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飞星骑士
蒋纬国之所以打算既采用教化手段也采用鞭策手段,共有两个原因,一是对现在中国近五亿人口全面普及教育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虽然教育肯定要持续普及,但要慢慢来,接受过教育的人在中国肯定会越来越多,占中国人口总数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可以设想这么一个情况:五亿中国人,五千万接受过教育,四亿五千万还是原来的愚民刁民,同样住在中国,那么,是五千万“带好”四亿五千万还是四亿五千万“带坏”五千万?这个设想的结果,无需说出口,心知肚明即可,所以,教化来不及完成的工作,必须由鞭策弥补;第二个原因是这样的:蒋纬国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清末时的中国遭到列强入侵,列强们纷纷掠夺中国领土,成立了很多租界,租界里的中国人跟租界外的中国人一样不讲究道德(并非明知故犯,而是确实没有这个意识),买车票时不排队,乱哄哄地挤成一团,在这个时候,租界里维持秩序的外国警察可不会跟不排队的中国人讲道理,慢慢地教化中国人,而是直接抡起鞭子,狠狠地抽那些不排队的人,不管挨打的人是哀嚎求饶还是破口大骂,一顿鞭打后,租界里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了,买东西必须排队,哪怕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自觉遵守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思想愚昧的人其实类似于牲口,浑浑噩噩、行尸走肉,没办法与之交流,因为三观根本毫无相同处,想要与之交流,必须花费很长时间很大心血改造他的思想,此时,农夫要让牲口干活,牲口不听话怎么办?跟它讲道理有用吗?一顿鞭子下去,保证老老实实。
后世的新加坡是一个发达的、明的国家,但新加坡的政治制度又近乎于独裁,但是,新加坡却没有像朝鲜半岛北部某个国家那样闭塞落后,并且还保留了鞭刑,实际上,新加坡民众是支持的,因为该刑法能够对上对下、对内对外都一视同仁,令人心服口服。国民党的中国也是一个独裁国家,既然如此,蒋纬国只能努力将其逐步改造成一个“开明的强权国家”。对于不明的行为,除了道德谴责,还必须依法治理,因为惩罚要比劝说更加有效。
蒋纬国没想过像蒋介石那样当独裁者,他只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改变中国的强人”。
蒋纬国正在草拟的“新生活运动修订规章制度”件上不停地写着:
“男女必须平等,女童必须跟男童一样上学,可开办女校,女工和男工必须一样待遇,医院必须开设妇科,培养女性妇科医生,若有阻扰、破坏、挑拨、诽谤、讥讽、抹黑、造谣、wū蔑者,一律处于鞭刑。”
“适龄儿童必须上学,即便父母亲属不愿意,也必须送去上学,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阻扰者、破坏者、挑拨者,一律处于鞭刑。”
“严禁重男轻女,严禁以任何方式杀害婴儿(太多的中国女婴都因为重男轻女思想而被家人溺死),违者哪怕是婴儿的父母、祖父母,也一律以杀人罪论处,地方官员处以鞭刑,出现此恶件者的家庭,剥夺子女抚养权,子女强制由国家抚养。”
“严禁堕胎和故意流产,违者重罚,处以鞭刑。”
“猥亵儿童者、伤害儿童者、不孝敬父母者,处以鞭刑。”
“人口聚居地点必须每一百米设立一个垃圾桶或每一百人一个垃圾桶,垃圾定点集中,定期处理,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者、乱倒脏水者、随地吐痰者,处以鞭刑。”
