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这名二百多名强寇的盟主多少还有点儿脑子,并不是很多武士们那种什么问题都只想着仅仅依靠武力来解决。
当张小磊等人所率领的队伍逼近到距离树林大概不到十步远的时候,树林中的黑影闪动,持有大弓斜跨长刀的武士们身形矫健的逼近过开始借助着树木的掩护飞快的逼近过来。
见到这种情况,开火的命令也迅速下达了。早就填装好的强弩从各个方向上展开直射与侧射侧射结合扫荡。上百个人负责操作的九石强弩射出了三百多支利箭从各个方向上直接扫荡了过去。
这个时候,那些海上过来的倭寇才明白自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这崇明岛上绝大多数不到一尺厚度的树木,根本不足以有效抵挡那些威力似乎如同传说中的床子弩一般的利箭。那床弩射出来的箭既大又快,根本不是可以靠自己的反应和训练来躲避的。
仅仅是十几秒内一轮连绵不断的齐射就直接让二十多名倭寇死的死伤的伤,很多人都是被射穿树干的箭支直接打穿了四肢甚至是身体,不少人甚至直接被个别威力和穿透力强劲的主支大箭订在了树上。清晰可闻的惨叫声更是重新让这些武士们感觉到了战场上才会有的恐惧与压力。
不过即便是如此,还是有很多弓手射出了手中的大箭,在一二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尽管这些大箭的箭速不是很快,如同飞蝗一般蜂拥而出的情况下依旧射中了五六个人,当下就让很多身披铁甲的人依旧在这种大箭近射面前负伤挂彩。
趁着遭受攻击的人慌乱之下,不少身影带着令人恐惧的喊声冲了出来,直接就让不少初临战阵的弩手们甚至有了弃弩而逃的打算。
然而就在那些身影刚刚逃出树林的时候,百步以外的距离上不少人很快的利用杠杆开弩器重新填装好了箭支从侧面连绵不断的将一排排大箭射来。负责督战的张小磊身边的一些亲兵也利用装药实弹或者霰弹的二人抬或者其他小型火绳火器连绵不断的在近距离上向冲出来的这些倭寇们开火。
火绳枪在战阵之上并不一定是一种非常有效率的兵器,首先就面临着一定距离之外的破防问题,更别说射速。然而面对这些防护并不是很强、还没有真正的利于远射的兵种协同。又是这种非常有利于火器部队发挥独特优势的散兵战,很快就将冲出来的几十名手持闪亮钢刀的人接连不断的打倒。
虽然应对这一股倭寇的反扑只有五六个人伤亡,取得了不小的战绩,但是自从起事以来就没有出现过太大伤亡的队伍还是多少感觉到了一定的压力。
在不远处观战的张小磊也感觉到多少有些出乎所料:自己所要面对的这些人看样子绝不是自己之前想到那种水平,似乎比起大周军队中的那些夜袭精锐也毫不逊色。奇怪:这些倭寇怎么会如此之强?要是海上的倭寇都是这种水平,张小磊甚至怀疑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的那些训练原则和训练标准能不能做到低损失完胜了。
仔细思索之下似乎多少也想起一些事情。元末明初的这些倭寇不同于嘉靖年间,可以想象:这个时候入寇的很多倭寇都是以北方明初明军把守的辽东、山东一带的重地为袭扰目标。而抢劫不是打仗,要讲究一个捕猎风险的。就像狮子很少会捕猎野牛、老虎很少会找狼的麻烦一样。仅仅是能打的过目标根本不行,还要战斗力完全碾压,形同狮子与斑马、老虎与野猪一般的实力优势才能形成绝对的成功率。
因此也不难想象:在这个时代入寇的倭寇规模或许不大,然而却都是一些精锐骨干,远非嘉靖年间那些规模虽然很庞大却成分混杂的倭寇可以相提并论。
想到这里,张小磊就不打算让自己这些手下武装进林子清剿了。这种环境摆明了就是多山林的日本列岛等地军民非常熟悉的近战环境嘛。好在林子不算很大,浪费一些弹药就浪费一些弹药好了。。。
伴随着从船上冒出的一团团白烟,猛烈的炮击再次向着暴露出来不少身影的位置展开了,接连不断十轮左右上百份万余枚重霰弹和上百发九斤实心弹的扫荡与轰击之下,再次付出了数十人死伤的林中倭寇们终于感觉到有些绝望了。





明初第一豪强 第80章 打算
持续时间并不算长的战斗就让二百多名上岸的人死伤半数的情况下,竹若丸终究还是打算妥协投降了。这个时代的日本虽然风气比战国或者大正时代更保守一些,但还终究没有近现代军国主义教育之后的疯狂,更没有宣传机器对战略对手的丑化。那些并非是下层愚昧百姓出身的精锐们因为经常过手大量的利益,也不像下层很多人一样不开化。
