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张小磊没有犹豫,在城下的敌军开始溃败之后迅速组织六百人左右的核心攻击部队下城向城内敌方宫殿的方向攻取、只留包括伤员在内二三百人的力量驻守南门。一方面是扼守退路,另一方面是通过俯览全城用早就准备好的信号弹给进攻的队伍以警示,最大限度避免可能的危险。





明初第一豪强 第148章 包抄宫城
有人曾经想过那些强敌会通过挖地道或者暗中渗透的方式攻入燕京,也有人想过骗关、银弹、里通外合等手段入城。可是却从来没有人想过在防备严密的燕京城南,那些人竟然能够眨眼间突破高大的城墙还有至少十万守军及预备队的重围,闪电般的就从城南正面逼近宫城。
朱标等人当然也有手下密切的注视着城头上的动静,当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如同滚滚闷雷一般在整个城南响起的时候,很都人都知道大事有些不妙了,已经开始有一些聪明的人意识到了有什么地方不对。
当然,张小磊等所率领的近卫营战斗群虽然在以分钟计算的数分钟内就攻破了城南,并开始针对城下防线展开集中突击,汤和直接派遣亲信军官的通禀还是先一步到达了宫城之中。
“娘娘,殿下!赶快快撤!现在走还来的及,再晚可能就来不及了!”一名守卫宫城的亲信军官说道。
如果不是这时候距离宫城不远的铳炮声已经清晰可闻,不少城外的守军都被迫撤退到了宫城之内,马皇后简直不敢相信一盏茶的功夫没有就出现这样的变故。这似乎根本不是什么强敌入侵,按照常理很可能就是某些将领暗中叛变了。
“这是怎么回事?汤和手下十万大军,怎么连片刻功夫也都守不住!”此时马秀英此时还是有些觉得不可思议,强敌难道真的强到如此地步么?
此时的朱标虽然年少,但也接触到不少军机要务,提醒道:“父亲英明神武率领几十万主力南下,也被那强贼牵制在应天府不敢妄动。这些强敌真的是不可以常理度之的,还是先行撤退到城北再做打算吧!”
想到继续留在宫城之中可能的危险与危机,还有万一自己等人被俘可能带来的后果,马皇后等人还是同意了立即从宫城撤退,并且暂时放弃携带其他闲杂人等撤退。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叫来了负责留守的亲卫首领,以最快的速度准备了一些亲卫首领们的便装。携带了印信文书之后就从匆忙的离开了大殿向宫城以北撤去。所有的这一切,不过也就是半顿饭的功夫,虽然慢于学生军训紧急集合,可也绝对快于绝大多数平民家的出行准备,算的上干净利落了。
可也就是在这短短十几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分头包抄的近卫营战斗群至少两个连战斗群的十八个分队已经开始从东西两个方向上包抄过来。
经过城南一带的交战,张小磊也对近卫营战斗群的能力有了不少的感悟。以前自己的看法:虽然采用了很多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战斗力,但是此时近卫营群的战斗力应该不会比甲午战争或普法战争后装线膛枪时代的列强军队更强。采用单路横队或者散兵线战术就已经是极限了。
然而实战证明:虽然自己这支用古代技术以巧妙方法的拼凑起来的超越时代火力队伍,未必能够打的过同等兵力的甲午日军或者晚清中法战争时代的法军。可这支军队却是专门为了克制传统冷兵器部队而设计出来的。同19世纪末的精锐列强硬碰硬难说,但是在“虐菜”效率方面显然就要比单发的后装枪高出一筹。每个士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打出至少六七百发以上事先填装好的霰弹的情况下,即便是一个班的十二三个人,往往也有很大概率在一次短促的交火中就至少杀伤几百名敌军,震慑住一两千以上规模的对手。这还是在对方防护装具并不算太差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相互之间的间距足有六七十步的距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班左右的单位只要班长自己不犯严重错误,就不会轻易的在短时间内陷入陷阱。
感觉到宫城正面的守军连同从城南撤退下来的对手形成了兵力十分雄厚的连贯防线之后,张小磊权衡片刻就迅速下令分出不少部队展开包抄战术以最快的速度直插宫城。
宫殿正南方形的展现上云集起来的数万明军一时间也感觉到了进攻压力的减轻,可是因为之前的威慑,就算是汤和也不敢轻易的在对方猛烈的火力之下展开反攻。曾经有不少例子,以为很多下级军官见到驻守的强敌很少,就直接组织兵力展开反攻。
