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当看清门前这个人的长相时,李休就在上一个李休的记忆中翻找了一下,很快就找到这个人的信息,对方姓刘,也没什么正式的名字,因在家中行大,年轻时被人称为刘大,年纪大一些就被称为刘老大,是李休仅有的五家佃户之一,他家就住在小河对面的小庄子里,庄子的名字也以李休的姓氏为名,就叫李家庄子。
“刘叔你怎么在这?”李休看到刘老大十分客气的道,在李休的记忆里,刘老大好像和李休去世的母亲有些拐弯的亲戚,人也老实本分,以前也一直是他帮着李休打理李家庄子,所以李休对刘老大也十分尊敬。
“主家,今年闹蝗灾,您心善免了大家伙的租子,连田税都自己扛下来,我们感激主家的恩德,但主家您也要吃饭,所以我们几家佃户各出了些粮食,磨了两袋子白面给您送来,毕竟您也要过这个冬天不是!”刘老大十分恭敬的向李休行了一礼,然后拍着身边车子上的袋子道。
“粮食!”李休听到刘老大竟然是给自己送粮食的,当即也不由得激动起来,恨不得立刻就收下,不过他很快又想到之前那个和狗抢窝头的孩子,再看看面前满身补丁的刘老大,这让他一时间也感觉心中像是被什么堵住似的,过了好半天才开口道,“刘叔,今年冬天你们的粮食够吃吗?”
“这……”刘老大听到李休的问题先是一愣,随即脸上也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道,“哪能哩,每年冬天的粮食都不够吃,更别说今年还遭了灾,不过我们有手有脚的,冬天就出去找点活干,不但管饭有时还有工钱,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刘老大说的轻松,但是李休却听得心中沉重,冬天哪有那么多的活干?同时这也让他十分的感动,刘老大家中有老有小,家里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却还能想着给自己送来一些,两袋面粉看似不多,但是省一省也能够他熬过一个冬天,如果他想不到赚钱的办法,这两袋面粉恐怕就是他的命根子了。
“主家,我帮你面粉送到厨房吧!”看到李休沉默不语,刘老大再次憨厚的一笑道,他知道李休是读书人,面皮比较薄,生怕他不收,所以才主动开口。
李休不是死要面子的人,而且他也的确急需粮食救命,所以他也没有再矫情,当下道谢并且打开门让刘老大把独轮车推进去,然后刘老大帮李休把面粉扛到厨房放到面缸里,面缸上有盖子,不用的时候用石头压住,这样就不怕老鼠偷吃了。
扛完面粉后,刘老大又从独轮车上拿出一块豆腐放在厨房的案板上笑道:“主家,回来时路过集市,我知道您喜欢吃青菜,但现在青菜已经涨到十文钱一斤,简直可以换半斗粮食了,而且还有价无市,所以我只能给您买了块豆腐下饭。”
“刘叔有心了!”李休心中再次涌起一股暖流,不过随即他又有些好奇的问道,“刘叔,现在青菜的价格很贵吗?”
“当然贵了,两个月前秋菜刚下来时,一文钱就可以买一大堆,可是现在天气渐冷,眼看就要入冬下雪了,青菜也越来越少,价格是翻着跟斗往上涨,而且现在还不是最贵的时候,等到再过一个月,那可就有钱也买不到了。”刘老大开口解释道。
李休听到这里点了点头,其实据他所知,唐朝时冬天并不是没有青菜,比如已经有人利用温泉在冬天培养蔬菜,只是出产量极小,全部都由皇室把持,不过皇室成员众多,有时还要赏赐大臣,估计连现在的皇帝李渊,在冬天时也不是每顿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也许这倒是个赚钱的办法?
接下来李休又和刘老大聊了几句,然后这才送他出去,等到刘老大离开后,他几乎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厨房,准备升火做饭,唐朝人升火还是用的火镰,李休好不容易才把火升起来,然后在锅里加水,并且抓了几把面粉撒进去做了一锅最简单的面汤,顺便还切下一小块豆腐用筷子打碎,撒上盐做了一道没有小葱也没有香油的小葱拌豆腐,至于那条草鱼则被他扔在一边,因为处理起来实在太花时间了。
面汤刚一做好,李休立刻急不可耐的给自己盛了一大碗,一边喝一边被烫的“嗷嗷”直叫,好不容易等到一碗面汤下肚,李休这才感觉整个人充实了许多,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恐怕很难体会到那种肚里有食的幸福感。
最后李休一连喝了三大碗面汤,拌豆腐也被吃的干干净净,这时他才打了个长长的饱嗝,一脸幸福回到卧室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人吃饱了就容易犯困,李休也不例外,最后竟然就这么睡着了。
等到李休一觉醒来,西边的窗子已经发黄,看样子已经到了黄昏时分,吃饱睡够的李休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脑子也变得十分灵活,摆脱了前世那种忙碌的生活,现在他感觉像是卸下了一个巨大的包袱似的,全身都轻松无比。
“还是得想点办法赚点钱啊,至少让自己,以及刘叔那些佃户们在今年冬天不必挨饿。”李休这时忽然开口自语道,想要享受悠闲的生活,钱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吃什么穿什么,连吃穿都无法保证,那他还享受个屁啊?