在有人精通应天官话的情况下,投降的过程也没有太大的波澜。张小磊直接命令林子里的人按照火铳点名的位置挨个排队分批到指定的地点集合,并且在指定的地点放弃铠甲和武器。并且按照身高打乱顺序分批用临时构筑起来的土墙土围拘禁起来,才让全身被绑起来的竹若丸以及另外一名精通应天官话的倭寇一起带了上来。
“我听你们之前说,你们是误信了传言。以为我们也是临时上岛的强盗,岛上百姓并不是我们的人,才会干这种活计?”一面屏风似的墙壁后面,张小磊仅凭与平时稍有变化的声音问道。
武士传统影响很大,就连听见琉球岛上的人用假声唱歌都不习惯的这些东瀛武士显然对张小磊这种谨慎到猥琐的态度多少有些看不起,那名精通汉话的人声音似乎也硬气起来,只是因为之前张小磊等人所在的队伍展现出来的强大武力才多少有些尊重的意思:“的确是我们误信了传言。不知道这岛上的居民也是贵方的奴仆。但是请相信:我们决没有同贵方过不去的意思。这次的事情是个误会,对于我们也是个教训。我听说过一句话,叫做不打不成交。贵方拥有强大的火炮和火器,而我们在大海航行上也有很多经验,此外我还听说贵方同东南周政权并不和睦,那么,我们之间相互合作,应该可以谋求更大的利益。。。”
张小磊沉思片刻,最终还是没有当面直接回绝,但也没有承诺什么。只是也缓和了口气如同嘘寒问暖一般的询问这些倭寇过往的一些经历,诸如抢过什么地方,有多少船多少人之类。
这些涉及隐私的事情,经验丰富的竹若丸当然没有打算如同朴实农民或者孩子一般坦白的打算,添油加醋的吹嘘起来。早就有所准备的张小磊却暗中命人将这人所说的话以最快的速度纪录下来。
同这伙人谈完之后,包括赵管家乃至张诚在内的不少人都有些疑惑起来:这好像根本不像是少主的作风。“少主,难道我们真的要同这些人合作?”
在亲信面前,张小磊并没有将这一次自己的打算隐瞒:“我早就听说过几十年来海上这些越来越猖獗的倭寇的大名。按理说拥有这种名头,那应该是吃了不少大户犯过不少案子才会有的事情。如果我们再能了解到一些北方不少地方的倭患的情况还有更详细的一些事情,那或许就能了解到这些人掌握的财富规模。。。”
似乎是担心其他人心中有什么想法,张小磊就直言不讳的说道:“我当然知道以我们现在的武力如果在这东南之地四处吃大户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可是我们掠夺来的银钱,比如说达到了上千万两几千万贯这个程度又到哪里去消费呢?有多少人愿意成为安全而忠诚的服务者呢?海寇们的生活,真的没有什么可羡慕的。。。如果抢这些倭寇的积蓄,那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张小磊也并不指望这种单纯的说辞有什么意义,在初步安顿下来之后,还是打算完善一下内部的规矩。规矩是人定的,也是人来操作的。但至少有一个规矩的标准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种可能的麻烦,还有到时候不好解决的事情。毕竟,以现在自己这个团伙的武力地位,很显然是没有什么官府或者法律能够约束到的了。
大致上的原则是:同不忠诚相关的泄密、背叛、结党营私谋求权力等“挑起政争”,或者侵害张小磊本人的犯罪。即便是最初跟着自己一同起事的人也没有死刑或者极刑的豁免权,其他成员同理。“群众纪律”方面法规,跟随自己起事以来的亲信们唯一特权是豁免极刑或死刑,谈不豁免徒刑。甚至考虑到为了保密还有拉拢等方面的因素,少用“驱逐”“开除”等处罚手段,最高处罚手段就是终身监禁了。徒刑的门道可就大了,可以让人好吃好喝继续效力也可以生不如死。因此在关于家奴亲随方面的的监牢标准方面张小磊没有明确规矩。至于用于处罚其他各级对象的监牢、体罚原则和行刑者等方面都尽可能的做了比较完善的具体规定,担心的就是衙门那一套自由裁量带来太大的问题。
一开始很多人没有反应过来,直到以后才有人意识达到:“法制”在某种程度其实就是削弱下面人自身拥有的“封建权威”的一种手段。只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张小磊手下的队伍刚刚成形,还没有拥有太过稳定和庞大的利益集团,才终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这些日子以来,张小磊也了解到了有关东南战事上的一些情况。因为自己起事刺激出了应天方面准备了一些滚石盾阵、也用实际行动带来的影响让不少人明白了用狗尿苔一类的东西做为硝石的原料的基本方法,还有在弓弩方面积累更多的大周政权了解到了杠杆开弩器原理之后,新建的精锐部队战斗力也发生了很大的提高。让张小磊在镇江附近的帮忙并没有能够起到决定性左右,大军兵临应天府并将应天府围攻临近一个月之后后,最终还是败于城内守军的反击。虽然没有彻底战败,能够在长江南岸立下一座“江南大营”却终究丧失了一战灭掉东南周政权的希望。
