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密集的铳炮声沿着十字线的方向乃至临近的区域内激烈的响彻不停,甚至伴随着不少宫女嫔妃守卫们的惊叫声,更是不可避免的有不少非战斗人员在这样的突袭中遭受到了误伤。
激烈爆发的战斗让宫城内的数万守军猝不及防,也让突入攻城内的数百名近卫营战斗群官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重新消耗光了随身所携带的弹药。
突击作战的高潮短促而又激烈,可是总共持续的时间,也不过半顿饭的功夫,虽然不是所有殿内的残敌都被肃清,枪铳声也开始渐渐的平息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仪天殿北面广寒殿内的一处屏风内闪现出两名女人的身影,正是马秀英和身边的一名亲信宫女。接受过一些太子教育,对兵事稍有了解,也了解不少内部军情的太子朱标依旧有些不敢出来。马秀英却觉得有些大惊小怪了。数万人云集在宫城处防守,就算是最终无法抵御住那些凶神恶煞一般的强敌,总不会再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让两个时辰都没有决心展开进攻的强敌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到太液池的琼华岛上来吧?这么快的就结束的战斗,一定是守军消灭了突入宫城内的强敌。。。
明初第一豪强 第152章 女俘
太液池的琼华岛乃至临近的岸边已经空无一人,没有其他宫女杂役,也没有赶过来的卫兵。有的,只有片刻之后从其他殿内逼近过来的零星身着独特甲衣、头戴有些船型铁毡帽模样头盔的独特少年武装。
马秀英终究没有回头,也没有让身边的亲信回头,而是两人一起走到了太液池边。
“我不能落入那些人的手中,可是冯怜儿你却不一样。如何选择,我不强迫你”同历朝历代其他很多同阶层的人不一样,平民出身的马秀英平时就不爱摆谱,此时仍然朴实的对身边人说道。
“夫人放心,我也绝不打算受辱的!”冯怜儿此时多少有些决绝的说道。
可就在两个人还没有跳下太液池的时候,猛烈的一阵铳炮弹丸就从五十步以外的距离上打了过来:“跳水也不一定淹死,我们来送你们一程吧!”一名分队队长按照吩咐大声喊道。
或许是正因为如此,两人也临时改变了主意,打算死在这弹雨乱兵之中。
不过那弹丸的速度似乎比寻常火器慢了不少,仅仅如同强弩一般的初速。似乎也不是沉重的铅弹,而是不过一寸直径左右,重约一两左右的陶弹。这数十焦耳威力的陶弹打在人身上会形成比橡皮子弹面积还要更大的伤势,可以打出半个拳头大的肿包却终究没有足够的能量去入肉见血。将人打的骨断筋折的概率有,然而马秀英还有身边的冯怜儿终究却都没有那么倒霉,而是被彻底打倒在地。
见到几十步外的人冲了过来,并不算愚笨的马秀英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忍受着伤痛打算扶着白玉围栏翻身过去,可就在此时,毫不怜香惜玉的弹丸又袭了过来。马秀英再次被着威力并不算大的陶弹打倒在地。
十几个逼近过来的少年望着倒在地上衣着华贵的美妇,心中也大多有所荡漾。见多了民间那些因为多年的劳作姿色全无的寻常妇人。不论是马秀英还是冯怜儿,姿色都几乎让这些普通人家出身的少年们看起来惊为天人。其实就在之前,很多分队也都在其他宫殿内的那些貌美宫女们大开眼界了。
