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没有人想到新军水上炮战实力竟然恐怖到了这种地步,很多船舱内的人在来不及外逃的情况下就跟随者进了水的海船一同沉了下去。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似乎早有准备,乃至被晚攻击的一些船上的人们,总共不到二百人左右勉强在船只被击沉之前逃了出来。
这些人也很轻易就被押送到船上,并且很快就甄别出了其中的头目,在彻底的检查之后押送到了张小磊所在的旗船上。
不明船队水军的抵抗意志远远没有传说中的南洋帝国那样强大,也让不少新军主力部队官兵轻看不少。不过当一些旗船上懂得南洋一带不少地方官方语言的翻译的帮助下对这些人做了初步的审讯之后才知道这些人并不是爪哇岛上的政权,而是在张小磊口中的苏门答腊岛北部一个叫做三佛齐国的政权。
三佛齐国受远洋的华人商人的影响更大,造船技术也相对更好,只不过在农业国力上相对匮乏。同西面的满者伯夷帝国相比一个水师有优势,一个陆师有优势,因此并立存在了不少时间。虽然百年以来三佛齐国实力势微,不过依旧没有被东面的势力所灭。
而且按照这些人的口供,同张小磊原本的印象相比,此时的三佛齐国实际上拥有整个苏门答腊岛。似乎要比自己印象中的势力范围地图有所不同。在仔细回想这个位面历史线经历的时候,似乎也想到了什么。
历史上有一场元爪战争,大概是统一后的元朝远征爪哇的事情。而在这个位面上,没有元朝的大一统,也就没有了元爪战争带来的影响和技术扩散,满者伯夷国的态势要比历史上更弱也就是并不奇怪的事情了。
三佛齐国当然没有建立与满者伯夷的攻守同盟,这一次之所以一点儿抵抗态度也没有。一是新朝的强大通过某些商路的印证和影响让三佛齐国上层更明确的感受到了。这几十艘并不算大的海船组成的船队本来就不是寻求开战,而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误会的。如果新朝船队的炮火没有那样恐怖,几十艘船当然也会在面临绝境的情况下自卫还击,可是在见识了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之后三佛齐国的水师也就彻底放弃了对抗的打算。
“你就是三佛齐国国主坦麻沙那阿派遣而来与我军联络的人?之前,我们无法相信你们是三佛齐国的人,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希望诸位不要介意。”张小磊平淡的对众人说道。
虽然按理来说这种蛮横的态度让人觉得十分不忿,不过在这个时候,三佛齐国被甄别押送而来的头目却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敌意。虽然据说文书印信在沉船的时候丢了,可是那还算熟练的应天官话还算勉强能够取信。
明初第一豪强 第280章 远非如想象
“天朝上国初来南洋,这次误会想来也是情有可原之事。我们只是想问大军远道而来,是否可是为征讨东面的爪哇国?”似乎是对国内的文化十分了解,这名前来的使者知道装作一副有道高僧的样子就很容易同很多上层打交道,至少赢得一些信任和好感。虽然在南洋一带从印度流亡过来的佛国并不是东亚国内那些吃斋念佛的货色。
因为拥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因此此时的张小磊也并不忌讳表现出坦率的一面:“你们想对了,是这样的。我打算武力征服东面的爪哇国,也就是所谓的满者伯夷,虽然事前做了不少了解,但是还是有一些情况希望得到一些印证,而且相信你们做为他们的敌人会比我们对爪哇国更为了解。请问,按你们的估计:东面的爪哇国大概有多少兵力。。。”
“爪哇国能够随时动用的兵力大概在十万左右,如果透支家底,那或许可以在极限的情况下达到二十万的总计人数,但这意义已经不大了,其中必以不少没有武装的辅兵来解决粮草给养还有大军云集起来的其他事物相关。。。”
“如果包括损失后的后续动员与补充在内呢?”听到这个数字,张小磊的心中当然就是有些打鼓了。按自己的了解,整个爪哇岛的人口就算比想象中的少,也应该在六七百万左右人口规模。类似战国时代秦、楚那样的大国。又不是统治范围过大皇权不下县的国家,怎么会只有只有这么点儿动员兵力?会不会是三佛齐国害怕自己这点人手听到爪哇国的军事潜力太大之后就不敢采取行动了?