“在公共场合弄出很大声响者、当众挖鼻孔擤鼻涕者、便后不冲洗打扫厕所者、随地大小便者、不掩口而打喷嚏者、在公共场合抽烟者,处以鞭刑。”
“因不洗手、不洗澡、不换洗衣服而身体肮脏、散发异味继而进入公共场合者,践踏公共场所花草植被者,破坏公共场所设施者,不排队者和chā队者,处以鞭刑。”
“脏话骂人者、冷嘲热讽别人者、搬弄是非中伤别人者、bào力打人者,处以鞭刑。”
“搞封建迷信活动者,搞私刑者,阻扰他人生病后前去医院就医者,处以鞭刑。”
“走路行车不靠右者,闯红灯者,不遵守交通规则者,处以鞭刑。”
“醉酒闹事者,处以鞭刑。”…
蒋纬国笔走如蛇地写着,已经写出来的规章条例足有好几大本,密密麻麻、包罗万象,他当然不是一个人搞这项大工作,很多人被他组织成一个“新生活运动制定规章处”,专门把各种陋习恶习汇集起来,再交给蒋纬国进行处罚力度决定。其中,蒋纬国最恨的就是此时中国绝大部分民众脑子里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因为这个邪教一样的思想毒害了太多的中国女子,包括无数还没有来到世界上或刚刚来到世界上就被残忍地夺取生命的女童,必须痛下决心、狠下重典,谁敢杀害刚刚出生的女婴,一律处于死刑,谁敢故意流掉腹中的女胎,一律用鞭子抽得他(她)这辈子都不敢再这么做。蒋纬国知道,自己这么“狠”,肯定会有无数人骂自己,骂自己是“酷吏”“制定恶法的当代商鞅”,但蒋纬国无所谓,他不在乎被骂,更重要的是,他没时间跟那些人慢慢讲道理,慢慢地教化他们像石头一样的脑袋,中国现有近五亿人口,多少人有重男轻女思想?就算一半,那么,两亿五千万有重男轻女思想的愚民蠢妇一年会杀害多少女婴女童?恐怕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教化,需要很长时间,十几年都不一定全面普及教育开化,蒋纬国没办法,他如果加大投资,派无数教化工作者深入中国广大得近乎无边无际的基层各地,用嘴皮子纠正那些愚民蠢妇的思想,日积月累,肯定会有效果,但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一个慢慢的过程,既然是慢慢的,又有多少女婴女童还是会丧命?就好像一百个人在杀人,蒋纬国慢慢地教化,花了一天,说服其中十个人停止杀人了,但剩下的九十个人在这一天内不还是杀掉人了吗?如果蒋纬国接到这样的报告,“去年全国有万女婴女童被杀害,经过教化工作后,今年已经降低到5万了”,蒋纬国肯定高兴不起来,他虽然救了5万,但却没救那5万,他需要一下子就降低到,先救人,再讲道理,至于手段,越有效越好,时间不能拖,所以,不如派遣无数如狼似虎的彪形大汉抡起鞭子“深入群众”,不啰嗦,不浪费一丁点时间,直接打,一刀切地制止住,用雷厉风行的铁腕手段杜绝这种恶毒思想以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挽救无数死于非命的中国女孩。
敲门声响起,萧爻推门而入。
“德英开战了,法国也对德国宣战了。”萧爻向蒋纬国汇报道。
蒋纬国放下手里的笔,他语气和心情都很平静:“我知道了。”chapter;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598节 德国再战 3
94年月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23年,德国(德意志帝国)投降第23年,熄灭23年的西欧战火再度熊熊燃烧而起,卧薪尝胆二十余年的德国再次向英国、法国宣战。
消息传来,举世震惊。
东京方面欢声雷动,早就伸长脖子等着这一天的日本高层们无不兴高采烈地弹冠相庆,日军军方更是欣喜若狂、心花怒放。日本首相近卫麿眉飞色舞地说道:“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这一天了!帝国的国运,即将更上一层楼!帝国马上就有比北方州更好的南方州了!”