寻常情况下,宫女之中最多只有极少数人比较出众,负责选秀的人是不会完全不顾忌宫内权力斗争和皇家在后代方面的顾虑认认真真的按照姿色出众的标准来选拔宫女的。因为如果那样,在很多权贵看来都不会给皇子们带来好的影响,更有可能挑战皇后嫔妃们的地位。王朝中后期,通常不会有多少外面办事的人那么不开眼。可是这上层凝聚力与人和相当突出的北明则完全不同,朱元璋早有打算在子女成年后封王。马秀英也不觉得自己的地位会被什么祸国殃民的新人所危害。整个宫内的宫女嫔妃人数虽然不是多,可是质量上就连张小磊都觉得有些大出意外。
张小磊多少有些担心的事情终究没有发生。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控制整个皇宫的近卫营战斗群兵力还是显得有些淡薄,宫外的残敌也没有肃清。男人们的精虫上脑只是在特定比较私密、安全的环境下会被放大到最大,而公众场合相互监督的情况外加临战的感觉还没有消退,更重要的是队伍里没有多少对男女之事放的看的老司机,都是一群刚刚从家长教化下的乖孩子变军人不久的处男。还是极大的避免了在战争中军人常见的某些现象。
不过有眼力见的人还是有不少的,马秀英和冯怜儿负伤并不算太重,仅仅经过简单的包扎处理就在少年战士们的押送下送到了张小磊的临时寝宫之前。寝宫几处暗堡之内仍然有执勤并负责值班掩护的亲兵,特别是某些时候。因此张小磊并不担心经过搜查和检查的两人会有什么太大的创意来威胁自己。那种以己度人的暗算创意,诸如裤裆藏雷之类如果能被两个妇人轻易的思索到,那北明早就应该可以拥有比自己更强的新军来组织反攻或者宫廷护卫了。
马秀英并不是个胆小谨慎的人,大胆的直望着张小磊。从张小磊那有些不成熟、不自信、似乎如同普通人而不是贵族或头领的稚嫩眼神中她感觉到这个年少的人不可能是一个统帅这么强大队伍的枭雄,很有可能是糊弄自己的傀儡替身。
“该叫你什么?没有听说过你称帝,姑且先叫你大王吧。大王看着妾身的眼神好像有些畏缩不前,其实妾身现在被大王俘虏,生死乃至名节已经完全操控于大王之手。也就无所谓保全丈夫的名节了,只是妾身希望大王能学那刘裕之前的先贤,战胜妾身夫君之后能给他一个善终。毕竟。。。”
张小磊从马秀英的话中听出一种阴谋的感觉,在马秀英这名人妻风韵熟妇面前之前那一点儿春心荡漾,在想到一上床有可能下体剧痛而惨死的后果之后就已经消散的七七八八了。出身于现代宅男的张小磊终究不是李世民那样的枭雄,什么政敌仇家的内人都敢吃。听到这话就恭敬的笑道:“呵呵,夫人想多了!让你来,只是确认一下你是不是马秀英罢了。毕竟,身份尊贵的人所拥有的独特自信不是什么人赶鸭子上架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装的出来。看你的这种勇气和魄力,应该是马夫人确凿无疑了。”
张小磊思索片刻后又说道:“我知道,夫人或许觉得我不是什么自信的枭雄,然而这一仗下来,我想夫人应当明白。我拥有问鼎天下权力的来源,可跟其他那些权力建立在沙滩之上、只能靠装相气场乃至共同利益的枭雄大为不同。不会小家子气。我夺取天下,是因为我觉得你们根本无力带领天下实现真正的进步,不得不让中原再留一次血。这个血应该是物有所值的。我也知道你们不同于陈汉张周之类的政权,驱逐鞑虏、光复至少半个中华。只要不作死,我当然有气魄仿商周时代的例子甚至更进一步。。。”
明初第一豪强 第153章 互攻老巢
从马秀英的态度,冯怜儿也似乎觉悟出了什么。即便是阅历不算太多的冯怜儿也感觉到眼前这个年轻人似乎一点儿也不像一个能够创造出令人不可思议战绩的枭雄。不过随后心中也坚决下来:能拉一个垫背的是一个垫背的,就算不是正主,哪怕是那贼人的重要亲信,以自己这样的身份一命换一命也够本了!
