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很短时间内明军前阵的混乱和动摇也让第一次真正参加大战的儿童团孩子们感觉到了真正意义上自信的感觉。
然而,对于这种情况朱文忠也早就有所预料。迅速下令各排各阵除了前两排还有侧翼负责推车的人之外,其他人尽可能的向中央方向疏散。以比正常队形疏散十倍的方式继续向前推进。
早在大军出发之前,怎样应对那些强悍的火力打击,明军高层就有了应对的不少注意,除了加强防护之外。如果对方完全指望火器杀伤,那就尽可能的分散以接敌,以近战压倒并不在这方面擅长的对手。
明初第一豪强 第156章 “八边铁筒”
车阵组成的盾墙依旧在缓缓的推进,大概每分钟也只前进不到十米左右的水平。推动车辆的人们因为蹲下身子不好用力,后面聚在一起的人因为抬着盾牌蹲步前行都无疑让整个战阵在平坦的地形上也显得有些举步维艰。炮车也不再准备开火了,甚至干脆没有人去拉动炮车,而是让炮车在整个军阵的移动中逐渐靠后。
即便是这样速度的移动,也让一线最前沿的孩子们明显感觉到了压力。接连不断的开火足足持续了半个时辰之久,近百万枚铅弹从各个方向上接连不断的打到来逐步逼近过来的敌军军阵之内。按照之前的推演来说,这种规模的火力就算不能给十万人上下的敌军主力集团带来歼灭性的打击威胁,也一定可以给对手造成承受不了的伤亡而击退对手。
可是直到张勇感觉有些不对劲命人登高的时候才发现,在车阵组成的盾墙后面,北明军队步兵的分散程度已经达到了夸张的地步。方圆十步上下才会有一组蹲起来并且夹着盾墙不断挪动脚步的小组。打出去的重霰弹百不中一,而轻霰弹又无法对对反形成有效的威慑。
“准备后撤!之后打开雷阵保险机关!”张勇下令道。
上万名孩子在对手逼近到百步左右的距离,北明军队的神机新军也开始用猛烈的霰弹还击回来的时候。各队儿童团的孩子们也开始通过崖孔和地道撤退到下一处防线,并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爆破物导火索。
猛烈的爆炸声中,至少超过百万枚重铅弹四散飞舞,覆盖了半里范围内的一切,不过对于早就做好了准备的明军前锋部队却没有形成致命打击。
当然在这个时候,累计承受了数千人死伤的前锋北明军也到了崩溃的边缘,似乎再也难以向前推进了。可可后续的队伍迅速以分散的多的散阵在百步左右的距离上展开了冲击。
人们开始越过壕沟的时候,爆炸声再一次响了起来。可因为进攻之敌过于分散的队形,终究没有造成多大规模的伤亡。在神机新军猛烈火力的协助下,整个大军最终还是稳步的越过了第一前沿防线,前锋逼近到孩子们之前所准备的第二道防线。
当孩子们打算再次开火的时候逼近到数十米距离上的神机新军打出了猛烈的压制火力。那些铜木复合火铳终究不可能同近卫营战斗群那些钢皮钢膛青铜火器相提并论,而北明军队的神机新军在足够的资源之下也拥有不低的防护,形式一下就逆转了。
就在这个时候,北明军队的炮声再一次隆隆的响了起来。在压制了守军的火力威胁后,火炮又开始向前推进了很多。炮击对城墙的命中率也大为增加起来。
此时朱文忠也感觉到自己终于找到了对付这种特殊对手的法门:对方火力强大,可近战却不一定很强。至少在自己强大兵力的火力威胁下同样也只能以散阵应敌。更别说在占领的壕沟中还发现了一些来不及撤走的孩子的尸体。以这么年纪小的少儿为兵源,是朱文忠不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更让朱文忠感觉到这恐怕不是一场简单的争霸之战,如果让这些强贼问鼎神州,恐怕远远不是简单的改朝换代那么简单。
成功的进展让很多队伍似乎又有些向前云集起来,朱文忠则迅速命令这些凑过来的队伍继续靠后。继续以神机新军为核心,配合队伍中一些擅长白兵的刀盾精锐以散兵散阵威胁对手。
北明军队在神机新军的配合下散阵白兵冲锋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瓦解了刚刚暴露出来的第二道防线。见到这种危机的状况,张勇再也沉不住气,还是下定决心让最后的底牌出现在战场上: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上万名张小磊花费不少心思刚刚选训出来的童军就有可能遭受严重损失。
北明军队精锐力量的散阵攻势之下,还是有至少千余名女童为多的儿童团武装因为来不及撤入崖孔被俘,还有几百人因此而伤亡。
没有付出过大的代价,第二道防线就彻底瓦解了。当看到自己的对手仅仅是一些自己胸部高度也没有的孩子的时候,原本有着不小战场压力的北明军队也缓解了不少紧张。
