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张小磊对于自己的权力当然是自信的,先不说滑膛火器时代的武力是最不容易受到软实力和军队衰败影响的武力之一,只要能够利用并不算太大年纪的人管好身边的一亩三分地,应该就有很大机会有效的保持枪杆子的矛尖始终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张小磊相信:就算是将要开幕的新朝在并不算太长的时间内就变成崇祯初年的晚明,自己也一定有能力如同那些以魂穿崇祯为的明末架空小说主角一样,直接变相的学了李闯王吃自己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大户。
而对于一个起家仅仅两年多就夺取神器的自己来说,打造一个能够拒腐防变还要有效统治到基层且灵活有效的统治体系,根本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先给某些人一些利益做为忠诚的交换。缺钱花的时候,吃吃那些不诚实、不听话、捞过界,甚至有异心之人们的大户就好了。启迪民智乃至整个社会面貌的改变,那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同时从理念上来说:在这个时代,哪怕是别墅或者旅游之类在现代社会没有多少产业技术含量的东西,在这个时代也有可能成为提升产业结构与文化品质的重要牵引手段。如果在民众还没有能力“小康”之前就搞均贫均富小农社会,会不会出现因为消费市场始终存在问题而影响产业升级发展的情况?这就是保守主义右翼思路和左翼思路的最重要不同了。
在刚刚将这种看起来并非机密的信件让收编过来的旧时代专门的捎信人寄出的时候,身为苏湖两地临时总督的李晓天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不知道自己这种看起来有些“恬不知耻”的请示会引来什么样儿的结果。是否会带来远非自己能想象的后果。在得到回信之前的李晓天仍然在太湖上与随时保持战备的队伍在一起,没有任何不轨的举动。那些苏湖一带的当地大族们前来结交的人也都被婉言谢绝了。为安顿军心,李晓天也对身边的人说道:“天下尚未真正安定巩固,因此我们万事都要加个小心。不要在阴沟里翻了船。明年或者后年的时候,形势应该都会明朗起来了。”
让李晓天没有想到的是沿着水路的消息在送出信的第三天就收到了带有专门断牌印章的回信,而不是等待带自己走的近卫军。信中还以宽松的口吻了自己极大的权限。
负责苏湖膏腴一带的李晓天并不是个木讷保守的人,从敢于写信直言请示的胆量就可见一般。在明确了消息之后,李晓天直接对身边的人下令道:“大家如果以分队为单位或许能够查证更广一些范围内的户口或土地。不过这样算下来,年前的时候应该也清查不了多少人口土地。我们先去吴员外的庄子及其附近看看去吧。从那些人的仆人乃至住户的规格上,我想很多事情应该就能了解个一二。。。”
李晓天当然并没有白白在近卫营战斗群一年多时间,此时的他不仅认识得不少字,还从张小磊那里懂得了不少道理。一个地方究竟有多少外租的土地或者有可能隐瞒起来的土地,结合当地一般的土地产出水平和经济水平。再看看当地大户们的人丁或者家宅的规模、衣食气色应该就能了解个大概。而且这样比较直接的架势,有利于达成一些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吴员外是东南大周时期的苏州知府。沈家遭到清算,吴家的势力趁机扩充了不少,此时已是江南八大家之首。当然,自从世家转变为宗族之后,这种民间宗族组织的体系关系向来是比较多支脉和松散的,吴员外一脉也仅仅是在拥有官身的时候比较显赫罢了。改朝换代的年代,正是利益大洗牌的时候,整个苏湖一带不论是谁都不敢对今后的命运等闲视之。
李晓天直接率领百余人左右的队伍如同抄家的架势来到苏州城外吴家庄园门外的时候,原本在土围上防备甚严的庄丁们赶紧退了进去。但是这一幕,当然被李晓天早就安排好的便装之人看在了眼里。
新朝的大军进门的时候,似乎看门的人也都提前得到了消息,十分聪明的没有人赶来阻拦。而且整个庄内的男女老少迅速的按照命令集结在院子里。因为消息灵通的吴家十分清楚张小磊手下那些年轻人二愣子们的作风。要是一个应对不好,那就是倾覆之祸。
吴员外吴之焕在集结起全庄上下三百多口男女老幼之后笑着迎了上来:“总督大人大驾光临,真的是有失远迎!不过今天还算巧了,我家的管家精通算命,说今天必定会有贵人来临。丰盛的宴席早上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总督大人要不要。。。”





明初第一豪强 第198章 吴之焕的坦言
李晓天也不傻,仅仅是惊讶了片刻就赞叹道:“你也算是有心了。怕是这几天了每一餐都有丰盛的准备,等着贵人上门吧?”