想到这里,冯怜儿也压制着紧张和仇恨,暗送秋波一般的望着张小磊。可冯怜儿毕竟不是自由培养的专门间谍,也没有戏精的天分,虽然姿色气质年龄都还不错,却依旧让张小磊感觉到下身有点儿凉飕飕,邪火莫名的就消散了大半:“呵呵,这位姿色如此出众,也有正主的可能,一同先压下去吧。”
近卫营战斗群虽然闪电般的突破了燕京城防并拿下了皇宫,还在作战中歼灭了累计十多万守军,携带的弹药和物资也消耗了大部分,不过张小磊最终还是决定第二天清晨再拔营回事。用接近一天的世来审讯宫中宫女们的情况顺便拷问金银通货乃至其他一些值钱的财富。搜集京城中的匠人。
傍晚来临之后,徐达等人再一次组织了规模比较大的夜袭。但是在张小磊等人所率领的近卫营战斗群处于防守态势并有着不小地利的情况下只是在宫城之外多增添了万余尸体。
天色彻底亮起来的时候,八百多名近卫营战斗群官兵押送着千余名匠人、数百名宫女和宫中杂役、二百多万两抄掠而来的银钱还有十多万黄金以及其他一些财富踏上了东返的路途。
在不是严寒的夏季,路途也不算过于遥远的情况下,三千多人携带者大量辎重的队伍虽然比正常行军速度慢了不少,可还是按照预定计划赶到了津海门附近的港口,纷纷上船并在看押之下南下而去。
从津海门登陆到船队返航,持续的时间并不算多,仅仅不过几天时间而已。在燕京的闪击作战也仅仅持续一昼夜左右的时间。可就在船队刚刚起航的时候,依靠控制区内八百里加急的通信,应天府也受到了三天之前张小磊所率领的船队和强寇进犯津门并很快消灭了当地守军的消息。
刘基乃至朱元璋等人对于张小磊可能率领主力北抄燕京的可能性早就有所预料,也做了专门的部署。应对的方案也早就确定下来:那就是如果确定张小磊至少近千人的主力如果调动到了北方,集结在应天府一带的明军主力将选派包括新军在内的精锐对崇明岛老巢展开一次反击。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只有趁对手相对空虚的情况下袭击崇明岛,才能给那些强敌最为致命的一击。夺取了对方的财富和兵工基础,天下大势才算重新有了希望。
至于燕京有没有可能五天或者十天的时间都守不住?应天方面并没有太过的担心。以燕京留守的二十多万堪战兵力,坚固的城防,就算在对方犀利的攻势之下暂时守不住城头,也一定能够牵制住那些强敌。宫内的人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撤到城外。就算对手的实力再强,似乎也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兵力来围困整个燕京。没有人想过这些人会不会在一天的时间之内就突破城防并且闪电般的夺取宫城还略走留守在宫城之内的很多人。
“新建的铁甲水师准备好了么?”朱元璋询问道。
傅友德颇有自信的说道:“二十艘铁甲船已经打造完毕,船体的外壳都披上了厚达一分的生铁板,船内则用铜皮包裹,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防止大一点儿的炮弹在打穿船体的时候可能造成的危害。我们用缴获过来的四十石杠杆床弩在很近的距离上以长矛般的破甲箭测试过,就算是此时生死不知的其他人。
从应天出发的船队携带着包括上千神机新军精锐在内的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而仓促的迅速出发了,来不及调动扬州等地稍微大一点儿,像样一点儿的船只,几千支在城内早就准备好的小船就携带着规模庞大的队伍顺流南下,甚至辎重也没有携带超过一周。因为人们知道,这一周,准确的说顶多几天的时间,是命运能否改观的关键期。
明初第一豪强 第154章 童军
张小磊选择袭击北方,当然在之前停靠崇明的时候也做了对手大军可能袭击的准备,在平时也有这种预备方案。应天府方向规模不小的船队刚刚起航出发的时候。早已准备好的潜伏警戒人员就迅速以信号弹展开接力联络。在不过一二百公里的距离上,不过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整个崇明岛都接到了警讯。
“是接连三枚红色的烟花!这意味着这一次袭击而来的人至少是十万人以上的主力或者三万以上的精锐。岛上的这点儿留守的力量能够当的住么?唉,主公也是过于胆大了些,要是多上哪怕几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数月以来张小磊在对那些孩子们的教育和训练方面投入了多少精力。预备炮团团长在张勇面前多少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忧虑。
张勇则不一样,做为张小磊的亲信之一,是了解这多个月以来孩子们的一些训练内容和演练的。此时也不讳言,自信的安抚道:“在过去的时候,七八岁的孩童当然是没发上阵的,臂短力弱,就算是兵器战,对成人也有可能十不当一。然而,此时却大不一样了。用套筒火器杀伤,无需很大的身材和力量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虽然此时按照张小磊的吩咐,一万六千多名孩子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帮助工匠们加工箭霰弹还有其他一些贵重火器。可是为了以防万一,每个孩子还是装备了必要的备用武器。