也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北明方面也派出了人来直接同张小磊接触。这些都是张小磊早就有所预料的,然而让张小磊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是李文忠这么重要的北明皇帝亲信还有已经升为一军之将的张世功亲自来到了崇明岛上。




明初第一豪强 第81章 狮子大开口
此时的李文忠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如历史上那样被赐名为朱文忠,想来经历同历史上的元末明初是截然不同的。可即便如此也是同北明皇帝沾亲带故的人。一开始的时候张小磊还有些怀疑是北明那边儿故弄玄虚相欺瞒也不是不可能。可是张世功亲自相介绍之后张小磊多少有些疑虑的目光也打消了。
只不过,张小磊虽然没有像见其他一些人那样连面都不见隔着如同屏风一般的墙壁发话,面色却是多少有些冷然,之前当然也没有什么像样礼术的接待,让李文忠多少也有些不以为然。
“李大人这一次亲自前来表达诚意,石儿这一次可是有些失礼了。。。”张世功这时候也笑道,似乎是要缓和一下气氛。
张小磊开门见山之前终究还是客气了一下,语气也稍稍有所缓和:“比起应天那边儿的出尔反尔,你们的诚意多少还是有些让我想不到。你们没有将我的父亲变相的扣为人质,还让李大人这样一位十分有身份的人前来,又带来了不少金银财物。说明我张小磊在大明皇帝眼中还是多少有些份量的。并不是一伙匪盗流寇。但是我总在犹豫,心中也有不少疑惑。如果你的回答能够让我解惑,那我或许会考虑在攻克应天府一统天下方面出力一二。否则。。。呵呵。。。李大人也请放心:冲你们这种看的起我的态度,只要你们大军不再次展开企图平定南方的战事,那我就不会做那当年联合东吴抗曹的刘备。。。”
做为一名手下满打满算不过一两千队伍的头目,张小磊可谓多少有些嚣张。可是李文忠回想起一些军报还有调查确认后的情况,还是知道张小磊这么不讲礼数是有着自己的所持的。
“阁下有何疑惑不妨说来看看,如果是我能够解惑的,自然坦诚相言。”
“好。那我问了:众所周知,我手下不过十几条大船不到两千青壮,崛起也不及年余。像我这种小门小户小势力,要想求存,很显然应该维持天下分裂的格局才对。只有你们统一不了南方,甚至:还被南方政权联合打到秦岭淮河以北去,势力均衡,那样我才能够安全啊。换位思考,我想如果我是大明皇帝,统一了天下的情况下,能够容忍一位藩王就算是极限了。而且我还知道好像自从两汉以来,就有异姓不王的道理,更别说在大一统的情况下使用同样汉字的政权可以‘天有二日’了。虽然你们给我面子,而那应天府不给我面子,可在这样的现实面前,让我如何决断呢?我可不想做那被飞鸟尽良弓藏的韩信!”
李文忠对此多少还算有所准备,为了显示自己不是早就背好了台词还是在沉默了片刻后才郑重的说道:“我不知知道阁下读书涉猎程度如何,不过听说阁下曾经写过不少小说志异,想来对那历史应该是有个大致的了解的。算一算吧,天下自古以来能算做大一统的王朝。秦朝这个短命朝代暂不却说它,汉朝时的南越王不就活过百岁了么?只是碰上了汉武这样稍有不惜代价谋求边功的人物,子孙才被殃及。之后,能算的上大一统朝代的就只有唐朝了,唐朝节度使的权力乃至很多事情都不用我多说。即便是前宋朝,南北割据的南宋且不去说它,宋辽承平的年代,不是也有那折家等边功世家么?怎么能说只要天下一统就没有实质性的异姓王了呢?只要你以后接受大明册封、那就可以在这崇明方圆数十里的岛上称王。。。”
李文忠一边说着,也一边观察着张小磊的神色,从最初的印象来看:这个年纪比自己还要轻的人胸中没有什么城府,怎么统人打交道好像都不太明白。还有什么说什么,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有志向和能力争取天下的人。
张小磊却多少有些眯着眼不做言语,最终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道:“这番话,可是不怎么能够让人信服啊。此一时彼一,谁知道我帮助你们大明统一南方之后,就不会再次面对从阴谋诡计到大军围剿?”