想到这里,张小磊笑道:“你们在船上也应该看见我们刚才所运用的那些火炮了,并不算太大,也还算轻便。可以发射实心弹,其实也可以发射众多霰弹。如果是在陆战当中,诸位觉得我军的一倍人马能够抵得上多少爪哇兵力?哦,防御,防蚊虫等诸多方面,我们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似乎觉得张小磊有些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三佛齐国的使者接着解释道:“圣主想差了。这南洋一带的地方,其实同占城等部少其他地方大有不同。因为风浪不大,民众可以随时驾船出海,所以每个政权的统治力,是做不到动员全部的力量去参战的。如果打个比方,如同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华,国野之分尚存的时候。野人会不会为了本国的国人同外来的入侵者血战到底呢?除非外来的人带来的各种税赋更为沉重,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才会奋起抵抗而已。圣使如果不信,等到了爪哇等地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自会明白一二。。。哦,如果没有人懂爪哇国当地语言,我们这里倒是有不少。。。”
张小磊笑道:“不必了,这一次远征,我们自是有不少自己的翻译跟随。。。”
“那是否需要我们通知敝国前来出兵助战?”
这时候张小磊毫不顾忌面子的说道:“如果你们出兵随同我军助战,我们是不是要在战场上也时刻提防着你们?一个危险的盟友可比十个敌人可能带来的意外更大。。。所以我希望在我军攻略爪哇国的时候,你们不要插手。否则,如果真如你们所说的那样,以我军的力量,不介意再多征服一个国家。你们可明白?”
“圣主放心,这一场误会的前前后后我回对国主讲清楚的,敝国也一定会在天朝上国远征而来的时候识时务而不会干涉的。。。”
张小磊并没有就此让对方下去,还询问了爪哇岛上不少更具体的细节。诸如城镇和地形等等,最后似乎是有些感叹般的说道:“我听说爪哇一带的当地人,自幼人至老人全民持刀,民风彪悍,不知道是否会轻易臣服我军。如果冥顽不灵,这恐怕又是一场生灵涂炭。。。”
对此,似乎是担心这位没有什么城府之心又似乎有些优柔寡断的圣主放弃攻略爪哇的打算,三佛齐国的来使继续说道:“天朝上国大可不必如此。爪哇岛上的当地人既有凶戾的一面,而在另外一方面却也十分懂得知难而退。毕竟那里的营生条件并不算差,还多耕地农田。这样的地方,是不会出太不恭顺的民众的。而且岛上的大小部族数百之间相当不团结。只要打掉其中的上层少数人,余下的就很容易征服。。。”
这些话,张小磊并没有全信。毕竟三佛齐国的特殊关系使得这些人的话并不可靠。不过此时的张小磊也想起了印尼历史上被荷兰人殖民的历史。近代的荷兰人根本就是个走向末路的帝国。如果爪哇一带的当地人比日本人还要凶悍顽劣而富有斗争精神,那根本就不会被这个没落的帝国轻易征服了。
抱着去看看当地情况的态度,船队再一次出发了。在临近爪哇西部一个叫做椰城的港口的时候,还是再一次遇到了蜂拥而来的船只。似乎敌意也更为浓烈一些。对此,张小磊乃至各船的官兵们也没有在客气。面对那些船舱都没有的几乎敞口舢板一般的小船,步兵们也开始用配备的火器展开了还击。在数量上都没有多大优势,人数上更是出于绝对劣势的爪哇近岸“水师”很快就在猛烈的弹雨中被一扫而空了。炮火的主要还击开始延伸到港口边的岸上,掩护着海船上的官兵们以备用的小船展开了登陆作战。
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的是,这里的守军似乎根本没有打算在滩头展开迎击,也没有直接驻防在十分靠近港口的地方。在声势浩大的炮击向纵深的一些可疑目标延伸的时候,很多唯一能够在港口上看到的守军就四散而逃了。同时在阵势下逃亡的还有港口上的其他一些役夫与平民。所以的这一切,都似乎暗示着这并不是一个战备水平多么高并且充满敌意的地方。
明初第一豪强 第281章 谨慎之敌
