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关于苗族的称呼,其实都要加尊称的,不熟悉的大体结构是尊称+名这样的格式。如果知道对方有孩子,就要用孩子名+尊称。所以按道理阿音名字叫阿,那么其实该叫音爸爸为阿爸爸,育爷爷该叫阿爷爷,而且都有他们自己的发音,不过老周为了照顾书友的习惯调整了一下,大致有这么个意思就行了。老周在此特别说明一下,不是不尊重苗族朋友,而是为了照顾书友习惯并且体现出跟汉族称谓的区别。中国的苗族分布极广,民风民俗各地都不同,甚至语言都分了几个支系,老周除了对贵州苗族同胞的风味饮食有所了解之外,其它的了解其实不深,所以肯定会出现不少谬误,还请书友们宽容谅解,老周万谢,今晚还有两更,会出现贵州苗家最具特色的菜品,请大家多支持!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四十章 游方歌
阿音说道:“接下来还有求爱,相恋,盟誓,送别,每种都有好多好多首呢!”
李君阁说道:“那你刚刚唱的是哪首啊?”
阿音说道:“我刚刚唱的《鸟儿窝口散》,我再用汉语给你唱一遍吧。”
“
最好的情侣,最好的朋友,
相约四条腿,月落抬脚走,
如鸟散窝边,飞往四方走,
月亮跟不了,月亮别跟了,
月亮跟不了,月亮别跟了
……”
曲音婉转低回,温柔妩媚,说不尽的相思难离。
李君阁听罢,不由得感叹道:“看来报送非遗时我对苗族古歌的建议还是狭隘了,这游方歌也不简单啊,这就有《诗经》味道了。”
阿音说道:“哪里有《诗经》那么训雅啊。”
李君阁说道:“训雅不训雅那是翻译的问题,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所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才是诗经的本真!”
说罢吟道:“
君子徕宾,幽人其侣。
渐步渐趋,月之朝矣。
干鹊离窠,雄张雌起。
忭幸曷央,清光未许。
”
然后对阿音微笑道:“阿音,驯雅了没?”
阿音心都快化了,身子发软,依偎在李君阁的身畔,喃喃地说道:“二皮,你居然能将这歌翻成这样!翻得太好了,我真的好喜欢!”
李君阁心里暗自得意,哥们儿虽然不大会唱歌,可哥们儿会弄这个啊!脉门摸准了,大象都得躺下!
两人又依偎半晌,继续向前。
李君阁说道:“阿音,你带我转悠了这半天,是要弄啥啊?”
阿音说道:“找一样食材,喏,到了。”
说罢往前一指,前方长着一棵巨大的乔木,分枝很开,占地也极广,长着硬硬的椭圆形叶子,上面挂满了一个个长长的豆荚。
这个李君阁认识:“哈,这不是皂角树吗?这个我不要太熟悉了,你说错了吧?这玩意儿不是你们洗衣服洗头发用的吗?现在还没有干透吧?”
阿音笑道:“现在刚刚好,我们这次是来采皂角米的。”
李君阁惊讶道:“啊?这东西还真能吃?”
阿音说道:“是啊,不过是女孩子吃的,你不知道很正常,皮猴子,该你上树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这树太大了,没个梯子还真上不去,我们还是用竹竿子打吧。”
从旁边住林子里砍了一根竹竿,来到树下噼噼啪啪一通抽。
不一会阿音就捡了一篮子,连声说道:“够了够了!”
回到家中,阿音抱出了几个坛子来。
一个里边装着一些琥珀色的块状物质,摸上去弹弹的。
李君阁说道:“这是树胶吧?几年前跟篾匠叔一起弄鱼竿的时候,可没少折腾。”
阿音说道:“这是桃树上取下来的桃胶,富含胶原蛋白。本身也是药材,可以养肠胃,同时对脸上的粉刺、痤疮、色斑均有疗效。”
李君阁抠着脑门芯子说道:“那这东西在你们心中,可比黄金都贵重了。”
阿音翻着白眼道:“爱美是我们女孩子的天性,不像你天天二布衫子解放鞋。还洋洋得意一脸惫懒相!”
李君阁哈哈大笑道:“我连脸都不爱洗,钓鱼人多存点脸油防晒!”
阿音给了他一巴掌:“你真恶心!以后不准!”
