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是啊,现在司农寺一分为二,设立了仓部与农部,其中仓部就是原来的司农寺的那些职责,而农部则会接管更多与农业有关的事,当然现在主要就是推广玉米和红薯,你看后面的那些官员,都已经被纳入司农寺的农部之中做事。”杨农笑着解释道,几天不见,他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过来,脸色也红润了许多,丝毫看不出当初病重的模样。
“原来如此,那这里是要盖什么,难道农部的官员要在这里处理公务?”李休这时一指前面繁忙的工地问道,看这个建筑规模,好像还不小,也不像是住人用的,反而与一般的官衙很像。
“不错,以后农部的官衙就设在这里,反正在这几年里,主要就是推广玉米和红薯,而这两种作物都会在平阳公主的封地里种植,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方便一些。”杨农点头回答道,魏征已经兼任了司农寺卿一职,而他则掌管着农部,虽然以他尚书的身份兼任这么一个小部分的主官有些掉份,但他却是乐在其中。
不过李休听到这里却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没想到魏征和杨农还真是有决心,竟然把一个政府部门给搬到长安城外了,而且和他家是隔河相望,以后魏征和杨农想要找他就更容易了。
可惜上面的话李休不能说出口,而杨农则十分热情和他攀谈起来,聊了几句闲话之后,李休这时忽然想到一件事,当下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道:“杨尚书,以您的身份,给魏洗马做副手是不是有些太屈尊了?”
“哈哈~,没什么屈尊不屈尊的,说起来老夫活了这么大的年纪,其它的大都已经看开了,唯一放不下的就只有‘名’之一字了,特别是老夫的年纪这么大了,指不定哪天就睁不开眼睛了,所以想给后人留下点可以夸耀的东西。”杨农这时大笑一声道,说到最后时,他自己也有些感慨。
李休听完之后也沉默了起来,越是与杨农这些人接触,他越是能感受到古人这种对个人名声的看重,特别是读书人中,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们都想给自己留下一点能够传之后世的东西,比如文章,比如政绩,而这些最后都会转化为名声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杨农的兴致很高,与李休聊了一会就拉着他去了玉米田,要李休帮他介绍这些玉米的生长情况,本来李休上次已经向魏征等人介绍过了,但是当时杨农不在,虽然他可以看一些记录,但远不如亲耳听李休介绍,这让李休也十分的无奈,只能耐着性子帮他介绍了一下。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杨农几乎是天天来农部的官衙巡视,有时晚上回不去了,还会去李休家中借宿一晚,这点倒是比魏征那个古板的家伙强一些,只不过杨农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喜欢找李休聊天,特别是晚上会拉着李休聊到半夜,估计是老人家的睡眠少,可是他不睡李休却要睡啊,每次李休都是呵欠连天时,杨农才放他回去休息。
大唐朝廷的效率真不是盖的,特别是那些工匠全都来自工部,不但技艺精湛,而且还有官吏催促,所以等到一个月后,农部的官衙就已经盖好了,而且还修了一条路与原来的官道连上,魏征和杨农也立刻搬到里面办公,虽然各个房间都还带着一股潮味和石灰味,但却没有人在乎,甚至那些常驻的官吏也都搬到了后面的住宅区居住。
大唐官员的俸禄还是十分优厚的,只比后世的宋朝差一些,所以农部官衙刚一建好,立刻就有聪明的商人跑到官衙附近做生意,卖一些针头线脑之类的生活用品,甚至还有小贩跑来卖一些熟食、胡饼之类的,官衙里虽然提供饭食,但味道可不怎么,这也导致外面的小贩生意也都不错,甚至官衙外开始形成了一个小集市,这也更吸引了李家庄子等附近的农户前来买卖,一时间这个集市也更加热闹了。
李休没想到农部官衙的设立竟然带来这么一个意外之喜,这种集市他在小时候也经常遇到,一般都是村子里固定的日子才会有,集市上卖什么东西的都有,周围十里八村的都会跑来赶集,那种日子还真是让人怀念。
这天李休刚好没事,七娘又吵着来赶集,因为集市上有不少她喜欢的小饰品玩具,李休没办法只能答应带她去,结果七娘和小丫出了门就跑去先叫恨儿,不一会的功夫,不但恨儿来了,连马爷也一块来了。
当下马爷和李休一起带着七娘她们去了集市,三个丫头进了集市就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像三只小蝴蝶似的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而李休和马爷则在后面边走边闲聊。
“这个农部官衙还真是不错,有了个集市,方圆十里的的农户想要买东西时,就不用再跑去长安城了。”马爷边走边笑道,平阳公主属地中的村庄虽然有不少,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形成集市,以前想买点东西时,都得大老远的跑去长安城,生活十分的不方便。