比起东京方面犹如过大年般的欢天喜地,武汉方面倒是十分平静,没有产生太大波澜。此时的国民政府和中队内部已经随着中国国势的天翻地覆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鹰派分子”,所以,一种“特殊的兴奋”还是弥漫在国府和里的,但更多的仍然是高层的冷静。日本高层充满“不知死活的、狂热而亢奋的”求战情绪,中国高层显得更加理智、更加谨慎。当初打苏联,蒋介石在一开始时都瞻前顾后、意志不坚,直到后来看到大局已定并且美英法并未干涉,他才变得强硬胆大起来,现在打英法,蒋介石立刻再次变得踟蹰犹豫,并且程度超过当初打苏联,因为蒋介石知道,英法本身就可能要比苏联强大,更何况英法背后还站着一个超级强大的美国,这是蒋介石最忌惮、最忧虑甚至是最畏惧的,所以,蒋介石没有兴奋,而是摇摆不定;至于蒋纬国,他也担心中美开战,但他胆子要比蒋介石大得多,不过,他又因为考虑得非常深远、非常复杂,所以一时间拿捏不住。
“看样子,德国是不会停下来了啊!”军委会的高层会议上,何应钦感慨不已,语气中忧多于喜,“德国虽然现在国力雄厚、国势滔天,但是,国虽大,好战必亡啊!委座,我看,我们应该稍微调整一下对德政策了。以前,我们跟德国亲密无间,完全是利益一体,但现在,我们是不是要跟德国稍微保持一点距离了?以前,我们过于弱小,无法自立,不得不极度地依赖德国,现在,我们已经强大了并且自立于世界东方,无需再像以前那样过度地依赖德国,更何况,德国眼下又挑起了新的战争,很有可能玩火,我们不能靠得太近以免引火烧身。”
“何总座这是什么话!”杨杰反驳道,“我们能从以前的弱小一步步地走到现在的强大,万万离不开德国的支持和援助,如今岂能背信弃义?另外,我也不认为德国对英法开战就是玩火,何总座如此言论,简直是危言耸听。”
对英法(以及美国)开战,国府高层里分为三派,一是“主和派”,二是“主战派”,三是“中间派”。何应钦是主和派的主要代表,他们认为中国已经“赚够了”,应该见好就收,不能贪得无厌,以免最终会轻者前功尽弃,重者自取灭亡;杨杰是主战派的主要代表,他们认为眼下的世界局势是数百年来难遇的“全球乱世”,是世界秩序进行重新洗牌的历史关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中国必须抓住机会,“胆子大一点,步子也大一点”,积极而勇敢地参加这场“全球逐鹿”,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成为乱世之后支配全球新秩序的几大新列强之一;陈诚、徐永昌是中间派的主要代表,他们认为中国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复兴中国的伟业需要稳健进行、见机行事。至于蒋介石,他看上去是“中间派”,但又倾向于“主和派”。
何应钦拉长脸:“杨副参座是否被我国、德国、联盟国先前的战果给冲昏头了?美英法岂是苏联能比的?跟英法开战几乎就等于跟美英法开战,那是多么危险的事情!看看,芬兰已经向联盟国总部递交照会,要求退出联盟国!芬兰人都那么清醒,我们又岂能如此糊涂?”