然而,非运动状态下留守的近卫营战斗群官兵往往有着更多的武器弹药准备,哪怕仅仅只有三四个人,也可以在不到半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接连展开十四五次开火,打出五六十支以上填装好弹药的霰弹铳,一下就能让上千进攻的兵力萎靡不振甚至溃败下来。
大概在对峙了数分钟之后,汤和才终于发现似乎情况有些不妙,因为两侧响起了密集的铳炮声。很显然:这支强敌并不打算在数万人构成的正面战线上啃骨头,而是打算采用包抄战术开始打算从更广的范围内抄掠中枢。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明军也不得不向宫城之内撤退。
在宫城内牵制住这支强敌,守卫住拥有不少坚固工事与墙壁的宫城,等待着徐达等人从其他方向上抽调兵力,针对兵力薄弱分散的这些强敌组织反击,是此时唯一的胜机了。
短暂的交锋也让汤和稍稍看明白了一些这些强敌的作战方式,猛烈的火力往往是靠比较沉重的负重乃至事先填装好弹药的大量霰弹堆积起来的。进攻中的强敌一定无法有效得到来自于城头方向的补给,威胁和作战能力应该是有限的,而非无法对抗的。
宫城之内的宫女嫔妃还有相关的太监之类并不算太多,达不到王朝后期往往拥有的那些规模,因此整个大殿还算显得空旷不少。统治层上层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过于繁琐和恶化,因此数万明军在撤入宫城的时候没有发生太大的混乱与困难。
唯一让汤和感觉到一些压力的是:打算撤退的太子朱标还有马秀英等人还是晚了一步,刚刚临近宫城北门的时候就听见宫廷万密集铳炮声,不得不放弃了逃离突围的打算。




明初第一豪强 第149章 巷战打援
不同于很多金元以来里坊制的北方城市,燕京此时里坊制并不是非常严格。四十九坊之间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坊墙间隔,居民因为历史上经历过不少战祸的缘故也不是很多。元朝败亡之时,元大都境内的不少色目人不是遭到了清洗就是北逃,整个都城人口从原来的八十多万减少到不到十万。蒙古平民百姓当初在元大都时往往也不是拥挤在市井狭小的民居里,而是在城北部不少地方修建有“城里的蒙古包”大多每户都有三四十平米的面积。富贵人家居多的城南,则更是没有大杂院一般比较复杂的地方,这更让包抄突击的近卫营战斗群官兵没有遇到太大阻碍的就完成了对整个宫城的包抄。
当然,按照这个时代的一般军事原则来看:这种包抄是很不牢固的,整个宫城附近的外围连绵数里仅仅只有四十个左右进攻突击班,只有张小磊身边还算云集着百人左右的亲卫连,还有不少人力车携带的辎重弹药。连一条比较像样的横队都很根本无法形成。
从其他方向上增援过来的明军并不了解近卫营战斗群的猛烈火力,见到仅仅只有稀稀拉拉形同匪盗流寇一般,最多十几人为一队的团团伙伙,就贸然的展开了大大小小不少次进攻。结果当然是在燕京宫的外围之战中付出了严重的代价。就算一个分队所携带的七十二支填装好弹药的霰弹铳发射筒内的七千多枚七分霰弹无法击溃数以千计的重装敌军,相邻的两到三个分队随时打出的一二百支填装好弹药的霰弹铳,乃至有可能从更远距离上侧射而来的威力巨大的六两弹丸也让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明军无法撼动宫墙之外的包围圈。
不过,张小磊此时也看到了问题所在:尽管拥有极强的战斗力,让整个队伍的实力完全不下于十万精兵甚至更有甚之,可是如果在此时展开针对宫城的破袭战,却可能让队伍陷入宫内守军与宫外援兵前后夹击的风险。要想安安稳稳的针对燕京宫城展开行动,首先必须想办法清理掉从其他方向上源源不断增援过来的敌军援军才行。
而在此时,唯一还有一些富余兵力和机动兵力的,也就仅仅只有张小磊身边的百多名亲卫连官兵了。似乎自己的安全反而成了占用兵力本就不宽裕的队伍的一种累赘。
张小磊并不是天生的帅才,也非将才,校才也未必合格。临阵经常优柔寡断,不过在思考了许久之后还是决定亲自率领队伍针对敌军的援军展开反击,甚至不惜进一步分兵成三个排战斗群。在距离城南不算太远的情况下,城头上负责观望警戒的预备队会在自己遇到危险敌情的情况下直接以信号弹警戒,也是张小磊最终敢于积极行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就在这个时候,两三里外的城头上飞来多支信号烟花弹,直接落在距离自己的队伍并不算太远的方向上爆炸开来。这种烟花弹虽然是在空中爆炸,可因为是没有什么霰弹的纸壳,带来的危险并不大。从两颗相距时间并不是很远的烟花的弹的先后降落方向,张小磊判断出从城头其他方向集结过来的明军主要分布方向是什么。虽然不能得到很详细如同地图全开一般的信息优势。但在双方都很难判断敌情的情况下,这样一点儿信息上的主动权也给亲卫连的官兵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张小磊迅速命令整个亲卫连分成一个亲卫排和六个战斗分队,从多个方向上悄悄借助着街道两边的房屋掩蔽向增援过来的明军主力方向逼近而去。