想到这里,李休立刻开始考虑起赚钱的问题,首先他想到的就是之前从刘老大那得到的信息,如果自己能够在冬天把青菜种植出来,肯定可以大赚特赚,不过想要种青菜,就必须建一座温室大棚,这肯定需要不少的投入,可是以他现在的情况,到哪去找钱来建温室啊?





懒散初唐 第四章 赚钱的办法
钱生钱永远是最容易的,想要白手起家实在太困难了,李休想了半天终于还是暂时放弃了建温室的想法,决定先想个投入少见效快的赚钱办法,等到有了一定的积蓄再建温室也不迟。
不过李休虽然比唐朝人多出一千多年的见识,但想要在短时间内想出一个几乎没有投入的赚钱办法也并不容易,所以他在床上躺了半天,办法想出不少,但都不适合现在的他,最后他也有些烦躁,干脆从床上起来,打算到外面转一转换换心情,说不定可以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黄昏时分,院子背后山峦起伏,在夕阳下如同一条蜿蜒的黄金巨龙,面前是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粼粼的河面上有几只不用迁徙的候鸟在嬉戏,当李休走近时,水鸟受惊,翅膀快速的拍打着水面,最后迎着夕阳飞上天空,真应了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李休欣赏着这在后世难得一见的美景,脚步也不由得轻快起来,不知不觉中他来到河边,踩着几根原木搭成的小桥来到对岸,河岸旁边就是属于李休的几十亩田地,全都是最上等的田地,每年的出产也不少,可惜这几年的光景不好,天灾人祸不断,所以才让李休和佃户们的生活都不太好过。
过了小桥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小路的尽头就是刘老大他们这些佃户居住的李家庄子,现在正值晚饭时分,庄子里不多的几户人家都冒起了炊烟。看到这里李休忽然涌出一个想法,他想亲眼看一看刘老大、这些处于大唐社会最底层的佃户们平时都吃些什么?
上面这个想法刚一出现在李休的脑海中,立刻如同野草一般疯长起来。不过空手拜访实在有些不合适,所以李休转身回家把今天钓的那条草鱼提在手里,这才回到村子里找到记忆中刘老大的家。
这是座占地不大的院子,周围用一圈篱笆围起来充当院墙,大门也只是个木架子,一个可以活动的篱笆充当大门,院子里只有三间茅草屋,左边有间草棚子充当厨房,站在院子外可以看到刘老大和他婆娘正在厨房里做饭,三个孩子正在院子里玩,最大十一二岁,小的才三四岁,据李休所知,刘老大本来还有两个儿子,年纪比李休还大,但是在几年前全都死在了战场上,这种情况在初唐时期十分常见,几乎家家都有人死在战乱之中。
“刘叔!”李休在门外开口叫道。
“呦,主家您怎么来了?”刘老大看到门外的李休,急忙放下手中的柴火迎出来道,并且还十分热情的请李休进院子,相比之下,刘老大的婆娘和几个孩子看到李休时,一个个都显得有些局促,特别是那个最大的十一二岁的女孩,更是抱着弟弟飞快的跑进屋里。
“刘叔,今天多谢你给我送去粮食,刚好今天我钓了条鱼,就给你们送来了!”李休笑着将手中的鱼递过去道。
“主家您太客气了,来我这里还带什么鱼啊。”刘老大虽然嘴上推辞,但却笑得十分灿烂,因为李休能够带着礼物上门,说明对他的重视,所以他说完也没有推辞,接过草鱼顺手递给自己的婆娘道,“去,把鱼煮了,再让素娘去打点酒来,我和主家喝上……”
“刘叔,酒就不必了,咱们就这么聊几句就行!”没等刘老大把话说完,李休就急忙制止道,前世时他就十分厌恶酒的味道,不过有时为了应酬根本推脱不掉,结果每次喝完酒都会大吐特吐,现在穿越到大唐,他已经下定决心再也不喝酒了,更何况现在是灾荒年,酒的价格肯定更贵,刘老大家连过冬的粮食都不够,所以更不能让他破费了。
刘老大本来坚持要买酒,但是李休却执意不让,这才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然后两人就在厨房旁边的小桌子边坐下闲聊,不一会的功夫,刘家婆娘把鱼煮好端上来,不过李休却是心中苦笑,大唐这个时代的烹饪技术还很原始,除了煮就是烤,像炒菜之类的烹饪手法还没有出现,比如眼前这条鱼,其实就是白水加盐煮熟就成,葱姜蒜也没有,鱼腥味直冲鼻子,李休挟了一筷子就不想再吃第二口。