“是啊,不光是周围的农户,现在我家里需要一些油盐之类的也会来这里买,的确很方便。”李休这时也有些感慨的道,不过说到这里,他就想到后世便利的生活条件,那时别说大城市了,哪怕是小村庄也会有一些小商店甚至是小超市,一般的生活用品很容易就能买到,可是在大唐这个时代,想要买东西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对了,昨天朝堂上发生了一件很好笑的事,你想不想听?”马爷这时忽然想到一件事,当下笑着向李休道,看他的样子,似乎真的感觉这件事很有趣。
“哦?什么事这么好笑?”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感兴趣的表情道。
“哈哈~,说出来你可能都不敢相信,昨天有个家伙竟然上书,说太穆皇后已经去世多年,后宫也一直没有人主事,所以请陛下重新立后,你说好笑不好笑?”马爷说到最后时,自己已经忍不住大笑起来,毕竟这件事实在是太荒谬了。
“我去,这个家伙脑子是不是有问题,连这种事都敢提,难道他就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李休听完之后也不由得震惊的道。
太穆皇后就是平阳公主和李世民的亲生母亲,也是李渊的正妻,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李建成和李世民等人都是嫡皇子,拥有比其它皇子更优先的继承权,如果李渊重新立后的话,那么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身份就尴尬了,所以这个提议简直是同时得罪了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是啊,那个家伙提出这件事后,不但陛下没想到,下面的大臣也都没想到,当时据说整个朝堂上一片寂静,连掉根针都能听到,随后太子和秦王一起站出来反对,然后那个倒霉的家伙就被贬到崖州为官了。”马爷这时再次大笑道,一向严肃的朝堂上难得遇到这种有趣的事,他听后也是笑了半天才喘过气来。
“崖州?还真狠,不过无论以谁登基,这个家伙都不会有回来的一天了。”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同情的表情道,崖州位于后世的海南岛上,那里在大唐这个年代时,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官员去那里简直比死还可怕。
“一个被人利用的笨蛋而已,根本不值得同情,不过他背后肯定是后宫中那几个得宠的妮子在搞鬼,可惜这些女人不清楚形势,无论她们再怎么得宠,也无法代替太穆皇后的位置。”马爷说到这里也不由得摇了摇头。
李休听完之后也是暗自点头,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马爷指着集市一边惊讶的道:“你们家的人怎么在那里,你小子又打算搞什么?”(未完待续。)





懒散初唐 第二百八十八章 茶叶作坊
正在集市上走着呢,马爷忽然一指路边惊讶的道,李休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结果只见路边的几个小摊子旁边,月婵带着胖姐等人坐在路边,前面还摆放着一个桌子,旁边立着一个布招牌,上面写着两个大字“招工”,而且还有不少人围在桌前,正听她们讲解着什么?
“招工?招什么工?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李休看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道,他不记得家里有什么需要招工的地方啊?
“你自己家的事情你都不知道?”马爷看到李休惊讶的样子也不由得无语的道。
“这个……”李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当下无奈的一笑走过去,月婵和胖姐等人都在忙,根本没发现李休和马爷,最后李休只好瞧准一个空子,把一个叫小夏的丫头拉了出来问道,“小夏,你们在这里招什么人呢?”
“老爷!您怎么也在这里?”小夏看到李休也十分吃惊的反问道。
“别管我怎么在这里,你们这是干嘛呢,我怎么不记得家里要招人?”李休很是焦急的问道,他觉得家里的这帮女人好像有事情在瞒着他。
“家里当然不招人,不过月婵姐说了,咱家的茶叶作坊要招人,而且还只要女子,刚好十里八村的人都来这里赶集,所以我们就在这里招人,只要愿意来的人,不但管吃管喝,而且每月还有几十文的工钱可拿,这种好事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现在已经有好多人想要报名了。”小夏是个心直口快的丫头,眨眼间就把自己所知的事情都讲了出来。
“茶叶作坊?我怎么不知道家里要开作坊?”李休听到这里再次惊讶的道,炒茶的确是他搞出来的,而且哪怕衣娘嫁过来后,粉儿平时也依然会炒些茶叶卖,算是她们主仆的私房家,李休也一向没有过问,但却从来没听衣娘她们说要开炒茶作坊。
“老爷您不知道吗?”小夏听到这里也瞪大眼睛道,“那奴婢就不知道了,招人是夫人和月婵姐亲自吩咐的,奴婢只是来帮忙,一天可以多挣十文钱呢!”
