莴苣秧子这些可以随种随收,还有秋黄瓜,山四季豆,茄子,芹菜,小白菜,苋菜,辣椒什么的,都给你包了一份在里边。至于别的,山里边找吧。”
石鹤老头开心惨了:“你小子,当真聪明,又是懂人的!”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七百一十二章 差点养过了
第七百一十二章差点养过了
李君阁说道:“还有果树,鹅蛋金就是从太上三台发现的,今年是挂果了,等收过之后,将那两棵老树的根挖掉,移两棵新的过来种上,算是我的一份心意。”
石鹤老头说道:“要是门口再来两棵桃树就更好了。”
李君阁说道:“非得桃树?山樱不行吗?我觉得山樱就挺好看。”
石鹤老头摇头道:“桃者,五木之精也,古压服邪气者,此仙木也。精气在鬼门,制百鬼,此仙术也。”
李君阁说道:“呃,那好吧,不过我们这里桃树品种叫白花桃,渝州传过来的种,和蜀都水蜜桃不是一回事儿。你要不嫌弃,我就给你搬两棵来。”
石鹤老头更开心了:“没事儿没事儿,要的是树,不是果子。”
小药师说道:“白花桃其实不错,我就喜欢脆桃子!”
李君阁就翻白眼:“这么会吃,怎么不学着做菜?从简单的蒸蛋开始,也费不了你多长时间。”
说完又对石鹤老头道:“你也别老惯着他,这些本来就是做弟子的分内之事,该使唤就使唤。”
晚饭吃过,李君阁苗娃去沟边钓鱼,阿音和阿代相约去后山游玩,石鹤老头和小药师该做晚课焚祈福牌了。
来到沟边,李君阁给苗娃的草帽上夹了一个小头灯,感应式的,需要的时候拿手在头灯前一晃,灯就会自动打开,用完再一晃,就会关闭那种。
苗娃就感叹:“钓鱼都玩上这样的装备了。”
李君阁笑道:“这算啥,人家国外晚上猎鹿,用的都是热红外成像仪,出海钓鱼,用的探鱼雷达,我们这才一个灯而已。”
两人都是老把式,知道说话其实不会惊扰鱼群,脚步震动才容易把鱼吓跑。
1...268269270271272...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