相比之下,刘老大却连吃了几大口鱼肉,脸上也露出享受的表情,似乎是在品尝难得的美味一般。这时刘家婆娘也招呼孩子们在厨房里吃饭,这些孩子看到李休面前那条煮鱼时,一个个也都露出眼馋的神色,不过很快他们就被刘家婆娘训斥了几句,之后只敢偷偷的向李休这边看一眼,随后就像是做贼似的低下头。
看到这里,李休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对于初唐百姓生活之困苦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时刘家婆娘端着两碗饭送上来,而当李休看清碗里的东西时,心中更是一抽,因为碗里是一种黑中带黄的粥,散发着一种让李休即熟悉又陌生的味道,前世时他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小时候他记得有人家喂猪,那种猪食就是这股味道,而猪食一般都是用磨面剩下的麸皮,加上一些野菜煮成的,和他眼前的这碗东西几乎没什么区别。
“刘叔,你们平时就吃这些吗?”李休当下沉声问道,想到之前刘老大给自己送去的那两袋子白面粉,再看看眼前这碗猪食,让他的眼睛也不由得有些酸涩。
“嘿嘿,今年光景不好,能有口吃得就已经要感谢老天爷了!”刘老大憨厚的笑着道,笑容中还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因为李休可是稀客,他本来不应该用这些简陋的吃食待客的,但是现在天色已晚,李休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饭了,所以只能暂时将就一下了。
“今年虽然闹了蝗灾,但最后不是抢收一些粮食吗,刘叔你们也不要太苦了自己和家人。”李休以为刘老大不舍得吃粮食,所以才开口劝道。
“主家您有心了,不过粮食虽然有些,但从现在到来年还有三个月,而且之后又要熬过一个春荒,加在一起足有半年时间,家里的那点粮食可不敢乱吃,是要留着救命用的!”刘老大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凝重的神色,他这一生度过了无数次饥荒,早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的精打细算中,每一粒粮食都要用到刀刃上。
“刘叔,我觉得咱们不能只靠苦熬过日子,得想个办法挣点钱改善一下庄子里的情况。”李休听到这里再次暗叹一声,最后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虽然他暂时还想不到什么挣钱的好办法,但办法迟早会有的,前提是他要把这些佃户们组织起来,否则光靠他一个人恐怕很难成事。
听到李休的话,刘老大憨厚的脸上也露出兴奋的神色,当下一拍大腿道:“主家这句话说到我的心坎上了,只不过我们这些佃户没什么见识,也想不出挣钱的办法,主家您是读书人,肯定比我们这些人有见识,而且主家您对我们这些佃户又有大恩,所以只要您一句话,无论让我们做什么都行!”
李休等的就是刘老大这句话,不过赚钱的办法他虽然有不少,但适合现在情况的却暂时没有想到,这让他也不由得有些头疼。
“啪!呜呜~”正在这时,忽然旁边的厨房里先是一声清脆的巴掌响,紧接着又是一个孩子的哭声,以及之后刘家婆娘的怒骂声,这让李休也有些惊讶的扭头看去,结果只见刘家那个最小的孩子正在大哭,脸上还带着一个明显的巴掌印,而刘家婆娘一边骂一边趴在地上捡着什么?
“瓜婆娘,吵什么吵,没看主家在这里!”刘老大这时也瞪眼对自己的婆娘骂道,毕竟家里有客人,这么吵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怎么了?”李休这时也站起来向前走了几步,结果只见刘家婆娘趴在地上将一粒粒的黄豆捡起来,而那个哭喊的孩子嘴里也有几粒刚刚嚼烂的豆子,这让他一瞬间似乎猜到了什么?