备用武器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和制作难度,让初学者在手工制作中也不容易出太大的篓子并且容易改正。因此装备此时儿童团的战场用火器为规格两公斤半大概四斤重左右的套筒炮。木制的外套筒,铜皮铜膛木铳身。有点类似缩小版本的20世纪革命根据地时代的”长龙炮“,不过一定程度上更小,也更讲究一些罢了。相比时常要应对大规模冲突的苏区根据地,相比价值观早已定型的成年人,从苦难生活走过来也经过一定挑选的孩童们还是比寻常的工匠们都更能认真的按照要求制造火器并进行测试的。
铜木复合结构的铳炮每公斤可以承受的能量当然比钢皮青铜火器逊色了很多,大概只有青铜炮四分之一左右的安全承受能力,而且寿命还大打折扣到按照每公斤二百多焦耳的标准也仅仅只有几十发的寿命。不过即便如此,张小磊还是很早就涉及了能够有一定威胁的火器:使用直径一寸左右的标准六两铅弹。可以区射抛射到四五百米左右距离上,初动能拥有五百多焦耳。在曲射为主攻击对手的时候,还不需要特别的套筒,节省了不少麻烦。
男孩使用双联装的铜木复合发射筒,女孩使用单联装的火器。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效能,平时在各种演练测试中表现不特别勇敢的大多数人负责填装弹药。发射弹药则交给十人小队中比较勇敢突出的正副射手展开战斗。十人一小队、五十人为一中队,一艘为一大队。五十一所变为十个支队。沿着整个崇明岛东部最为要害的外围连绵四五公里左右的战线,在平日里的战备中也构筑了不少暗堡、壕沟工事、交通壕、地道。
曾经张小磊以为需要火器水平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和效能的时候才适合运用这些近代才出现的地面防御工事,然而在演习测试中则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火器为主导的军队能否以利用壕沟工事为主并不需要火力水平有多强。只要能够做到投射可以威胁对方的防护水平,就基本上完成了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模式到热兵器时代战争模式的质变。就如同湘军时代的早期火器水平设计更为不合理,却也可以守为攻一样。
至于让留守水师去对抗有可能反攻的敌军,张小磊在了解到对手也有新军在筹划的时候就放弃了这个打算。当初在镇江,明军并非没有目睹过自己水上的强悍作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敢于大规模进犯,那就说明很可能拥有了必要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派遣为数不多的留守水师同敌军硬碰显然是不合适的。留守水师更恰当的运用场合也仅仅是万不得已的时候携带关键人员撤退逃离崇明岛的一种选择。
顺流而下的明军也有沿岸不少人的配合,发现岸边有人以信号弹传信之后就派遣不少队伍上岸搜缴,却不知什么原因一无所获。这也让船队的战备无形中提高了不少。
可是直到长江口的崇明岛浮现在水面之上、水域也很宽阔的时候,还是没有发现岛上有前来应战的对手船队,这让从来没有敢于小瞧张小磊等人的朱文忠感觉到一种不安,不知道在岛上将要面对什么。唯一让朱文忠等人心中有些安慰的是整个崇明岛的地形是比较平坦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丘陵和林地,大部分地方都可以一览无余。这当然有利于优势力量的发挥。
规模庞大的明军顺流而下的船队大多都是并不算太大的小船。就算是运输马匹和车辆的专门战船,规格也都并不是很大,这也让整个大军的登陆过程变得容易了许多。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规模多达十万左右的大军就陆续弃船上岸,在岸上建立了巩固的营垒阵地。整个过程顺利的不想敌前登陆,倒像是来到了一个无人驻扎的荒岛上一样。
对于岛上的情况,朱文忠等人当然也很早就派遣渔民侦查过。
“前面那的围墙,应该就是岛上对手的核心重地所在,不少金银财富、火药工匠等都应该部署在那里。因此在我军进攻的时候是一定会遇到强有利的抵抗的。传令各队不可掉以轻心。展开车阵和车盾,队形也不要太密,全军前进。距离围墙一箭之地的时候不要妄进。以炮火轰击为主!”
丝毫不敢轻敌的朱文忠当然不打算同可能的对手交锋,通过炮击对方重地而迫使对手进攻来进攻己方的车阵是唯一现实的选择了。
明初第一豪强 第155章 钝击铅弹
平坦开阔没有多少坑洼的岛上,规模不小的登陆部队先是以横队向前推进。之后在缓慢的行进中调整为一个环形方阵,并把车盾和炮车推在前面,两翼和后部也对有插着盾牌的车辆掩护。不负责推车的士兵们则尽可能的以伍为单位相互用早就准备好的盾牌相互掩护着前进。绝大多数官兵的披甲也在推进展开之前完成了,一点儿也不敢懈怠。
北明军队中的披甲率原本达不到南宋那么高。或者说在大部分朝代,铁甲普及到多半普通士兵是不常见的事情。可是因为擅长火器的强敌带来的压力,没有人敢忽视战阵情况下的防御。那密如雨幕的霰弹轰击在应天城外可是给不少人以深刻的教训。因此在出发时,怎样应敌就有了充分的准备。
不过即便是这样,在毕竟到距离那高高的围墙大概一里半左右距离的时候,朱文忠却最终决定下令让部队停止前进,并命令炮队准备进行试探性的开火。
“什么?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开炮?”就算是新任的一些以果敢著称的明军神机新军炮兵军官也感觉到不可思议:“就是那些强贼在临阵的时候也很少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开炮的!”