“李总督这是哪里说的话,里面的那些也仅仅是准备给李大人接风罢了,如果不嫌弃,片刻之后还会有更多的一些准备。。。”
“够不够一百个人?”李晓天笑道。
听到这话,吴之焕之前一直提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至少:这种姿态,似乎不太是像准备抄家灭门吃大户的心态,而且十分庆幸这些天来自己的先见之明:“够,够,总督请。。。”
在队伍里习惯了直来直去的李晓天似乎完全没有传统社会上层那套客气的习惯,竟在这个时候直言不讳的说道:“来的时候,我好像远远的看见土围有不少不太友善的脑袋。来说说吧,你这庄子里一共有多少家伙,多少庄丁?是不是这太湖附近最近的治安不太好?如果不记的不错的话,上个月,以前大周还有北明的各种乱兵就得到有效的安置了吧。”
这样的户当然让吴之焕又感觉到了一丝紧张,赶紧传话让整个庄内的一百多个藏起了的庄丁全都站了出来,并让集中起来的那些男女老幼们中的一刻男丁也站了出去:“全庄的男丁都在这里了,庄里的那些出行打猎用的家伙,也就只能武装这么点儿人。。。”
“你这阵势可不小啊?都快跟我这次带来的手下人两倍数目一样多了。你不会告诉我,二百来号人全都是协助衙役们年关或者秋收的时候用的吧?”
“总督说笑了,这苏湖一带的民风并不像山区那样烈。加上灾荒少还算富庶,无需像很多地方那样大部分男丁都要用来战备。不过在这改朝换代的当口,各地冲突也多,治安不太好。为了防止其他各家争抢地盘,因此在战备上可是不敢放松的。。。”
“你这话要到算直来直去,那么我再问问你吧:给我交个实底:你家这一脉,耕地田产大概如何,脱产的人丁几何,整个吴姓呢?苏州这一带的情况到底如何,曾经身为苏州知府又是本地大族的你也应该了解一二吧?”李晓天在思索片刻后,决定直接试探,言语之中并没有什么威胁和强求的意味在内。不过也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这吴之焕在这样重要的问题上坦诚相言没有隐瞒。那么就可以视为自己人,自己也会给予其足够的好处。如果见外,那么自己也必然以见外的办法来对待了。并且也不会在一些问题上实言相告。
吴之焕虽然在几天前心中就早有打算,不过听到这么直来直去的话还是稍有犹豫,随后郑重的说道:“前宋雍熙前后,苏州田地不及一百四十万亩,端平年间就已经增加到一千二百万亩上下。苏州一带田地虽然并非都是上田,但平均下来也远超过江苏等地,亩产按米算在二三石左右,按稻谷算平均年景在四石上下。。。”
“也就是说年产稻谷四千八百万石?”李晓天虽然清楚苏州一带不同于他地,可是折算新制单位每年二百八九十万吨,四五千万粮食的产出还是超过了之前自己的预料。要是这样说,那么理论上讲仅仅苏州一地的仅仅农赋的潜力就应该在一两千万石稻谷价值左右。如果地方上没有太多其他的利益空间,那仅两税潜力就在三千万石上下也说不定。需知曾经结束的三国中最为富庶的大周一年的税收也不过五六千万左右的规模,其中的田赋也不过就是三千万石上下罢了,其余很大部分传承自两宋多是盐水酒水一类。
“不过这个数字听起来,同历来每年的实际田赋差距也大了点。我听说在前朝最多的一年,整个苏州府的田赋也就二百多万贯的样子,加上盐酒丝茶等项也才三百多万贯。。。”虽然心中多半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这个时候李晓天依旧询问道。
吴之焕对此也并不讳言,更没有装什么城府高深的说道:“苏州乃至周边的很多地方历来们的天下,虽然并不算是什么偏僻之地,可利益自南宋以来绝大多数也不是朝廷的天下。民九官一,甚至一不到。已是多年来的惯例。。。”
“你这么说,就不怕新朝以后苛捐杂税让你这一大家子人,嗯?”李晓天此时也为这吴家的坦诚有些惊讶,按照自己原本的想法。像这种人不知该如何在关键问题上打哈哈呢。
“我吴之焕家十分清楚,新朝必将不同于其他朝代,至少在这太湖四周天子脚下,绝不会有私人大族蝇蝇狗且的所在。我我吴之焕上下全家已经决定。。。”
“好了好了不要说了,说说你们自己的情况吧。哦,还有你们对其他几家的估计。。。”
“苏州府有四大家,我吴家全家的田产仅仅是这四大家的三成,或者整个苏州府一千二百万亩土地的一成。不过具体到我吴之焕这一脉,也就只有十二三万亩的良田了。全族上下当然不仅仅是此处的几百人,在其他地方还有一些勉强能够说的上话的人家,具体。。。”
吴之焕的坦言让李晓天十分满意,不过为了防止节外生枝。仅仅是停留了寻常人家一顿饭的功夫就离开了。在正常的情况下,这属于极不讲礼数的行为,只是此时的吴家倒不敢有什么怨言。