张小磊见李文忠似乎想要补充什么,就主动说道:“我知道你想要说什么:不错,我现在是有一些技术上的屏障。我们的火炮犀利,绝非你们那些火器可比。我的船只行进神速,不借助风力甚至水流就可以纵横江河。凭借这些,我手下的这一两千队伍绝对不逊色于十万精兵的作用。可是谁也不能保证这些技术上的优势是永久的。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万一有一天你们通过不惜血本的方式也有了接近的能力,在统一天下之后不再像如今这样水师脆弱,那我这一两千人的队伍岂不是说要灭掉就能灭掉?嗯?”说道最后,张小磊多少使了点儿颜色,怕李文忠有些不能领悟自己的意思,又东拉西扯。
李文忠是个聪明的人,这个时候也看感觉出了张小磊的目的,直言不讳的问道:“阁下想要什么,不妨直说吧,开列个单子也可以。只要是我大明能够做的到的,都会尽量满足。不过此时可不是前宋的时候。阁下若要如同那当年的金人一样狮子大开口,我们可没有那么多金银。北方没有多少金银铜矿,元代的时候又遭洗劫不少民间并不富裕,这你们应该都是知道的。。。”
张小磊当然也是早就有所准备的,直接从怀中拿出了一份单子说道:“乱世,金银的用处不算太大,我也知道大明在这方面并不富饶。不过我听说过去这几年大明在北方开疆扩土,直接灭了那元朝残余,还向河西方向扩充了不势力。所以我想:两千匹性格好一点儿、至少勉强可以做战马的、马头高度在四尺三寸,也就是说江南多半成年女子身高以上级别。体重在七百斤以上的高头大马,应该还是拿的出来的吧?哦,最好还有一些车啦,马具马药啦,铁匠啦之类的东西。我这荒岛上虽然有不少的草,可我也是听说过马不能全吃草,还要吃豆。这些就烦劳了,大明遵化徐州等地都产铁器,那铠甲打造应该不是问题。能不能制的一石二斗力的破甲利箭都射不穿的步人钢甲来?也来个两千套吧,我还听说最近明军攻克了湖广和四川的一些地方。硝石和硫磺想来是不缺的,直接可以用做火药的上等的成品,分别十万斤与五万斤吧。。。”




明初第一豪强 第82章 规劝
其实张小磊提出的每一样东西的规模乍听起来都不是很多,不论是十几万斤火药原料还是几千匹马、几千像样的铁甲又或者一些船只乃至几万人三个月的农事力役,虽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对于此时拥有整个北方动员力还不算小的北明来说算不得太过庞大的开支。
“这个数,我想应该还算是合理的吧。养像样的步兵五万,费用少说也在折合二百万石粮价左右。不计开拔费用抚恤费用,也不是年年都能胜仗。我想,当初在镇江帮助大军的那一仗,还是值这个价的。如果有了这些帮助,让我真正能够后顾无忧,不敢说为大军效犬马之劳,但一定会做一些有助于大军统一大业的事情。。。”
李文忠并不感觉到太过的惊讶,但还是对其中一些很特殊的要求感觉到诧异:“四尺三寸以上高的高头大马,还要不娇贵。这个要求可人有些为难啊。实不相瞒,就算在我大明军中,这种规格的马匹不是军官将领才会有的坐骑就是骑兵中的精锐,每年从西域那里进口过来的数量本就不多,并不是单纯的银钱就能解决的,你看要不然这样。规格放一些,就是这一次我们前来的时候江对岸那些质量的马匹,我们寻常战马规格,数量可以再多一倍,如何?”