“强贼当初敢在应天府城外以不到千人的队伍独面我几十万大军。如今也是只有你们一营去面对几十万大军么?传我命令!就在这个距离上开炮。另外派遣侦骑靠近到一里左右的距离上。如果有人能够命中敌墙一炮,赏银五十两!”
这一次跟随明军主力出征的除了神机新军所配属的四十八门从火炮到火药还有射术均高标准严要求的神机新军队属炮外,还有很多要求不那么苛刻,但也是不惜工本用青铜铸造而成并包以铁炮的火炮。而且规格上也普遍统一为六斤和九斤,不再像以前那样杂乱无章了。普通部队中平均每五千人左右的小军级单位配备五门中重火炮,十万人的大军配备了一百五十门上下的中重火炮,虽然远远达不到拿战时期的标准,但是在这个时代看来却也算是向新的时代进步了。
口径和标准的相对统一也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试射的时候可以轮番开火,而不是让每一门炮都进行大量试射。在一里半左右的距离上,起初的炮弹当然打的并不准确,普遍性近失。可是在负责侦查的斥候以不太专业的方式不短引导之下,还是接连不断有神机新军的新炮把炮弹打在一里半以外的墙壁上。大概平均每十次开火就有一发能够命中。
在此之后,炮声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密集起来。接连不断的弹丸从一里半以外的距离上飞了过来打在了崇明岛要地的围墙上,甚至越过围墙向更为纵深的方向袭区。
一开始明军的炮手们也仅仅以为是试探性的开火,可是朱文忠却不这么想。至少要稳妥的打光这一次携带的大部分炮弹,以轰击和威慑对手的要地。毕竟这一次最关键的任务并不是歼敌,破坏对方老巢部分的兵器工厂乃至其他一些重要的地方才是最为重要的。
见到敌军的炮弹接连不断越过围墙,张勇首先有些坐不住了,看了看那些并不被进攻中的敌军留意到的一些用于测距的坟头,另利用不少地方的坟头大致测定了一下敌军队列的队形,这才终于放下心来:至少距离外围的一线壕沟,绝大部分敌军还在勉强可以发挥火力的范围内。
“传令各队!按照各大队队长的指示在最大距离上开火吧!先看看效果,注意:轮流填装集射即可,不要打光大部分备弹!”
随着张勇的命令,早就做好了准备的各支队儿童团武装费力的用四斤或八斤左右的铜木复合铳炮接连不断的展开了火力。首先是由第五十一所大队的孩子们展开火力。
生活在现代社会环境下,自幼就拥有还算舒心生活的孩子们并没有经历过起码的压力和磨练,往往相比成年人更不勇敢。“我是孩子,我有权哭,我可以更不勇敢”的心理作用也在暗示着很多人。可是对于记事以来大部分时候依旧在贫困与压力甚至死亡威胁之下渡过的孩子们,在心理素养上相比成年人则开始拥有了很多独特的优势。虽然很多女孩们在临阵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了一丝紧张。但毕竟平时的演练,还有对岛主的信仰都无形之中增加了不少自信。
前沿壕沟的发射口也拥有着表面上撒着图,伪装的如同陷阱表面一般的被覆。开火的时候,铳口距离壕沟的顶部也有一定的距离,只是在专门的中队长的传令引导之下开火。喷吐出来的白烟也大多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暴露在地面之上。
开炮中的明军只看到似乎接连不断的有如同蝗虫或者跳蚤一般的东西忽然之间密集的从天空中接连不断的飞来,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儿童团做防御的最前沿阵地。
就在第一轮接连不断的打击中,三万多枚早就被填装好的六两重弹以强弩一般的初速飞到了天空之中,又落到明军前沿队列附近。在人们没有注意到的坟头般的信标引导之下,绝大多数弹丸的精度都控制到了五十米左右的范围之内,在猛烈的弹雨之下整个前沿队列的三四万人一下就被打倒了将近两千人之多。
要想以火器直接破盾甲确实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起码后坐力并不是寻常的儿童可以承受的。可是在曲射臼铳的运用方式乃至重弹钝杀伤为主的模式之下,还没有开发出金属板甲的北明军队尽管在防护上已经尽善尽美,还是无法抵御堪比最为优秀的罗德岛投石手用投石索投出的铅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