“芬兰要退出联盟国?”陈诚、徐永昌都吃了一惊,蒋介石脸色也愈发yīn郁。
芬兰虽然不是联盟国的核心国、主力国,但该国的退出,很有可能会带动“一个开头”,成为联盟国分崩离析的开始。根据芬兰政府的意思,芬兰接下来不再是联盟国的“成员国”,而是转变为与联盟国进行合作的“与联盟国友好的国家”,会为联盟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承诺不会做出有损联盟国利益的事情,但是,不会再出动武装力量与联盟队并肩作战了。
芬兰虽然不是大国、强国,但却是一个很硬气的国家,先前因为遭到苏联的严重威胁,所以芬兰十分亲德,并且积极地参加了联盟国对苏联的战争,芬兰军队虽然人数不多,但与苏军作战时异常勇猛顽强,让德军等友军无不刮目相看,德国也很“对得起”芬兰,在取得苏联战争的胜利后,把苏联的科拉半岛全境以及威廉格勒(列宁格勒/圣彼得堡)以北全部分给了芬兰,总计26万余平方公里,使芬兰领土面积猛增至约7万平方公里,增加了77%。德国的“大恩”让芬兰上下自然是感激不已,但是,以芬兰国防军总司令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为首的芬兰高层却并不打算跟德国一条道走到黑,他们亲德、感激德国,同时又坚定不移地以芬兰本国的利益为国策准则。实际上,芬兰只想跟德国做地位平等的朋友,而不是做德国的附庸国。芬兰既不屈服于苏联,也不会对德国言听计从。苏联战争让芬兰大赚特赚,芬兰高层对此已经很满足,他们不热衷于继续开疆拓土,他们忧虑芬兰继续跟德国乘坐一辆战车,而德国又不停发动战争,早晚殃及芬兰,所以,他们选择“不伤和气地”退出联盟国。如果说德国和芬兰在先前就像一对恋人,那么,两国现在“和平分手”并且“分手之后继续做朋友”(原先历史上,芬兰跟德国并肩作战、共拒苏联,关系非常亲密,但在德国露出战败迹象时,芬兰果断坚定并且礼貌客气地把境内德军全部驱逐了出去,从而跟德国划清界限,避免芬兰给德国陪葬。)。
芬兰此时跟德国“分手”,原因很显然:芬兰认为德国不是英法或英法美的对手,从而提前跳下德国的战车。
芬兰此举,让中国高层里的何应钦等人受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包括蒋介石在内。杨杰立刻义正辞严地反驳道:“芬兰是芬兰,中国是中国,中国的国力军力岂是芬兰能比的?芬兰因为是小国、弱国,所以该国信心较低、胃口较小,高层缺乏大胆略、大谋略、大气魄,我们可是一个大国、强国,岂能像芬兰那样只知明哲保身、独善其身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这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世界上,小国自有小国的求存之道,大国自有大国的争霸之路,两者岂能混为一谈?我们身为大国,却把小国的国策拿来生搬硬套在自己头上,岂不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他又打比喻道,“芬兰像狼,吃到十斤肉就心满意足了,我们可是老虎,能跟狼一样吃到十斤肉就心满意足吗?狼有狼的胃口大小,虎有虎的胃口大小!岂能自降身份!”
何应钦不悦地说道:“这不是胃口不胃口的问题,而是危险不危险的问题!”
“那就是胆量和实力!”杨杰立刻据理力争,“狼的胃口跟虎没法比,狼的胆量和实力也跟虎没法比!一头狼遇到一头狮子,狼必定会逃之夭夭,因为它只是狼,注定打不过狮子,它没胆量跟狮子搏杀,也没实力跟狮子搏杀,但如果是一头虎如果遇到一头狮子,虎却像狼那样逃之夭夭,并且声称‘因为狼碰到狮子时逃跑了,所以我也要一样逃跑掉’,岂不可笑?”
何应钦听得出杨杰的讥讽之意,顿时愠怒了:“如此,我们跟日本人又有何区别?不自量力、狂妄自大、鼠目寸光、贪得无厌!”
“哼!那是因为日本人本就国土狭小、国力微薄,却还要干出贪心不足蛇吞象的蠢事,自然得不偿失!我们难道跟日本人是一样的?何总长,你简直就是小脚女人!”
“我是小脚女人?那你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bào发户!”
两人从争论变成了争吵。
徐永昌急忙打圆场:“何总长言之有理,小心驶得万年船嘛,杨副参座其实也说得很对,该出手时就要出手。实际上,德国虽然已经跟英法互相宣战,但我们还没有被卷入这场战争,我们现在还是置身事外,回旋余地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面对新局势。”
陈诚说道:“是的,我们跟德国虽然联盟,但根据联盟国的内部条约,若其中一国对外宣战,其余成员国并无义务立刻随之一起对外宣战。德国人跟英国人、法国人打起来,我们肯定不能一直看热闹,但眼下还不需要我们也参与其中,德国无权强迫我们与其一起对英法宣战,诸位,我们没有那么着急,我们可以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慢慢地研究最佳对策。”
杨杰冷笑道:“我们可以不急,隔壁那家呢?日本人早就急得上蹿下跳了,德国对英法开战前,日本人就眼巴巴地等着,现在真打起来了,日本人还不立刻猴急地扑上去?日本人扑上去,我们岂能不随之而动?看看地图吧,英法荷的远东殖民地都在我们眼皮底下,也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到时候,英法荷的老巢被德国人端了,那些殖民地简直就是无主的财宝堆!我们不下手夺取,难道坐视日本人越俎代庖、拿我们的东西占我们的便宜?”