张小磊这时候也觉得自己的眼光有些过分了,那种军马根本就是拿战到昭和时代的近代才会大规模繁育的中型军马标准,即便对于此时因为蒙元的基础在马匹方面并不算匮乏的北明来说,也的确有点儿强人所难。因此还是接受了这个意见:“这样也好,只是如果这些物资能够在这个冬天尽快配齐那就再好不过了。”
“阁下如此着急筹集军备,是不是打算明年开春的时候就同我军一道攻伐应天府?”李文忠听说这种时间上的要求,而且似乎在自己面前没有多少忌讳,就试探着问道。
张小磊思索片刻后说道:“虽说我们同是华夏之人,同文同种,可我毕竟出生在大周。之前的镇江之战可以解释为突围脱困,但如果与你们联合行动那就有点儿叛主求荣的意思了。史上谈起来也好说不好听,以后我会给你们一些技术或物质上的支持,可除非那应天府主动再向我们调事。否则还是尽量不要联兵的好。我这次打算尽快的加强这手下一两千人队伍的军备,是想在开春大海上的海况稍微好了一些,队伍也有了适应海况的足够准备之后远征东洋,直接抄掠一下那三岛倭寇的老巢。一则可以为北明减少山东辽东一带的边患,二则我想他们那里应该也囤积了不少财富。。。”
李文忠听完这话有些郑重的沉思了片刻,随后告诫道:“你知道三岛倭寇能在本朝建朝并不算久、武备也不算衰弱的山东辽东边关重地附近劫掠,听说也同这些人交手过那就应该明白:这些人绝非寻常的江湖水匪或者寻常的海寇可以相提并论。东瀛东南三岛乃至这些人老巢,兵力和家底也绝非数十人百余人,不但战力强横,而且还神出鬼没非常善于隐蔽与设伏。你这样只带着笑中沉默了许久才郑重的对张小磊劝道:“石儿,听父亲一句劝。站在大明这边儿吧。两边为人,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以前我也认为这年头的‘三国演义’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是现在却觉得:这天下一统已经不会有几年时间了。虽然应天府那边儿还有强弩器具之利,训练基础也好一些,可是内部的弊病太大。优势维持不了多久的。”




明初第一豪强 第83章 出身与思维
张小磊听张世功这样说并不觉得意外,虽然此时的自己实际上有本钱无视父亲的话,但还是想做做工作,让父亲趁早打消某些念头。自己别的不知道,明初某人在功臣集团内大开杀戒可是知道的。
因此听到父亲这样说也就想了想后:“我听说父亲崛起于底层的营伍,爷爷更是从乞丐流民出身。想来军中如同父亲或者爷爷这样从底层上来军官或者同僚应该也是有一些。我家就算是穷人底层出身的土豪,那你来说说:穷人底层出身的土豪与那世家子有什么特点?”
张世功听到这话仅仅是思索了片刻就笑了:“我明白石儿的意思了。你是不是想说北边儿的那位主公出身卑微,就会对我们这些富贵之人另眼相看?也不想想,要是如此,我还会留给很多人乃至包括石儿你在内这么厚的家产么?富贵之家出身的二世祖是有不少的,但是要说穷人出身的人在飞黄腾达之后还会有什么穷人的感情,那就是胡说了。或者可以这么说:你爹我见过很多人,军中受到欺压的那些底层,有一日立了军功成为军官拥有了比老兵还大的多的权力,只会变本加厉更加严格苛刻的对待过去的那些穷亲戚。相比之下,反倒是一些将门之人出身的人因为自幼的生活环境里遇到的人都还算恭顺,反而会对士兵们以礼相待讲究一些上的仁义之类,当然这样做的效果在战场上更坏罢了,呵呵。。。”
“可是我听说,北边儿那位主公可并没有怎样苛待他的穷亲戚啊?很多人都跟着飞黄腾达了,跟着你一起来的那位李文忠,我听说就是他当年的一位前来投奔八竿子勉强能打着的远亲。整个乡里乡亲跟着那位主公飞黄腾达的人不少。这样的人,贫困落难的时候有可能是人缘不好遭其他穷亲友竞争排挤甚至欺辱乃至对其他人怀恨在心的么?”
张世功此时一皱眉:“石儿你这话,爹就有些不懂了。既然你也知道北边儿那位主公虽然出身底层,但是人缘还算宽厚的人,怎么会认为穷人就一定对大富大贵之人存在偏见?那汉朝时候的刘邦不也是亭长出身么?”
“汉时与如今大不相同,亭长也不同于乞丐。我的意思是说:如北边那位这种底层出身而且见多识广的人,对大富大贵阶层的对百姓危害要看远比唐宗宋祖那样的人要重。再加上底层起事出身不同于兵变出身。如果换成你是这样的人,会对类似的群体有什么看法?至少会从仁义或底层简单正义观的角度想到:这些人如果太多,而且世代繁衍下去,就有可能成为江山的蛀虫。不但侵蚀军队和国力,更有可能逼民造反。那么解决的手段就是。。。呵呵,底层出身的王者,阶级感情不一定,可对独断的追求和想法的特点父亲总该是了解的吧?如我们这种后来的才加入的,有可能去赌那十中无一的机会吗?”
1...2122232425...1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