不再理会李君阁,将桃胶用清水发上,然后发银耳,莲子,枸杞,红枣。
李君阁在旁边剥皂角,将里边的种子一粒粒的抠出来。
阿音处理完手里的活,过来和李君阁一起弄皂角米,边弄边说道:“皂角米又叫雪莲子,具有养心通脉、清肝明目、健脾滋肾,润肤养颜等功效,是养颜静心的佳品。”
李君阁说道:“这个我还真没有听说过呢。”
“这东西分单荚和双荚,单荚产在云南,双荚的产在我们这边。”
“两种都富含胶原蛋白,熬煮出来是半透明的,不过双荚的口感更软糯、汤更黏稠,也更有嚼劲,单荚的更爽滑,各有好处。”
李君阁恍然道:“那就跟银杏白果差不多了,是不是?”
阿音说道:“二皮,说起吃的你真是闻一知十,皂角米还真跟白果的用法差不多,可以炖鸡,炖排骨,熬粥,调羹。”
“不过它跟莲子一样,需要去芯,皂角米的芯是伤肾的,必须去掉。”
两人又开始将皂角种子剥开两片,给他们去芯。
弄完皂角米,阿音拍手说道:“好了,现在去弄桃胶。”
李君阁奇怪道:“桃胶不是都发好了吗?”
阿音说道:“桃胶上面有很多树皮灰尘等杂质,要一颗颗的清理干净才成。中间还要换上几次水。”
李君阁感叹道:“为了能漂亮点,你们女孩子可是真不嫌麻烦。”
才干了不到一半,李君阁就嚷嚷道:“这活太细了,我真干不了,我还是给你撕银耳,然后去看妮妈妈做鱼吧。”
撕完银耳溜进厨房喊到:“妮妈妈,有啥要帮厨的没有?哟,这鱼还没剖呢,要不我来剖鱼吧。”
妮妈妈正在盆里调酸汤呢,说道:“那我就不拿你当客了,知道怎么剖不?”
李君阁说道:“清楚,你们剖鱼,斤多的都是从背上来。没说错吧?”
妮妈妈笑道:“一听就是个懂吃的。”
李君阁又说道:“阿音说多余的做熏鱼,她要背下山去,我这是全剖掉?”
妮妈妈说道:“这丫头也是想吃熏鱼想昏头了,光腌鱼就得七天呢!怎么可能来得及,到时候就把家里的现成的熏鱼背下去,这些我们留点慢慢腌吧。”
李君阁一边捞出鲤鱼来剖洗,一边说道:“要不你教教我,等学会了今年冬天做腊肉时顺便也弄几条,免得她还爬这么高来背。”
妮妈妈问道:“二皮,你认识阿音多久了啊?”
李君阁顺口说道:“刚认识……啊不,是上次她去李家沟村当乡长时,我在路上接的她……啊不,要细论起来,我第一次跟二虎叔来悬天寨,那个时候就应该见过了。”
好家伙差点说秃噜嘴,要按男女朋友论,可不是刚认识嘛!
说完赧然道:“不过小时候的事情,我们两个都记不得了。”
妮妈妈说道:“我们家这丫头是山里娃,打小就野惯了的,你以后要多看顾着她些。她脾性其实不错的,寨子里老老少少都喜欢她。打小也不让我们操心,她做的那些事情虽然我们也不懂,不过从她上大学时每年就靠卖藤子和拿奖学金自己养自己了,还给家里寄钱,也不容易啊。”
李君阁说道:“那是那是,阿音可有能耐了,在下边也干得不错,搞起了一个网站宣传李家沟,可帮了我不少忙。乡亲们都当她自家闺女呢!我奶奶,我爸妈跟她也亲。”
说完有些纳闷,这妮妈妈是看出啥来了?