“弟弟偷吃黄豆!”这时那个最大的名叫素娘的女孩开口解释道,她看起来只有十一二岁,不过在李休的记忆里,素娘好像已经十三四了,按照大唐的习俗,马上就要出嫁了,只是因为常年的营养不良,看起来十分的瘦小,平板似的身材根本不像是要发育的样子。
“败家玩意,给我狠狠的打!”刘老大听到这里也气的指着儿子大骂。
“刘叔,几粒黄豆而已,孩子吃了也就吃了,您也别生气了!”李休急忙劝解道,说完还把自己的那碗粥端起来,并且挟了几块鱼肉放在上面,这才送到正在嚎哭的孩子面前,结果这个小家伙立刻不哭了,两只脏兮兮的小手端起比他脸还大的碗就大吃起来。
李休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刘老大当下瞪了小儿子几眼,然后这才无奈的对李休道:“主家您不知道,这些黄豆不是我一家的,而是我们五家佃户好不容易才攒下的,而且也不是给人吃,主要是给庄子里唯一的一头耕牛养膘用的,只有秋天让牛养好膘,来年它才有力气干活,其它佃户相信我,才把所有豆料交给我保管,如果让人知道我儿子偷吃豆料,说出去那可就丢大人了!”
听到刘老大的话,李休才想起来庄子里还有一头牛,对于庄户人家来说,耕牛的命比人命还金贵,哪怕人挨饿,也不能让牛饿着,因为整个庄子的人都指着这头耕牛干活,所以耕牛的伙食标准比人还要高,平时除了吃草料外,还要吃豆类补充体力,干活时甚至还要吃鸡蛋等高蛋白食品。
“咦?豆子?我有办法了!”李休这时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一条可行的发财道路,这让他也不由得喜形于色,甚至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懒散初唐 第五章 发豆芽(求推荐求收藏)
李休家的厨房里,一个火炉旺盛的燃烧着,使得房间里暖烘烘的,李休费力的端着一个大木盆进来,盆里装了半盆的井水,随后他又把炉子上的水壶取下来,将里面的热水倒进盆里,并且不时用手搅拌,直到感觉水温和室温差不多时,这才放下水壶,拿起水瓢将盆里的温水细心的撒在地面上的一座水缸里。
厨房里有水缸本来是件很普通的事,但是李休厨房中的这个水缸却有些特别,一来水缸里没有水,反而盛的全都是沙子,沙子下面好像还有什么东西,但却暂时看不到,而且整个水缸被架在两条长凳上,下面还放着一个盆子,当李休在上面倒水时,水流透过重重的沙子流到缸底,然后顺着底部的一个破洞流到下面的盆子里。
李休倒水时十分的小心,尽量的将水缸的所有地方都浇到,等到一盆水浇完后,他这才将下面盆子里的水倒掉,又小心的检查了一个水缸和火炉,然后这才放心的离开,之后的几天里,李休不时的进来给火炉添加燃料,使得房间里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温度。
就这样一直等到四天之后,水缸的沙子表面已经隆起一个又一个的小突起,当他把上面的沙子抚掉时,露出下面的白嫩的小芽,顶上黄嫩的子叶依然套着绿衣的芽衣,正是后世十分常见的绿豆芽。
“哈哈,果然成功了!”李休看着沙子下面的绿豆芽,也不由得高声大笑道。几天前他在刘老大家时,看到撒在地上的黄豆灵光一闪,终于想到一个投入小见效快的赚钱办法,那就是做豆芽,本来他还担心唐朝已经出现了豆芽,不过询问过刘老大后才知道,冬天的菜市上根本没有豆芽,至少长安城里没有,这也更加坚定了李休的决心。
事实上李休不知道的是,豆芽这东西出现的历史很早,但是和很多食物的命运一样,刚开始只是做为一种药材,直到宋朝时,才开始做为一种食物,特别是冬天的蔬菜出现在菜市场上,至于初唐时期根本没有人想到用豆芽做菜。
豆芽这东西不难做,关键是保持温度和定期的浇水,前世时因为“毒豆芽”的事情,使得李休的妻子担心市场上买到的豆芽不安全,所以就在家自己发豆芽,反正冬天时家里的暖气,温度不用担心,只需要每隔四五个小时浇水就行了,李休见过几次也就记住了。
当下李休把沙土里的豆芽取出来,之前他做豆芽时,撒一层豆子盖一层沙土,所以整个水缸里的豆芽产量很高,最后装满了几大竹篮,不过他发现水缸这个容器不太好取出豆芽,如果换成一个底部可以去掉的木桶就简单多了,这是个可以改进的办法,可以等到以后再说。
豆芽取出来后,李休发现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上层的豆芽比较长,中间和下层的豆芽比较短,看起来有些参差不齐,不过这并不影响豆芽的食用。
另外李休之所以选择做绿豆芽,一是绿豆芽味道清新,不像黄豆芽带着一股豆腥气,从味道上比较让人容易接受,毕竟一种新食物的出现,肯定需要别人的认同,二来他也比较喜欢吃绿豆芽,既然都是做豆芽,自然要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反正喂牛的豆料很杂,黄豆、绿豆、黑豆都有。
这时已经是夜晚了,不过李休却还是兴冲冲的出了门,手上端着一大碗的绿豆芽,他要把自己的发明的带去给刘老大瞧瞧,最好是让他们带着豆芽去长安城里试一试,看看能否卖出高价,虽然他觉得对于整个冬天都难得见到蔬菜的长安贵族们来说,豆芽肯定可以引起他们的追捧,但毕竟也需要事实的检验才行,所以他这时也有些忐忑。
借着灯笼昏黄的烛光走过高低不平的田间小路,这时才晚上七八点钟左右,但这个时代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手段,而且穷人家又不愿意消耗灯油,所以一般人都是早早入睡,当李休来到李家庄子时,整个庄子里已经静悄悄一片,只有看家的土狗不时叫唤几声。
李休拍着刘老大家的门柱叫了几声,估计里面的刘老大也没有睡着,很快披着衣服跑出房门,当看到外面的李休时也十分惊讶的道:“主家您怎么这么晚来了?”