只是吴夫人还是有些担心,吴之焕对此似乎早有准备的说道:“放心吧,这崇明岛上的一些习惯和情况,为夫早有可靠的渠道打听过的。对付愣头青,当然要按让人家满意的方式来。。。”
当然,并不是苏州府所有地方的大户都如吴之焕一样毫无遮拦的交浅言深坦诚相告,有的东拉西扯,有所言的情况比吴之焕所说的小的多。诸如户口,田产一类,基本没有超过的。
这也让李晓天的心中多少有数了:按照自己原本的打算,这苏州府当地的大户,自己也是要敲打敲打吃上一吃的。




明初第一豪强 第199章 陆府
同吴之焕的直言不讳毫不计较相比,苏州陆家的陆元对待李晓天等人虽然态度上也很讲礼数,可就没有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了。在被问及整个苏州府有多少田地,整个陆家的一些看起来比较秘密与核心的东西的时候。陆元虽然没有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回避什么。所报的数字同李晓天能够在苏州府当地吏员那里直接问来或者鱼鳞册上的数字也没有什么区别。吴之焕所报的数字足有五倍之差。
李晓天当然并不仅仅是通过这些当地大户的自称来了解事实,实际上队伍内关于天下的一些情况,平时训练的政治课上,张小磊也早就透露一二。只不过张小磊参考新中国建国初期1952年整个江苏农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到1936年水平时候的数字,对于此时苏州的田地乃至亩产规模是多有低估的。因为即便是黄金十年晚期,因为旧上海的吸哄效应和外来工商业的影响和冲击,仍然不是苏州历史上在农业时代的巅峰,差不多文阁期间的农业现代化抵消人民公社制度在贫困年代的积极性问题,才在一段时间赶超历史上的农业巅峰。
“这陆家也是怪了,是不是把我们当成几十年前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那些势力?难道不知道咱们新朝跟以前的那些朝代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徐晓天手下一名排长笑道。
“他们不了解我们的作风并不奇怪。陆家是魏晋以来的千年大家,经历过不少的祸乱都没有彻底衰败和覆亡,心中的自信海还是很大的。或许他认为我们的圣主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统治者一样,并不信任武人。要建立一套巩固而长久的秩序还是两宋那种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那套。既然如此,我们就陆家一些颜色瞧瞧,让他们了解一些我们的作风吧!”徐晓天笑道。
同近卫营战斗群中的很多少年一样,都是战乱时期北方移民而来的没有宗族相组织的贫民,自幼以来可是受过这些江南之地大户们的不少气。在拥有了张小磊默许的情况下底气也一下子足了很多。
当然,因为改朝换代多少是一件重大的事情,陆家虽然不觉得新朝和其他以往的朝代有太大的不同,还是有一些礼尚往来的。差人前来相送的礼物也并不比吴之焕逊色多少。只不过折银不过万把两银子的地契房产乃至硬通货,还有仅仅考虑到自己一人的女人,那可是没有多少诚意的。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哪怕以粗暴简单的手段也要杀一杀这些当地大族们的威风,也是张小磊暗示的政策之一。
“这些礼物,还望总督笑纳。。。”陆家派来的船只上的差使客气的说道。
对于这样的话,李晓天却笑着回答道:“如果我有能力自己拿,为什么需要你来送呢?我这里再给你一次机会,也是最后一次机会:整个陆家有多少田产、岁入是多少?中午之前,没有一个靠谱的数字,那么你们的结果,可是有可能很不妙的。如果在我们行动的时候有人打算抵抗的话那就更不妙了。。。”
李晓天的话让前来的陆家差人有些听不明白,他终究觉得改朝换代的王朝,肯定同那灾年闹事吃大户的土匪是不一样的,怎么有可能。
“中午。。。这是不是有点儿太急了。。。也荣我们商议一下吧?很多事情,也不是我们陆员外自己能够做主的。。。”
“那你们就等着吧!”李晓天有些威胁的说道。不过这威胁的口气在见过很多人的陆家使者看来,似乎并不算是怎样强硬。
陆元还是心思多少有些缜密的人,从李晓天的话中似乎闻到了一股危险的味道,听到这样的威胁,迅速对管件说道:“顾家的人来了没有?”