小夏是个没心眼的大嘴丫头,什么话都藏不住,连月婵给她一天的报酬都说出来了,不过至于茶叶作坊的事却知道的不多,这让李休只得让她继续去忙,然后找了个机会把月婵给拉了出来。
月婵刚才也看到了李休,当被他拉出来时,也不用李休问,立刻就主动回答道:“启禀老爷,这段时间来买茶叶的人越来越多,光靠粉儿根本忙不过来,所以这段时间家里的其它人有时间也会去帮忙炒点茶叶,但这总归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夫人和我商量了一下,决定开家茶叶作坊,日后把茶叶当成家里的一桩生意来做!”
“呃?茶叶这么受欢迎?”李休听到这里也有些惊讶的道,虽然他和平阳公主等人很喜欢喝炒茶,但更多人像马爷一样,对炒茶的味道并不喜欢,甚至觉得还不如原来的茶饼,再加上炒茶出现的时间太短,这也导致了炒茶只能在一个小范围内传播。
“那是当然,老爷您是不知道,几乎每天都有长安城中的权贵派下人前来买茶,光靠粉儿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我只能让他们写个条子存着,什么轮到他们了,再派人给他们送去,但以现在的产量,后面排队的人恐怕要等到明年才能轮上,所以夫人才提议建个茶叶作坊,以后家里也多个收入。”月婵再次解释道。
“那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李休听到这里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有些疑惑的道,开作坊的事不大也不小,这种事怎么着也先和他商量一下吧?
“咯咯~,那您就得去问夫人了!”月婵这时狡黠的一笑道,她也是受到衣娘的嘱咐,所以才一直没有告诉李休。
“神神秘秘的!”李休看到月婵不肯说,他也没有再逼问,反正回去问问衣娘就是了。
“你家的茶叶竟然卖的这么好,真不知道那些人是什么口味?”马爷刚才也在旁边一直听着,这时却不由得吐槽道,他自己不喜欢炒茶,所以觉得那些喜欢炒茶的人口味奇怪,这让李休都懒得和他争辩了。
七娘她们在集市上疯了半天,而且还买了一堆有用没用的东西,直到李休和马爷手中都提不下了,她们这才心满意足的同意回家,而且刚一到家,立刻就抢了李休和马爷手中的玩具跑去玩了,马爷现在对恨儿是宝贝的要命,担心几个丫头的安全,所以立刻跟了上去。
看着笑呵呵离去的马爷,李休也不禁欣慰的一笑,这段时间马爷脸上的笑容,简直比前几年的总和都要多,而且马爷自己可能都没有发现,现在他的性格也更加的开朗了,不会动不动的就对人发脾气,见到人甚至还会微笑着主动打招呼,刚开始让很多人都不适应。
当下李休迈步回到内宅,当他进到房间时,刚好看到衣娘正伏在案上写写划划的,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于是他好奇的走过去,结果只见衣娘在纸上正在画着什么东西,看起来好像是个建筑规划图。
“这个就是你们要建的茶叶作坊?”
李休默默的看了半天,最后忽然开口道,结果把衣娘给吓了一跳,当看清是李休时,这才捂着胸口道:“吓死我了,夫君回来怎么也不说一声?”
“呵呵,你还说我,你要建茶叶作坊不是也没和我说吗?”李休这时却是反驳道,他真的想不明白衣娘为什么要瞒着他,难道是想给他个惊喜?