因为其他城头不是重点,徐达手下的兵力连同一些城内比较精锐的治安队伍算进来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二万人,因为多多少少要在各处城头上留下像样的警备力量,增援过来的明军也仅仅只有七八万人。通过纸条信息临时镶嵌在六两弹丸内射过来的“纸条弹”,还有信号弹,掌握主动权的亲卫连在逼近敌军援兵迅速就对逼近过来的明军展开了猛烈的伏击和袭击。
没有多少坊门阻挠的宫廷四周的一条街道上,一万五千增援过来的明军在连绵两三里的范围内形成两道五人排,紧密的警惕着两旁的房屋并不断展开包抄行军。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猛烈的火力沿着整个街道突然从几处居民内的窗户里侧射过来。三个分队三十六名亲卫连官兵人人背负着一石重量,至少十支早已填装好弹药的霰弹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三百多支填装有六两重弹的弹丸沿着街道抛射过来,猛烈的弹雨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让上千明军非死即伤。沿着街道接连不断的人倒在弹雨之中带来的震慑效应让两端的队伍不得不向中央方向集中,又带来不少人因为混乱和踩踏而死伤。当混乱过去,遭受沉重打击的明军反应过来的时候,猛烈的火力再次袭击过来,又是数百明军非死即伤。
如果是空旷的地方正面交锋,就算以近卫营战斗群战斗力,也根本无法靠几十人的排群就去挑衅一两万人的增援大军,肯定会在一轮猛烈的开火之后就会陷入无弹可用的境地遭到对手的集火反扑。可是规整的巷战环境,却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近卫营战斗群所拥有的优势。因为就算很近的距离,对手也不可能迅速攻过来造成威胁,兵力优势带来的投射火力优势也大打折扣,非常有利于小规模的部队在南城头有效的信息指引之下展开灵活的行动。火力战也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连绵不断的密集铳炮声接连不断的在宫城四周响起,在并不算长的时间里整个亲卫连战斗群包括亲卫排在内的九个分队就接连不断的展开了四轮次开火,平均每人都至少把四十多发份弹药打入了增援过来的敌群之中,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就造成了增援过来的明军上万人伤亡。
几乎与此同时,包围宫城的队伍也在张小磊的命令之下抽调了十多个分队投入到伏击和反击的战事之中。直到此时,包括徐达在内的增援过来的明军才感觉到这支传闻中强敌的恐怖所在,不得不全速向外撤退逃离了险地。




明初第一豪强 第150章 零散巷战
“那些强贼为什么总能发现我军大堆人马的位置?”在败退到临近城北的空旷之地后,不少军官将领都有些抱怨道。也有一些聪明人意识到了什么:“是那城头的烟花!肯定是那些从城头射向我们的烟花在给入城的强敌通风报信!”
徐达也多少是个有些脑子懂得一些实践的指挥经验的人,知道面对这么强的对手,想短时间内反攻夺会南城头基本没戏。回想之前各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的原因,队伍的队形过于密集,在巷战中还按照传统的套路肯定是个严重的教训。
“让各队把箭术、铳术、刀盾突出的人都选出来!”徐达迅速下令道。从各个城头上的守军到退下来的七八万人中很快就选拔出了一万人左右的精锐,并很快让这一万人以小队为单位分成了二百队,每个小组以五十人左右为队。
徐达亲自对这些人郑重的说道:“战死的人赏银二百两、钱千贯,赐良田百亩。负伤的人减半。斩首一级赏银千两、赐良千亩,姓名立碑并记载于文史。去的人不强迫,但是自愿报名。报名是自愿的,可要是报名之后有人身上没有负伤,或者没有负敌军火器所制造出来的那种特有的伤情就归来了。抽五杀三,逃兵被查出抽十杀九!愿意的先站出来,然后按照要求组队。目标只有一个:自由行动,分头逼近宫城,以杀伤那些强敌为目标。你们听清楚了没有?”