何应钦也冷笑:“德国想要端掉英法荷的老巢,哪有那么容易!上次世界大战,德国人花了四年时间都没能突破英法联军的防线!现在呢?就算德国人只要花一年时间就能突破过去,但一年时间还不够夜长梦多吗?美国人参战呢?”
蒋介石听得十分头疼,他只好望向蒋纬国:“纬儿,你觉得呢?”
蒋纬国肯定不能“大吹大擂”,他立场不偏不倚地说道:“几位长官说得都非常有道理,好处嘛,我们肯定要取,风险嘛,我们肯定要避免或降到最低。德国已经跟英法正式宣战了,我们先静观其变,如果德国迅速打败英法,我们自然要趁火打劫,我们不打,日本人也会打,如果德国迟迟不能打败英法,我们再从长计议,这样,最稳重、最妥当、最保险。”
陈诚道:“可我们如果一直对德国隔岸观火,怕是在道义上说不过去啊!”
蒋纬国摇头:“我们当然不会对德国隔岸观火,德国在打仗,打仗需要什么呢?军队?德国现在有的是军队;德国更需要的,是工业原料,是战略物资,石油、桐油、钨砂、猪鬃,我们给德国在背后不停地输血,把更多的石油、桐油、钨砂、猪鬃等德国急需的我们又有的东西以更低的价钱卖给德国,这还不是切切实实的支持和援助吗?反正中德已经在陆上接壤了,两国贸易通过北亚铁路干线就可以,不需要通过被英法控制的海路。”
徐永昌道:“日本人呢?我们迟迟按兵不动,日本人恐怕会按捺不住吧?”
蒋纬国冷哼一声:“日本人要动,那就让他们动去吧!但是有一点,我们可没有明确地宣布要退出联盟国,所以,那些在内部条约中被划定属于我们的地盘,也就是赤道以北地区,仍然是属于我们的,只不过我们暂时没去取而已,日本人休想染指!日本人敢动我们的地盘,老子立刻断掉它的石油!看它的军队还怎么打仗!”
“不错,不错。”蒋介石连连点头,“如此甚好,确实是最稳妥保险,好,就这样决定!立刻通知德国驻华大使,请他转告给希特勒,就说中国现在因为客观原因而难以立即与德国并肩作战,但我们会加大在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上对德国的支援,卖给更多并且进行一定的降价,从而证明我们对德国的真诚友谊和切实帮助。”他顿了顿,补充道,“如果德国在西欧战场上进展缓慢,我们就必须做好退出战争、退出联盟国的准备了,如果德国在西欧战场上进展很快…到时候再说吧!”