朱文忠倒是没有命令队伍继续推进,开始让更多的人开始扩散开来,检查这方圆附近还有刚刚占领的地方还有什么埋伏没有。毕竟,面对强悍的对手这么快就取得了进展,还是有些诡异的出忽意料。
连绵不断的炮击中,要地围墙很开就在多处被直射的火炮打出多道缺口,开始有不少北明军队炮组用火炮轰击围墙后面的不少建筑物。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如同房屋一般大小的八边筒却突然间出现在高墙的一处比较大的缺口上,开始不断的缓慢逼近过来。那诡异的外形,还有在没有人拖动的情况下就能自己向前的蹊跷在战场上给北明军队巨大的震慑。就算是一些神机新军的精锐见装也不得不向后撤。
“那是什么?”不少炮阵上的军官都感觉到了一丝恐慌。朱文忠也一时之间愣住了。
不过就在那圆筒的四周开始喷吐出不少烟雾似乎是在开火的时候,朱文忠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对身边的炮兵军官还有传令兵们说道:“如那怪物真是神物或妖物,就不会使用和凡间一般的火器来进行攻击。必定是有人在其中作怪,这么大的东西,空间有限,防护也强不到哪里去,开炮应付既可!”
在朱文忠的命令之下,至少神机新军的四十多门火炮接连不断以猛烈的火力打了过来,短暂的轮开火之后就有十多发九斤重左右的炮弹命中了那高大的八边铁筒,可除了在铁通上打出一些小小的坑洼之外并没有造成什么危害。
这个时代人们的认知中:或许有强弩打不穿的存在,比如多套铁甲叠在一起挂起来。又或者一分厚两分厚的铁板,可是就连火炮也难以轻易撼动的东西却是超出了认知的存在。
明初第一豪强 第157章 步坦炮骑协同
张小磊在上一次离开崇明岛的时候其实也并没有指望刚刚造好的一部八边铁屋一般的人力土坦克能够发挥什么效用。因为按照计算,就算里面的四十多个孩子们携带五百公斤精良的火器和弹药,累计杀伤千把人,顶多几千人已经是顶天了。这还是指望能够有效的利用预设阵地机动同对手打游击的情况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可轻用。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可以赌一赌是否又可能凭借其防护和冲击力威胁到对方的指挥中军或是一些重要的辎重马匹罢了。
可是张小磊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科学素养乃至认识未知事物的能力。也低估了“坦克”这类超出农业时代一般人们常见物和想象物的心理威慑力,还低估了当攻击手段无效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敢于同一座房屋一般的铁器做贴身战斗。
就像历史上总有人认为朝鲜半岛不适合坦克战,所以联合国军那堪比整个东线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质量还远朝一个层次的坦克才没有在中朝军队面前发挥出决定性作用。而朝鲜人民军在战争初期时的那些坦克在对付联军时,却不会有多少人意识到什么“山地不利于坦克”,只关注“早期巴祖卡不能破t34正面”了。
不要说战争初期的联合国军或韩军,就是在二战苏联一些将军的回忆录里,也经常有一个团的苏军会出现仅仅在一辆坦克面前就畏惧进攻的事情。能够像冲绳战役日军治安师团在嘉数高地一样同美军坦克有效的贴身肉搏的军队,在这个时代却有些罕见,甚至可以说一时之间没有。因为再勇敢的人也只是对付自己了解的东西,找到行之有效的对抗路径时显得比较勇敢。
在八边铁屋里不断向前攀登者的孩子们因为早就准备的配备了防震棉帽和耳塞,并没有在之前接连不断的中弹中丧失多少战斗力,而是仅仅留下上下左右侧翼总共不过十来个小小的观察口,偶尔用眼睛观察着外面的动向和敌军的方向。在中队长的指挥之下连续不断的向前攀登着。通过几十个孩子还有身上负重带来的体重不断的推动者沉重的铁屋滚滚向前,整个敌人的军阵也不得不后退起来。
当然,这个时候这种人力推动的坦克局限也很明显的表现了出来。四十个孩子总共能够提供的动力也不过只能折算两三马力而已。为了有效抵御炮击或者爆破手段可能带来的威胁。整个将近一丈高、两丈宽的人力坦克全重足有四吨上下的规模。包括里面的人员和装备在内则逼近五吨上下的分量。平均每吨重量还折算不到一马力的情况下,整个八边形滚筒人力坦克前进的速度就算在孩子们的努力操作之下也显得很慢,如同人们缓步行军一般。