在这个时代,又是内战而非有鞑夷之辩的外战,士气除了人情关系和集体认同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赏罚维持。如果能够做到赏罚落到实处而且也比较公平,而不是像不少南方军队那样有军官贪功的问题,就算是几十贯的抚恤也很容易让并不富裕的绝大多数民众满足。价值两千贯以上的赏赐还是针对普通士兵,是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都很难想象的。相当于一夜之间就从贫困或勉强糊口的地步让全家人都能过上了元不止小康的富贵生活,更别提青史留名这么大的诱惑力了。就算队伍里的精锐,平时里因为下面新兵们的孝敬日子过的并不算太差,那也是极有诱惑力的。再加上并不是什么必死的任务,绝大多数队伍里的精兵骨干都踊跃报名。
徐达的思路也很简单,既然集中起来的队伍会遭遇到对手小分队火力的巨大杀伤,那就以分散对分散不断消耗对手,至少能在整个白天最大限度的牵制对手的兵力。夜晚的时候在展开集中进攻,力争把这股强敌驱逐出城南。至于歼灭性打击对手?不久之前的徐达或许有这种想法,而此时却没有了。按照常理,这种分散的对射战,拥有火力优势的一方应该没有那么大的优势。
就在明军重组队伍准备反攻的时候,张小磊也发现自己在部署上的不少问题。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性格距离名将或优秀校官的差距太大,在兵力部署方面依旧过于保守了。首先是扼守南城头通道并不需要二百人左右的兵力,特别是城内守军死伤数以万计,又有数万人被围困在宫城内的时候。因此就从城头抽调下来一百一十人大概这和九个十二人分队的队伍。三十名伤兵和五六十名步兵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因为城头上有囤积的一些待发火器,又明显处于防守地位的有利条件,至少扼守对手白天的反击是没有问题。就算有危险,也很容易以信号呼叫城南队伍的援助。
同时,从围困宫城的队伍中,张小磊也抽调出二百多,再加上原有的亲卫连。除了亲卫排之外仍然有多达二十七个分队的机动力量。集中起四百人以上的机动力量,张小磊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给燕京城其他地区的明军残敌以进一步的清剿和打击,清剿活动至少持续到中午。然后在下午的时候展开对宫城的决定性突击,力争在傍晚之前取得决定性效果。入夜之后,队伍也将在摸清宫城内的情况下依托宫城过夜,并完成对关键人物的搜缴。
就在明军刚刚重新整编完败退部队中的精锐,并命令各队分散出击的时候。二十七个战斗分队也展开了连绵数里的城内战线从各个街巷向着明军集中的地方包抄而来,连绵不绝的铳炮声与零散巷战接连不断的在燕京城北面各处地方打响了。
这种零散巷战的局面,张小磊却并不怎么担心。因为早在之前河间府的时候,队伍就进行过专门的零散巷战演练。还算认真的演练演习证明:就算双方同时披甲兵并且还算有像样的防护,一次能打出至少百枚比较有威力小型霰弹的近战武器还是有着巨大的优势。同单发火器手遭遇战中的损失比大概一比一百左右。单发火器手或强弩手已经是威胁最大的敌军兵种了,考虑到对手当中还有不少其他很难适应霰弹铳火力下巷战对垒的队伍,还有整个队伍在运用方式上的灵活性。零散交战中的损失比至少也是一比几百左右的水平,并且这种情况还无需担心遇到大股对手带来的集火优势。
零星巷战中的明军很快就发现了在这种形式的交战中,依旧面临巨大的压力。往往打算偷袭对手的几个人从多个方向上刚刚露出头手,就遭遇到对方队伍中少数几个人的火力压制。在很近的距离上,哪怕敌军的应急反应开火精度并不怎么样,上百枚弹丸也能大概率的让打算露头开火的人遭受严重的伤亡。而往往只有少少数几个人开火,就能让几十人的队伍暴露大致的位置从而导致严重的损失。
一开始的时候近卫营战斗群的官兵对于这种频频以零散和偷袭方式出现的敌军还有些紧张,可接连不断的近战却让各个分队对自己的优势更有信心了。
不过,通信联络手段上的匮乏,还是出现了一些分队没有预料到的险情。




明初第一豪强 第151章 闪击宫城