就在新军主力部队准备上岸的时候,船舷上观望了片刻的张小磊最终决定让近卫军的孩子们先登陆。因为不少实战的经验证明:这些孩子们的迷惑性是很大的,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就算有先进的装备和武器,这也是一支完全可以轻易击败的弱旅,这样就有可能吧对方的武装力量轻而易举的“勾引”出来出来而不是在对方选择避战的情况下浪费太多的时间。
果不其然,当近卫军的孩子们乘坐着小船开始登陆的时候,这些比当地土人中的女性身材还矮不少而且明显看起来面孔比较稚嫩的孩子并没有被当地人看成是“武装力量”。特别是大大的斗笠罩着品质似乎不错的轻纱的情况下,怎么看都是贵人出行时的仆从罢了。
逃离岸边的不少平民百姓还是有比较勇敢的人选派出其中的代表妄图接近过来探探虚实,看看这规模和阵仗庞大的船队会不会紧紧是商队而已。
还有一些比较勇敢的持刀男子打算趁机掠几个漂亮的女奴,结果当然是在猛烈的无后座力铳炮声中被打成了血人。在付出了十几个人的代价之后,前来围观的当地人才终于明白这些上岸的孩子们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好惹的对象。
张小磊不由的摇了摇头,如果爪哇岛上的当地人是如此的民风,那完全有理由开杀戒了。这些人很显然并不比日本人或朝鲜人优秀多少。
就在近卫军主力在港口附近美丽的热带海滩援援不断登陆上岸,并开始在海岸纵深初步构筑堡垒的时候,埋伏在两里外一处椰子树上的几个人也在观望着海岸上的动静。直到包括张小磊在内大概八千名左右近卫军的孩子携带着给养和物资彻底上岸,才有一人跳下了树木,飞快的向更远的纵深跑去传递消息。
此时的椰城当然不是数百年后的印尼首都雅加达那样的首都,不过多少也还算是濒临三佛齐国的一处重要海港。至少有近万名常备驻军驻扎在临近港口的一带,在必要的情况下,随时都可以动员投入方圆数十里内的两万武装力量。只不过从商人们的口中传来的很多消息太过匪夷所思,让满者伯夷国的皇帝都不得不慎重的对待了。
“那些上岸的外人总兵力大概有多少?普遍身高如何?有没有装备盾牌和金属铠甲?”负责守备的满者伯夷国将领询问几名坐探头目道。
在南洋一带,身高如何很大程度上是战斗力的一个硬指标。越是平均身高比较低的地方,身高的差距往往就越大。平均体格往往还意味着家里面的传承还有在竞争环境下能够获得的资源规模,具有战斗力的很大参考性。另外就是有没有盾牌和金属铠甲了。印度到南洋一带的此时也不是原始时代的不开化国家。同样进步到中世纪的水平,甚至某种程度上要比东瀛的不少地方因为海贸的原因更为开化一些。明白就算是在闷热潮湿的地方,锁子甲和金属盾牌带来的好处也远远强于坏处。
“上岸的那些人,虽然有不少盾牌和铠甲,可是根据我们几个眼力很好也很有经验的人,平均身高似乎比我们还矮一些。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大多是女子。。。哦不,女孩?”
“你们真看清楚了?莫不是在很远的地方瞎猜的吧?”听到这样的话,这名满者伯夷将军的第一反应就是胡说八道。爪哇一带,女人在械斗的时候却是也算是可以参战的力量。尤其那些中年女子,可是就算是乡村间的集体械斗,也没有听说过让身高比成人矮一头的女孩们去参战的道理。
“不会有错,我们的人不仅仅是远远观望,也有人装作做生意乃至围观的人近距离的观察过,都是很靠谱的人。那些上岸的军队确实都是孩子,其中大部分还都是女孩。。。”
“我听说在汉地有句俗话叫做事有反常必为妖。他们这么做,很有可能是一种诱敌之计。从水面上传来的消息看。他们的船只装备着一种射程可达一里的神奇火炮,如果是在岸上,想必两里都在威胁范围内。一旦我们在白天展开袭击,他们就会展开轰击,将那些做为炮灰的孩子们连同我们的人一起消灭掉。”南洋一带的人们平均智力并不算是太高,可是上层却并非如此,身为一名在处理内部纠纷还有负责各部事物方面很有经验的谋士,这名满者伯夷将军身边的一人判断道。
以往经验带来的感觉表明这应该是一个很恐怖的对手,小心总是没错的。