然而在这个时候,平射臼炮的预备特殊炮连炮组们开火了。预备特殊炮连的本意是建立一支专门用于掩护和配合人力坦克进攻作战的炮兵连。装备六门拥有四百公斤炮管、上千斤战斗全重的重炮。一次开火能把一两千枚六七两重霰弹打出去。或者一次开火就打出数千枚多少有一些杀伤力的轻霰弹。没有多辆坦克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就用特殊的炮兵连来起到掩护作用,杀伤和威胁那些打算逼近到人力坦克附近,进行爆破作战或者其他危害活动的敌兵。
不过或许是受到了各教习所孩子们风气的影响,感觉到一丝压力的工匠们担心自己有一天可能会被那些校园里的孩子们淘汰,在如何推动七八千斤重的人力坦克前进方面也多少有了一些创新。那就是专门发射重达一百五十斤,折合九十公斤上下的陶弹。这是挑选出来的比较强壮的炮手们能够轻易操作的炮弹极限了。
在用四百公斤身管重量,口径达到一尺三分有余的臼铳开火的时候,几乎能够把九十多公斤的陶弹打出强弩一般的初速。开火的时候,整个炮架当然也会猛烈的向后推出一段距离。但只要有充足的准备,克服车辆的后坐力采用钉栓等办法减少复位时间并不是什么难事。
一百五十多斤的陶弹在以每秒六七十米的速度撞击到百步外的人力坦克中间左右的部位的时候,会给沉重的人力坦克一个健步向前的动量速度。然而因为本身是陶制,却不会给防护厚重的整个钢铁八边屋以太大的危害,即便被命中多次也无所谓。
就这样,整个炮炼的六门炮不断的展开前进炮击,配合铁屋里面的孩子们开始用健步的速度飞奔向前。而且重要的是,在有这种来自后方推动力的情况下,几十个孩子的双手被解放了出来,开始接连不断的用贵重的箭霰发射铳通过打开的射击口向逼近到有效射程范围之内的敌兵展开猛烈的火力,彻底压制住了一些还妄图打算开火还击甚至少量包抄过来观察的北明军队侦骑斥候。
趁着这个机会。早就准备好的留守崇明岛的二十名竞选出来的强壮士兵在身披铁甲的情况下乘着挑选出来的披甲马匹飞奔向前,但目标却不是以甲骑具装冲阵,而是下马帮助人力坦克运动,火炮在这个时候却停止了直接开火。可是人力却能够一边开火一边机动了。
炮兵连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将炮口直向上,用轻霰弹协助的人力坦克上的火力把弹丸接连不断的打到更远的地方。
或许是因为北明军阵过于稀疏的缘故。这些火力攻击的直接效果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好,可整个战场的态势,却因为得到这一辆得到炮兵和精锐步兵充分掩护的人力坦克带来的反击而改变了。
当然,一辆人力坦克的局限在这个时候也暴露了出来,无法形成前后左右掩护的情况下,侧后始终是薄弱之处。只是因为此时的北明军队一时被未知而难以对抗的兵器震慑才体现出了巨大效果。在步炮骑小规模协同下的装甲反击将对方彻底赶出了原来的出发阵地。从地道内反击而出的孩子们也趁机跟随者破坏掉北明军队抛弃的一些火炮和辎重之后。在马匹的拖动之下,人力坦克最终还是撤退了收复的一线阵地之中。
明初第一豪强 第158章 火沟
大军登陆之后的攻势受挫之后,朱文忠感觉到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很可能整顿好队伍之后发动夜袭也不一定能够赢得胜利,最终大军很可能无法在强敌主力回援之前战而胜之。即便是邓愈率领五万兵力增援过来,并从水路撤退了不少伤员还有丧失士气的队伍,整个大军的兵力增加到比之前更为强大的十二万人以上,士气有很大程度上的恢复之后也是如此。
但此时的朱文忠也很明白:决胜可能最多就在之后的两个夜晚了,如果拖延到第三个夜晚,变数很可能会进一步的加大。不论胜算如何,在天色暗淡下来之后全军都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而且并不仅仅是精锐投入夜袭,整个大军都要投入夜袭,哪怕杀伤不了多少对手或者最终引起混乱和崩溃,只要能够削弱守军的弹药和士气,那么胜利或许还是有一丝希望的。”
“还有没有继续上岛的后续兵力?我担心仅仅这一夜的进攻,无法真正的击败岛上的强贼”朱文忠对邓愈询问到。