陈山所率领的十二人近卫营战斗群分队因为有效的战术和谨慎,算是进攻中突击最快的一支队伍队伍了。队伍前行的时候让整个分队尽可能的低下身子沿着墙的两侧相互掩护前行,遇到未知的岔口时往往首先用一面铜镜观察动向,这也让队伍接连不断的去的了不少的战果。接连十五次遭遇战中十二人的营战斗群仅仅用了三百发份左右的弹药就杀伤了七八百名敌强敌。
可是却没有想到,就在队伍弹药消耗大半,完成了猎杀任务准备返回的时候,却遭到了多支精锐明军的阻击和围攻。遭遇到了不少教训的明军精锐也开始尝试着以精锐的强弩手平均每个人不惜强弩寿命的带上至少六支上好箭的四石强弩,五十人左右的精锐分队携带上几百支上好箭的强弩展开猎杀反击。
北明军队中的精锐弓弩手并不多,可是几万人的大军中也至少可以凑出七八支这样的队伍。一下就给进攻中的个别分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强弩在近战中虽然命中能力无法和霰弹铳相提并论,可是在十几米的距离上由水平很高的射手负责的时候,同样极难躲避。在四石左右的强弩攒射之下,哪怕近卫营战斗群所装备很精良的轻型板条钢甲同样无法避免伤亡。
当陈山遇到的这样的精锐强手的时候,虽然最终在杀伤二三十名强敌后最终击溃了从四面八方接连不袭扰的强敌,也在上百次强弩弩箭的精确窜射之下直接战死伤死两人,负伤三人,代价接近小一半。
几乎与此同时,求援的信号弹似乎也在隐隐的其他几个方向响了起来。很显然,遇到这种险情并不仅仅是自己所率领的队伍。
张小磊在看到这种不远距离上的遇险信号之后也迅速以信号弹下令临近的分队进行联络支援,终究最终歼灭性的重创了遇到的多股明军强弩队。
战至此时,似乎战斗力较强,伤亡承受力也比较突出的万余名北明精锐也遭到了歼灭性的打击。各分队遭遇到的损失却高于张小磊的预期。为了消灭这上万名零散精锐,二十七个分队一共有十一人战死,三十多人伤亡,这也让整个燕京攻坚以来的累计伤亡损失达到六七十人。霰弹铳备用的弹药也消耗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燕京此时虽然比后来的范围和面积要小,可是如果距离城南太远,显然也有遭遇各种风险的可能,让张小磊最为忧虑的是如果有小分队在战斗中遭到全灭或者有人被俘,让对手提前了解一些更多的东西,终究是会给以后的战事带来一些麻烦的。
队伍集中起来准备清理宫城的敌军吧!张小磊最终下令道。回想初衷,这一次燕京攻势并不是一定要达成什么战略目的不可,只要战备方向没有问题,就算这一次没有去的决定性的战绩,赢得战略上的优势应该也是为期不远的事情。
外出扫荡其他方向残敌的作战从清晨包围宫城开始算起到收拢部队结束,多少还是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的时间。在还没有临近中午的时候,针对宫城的总攻击开始了。
同守军想想不同,攻击不是直接从爆破攻击和翻墙开始,而是直接从炸墙开始。宫城外围的墙壁厚度似乎超出预期,十斤的黑火药也没有炸开。但是早就经过不少演练的亲卫连迅速组织第二轮爆破攻击,还是很快在墙壁上打开了一个足以蹲步通行的缺口。在十斤炸雷开道的掩护下,突击小组还是在守军出其不意的地方破墙而入,两个四人组成的先锋突击小组直接拉着专门的小型人力车做为填装好弹药的霰弹铳待发火力平台,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就展开了二百四十多份次的开火,彻底击溃了左右各百步范围内的守军,杀伤数百人。后续突入宫墙内的队伍只是留下了少量的人布防两侧敌军可能的反攻,精锐的爆破小组以最快的速度展开了针对目标方向上的另一处宫殿的爆破攻击。
接下来的爆破攻击,似乎没有遇到需要进行两轮爆破攻击才能破开的砖墙了,哪怕是石头制的墙壁也一样。基本上在上百枚万焦耳上下的霰弹铳发射的独头弹开凿的孔洞并安装十斤黑火药之后都足以炸开一个能够允许单排步兵通过的通道。
没有遇到多少喊杀声,几乎仅仅是几分钟的时间之内,各个方向上就有至少四十多处厚重的宫墙在攻击前进中被炸开,沿着南北东西两条线形成了一条连绵贯通的通道,似乎犹如十字线一般将宫城内绝大部分守军分割开来,在不可想象的时间内整个队伍就直攻到了宫城中央的大殿,数万守军在失去了宫墙的掩蔽之后也不得不在第一时间就陷入了和突击部队的激烈交战。
1...3839404142...1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