两人又絮絮叨叨说了不少话,妮妈妈说话间已经将酸汤调好了。
整个厨房里酸香扑鼻。
苗家的酸汤跟山下汉家的泡菜一样,家家必备,但是做得好的却也难得。好的酸汤跟泡菜水一样,那都是传了几十年的老东西。
李君阁家的泡菜水年纪比他大,阿音家酸汤的味道闻到鼻子里,估摸着也不会比她小。
苗家酸汤分清红两种,清酸汤是将淘米水烧开,倒入坛子中,加入适量‘母子’即老清酸汤、再加野葱、木姜籽泡制。
新汤要发酵两到三天后方可取用,以后每次取用后要添新淘米水,老汤添加淘米水后二十四小时就可以使用,跟泡菜一样不可沾油,否则会变味。
老的清酸汤一般是女儿出嫁时从娘家带出来的,之后就随用随添,家里存着的一份清酸汤,也是家族历史的留存。
红酸汤则是选用皮薄个小的西红柿,最好是老屋基周边野生的,洗净晾干水分,装入坛子中,每十斤西红柿加一斤盐,腌泡十五到二十天后取用。
跟清酸汤不同,红酸汤如果泡时间过长,会酸得没法下口。
相同之处在于,和清酸汤一样,不得沾油,不然就会败坏。
清酸汤清香爽口,红酸汤滋味醇厚,苗家做酸汤鱼,一般是两种汤一样一半调制而成。
妮妈妈翻出一口铜锅,将鱼放入锅中,将调好的酸汤倒进去,放到火上炖起来。
李君阁这边也没闲着,拿起小青椒用铁丝串了,放在明火上烧,然后将烧熟的小青椒放碓窝里碓成酱,这就是俗称的“糍粑海椒”。
妮妈妈在旁边看得直点头,看来这皮娃对苗家的美食不陌生。
酸汤鱼正不正宗,几样东西就能一眼看破。
桄菜,木姜籽,萸香菜。
桄菜就是水芋头的嫩杆,水芋头生长在水中,底下是不会结芋头的,但是发出的杆鲜嫩可口,土芋头的杆那是麻喉咙的,多吃还要中毒,只能做成苗家酸菜,炒五花肉之类时用。
将水芋头的嫩杆撕去外皮切片,就是桄菜了。
其二是萸香菜,这是一种类似紫苏和薄荷的香草,长着粗糙的心型的叶子,不过味道非常独特,有点类似八角。跟木姜子摘耳根一样,爱的人爱到骨头里,讨厌的人又讨厌得不行。
木姜树是一种樟科植物,果子是小圆球型,里面的种子富含油质,一果一颗,具有特异强烈的串透性香气,也是一味苗药,可以温中行气止痛。
夹川地处黔西,所以萸香菜跟木姜子这两样调味品也融汇到地方菜式里,都是夹川六合豆花饭给客人备选的调料。
酸汤烧开了,妮妈妈打去泡沫,加入桄菜、几个拍破的小青椒、姜片、木姜籽,烧煮五分钟,调入精盐、味精、胡椒粉,最后放入未切的萸香菜、野葱,将酸汤鱼端了出去。
写这章的时候查了一下苗族同胞的歌曲,老周以前只知道古歌,飞歌,结果一看这游方歌当真被惊艳到了,便将私下里非常喜欢的一首写进书里,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触写到了这章里边。本来想翻译成诗经体,结果翻译得不好,大家多谅解吧,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汤鱼
堂屋中间的八仙桌上已经摆放着一个放着炭火的炉盘,妮妈妈将酸汤鱼盆放了上去。
满屋子里都飘起辛辣中带着酸香的气息,中间又混合着稻花鱼清甜的鱼香和淡淡的稻香,滋味诱人。
李君阁还在调制蘸碟,一人一个碗,放入青椒末、味精、姜末、蒜末、鱼香菜末、野葱末、木姜籽末、折耳根末、精盐。
折耳根的在地下窜行的结实根部,是黔州人的最爱,而折耳根的嫩叶和靠近嫩叶部分的根部,则是夹川人的最爱。
将蘸碗端到八仙桌上摆好,用原汤调稀。
阿音见到李君阁帮厨出来,就对他笑道:“哟!偷师!”
妮妈妈笑道:“这丫头怎么说话呢,皮娃虽说是汉娃子,竟然也会做苗家菜呢,看他剖鱼跟碓糍粑海椒就知道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打小就没少在苗婶家蹭饭,别说酸汤鱼了,全虫宴我也一样下嘴!”
育爷爷听得大喜:“那你年纪不大,也算是我们苗家的老客了!喝啥酒?”
李君阁也笑道:“现在去取竹筒酒都晚了,那就刺梨米酒啊,必须的!”
育爷爷把李君阁的背拍得啪啪响:“好娃子,真是好娃子啊!要不明天让阿音带你去捞水蜈蚣?”
阿音翻着白眼说道:“阿爷,明天还要来两位客人呢,估计吃不了那些!”
李君阁对育爷爷说道:“我有两个朋友明天要来,水蜈蚣跟竹虫这些好东西估计他们消受不起。今天跟阿音去采皂角米,倒是看到有几处鸡堂,要不还是去下几处门套,碰碰运气得了。”
育爷爷说道:“去皂角树路上那几处可是老鸡堂了,每年我都要收不少,现在是竹鸡最肥的时候,你可真眼毒,这是又会挑时候又会挑地方啊!”