负责统领来自不少部落士兵的将军也不是一个莽撞的人,听到这样的话也就下令道:“我看十有八九也是如此,如果是这样,那就只能随他们了。跨海而来,我相信他们的粮食保质期定然是有限,不可能旧驻的。入夜之后去临近海岸的不少当地人那里通知他们不要靠近海岸。如果他们要是选择大胆的在白天进攻,那就在纵深驻营诱敌展开伏击。如果他们要是选择夜袭。。。,呵呵,那么他们就会明白这椰城一带同其他地方是不同的。光是夜间的蚊虫就可以让他们至少不得不不点火暴露自己的位置了。。。”
就这样,椰城一带的满者伯夷帝国守将做好了战斗准备。天色暗淡下来之后,张小磊命令船队中至少两万左右的新军主力部队继续向东沿岸航行,一路寻找满者伯夷帝国的都城所在准备行动,一路在海上随机分兵袭扰,遏制对方的增援和集结能力。
忙碌了一整天的孩子们则在刚刚修建起的临时土堡内搭起了文帐,并在四周点起了篝火与火把。近卫军的各部官兵当然是希望这附近的敌人能够主动前来进攻的。
只是没有想到整整一夜的时间,除了夜晚里热带蚊虫带来的嗡嗡声,并没有什么敌人前来进攻。就是小规模的试探和骚扰也没有,不由的让张小磊感觉到奇怪。
明初第一豪强 第282章 打靶
“看样子他们还是很谨慎的?那我们主动出战好了,这一次让二营和四营上吧。一路主攻一路掩护,至少给那些对手以歼灭性打击有没有信心?”在临近天明的时候,张小磊像负责两名近卫营营长询问道。
因为绝对的战斗力优势和某种意义上组织安全上的需要,近卫部队很大程度上类似甲午战争时期的清军那样最多仅仅以营为基本组织单位。并没有常设的更上一级单位,在自身拥有火力优势的很多作战中。这种编制体制的弱点也并没有明显的体现,之前远征高丽乃至东瀛等不少地方的作战中,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损失风险,出动作战的往往是番号靠后的营。而番号靠前的营往往负责近卫安全,听到张小磊说这样的话,被叫来的二营和四营的近卫军孩子们也都十分兴奋,总算不会让战功都让那些番号靠后的营得去了。
天色渐渐亮起来,升到天空中的侦查热气球发现并确定了几里外小山丘的那一边敌军所在的大营营垒方向之后,队伍的前进就展开了。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诱使潜在的对手出战并且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除了两个营战斗群的步兵之外,六个营卫核心的主力并没有动。依旧在船上部署的新军主力部队也没有动。
在这个时候,满者伯夷国的负责观敌的官兵们就看到了这样一副诡异的画面:婚纱一般的白纱罩着不小的斗笠,还有矮小的身形,支起整个下身的现代结婚礼服一般的裙子。如同一朵朵稚嫩的花朵一般散开漫长的战线不断的逼近过来。这种奇怪的热带作战外罩当然不是张小磊设计的,而是李辉设计的。原因在于国内的西双版纳试验证明在那些“三个蚊子一碟菜”的地方,很多蚊虫都具备隔着衣服咬人的能力,支起来鼓起来才能在保证透气的情况下具备有效的防蚊能力。
这个时代的当地人当然没有见过这种似乎有些像后世西式婚礼礼服一般的东西,可也似乎感觉到那绝对不是什么像样的作战装束。至少,肯定没有铠甲套在内了。而且这样一个松散的队形,很显然是会被一鼓而下的。
“做好战斗准备吧,等那些孩子们更靠近的时候,就是你们拥有属于自己女奴们的机会了!”各部头目们鼓舞士气的说道。
南洋一带的军事启蒙还是稍稍落伍于大陆,展开攻击的队形大概有密集的二十排左右,没有专职的投射兵。但几乎每个人都装备了木皮盾牌和标枪,前排的人还装备了铁甲铁盾,几乎每个人腰间都斜挎着用于在很近的距离上战斗的利刃。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平均身高在二营和四营的近卫军孩子们刚刚跨过了小山丘不久就蜂拥而至的逼近过来。
一开始的时候很多爪哇军官都感觉到了一种遗憾,如果对方不是只有这估计在两千上下的松散兵力投入进攻,而是上岸的全部压上就要了。那样就可以安全的俘虏到更多的女奴而不担心几里外船上的炮火。
而在这个时候负责进攻,指挥近卫军孩子们的军官们也感觉到一丝奇怪。在高丽东瀛乃至海内不少地方的作战,不论对手的性质是什么,至少正规的战场之上都是懂得要拉开一定距离的。这些人站的这么密集,难道不怕被投射兵器大量而高效的杀伤吗?