蒋纬国听得出来,蒋介石、何应钦、陈诚等人都不太认为德国会迅速打败英法。对此,蒋纬国已经在心里暗暗地分析过德军和英法荷比四国盟军的各方面对比,前提是美国没有参战,最终结果让蒋纬国相信,战局应该跟原先历史上差不多。
首先是指挥系统,英法盟军是由英法荷比四队组成的,英法荷比四国虽然在共同对付德国这件事上基本还是同心同德,谈不上各怀鬼胎,但盟军的整体统筹能力根本无法与德军相比。盟军高层和四国政府首脑在很多问题上各执己见,互相各执一词,彼此横加指责,而当盟国高层喋喋不休地忙着口舌之争以及盟军高层优柔寡断、貌合神离、三步一个主意时,越战越勇、士气高昂的德军则目的明确、领导统一、部署周密地不断展开着迅猛凌厉的进攻;
在实力和战斗力方面,德军也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这一点无需多言;
在综合国力方面,德国仍然掌握着极大优势,这一点也无需多言;
在士气和民心方面,德国还是占据优势。获得苏联战争的巨大胜利后,德军士气高涨,辉煌的胜利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让德军充满了“打遍欧洲无敌手”的高度自信,德国国内民众也狂热支持希特勒政府,国家团结性和民族凝心力空前之高,“对英法报仇雪恨”既是德队的渴望也是德国民众的渴望,德民都没有忘记英法在二十多年前强加给德国的《凡尔赛条约》所带来的巨大耻辱;反之盟国方面,英国的民心士气还算是马马虎虎,法国方面则完全是暮气沉沉,军队厌战畏战,民众也极度害怕战争,修建马其诺防线就已经说明法队完全没有主动进攻的勇气和决心,只想着被动防御、苟安一时。上次世界大战的惨烈让法国高层和民众都畏战如虎,而看到德队在苏联战争里的强大战斗力后,悲观主义情绪更是犹如瘟疫般在法国境内弥漫扩散。可以说,法国人对德国人的态度已经从一开始的厌恶、憎恨、轻蔑转为了深入骨髓的恐惧。
此次的西欧大战,规模甚至不逊于苏联战争,德国累计投入了超过3万兵力参战(大部分是参加过苏联战争的老兵),四国同盟总计投入了约35万兵力参战,其中,法军约22万(法国全国可以动员6多万军人,但由于战争爆发时,法国还没有做好准备,所以法军是一批接一批地开赴前线的,另外,法军还要防备跟德国完全一伙的意大利和西班牙,从而被牵制了大量兵力)、英军约万(英国本土的陆军主力大部分都渡过海峡,前往法国参战,后续部队需要时间组建训练),荷兰军队和比利时军队合计约5万。从表面上看,双方似乎是势均力敌,但德军在西欧战场上的进展就像德军在北欧战场上那样,神速得令人难以置信。
月日,德国与英国、法国互相宣战,随即,三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当天,发起进攻的德军为绕开法国的马其诺防线,滚滚铁流直接开进原本都宣称中立的低地三国境内。低地三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惊慌失措之下,不得不临时加入英法同盟,仓促迎战。开战第一天,弹丸小国卢森堡都没有来得及投降就被德军占领了;短短四天后,月5日,荷兰也投降了,因为荷兰军队跟德军交手后完全就是一触即溃,同时德军还动用了大批飞机轰炸阿姆斯特丹,炸死数千人,迫使荷兰女王和荷兰政府屈膝媾和;五天后,比利时也支撑不住而在月2日选择投降,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和荷兰女王威廉明娜都在下达投降命令后乘坐军舰逃到了英国。低地三国转眼间就被德军尽皆攻陷。
刚刚得到三个新盟友,结果一转身就都投降了,这对英法两国的打击是毋庸置疑的。
为了壮大声势,德国的众多仆从国在德国的请求或要求下纷纷对英法两国宣战。其实,那些跟英法并不接壤的国家对英法宣战后只是“捧个人场”,对英法并不会产生实质性打击,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宣战对法国的处境则是雪上加霜,因为这两国都跟法国接壤,加上德国,德意西三国三面包围了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军队原本都战斗力不高,但投入德国怀抱后这么久,德国很早就开始逐步地加强这这两队,以便日后对付法国,此时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超过五十万意军和超过四十万西军分别在法国的东部和法国的西部朝着法国大举进攻,这近百万意军和西军都装备了大量的苏军武器,并且德军顾问配备到了营级,很多部队在事先都被德军教官训练过,战斗力自然不可与以前同日而语。虽然意军西军没给英法盟军造成太大的重创,但却产生了巨大的军事压力,迫使法军不得不抽调大量部队在后方抵挡住意军西军,这自然大大有利于正面战场上的德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