“原来夫君都知道了!”衣娘听到李休的话也是脸色一红,随后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不就是个茶叶作坊吗,为什么和月婵合起伙来瞒着我?”李休再次追问道,他想起来前段时间衣娘和月婵老是神神秘秘的背着他商量事情,估计就是为了这个作坊的事。
“其实也不是故意要瞒着夫君,只是看到夫君在外操劳,所以妾身也不想打扰夫君,而且像家里的这种小事,也实在没必要麻烦夫君!”衣娘笑吟吟的开口道,说话时也是一脸的真诚,好像真的只是像她说的那样。
“说实话,我自己都不信我有什么可操劳的!”李休这时白了衣娘一眼道,他发现衣娘好像也变得滑头了,也不知道跟谁学的?说他操劳还不如说他懒更让人信服。
“咯咯~”听到李休的话,衣娘也不禁被他逗乐了,当下捂着嘴笑了片刻,这才脸色红红的道,“其实真没什么,只是我看到家里没什么产业,刚才茶叶又十分的受欢迎,而且还是独门生意,咱们不做就可惜了,所以才和月婵商量了一下,打算开个茶叶作坊,这样家里也能多一个进项。”
“咱们家里怎么会没产业,温室大棚里的蔬菜,另外还有煤矿等产业,不都有咱们的份子吗?而且还不用咱们操心,只需要每天等着数钱就行了。”李休这时却是惊讶的反问道,他可不是白给马爷出主意,每项生意都有他的股份在。
“那是公主家的生意,虽然有夫君的份子,但总归掌握在人家手里,茶叶就不一样,这可是完完全全的掌握在咱们手里,日后也能一代代传下去的!”衣娘听到这里却是脸色一板反驳道。
“哈哈~,我知道了,原来这才是你的目的!”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他终于知道衣娘的心思了,李休家中的收入几乎都与平阳公主有关,特别是等到日后平阳公主也嫁过来后,那些生意自然都在平阳公主名下,这让衣娘感到很不安全,所以才想自己开办个作坊,毕竟身为家中的女主人之一,手中没有财源可不行。
看到李休的样子,衣娘就知道李休已经看破了自己的心思,这让她的脸色也再次一红,不过随即又嘴硬道:“随夫君你怎么想,反正我就只是想给家里增加了一个收入!”
“好吧好吧,我相信你真的是这么想的!”李休听到这里急忙附和道,和女人争辩其实是很蠢的,特别是夫妻之间争辩更是蠢上加蠢,只要不波及原则问题,男人退几步也没什么,更有助于家庭的和谐。
看到李休退步,衣娘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只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粉儿慌慌张张的闯进来,当看到李休时先是一愣,随后来到衣娘耳边轻声低语了几句,李休以为粉儿也是在说茶叶作坊的事,所以也没有在意。
不过让李休没想到的是,只见衣娘听到粉儿的禀报后,脸色先是由红转白,不过却是气的发白,随后只见她一脸恼火的道:“不见,把人赶出去就是了!”
“怎么了,什么人让你这么生气?”李休听到这里也惊讶的追问道,成婚这么久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衣娘这么生气。(未完待续。)




懒散初唐 第二百八十九章 扫墓(上)
“还能因为什么,那边又来人了!”衣娘这时一脸愤怒的回答道,她口中的“那边”自然是指她的娘家,也就是裴矩府上,自从裴矩把她硬送到李休府门前后,她就已经与裴家彻底决裂了,只是没想到裴矩竟然还厚着脸皮派人来。
“裴矩还不死心,他派人来做什么?”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道,衣娘都已经与裴矩彻底闹翻了,而且平阳公主和李休也都警告过对方,不要再来找衣娘,却没想到裴矩的脸皮竟然这么厚。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次端午的时候,那边就派人来过一次,想请我和夫君过去,被我给赶走了,没想到现在又来了!”衣娘再次气恼的道,她的母亲早逝,也没有其它的兄弟姐妹,唯一算得上亲人的只有裴矩,可惜裴矩实在伤她太伤,她也早已经不认他这个父亲,所以自然不愿意再与裴家有任何来往。
“端午节倒是有走亲戚的习俗,但现在不年不节的,裴家的人做什么?”李休这时再次奇怪的问道,现在离中秋可还早着呢。
一听李休提到这个,衣娘的脸色也立刻黯淡下来,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再过几天就是我母亲的祭日了,那边派人说要请我过去一起扫墓,可是当初母亲去世时,裴家仅仅用了一口薄棺材就把我母亲安葬了,而且也不入裴家的祖坟,葬礼上除了我之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而且这些年也只有我一个去扫墓,现在倒是想起来!”