“一百二十名好手在昨天的时候就来了。如今我们宅院里持弓有临时盾牌的人多达五百人,包括其他一些男丁,能战斗的人多达七百人。加上我们这寻常火炮都不一定能够威胁到的高墙,面对那二百人守上十天半个月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我已经打听过了,李晓天手下的那些人都是两个多月前新建的新军,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核心主力。现在新朝的主力不是北征途中就是去攻打陈汉,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全师而回。给那些人一些教训,让他们知道这里绝不是那些人可以随便乱来的地方,我们才有保存自身的希望!”
“是啊!别让那些人以为我们这些人都是软柿子,要怎么捏就怎么捏。。。”
见到下面的人拥有这样的自信和士气,陆元也就放心了。他最担心的就是陆顾两家还有家族内部的一些人各怀鬼胎。如果能拥有普遍的共识,那整个两族能够动员起来武装绝对不止此时自己的府上这七八百人,而是少则五千,多则万余人。就算这些人的战斗力同新朝正规军战斗力一比十,来上千把人也无所谓畏惧。那些传说中十分恐怖的精锐来了当然挡不住。可他相信:全国态度像自己一样有骨气的大户应该不在少数。刚刚崛起不过两年多的新朝要想举世皆敌?那还是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的。。。
就这样,整个陆府上不仅立即展开了战备,还派出不少人去动员庄外的力量乃至联络其他各族。苏州之地的富庶也带来了这里的豪强数量众多。虽然武风并不盛,可要是动员起来,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同族民众可用,那是什么人都不敢小瞧的力量。
当然,按照陆元的预计,或者说这个时代一般人对于时间节奏的感觉。对方有所行动最快也要到夜里去了,却没有想到就在派出去的差使回来刚刚不过一个时辰,正是光天化日的时候,李晓天率领全众多四分之三左右兵力的一百五十人还有两门炮从多个方向上将整个陆府团团包围了起来。




明初第一豪强 第200章 败亡
陆府的面积虽然没有上百亩的全国性大城市豪门贵族的王府那么大,方圆七八十步,大概十几亩左右的面积也是有的。仅仅一百五十人的兵力散布在四周三五十步的距离之外,看起来显得兵力十分单薄。人员大多聚拢在四角,和四边正中,看起来每一股人手也不过二十人上下的规模了。
陆府内的壮丁见到这种情况,决定给城外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一次下马威。曾经在东南大周军中有过服役经验的管家集中起庄内的二百名弓手,打算直接给那些连盾牌也没有准备,似乎也没有什么防守依托的人们一个下马威。按照自己在战场上的经验,并不算很强的十倍兵力其实没有短时间内歼灭性打击一倍铠甲周全的一倍敌兵的能力。可绝对有击溃对手的能力,到时候反击的兵力将从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木板梯直冲过去。寻常高墙土围虽然在防御上有不少缺点,但是反击也很容易。
一般来说,越小的地方,边长相对面积就越大,防守就越不利。有效的反击和以攻为守,才是防备这种方圆并不算很大的府宅的根本出路。要是等着对方拥有选择权的情况下集中兵力来攻,特别是对手在夜间展开像样的攻势,那么战斗力并不算有多强的庄丁们就只有被对方各个击破的危险。
在进攻的投入上,这位当初在大周军队中曾经立过战功的指挥也很有破例。在李晓天等人率领的队伍刚刚赶到的时候就迅速投入超过一半的兵力用于进攻。二百多名弓手掩护,二百多名精干在准备好了木板梯之后随时准备反击。
二百人左右的人兵力射出的密集箭雨的确让负责防守后门的二十多名的新军国防军的不得不尽量左躲右闪。虽然确定那些弓箭的速度和样子似乎未必能对身上的铠甲造成威胁。可是如果不注意躲避在这密集的箭雨之下也必然会有人伤亡损失。