音爸爸拿出一坛子酒来,说道:“皮娃赶紧坐下,龙门阵要摆,酒要喝,阿音他爷爷说起打猎来就没个完,你们爷俩可是有得聊。”
李君阁笑道:“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穿穿,音爸爸,这酸汤鱼我可是惦记有些时候了,早就等您这句话了。”
大家坐下,边吃边喝边聊。
李君阁端起米酒碗,对育爷爷说道:“育爷爷,我这可就是借花献佛了,祝你身康体健,福如东海!头碗我先干了,你随意!”
育爷爷说道:“一碗米酒还扯那些!一起干了!”
一碗刺梨酒下肚,那可真是清爽,舒服劲从每一个毛孔都渗出来,李君阁不禁说道:“这酒可真好喝啊!”
音爸爸说道:“喜欢就带两坛子下去,米酒不耐久放,当年不喝完就糟蹋了。”
欧奶奶说道:“你们就是这样,二虎每次来也是拼酒。皮娃,多吃鱼,慢慢喝。”
李君阁说道:“好咧,等我先敬完大家,再慢慢喝。”
又敬了长辈们一圈,这才开始慢慢聊天。
挑起一块鱼肚皮下嘴,李君阁感叹道:“这山上的稻花鱼就是香啊,又鲜又肥,还真的有一股子稻香味呢!”
育爷爷说道:“那是,我们家今年种的九里香,乌金糯,这酒就是九里香酿的,待会再尝尝乌金糯的米饭。”
九里香是白糯,乌金糯是黑糯,苗家米以糯米为主,寨子里都是本地品种,产量低,不抗倒伏,不吃化肥,但是滋味和营养那是甩出杂交大米几条街。
李君阁说道:“哎哟,久仰悬天崖乌金血米的名头了。这可是养生的好东西啊!阿音,这个我们可以带上些样品下山,到时候我给于丫头他们寄过去试试啊,万一他们看上了呢?”
阿音说道:“对呀,我们寨子的糯米可养人呢!”
说完又泄气了:“问题是怎么运出去啊?这下八沟乡都难,更别提下悬天崖了。”
音爸爸说道:“皮娃啊,你是不知道,我们寨子虽然穷,可真有不少好东西呢,不过多数都运不下山,换不了钱。就拿修木楼的杉木来说吧,寨子里自家的林场里就有不少,可除了山上建木楼用一用,都拉不出去啊。你们山下修木楼要是自备木材的话,我估计价钱得够呛!”
李君阁说道:“这个我还真不了解,寨子里以前就没有运东西出去的通道?”
音爸爸说道:“嗨,以前半山林场开着的时候,倒是曾经来考察过一阵,说是可以装溜索跟卷扬机,这样能从山上往下运木头。可这计划赶不上变化,半山林场一关,这事情就再没下文了。”
李君阁问道:“那这价格大概是多少钱?地点考察好了吗?”
音爸爸说道:“我倒是大致问了一下,说是长度大致六公里,毎公里四万块左右,再加上附加设备,要三十万左右。这样的溜索可以运一吨以内的货物。”
李君阁吓了一大跳:“悬天崖有这么高吗?”
音爸爸说道:“怎么可能是垂直距离!悬天崖跟林场垂直高度也就一公里左右,但是要考虑到坡度问题,设计角度好像不能太陡什么的,这个我也说不清楚,好像是沿着后山林场贴着山谷山壁拉斜线到半山林场,才有这么长。”
李君阁对阿音说道:“阿音,去年不是给盘鳌乡缴了五十万五溪河的承包费吗?拿一半来修这个溜索,这苗寨的运货通道不就是打通了吗?你没跟梁丫头说说?”
阿音翻着白眼说道:“首先这五十万乡里没法全部截留,另外就算是五十万洒到一个乡的各个村,简直地皮都打不湿,能集中解决民办教师工资问题和低保户问题都算不错了,你还真以为梁姐姐这个乡长好当啊,五十万拿着爱怎么花怎么花!五溪一号才四十万左右吧,去年县里都舍不得花这个钱,更别说乡里了。”
李君阁抠着脑门芯子说道:“原来我们这么穷啊!咦,如果我愿意承包碧峰山,包括后山和半山林场的话,是不是乡里就有钱修这个索道了?”