“刘叔,我成功了!”李休这时终于有机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啥成功了?”刘老大这时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不过还是开门请李休进来。
“你看这个!”李休把手中的大碗送到刘老大面前,并且将灯笼靠近,好让他看清豆芽。
“这……这是豆芽?”刘老大看到碗里的豆芽也十分惊讶的道,他种了这么多年的地,自然一眼就认出了豆芽,而且他记得之前李休也向他打听过豆芽,这让他隐约间好像明白了什么?
“没错,就是豆芽,而且这也是一种蔬菜,如果咱们把它拿到菜市上去卖的话,应该会有不少人买,有了这桩生意,咱们庄子里也就不愁冬天缺粮了!”李休再次兴奋的道。
“可是……可是豆芽真的能吃吗?”刘老大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的道,虽然他种过不少年的豆子,但还真没吃过豆芽,毕竟对于庄户人家来说,一棵豆芽就是一棵庄稼,哪怕死一棵都会让他心疼半天,更别说拿到厨房做菜了。
“当然能吃,而且味道还特别的好,刘叔你去庄子里其它几家的当家男人都叫来,咱们商量一下怎么做这桩豆芽的生意!”李休这时却表现出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道,虽然他也不确定豆芽是否在刚开始就受到欢迎,但如果连他都没有信心的话,刘老大他们恐怕就更没有信心了。
刘老大对李休十分的尊敬,所以听到他的话想也没想就答应一声,转身出了门去叫其它人,不一会的功夫,另外四家的男人也都披着衣服来了,庄子里的五户人家其实都算是一家人,其中有两个是刘老大的弟弟,另外两个则是刘老大的小舅子,姓张,一个叫张丰,一个叫张收,听名字就知道庄户人家。
事实上当初李休的娘将庄子交给刘老大打理,佃户也是请他自己找,所以刘老大自然要优待照顾自己的亲人,而且无论他的两个弟弟还是他的两个小舅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庄户人,这些人又以刘老大的年纪最大,威望也最高,平时也方便他管理。
几个庄户汉子全都聚在刘老大家的院子里,因为天黑又冷,所以刘老大在院子里升了堆火,李休坐在中间,拿着豆芽讲解了一番,然后又让他们传阅了一下,每个人也都品尝了一下豆芽的味道,虽然是生的,但也不难吃。
“主家,这豆芽吃起来倒是挺爽口的,但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买,毕竟这东西以前谁都没吃过。”这时坐在李休右手边的一个中年人开口道,这个人长得十分有特点,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眼睛一只大一只小,看起来有些滑稽,这人正是刘老大的二弟,人送外号刘大眼,因为他小点的那只眼睛看起来还算正常,另外一只眼睛却比普通人大上几圈,所以才有了大眼的外号,连晚辈们也都叫他“大眼叔”。
“大眼叔想得周到,咱们的豆芽是种新蔬菜,想要让别人迅速的打开市场,自然需要一种推销的手段……”李休说到这里忽然一愣,他竟然犯了职业病,把后世给员工们开会的说辞都讲了出来,完全忘记了这里是初唐时期,而且眼前刘老大这些人也不是自己的员工,现在一个个全都茫然的看着他,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李休话中那些什么“市场、推销”之类是什么意思。
12345...4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