衣娘说到最后时,语气中也充满了怨念,她母亲本就是裴矩的一个小妾,不入祖坟倒也正常,可是去世之后裴矩根本没有出过面,甚至她怀疑裴矩当时是否知道这件事?现在竟然又假惺惺的提出扫墓,简直假的让人恶心。
“原来是母亲的祭日,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我也好做点准备?”李休听到衣娘母亲的祭日就要到了,当下也不由得有些怪罪道,岳母的祭日他这个女婿肯定要去祭拜一番,可是现在他还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别的不说,祭品也需要认真的准备一下。
“我……我也是没来得及和你说这件事,不过祭品之类的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到了那天咱们一起去就是了!”衣娘听到李休的话,忽然好像松了口气道。
衣娘她其实也早就想和李休说这件事,但她和李休的婚姻有些奇怪,在她看来,她即不是妻也不是妾,所以衣娘也不知道李休如何看待自己的母亲,甚至担心李休不愿意去,这才一直拖着没有告诉他,却没想到李休听后竟然主动要去。
“那就好,等到了那天你告诉我,咱们一起去扫墓!”李休倒是没有想太多,当下郑重的道。
“嗯!”衣娘听到这里也重重的点了点头,同时鼻子一酸也差点流出眼泪,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她已经好久没有享受到这种被人关怀的感觉了,也正是在这时起,衣娘也真正的从内心深处接受了李休这个丈夫,无论日后如何变化,她都只认李休这个夫君。
几天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到了祭日这天,李休和衣娘也是早早的起床,然后焚香沐浴,这也是祭祀前的标准流程,当然这一套在后世可能不怎么流行了,但古人却十分的看重,这也不是什么迷信,而是一种对去世先人的尊重。
沐浴之后,李休和衣娘都换上比较庄重的衣服,衣服的样式和颜色都有特殊的规模,比如衣服的颜色要较深,样式也要更正式,绝对不能太过轻佻等,这些规矩李休自己也不懂,幸好一切都由衣娘和月婵处理,所以他就省心多了。
乘着马车出了门,然后在衣娘的指点下,马车绕过长安城向城东驶去,而当听衣娘说她母亲的墓在城东时,李休也是一愣,因为据他所知,好像长安城的风水之类的原因,使得大部分长安城的权贵都更愿意埋在城西,而城东埋的大都是一些穷苦人,衣娘的母亲被安葬在城东,光是这一条就足以说明她们母女当时在裴家的地位了。
马车行驶了半天,最后终于来到一片土山前,山下修着一座石牌楼,上面写着两个小篆,李休看了半天愣是没认出写的什么,这让他大为惭愧,要知道连七娘都已经在跟着平阳公主写小篆了,衣娘也会,这么算下来的话,好像家里文化水平时低的就是他了。
“这里是悲丘,长安城中的权贵死后,一般都喜欢安葬在城西,但是有些权贵家的小妾却没有这样的待遇,很多人死后都是安葬在城东,悲丘这里的风水不错,很多类似的人都被安葬在这里。”衣娘这时轻声向李休解释道,不过说到最后时,她眼睛里也溢满了泪水。
看到衣娘伤心的样子,李休也伸手握住了她的小手,并且给她一个安慰的眼神,这让衣娘感到有些心安,于是两人徒步上了悲丘。这里果然是地如其名,从山脚下往上走,入目之处全都是一片又一片的陵园,估计都是按家族来划分的,只是陵园十分的简陋,里面的坟墓也十分的随意,好一点的还修个墓碑,但大部分连个墓碑都没有。
沿着一条小路一直走到快到山顶时,衣娘这才带着李休向右边,绕过几棵矮树后,终于来以一片陵园外,只是当看到这片陵园时,衣娘明显愣了一下,脚步也随之停了下来。
“怎么了?”李休有些惊讶的问道。
“这里的陵园怎么变了?”衣娘看着眼前的这片陵园有些不敢相信的道,说完她还扭头四处张望了一下,因为她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看样子这里好像是新建的,难道是裴家派人重修了陵园?”李休仔细的打量了事五面前的陵园,随后开口猜测道,眼前这座陵园明显比之前的那些陵园要气派的多,而且外墙也很新,估计是重修不久。
“重修?”衣娘听到这里眉头也一下子皱了起来,随后只见她大步进到陵园,李休也急忙跟上,结果刚一进去,就只听到里面传出一阵哭声,而衣娘却是气的脸色发白。(未完待续。)
...



1...111112113114115...468
猜你喜欢