近卫军的孩子们不了解的是在东亚大陆以外的不少地方,投射兵器的地位都因为气候或者环境的因素没有那么强。标枪才是最可靠的作战装备。而以盾牌和标枪的为主要兵种作战的时候,只要有方圆一人之地的战时密度就可以了,战场行动的时候或者进攻的时候可以更密集一些。这样才能让对方的标枪不至于太过轻易的就在远距离扔到队列当中。同时南亚还有南洋不少诸如短刀乃至其他不少奇门兵器也是专门应付这种队形很密集情况下的贴身肉搏战。
不过有一点却是近卫军的孩子们看的出来的,这样密集而厚实的人墙一般的阵型,正是无后坐力霰弹铳最好的目标了。特别是对面还没有多少远距离的投射兵种,诸如弓弩火器一类。在这种情况下官兵们毫无疑问可以在大概四五十步左右的更有效的距离上展开精确直射,而不担心太大的威胁了。
猛烈的铳炮声伴随小小的红色烟花弹在空中爆炸,开火的命令无声的展开了。在五十到七十步范围内的弓箭直射范围内。只有投矛发射器发射过来的一些零星投矛,因为并不密集,速度也并不快的缘故没有造成太大伤亡。可是威力足有上万焦耳,逼近音速的六七两重弹在这个距离上却显现出了比明末明军二将军炮或者三将军炮之类更大的威胁能力。
如果爪哇岛上的人有大型盾牌和车辆盾牌之类的意识,还有懂得分散一些的队形,或许在拥有十倍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不会输的太过难看。毕竟孩子们的武器弹药携带能力也不能跟当年最早的近卫营战斗群相提并论。可是这些缺少了车兵的古典时代战术水平的对手在猛烈的实心弹火力直射面前却成为了最好的靶子。仅仅是第一轮猛烈的开火,就直接让整个前四排的各个方阵最前面的三四千人被一扫而空。
在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来的及四散奔逃和崩溃,刚刚打算向其他方向转身的时候,早已填装好的实心弹重弹再一次扫荡过来。又是几千人在上千枚六两实心弹的打击之下被打的骨断筋折倒在地面哀嚎着。再勇武的人们这个时候似乎也都绝大多数丧失了逃亡的勇气,只好很着其他人一般倒在地上“装死”祈祷着自己的命运不会太过悲惨。
远处空中的热气球早已侦查到另一股敌军埋伏之地的情况下,第四营则向另一处目标前进,准备彻底这股打算“出其不意的”顽敌。
明初第一豪强 第283章 畏威
在张小磊等人的队伍登陆之后,椰城一带的守将也动员了将近两万人打算在距离大海并不算太远,却可以回避炮火或者强弩的距离上展开一次反突击+伏击。大概兵分两路,一路诱敌,一路在并不算太远的地方准备伏击。
对手的智商还有组织指挥水平似乎还在线,可是相比国内还有东亚其他地方遇到的对手,并没有经历过元朝入侵的满者伯夷国在军事体系上还是太过落后了。这种决定性的落后也导致就算是火力携带能力为了轻便而有所短板的近卫军内的孩子们也没有花费太大的时间和功夫就摧枯拉朽式的取得了胜利。
神奇而震撼的场面震慑住了暗中观望另外一处伏兵的人马负责观望的斥候,可是在这个时候想要稳妥的全军撤退却已经来不及的,负责警戒的人只好吹响暗示危险的号声。
可是在丘陵另一面的伏兵并没有太多的人亲眼见到营垒附近战场的震撼,当看到近千名如花朵一般的幼军比逼近过来时候,临阵的紧张也彻底的烟消云散了。不少人还有说有效一般的等待着这些狂妄而又可爱的孩子们逼近到近距离的时候一拥而上讲对手解决掉。
在对爪哇人的作战体系有了更多了解的情况下,这一次四营的队伍在指挥之下更为大胆的展开了包抄,并逼近到三五十步左右标枪边缘和有效躲避投矛发射器边缘的距离上再展开猛烈的轰击。几乎让绝大多数六七两重弹都有效的从接近下方的位置上精确的命中了对手的阵列,几乎议论扫荡就让超过四五千名大概近半敌军在猛烈的弹丸下被扫倒,哀嚎遍野。
绝大多数人转身溃逃的时候,四营的近卫军孩子们开始选用装备了轻霰弹的发射筒攻击对手没有多少防护的后背,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很快就把其余的绝大多数人打倒在地。
按照张小磊实现的安排,队伍没有将所有的敌军彻底全歼,还是最后有数百人跑了出去,因为新军主力部队需要让这附近的爪哇人还有敌人了解到新军主力部队的实力究竟有多么强大。
至于这会不会让对手找到应对的办法,张小磊并不算太过的担心。军事体系的调整改变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以前的不少实战实际上都证明了要想有效的对付自身的军事体系,那首先就不能是古代层次的对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