阿音哈哈大笑,说道:“美得你,你要敢这么跟梁姐姐提,肯定会挨揍的,而且县里也不会通过。只能是你承诺自建索道,承诺发展林下经济,承诺保证林木密度,不搞过度开发,然后乡里可以酌情考虑给予部分优惠政策。政府对外寻租荒山,跟政府投资建索道,这完全是并行的两件事情。你要是想一石二鸟,那是做梦。”
育爷爷说道:“悬天寨是穷惯了的窝窝,历来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八沟乡到寨子的路都还没修呢,要等着衙门来投资搞这些,那是老尼姑盼嫁妆——没指望了。”
这俏皮话说得,八沟乡那是黔州红水市治下,人家的村村通修到那里就是尽头,夹川这边又实在是提不起精神来修这段没头路给黔州经济做贡献,就这样耽误着,现在寨子到八沟乡还是石板路呢。
李君阁安慰育爷爷道:“没事没事,过上几年,等我们寨子发展起来,有他们哭着喊着要给我们修路的时候!”
说完又抠了抠脑门芯子,对阿音说道:“那要是按你的章程,你估摸着得多少钱?”
阿音说道:“只是荒山的话应该花不了多少,但是没有经济效益啊,你想好干什么了吗?”
李君阁说道:“没想好,我就想着修溜索卖你们寨子里的乌金血米,荒山只是附带。”
阿音说道:“那亏不死你!你还想跟五溪河那样啊,你那个承包要是没有一个乡的荔枝撑着,早就赔得河干海净了!你就不是个做生意的料。”
音爸爸说道:“阿音你别这样,皮娃也是一番好心啊,你至少大致合计个数给人家嘛。”
阿音说道:“我估摸着,要承包碧峰山,按十年时间计算,在不动用碧峰山现有资源的情况下,至少三百万以上,要是加上俩林场的话,那得四百万,这还只是林场的设施,场地。林木不包括在里面。”
“后山林场是寨子的资产,林木都是寨子的,你可以向寨子买一些。半山林场那更是县里的资产,退耕还林后更不可能卖了。要弄木材的话,你只能自己种,等它长大了再卖。如果想着空手套白狼,认为承包林场后那些木头就归你了,那是要拉清单的。”
李君阁冲着音爸爸说道:“音爸爸你看到没?阿音有多厉害?你还担心她这个村长当不好吗?”
说完对阿音说道:“嘿嘿,我还真不需要木材,我就需要林子搞养殖,现在公司里证件可都齐全,我弄些珍稀动物来养着,养大了发大财!”
阿音说道:“国家级的保护动物,野生的必须繁殖两代之后,从第三代开始出售,想走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君阁讶异道:“咦?这些事儿你都这么清楚?”
阿音脸一红,说道:“你不是一直嚷嚷着要搞这个吗?我早都查过这方面的资料了。就怕你犯错误。”
李君阁心里美得冒泡,这丫头,肯定是早就喜欢我了!看来哥们儿还是有点魅力的嘛,二布衫子解放鞋都挡不住!
阿音一看李君阁笑得贼兮兮的惫懒样,脸更红了,强自解释道:“你一天到晚没个正型,又三天两头的出幺蛾子,属于村里的重点监控对象,打进村第一天大伯跟猎户叔可就说了,要把你看紧点!”
嗯!别解释,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
嘴上没说,可那笑容就是这意思,气得阿音不跟他说话了,捞了两个鱼头狠狠的丢他碗里。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这鲤鱼脑袋有什么吃头!
育爷爷说道:“要说野物,那碧峰山里品类多了去了,鸡类都有好些种,你要是想养,我们爷俩明天就去多下点套!”
阿音听不下去了,说道:“阿爷,这竹鸡也是上了国家三有名单的,抓它那是犯法条的,只不过不够刑事案而已。”
育爷爷一听不乐意了:“这扁罐罐咋还不能抓了呢?要是不能抓不能吃,你能长这么大这么漂亮?”
蜀州人管竹鸡叫扁罐罐,以叫声为名。
李君阁在旁边煽风点火:“育爷爷,不怕,我都有许可证的,他们衙门里那些死规定,还不如我们跑山匠的规矩好使!”
育爷爷哈哈大笑,说道:“对哟,就是这个理!说得跟咱们不知道留大放小看节进山似的,来,不理这丫头,咱爷俩再走一个!”
酸汤鱼送上!个人在现实中其实也挺喜欢这个菜的,不过首先鱼必须得好才行,桄菜的读音是“逛”,四川话里“光”这个字在表示光溜溜的意思时,也读这个音,比如竹床就说成“光凉板儿”,读作“逛凉板儿”,估计有书友会不清楚,特此说明一下。
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周都尽量说明一下吧,降低书友的阅读难度,其实这些东西细究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