“明天天明的时候,还会有五万大军增援上来。圣上已经决定孤注一掷,投入一半的兵力和应天三分之二以上的星锐。一定要在三天之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每一夜,我们都必须全力以赴。这一次带来的还有三百多万两银子以激励全军!”邓愈在了解了岛上的一些战事之后,却显得多少有些信心。对方可能有一些压箱底的底牌是北明高层普遍猜测到的,不过还是没有想到对方仅仅依靠一些童兵甚至是女童兵配合独特的火器和工事来看家,并没有多少规模真正意义上的新式神机精锐。如果是这样,连续三天不计代价的猛攻当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夜幕还没有来临的时候,邓愈、朱文忠亲自走访各营鼓舞士气,同时召集大部分军内的军官开会安抚人心。让那些军官告诉下面的士兵:那奇怪的铁屋子里打出来的还是人间的烟火,发射出来的还是人造的箭头,里面也不可能是什么妖魔鬼怪。真要是如此,要就不会那样的缓慢,需要其他人在外面帮着推着走了。还想到很很多对付那铁盒子的办法。比如逼近到近距离用准备好的火器打细小的铁砂封锁对手射口、压制辅兵。准备好喷火的用具杀伤和烧烤里面的人员,甚至准备好铁链、马匹。如果有机会的情况下直接捕捉那铁屋一般的圆桶怪物拉到自己的控制区域等等。
这样一讲,多数北明军还是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在了解到对付那似乎坚不可摧的铁屋一些设想中的办法后,极少数比较勇敢的人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担心了。
因为兵力薄弱和近战能力不足,加上登陆的明军也逐渐适应了面对超强火力的对手应该如何应对,张勇虽然是一个有些莽撞的人,还是没有敢于在白天展开反击。特别按照常理,黑夜是有利于弱势一方,而白天是有利于拥有优势的一方的。尤其是当增援的北明军队继续陆续上岸,对手的兵力因为分散和增援似乎显得更为强大之后。
知道这一夜的关键,负责防御的张勇也不敢掉以轻心,在张世功以及周彩霞等人请求出战的时候并没有拒绝。只不过还是劝说身为张小磊父亲的张世功还是负责最为核心的要地,到了万不得已或者遇到渗透闲情的时候再出手也无不可。
对于周彩霞,张世功却是知道张小磊的态度的,因此也并没有拒绝周彩霞率领身边的两名亲信亲自在地道内准备登陆。
当夜幕降临,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的时候,整个崇明岛东部的核心壁垒区一线阵地四周就突然间在暴露出来的沟渠中燃烧其了熊熊的大火,形成了连绵数里的火焰之墙。火焰之墙还不止一道。虽然那火焰之墙并不足以阻挡有所准备的人马,却能够让进攻的敌人在几十米的范围内暴露在火光之下。不少地方接连不断展开散兵突击的北明精锐试探性的进攻力量,也在密集的暗堡火力之下伤亡严重。少有能接近第二道火线的人。
不惜物力早就有所准备的北明军队似乎也想好了应对的办法。在几个重点进攻的突破口方向上,无数人力投石机或轻型的配重投石机开始从百步左右的距离之外接连不断的抛射皮革制成的水袋或者水葫芦。这些水袋或者水葫芦当然并不坚固,从几十米的高度落在并不那么坚硬的地面上也会摔碎。集中起来的前后两排投石机在二百米左右的进攻方向上集中起二百部上下的小型投石机来发射数不清的水袋和水葫芦,仅仅不过十分钟内的四轮投射就抛射出八百多水袋或水葫芦群,几千斤以上的水源。虽然这种投石机在百步左右距离上的精度也不是很好,还是让不少的水流到了火沟之内。
一时间,整个火沟变得雾气腾腾。早就准备好的神机新军精锐骑兵趁着火光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展开了冲击,虽然不少人因为被暗堡内喷吐出的霰弹射中跌倒下来,但还是有数以百计的精锐突破了外围火墙。
在濒临第二道火沟防线的时候,抛射水源的投石机一时支援不到,吸取了之前几次失败的教训。骑兵在这个时候也只能下马,似乎像现代步兵们一样匍匐前进的情况下展开前进。古代不少关于作战的军事教条,甚至是基本常识,在这种独特的环境环境下似乎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让进攻的北明军队没有想到的是,早就经历过不少对抗推演的孩子们在如何应对照明火沟有可能遇到的危机的时候也想到了很多办法。包括如何防土、防水、防雨。那火沟并不是开放条件下的沟渠,而更像是一个简单的长条炉具,有着顶部被覆的同时,还有防雨水的简单排水沟、蓄水坑。让之前的水弹压制仅仅起到了部分作用。最终还是压制不住火苗在烤干了水蒸汽之后再一次熊熊的放出亮光,照亮出左右几十米范围内的地面。