就在后门的分队被密集的四五斗猎弓箭雨所干扰和压制住的同时,潮水般的守军直接顺着早就搭好的木板梯上举着简易的盾牌,同时提着轻便的短矛冲了出来。
苏州一带的械斗并不算多,不过长期的战争带来的武风还是让了解兵事的人更多。相比刀盾,对于训练水平和组织纪律并不是很突出的非全训武装来说。简单的盾牌配合上短矛带来的效果远比单纯的刀盾要好。
按照传统的经验和尝试,这位陆府管家的指挥可以说颇有魄力和古代优秀基层军官之风。只不过长期的闭塞乃至远离近两年来的战场还是让其严重的低谷了这些国防军新军的战斗力。
因为强弩射来的方向不仅仅是后门正面,还有两角外五十步以外的强弩。通常来说,强弩在五十步以外当然也有杀伤力。不过那是针对数百上千人的大规模战阵来说的,兵力并不算密集的如同一堵墙,或者前边躲了后边的也跑不了的情况。在冲突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强弩的命中率大为下降,通常来所五十步以外就很容易被人躲避开。
然而,几乎所有来的新军官兵都装备杠杆开弩器武装出来的强弩还是大为超出了庄内守军的预料。虽然后门方向上的分队暂时受到了压制,但是东北和西北两处部署的两个分队四十张强弩还是展开了接连不断的窜射。而且弓箭的初速远远超过了庄丁们的预料,在五十步大概七八十米左右的距离上箭道也很平直,很难让冲出来的人们即使的发现射来的箭支。
同时,在就填装好弹药的两门轻炮也开始从正门之外跨越上百步的距离展开了攒射。这次开火,炮术方面已经训练的比较熟练的炮手们才用超额标准装弹和比较低的标准装药。还使用了特别的木制弹托,两门炮一下打出了上千枚三四十克重的弹丸,还让这些弹丸有效的实现了超越射击。
虽然这些如同弓弩一般初速的三四十克弹丸哪怕威胁最基本的皮甲和木盾的能力也不强,但是直接从守军的侧后展开猛烈开火的情况下还是在一轮开火中就造成了三四十人的死伤。
在加上那些侧射中甚至能够穿透一个再杀伤一个没有多少防护的守军的强弩带来的打击。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呢,打算组织反击的庄内庄丁们就遭受到了六七十人的杀伤。
几乎与此同时,其他方向上各个分队的射手们也用杠杆开弩器有效的展开了超越攒射开火。命中率虽然不尽如人意,却也让在之前带来一成杀伤的猛烈火力之下早就已经胆寒的守军们彻底放弃了防守外围的打算,纷纷寻找犄角的地方躲避。
这个时候,配属的两个炮兵分队再次用实心弹于近距离上展开了火力,很快就轰开了前门和侧门,直接用炮弹在那并不算多么坚固的寻常砖瓦房上开便门。很快就打通了一条直接通往宅院核心之处的大道。
在炮火的轰击之下,展开进攻的官兵们迅速翻墙上,不过为了避免意外,还是没有直冲。而是用早就准备好的发烟球投入了围墙之内,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整个院子里都布满了呛人的气味。越过了围墙的炮手们通过里面人的咳嗽声大致的听声辩位,展开了进一步的开炮。
人们的惊叫声伴随着哭喊声中,越来越多的人不顾一切的向外逃了出来并被新军和国防军所俘虏。用当地话展开的劝降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不想死的出来受降!想死的就见阎王去吧!”
不得不说,武风并不怎么兴盛的苏州一带,即便是这些多少有些训练和挑选的庄丁们也没有太过顽强的抵抗意志,面对这种绝境下的威胁。至少几百人在扔掉武器之后走了出来,李晓天等人的要求拥挤在了距离府宅不远的一所民居之内。
此时的陆元也彻底的绝望了,不过还是抱着一线希望,能够支撑到天黑或者更远的时候逃出升天。
然而,家族毕竟不是组织严密的政权或者军队,持续一个时辰的逼问之下,陆元等人藏身的地道还是被找了出来。




明初第一豪强 第201章 平乱
临近夜晚的时候,整个苏州城四里八乡动员起来的顾陆两家数以千计的丁壮手持弓箭、短矛、简易的盾牌等在收到通报的情况下从各地赶了过来,向陆家庄增援。
1...5051525354...1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