明初第一豪强 第159章 决胜
进攻中的北明军精锐尽可能的在分散的情况下背着一张盾牌,然后手中再提着一张盾牌,身披重甲前进。队形也尽可能的比之前更为稀疏。可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在攻击中遭遇到了不小的损失,始终无法突破第二道火沟防线。
组成夜间防御体系的并不是只有分布于各处的暗堡、暗火力点以霰弹进行的直射。这些暗堡或暗火力点的开火往往只是为了吸引对手的火力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内牵制住对手。
哪怕进攻中的北明军队在微微的光亮中暴露片刻时间,就可能有数十上百枚六七两重乃至更多的重霰弹在漆黑的夜空中猛砸下来。
上万个孩子数月以来的对抗演练和穷尽各种办法的创造之下,整个壕沟和暗堡的各个位置都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标定和测算。通常一个暗哨或暗堡火力点至少连着十几根风筝线制成的引线。只要牵动相应的引线,暗夜时负责火力支持的人就会按照白天早就测算好的方位进行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北明军队的重点攻击方向仅仅是宽不过百步左右的区域,也会遭到左右两侧乃至纵深至少一两千名火铳射手利用早就测定好的方位集中进行的打击。
白天里增援上岸的明军还是让朱文忠乃至邓愈等人的底牌并不算少。在整整一夜内至少有七八万明军投入到了从多个方向上展开的集中突破。前阵展开进攻,后阵督战,只要不是特别精锐的官兵或者回来的人明显过少,督战队们就不吝啬的直接执行战场纪律。抽十杀六甚至是抽十杀七。
猛烈的铳炮声也在整个夜晚响彻不停。为了保持秩序的开火压力,各个方向上的其他孩子们也忙碌起来,不断的填装弹药并把待发的火铳支持到打算增援处展现的孩子们手中。
然而每分钟数以万发弹丸的猛烈火力还是无法与榴弹炮火相比。当明军开窍并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全线夜间散兵进攻的时候。最为关键的第二道火沟防线还是被大规模的突破了。
预备炮兵营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投入了战斗,二十四门钢膛青铜加农炮及铜鼎炮在透支寿命的情况下一次可以把三万多枚三两左右的重霰弹投射到早就标定好方位的相应预警位置上,短短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就把四十万枚重霰弹覆盖在最后一道火沟防线的几个区域上。五六百焦耳的重弹即便连续命中许多发也没有能力对暗堡或者壕沟上的被覆构成危害。而那些背着加举着一共两张盾牌的北明军主力则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即便是两张盾牌加铠甲也无法有效抵御从各个方向飞来的如同最优秀的投石索手投出的铅弹一般威力的攻击。
黑夜中无数人被打倒打翻在地,可还是有数以百计的明军精锐凭借着运气终于冲破了第三道防线,直奔壁垒区内的不少黑暗中若隐若现的位置飞奔而去。动员起来的工匠营、人力坦克战斗群在这时候也不得不投入了战斗。张世功也动员所有的杂役在围墙上去攻击那些零星逼近过来的残敌身影。
张小磊所率领的队伍当然并不具有天生的强军精兵属性,从人员的勇敢程度乃至战斗力来说,比这些突破了重重阻拦的明军精锐整体上要差上不少。然而巨大的主场优势,以暗对明的优势。没有铠甲盾牌等方面的负担可以全力携带火器参战的优势还是充分发挥了出来。以百余人左右的伤亡终于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肃清了大部分残敌。
整夜的多次进攻让进攻的八万多明军两万余人非死即伤,还有几千人在督战中死亡,类似规模的人逃散。临近太阳升起的凌晨朱文忠与邓愈等人清点人手重新整队的时候才发现,重新补充道十几万以上的大军又紧紧只剩下八九万人马了。原本觉得信心十足的邓愈等人也没有想到进攻以孩童为主的对手,又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伤亡损失竟然如此之大。连神机新军在从白天到黑夜的接连不断作战中也损失近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